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地质作用

合集下载

普通地质学—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普通地质学—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主要分布在地壳表层,在地表出露的三大类岩石中,其面积占75%,是最常见的岩石。

沉积岩中赋存有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许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第一节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是大气、水和生物。

它们构成了地球系统的三个外部层圈。

1、大气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

大气圈从下向上依次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

对流层:顶面高度在10-16km范围,温度从地面由下而上逐渐降低。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

平均每上升1km,气温约降6、5℃,其顶面温度约-55℃。

大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于此,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湍流最多的一层,喷射客机大多会飞越此层顶部(即对流层顶)用以避开影响飞行安全的气流。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约50km高度的大气层。

层内温度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

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中间层:自平流层(50公里)顶到85公里之间的大气层。

在中间层顶层,经常会出现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

大气环流:低纬度地带气温高,高纬度地带气温低。

气温不同,导致空气密度不同。

气温高的密度小,气温低的密度大,使得低纬度地带温度高而密度小的气团上升并向高纬度地带运动,而高纬度地带温度低而密度大的气团下降并沿地面向低纬度方向运动,形成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大气圈的地质意义:①大气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得以发生的物质因素氧气—氧化作用,生命的存在;二氧化碳—植物制造有机质、生物成岩,参与化学反应;水—风化作用,流动成风,动力。

外力地质作用讲解

外力地质作用讲解
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2、高原和山区: 山前冲积扇、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多呈带状(实例)
例1
1、下列岩石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花岗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C
2、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沙丘、冲积平原 B、三角洲、冲积扇
C、戈壁、三角洲
D、沙丘、冲积扇
D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10.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C
例6
08江苏卷
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
已知图中仅山地岩浆岩中有原生金矿,但地质工 作者在A处沙层中就发现了金砂,用外力作用解 释该现象的成因。
思维训练 (09北京卷)
分析方法:内 外力共同作用
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冲积平原: 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形成沿河 聚落带、沿海聚落带(实例)
冲积扇平原有哪些有利于 生产建设的条件?
河漫滩 平原
我国哪些大城市分布 在河漫滩平原上?
说明下列地貌名称及外力作用
A
B C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沙漠壑、长江
三峡
冰川地貌: 青藏高原
喀斯特地貌-流水侵 蚀:云贵高原
流水沉 积:冲积
扇、冲积 平原、河 口三角洲
C.大陆架
D.沙丘
4.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地质作用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
第3节
外力地质作用




作用场所:地壳表层;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月球吸引能; 作用结果:引起的大自然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各种 地质作用,如:风、雨、河流、海浪、冰川等等 自然营力的影响和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作用过程: 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和固结成岩
(一)风化作用:





1.机械沉积作用 机械沉积作用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碎屑物 质的沉积。 机械沉积作用分异作用:在搬运过程中,颗 粒粗大的碎屑先沉积,依次过渡到最小的碎屑; 比重大的颗粒沉积先于比重小的颗粒。 冰川的机械沉积没有分异作用,冰碛物颗粒 大小混杂,不分层次,并带棱角。

1、机械剥蚀作用 1)风的剥蚀作用: 2)地表水流的侵蚀作用: ①坡流的洗刷作用②洪流的冲刷作用③河流的侵蚀作用 3)地下水的冲刷作用 4)冰川的刨蚀作用 5)海水的侵蚀作用 2、化学溶蚀作用 各种水体对岩石以溶解方式进行破坏的过程。





1).风的剥蚀作用 风吹起地表碎屑物质并携带他们磨蚀岩石表面的 过程叫风的剥蚀作用。 它有两种方式: ① 吹蚀——风把岩石表面风化的碎屑物质及松散 沉积物吹起而剥离下来。 ② 磨蚀——风挟带的碎屑物质撞击和磨损岩石表 面,使其遭受破坏
1.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和()。 2.引起变质作用的压力有()和()两种。其中()是由上 覆岩石的重力产生的,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是具有方 向性的压力。 3.单纯由温度引起的接触变质为()作用;单纯由岩浆中的 挥发物质引起的交代作用为()作用。由于产生接触热变 质的主导因素是(),因此围岩的变质程度,随着距侵入 体的远近而不同。离侵入体愈()变质程度愈深,愈() 变质程度愈浅。 4.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和()。

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
岩浆在地下的某个地方形成后,由于是液态,温度高,又富 含挥发组分,所以具有很高的内压力,在上覆地壳质量的挤压下, 很容易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下 降,岩浆便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并与围岩发生反应, 最后冷凝成火成岩。这种岩浆从形成、运动、演化直至冷凝成岩 的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地震一般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球内部能量长期积累, 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释放时,导致一定范围地壳快速颤动。 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 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等。有关地震的相关内容详见第七章。
工程地质
1
高温 单击添加文字
2
高压
1)变质因素
3
新化学成分加入
2)变质作用的分类
01
接触变质作用:围岩受岩浆侵入体高温影响产生的变质作用 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02
热液变质作用:化学性质活泼并含有挥发组分的高热流体与 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而产生的变质,称为热液变质或交代变质。
03
动力变质作用:在地壳构造运动中定向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变 质作用称为动力变质作用。

系和地堑、裂谷等。

升降运动是指地壳运动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
降 运
动。升降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形成大

型的隆起和坳陷,产生海退和海侵现象。
岩浆是地下形成的、含有大量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 盐熔融体,其成分主要是硅酸盐。若以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岩 浆中含量最多的是 。岩浆挥发组分的含量一般不超过6%。根据对 现代火山的观测,岩浆挥发组分中主要是水蒸气,约占挥发组分 总量的75%~90%,其次是 CO2,CO,N2 ,H2S ,HCl,HF, Cl2 ,NH3 等。

外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

1)结构和构造层理不甚清晰,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碎石状(2-20cm),碎 石用手可以折断。 3)用镐可以挖掘,手摇钻不易钻进。
1)结构和构造层理清晰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块状(2-20cm),裂隙中 中等风化 填充少量风化物,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 3)用镐难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 岩质新鲜,表面稍有风化迹象。 微风化
3)河流沉积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能力降低,而使部分碎屑从 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由此形成的堆积物,称河流的冲 积物。 冲积物特征:磨圆良好、分选性好、层理清晰。
河谷横剖面形态
河谷 谷肩
河 漫 滩
谷底
河 床 河 漫 滩
谷坡 阶地
平水位
坡麓
洪水位
新疆乌鲁木齐河阶地照片(1)
阶地II 阶地I
新疆乌鲁木齐河阶地照片(2)
磨蚀作用:拍岸浪破坏的岩块随着退流带到滨海底部 来回滚动,对海底进行磨蚀。 形成海底平台;岩块成为磨圆很好的砾石和砂粒。
陡岸激浪
浅滩洗浪
基岩海岸的海蚀作用
基岩海岸的特点:海底地形坡度大,海浪的能量未 耗损,可形成动能强大的拍岸浪,机械侵蚀作用十分强烈, 是海蚀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海蚀崖 波切台 海蚀柱 波筑台
海蚀洞 海蚀礁
搬运作用 引起近岸带沉积物的搬运和再沉积。 A、进流将水下的砂、砾向岸上搬运,形成砾滩、沙滩或砂坝 B、回流将一部分砂砾搬回水下,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水下沉积, 成长为平行海岸的砂堤或砂坝。 C、波浪斜击海岸,形成砂咀或砂坝,将近陆的部分水域与外 海隔开,转化为湖泊,称为泻湖。
沙嘴,泻湖,堡岛和连岛沙坝

风蚀作用强弱与风力大小及表面岩石性质有关。风的磨 蚀作用主要发生在30cm的高度内。 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风棱石、蜂窝石、风蚀柱、风蚀 蘑菇、风蚀谷、风蚀残丘和风蚀城、风蚀洼地等。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区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区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区别地球物理学院2012050503014王旭龙一、引言地质学把自然界中各种动力引起的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的等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动力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下面就其作用和区别做论述。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它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1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构造运动在造成地壳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构造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①水平运动:指地壳在水平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力,即与地面成切线方向的力(包括地壳的压缩和拉张)作用下,地壳岩层所发生的运动,这种运动使相邻块体受到挤压、或者被分离拉开,或者剪切错动,甚至旋转。

水平运动主要使地壳的岩层弯曲和断裂,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和断裂构造。

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造山运动。

②垂直运动:地壳的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的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垂直运动常常表现为规模很大的隆起或拗陷,从而造成海陆变迁和地势高低起伏。

由于地壳上升使海水退却,一部分海底称为陆地;地壳下降,海水侵入,原来的陆地变为海洋。

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

2 .地震作用:指由地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分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3 .岩浆作用:地壳深部(至上地幔顶部)高温熔融岩浆的发生、发展、演化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

地壳深处的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当地壳因构造运动出现断裂时,可引起地壳局部压力降低,岩浆向压力降低的方向运移,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或喷出地表。

第4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4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2)平行层理 外貌与水平层理相似,是在不稳定的水体条 件下形成的,成分以砂质颗粒为主,形成微细的 沙脊或沙沟,平行交错排列。 (3)波状层理 这种层理的细层界面呈波状起伏,总体方向 平行于层面,波纹可对称或不对称。形成于浅水 区的波浪震荡作用。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
(4)斜层理 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细层的 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相互平行,与上下层面斜 交,上下层面相互平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 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物中。 (5)交错层理 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 的。是由于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变化所造成的, 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
3.泥裂 滨海、滨湖沉积物暴露水面而干涸收缩而形成的 V型裂纹,平面上为网格状的龟裂纹。泥裂常见于粘 土岩和碳酸岩中。可确定岩层的顶底,开口方向为顶, 尖灭方向为底。 4.缝合线 岩石剖面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缝合线的起伏 幅度一般是数毫米至数十厘米,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 平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 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压溶作用所形成的。主要 见于石灰岩和白云岩中。
2.非碎屑结构 (1)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 学沉积作用形成。 (2)无碎屑和填隙物及胶结物之分。 (3)为化学岩、生物化学岩所特有。 (4)类型有晶质结构(全又近等大的沉积晶 体所组成,如灰岩的方解石。常见的有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由丰富的生物化 石碎屑组成)。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
第一节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4)新矿物的生长 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解或发生其他化学 变化,导致若干化学成分在成岩过程中重新组合变 成新矿物的作用。如硅质形成石英,磷质形成磷灰 石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33
1)下蚀作用(底蚀作用):湍急的河水以其动能冲刷谷 底岩石或河水挟带的砂石磨损和撞击谷底岩石, 使河床加深的作用。
溶蚀作 用
水力活动: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使基岩碎片 磨蚀作
松动并且移动 用
20碎21/3屑/2 和砾石
34
2021/3/2
金沙江的“V”形河谷
35
瀑布向上游方向退移现象,称为向源侵蚀。更为 普遍的向源侵蚀现象出现在河流源头及冲沟头。
钾长石
高龄石
A14[Si4O8](OH)8+nH2O → 2Al2O3.nH2O+4SiO2+4H2O
高龄石
铝土矿
2021/3/2
25
– (3)生物风化作用:由生物的生命活动引 起的岩石的破坏过程,分生物物理风化作 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植物根的生
长对岩石进
行的生物物
理风化作用
2021/3/2
26
2021/3/2
36
2)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 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过程。侧蚀作用的结果 使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
2021/3/2
河流中水流的流速分布在河 谷平直段,最大速度的水流 基本位于河流中央;
在河谷弯曲段,最大速度的 水流总是位于凹岸一侧,这 是引起凹岸侧向侵蚀的根本 原因。
直接因素;

对固体地球而言,大气、水和生物是促使地
球表层岩石,土壤发生变化的环境介质;

对人类及各种建筑(构)物而言,大气、水
、生物及地球表层的岩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及建
筑(构〕物使用寿命的环境介质。
2021/3/2
4
2·1·1·1 大气圈的重要地质意义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科学。

具体地讲,它是研究地壳的构造、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科学。

Ⅰ.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物体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通过高程及地形校正后,再减去该地区的理论重力值,得出的值如为正值,称正异常,表明地下有密度较大的物质分布;如为负值,称负异常。

地壳上每加深100米,温度升高3℃左右。

地质作用:所有引起矿物、岩石的产生和破坏,从而使地壳面貌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一) 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产生的地质动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其表现方式有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地壳运动:组成地壳的物质(岩体)不断运动,改变他们的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

岩浆运动: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于外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成为岩石的全过程。

岩浆作用有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两种。

(1)喷出作用:喷出作用是指岩浆直接喷出地表。

(2)侵入作用:灼热熔融的岩浆并不一定能上升到达地面,往往由于热力和上升力量的不足,在上升过程就会把热传给与它相接触的岩石,而逐渐在地下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使已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的形象,在基本保持固态的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

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这一过程称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可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三种。

(1)接触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

(3)区域变质作用。

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由于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引起的。

(二)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量所产生的地质作用。

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地球的重力能等,其作用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由于温度、H2O、O2、CO2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组成地壳表层的岩石发生崩裂、分解等变化,以适应新环境的作用。

普通地质学第八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普通地质学第八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描述岩石的颜色,常用复合名称描述,有时加以深浅
字样,如紫红色、蓝灰色、深紫色、浅灰色等。凡是复合 颜色,前面的是次要颜色,后面的是主要颜色。
现在油田上描述颜色时用数字代替:
0
1
2 紫 色
3 褐 色
4 黄 色
5 绿 色
6 蓝 色
7 灰 色
8 黑 色
9 10 棕 色 杂 色
白 红 色 色
+和-代表深和浅。 如:-57就是浅绿灰色。
沉积方式及沉积物: 1、机械沉积-碎屑沉积物:受重力的影响。重的物质搬运 距离近并先沉积,反之。 2、化学沉积(物):受化学反应的控制。在真溶液中,难 溶的物质先沉淀,反之;胶体质点沉积是通过中和作用或水 蒸发作用。 3、生物沉积(物):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
5、固结(成岩)作用 ——自然界的各种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 1)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1.内因:沉积物的原始成分和结构。 2.外因:压力、温度、水和水溶液中的物质以及微
四、沉积岩的构造
构造是指碎屑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布和排列方式, 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后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 作用形成的。
(一)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是由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 于沉积物表面(层面)方向变化而显示出来的一种层状 构造。是与岩浆岩、变质岩区别的重要标志。
层没有限定的厚度,其厚度变化范围很大,可自 数毫米至数十米,但通常是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按厚 度可划分为: 块状层(>lm)、 厚层(1.0~0.5m)、 中层(0.5~0.1m)、 薄层(0.1~0.01m)、 微细层或页状层(<0.01m)。 说明:层可以根据它在成分和结构上的不连续性 与上下邻层区分开。
常见的层理构造:

外力地质作用类型

外力地质作用类型

外力地质作用类型一1.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或土壤。

2.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

如河岸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山顶被剥蚀而变矮。

3.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

(1)机械搬运---以机械方式破坏的产物(泥、砂、砾等)被流水、冰川、风搬运。

(2)化学搬运---以化学方式破坏的产物是通过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搬运。

如石灰岩溶于水之后,以Ca++,HCO3-离子形式搬运;长石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二氧化硅在水中呈胶体质点被搬运。

(3)生物搬运---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来营养自己,建造其骨骼,死亡后在一定的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

如流水搬运物在河流转弯处、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或受阻拦而堆积。

(1)机械沉积---机械搬运物按机械方式沉积,受重力支配。

重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积,轻的搬运远而后沉积。

(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物沉淀作用受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

在真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淀,易溶物质后沉淀;水中胶体质点的沉积是通过与电解质的中和作用或正、负胶体中和作用,或水的蒸发作用等。

(3)生物沉积---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

如钙质骨骼生物堆积,成为石灰岩;植物被埋后转变成煤。

(4)生物化学沉积作用---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可以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物质的沉积。

如铁细菌吸收水中的铁而沉淀出铁矿。

石灰岩(碳酸盐灰泥,原以为化学沉积,实有生物作用参与,也可能就是生物作用)。

沉积作用的产物即沉积物,分别称为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

5.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

(1)压实作用---上覆沉积物压力使孔隙变少、水份挤出、变硬。

(2)胶结作用---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之中有水溶液,它在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沉淀,这些物质使碎屑胶结变硬。

3第二章地质作用概述

3第二章地质作用概述
普通地质学课件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四、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地质作用也会给人带来危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等。 人类无力改变地质作用的规律,但可以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使 之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防患于未然。如预报预防地质灾害的 发生,就有可能减轻损失。中国在古代就有“束水攻沙”,引黄 河水灌溉淤田压碱等经验,是利用河流的地质作用的规律来治理 河流取得成功的例子。
滑坡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三、 地质作用分类
2、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生)
6)重力地质作用(负荷 地质作用、块体运动):
是指地表松散堆积物和 岩块等,由于自身的重 量并在其它动力地质作 用触发下所引起时地质 作用。
泥石流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2、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生)
6)重力地质作用 (负荷地质作用、 块体运动):
普通地质学课件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三、 地质作用分类 2、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生) 4)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是指被 搬运的物质在新 的地质环境下堆 积起来的作用。
普通地质学课件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2、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生)
三、 地质作用分类
5)成岩作用:成 岩作用是使松散堆 积物转变成坚硬岩 石的作用。
普通地质学课件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1、内能
1)旋转能: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在不同纬度上离心力不
同,赤道离心力最大,使高纬度的物质向赤道方向运移, 从而使赤道半径增大。
普通地质学课件
第二章 地质作用概述
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1、内能
2)重力能:重力使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物质按密度、大小
是指地表松散堆积 物和岩块等,由于 自身的重量并在其 它动力地质作用触 发下所引起时地质 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指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理成因过程,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导致的地质变化。

它主要包括风力、水力和冰力等作用。

风力是指风对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风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有风蚀作用和风沉积作用。

在干旱地区,风力通过吹动沙粒,产生风蚀现象,形成沙丘和沙尘暴。

而在沙漠地区,风力通过吹动沙粒,逐渐形成移动的沙丘和沙漠化现象。

风力还可以将风沙沉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沉积物上,形成风积沉积层。

水力是指水对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水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有流水侵蚀作用和水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流动,搬运、冲刷和溶解岩石和土壤,改变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还可以形成峡谷、洼地和瀑布等地貌现象。

水沉积作用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流减速,悬浮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地层和沉积岩。

冰力是指冰对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冰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有冰蚀作用和冰沉积作用。

在寒冷地区,冰雪覆盖的地区,冰雪融化后形成的冰川运动,会带动被冰雪覆盖的岩石和土壤,形成冰蚀作用。

冰蚀作用会形成U型山谷和冰碛石等地貌现象。

冰沉积作用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后搬运的碎石、砂石和黏土沉积下来,形成冰碛层和冰碛岩。

外力地质作用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的重要地理力量,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貌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力地质作用会改变地质形态和地貌特征,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和地质现象。

同时,外力地质作用还可以改变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

总的来说,外力地质作用是指风力、水力和冰力等外力对地球表面和地下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它们通过改变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形成不同的地貌现象和地质结构。

外力地质作用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貌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外力地质作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第一节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1.大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会受到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这种作用称为科里奥利效应。

2.水水圈中的各部分水体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

水是一种溶剂。

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

3.生物二、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三、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1.风力作用2.剥蚀作用3.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第二节沉积岩的特征由沉积物骨节变硬而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是否经过固结是沉积岩与沉积物的根本区别。

一、沉积岩中的矿物石英、白云母、粘土矿物、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

二、沉积岩的结构1.碎屑结构砾状结构r>2mm砂状结构0.05mm<r<2mm分砂状结构0.005mm <r<0.05mm泥状结构r<0.005mm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称为分选性。

大小均匀者,分选性良好;大小混杂者,分选性差。

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其中大多数为晶质的或隐晶质的。

三、沉积构造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产生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1.层理沉积岩的成层性2.递变原理3.波痕4.泥裂5.缝合线6.结核7.印模第三节常见的沉积岩砾岩、角砾岩碎屑为圆形或此圆形者为砾岩,碎屑为棱角形或半棱角形者为角砾岩。

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的岩石。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及生物碎屑。

粉砂岩具有粉砂状结构的岩石。

粘土岩由粘土矿物组成并常具有泥状结构的岩石。

硅质岩化学成分为SiO2,组成矿物为微粒石英或玉髓,少数情况下为蛋白石。

石灰岩由方解石组成,遇稀盐酸剧烈起泡。

白云岩由白云石组成,遇冷的稀盐酸不起泡。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区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区

- --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区别地球物理学院14王旭龙一、引言地质学把自然界中各种动力引起的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的等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动力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下面就其作用和区别做论述。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它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1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构造运动在造成地壳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构造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①水平运动:指地壳在水平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力,即与地面成切线方向的力(包括地壳的压缩和拉张)作用下,地壳岩层所发生的运动,这种运动使相邻块体受到挤压、或者被分离拉开,或者剪切错动,甚至旋转。

水平运动主要使地壳的岩层弯曲和断裂,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和断裂构造。

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造山运动。

②垂直运动:地壳的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的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垂直运动常常表现为规模很大的隆起或拗陷,从而造成海陆变迁和地势高低起伏。

由于地壳上升使海水退却,一部分海底称为陆地;地壳下降,海水侵入,原来的陆地变为海洋。

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

2 .地震作用:指由地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分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3 .岩浆作用:地壳深部(至上地幔顶部)高温熔融岩浆的发生、发展、演化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

地壳深处的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当地壳因构造运动出现断裂时,可引起地壳局部压力降低,岩浆向压力降低的方向运移,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或喷出地表。

普通地质学-第5讲. 外力地质作用1

普通地质学-第5讲. 外力地质作用1
各种矿物都可以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同,卤化物、 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易溶于水。
每公斤25度的纯水中,可溶解:1/340g云母,1/115g滑 石,1.5/100g方解石,2.1g硬石膏,320g岩盐
一部分物质被溶解,难溶矿物保留
水中其他物质,可以使溶解度增加
CaCO3+CO2+H2OCa(HCO3)2 溶解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溶解度和温压条件
搬运作用是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 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
沉积作用是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太阳、大气、水、生物等的作 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地质作用。
风化过程缓慢,但普遍发生,持续不断
外动力地质作用
大气、水和生物在太 阳能、重力能的影响 下产生的动力对地球 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 用统称为外动力地质 作用。
主要有风化作用,剥蚀 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 作用等类型。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太阳、大气、水、 生物等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地质作用。
剥蚀作用是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 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长石易碳酸化,可使很硬的花岗岩被瓦解! 如 钾长石+H2O+CO2→高岭土(富集)+8SiO2+2K2CO3
氧化作用
• 矿物与大气或水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物的作用;在地表 富氧条件下某些矿物中的元素可从低价变为高价。
•如黄铁矿被氧化成褐铁矿,结构疏松,易破碎;磁铁矿被 氧化成赤铁矿,形成铁帽;含Fe辉石的氧化等 •含黄铁矿较多岩石不宜做建筑材料
水化作用
水分子结合到矿物晶格中变成为含水的新矿物。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发育、裂隙发育的岩石,更易于风化。

③气候 不同气候导致不同的风化类型,寒冷地带以物理风化为主; 热带湿润气候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比较明显。 ④地形 地形陡峻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形平坦地区以化学风化为 主。 2、风化程度的分带 在工程建设中合理确定风化程度,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有重要 意义。目前岩石风化程度的分带主要根据野外鉴定特征(颜 色、矿物成分、破碎程度和强度变化)、波速比、纵波速等 来确定。 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全风化
CaCO3 H 2O CO2 Ca( HCO3 )2
③水化作用:岩石中的某些矿物与水化合形成新的矿物。
CaSO4 2H 2O CaSO4 2H 2O
④氧化作用:岩石中的某些矿物与空气中或水中的氧化合形 成新矿物。
4FeS2 15O2 11H 2O 2Fe2O3 3H 2O 8H 2 SO4

3、生物风化作用 有动、植物及微生物参与岩 石风化作用称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物理风化、生物化学风化)
二、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及风化程度分类

1、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①岩性: a、成因:岩石生成环境与目 前环境越接近,岩石越不易风化;反之就越容易风化。 b、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决定结晶构架和化学活泼性。 c、结构和构造:隐晶>显晶,细粒结晶>粗粒结构 等粒>斑状;致密构造>层理构造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单纯的机 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温度风化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岩石释重作用
1 风化作用-3
冻融风化作用
1 风化作用-4
砂岩中的结晶
风的风化
1 风化作用-5
1 风化作用-5
物理风化形成的碎石滩(约旦)

2、化学风化作用 ①概念:在水和空气作用下,地表岩石发生化学成分改变而 导致岩石破坏。(溶解、水化、氧化、碳酸化) ②溶解作用:岩石中可溶解物质 被溶解流失,岩石 空隙增加,更容易 遭受物理风化。
工程地质
第3章 外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暂时性流水作用
经常性流水作用
1 风化作用-1
概念:
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在太阳辐射作用下,经受 风、电、降水、温度变化以及地表生物作用,所发生的结构 和构造的改变,称为风化作用。导致风化发生的因素成为风 化营力。
1 风化作用-2
风化类型—物理风化
⑤碳酸化作用:水中的碳酸根离子和矿物中的阳离子化合, 形成溶于水的碳酸盐,使水溶液对矿物的离 解能力加强。
2KAlSi3O8 CO2 3H 2O K2CO3 4SiO2 Al2 Si2O5 (OH )4
⑥水解作用:矿物与水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矿物
2 KAlSi3O8 nH 2O Al2 Si2O5 (OH )4 2SiO2 (n 3) H 2O 2KOH
3.风化的防治措施 ①已风化岩石的处理; 挖除、灌浆、支挡 ②未风化岩石的处理。 隔离风化因素、快速施工、化学加固
易风化泥岩
文物保护与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