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思政教育的发展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

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

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凸显。

对于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学生发展,是当前教育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人往往会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稳定的社会心态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些素质的培养,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发展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展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其中的核心任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机遇和福利,但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比如竞争激烈、紧张压力大、生活不稳定、人际关系复杂等等,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变得尤为重要。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顺应社会变化、适应社会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比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增强自我意识等等。

三、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心态除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之外,正确的社会心态也是思政教育的另一个核心任务。

在现代社会中,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需要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心态。

这种心态不仅要适应现有的社会环境,还要积极面对未来的发展。

在学生中间,正确的社会心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学生而言,在积累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之后,他们还需要拥有一种正确的社会心态,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的发展之路。

因此,思政教育不能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社会心态培养和塑造。

思政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思政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成为高校教育教学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当前,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的思政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性。

近年来,思政教学开始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传统的思政教学往往是“两张皮”,与学科教学缺乏联系。

近年来,思政教学开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思政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利用新媒体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思政教学开始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课程、微视频、慕课等方式,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形式。

二、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未来,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传统的思政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未来,思政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2.更加注重教学的互动性:传统的思政教学往往是单向灌输,缺乏互动性。

未来,思政教学将更加注重教学的互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政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效性。

未来,思政教学将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思政教师是思政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

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要积极探索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分析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分析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分析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思政教育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思政教育专业的前景,探讨其发展的重要性和挑战。

专业发展的重要性1.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思政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2.培养德育人才:思政教育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德育人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推动社会进步:思政教育专业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推广,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智力资源。

前景分析1.就业前景广阔:随着思政教育专业的发展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机构开始重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思政教育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高校、中小学、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

2.薪资待遇较好:由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缺性,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相对较好。

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的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享受相对较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3.发展空间广阔:思政教育专业是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思政教育的需要,思政教育专业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担任校级、地市级乃至国家级的思政教育管理职位,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

面临的挑战1.培养方案的改进:思政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与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师资队伍的建设:思政教育专业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保障教学质量。

因此,高校和机构要重视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3.应对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思政教育专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等。

展望未来,可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

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灵活性强的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需要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大学生。

最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有望为我国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重要性、存在问题、改革方向、新模式探索、实施策略、发展前景、政策建议、总结1. 引言1.1 现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缺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重视。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有必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1.2 问题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单一化和僵化化的问题。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和书本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使得教育内容显得单一化和僵化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是教育形式机械化和固化化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传统的课堂授课和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亟待进行,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低等。

思政课往往局限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真实性和互动性。

而且,内容往往偏向于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教学途径方面,一些高校尚未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资源,使得教学方式相对滞后。

这些问题使得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性不高,学生们很难从中获得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呼之欲出。

首先,教学内容需要丰富和多样化。

高校思政课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和理解思政课的内涵。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管理、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教学方法需要创新和变革。

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注重互动性和多样性。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的参与度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鼓励他们发表独立的观点和思考,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辨性评价等方式来实现。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将能够从思政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

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

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基本现状,并对其实践进行反思。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够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将对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从课程思政的萌芽阶段开始,探讨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分析课程思政的基本现状,包括其在国内的普及程度、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

本文将对课程思政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二、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初期。

伴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视,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期,课程思政主要侧重于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强调“以专业为载体,以思政为灵魂”的教育理念。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在保持专业课程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基础上,加强思政元素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这一阶段,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既注重思政课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又强调在其他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促进。

近年来,课程思政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阶段,课程思政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怎么样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怎么样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加速,思政教育专业逐渐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需求趋势、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等方面探讨思政教育专业的前景。

需求趋势随着国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高校和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设置,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和全校必修课程。

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也积极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观念。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呼唤越来越高。

思政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社会、政治、伦理、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和概念,提供有效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因此,思政教育专业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就业前景思政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在教育部门、学校、社区、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广泛领域内就业。

以下是思政教育专业的几个典型就业方向:1. 教育机构: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在高校、中小学和培训机构中都有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就业指导员等职位,传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观念。

2. 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是推动思政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宣传部门、文化和教育部门担任相关职务,参与制定教育政策和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3. 社区服务:社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社区工作,组织和推动社区思政教育活动,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观念。

4. 媒体与出版:媒体与出版行业是宣传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台和出版社等媒体单位工作,从事思政教育宣传和理论研究。

5.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如青年团体、慈善机构等)也需要思政教育专业人才,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并培养志愿者团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职业发展思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职业发展方面也有良好的前景。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以期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和发展方向,旨在推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 教材和课程设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固定,教材普遍单一。

尽管部分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教材和课程设置应更加关注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教学方法: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偏向于单向传递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

教学方法应更加注重互动和启发,鼓励学生思辨和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师资力量: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不乏朝气蓬勃、富有激情的教师,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1. 多元教材体系的建构: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建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包括经典课文、案例分析和新闻报道等。

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地调研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

3. 科技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借助科技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通过建设线上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和互动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政教育专业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思政教育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致力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广阔的前景。

1. 现实需求当前,社会对于优秀思政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国家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意味着思政教育专业人才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同时,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思政教育专业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2. 就业前景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首先,教育系统是思政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就业领域。

学校、教育机构对思政教育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学生在思政教育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使其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政府部门也是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之一。

政府在加强思政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为思政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毕业生可以在党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政策执行提供支持。

此外,企事业单位对于思政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随着企事业单位希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机会也在逐渐增加。

毕业生可以从事企业文化和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素质提升做出贡献。

3. 学术研究空间思政教育专业的发展也给专业人才创造了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

随着思政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需求的提升,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毕业生可以从事思政教育相关的社会调查、政策研究和教育创新等领域,在学术研究中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4. 职业发展思政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教育、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工作经验将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毕业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逐步提升职务等级,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课程思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程思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程思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课程思政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思政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一)政策推动与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和途径,推动了课程思政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开展。

(二)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国内学者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目标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

在实施路径上,提出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

(三)实践探索丰富多彩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许多高校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一些专业课程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专题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注重加强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激励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四)典型案例不断涌现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些高校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工匠精神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素养;一些文科专业课程通过讲述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数字思政的发展过程简述

数字思政的发展过程简述

数字思政的发展过程简述
数字思政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来传播、教育、管理和监督政治思想的一种新兴的思政教育模式。

其发展过程可以简述如下:
1. 概念提出:数字思政最初是在2010年提出的,当时一些学者认为,数字技术可以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 初步探索:在数字思政概念提出后,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北京大学在2011年推出了“网络课程”,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互动平台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 广泛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思政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高校开始将数字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数字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4. 深入发展:在数字思政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数字思政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支持。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项新兴技术。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与方向分析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与方向分析

思政教育专业前景与方向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思政教育专业作为培养素质高、德行优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专业,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本文将对思政教育专业的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 前景分析1.1 社会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高素质、有道德修养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思政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思政素养和道德伦理修养,能够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政教育岗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了社会对思政教育人才的需求。

1.2 教育改革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思政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思政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基础,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而这正是思政教育专业的发展机遇所在。

1.3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的思政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思政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例如,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思政教育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发展方向分析2.1 专业特色建设思政教育专业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专业特色,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差异化竞争。

可以通过拓宽专业课程设置、引进优秀师资、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人才。

2.2 联合培养模式思政教育专业可以与其他专业开展联合培养,通过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优秀思政素养的人才。

例如,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开展联合培养,可以培养出具备德育指导和学科教育的综合能力的思政教育人才。

2.3 国际交流与合作思政教育专业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

与国外高校进行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促进思政教育专业的国际化发展。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着力培养学生思政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着力培养学生思政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着力培养学生思政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近年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引起了教育机构的重视。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着力于培养学生思政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文将对此进行总结。

一、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影响学生的意识形态,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着力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此外,政治思想教育也应该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政治形势和发展动态,让学生具备分析判断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

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课程中注重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公益活动的意义及其社会价值,使学生自觉行为符合公共道德标准,注重他人利益,做出更好的社会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应该了解和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具体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案例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在此基础上,也鼓励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能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

总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课程思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程思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课程思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简介课程思政是指在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近年来,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手段,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深入探讨。

## 2.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

学者们从思政教育的内涵、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中。

2. 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试图通过多种策略和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有学者提出了关于课程思政评价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到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

然而,国内课程思政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间的脱节、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等方面。

## 3. 国外研究现状相比国内,国外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下课程思政的研究。

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从政治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课程思政路径。

2. 课程思政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国际比较的方式,探讨不同国家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我国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然而,国外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成果对我国的课程思政发展有限启示作用。

## 4. 发展趋势未来,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对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学者们将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课程思政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并探索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2. 多元化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将更加多元化,涵盖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

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

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

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一、思政课教师工作概述思政课作为国家课程之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之一。

思政课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教育、心灵教育等方面的思政教育。

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方向1.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要时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本位。

2.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民意识。

4.加强专业发展。

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更好的思政教育。

三、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计划1.提高自身的治学修养。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治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立足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立足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必果,严格要求自己的思政教育水平,为学生做出榜样。

4.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不断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政教育。

四、实施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计划1.落实“三个面对”。

思政课教师要落实“三个面对”,即面对学生,面对学科,面对社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

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

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学生的思想引导者和灵魂导师,更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支持者。

思政课教师在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因此,本文将围绕思政课教师的未来十年工作计划展开阐述。

二、当前状况分析目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育人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灵活多样,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加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在自身发展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探索新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三、未来十年工作计划1. 提升专业素养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拓展自己的思政教育知识储备,提高自己对思政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其次,我将注重参与相关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

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

2. 深化课程改革其次,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在未来十年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且,我还将参与课程教学团队,与同事一起探讨并推进学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共同构建更加有效的思政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再者,思政课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未来十年的工作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摘要:随着当前高校扩招的不断进行和社会形势的不断演变,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开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方面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文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学;思想政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和教育使命。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长,部分高校的在校生数量较前几年有了几倍甚至十倍的增长,大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放自主,这就对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尤其是培养坚定地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高级人才,因此,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建设,加强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引导,使之能从国家的角度,人民的角度出发,牢牢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对于我们未来的国家建设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近年来改革的深化发展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下,大学生们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思想状态,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传统的事物则呈现出越来越排斥的态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思想隐患。

但是在教育上,我们的很多教师还是陷于过去的思想体制中,对新事物新问题的认识不够,脱离了时代,由此也带来教学效果上的不理想,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一)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很多人包括高校在内也放松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把经济看的高于一切,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建设则越来越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相关领域经费投入的减少以及专业教师数量的降低。

按照我国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思政教育应该属于高校的二级部门,不论是重点还是普通本专科院校,都要成立单独的思政教育教学部,但是很有很多学校并未完全执行,这就体现了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不够,也直接影响到了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

思政教育 社会发展现况

思政教育 社会发展现况

思政教育社会发展现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思政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是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在思想上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代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热爱社会、尊重他人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认识自身发展,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下,思政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思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而思政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全面教育,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思政教育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公民群体,而思政教育正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人生态度,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去。

再次,思政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强有力支撑。

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思政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的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从而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然而,现在的思政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思政教育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是一种“灌输式”的传授,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教育内容,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

其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往往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思想教育的需求,需要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方式和内容。

思政教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思政教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的创新和发展。
思政教育研究的创新路径及方法

跨学科研究
• 通过跨学科研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推动思政教育研究的
创新。

实证研究
• 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提高思政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
实效性。
⌛️
教育技术研究
• 通过教育技术研究,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思政教育研究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
面的创新。
思政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理论研究
• 未来思政教育研究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推动思政教育学科的发展。
实践研究
• 未来思政教育研究将更加关注实践应用,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技术创新
• 未来思政教育研究将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
03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塑造正确价值观
• 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增强文化自信
• 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坚
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思政教育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的意义
提高教育质量
• 思政教育研究有助于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为思
政教育研究提供了国际视野和借鉴经验。
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思政教育 社会发展现况

思政教育 社会发展现况

思政教育社会发展现况思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况近年来,思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

然而,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思政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庞杂,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这就需要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正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与社会进行对话,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以更好地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

社会的快速变革给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

例如,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时代保持联系。

高校思政教育要面对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如今,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

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同时,思政教育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思政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于公民的素质和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思政教育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思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面对社会变革的挑战,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步伐。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以及发展的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诞生至今已三十年,近十年是学科发展以及创新的全新时期。

回顾过去的成就,学科专业建设、分支体系建设、研究进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推动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力激发基层自主探索能力、扎根于基本理论深化研究、发展学科范式、积极吸收国外先进实务工作经验,提出学科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迎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趋势;新课题
近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试图对近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热点问题,总结我国已有的发展经验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学科发展的不足,展望学科的发展,对推动学科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其中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规律是研究的重点。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近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主要成就
1.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的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是学科定位问题,这是学科专业发展的风向标。

学科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人才的培养以及队伍建设,这是推动学科前进的两大动力。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包括
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五个二级学科。

此举从学科隶属的关系上理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

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得到确立、课程设置呈现特色化以及教材编写大繁荣。

通知要求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规范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基本建设以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

200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2.学科分支体系建设
近十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进入了创新时期。

人民出版社于2006 年出版的刘新庚所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引进新方法,并做了原创性的探索,其中的“战略制导型”方法体系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上的一个创新型的尝试。

娄淑华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等等专著文献,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创新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更倾向于实务操作性,同时对于高校的管理研究也成为学界研究热点趋势。

赵志军等于200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发展时一本实务性很强的著作。

此外这十年间有如:2008年赵君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2011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2012年李炎芳编著的《集思凝智,桂研撷英: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探析》等等著作。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基础理论上有所发展,杨芷英(2007)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范畴、内容体系、学科特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等等。

”而这些在这十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广泛被学界所认可。

3.学科研究发展
在研究机构方面,以中国社科院为例,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设置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

各省(市)社科院和社科杂志刊物多增辟思想政治教育栏目,为思想政治的专业研究提供了专业的研究平台。

在研究课题方面,每年都会有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等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在研究对象的确立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围:“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理论研究发展上,祖嘉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处理好统筹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的统筹发展。

三、学科深化与拓展面临的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建立时间不长的新兴应用学科,它在基本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1、学科理论的完善与创新
其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重大的突破与发展,诸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及时吸收这些理论或根据这些理论的要求进行自身的完善,同时借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性理论、价值理论等,调整和充实本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二,学科理论的创新。

现阶段,最主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学科建设与创新,首先,要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要统筹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需求,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创新学科的人本价值理论,使其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其次,依托于人类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先进文化创新科学范式,避免学科建设丧失文化背景而陷于肤浅的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既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借鉴外国有益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的开放性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中国式、大众化的语言形式,走中国特色的模式.再次,明确与拓宽学科建设基础与服务对象.要把学科建设置于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防止学科建设脱离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走向纯理论化轨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国家教育战略服务.
2、学科实践面临的新课题
第一,如何把学科理论与方法密切联系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不仅向文化和教育领域提出新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开辟了诸如网络生活、“微时代”等新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对市场经济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领域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如何运用学科理论与经验加以引导和解决?主旋律教育势在必行.要增强主旋律教育的创造性,即不断根据新的发展情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在增强人的自主性、独立性、竞争性的同时,培养人的社会化、合作性、集体性,满足人们对文化、教育的内在需要.
第二.学科内在规律的把握.对学科本质属性、功能属性、社会属性的不同认识、不同取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是一个问题.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要注意研究其价值性,更要注重理论的系统性、专业性.比如,如何把管理方法、心理方法、文化方法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有效运用?讲授政治理论、道德原则、思想观点强调政治内容时,如何自觉地把政治理论、道德原则柔和在知识当中。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的条件、内容、目标都在发生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教育方法实效性,这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急需去解决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