7.0-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 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 、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 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 、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 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第一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词义解析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
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amance,最初义为 , 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用通俗语言写成的东西。 罗曼蒂克” 用通俗语言写成的东西。“罗曼蒂克” (Romantic)一词由此转化而来。 )一词由此转化而来。 英语用此词最初义为“传奇般的”、“幻想 英语用此词最初义为“传奇般的” 不真实的” 有贬义否定性的内涵。 的”、“不真实的”,有贬义否定性的内涵。 到18世纪,这个词才转变为褒义词,有感情丰 18世纪,这个词才转变为褒义词, 世纪 多情善感的意味。 富、多情善感的意味。
三、浪漫主义艺术
(一)浪漫主义画派
(法)籍里柯的 (法)德拉克洛瓦 (西班牙)戈雅 西班牙) (英)透纳 链接: 链接:浪漫主义绘画作品
(二)浪漫主义音乐
舒伯特、 舒伯特、柏辽兹 门德尔松、舒曼、肖邦、 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威尔第
柴可夫斯基、李斯特、 柴可夫斯基、李斯特、 瓦格纳
(二)浪漫主义音乐
二、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 法国大革命 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高涨时期的产物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
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
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
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
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
”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第八章 浪漫主义文论
论天才和无意识 在艺术家的心灵中无意识活动和有意识活动的
比例可能是各不相同的。要达到最高的成就, 诚然总需要两者的平衡,但是确有一些艺术家, 对于他们的真正杰作很少能够对自己并对别人 说出一个所以然来。[1] [1] 奥·施莱格尔:《关于美文学和艺术的讲 座》,《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2 页。
诺瓦利斯的文论思想,其显著特征是鼎力鼓吹诗化哲学 和宗教化原则。
诗在诺瓦利斯那里,再不是一种无谓的创造,而是一种 真正本原世界的创造,是人的自我生成:
诗通过与整体的一种奇特的联系来高扬每一个别, 如果说哲学通过自己的立法使理 念的效能广被世 界,那么,同样,诗是开启哲学的钥匙,是哲学的目的 和意义,因为诗建立起一个美的人世——世界的家庭— —普遍的美的家园。[1]
第八章 浪漫主义文论
教学重点:西方浪漫主义文论的总体特征;弗·施莱格尔浪漫 主义诗论;海涅论德国浪漫派;海涅论席勒、歌 德及德国文学的发展前途;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 美学原则;德国早期浪漫派论反讽;诺瓦利斯的 文论;华兹华斯论诗;柯勒律治论诗与天才、想 象、激情的关系;雪莱论诗的功能;史达尔夫人 关于南北方文学的文论观点;雨果论崇高、丑怪; 雨果论诗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 施勒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73页。
论创作
创作应避免的三个错误:
其一,一切看起来或据说似乎是绝对的任性,因而成了 非理性或超理性的东西,在根本上必定仍旧是必然的及 非理性的;否则情绪就将转化为顽固,不自由就将产生, 自我限制将沦为自我毁灭。其二:实施自我限制不可操 之过急,首先要给自我创造、虚构和热情提供活动场所, 直至自我限制完成。其三:自我限制不可太过分。[1] [1] 施勒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22页。
《浪漫主义文学》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及作品
英国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拜伦、雪莱、济慈
作品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西风颂》、《夜 莺颂》
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反对压迫和束缚、追求自由和解放
法国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雨果、乔治·桑、缪塞
作品
社会影响的比较
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 现实主义文学则促进了社会批判和改革。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为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打下了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则成为现代小说的重要源头。
对其他艺术领域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对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产生 了深远影响,现实主义文学则对电影、戏剧 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创作理念的比较
01
创作理念的起源
浪漫主义文学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则兴
起于19世纪中后期。
02
创作理念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性、情感和想象力,追求理想和美好,而现实主义
文学则注重客观、真实和细节,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03
创作目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目的是表达情感、追求自由和个性,现实主义文学则旨
在揭示社会现象、批判现实。
作品风格的比较
作品主题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题多为自然 、情感、理想和英雄主义,现实 主义文学作品主题则关注社会问 题、人性矛盾和心理描写。
作品形式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包 括诗歌、小说、戏剧等,现实主 义文学作品则更注重结构和情节 的严谨。
作品语言
第七章 浪漫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柯勒律治(1772— 1834),英国著名浪漫 主义诗人和批评家。 其文论著作主要有 《文学生涯》、《莎 士比亚评论集》等。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1)论想象
①他给“想象”确定的两个 内涵是统一的精神与融合的 魔力
想象是将作家的主动性与对 象的被动性在相当的深度与 限度上加以综合的“中间力 量”。
“诗人之作诗只受到一种限制,那就是,他必须 把直接的快感授给一个人,使之获得所期望于他 的见识。”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3)论诗的语言
①力主诗歌应该运用日常乡间语言。
“我也采用了这些乡下人的语 言(当然清除了其中那些似乎 是真正的缺点,清除了一切经 常会而且必然会使人厌恶或唾 弃的因素),因为此等人时时 刻刻都接触到最精彩的语言所 从出的最精彩的事物。”
——弗·施莱格尔:《文学史讲演》
第一节 施莱格尔兄弟和海涅
(2)在文学的内容方面, 弗·施莱格尔要求文学反映 时代,艺术应该发挥认识功 能。
他所说的对时代的反映、对 生命和社会的认识,都是经 过主观化了的认识,现实仅 仅是观念的化身,观念始终 是第一位的。
第一节 施莱格尔兄弟和海涅
“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 进步的诗。它的使命不仅在于 把一切独特的诗的样式重新合 并在一起,使诗同哲学和雄辩 术沟通起来,它力求而且应该 把诗和散文、天才和批评、人 为的诗和自然的诗时而掺杂起 来、时而融合起来。
——柯勒律治:《文学传记》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良知是诗才的躯体,幻 想是它的衣衫,运动是它 的生命,而想象则是它的 灵魂”
——柯勒律治:《文学传记》
02-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 此后, 雨果又在文
坛 上抛出一系列浪
漫主 义杰作, 如《
巴黎圣
母院》(
1831)、《悲 惨世界
》(1862)等。
• 雨果的创作长达60年 之上, 他给法国文 学 和人类文化宝库 增添 了一份十分辉 煌的遗 产。他写的 作 品 , 合 计有79卷 之多。
• 雨果是一个优秀的人道主义作家。去世 之 前,他曾总结自己的创作说:“我在 我的 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歌中向权贵 和铁石 心肠的人呼吁,替小人物和不幸 的人鸣不 平,恢复了小丑、听差、苦役 犯和妓女的 做人权利。”
•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 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又是俄国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高尔基称他是“ 俄国 文学之始祖”。
• 普希金一生写出了 许 多政治抒情诗, 扮演 了一个“ 自由 战士” 的角色, 鼓 舞 人 们 反 抗沙皇的 专制统治。
• 莱蒙托夫是普希金之 后又一个浪漫主义诗 人。别林斯基称他为 “伟大的民族诗人”。
• 2.具有鲜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个人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大半处于与社会矛盾对立的 状态,所以强调表现个人的生活和思想, 追求个性的绝对自由。体现在文学形式 方 面,就是多采用自传式的写法。
• 3.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 浪漫主义把抒情因素看作文学创作中压倒 一切、支配一切的因素,因而浪漫主义 作 家经常采用的文学样式是抒情诗,浪 漫主 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也在抒情诗方面 ,即使 是叙事诗、戏剧和小说,也带有 浓厚的抒 情性。所以法国批评家们有时 把浪漫主义 叫做“抒情主义”。
• 最为著名的, 则是 拜 伦与雪莱, 他们 的创 作代表了英国 浪 漫 主 义的最高成就 。
•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创作了许多富 于 灵感、充满激情 和睿 智、洋溢着自 由精神 和反叛精神 、 极 具 讽 刺力的诗 作。
《浪漫主义文学》课件
追求理想和 现实的结合
浪漫主义文学 的影响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添加标题
浪漫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 流派。
添加标题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 文学流派产生了影响。
添加标题
浪漫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体现在文学 批评、文学理论等方面。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维克多·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 作家,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文学 的特征
强调情感和个性
情感表达:注 重个人情感和 内心世界的表
达
浪漫主义:强 调浪漫、激情
和想象力
个性解放:追 求个性解放和
自我实现
自然主义:崇 尚自然,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
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
自然元素:在作品中大量运用自然元素,如山川、河流、花草等 自然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然描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自然象征:将自然元素作为象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浪漫主义文学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05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02 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 04 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06 浪漫主义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添加章节标题
浪漫主义文学 的起源
时代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 纪初,欧洲社会 动荡不安
工业革命带来社 会变革,传统价 值观受到冲击
代表人物
威廉·华兹华 斯:英国浪漫 主义诗人,代 表作《抒情歌
谣集》
塞缪尔·泰 勒·柯勒律治: 英国浪漫主义 诗人,代表作 《古舟子咏》
浪漫主义文论课件
浪漫主义文论是在古典主义文论之后逐渐兴起的,它反对古典主义的规范和束缚,主张 文学创作的自由和创新。
哲学思想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论受到了德国哲学家康德、谢林和费希特等人的哲学思想影响,强调个人自 由、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PART 02
浪漫主义文论的主要思想
个性解放与自我实现
个性解放
浪漫主义文论强调个性的解放和自由 ,反对束缚和限制,主张个体独立思 考和自由表达。
ABCD
强调个性与创新
浪漫主义文论鼓励作家追求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表 达,反对模仿和复制。
倡导自由与反权威
浪漫主义文论反对权威和传统束缚,主张文学创 作的自由和独立。
浪漫主义文论的历史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文论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反对启蒙运动理 性主义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情绪日益高涨。
自我实现
浪漫主义文论认为个体应该追求自我 实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以 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自然崇拜与回归自然
自然崇拜
浪漫主义文论对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 和高度的崇拜,认为自然是美的化身 和灵感的源泉。
回归自然
浪漫主义文论倡导回归自然,摆脱城 市和文明的束缚,寻求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和心灵的净化。
2023 WORK SUMMARY
浪漫主义文论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浪漫主义文论概述 • 浪漫主义文论的主要思想 • 浪漫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 浪漫主义文论的影响与评价 • 浪漫主义文论的现代意义
PART 01
浪漫主义文论概述
浪漫主义文论的定义
01
浪漫主义文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强调个人情感 、想象和创造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外 国 文 学第十讲浪漫主义文学
第十讲 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 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 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 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一)概述 1、名称由来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 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 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 司”(Romance,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 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 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致是“传奇般 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
夏多布里昂 奇异徇丽的自然和异域风 光,歌颂荒凉和萧条之美 歌颂荒凉和萧条之美 奇异的人和事, 奇异的人和事,主人公的 忧郁与孤独 对现实不满的读者产生强 烈的共。 烈的共。 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开始。 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开始。 马克思说他是个“ 马克思说他是个“漂亮的 文学制造商
缪塞
乔治桑
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 民主诗人,他极力宣 传“自由言论、自由 劳动、自由人”. 《草叶集》打破了 英国传统的美国诗歌, 创造了“自由体”诗 歌新形式。
2、产生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 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 等,使人们 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 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 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 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 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 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 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 想。
3、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 。 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 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古典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 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重新挖掘中世 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 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但浪漫派并 不注重是否反映历史的本质面貌,他们 往往只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 插曲在历史上语焉不详,可以凭作家自 由驰骋,因而有时不顾主人公在历史上 的真实情况。
《浪漫主义文学》课件
03
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和意 义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推动文学创新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想 象力,打破了古典主义文学的限 制,为世界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
理念和风格。
拓展文学题材
浪漫主义文学拓展了文学的题材范 围,将自然、历史、神话、民间传 说等元素融入作品,丰富了文学的 表现形式。
促进国际交流
浪漫主义文学成为各国文学交流的 重要桥梁,不同国家的浪漫主义作 家相互影响、借鉴,推动了世界文 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 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 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 浪漫主义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和价值 • 浪漫主义文学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浪漫主义文学的定义
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一个 重要流派,强调个人情感、自然和想 象力的表达,反对严格的规则和形式 。
关注个体情感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启示我 们在现代社会中关注个体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追求精神价值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精神价值和理想信念,鼓励我 们在现代社会中坚守信仰和追求美好生活。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浪漫主义文学描绘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 系,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乔治·戈登·拜伦
总结词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反叛、孤独和自由为 主要特点。
详细描述
乔治·戈登·拜伦是19世纪初英国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反叛、孤独和自 由的元素,常常通过描绘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来表达对自由和个体价值的追求。他的
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
07浪漫主义文论
③“诗是诗的天才的特产”。
柯勒律治把诗人归于天才。天才的独特能力在于:
第一,天才能把人见惯的事物表达出新意;
第二,天才有音乐感;
第三,天才要有激情;
第四,天才需要思想的深度和活跃。
的基本动力。
幻想则是感受和表现外在世界轮廓、特性的能力,只是“激发和诱导我们天
性的暂时部分”,作用短暂且不稳定。
20
尽管华兹华斯把宗法制度下的 田园生活看做理想世界,并以此来 否定资本主义现实的观念是违反历 史发展进程的;但是他强调用普通 人的语言,表现普通人的真情,这 种艺术主张无疑是进步的,值得肯 定的。
12
中期浪漫主义(海德堡浪漫主义)
• 如果说早期浪漫主义追求的是文学的广泛 性和整体性,意在跨越、打破各学科及文 学门类之间的界限,那么海德堡浪漫主义 则致力于大力弘扬民族民间文学
• (受众大:美学哲学理论-教化民众,格林 兄弟)
13
• 如果用诺瓦利斯小说中玄奥的“蓝花”来代表早 期浪漫主义注重理论构建,追求其美学上和哲学 上的无限憧憬和理想的话,那么格林兄弟童话中 朴实的小“红帽”则代表了中期浪漫主义注重民 族民间文学、通过整理“国故”用文学作品来影 响、教化、甚至改变社会的主张。进而言之,如 果以施勒格尔兄弟为首的耶拿早期浪漫主义倾向 于大一统的世界主义(诺瓦利斯设计出欧洲宗教统一
4
• 德国浪漫主义在理论上更直接地受到了把康 德二元论哲学发展为唯心论哲学的费希特、 谢林思想的影响。
• 费希特主张“自我”是自由的,“自我高于一 切”,主张“理智的直觉”,导致浪漫派推崇 无所约束的个性。
文学形态之二浪漫主义文学
33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 一个集冒险、寻宝、阴谋、复仇、报恩 为一体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浪漫故事。
大仲马
2/20/2024
34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
推倒。
•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
2/20/2024
16
个性化、抒情性与主观性
• 强调个性表现和抒情性,使浪 漫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主观色 彩。
• 朱光潜:“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 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的主观性。”“由 于主观性特强,在题材方面,内心生活 的描述往往超过客观世界的反映。以爱 情为主题的作品特别多,自传式的写法 也比较流行。”
情和理想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夸张、变形 的艺术世界。
2/20/2024
19
浪漫主义文学:
• 以夸张、变异的艺术形象和富 于想象性的表现形态,借助于 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情 感、愿望和人生追求的一种文 学类型。
2/20/2024
20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 在西方文论史上,与浪漫主义相关 的文艺思想可以追寻到古希腊时期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文学的表现 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 出现。
• 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文学主张,则形 成于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
• 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现代文学观念。
2/20/2024
1
浪漫精神是文学艺术的源头
• 表现理想和幻想是促成文学发生的 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 本要素。
浪漫主义文学习
第34页/共48页
二、《欧那尼》的上演和 古典主义的终结
1.戏剧上演的背景
拿破伦对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视;
1827年莎士比亚戏剧在法国上演;
1827年雨果发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言》.
1828年,以雨果为首,创立了法国“第二文社”
1830年, 《欧那尼》上演,斗争白热化,史称“《欧
第32页/共48页
与阿黛尔分享雨果柔情的朱丽叶
• 在雨果受迫害和流放期间,朱丽叶特不仅与 雨果同甘共苦,而且不辞辛劳地为他抄写《悲惨 世界》和 《历代传说》等大量书稿,最终得到 了雨果妻子阿黛尔的理解和认同。1864年,阿黛 尔邀请朱丽叶特一起过圣诞节,后来还亲自去看 望她,她们从此就正式来往,朱丽叶特实际上获 得了雨果正式配偶的地位。
第5页/共48页
三、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1.德国
浪漫主义的诞生地. 施莱格尔兄弟: 德国浪漫主义理论奠基人. 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首先提出”浪漫主义”的概念.主张文艺与宗教结合. 诺瓦里斯: 《夜的颂歌》否定人生,歌颂死亡. 《奥夫特尔丁根》中“青的花”----浪漫主义无限渴望和憧憬的象征.
第3页/共48页
浪漫主义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乔治桑曾向巴尔扎克说:“你写你看到的,我写我想到的”. 在浪漫主义者笔下,
世间的一切,都被作者的心灵过滤并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 对主观的强调,势必导致重心理世界而轻外部世界.因此, “心灵”是浪漫主义
管辖的重要区域.抒情性成为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后期浪漫主义作家 乔治.桑 观点
爱情小说 <印典娜> 社会小说 <安吉堡的磨工
《西方文学理论》 文本分析库 7.第七章 浪漫主义文论 7.3-莎士比亚与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文本分析库莎士比亚与雨果的“美丑对照〞原那么1.知识点:雨果的“美丑对照〞原那么2.知识点讲解:雨果认为戏剧的特点就是真实,而真实产生于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雨果对莎士比亚的天才观给予了充分的表扬,进而把莎士比亚戏剧中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这两种因素的结合比作修辞学中的“对称法〞。
3.实体内容:天才与凡人不同的一点,便是一切天才都具有双重的返光,这正如杰洛墨·卡尔当所说的,红宝石与水晶和玻璃不同,就在于它有着双重折射。
.天才与红宝石同样都具有双重的返光或双重的折射,这是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彼此相同的现象。
红宝石这种钻石中的钻石果真存在吗?这是一个问题。
炼金术肯定它是存在的,于是,化学就去寻求。
至于天才,它确实存在。
只需读到埃斯库勒斯和余维纳尔的第一行诗,就可以发见人脑创造的这种红宝石了。
在一切天才身上,这种双重返光的现象把修辞学家称之为对称法的那种东西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说,成为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
我不喜欢奥维德这个被放逐的懦夫、这个专舔血手的饕餮者、这条被赶跑的走狗、这个为暴君所轻弃的谄媚者,并且,我憎恶充满在他作品中的那种美妙的灵智;但是,我不会把这种美妙的灵智和莎士比亚的有力的对偶混淆起来。
任何完整的才智都无所不包,莎士比亚包括龚哥拉就好象米盖朗其罗包括了贝尔南一样;并且,在这方面,已经有过一些现成的臆断:“米盖朗其罗矫揉造作,莎士比亚喜用对称〞。
这都是学校课本上的用语;是从一个渺小的角度对艺术中巨大的对偶问题的看法。
莎士比亚倾其力于对偶之中。
然而,只通过他的某个特点来看他整个的人、而且是象他这样的一个人,那是不公平的。
但是,除了这种保存意见以外,我们还要说,Totus in antithesi 这句本来企图成为一句评语的话,可能只会成为一项证明了。
事实上,莎士比亚就象一切真正伟大的诗人一样,确实应该赢得“酷似创造〞这样的赞词。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浪漫 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本性的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所以**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 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 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 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 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 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 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
此外,大革命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势必导致不同阶层的人们心态的变化。城市中的资产者追逐自由竞争, 幻想在这种“平等”的社会氛围中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另一方面,大革命使贵族阶层逐渐落魄,于是悲观颓 唐、人生虚幻的情绪滋生,对神秘彼岸的向往也成为流行的思想。这种种社会图景和人生境遇都为浪漫主义文学 的盛行提供了土壤。
信息介绍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 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 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 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 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 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 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西方文学理论》 文献资料 7.第七章 浪漫主义文论 L7.3夏多布里昂与雨果——其他文献引述
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7.3夏多布里昂与雨果=====================================================================其他文献引述:一、夏多布里昂的“以神秘为美〞除了神秘的食物以外,再没有什么美丽、动人、伟大的东西了。
最美妙的情操是那些朦朦胧胧地冲动我们的情操:羞耻、纯粹的爱、忠实的友谊都是充满着奥秘的。
我们可以说,相爱的心半句话就足以相互了解,而他们也并不是向对方完全敞开的。
同样,天真不过是无邪的愚昧,它难道不正是这种神秘事物中最不可言传的吗?童年之所以如此幸福,正是因为他什么也不知道,老年之所以如此不幸,正是因为他什么都知道;幸而对老年来说,生命的神秘行将结束,而死亡的神秘正在开始。
如果说情操是如此,那么道德也是如此:最神圣的道德是像慈善这样一些直接来自上帝的道德,它们正如它们的来源一样,都是不愿为人所见的。
在谈到精神方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思想的乐趣也都是一些奥秘。
奥秘是具有这样神圣的性质,亚洲最早的人们只用记号来说话。
人们最常过问的是怎么样的学问呢?是那种总保存一些东西有待我们去猜想,把我们的视线引导无穷远处的学问。
在宇宙中,一切都是隐藏着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人本身不正是一个不可解释的神秘事物吗?〔夏多布里昂:?论神秘的性质?,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
〕二、雨果的“美丑对照〞原那么基督教把诗引到真理。
近代的诗艺也会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看事物。
它会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符合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它会要探求艺术家狭隘而相对的理性对否应该胜过造物主的无穷而绝对的灵智;是否要人来矫正上帝;自然一经矫揉造作是否反而更美;艺术是否有权把人、生命、与创作割裂成为两个方面,每一件东西如果去掉了筋脉和弹力对否会走得更好;还有,是否“凡要成为和谐的那种方法〞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节 理想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讲解
“表现性”规定了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自 己的鲜明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的题材: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 故事;异国风情;即使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题材,浪漫主 义也会以丰富的想象将其描绘成一个理想的世界,或是 创造超人的英雄,或是描绘纯朴的田园。
如乔治•桑的长篇小说 《安吉堡的磨工》: 贵族妇女玛 塞尔与机械工列莫尔相爱,为了消除两人地位的悬殊, 她决定放弃财富和地位。在去已故丈夫的封地途中,她 结识了安吉堡的青年磨工路易,并得知路易与暴发户的 女儿相爱,但因贫穷难以遂愿。为了成全这对情人,玛 塞尔以廉价出卖庄园为条件,迫使暴发户同意了女儿的 婚事。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飞流只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
李瑛《黄河落日》最后一节,想象构成了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一种感怀和象征:
远了,马鸣 断了,长戈
如血的残阳里 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一个字一个字 象余烬中闪光的炭火 和浪尖跳荡的星星一起 在蟋蟀鸣叫的苍莽里闪烁
个法的《 时兰意自 代西义由 的人融引 象民入导 征勇在人 。往绘民
直画》 前中作 。,者 画将德 中自拉 女由克 性与洛 的人瓦 美性。 丽化德 与为拉 不一克 屈体洛 不,瓦 失引把 为导政 一着治
4、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多采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从文学史的实际看,大胆和奇特的想象、夸张确 实是浪漫主义显著的特点之一。例如李白的诗:
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 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 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 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 的反映。
浪漫主义思潮概述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
浪漫主义是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潮,是艺术史的问题,作为创作手法的浪漫主义倾向是美学问题。
前者局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后者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艺术的各个门类,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力求打破的限制约束,倡导顺应自然的本真的状态的人性,注重个人感情的自然抒发,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
因此浪漫主义艺术作品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1.兴起标志人们习惯于把雨果的《<克伦威尔>序》称为浪漫主义的纲领,这篇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确曾获得广泛的响应,从而得以用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运动,以显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声势。
因此文学史上常把雨果发表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随后因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成功而达到浪漫主义发展高潮的1830年,作为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在时间上的分界。
2.产生原因艺术思潮是时代与社会共同的产物,在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的背景中产生。
同时,艺术思潮和艺术创作一样,具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演变规律,并与艺术创作的实践相辅相成。
首先,艺术思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哲学思潮有密切联系。
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环境的氛围投射在思想意识领域的某些趋向和潮流。
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是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种反对古典主义、崇尚个性解放、追求情感表现、倡导想象自由、鼓吹艺术天才的文学思潮,这种思潮持续近半个世纪,影响深远,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其理论上的表达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就文学自身传统而言,“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用方言写作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盛行于中世纪的英雄史诗、骑士传奇与抒情诗,它们往往想像丰富,情节离奇。
到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此思想反映到文学理论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便是卢棱提出的文学应“回到自然”,抒发真情实感。
而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思想和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也都相当重视个性和情感在文学中的表现。
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浪漫主义”最早由席勒和歌德提出,两人对此均展开了自己的理论阐释;后来经过施莱格尔兄弟的大力传播与推广,浪漫主义文学观念逐渐为人们所知;再经斯达尔夫人对南北方诗歌、古典诗歌、浪漫诗歌的剖析,浪漫主义文学观念便传遍全欧洲;最后柯勒律治、华兹华斯、雨果等人也投身其中,站在不同立场和不同角度,对浪漫主义文学展开激烈的讨论。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因此得以不断深化,走向成熟与繁荣。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普通采取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文学,认为文学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密切关联。
其二,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将文学视为作家主观心灵的产物,文学是作家内心感受、情感体验的自由表现,强调情感、想像是成就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其三,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极力倡导个性解放,将作家的创作能力归之为某种先天的才能——天才,非常推祟“灵感”这种不为作家所控制的激情洋溢的无意识创状态。
其四,浪漫主义文学理论重视自然,向往人类的自然状态,反对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戏害与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