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综合试验选做

合集下载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基本知识一、任务1: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1、学会ipconfig和ping的一些参数使用方法,并简要解释屏幕反馈信息。

如下图所示,第一个为本机信息,键入ipconfig/all,即可获得本机的编号,IP地址,物理地址等信息。

第二个为ping主机得到的截图,其中TTL指的是数据包的生存时间,经过一个路由器,它的值就会减一,当它的值为0后,路由器就会丢弃这个数据包。

在ping 命令执行完之后,可以知道网络物理连接的通断和延时长短,还可以检测本机的域名解析有没有问题。

这是检查网络的一种方法。

(1)ipconfig在控制台窗口使用以下命令:ipconfig,显示本机网卡的详细配置信息(可用-all参数可以查看MAC地址),主机号dq10,如下图所示:MAC地址为44-87-FC-DB-E2-E3,ipconfig /all——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和WINS服务器显示它已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如IP地址等),并且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

如果IP地址是从DHCP服务器租用的,IPConfig将显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2)ping测试网络的连通性,ping后为目标IP地址,或主机名。

与dq03的链接:主机为dq10时,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如下图所示:dq10连接,与dq03未连接时,如果在MS-DOS方式下执行此命令显示内容为:Request timed out,则表明网卡安装或配置有问题。

将网线断开再次执行此命令,如果显示正常,则说明本机使用的IP地址可能与另一台正在使用的机器IP地址重复了。

如果仍然不正常,则表明本机网卡安装或配置有问题,需继续检查相关网络配置。

ping只是一个通信协议,是IP协议的一部分,TCP/IP 协议的一部分,Ping 在Windows系下是自带的一个可执行命令。

利用它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能够连通,用好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分析判定网络故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导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之一,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学生们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实践技能。

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实训内容、实训环境和实训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训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项目实施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拓扑设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配置网络设备、搭建网络拓扑、解决网络故障等一系列实际任务,来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实训环境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学校将配备完善的实训环境。

实训室将配备各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并且提供多种实验场景供学生操作。

同时,学校还会提供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学习和实践。

这种实践环境的多样性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三、实训成果通过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学生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技能,获得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实训的结果还将在毕业设计和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

通过实训,学生将能够自主完成一个小规模的网络设计与实施项目,熟悉并运用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技术。

学生还可以参与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并且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实践环境的提供和实训成果的获得,能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训上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目录第二章.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1)第三章.网络交换机实验 (5)第四章.路由器基本应用实验 (10)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试验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第二章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与调试实验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一、实验感想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超级终端配置路由器与交换机,熟悉代码的意义和连线的操作,并为接下来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整体不难,只要照着书上的步骤做下来就可以完成,再登陆Telent配置路由的时候和用ping检测计算机的连通性的时候考察我们的耐心,需要再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要查看代码输入时候正确,检查物理地址等等。

二、遇到的问题在超级终端界面有的时候代码输入之后报错,检查后发现< >和[ ]分别代表用户视图和系统视图,需要不断切换才可以。

在Telnet配置路由之前我们需要将之前的配置文件保存,否则第四步保存之后只能保存空白文档,不包含之前三部分配置文件的信息,我们忽略保存之后发现问题。

需要从从第四部分再来一遍,浪费了不少时间。

三、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在计算机上通过相关的Console接口、网络连接对网络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使用技能,为后续对这些设备的配置管理打下基础。

四、实验内容1.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网络设备的Console口登录管理。

2.在计算机上使用Telnet终端登录相关设备。

3.掌握网络设备上操作系统及文件操作的基本操作命令使用。

4.使用TFTP服务实现网络设备上文件的上传下载。

五、实验设备H3C MSR20/30系列路由器一台PC机一台Console 串口线一根第5类UTP以太网连接线一根六、实验原理将PC的串口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将PC的网线与路由器的以太网口连接。

七、实验过程1.实验任务任务一:通过Console登录任务二:使用路由器系统操作及文件操作的基本命令任务三:通过Telnet登录任务四:通过TFTP服务器对路由器数据备份2.实验步骤(1)将实验网络按照规定进行连接(2)打开PC的超级终端并运行,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指令,如两种不同操作模式的切换,更换名字,显示当前配置等。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一、设计概述网络综合布线要求熟练掌握综合布线七个子系统的划分方式、位置、作用。

能够完成七个子系统的设计,并计算设计预算。

能够熟练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

熟练掌握综合布线各种工具、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总体设计实验一1综合布线产品及工具认知教学 2双绞线端接故障认知教学目的1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2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连接器件。

3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工具。

4能够正确选购使用传输介质、连接器件及工具。

5知道综合布线工程中常见的双绞线端接故障种类和产生原因。

6认识到双绞线端接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准备1熟悉综合布线常用的传输介质种类、规格和用途。

2)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连接器件种类、规格和功能。

3)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4)熟悉双绞线接线端各种故障。

2)认识综合布线常用传输介质,并对综合布线铜缆、光缆及其分类有清晰的认识3)认识综合布线常用的 RJ45 水晶头、信息插座、配线架光纤连接器、光纤跳线、光纤尾纤、光纤耦合器、光纤终端盒和光纤接续盒、光缆信息插座、光纤配线设备、光纤收发器,并知道连接器件的用途。

4)根据老师指引认识综合布线常用的剥线钳、压线钳、110型单对打线刀、110型5对打线刀、各种螺丝刀,了解各种布线工具功能和使用方法。

4)掌握双绞线压接常用工具和操作技巧。

准备多功能综合布线实验装置2实验材料:RJ45 水晶 8个,双绞 4根。

3压线钳1把,剥线刀1把,斜口钳口钳)1把。

步骤第一步:剥开双绞线外绝缘护套首先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掉破损的双绞线并将护套,套入双绞线,然后使用专门的剥线刀或压线钳沿双绞线外皮旋转一周,剥去约30mm的外绝缘护套。

:剥开双绞线外绝缘护套:抽取双绞线外绝缘护套第二步:拆开4对双绞线,将端头已经抽去外皮的双绞线按照对应颜色拆开成为 4对单绞线。

拆开4对单绞线时,必须按照绞绕顺序慢慢拆开,同时保护2 根单绞线不被拆开和保持比较大的曲率半径,不允许硬拆线对或者强行拆散,形成比较小的弯曲半径。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实验六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二、实验内容1. 任意捕获一个数据包,分析其数据链路层格式、网络层格式和传输层格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分层概念的理解。

2.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LAN 环境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ARP 允许你的网络上使用的设备自动将物理(MAC)地址映射为IP 地址,因此需要对ARP 有很详细的了解,并清楚它是怎样工作的。

3.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TCP 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很多互联网服务,比如HTTP、FTP、SMTP 和Telnet,都要依靠TCP 来传输数据。

另外,很多传统的LAN 程序,比如文件传输和SQL 也都要使用TCP 协议。

三、实验步骤1.捕获报文基本分析实验(1)打开SnifferPro程序后,选择Capture(捕获)→Start(开始),或者使用F10键,或者是工具栏上的开始箭头。

图1 SnifferPro软件界面(2)一小段时间过后,再次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然后选择Stop(停止)或者按下F10键,还可以使用工具栏。

(3)按F9键来执行“停止并显示”的功能,或者可以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选择“停止并显示”。

(4)停止捕获后,在对话框最下角增加了一组窗口卷标,包括高级、解码、矩阵、主机表单、协议分布和统计信息。

(5)选择解码卷标,可以看到SnifferPro缓冲器中的所有实际“数据”。

分析该卷标结构及其内容。

2.捕获并分析地址解析协议(ARP)(1)选择“捕获”→“定义过滤器”。

(2)在“定义过滤器”中,选择“文件”→“新建”。

(3)将这个文件命名为ARP,单击OK,然后单击“完成”。

(4)现在选择“高级”,从协议列表中选择ARP。

(5)单击OK,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已经定义了过滤器,可以按F10来捕获流量。

(6)输入arp-dIP来清除默认网关上的ap,这个命令中的IP是你的默认网关IP地址,然后Ping你的默认网关。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验报告专业:电商班级:X 班学号:201XXXXX指导老师:XXXX 姓名:XXXX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次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2.掌握交换的各种配置模式3.能熟练的在各种模式之间进行转换4.记忆各种模式下的一些常用命令5.熟悉命令行的操作技巧二、实验设备装有Windows7操作系统的 PC机、交换机、双绞线若干段、PC 机三、实验地点及学时405 2学时四、实验(训练)内容进入交换机的各种配置模式,熟悉各种模式下的常用命令,运用show 命令查看,在各种配置模式之间切换,熟悉命令行的操作技巧。

五、实验(训练)步骤1)基本配置命令步骤1. 登陆本组的RCMS 后,选择一台交换机,单击后进入这台交换机。

出现下图所示的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图3 交换机命令行界面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室中采用的是TELNET 的登录方式,本交换机的管理IP 地址是192.168.10.60。

步骤2. 完成步骤1 后,首先进入的就是交换机的“用户模式”。

步骤3. 进入下一级的“特权模式”。

图4 特权模式在特权模式中,很少做其他的配置,最常用的命令是show命令,主要是用于查看。

【练习一】show 命令的使用,以下三个是常用的show 命令。

(1)switch#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2)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3)switch#show vlan !查看交换机的VLAN 信息查看三个show 命令后的结果,理解其中的含义。

步骤4. 进入下一级的“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在特权用户名模式下,敲configure terminal 后回车switch(config)# //注意#前面多了(config)图5 全局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这也是经常用到的一个命令。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本内容下载网址ftp://222.192.160.10:882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实验实训中心)LZQ目录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实习任务书、指导书适用班级:控制11-1、2指导教师:李志球、吴希实习时间:2013年1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任务书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控制11-1、2本任务书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制订。

一、实训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是本专业重要的一个课程实习,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双绞线(直通和交叉连接线)的制作和连接、安装局域网、网络连通测试、广域网接入、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的安装、网络资源共享、子网划分、VLAN的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局域网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等知识。

通过实习加深对数据通信和网络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组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和动手能力和对网络的知识运用能力。

构建局域网、网络资源共享、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的安装、创建Web个人网站、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二、实训项目及具体内容项目一、构建局域网双绞线(直通和交叉连接线)的制作和连接、测试仪使用、网络连接、使用Hub或Switch 联成局域网,Internet协议(TCP/IP)的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等设置)、网络连通性测试(ipconfig、Ping等命令的使用)。

要求建成一个完整的局域网。

项目二、网络资源共享配置网络软件、硬件资源的共享。

包括打印机、光驱等硬件资源,硬盘、文件夹、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等共享。

项目三、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的安装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平台,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

配置WWW、FTP、DNS等服务器,并进行配置。

第二轮计算机网络综合练习一无答案

第二轮计算机网络综合练习一无答案

计算机网络综合习题一一、选择题:1.数字签名是数据的接收者用来证实数据的发送者身份确实无误的一种方法,目前进行数字签名最常用的技术是()A、秘密密钥加密技术B、公开密钥加密技术C、以上两者都是D、以上两者都不是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4. 常用的公开密钥(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有();常用的秘密密钥(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是()A.DES B.SED C.RSA D.RAS5.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6.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7.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8.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9.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A、工作站B、网卡C、网络服务器D、网络互连设备10.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11.在WINDOWS系统中下列哪个URL的表达方式是错误的()A、B、ftp://172.16.3.250C、rtsp://172.16.102.101/hero/01.rmD、http:/12.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A、ISP/SPX B、PPP C、TCP/IP D、SLIP13.OSI模型的工作是做为一个()。

A.制造计算机的蓝图B.功能准则C.传输数据的协议D.所有其它组织向它汇报的控制体14. 超文本HTML的概念是指()A、包含有许多文件的文本B、Internet网上传输的文本C、包含有多种媒体的文本D、包含有链接关系的文本15.多个数据字符组成的数据块之前,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做为开始,帧尾是另一个控制字符,这种传输方案称为()。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Switch>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S3026>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root@PCA root]#ping 10.65.1.2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Quidway>system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Quidway]sysname S3026[S3026]super password 111[S3026]quit<S3026>sys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hostname S3026super password 111#radius scheme systemserver-type huaweiprimary authentication 127.0.0.1 1645primary accounting 127.0.0.1 1646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domain systemradius-scheme system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local-server nas-ip 127.0.0.1 key huawei #vlan 1ip addressip route-static (default gateway)#interface Aux0/0#interface Ethernet0/1##interface Ethernet0/2##interface Ethernet0/3##interface Ethernet0/4 ##interface Ethernet0/5 ##interface Ethernet0/6 ##interface Ethernet0/7 ##interface Ethernet0/8 ##interface NULL0##user-interface aux 0 passworduser-interface vty 0 4passwordreturn[S3026]display vlan all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0/1, F0/2, F0/3, F0/4, F0/5, F0/6, F0/7, F0/81002 fddi-d Active1004 fnet-d ActiveVLAN Type SAID MTU-------- ------- -------------- --------1 enet 100001 15001002 fddi 101002 15001002 fnet 101003 1500[S3026]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Kernel 2.4.18-3 on an i686PCA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own ifconfigroute add default gw <ip address>route del default gwrouteping <ip address>telnet <ip address>shutdown -h nowinit 0[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Kernel 2.4.18-3 on an i686PCB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B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root@PCB root]#[root@PCA root]# ping 10.65.1.2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207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100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96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96 ms4packets transmitted, 4 received, 0% loss, time 2000ms[root@PCA root]#试验二:基本VLAN设置添加2台交换机,4台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oPhysical(物理)选项卡显示设备的物理组件,例如模块。此选项卡还可以添加新模块。
oConfig(配置)选项卡显示一般配置信息,例如设备名称。
oCLI选项卡让用户使用命令行界面配置设备。
2.服务器和集线器设备包含两个选项卡,分别是Physical(物理)和Config(配置)。
oPhysical(物理)选项卡显示设备的组件,例如端口。此选项卡还可以添加新模块。
oConfig(配置)选项卡显示一般信息,例如设备名称。
3.PC设备包含三个选项卡,分别是Physical(物理)、Config(配置)和Desktop(桌面)。
oPhysical(物理)选项卡显示设备的组件。此选项卡还可以添加新模块。
oConfig(配置)选项卡显示设备名称、IP地址、子网掩码、DNS和网关信息。
步骤3. Packet Tracer评分
Packet Tracer练习可以配置为对您的工作评分。要检查您的配置,请单击下面的Check Results(检查结果)按钮。
【总结】
这次试验让我了解的pt界面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将设备符号放入逻辑工作空间和用连接组的符号将各个设备进行连接,通过任务2让我对各个设备符号所对应的设备有了大体上的了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报告
学 号:
1
姓 名:
提交日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实验编号】
1
【实验名称】
综合技巧练习
【实验内容】
任务1:学习PT界面
任务2:了解PT的运行
任务3:查看标准实验设置
【实验步骤】
步骤1 –逻辑工作空间
当Packet Tracer启动时,将会以实时模式显示网络的逻辑视图。PT界面的主要部分是逻辑工作空间。这是一个大区域,用于放置和连接设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样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样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3年*月*日实验二组建WINDOWS环境下的对等网并共享资源一、实验目的1、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配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来检测网络的配置情况。

3、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4、了解一些安全访问选项的设置和取消操作。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实验要求有若干台安装Windows XP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网卡。

D-link DES-1024R+交换机两台,直通线、交叉线若干。

四、实验要求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1)掌握TCP/IP的基本配置过程(2)了解交换机的工作特性(3)注意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参数以及结果显示中各参数表示的含义。

(4)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1、网卡的作用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的。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

网卡的重要功能是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等。

2、交换机的作用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因此它是独享信道的通信设备。

3、对等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计算机的资源的共享。

文件夹共享名称可与本地文件夹名称相同,也可以不同。

Windows XP提供3种访问权限类型。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目录实验1 实验环境熟悉 (1)实验2 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2)实验3 编辑并发送LLC帧 (3)实验4 编辑并发送MAC帧 (4)实验5 (5)实验6 网际协议IP (6)实验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8)实验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实验9 传输控制协议TCP (11)实验一:实验环境的熟悉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组成2.熟悉实验系统软件界面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1.由教师引领,观察实验室硬件布局、网线连接、主要设备等相关情况;2.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组成模块(包括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2.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图;3.了解每种拓扑图中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ip地址的设置方法;主服务器IP设为172.16.1.100;其它机器设为172.16.1.*mask:255.255.255.0Gateway:172.16.1.1Dns:172.16.1.1004.打开中软吉大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熟悉9个实验的名称,有关实验的说明。

实验二: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编辑器界面的操作2.熟悉协议分析器界面的操作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浏览界面,尝试使用界面上的工具按钮。

(1)打开仿真编辑器。

该系统的初始界面分为5个部分:多帧编辑区、单帧编辑区、协议模型区、地址本和十六进制显示区a.多帧编辑区b.单帧编辑区c.协议模型区d.地址本e.十六进制显示区(2)应用实例a.编辑MAC层b.编辑IP层c.编辑TCP层(3)协议分析器使用简介a.会话分析b.协议解析(4)应用实例a.在单帧编辑区中编辑一个ICMP帧b.在协议分析器捕获该帧并分析实验三: 编辑并发送LLC帧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报文格式;2.掌握LLC帧报文格式;3.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设备:集线器,N台计算机,N条双绞线,协议仿真系统实验步骤:1.将服务器和工作站用双绞线和HUB连通并加载协议仿真模块2.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4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二、网际协议IP(4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三、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2学时),拓扑结构二实验四、域名服务协议DNS(2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五、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学时),拓扑结构一实验六、传输控制协议TCP(4学时),拓扑结构一指导老师: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 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LLC帧报文格式5. 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一)、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 Ethernet 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

目前MAC帧最常用的是以太网V2的格式。

下图画出了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

(二)、MAC层的硬件地址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它是数据帧在MAC层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符。

2、网卡从网络上收到一个 MAC 帧后,首先检查其MAC 地址,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就将此帧丢弃。

这里“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即一个站点发送给另一个站点的帧。

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即发送给所有站点的帧(全1地址)。

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即发送给一部分站点的帧。

三、网络结构四、实验步骤练习一:编辑并发送LLC 帧本练习将主机A 和B 作为一组,主机C 和D 作为一组,主机E 和F 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 和B 为例,说明实验步骤。

1、主机A 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目的MAC 地址:主机B 的MAC 地址。

源MAC 地址:主机A 的MAC 地址。

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可以填写001F 。

类型和长度:可以填写001F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102学号109074057姓名王徽军组号一组D指导教师毛绪纹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实验总体说明 (3)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实验总体说明1.实验总体目标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3.实验总体要求●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记录实验结果表1-3实验结果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主机F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试验

计算机网络试验

计算机网络试验计算机网络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协议和架构,并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和调试网络的能力。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架构,以及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学生将通过本次试验学习如何构建和配置网络,如何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和安全防范,以及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

在本次试验中,学生将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些网络设备和相关软件,以及一份详细的实验指导书。

学生需要根据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遵守实验室规定,不得私自拆卸或更改实验设备,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同时,学生还需要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学生将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协议和架构,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这些技能和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都非常重要。

希望本次计算机网络试验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拓扑结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其拓扑结构进行分类,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等。

1、星型拓扑结构:在星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

这种拓扑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管理,但是当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会受到影响。

2、树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是星型拓扑结构的扩展,它有一个根节点和多个子节点。

每个子节点可以进一步扩展,形成更多的子节点。

树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和管理,但是当根节点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会受到影响。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带答案

辽东学院自编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姜春霞编(计算机专业用)信息技术学院2012年12月目录实验一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3)实验二链路层协议分析 (8)实验三网络层协议分析 (8)实验四静态路由 (10)实验一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课时: 2 指导教师:时间:201 4 年12 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

2.熟悉T568A和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4.让学生掌握线缆测试的简单方法,学会使用简易测线仪,了解连接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二、实验要求1.熟悉各种网络组成元件,了解设备功能;2.准备实验工具:双绞线,测试仪,水晶头,压线钳;3.掌握各种网线应用场合,能够制作标准网线;4.连通测试;三、实验内容1.直通UTP电缆的制作;2.交叉UTP电缆的制作;3.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4.认识常用联网设备。

四、实验步骤1.认识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UTP-5双绞线图3-1 非屏蔽双绞线UTP-5(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线。

它有八根铜质导线两两绞合在一起,形成4对。

绞合的目的是利用铜线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互相作用抵消邻近线路的干扰,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每英寸长度上相互缠绕的次数决定其抗干扰的能力和通信的质量,绞合得越紧密其通信质量越高。

导线的主体颜色分别为:橙、蓝、绿、棕。

与橙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橙白,与蓝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蓝白,与绿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绿白,与棕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棕白。

UTP-5的有效传输距离为100米/段,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

RJ-45压线钳图3-2 压线钳RJ-45压线钳有三处不同的功能,最前端是剥线口,它用来剥开双绞线外壳。

中间是压制RJ-45头工具槽,这里可将RJ-45头与双绞线合成(将RJ-45接头上的金属片压入线路中,让金属片穿过双绞线的塑料皮,从而和内部铜质导线接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共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专业:网络工程班级:网络151姓名:王海超学号:0108指导老师:潘磊实验一 Windows系统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网络命令的功能。

2.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和输出格式。

3、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能用ping 、ipconfig等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使用route、netstat、arp等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二、实验内容1、常用网络测试命令PING的使用2、网络配置查看命令IPCONFIG的使用3、网络连接统计命令NETSTAT的使用4、路由跟踪tracert命令的使用三、实验步骤一:命令PING.1、常用的网络测试工具-、工作原理Ping的主要作用是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向远程计算机通过ICMP协议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然后等待回应并接收返回的数据包,对每个接收的数据包均根据传输的消息进行验证。

默认情况下,传输四个包含 32 字节数据(由字母组成的一个循环大写字母序列)的回显数据包。

过程如下:(1)通过将 ICMP 回显数据包发送到计算机,并侦听回显回复数据包来验证与一台或多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2)每个发送的数据包最多等待一秒。

(3)打印数据包2.实验过程(1)通过将 ICMP 回显数据包发送到计算机,并侦听回显回复数据包来验证与一台或多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2)每个发送的数据包最多等待一秒。

(3)打印已传输和接收的数据包数。

注: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子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

3、用法输入ping –help,DOS会输出关于ping命令的所有用法3、示例(1)判断本地的TCP/IP协议栈是否已安装注:TTL(Time To Live)该字段指定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是对计算机网络的布线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正常运作。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包括了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个部分。

水平布线是指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线路,包括了数据线、光缆、电话线等,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网络设备。

水平布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质量。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时,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检查布线系统的连通在测试前,应先温习接线、制作光缆、制作网络线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在实际测试中应该检查每一个布线孔是否正常,每一个布线孔连接的电缆无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

检查布线线路的连通主要是检查线路的传输质量,包括电缆、光缆的传输信号质量和传输速度。

通过测试仪等工具对传输速度和质量进行测试。

3. 检查布线线路的带宽线路的带宽对于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测试时应该对布线线路进行测试,并且检查线路的带宽是否达到规定的传输速度。

4. 检查布线电缆的耐压和损耗电缆的损耗和耐压是影响网络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测试时,应该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并且通过测试仪等工具对电缆的损耗情况进行测试。

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涉及到电缆,测试时要注意安全,严禁使用有裸露电线或破损的工具或设备,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 代码分析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时,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代码分析,查看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解决,确保计算机网络正常运作。

3. 测试仪器使用在测试布线系统连通性、传输速度和质量等方面时,需要使用测试仪工具,但是测试仪器的使用需要符合安全操作规范,以免对设备、人员造成损害。

总之,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不仅关乎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关系到网络的稳定性。

通过规范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测试,可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选做一
实验名称: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路由
试验目的:掌握三层交换机S V I方式连接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掌握三层交换机路由的配置
功能描述:在分散连接的系统中,在跨交换机环境下,通过划分Vlan,实现属于不同Vlan 的端口不能互相访问,而相同的VLAN内的端口可以互相访问。

背景描述:你们中学校园采用核心、接入两层结构组建的网络,现学校需要将校园网接入互联网,学校在出口使用一台路由器连接互联网。

请做相应配置实现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互通,并实现内部网络中V L A N之间的通信。

技术原理:利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实现VLAN和IP网络的关联。

实验设备:三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二层交换机两台,PC机三台
实验拓扑:如下图,IP地址自定
实验步骤:
实验准备:按照拓扑进行连线。

并进行IP规划。

注意:要保证拓扑中和路由器连接的PC3一直存在,也就是说PC3要占用实验室里面的一台PC。

拓扑中的PC1和PC2可以利用实验室里面的另外一台PC来代替。

步骤1.在交换机SwitchA(2126-1)上创建Vlan 10,并将0/2口划分到Vlan 10 中,在交换机SwitchB(2126-2)上创建Vlan 20,并将0/2口划分到Vlan 20 中。

s2126-1#show vlan 进行查看
步骤2.把交换机SwitchA(2126-1)和交换机SwitchB(2126-2)各自通过F0/22口和三层交换机S3760的F0/12口以及F0/22口相连。

并将各自的F0/22接口设定为trunk模式。

通过show vlan命令查看。

参考命令:
s2126-1#conf ter
s2126-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2
s2126-1(config-if)#switch mode trunk
步骤3.在三层交换机3760上创建VLAN 10和VLAN 20 和VLAN 30。

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接的F0/22和F0/12口,设为trunk模式。

F0/2口指入VLAN30。

Show vlan 进行查看
步骤4. 在三层交换机上开启路由功能(全局配置模式下)
参考命令s3760(config)#IP routing
为三层交换机的SVI接口(即VLAN的虚拟接口)配置IP地址。

参考命令
s3760(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2126-2(config-if)#IP adderss IP地址子网掩码
例如ip adderss 10.0.0.254 255.0.0.0
注意:三个VLAN都要设置IP地址。

其中VLAN30用于和路由器连接。

注意:VLAN的IP地址一定要规划正确。

步骤5.对路由器进行IP地址设置,F1/0设置成和三层交换机3760的VLAN30在一个IP 网络中。

步骤6. 对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静态或路由。

全网共有4个IP网络。

三层交换机直接连接3个网络,PC3所在的网络是非直连网络。

所以需要设置非直连网络的路由。

路由器直接连接2个网络,VLAN10和VLAN20所在的网络是非直连网络。

所以需要设置2个非直连网络的路由。

参考命令
Router(config)#ip route network [mask] {address | interface}[distance]
步骤6.根据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的设定,为PC机设定IP地址和网关。

注意事项:
1.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 vlan模式。

Trunk接口在默认情况下支持所有
VLAN的传输。

2.三层交换机的SVI接口。

扩展:
扩展一:将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静态路由改为默认路由。

相对应的静态路由可用No ip route network [mask] {address | interface}[distance] ,命令清除。

默认路由参考命令
Router(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address | interface}[distance]
扩展二:3760上不划分VLAN30,不用SVI接口。

直接用F0/2物理接口。

用No switchport将3760的二层接口变为三层接口,就可以设置IP地址等信息了。

扩展三:使用rip让全网互通。

扩展四:使用ODPF让全网互通。

综合实验选做二:综合配置实验
某单位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网络接入层采用S2126,接入层交换机划分了对内办公网VLAN22和对外业务网VLAN33,VLAN22和VLAN33通过汇聚层交换机S3760与路由器A 相连。

路由器A 与3760通过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后,实现全网互连,即PC1与PC2以及PC3能互相ping 通。

要求:
(1)IP 地址规划,为图中的各个网段、主机、接口配置IP 地址。

(2)为交换机划分VLAN 以及设置冗余链路等,写出相关配置命令。

(3) 配置路由(使用RIP V2路由协议),写出相关配置命令。

(4)配置命令前需注明所配置设备、配置模式。

(5)对于IP 地址规划和分配,必须明确标出子网掩码及默认网关。

RouterA
F1/0 F1/1 F0/5 F0/20 F0/5 VLAN22 F0/6 F0/6 PC3 PC1 PC2 VLAN33
综合实验选做三:中小企业综合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所学网络知识,搭建中小企业网络。

二、网络背景简介
某集团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新的集团企业网将建设一个以集团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业务综合管理、多媒体视频会议、远程通讯、信息发布及查询为核心,实现内、外沟通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系统。

该网络系统是日后支持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这些关键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和发展,系统必须具备如下的特性:
1、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完成集团企业网的建设,实现各分公司的信息化;
2、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所有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3、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信息共享、实时新闻发布;
4、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财务电算化;
5、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集中式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关系管理系统
三、需求分析
需求1: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完成集团企业网的建设,实现各分公司的信息化.
分析1:利用主流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构建企业网。

需求2: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所有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分析2:既要实现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又要提高工作效率,网络规划设计合理、建议采用二层结构,建议整个网络根据部门划分用VLAN隔离。

需求3: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信息共享、实时新闻发布;
需求4: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财务电算化;
分析3、4:由于要实现内部资源共享,需要各个部门通信可以使用VLAN间路由解决。

因为财务部们要实现电算化,考虑到财务信息的安全,用ACL技术禁止财务部门被其他部门访问,同时用端口安全实现接入安全。

需求5:在关键区域,网络链路故障时能够不影响网络使用。

分析:用冗余链路技术保证网络稳定。

需求6:实现企业网络和internet连接
分析:大中型企业连接外部网络通常采用专线方式,使用帧中继或x.25方式接入,另外需要配置NAP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注:实际网络拓扑结构可参见下图。

四、模拟实验环境
实验拓扑图见下图所示,
五、实验要求
1、S2126G-1划分两个VLAN,VLAN10、VLAN20,其中F0/1-5属于VLAN10,F0/6-10属于VLAN20。

2、S2126G-2划分两个VLAN,VLAN10、VLAN30,其中F0/1-5属于VLAN10,F0/6-10属于VLAN30。

3、S2126G-1利用两条链路接入核心交换机,采用802.3ad提高链路带宽,提供冗余链路。

4、S3750和出口路由器Rj相连,采用SVI方式进行配置。

5、Rj路由器和电信端路由器利用V.35直连,采用PPP链路协议进行通讯。

(ppp选做)
6、局域网内部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间利用RIPv2实现全网互通,路由器连外网配置缺省路由。

7、配置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选做)
8、(本要求将在后续网络课程中实现)在全网配置安全策略。

(选做)
1)VLAN10的主机可以访问VLAN20的主机,VLAN30的主机不可以访问VLAN20的主机。

2)局域网用户在访问互联网时上班时间只可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下班后不受任何限制。

注意:由于nat、napt、acl、ppp的配置属于较高要求,供希望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学生掌握。

对电子、计算机的学生不要求。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ip地址的配置规划
2、截取各设备show命令结果
3、截取ping命令测试主机通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