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教材重点(山香版)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种交叉学科,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为主2.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3.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学习过程是核心内容,学习心理是核心五要素:学生教师内容媒体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4.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5.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提出把它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捷列夫是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发展,20世纪20到50年代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科心理学弗洛伊德3.成熟,20世纪60、70年代,,布鲁纳课程改革,罗杰斯学生为中心,奥苏贝尔,加涅,计算机辅助,体系基本形成4.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总结80年代以后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1908年,房东乐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成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调查测验个案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是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方法,观察法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前门,调查法常用的有问卷访谈,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前提条件,教育性是基本伦理道德原则,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发展性,10.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这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11.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乳儿 0到1岁婴儿1到3岁幼儿3到6、7岁童年6、7岁到11、12岁少年11、12岁到14、15岁,青年14、15岁到25岁中年25岁到65岁老年65岁以后1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个别差异性,1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4年级10-11岁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少年期又叫学龄中期,又称心理断乳期危险期青年初期又叫学龄晚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对未来充满理想,1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1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是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是内在动力,16.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方向,能够促进发展,可以加速和延缓发展,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17.准备性原则,又要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劳伦兹提出了关键期18.2岁是口头语言,3岁时独立生活,4岁是形状知觉,4到5岁是书面,2到3岁是计数,19.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图示--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面对一个新的自己把自己融合已有的图式和认知结构,,顺应是不能接受新知识认知结构发生改变适应性刺激,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觉运动,0到2 ,感觉动作的分化,前运算,2到7,早期信号,自我中心,不可逆,泛灵,不合逻辑的推理具体运算,7到11,去自我中心,可逆,守恒,分类,序列化形式运算,11岁到成人,假设演绎推理,反思,抽象逻辑,20.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内化说,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教学支架的应用儿童现有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2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到1.5岁,自主感对羞耻怀疑,2到3岁,主动对内纠,4到5岁,勤奋对自卑, 6到11岁,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22.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23.认知能力差异也就是智力差异,包括类型,发展水平,表现早晚,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24.性别差异男女智力总体大致相等,男的离散程度大,结构存在差异,各有各的优势25.智力发展水平常态分布,正态分布,超过140他是天才,占1.3%,超过130超常,占4.4%,低于70的是落后,占2.7%,26.认知方式差异包括,场独立和场依存,冲动与沉思,具体和抽象,辐合和发散,其他类型 :豪兹曼和克莱因—齐平化,尖锐化,达斯---同时性继时性27.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创设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28.性格差异特征差异包括,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类型差异包括,内向外向独立顺从29.学习的内涵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学习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是一种适应运动,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30.学习的分类,加涅的学习水平信号刺激反应,联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原理,解决问题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分类,接受和发现,有意义和机械,强调有意义接受学习其他主体动物人类和机器,阿瑟雷柏内隐外显我国:知识技能行为规范31.学生学习的特点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形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内容以间接知识为主,目标具有全面性,学习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3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刺激的泛化和分化,消退,恢复,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应答和操作,强化,逃避回避条件作用,消退和惩罚应答是不随意的反射,操作是自发作出的反应,程序教学原理是连续接近法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低错误率,桑代克,试误联结理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是渐进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准备率联系率效果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实质是观察学习,学习过程是要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33.试误联结理论教育意义,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学习应该在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应该加强合理的练习,学习应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后果,防止一无所获的消极后果,,34.普雷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理,必须先有行为,才能强化,扇贝效应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35.认知派学习理论格式塔完形顿悟说,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过程,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期望,o代表内部变化位置学习实验和潜伏学习实验,布鲁纳认知发现,发现学习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学生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3个过程,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原则,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加涅信息加工,3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3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学生观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38.学生存在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39.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本质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40.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有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学习者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旧知识联系,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41.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原则,逐渐分化,整合协调,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42.先行组织者是先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包括陈述性和必要性43.加涅提出了九五矩阵教学法,5个类型9个教学事件44.加涅的学习阶段分类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45.学生中心又叫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教学过程阶段确定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抉择整合。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活动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
格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第二章认识过程一.注意1.注意概述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及其相对强度〔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况(2)有意注意:由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3)有意后注意3.注意的品质1。
山香版教师招考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边缘)学科。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 注意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的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三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调控=(人格)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等。
3).意志过程: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3、二者关系: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心理过程。
4、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
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中间阶段。
二、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教师招聘笔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共6篇)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共6篇):各章知识点笔试心理学终结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库一周背完教育学心理学篇一: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4、教育起源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
第二部分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毀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毀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总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木活动方式一一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爭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3人类特有的。
7.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徳国心理学家冯持。
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來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化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七。
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尤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由芙国心理学家华生干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
华生认为:总: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尤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大1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徳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
〃格式塔"是从徳文而來,总:思是完形或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爭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來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徳于1900年创立。
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來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处。
山香版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习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4、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
(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
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服务于教育实践。
而教育心理学则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山香版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习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4、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
(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服务于教育实践。
而教育心理学则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普通心理学研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则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3.教育心理学
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 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 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 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
环境等五种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 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d. 形式运算阶段 (11~成人 ) 。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A.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 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 展任务。 B. 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 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2) 关于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而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他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 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 0~1.5 岁 ) 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 2~3 岁 ) 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 4~5 岁 ) 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 6~11 岁 ) 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12~18 岁 ) 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 。 19. 学生的智力差异: 个体的智力在 13 岁以前直线上升,以后缓慢发展到 25 岁时达到最高峰, 26~35 岁保持高 原水平, 35 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人们的智力水平呈钟形曲线。 主要表现: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
山香版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习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4、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1)五要素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2)三过程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普通心理学研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则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①瑞士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②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③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苏联教育心理学之父”④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着作;⑤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此后扩充为《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该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
20年代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并形成许多派别。
40S,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50S,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内容庞杂但核心基本显现。
山香招教教育学重点+心理学
教育学重点【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教【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教【沛西·能】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在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是教师一定是教育者。
教育中诸多矛盾中,【受教育与教育内容】这一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物等机型、无阶级性,是原始转台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
古代中国:夏代已经有了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序”“校”)。
西周的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隋唐时期: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教师在编考试(首师版本,山香教育)教育心理学知识精要
招教备考复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精要——12小时快速学习说明:本精要编写根据教育心理学学科结构中最核心的内容编写,作为同学们复习的主要知识线索,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简述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冯特和桑代克。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于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3.就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与完善时期。
4.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5.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等;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根据下面的话画一个结构图)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3、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1、心理学的任务:A确定心理事实B揭示心理规律C揭示心理机制D揭示心理本质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879年,冯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教师招考——心理学提纲(心血整理_有史以来最全的_依据山香教材)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及其_________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 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个性心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个性心理倾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理学的门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的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科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9、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引起被试(被研究的对象)_________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10、实验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11、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2、_________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_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的著作《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
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活动。
2、人格: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4、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5、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和物体细节的能力,也称视力。
6、感觉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7、绝对感觉性:感觉器官觉察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8、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9、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0、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1、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12、感觉后效: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又称感觉后像。
13、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4、空间知觉: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直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15、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时间关系(即事物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6、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直接以来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17、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8、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
19、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订目的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一定所事物发生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20、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的、需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形式。
21、有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结合山香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活动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意志心理的心理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基本形式)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首先,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活动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二。
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历史背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
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
机能主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
格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第二章认识过程一.注意1.注意概述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2.注意的分类(1)无疑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及其相对强度(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况(2)有意注意:由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3)有意后注意3.注意的品质1。
注意的广度:指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的知觉出的对象数目影响因素:(1)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2)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3)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的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起伏(动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的现象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当前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3。
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条件:(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时已经熟练(自动化)(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自动化)(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4。
注意的转移: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二.感觉与知觉1.感觉: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感受器反映属性种类视觉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黑、白、彩色听觉耳蜗的毛细胞声音味觉舌、咽上的味蕾的味细胞甜、酸、苦、咸等味道嗅觉鼻腔黏膜的嗅细胞气味肤觉皮肤和黏膜上的冷点、温点、痛点、触点冷、温、痛、压、触运动觉肌肉、筋腱、韧带、关节中的神经末梢身体运动状态、位置变化平衡觉内耳、前庭和半规管的毛细胞身体位置变化机体觉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身体疲劳、饥、渴和内脏器官活动不正常(2)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受的刺激范围两者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3)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联觉:一种能够感觉建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热2.知觉概念: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种类:(1)空间直觉----空间特征 eg形状、大小、深度、方位(2)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顺序性(3)运动知觉----空间位置移动----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影响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3)对象的活动性(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主观因素(1)知觉有无无目的性(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3)个人的需要、动机、情趣、定势、与情绪状态(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统一整体的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观察: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型、敏锐性观察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性(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观察、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3.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运用知觉的组织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三.记忆 1.记忆概述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品质:(1)敏捷性----速度和效率特征,首先明确识记的目的性,其次集中注意(2)持久性----保持特征,首先善于把实际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3)准确性----正确和精确特征,首先认真的识记,其次相似的材料经常比较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去分开(4)准备性----提取和应用特征2.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识记概念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具有选择性分类(1)据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有意识记(2)材料性质和实际方法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影响因素(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3)活动任务属性(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2)保持与遗忘保持的概念: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遗忘:(1)概念: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规律:(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显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均衡以及“先快后慢”的特点。
影响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的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进程。
防止遗忘方法-- 复习:(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回忆或再认回忆概念: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再认概念: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3.记忆系统瞬时记忆概念:当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特点: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编码:○1图像记忆----主要形式○2声像记忆存储:时间约为1秒短时记忆概念: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度特点:时间短;容量有限,2-9个;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编码:○1听觉编码--主要○2视觉编码存储----复述(有效方法)机械复述;精细复述长时记忆概念: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特点: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久编码:意义编码--主要意义编码分类:表象编码;语义编码存储:原则上是分类处理4.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四.表象与想象1、表象概念:事务部在面前,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分类:按感觉通道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按创造程度分:记忆表象;想象表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2、想象含义:人脑対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种类:按有无目的性分: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按内容是否新颖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按想象与现实分:幻想、理想和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