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下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教案内容:一、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讨论合作的意义,进行合作游戏,分享合作经验。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游戏活动,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理解了合作的意义,是否能在游戏中主动合作,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合作经验。
二、第二单元:家庭中的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学会在家庭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讨论在家庭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是否能在家庭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
三、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学会在学校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环境,讨论在学校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学校的环境,是否能在学校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学校经验。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社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学会在社区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环境,讨论在社区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社区的环境,是否能在社区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社区经验。
五、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学会为国家做贡献。
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基本情况,讨论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实践活动。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是否能够为国家做贡献,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国家经验。
六、第六单元: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规则:纪律、交通、安全等。
2.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兔子遵守交通规则》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3. 案例分析:讨论违反规则带来的后果。
4. 分组讨论: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第二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学会一些关爱他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传递温暖、建立友谊、增进团结。
2. 关爱他人的方法:倾听、关心、帮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猴子的温暖之手》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关爱他人的意义。
3. 情景模拟:学会关爱他人的基本方法。
4. 小组交流:分享关爱他人的感受。
第三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2. 学会一些尊重他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意义:体现文明、促进和谐、提高自身素质。
2. 尊重他人的方法:礼貌待人、欣赏他人、尊重差异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狗尊重他人》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尊重他人的意义。
3. 情景模拟:学会尊重他人的基本方法。
4. 小组交流:分享尊重他人的感受。
第四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
2. 学会一些诚实守信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意义:赢得信任、树立形象、促进成长。
2. 诚实守信的方法:说话算话、遵守承诺、勇于承认错误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熊的诚实守信》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诚实守信的意义。
3. 情景模拟:学会诚实守信的基本方法。
4. 小组交流:分享诚实守信的感悟。
一年级下册道德及法治教育教案(包含7篇)

一年级下册道德及法治教育教案(包含7篇)教案1:我是小学生了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
教学内容1. 小学生活的认识2. 学校规章制度3. 学习习惯的培养4. 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了解小学生活2. 分组讨论,总结学校规章制度3. 分享学习习惯的方法4. 角色扮演,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教案2:家庭与朋友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家人-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分享-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2. 关心家人的方式3. 友谊的珍贵4. 与人分享的意义教学活动1. 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感受家庭温暖2. 讨论如何关心家人,实际行动3. 分享与朋友的故事,感受友谊的美好4. 小组活动,学会与人分享教案3: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和资源- 培养学生爱校的情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安全规定教学内容1. 学校环境与设施2. 学校资源的利用3. 学校安全规定教学活动1. 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环境与设施2. 讲述自己喜欢的学校活动,培养爱校情感3. 学习学校的安全规定,提高安全意识教案4:我是中国人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内容1.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2. 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3. 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教学活动1. 讲述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故事,了解中国的传统2. 讨论如何热爱祖国,表达自己的自豪感3. 分享传统节日的经历,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教案5:遵守规则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教学内容1. 规则的重要性2. 遵守规则的方式3. 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教学活动1. 讨论规则的重要性,举例说明2. 角色扮演,学习遵守规则的方式3. 小组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教案6:保护环境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学会简单的环保行动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认识2. 环保意识培养3. 环保行动的学习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了解环境问题2.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实际行动3. 学习环保行动的方法,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教案7:安全第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预防危险的发生- 帮助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教学内容1. 安全的重要性2. 遵守安全规定3. 自救自护方法的学习教学活动1. 讨论安全的重要性,举例说明2. 学习遵守安全规定,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玩火等3. 角色扮演,学习自救自护方法。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篇)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教学目标:⒈通过观看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难,熟悉大自然有不行抗拒的一面。
⒉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难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究、取得的阅历和成绩、实行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⒊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勇敢抗灾的珍贵精神品质,学习在自然灾难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同学们,假如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觉,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跑人们珍贵的生命。
那么当灾难降落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做呢?二、教学活动活动预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难绽开专题讨论。
活动一:地震灾难⒈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或图片展览的方式介绍地震发生时会消失的状况。
⒉中国地震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⑴先让学生借助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中国地震大事记,然后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展归纳和数字统计。
⑵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事例、亲历者笔记等,感受地震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⒊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活动二:洪水灾难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熟悉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⒉教师可参加“资料库”,或收集有关资料,展现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洪水灾难,让学生熟悉到我国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以及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⒊在熟悉洪灾危害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滥的缘由。
使学生熟悉到除客观缘由外,人为对植被、河道的破坏是重要缘由。
使学生熟悉到大自然不行抗拒的一面,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⒋除此这外,学生还可以说说其他常见的自然灾难。
教师可展现课本P39图片,让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自然灾难及其危害有一个初步熟悉。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篇第一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一课我们爱整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3.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教学重点: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教学难点: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教学过程:活动一:以图导入,唤醒思考导语:同学们,大家好。
请你们看一张图片。
出示任务: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出示PPT:男孩照片)反馈指导:学生交流:衣服干净、整齐,很有精神……小结:对,他很整洁。
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
(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
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
(板书课题)活动二:照照镜子,加深认知导语:同学们,老师昨天让每一个同学带一面小镜子,你们都带了吗?请大家拿出来。
(出示PPT:镜子)出示任务:1.拿出小镜子,看看镜子里的我什么样?我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2.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看看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再次照镜子,帮助同学整理仪表,想一想,看到不整洁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反馈指导:1.刚才,同学们通过照镜子,进行了自我检查,谁来说说?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检查了对方整洁和不整洁的地方。
如果有问题,请帮他改正。
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谈感受。
3.第二次照镜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认真的做了对方的“镜子”,帮助同学整理好衣服,翻好衣领、扣好扣子等。
大家都能互相帮助。
谈谈你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5篇材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1、我们爱整洁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
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
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
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
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
(看投影片或录像片)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
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章:遵守规则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规则,如排队、不闯红灯等。
1.3 教学活动:讲解规则,举例说明规则的重要性,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第二章:关爱他人2.1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懂得关爱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表现,如帮助他人、礼貌待人等。
2.3 教学活动: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进行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关爱他人的行为。
第三章:自我认知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自信,懂得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3.3 教学活动:进行自我介绍,完成性格测试,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四章:家庭关系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学会与家人相处,懂得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等。
4.3 教学活动:讲解家庭关系,进行家庭角色扮演,分享与家人相处的趣事。
第五章:公共生活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学会遵守公共秩序,懂得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如不乱扔垃圾、不喧哗等。
5.3 教学活动:讲解公共生活中的规则,进行情景模拟,提倡文明行为。
第六章:尊重差异6.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懂得尊重差异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外貌、性格、能力等。
6.3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欣赏彼此的差异,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特点下的相处方式。
第七章:环境保护7.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学会基本的环保行为,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基本的环保知识和行为。
7.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歌曲和口号,参与简单的环保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一年级下册教案三篇

思想品德一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情感与态度: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行为与习惯:留心观察家乡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善于观察,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信息;乐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飞速发展,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农村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变化相对缓慢,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这些变化可能是细微的,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发现。
如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农村医保、农村文化建设,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等。
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但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是否会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感受到这些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和体验。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周围生活的变化,学生虽然能看到一些,但是关注的内容仍需要教师的分层次引导,从家庭到学校最后是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调查时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周边事物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教学本课题时,教师在课前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组织学生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交通、生活状态等方面的小调查,使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生活地方的变化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畅想家乡未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从小树立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与愿望。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能力。
3. 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礼、尊礼、用礼。
教学重点:1. 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 学会基本的礼貌礼节。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基本要求和表现。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遵守规则,共同维护秩序。
教学重点:1. 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1. 如何在集体中遵守规则。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情境、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遵守规则的基本要求和表现。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集体中遵守规则,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下节课分享。
第三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和能力。
3. 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爱、尊爱、用爱。
教学重点:1. 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篇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篇(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以供参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尊重他人。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二章:遵守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遵守不同的规则。
2.2 教学内容: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在不同场合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
进行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第三章:负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含义。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并完成任务。
3.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负责任的重要性。
第四章:诚实守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意义。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诚实守信。
4.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坚持诚实守信。
进行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第五章:合作与分享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分享成果。
5.2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与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分享成果。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第六章:学会倾听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耐心倾听他人观点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倾听他人并给予反馈。
6.2 教学内容:讲解倾听的意义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耐心倾听他人观点。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第七章:学会表达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性。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完美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完美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第1课:家庭树第2课:我的家人第3课:家的温暖2. 第二单元:我们的校园第4课:我们的学校第5课:校园里的规则第6课:爱护我们的学校3. 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7课:朋友在一起第8课:快乐分享第9课:合作真快乐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学校和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2. 教学重点:家庭、学校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
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学校、朋友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规则提示牌。
小组合作游戏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
小组活动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或实例引入家庭、学校和朋友主题。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家庭、学校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故事或游戏,引导学生理解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4. 实践活动:组织家庭、学校、朋友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所学知识。
设置规则情境,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家庭、学校、朋友2. 板书内容:家庭:家庭树、我的家人、家的温暖学校:我们的学校、校园里的规则、爱护我们的学校朋友:朋友在一起、快乐分享、合作真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表达家庭、学校或朋友主题的画,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画。
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短文。
2. 答案:画作的答案根据学生个人创作,不做统一要求。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展示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故事、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诚实的表达和守信的行为习惯。
2.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展示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诚实守信的习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故事、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诚实守信的经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诚实守信的场景。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对诚实守信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负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的行为习惯。
3.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展示负责任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负责任的习惯。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故事、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负责任的经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负责任的场景。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对负责任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友善待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
4.2 教学内容讲解友善待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展示友善待人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友善待人的习惯。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章:我和你1.1 你我他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自我介绍,认识同学。
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仪。
教学活动:1. 学生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等。
2. 学生互相介绍,认识新同学。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如问候、道谢、道歉等。
1.2 我们是一家人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重家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家庭的重要性。
学习关爱家人,孝顺父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孝顺父母。
3.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如帮家人做家务、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等。
第二章:遵守规则2.1 交通规则要遵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学习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
2. 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景,如过马路时等待绿灯、遵守交通标志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游戏,增强学生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意识。
2.2 公共场所讲秩序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秩序,学会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公共场所的基本秩序。
学习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如排队、不大声喧哗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学习公共场所的基本秩序,如图书馆、电影院等。
2. 学生模拟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景,如排队买票、安静看电影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公共场所维护秩序,尊重他人。
第六章:爱护环境6.1 小小环保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爱护环境。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小学一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三篇

【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单元第四课《让疾病走开》。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是春季流行病的高发群体。
在他们当中,很多孩子患过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常见疾病,学生对生病并不陌生,有自己的切身体验。
但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如何防病却知道得不多。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生病带来的痛苦及防病措施。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为自己身体健康负责的意识,掌握一些照顾自己的方法。
设计思路《让疾病走开》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的平常生活、防病保健具有指导意义。
所以本课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从谈生病的难受体会,到寻找生病的原因,引导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学生生活的再现。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讨论、体验、发现、交流,同时配有唱歌、游戏。
把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体验到生病的痛苦,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
行为与习惯: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春季是疾病多发的的季节,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感受生病的痛苦历程,学会自我防护。
教学重点感受生病带来的痛苦,学习防病措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的意识,掌握一些照顾自己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常见病及预防措施。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儿童常见病的症状及生病原因,了解预防生病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歌舞导入,引出话题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唱歌、跳舞吗?就让我们先动起来吧!课件:健康歌。
2.师:动动手、动动脚,健康的人快乐多。
看着小朋友一个个精神饱满,健健康康的样子,老师可真高兴。
可是有一位小朋友就不能像你们这样开开心心,蹦蹦跳跳了,你们看,他怎么啦?课件:一个生病挂针的孩子。
3.师:这位小朋友躺在病床上,他在想什么呢?但这些事都能办到吗?4.小结:这位小朋友真是可怜,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我们可以去快乐地放风筝、去春游,尽情地唱歌、舞蹈,而他只能躺在病床上,受着病痛的折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一:第一课《尊重父母》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为人子女应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教学重点:1. 学会尊重父母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观念。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将一幅插图放在教室前面,图中有一个大眼睛的孩子,看似很难过,旁边有两位成年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幅图了吗?其中的大眼睛的孩子看起来很难过,有想法的同学可以说说这个孩子为什么看起来难过吗?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导入新课。
教师:那么,同学们,这个孩子为什么感到难过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讲述故事:一天傍晚,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忙着做晚饭,准备好了饭菜后,他们叫小明出来吃饭。
可是小明正在玩游戏,他不愿意离开游戏。
这时,小明的爸爸和妈妈说了一句话,让小明非常伤心,他们说:“你要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明听完这句话,感到非常难过,因为他意识到他没有尊重过自己的父母。
3. 引导讨论。
教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应该怎么办呢?他应该怎样对待他的爸爸和妈妈呢?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小明尊重父母的场景。
5. 总结课堂内容。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明白了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合格的儿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尊重父母呢?请同学回答。
6. 课后作业。
1)课后完成课堂笔记。
2)思考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尊重父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具体的场景来体会和理解尊重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通过讨论和观看视频,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6篇

•••••••••••••••••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1第二课时一、探究活动:1、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2、学生举例说明:(1)帮助咀嚼食物(2)帮助我们发言(3)健康整洁的牙齿能使我们看上去很健康精神(4)……3、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1)多吃蔬菜(2)定期到医院检查(3)早晚刷牙(4)不咬硬的东西(5)……二、练习活动:1、个人演示:刚才同学提到了要好好刷牙,你是怎样刷牙的呢?2、同学评议:3、课件三:我们一起来听听牙科大夫是怎样说的?(边看边跟着学)4、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5、听《刷牙歌》集体拿出自带的牙刷进行练习。
6、刷牙的时候我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1)先往杯子里倒半杯水;(2)挤上适量牙膏;(3)喝一口水,先漱一下,把牙膏在杯中浸泡;(4)开始刷牙;(5)最后刷牙刷、牙杯,把牙刷放在杯子里;(6)把嘴涮干净,用毛巾将嘴擦干净。
7、小组互相检查刷牙过程8、教师巡视纠正出现的问题9、课件四、小兔贝贝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三、分析判断: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牙齿呢?2、学生自由发言:3、兰兰的故事(书38页图)4、课件五,判断正误: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么么?(1)同学定时到医院检查牙齿;(对)(2)小同学牙疼不到医院救治;(错,应马上到医院就诊)(3)一位小哥哥用牙齿咬瓶盖;(错,不该用牙齿咬硬物)(4)晚上,一个小同学躺在床上吃糖;(错,睡觉前不刷牙还吃糖国会形成蛀牙)(5)一个小女孩吃晚饭在漱口;(对)(6)一位小姐姐早晚都刷牙。
(对)5、教师小结:保护牙齿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保护牙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刷牙记录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二、教学重点:1. 尊重他人的意义。
2. 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总结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并强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6. 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并思考如何改正。
第二章:《遵守规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遵守规则。
二、教学重点:1. 规则的意义。
2. 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遵守规则,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总结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并强调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6. 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并思考如何改正。
第三章:《关爱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具体做法。
二、教学重点:1. 关爱他人的意义。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与人相处的沟通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尊重他人的短片3.2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3.3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他人行为4.2 学生提交尊重他人的感悟文章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1.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和习惯1.3 提高学生诚信做人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诚实守信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诚实守信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诚实守信的短片3.2 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3.3 角色扮演,模拟诚实守信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守信行为4.2 学生提交诚实守信的感悟文章第三章:热爱学习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热爱学习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1.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热爱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爱学习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热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热爱学习的短片3.2 讨论热爱学习的重要性3.3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分享学习方法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态度和行为4.2 学生提交热爱学习的感悟文章第四章:团结合作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习惯1.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团结合作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团结合作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团结合作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团结合作的短片3.2 讨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3.3 团队游戏,模拟团结合作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团结合作行为4.2 学生提交团结合作的感悟文章第五章:自立自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习惯1.3 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自立自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自立自强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自立自强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自立自强的短片3.2 讨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3.3 分享自立自强的成功案例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立自强行为4.2 学生提交自立自强的感悟文章第六章: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遵守规则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遵守规则的短片3.2 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3.3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遵守规则行为4.2 学生提交遵守规则的感悟文章第七章:爱护环境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爱护环境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1.3 提高学生环保行动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爱护环境的concepts and significance 2.2 分析不爱护环境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爱护环境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爱护环境的短片3.2 讨论爱护环境的重要性3.3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4.2 学生提交爱护环境的感悟文章第八章:文明礼貌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文明礼貌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文明礼貌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文明礼貌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文明礼貌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文明礼貌的短片3.2 讨论文明礼貌的重要性3.3 角色扮演,模拟文明礼貌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行为4.2 学生提交文明礼貌的感悟文章第九章:勤奋努力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勤奋努力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面对挑战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勤奋努力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勤奋努力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勤奋努力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勤奋努力的短片3.2 讨论勤奋努力的重要性3.3 分享勤奋努力的成功案例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奋努力行为4.2 学生提交勤奋努力的感悟文章第十章:学会感恩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学会感恩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关爱他人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学会感恩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会感恩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学会感恩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学会感恩的短片3.2 讨论学会感恩的重要性3.3 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行为4.2 学生提交学会感恩的感悟文章第十一章:合理消费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理财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合理消费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合理消费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合理消费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合理消费的短片3.2 讨论合理消费的重要性3.3 角色扮演,模拟合理消费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4.2 学生提交合理消费的感悟文章第十二章:自我保护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3 提高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应对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自我保护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自我保护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自我保护的短片3.2 讨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3.3 开展自我保护实践活动,如紧急疏散、地震逃生等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面对危险时的应对行为4.2 学生提交自我保护的感悟文章第十三章:尊重差异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尊重差异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尊重差异的习惯和意识1.3 提高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尊重差异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尊重差异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尊重差异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尊重差异的短片3.2 讨论尊重差异的重要性3.3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差异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差异行为4.2 学生提交尊重差异的感悟文章第十四章:诚实做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诚实做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意识和习惯1.3 提高学生诚信能力2. 教学内容2.1 讲解诚实做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诚实做人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诚实做人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诚实做人的短片3.2 讨论诚实做人的重要性3.3 分享诚实做人的成功案例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做人行为4.2 学生提交诚实做人的感悟文章第十五章:热爱祖国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热爱祖国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和习惯1.3 提高学生国家荣誉感2. 教学内容2.1 讲解热爱祖国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热爱祖国的表现和后果2.3 学习热爱祖国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活动3.1 观看热爱祖国的短片3.2 讨论热爱祖国的重要性3.3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等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热爱祖国行为4.2 学生提交热爱祖国的感悟文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热爱学习、团结合作、自立自强的意识和习惯。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1、有关成长的歌曲、诗歌、VCD等资料。
2、有关父母爱的文字、图片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1、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
(看电影片段)2、学生讨论并交流3、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包括从小到大的脚印),让学生猜。
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的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
板书课题活动二、收集资料,体验长大1、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有的是看得见的,有得是看不见的,那还有哪些变化能证明我们在长大?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1、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记得一些片段。
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什么?对呀,是一片树林。
树林里种着一棵棵的成长树,每一棵成长树就代表着一个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看,这儿有一棵成长树特别漂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2、小朋友听后谈谈感想3、小朋友能健康地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的养育出示儿歌: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4、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心。
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健康的长大。
看插图,说图意5、结合录像片,体会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6、结合自身,说说你家人对你的关爱(找好伙伴说一说)7、出示儿歌: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品德下册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水县第八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备课人:余竹梅我的一家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三.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四.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明确家庭的含义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教师活动 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2. 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二)介绍自己的家人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展现。
教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 3.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三.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
如全家旅游、过生日、爷爷教自己种花;火种别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2、有条件的可以把家庭生活录像带来。
3、水彩笔老师准备:1、画图纸若干。
2、老师准备一个家庭生活录音故事四.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1、小组间互相说说家庭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表相互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
儿歌练习、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指导补充内容后,小组抢答练习2、了解不同地区有不同2、和大家一起学习,并的称呼 2、请老家在外地的同学进行小结说说地方称呼。
3、讲家庭故事 3、听同学讲故事,看录3、请同学讲家庭故事。
像,对讲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看同学带来的录像带,把自己表扬带来的照片贴在书上,小组间讲讲照片或画片后面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有哪些亲人?(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同学来介绍)2、问: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我的一家人二、学习新课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
看表,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
“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一起,小组间进行抢答练习。
通过小组间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呼家里的亲人的?5、老师小结: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6、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7、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8、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9、在小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同时放轻音乐三、小结:进行爱家庭教育。
【篇二: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全册教案,小学】品德与生活(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南山小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第一课我的一家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展现。
教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
如全家旅游、过生日、爷爷教自己种花;火种别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2、有条件的可以把家庭生活录像带来。
3、水彩笔老师准备:1、画图纸若干。
2、老师准备一个家庭生活录音故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有哪些亲人?(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同学来介绍)2、问: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我的一家人二、学习新课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
看表,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
?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一起,小组间进行抢答练习。
通过小组间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呼家里的亲人的?5、老师小结: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6、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7、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8、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9、在小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同时放轻音乐三、小结:进行爱家庭教育。
探究活动目的: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人,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内容及形式;1、观察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3、在活动课上介绍自己的家人。
4、重点请外省的学生用老家的话介绍自己的家人,老师注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