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响“四大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桐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新建
桐柏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境内特有的“四大文化”(淮源文化、红色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成为桐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探索出一条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变。
目前,“四大文化”已成为桐柏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四张名片,文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全县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发展到400多家,涉及影视、印刷、图书、民间艺术、广告策划、书画装裱、根雕艺术等30多个门类,从业人员5000余人。建成了桐柏革命纪念馆、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河南佛教学院、桐柏县宣传文化中心、16个乡镇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2007年,桐柏县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2009年,桐柏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7亿元,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23.1%。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成立了桐柏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重要位置。文化产业的项目由县“四大家”领导分包,县直
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成立了淮源文化研究会、盘古文化研究会等专业文化研究机构,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文化专题讲座,到省内外文化名县考察学习,开展各种层次的研讨会、座谈会,从思想上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对加强文化建设的认识,即:抓文化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精神动力,就是抓社会和谐向上。在此思想认识的指导下,2004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桐柏是淮河之源,也是革命老区,是中原佛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还是盘古文化的发源地。淮源文化、红色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等“四大文化”是桐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县委、县政府树立品牌观念,把挖掘桐柏特色文化内涵摆上重要位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研究活动。其中,淮河源文化研究会搜集整理桐柏民风民俗文章1700篇近70万字,搜集整理桐柏民歌120余首,出版了《淮河源文化专集》,使民俗文化开始绽放异彩。2008年,桐柏“淮河源民俗博物馆”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这是全国第18家冠名“国家”的民俗博物馆; 2009年,桐柏皮影、桐柏山歌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盘古文化资源挖掘方面,出版了《桐柏山盘古神话集》、《盘古学启论》、《万代盘古论》等学术著作,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盘古文化专业委员会,桐柏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使盘古神话传说逐步成为桐柏特有的文化品牌之一。在佛教文化研究方面,搜集研究相关文章30多篇20多万字,整理佛教文化楹联2600余幅,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桐柏佛教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整理红色文化资料近百万字、图片1000余幅,出版了近60万字的《红苏区绿淮源》、《桐柏英雄淮源春》,普查整理红色文化实物200余件,还征集到长篇小说《桐柏英雄》作者赠送的原版书和早已失散的《桐柏英雄》连环画等珍贵资料。通过不断整理、挖掘和研究,逐步明晰明确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淮源、红色、佛道、盘古“四大文化”,为桐柏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发挥优势,注重转化
一是以文化项目为依托,促进“四大文化”向产业转化。建设文化项目是促进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产业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县通过运作,取得了小说《桐柏英雄》的改编使用权、改编后作品的著作权。《桐柏英雄》电视剧已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被列为河南省17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目前,该
剧正通过市场运作模式,寻求合作方,开展拍摄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县还紧紧抓住国家《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的契机,编制了中原局旧址恢复工程项目,并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6年10月,中原局旧址恢复工程---桐柏革命纪念馆隆重开馆。积极申报建设了全国第六家、全省唯一一家的河南佛教学院。该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以传承佛教文化、佛教艺术为特色,培养佛教学人才及各地寺庙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办学宗旨。二是以“四大文化”为依托,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是桐柏的支柱产业。我们通过文化包装、文化打造、文化融入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县旅游业年产值达 2.5亿元。又如桐柏革命纪念馆,已经成为集中原民居、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年游客达到20万人次,带动了“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发展。三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培育民间艺术团队的发展。我们立足农村文艺团队缺乏的现状,注重培育发展民间艺术团队,通过这些团队的不断壮大,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目前,全县现有较大影响和规模的民间艺术团队20余家,如皮影戏剧团、青年曲剧团等。他们常年活跃在十里八乡,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推动了产业发展。其中,
埠江镇青年曲剧团,现有演员30余人,年收入近50万元。
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体会:
一是政府引导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近年来,桐柏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始终把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统一规划,大手笔建设。2004年,桐柏制定《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全县文化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和部署。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安排资金设立了淮河源文化开发、剧目创作演出、文化保护、文化发展等四项专项基金。县政府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淮河源文化旅游节、首届黄岗红叶节、三届国际蕙兰博览交易会、四届祭祀盘古大典及盘古高层论坛、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淮河之源文化节等重大文化节会活动,进一步打响桐柏“四大文化”品牌,逐步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政府的正确引导,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搭建了舞台。
二是市场化运作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文化产业,是依附于文化资源,并配合着文化事业而形成的一种当代经济行为。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把办产业当成了办事业,一切都要政府包办到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灵活多元的运作模式。积极探索政企合作、企业联手开发等文化产业运作新模式,是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