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杨旭
[摘要] 语文教学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的实际,凭借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完成作品、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实现品德、智力、美育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师也必须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育情感教育情感沟通创设情境语言能力教师素质
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激发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情感教育。下面我就三个方面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基础课程,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颇具美感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感的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真善美的激情。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的感情,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动。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枯燥的文
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有血有肉的形象了。然而,在当今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语文教育将语文课的工具性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语文成了没有灵气、没有感情、脱离生活的“木乃伊”。这种缺乏真情实感的语文教学是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心智健全的学生的,这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使语文教学走向歧途。因此,我们推行语文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就必须注重发挥情感的作用,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情感,才会有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要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写出声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可见,语文教学是离不开情感教育的。
(二)情感教育是润泽学生心灵的甘露
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情绪性、自觉性、思考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无目的、无方向、无教育性,教学方法上存在超强度、超负荷、死板灌输、缺乏正确引导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灵之河必然干涸,思想之树必然萎缩。而语文学科,本质上讲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载体。语文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都是作者情感志趣深入开拓的结晶,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一部作品在创作中,选择什么,强调什么,突出什么,怎样选择材料,创设意境,构造情节,塑造形象,直至怎样抓取某一细节,作者在挥笔之前就已由主观决定。简单地说,无论写的对象是人还是物或景,作者赋予他( 它)们的“情趣”,“性格”,“品德”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寄予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雨中泰山的瑰丽景象;长江三峡的雄奇风光;心心相映的宝黛之恋,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这些形象呈现出生命的美与活力,当它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认识的静物象,而成了引发学生心灵颤动的传感器。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还在于它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重新品味生活,感悟生活,最终领悟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要在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
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完美个性。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三)情感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归根到底是要看教育能否促进人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人格的培养又依赖于教育。优秀人才必须是情感健康、人格完善的人。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高速变化,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他的知识,而更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所谓的“情感智力”、“心理智商”——即感情素质。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人的情感素质主要是由人类的文化和历史,通过教育在人的心灵积淀而成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学科因素。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中学生是形成健康情感的关键时刻。生理的发育,加速情感的发展,感情越来越强烈,但不稳定,这是由于学生的思想不成熟所致。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语文教师是义不容辞的,因为语文教材是最具魅力的,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自然美的描绘,社会美的记载,人性美的传递,等等。如果恰当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接受着情感教育的熏陶,逐步迈进健康的情感世界。所以利用文学作品的人文性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好的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教语文就是让学生“披情以入文”,在这种情的熏陶、冲击、融汇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达到“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