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消化性溃疡)

合集下载

临床概论试卷三(消化系统)

临床概论试卷三(消化系统)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消化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消化性溃疡发病中损伤黏膜的侵袭力主要是指:(A)A.胃酸/胃蛋白酶B.NSAIDC.胰酶D.乙醇E.胆盐2.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B)A.胃底B.胃窦及胃角C.胃大弯D.幽门管E.胃体3.提示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表现是:(B)A.突然上腹剧烈疼痛B.突然眩晕C.疼痛的节律性消失D.恶心呕吐明显E.体温明显升高4.血清淀粉酶测定正确的是:(C)A.发病后即刻升高B.淀粉酶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C.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D.超过正常2倍即可确诊E.持续1周以上5.下列哪一项不是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的表现(C)A.全腹剧痛B.血压下降C.血糖下降D.出现麻痹性肠梗阻E.消化道出血6.关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B)A.休克常见于出血坏死型B.均有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C.可出现应激性溃疡D.多数有中度以上发热E.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7、对HP有杀灭作用的是(A)A、枸橼酸铋钾B、法莫替丁C、硫糖铝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8、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是:(B)A、暴食和酗酒B、胆道疾病C、细菌或病毒感染D、高血钙症E、原因不明9.男,34岁,餐后上腹部疼痛10年,反复发作,体查:上腹部轻压痛。

钡餐检查发现胃小弯侧龛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 D)A.功能性消化不良B.慢性胃炎C.胃息肉D.胃溃疡E. 胃癌10.溃疡性患者突然腹部剧痛,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应首先考虑出现:(B)A、上消化道出血B、急性穿孔C、幽门梗阻D、癌变E、急性肾功能衰竭11.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A)A 乙型肝炎B 酒精中毒C 血吸虫病D 胆汁淤积E 营养不良12.下述哪项不是肝硬化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A)A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B 肝掌C 黄疸D 出血E 恶心、厌食油腻13.下述哪项不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表现(A)A 水肿B 脾大C 贫血D 白细胞减少E 血小板减少14.下述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机理(C)A 腹腔脏器血管静水压升高,血浆漏入腹腔B 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雌激素代谢障碍D 淋巴回流受阻E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15.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感染B 上消化道出血C 肝性脑病 D.电解质紊乱E 肝肾综合征16.男,55岁,患胃溃疡病史15年,近2个月疼痛复发,经8周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最可能的疾病是:(C)A.胃溃疡活动B.十二指肠球溃疡活动C.胃溃疡癌变D.慢性胃体炎E.慢性胃窦炎17.女,42岁,间断性上腹痛2年,疼痛多在餐前,进食后缓解。

临床医学概论 消化性溃疡

临床医学概论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定 义
消化性溃疡
常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 性溃疡,既GU和DU,其粘膜缺损深度超过粘 膜肌层。 是指粘膜上皮层破损深度不超过粘膜肌 层,修复后不留疤痕。
糜烂
流行病学
全球性的常见病 10%人一生患过此病 我国的发病情况 南方﹥北方,城市﹥农村 性别 男>女 3.4-4.4:1 DU好发年龄为青壮年,GU 多见于中老年人 DU与GU 比较多见 DU:GU=3:1
临 床 表 现 ( 3)
疼痛的部位: GU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DU位于上腹 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 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溃疡疼痛的程度不一,其性质视患者的痛阈和 个体差异而定。可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压 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 。
临 床 表 现 ( 3)
其它胃肠道症状:
对吻性溃疡
十二指肠前后壁有一对溃疡者
临 床 表 现 ( 1)
特 点:
1. 慢性过程反复发作: 病程可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有10%无 痛性溃疡。 2. 周期性发作: 发作期与缓解期互相交替。发作期可达数周至数 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 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精神紧张、情绪波 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
三、幽门螺旋杆菌
☞ 侵入性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Hp微需氧 培养。 ☞ 非侵入性试验: 13C-UBT、14C-UBT、粪便Hp抗原检测、 血清学检查(抗Hp抗体检查)。
诊 断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 痛等典型表现,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但消化性溃疡的确定诊断,尤其是症状 不典型者,需通过内镜检查和/或钡餐X 线发现龛影才能建立。
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 呕吐、便秘等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A、上腹疼痛B、喛气反酸C、呕血、黑便D、恶心呕吐E、厌食消瘦正确答案:A2.女性,17 岁,高热,咳铁锈色右下肺部呼吸音弱,以下哪项不正确A、青霉素过敏的选用红霉素B、卧床休息支持治疗C、首选青霉素D、抗生素疗程 5~7 天E、用药后复查胸片,阴影消散后停抗生素正确答案:E3.1 级肌力表现为:A、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B、可见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C、完全瘫痪D、肢体能水平移动而不能抗阻力E、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正确答案:B4.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伴同侧中枢性面瘫及舌瘫,称为:A、交叉瘫B、截瘫C、偏瘫D、单瘫E、轻瘫正确答案:C5.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常在A、剧烈运动时B、安静睡眠时C、用力排便时D、剧烈咳嗽时E、情绪激动时正确答案:B6.哪项属于稳定性骨折?A、青枝骨折B、螺旋形骨折C、斜形骨折D、多段骨折E、粉碎性骨折正确答案:A7.关于发育与体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判断发育正常与否,体格成长状态的唯一的条件B、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C、甲状腺对身体发育无促进作用D、性腺分泌对体格发育无影响E、除正力型以外,超力型、无力型均属病态正确答案:B8.下列哪项不属于疼痛的性质?( )A、刀割样痛B、烧灼痛C、牵涉痛D、绞痛E、刺痛正确答案:C9.关于心房颤动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心室律绝对不齐B、常见于二尖瓣狭窄C、常见于冠心病D、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脉率大于心率正确答案:E10.出现恶性贫血的胃炎是:A、萎缩性胃炎B、慢性浅表性胃炎C、慢性胃体胃炎D、窦胃炎(B 型胃炎)E、出血性胃炎正确答案:C11.二尖瓣狭窄病人出现急性肺水肿,其常见的原因是A、右心衰B、全心衰C、呼吸衰竭D、肺动脉高压E、左心衰正确答案:E12.常用来计数胸椎的骨骼标志在下列哪一棘突之下为起点?A、第 7 颈椎棘突B、第 6 颈椎棘突C、第 1 胸椎棘突D、第 4 胸椎棘突E、第 5 颈椎棘突正确答案:A13.下列哪项是确诊肝硬化最可靠的证据A、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静脉曲张B、肝穿刺活枪示假小叶形成C、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D、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E、腹壁有水母头状静脉怒张正确答案:B14.阑尾术后反复阵发性腹痛和肠鸣音亢进A、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B、阑尾周围脓肿C、阑尾术后并发盆腔感染D、阑尾术后并发切口感染E、阑尾术后并发肠粘连正确答案:E15.气管移位不见于以下哪些病()A、肺气肿B、肺不张C、胸腔积液D、气胸E、肺纤维化正确答案:A16.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A、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 1.5—2.0cm 处B、胸骨左缘第 5 肋间C、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 处D、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外 1.5—2.0cm 处E、胸骨左缘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外 0.5—1.0cm 处正确答案:C17.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是:A、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D18.屈光不正不包括下列哪项A、近视B、红绿色盲C、老视D、散光E、远视正确答案:C19.下列哪一项不是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静脉注射B、日常生活密切接触C、输血或血制品D、消化道传播E、母婴传播正确答案:D20.闻到酸性汗味见于:A、肺脓肿、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B、有机磷中毒未及时治疗的患者C、肝昏迷未及时治疗的患者D、麻风病患者E、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正确答案:E21.下列哪项是稳定型心绞痛特点A、第一次发作B、持续时间为 3-5 分钟C、每周发作 2 次D、睡眠中发生E、每周 2 次,程度渐加重正确答案:C22.面部的感觉由哪对颅神经支配:A、舌下神经B、迷走神经C、三叉神经D、面神经E、舌咽神经正确答案:C23.Kussmaul 呼吸是指:A、酮症酸中毒深长呼吸B、忧郁叹息样呼吸C、剧烈运动,呼吸深快D、呼吸衰竭潮式呼吸E、巴比妥中毒间停呼吸正确答案:A24.腹部检查的正确顺序为: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B、叩诊、视诊、触诊、听诊C、叩诊、视诊、听诊、触诊D、视诊、听诊、触诊、叩诊E、听诊、触诊、视诊、叩诊正确答案:D25.患者男性,60 岁,因胸痛就诊,既往有心绞痛十年。

消化性溃疡医学知识点

消化性溃疡医学知识点

消化性溃疡医学知识点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层。

它的主要特征是胃肠道和消化酸的反流,造成肠胃黏膜损伤和破裂。

本文将重点介绍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点。

一、病因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菌感染、胃酸分泌紊乱、抗胃粘蛋白物质的减少等。

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它会引起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形成。

此外,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过度饮酒、吸烟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二、症状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疼痛,常发作于空腹或在晚上。

疼痛的程度和时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病人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出血和穿孔也是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三、诊断医生在诊断消化性溃疡时,通常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 射线钡餐检查、内窥镜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等。

内窥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生物组织学检查以明确溃疡的性质。

四、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药物治疗包括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等。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使用抗生素联合药物,疗程一般为10-14天。

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

此外,病人还需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压力等。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为了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人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应过度饮酒或吸烟。

其次,减少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时间和剂量,特别是对于有胃肠道病史的病人。

此外,人们还可以加强体育锻炼,减轻压力,提高免疫力等。

总之,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医学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待这一疾病。

家庭成员应该密切关注病人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以减少溃疡的发生。

医生在面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临床医学概要—消化

临床医学概要—消化

4、癌变:
主要发生在GU,发生率约5%。DU一般不发生 癌变,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癌变可能: ① 慢性GU,年龄在45岁以上 ② 疼痛节律性消失,症状顽固,1个月正 规内科治疗无效 ③ OB持续阳性 ④ 胃镜检查提示有癌 变表现,活检发现 癌细胞。
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对于PU的诊断具有确诊价值 作用:(1)明确溃疡的存在 (2)估计溃疡灶的大小,溃疡周围 炎症的轻重,溃疡面上有无血 管显露 (3)可准确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 (4)可在直视下取粘膜活检,并可 排除恶性溃疡。
损害因素↑ (胃酸、胃蛋白酶)
保护因素↓ (粘液、粘膜屏障)
十二指肠溃疡(DU)
胃溃疡(GU)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 机理:(1)尿素酶 尿素 NH3 + CO2
“氨云” PH↑
胃泌素↑
胃酸↑ 溃疡 (2)HP能分泌多种细胞毒素及多种酶 慢性胃窦炎 GU
2、药物: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 肾上腺皮质激素 利血平 3、吸烟 4、饮食 5、精神因素 6、遗传因素
巨大溃疡
( macroulcer ) :
DU直径≥2CM, GU≥3CM。
多发性溃疡( complex ulcer):
胃或十二指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溃疡 称为多发溃疡。 对吻性溃疡:十二指肠 球部前壁和后壁溃疡。
复合性溃疡 (multiple ulcer):
胃和十二指肠同时有溃 疡称为复合性溃疡。
2、损害粘膜的因素 (1)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也是对 胃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袭作用的主要因素。
(2)胆盐、胰酶、酒精、药物等。
由于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的损害因素增强 和(或)粘膜自身的保护因素减弱时即发生溃疡。 但GU与DU在发病机理上有所不同。

消化性溃疡(临床部分1)

消化性溃疡(临床部分1)

1 消化系统解剖学2 消化性溃疡生理知识3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4 临床表现解剖学知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量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alimentary canal)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形态各异的管道,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及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通常临床上将口腔至十二指肠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alinmentary gland)依其体积大小和位置不同,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

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外,为单个或成对存在的独立器官,所分泌的消化液经导管流入消化管腔内,如大唾液腺、肝和胰。

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如唇腺、舌腺、胃腺和肠腺等。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除食物残渣。

此外,消化管的淋巴组织所产生的B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近年还发现消化管上皮和胰可分泌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如胃泌素、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脑啡肽等。

他们的作用已远超出了消化系统的范围。

胃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成年人的胃的容量约1500ml。

胃除有分泌胃液、容纳和消化食物的作用外,还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胃通常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4部分。

临床所称的“胃窦”为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掩盖;其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方,直接与腹前壁相贴,为临床上胃的触诊部位。

胃的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脾和膈邻接。

胃壁是由4层构成。

黏膜层柔软,血供丰富,呈橘红色。

胃黏膜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皱襞,沿胃小弯处有4~5条较恒定的纵行皱襞,其间的沟称胃道。

在食管与胃交接处的黏膜上,有一呈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食管胃黏膜线,是胃镜检查时鉴别病变位置的重要标志。

2024年完美医学课件消化性溃疡

2024年完美医学课件消化性溃疡

完美医学课件消化性溃疡引言: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溃疡形成。

本课件旨在深入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医学专业人员和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

一、病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它可以通过破坏胃黏膜屏障和产生毒素来引起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形成。

2.药物因素: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Ds)等药物可以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从而引起溃疡形成。

3.遗传因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家族聚集性。

4.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和压力可以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黏膜屏障功能,从而促进溃疡的发生。

二、病理生理: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主要涉及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

胃酸和胃蛋白酶是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质,但它们也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侵袭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胃黏膜屏障可以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使用等,胃黏膜屏障会受到破坏,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从而引起黏膜炎症和溃疡形成。

三、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反酸、嗳气等。

疼痛通常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持续1-2小时后缓解。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严重的消化性溃疡可出现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

四、诊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等。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确定溃疡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和保护胃黏膜。

1.抑制胃酸分泌: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组胺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一、概念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的慢性溃疡,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故名。

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者而言,故不同于糜烂。

胃壁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一)粘膜胃收缩时腔面可见许多纵行皱襞,充盈时皱襞几乎消失。

粘膜表面有许多浅沟,将粘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 的胃小区(gastric area)。

粘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称胃小凹(gastric pit)。

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胃腺通连(图12-6)。

图12-6 胃底部结构模式图1.上皮为单层柱状,除极少量内分泌细胞外主要由表面粘液细胞(surface mucous cell)组成,椭圆形核位于细胞基部,顶部胞质内充满粘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着色浅淡以至透明。

此细胞分泌的粘液覆盖上皮,有重要保护作用(见后述)。

表面粘液细胞不断脱落,由胃小凹底部的细胞增殖补充,约3天更新一次。

2.固有层内有紧密排列的大量胃腺。

根据其所在部位与结构的不同,分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

胃腺之间及胃凹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其纤维成分以网状纤维为主,细胞成分中除成纤维细胞外,还有较多淋巴细胞及一些浆细胞、肥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等。

此外,尚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以及由粘膜肌伸入的分散的平滑肌纤维。

总结:主要为腺体所占据,根据不同的部位,腺体有三种: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

是主要分泌胃液的腺体。

(1)胃底腺(fundic gland):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组成。

组成胃底腺有四种细胞: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的作用激活成胃蛋白酶而参加蛋白质的消化。

)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主要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元,并能使其蛋白变性,易于消化和吸收。

临床医学理论内科学知识点:消化性溃疡

临床医学理论内科学知识点:消化性溃疡

临床医学理论内科学知识点:消化性溃疡2017临床医学理论内科学知识点: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性环境下被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此外,还经常受摄人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

目前认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这一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足以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

一般而言,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

近年的研究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少见的特殊情况,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

(一)幽门螺杆菌(二)非甾体抗炎药(三)胃酸和胃蛋白酶(四)其他因素包括:①吸烟②遗传③急性应激④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NSAID是已知的主要病因,溃疡发生是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衡的结果,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临床表现】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但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以至不为患者所注意,而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典型的消化性溃疡有如下临床特点:①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至数十年;②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长短不一,短者数周、长者数年;发作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过劳而诱发;③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表现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时或(及)午夜痛,腹痛多为进食或服用抗酸药所缓解,典型节律性表现在DU多见。

(一)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性质多为灼痛,亦可为钝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一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一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一、概念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的慢性溃疡,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互,故名。

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者而言,故不同于糜烂。

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下层,不同于炎症和糜烂。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是人类的常见病。

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各为独立的疾病,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近些年来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1.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DU为9%~100%,GU为80%~90%。

同样Hp感染者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亦显著增加。

2.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

3.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二)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所致。

(三)药物一些药物对胃十二指肠粘膜具有损伤作用,其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最为显著。

NSAID通过抑制胃粘膜的PGE的产生,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胃粘膜代谢出现障碍,而导致的胃粘膜损伤。

其引起的溃疡称为NSAID相关性溃疡。

(四)遗传因素(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六)应激和心理因素(七)吸烟还有粘膜和粘液,这些保护的因子,在溃疡病形成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胃溃疡。

攻御因子和防御因子平衡的失调,是发生消化性溃疡病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三、病理改变溃疡为单个或多个,直径多小于10mm。

溃疡深者可累及胃壁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破血管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时引起穿孔。

溃疡愈合时周围粘膜炎症,水肿消退,粘膜重建,其下肉芽组织纤维化转变为瘢痕,周围粘膜向其集中。

四、临床表现(一)消化性溃疡的特点(1)病史长,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

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1.消化性溃疡定义,包括GU和PU答: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为溃疡形成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2.常见原因答: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HP和NSAID是已知的主要病因,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的结果。

胃酸和胃蛋白酶,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与心理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食、病毒感染等)。

3.消化性溃疡腹痛的特点答: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多为空腹痛、可伴有夜间疼痛)GU:进食→疼痛→缓解(多为餐后痛,一小时左右发作)饥饿痛、钝痛、胀痛、灼痛(烧心)或剧痛GU—剑突下正中或偏左;DU—上腹正中或偏右4.有哪些并发症答: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穿孔,幽门梗阻,癌变5.什么是复合性溃疡、球后溃疡、无症状溃疡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存在是复合性溃疡。

球后溃疡指发生于球部远段十二指肠,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近端。

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血。

无症状溃疡指约15%~35%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老年人多见。

6.治疗原则答: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肝硬化1.肝硬化的定义答: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累及多系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2.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代偿和失代偿(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答: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可潜伏3~5年或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由于病因和病理类型不同,起病方式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小结节性起病隐匿,进展缓慢。

大结节性起病急进展快,肝损重。

血吸虫性门脉高压症为主。

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

消化性溃疡(临床概论)

消化性溃疡(临床概论)

胃癌:必须依赖钡餐检查,胃镜和粘膜活检。
治疗
治疗目的: 消除病因; 缓解症状; 愈合溃疡; 防止复发; 防治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 过劳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 戒烟、酒。尽可能停用NSAID。
二、抗酸治疗
“无酸无溃疡”
抑制胃酸分泌药(抑酸剂) 中和胃酸药物(抗酸剂)
壮年,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中老年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上DU:GU =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Ç Î »
pH 2
¹ Ñ ¿ õ » ¯ Ï µ Í ³ ¸ Ë Î á ¸ µ Î °× °¸ Ã
PGs EGF
pH 7
HCO3-
𠤺 Ò Ï ¸ û °Õ û ¸ ´ º Í ¸ ü Ð Â Î ¸ 𠤤 Ä Ï ¸ ° û
1 抑酸剂:
(1)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2)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兰 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3)胃泌素受体拮钪剂(丙谷胺) (4)抗胆碱能药物(哌仑西平)。
2、抗酸剂: 碱性,氢氧化铝、铝碳酸镁及其复方制剂如胃舒 平。 作用:中和胃酸。 特点:作用快,维持时间短。缓解疼痛快,愈合 溃疡慢。 应用:加强止痛的辅助治疗。
(四)X线钡餐检查 直接征象:龛影,对溃疡诊断有确诊价值。
间接征象:包括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 切迹、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等, 间接征象仅提示有溃疡。
禁忌症: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
GU
(五)胃镜检查和粘膜活检
胃镜不仅可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直接观察、摄影, 还可在直视下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和Hp检测。对消化 性溃疡的诊断和良、恶性溃疡诊断的准确性高于X 线钡餐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胃镜检查

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线性, 边缘整齐,底部覆盖有白色或灰白色渗出物, 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线样溃疡
胃角溃疡
胃体溃疡
幽门管溃疡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溃疡龛影—可确诊。 80%-90%有阳性发现

情绪应激可能主要起诱因作用,可能通 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 动、黏膜血流的调控而引起溃疡
(四)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部分DU患者胃排空快 →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加大 →黏膜损伤
部分GU患者胃排空延缓→十二指肠液反流↑→胃 粘膜损害 目前认为,胃十二指肠运动异不大可能是原发 病因,但可加重H.Pylori或NSAID对粘膜的损害
四、其他因素
(一)吸烟
吸烟可增加胃酸分泌
减少十二指肠及胰腺碳酸氢盐分泌
影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
增加粘膜损害性氧自由基
(二)遗传因素

PU有家族史: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 “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40% 现“遗传因素”受到挑战,“家族史” 可能为H.Pylori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

(三)应激

3.幽门梗阻

发生率2%~4%,主要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
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酸臭 隔夜食物。严重可致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体检 见胃型和胃蠕动波,空腹胃内有振水声。
功能性梗阻:局部充血、水肿、痉挛 器质性梗阻:疤痕、粘连

4.癌变 DU不会癌变,GU癌变率<1% 长期慢性GU病史 年龄45岁以上 溃疡顽固不愈者
三、体征

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发作期:上腹部有稳定而局限的压痛点

四、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复合性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 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血 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cm的溃疡。疗效差,要与胃癌鉴别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症状者多见,GU多位于胃 体上部或胃底部,溃疡常较大,易误诊为胃癌 无症状性溃疡:约15%~35%,老年人多见,常以出血、穿孔为首发 症状;NSAID引起的溃疡近半数无症状
疼痛性质:

饥饿样不适感、钝痛、胀痛、灼痛(烧心)或剧痛
疼痛部位:

GU—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DU—上腹正中或偏右
疼痛的节律性:

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
(多为空腹痛、可伴有夜间疼痛)

GU:进食→疼痛→缓解 (多为餐后痛,一小时左右发作)
二、其它症状


伴随症状: 上腹膨胀、嗳气、反酸,以GU多见 并发症症状: 后壁慢性穿孔 急性穿孔 出血 幽门梗阻
400mg 150mg 20mg 150mg
bid bid bid bid
20mg 30mg 40mg 10mg 20mg
qd qd qd qd qd
(3)保护胃黏膜治疗

硫糖铝:不被胃肠吸收,极易粘附在溃疡基底部,形成抗 酸、抗蛋白酶的屏障,防止H+逆弥散 用法:1.0 3~4次/d,疗程4~8周


4. PU治疗的策略

区分HP(+)(-)

如HP(+),抗HP治疗+抑酸治疗(H2RA或PPI)
如HP(-),常规抑酸治疗或加黏膜保护治疗
2、成功根除H.Pylori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一般复发率 50%~70%,根除者降至5%以下 但感染H.Pylori人群中仅约15%发生PU,这可能是 H.Pylori、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H.Pylori导致DU的作用机制假说
H.Pylori感染 慢性胃窦炎 胃窦部D、G细胞作用失去平衡 胃酸 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胃酸分泌↑ 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 胆酸沉淀和十 二指肠球部肠上皮化生 H.Pylori在 十二指肠球部定植并导致炎症 十二 指肠粘膜防御-修复功能↓ DU发生

枸橼酸铋钾:沉淀于胃黏膜和溃疡基底部,保护黏膜,杀 灭H.Pylori 用法:110mg 3-4次/d,疗程4-6周

前列腺素类
3. 溃疡复发的预防

除去危险因素:HP感染、服用NSAID、吸烟等,溃疡 复发频繁,应排除胃泌素瘤 预防重点对象:有并发症的溃疡或难治性溃疡、高龄或 伴有严重疾病者 预防溃疡复发的措施:一个疗程后,用H2RA或奥美拉 唑10mg/d,每周2~3次维持治疗,采用自我调节方式, 间歇给药,以减少复发,预防并发症。维持治疗3~6个 月或更长



胃泌素瘤时,两者同时升高,胃泌素>200pg/ml
PU时血清胃泌素稍高,无诊断意义
诊 断
1. 2.
病史与主要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X线钡餐检查:发现溃疡龛影可确诊,80%~90% 有阳性发现。 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可以确诊
3.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无器质性病变 病情明显受精神因素影响,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 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常能 收效 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三、胃酸和胃蛋白酶
PU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 在“H.Pylori时代”仍未改变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H+ 胃蛋白酶 pH>4,失活 胃酸起决定性的作用
降解蛋白质分子
近年来,非H.Pylori 、非NSAID 、非胃泌 素瘤相关的PU报道有所增加,这类患者病因 未明,是否与高酸分泌有关尚待研究。


总之,PU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H.Pylori 和NSAID是已知的主要病因,溃疡发生是粘膜侵 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去平衡的结果,胃酸在溃疡 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病 理

部位:DU 95%在球部,少数发生于球后部(球 后溃疡);GU 85%发生于胃角和胃窦小弯 形态:溃疡一般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DU直径 多小于10mm,GU稍大。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 由肉芽组织构成上面覆盖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 活动期常伴炎症,可有出血、穿孔;愈合期可出现瘢 痕,瘢痕收缩使周围粘膜皱襞向其集中


4.胃液分析

GU: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 DU:部分DU胃酸分泌↑ 对PU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主要用于胃泌素瘤的辅助诊断:
胃酸、胃泌素同时↑

BAO>15mmol/h MAO>60mmol/h BAO/MAO>60%
5.血清胃泌素测定
血清胃泌素一般与胃酸分泌成反比,胃酸低,胃泌素高; 胃酸高,胃泌素低
2.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疼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 疼痛位于右上腹
可伴有发热、黄疸
B超、内镜或ERCP检查有助鉴别
3.胃癌:




病情呈进行性、持续性发展,上腹部包块,体重下 降,内科药物疗效不佳,借助内镜加活检 恶性溃疡的内镜特点:①形状不规则,较大;②底 凹凸不平、苔污秽;③边缘呈结节状隆起;④周围 皱襞中断;⑤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怀疑恶性溃疡一次活检阴性者,短期内复查胃镜并 再次活检 初次胃镜诊为良性溃疡者,仍应复查,以免漏诊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慢性过程(数年至数十年)
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有季节性,多在 秋冬或冬春之交发作 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一、主要症状----节律性疼痛
疼痛原因:

溃疡与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胃酸的痛阈降低 局部肌张力的增高或痉挛 胃酸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

胃角溃疡癌变
治 疗
治疗目的:

消除病因 解除症状 愈合溃疡 防止复发 避免并发症
1. 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神紧 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戒烟酒
停服NSAID
2. 药物治疗

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 H.Pylori治疗配合使用 注意:西咪替丁偶可致精神异常及性功能障碍, PPI的疗效则更好;枸橼酸铋钾过量蓄积有神经毒性, 不能长期用;米索前列醇主要用于NSAID溃疡的预防
4.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胰腺非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肿瘤一般很小 (<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 多发性溃疡 溃疡发生于不典型部位,难治


高胃酸分泌,血清胃泌素>200pg/ml
并发症
1. 出血 是PU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 常见的病因 胃体溃疡基底可见血痂附着
流行病学
DU早而多 GU晚而少 相差约10年 青壮与中老 胃癌多发区 GU比例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 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的结果 H.Pylori和NSAIDs是损害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从而导致消 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少数情况下,胃酸分泌远远超过粘膜的防御修复能力也可 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H.Pylori引起GU则可能与炎症削弱胃粘膜 的屏障功能有关。
二、非甾体抗炎药(NSAID)





10%~25%的PU发生率,1%~4%的出血、穿孔 率 种类、剂量、疗程,年龄、抗凝剂、糖皮质激 素 局部作用:直接损伤胃黏膜 系统作用:抑制COX-1导致生理性前列腺素E的 合成不足,削弱黏膜的保护作用 NSAID和H.Pylori是引起PU的两个独立因素, 两者是否有协调作用尚无定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