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证一览表

合集下载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1.桂枝汤【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法】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桂枝加桂汤【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组成】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温阳祛寒,平冲降逆。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3.桂枝加芍药汤【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4.桂枝加大黄汤【组成】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发表疏里,外解太阳之表,内攻太阴之里实。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煎法】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
恶风
表证
风邪外袭
腠理疏松
淅淅恶风
12
调和营卫
桂枝汤
汗出、恶风
13
风邪外袭
经输不利
项背强几几,反汗恶风者
14
疏风解肌
桂枝加葛根汤
汗多阳虚
桂枝加附子汤
风湿郁表
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175
温经去湿
甘草附子汤
风寒束表
经输不利
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
31
发汗解肌
葛根汤
风寒束表
恶风,无汗而喘者
表邪未解
水停下焦
伤寒,汗出而渴者
73
化饮解表
五苓散
汗出
热证
邪热迫肺
汗出而喘
63
宣肺清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若汗出而喘
163
热邪外蒸
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
34
清热解表
葛根黄芩黄连汤
里热炽盛
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26
辛寒清热
白虎汤
三阳合病……若自汗出者
219
邪滞热蒸
汗出不解,心下痞鞕
165
泻下清热
大陷胸汤
恶寒
热证
里热炽盛
汗出表疏
背微恶寒者
169
清热益气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
恶寒
虚证
汗后阳虚
反恶寒者,虚故也
68
敛汗温阳
芍药甘草附子汤
寒盛阳虚
其背恶寒者
304
温阳散寒
附子汤
阴盛亡阳
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
353
回阳救逆
四逆汤
阴盛阳浮
发热恶寒……手足厥冷
388
阳虚阴脱

《伤寒论》114方剂

《伤寒论》114方剂

《伤寒论》114方剂《伤寒论》114方剂按:本篇《伤寒论》114方剂,来源于网络上的“《伤寒论》112方证”。

本人对这个“《伤寒论》112方证”中的所有方子药的剂量都已一一同两个版本的《伤寒论》做了核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错误:这个“112”方证中的所有剂量,同伤寒论相差甚远,大约只相当于伤寒论中原方剂量的十分之一。

《伤寒论》中总共是114首方子,“《伤寒论》112方证”缺少的柴胡汤方和抵挡汤方,本人将其补充了进来,本《伤寒论》114方剂,才是伤寒论原有的剂量,这里呈现给有缘人参考,若有错误之处,还请指正。

编者:君浩《伤寒论》114方1.汤证:桂枝汤(12)处方:桂枝93g去皮,芍药93g 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2.汤证:桂枝加葛根汤(14)处方:葛根125g 桂枝62g去皮,芍药62g 生姜93g 炙甘草62g 大枣12枚3.汤证:桂枝加附子汤(20)处方:桂枝93g去皮,芍药93g 炙甘草93g 生姜93g 大枣12枚炮附子31g4.汤证:桂枝去芍药汤(21)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5.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炮附子31g6.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当改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28)处方:芍药93g 炙甘草62g 白术93g 茯苓93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7.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8)处方:桂枝93g 芍药93g 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杏仁50枚厚朴62g8.汤证: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62)处方:桂枝93g 芍药125g 炙甘草62g 人参93g 大枣12枚破开生姜125g9.汤证:小建中汤(102)处方:桂枝93g 炙甘草62g 大枣12枚破开芍药187g 生姜93g 切片胶饴1升10.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112)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煅牡蛎156g 煅龙骨125g 大枣12枚剖开蜀漆93g用水洗去腥味。

伤寒论方证一览表

伤寒论方证一览表

伤寒论方剂一览表一、太阳病证定义:在表的阳证,人体患病后,机体反应出的症状特点:病位在表,其病情为阳热性一类的证(中风、伤寒),而不是经络脏腑概念。

治则:太阳病为在表的阳热实证,治需以发表剂,使人体达成发汗的机转,把病邪驱除体外。

治疗中风证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为主,治疗伤寒证以麻黄汤辛温发热解表为主。

禁忌:太阳病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不可发大汗,尤其忌用用火泊汗,病在表不可下;合并里饮,不可单发汗。

太阳病方证(一)、桂枝汤类方证方证病机适应症及辨证要点治法方剂组成应用1桂枝汤方证汗孔失固(表虚),汗出伤营,故曰“营弱”;风邪乘虚而入,在腠理,故曰“卫强”。

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口和不渴,脉浮缓(阳浮而阴弱)。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证鼻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缓辨证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表虚证;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9g白芍9g 炙甘草6g生姜9g 大枣4枚外感病初期,项背部诸疮病的初期,见桂枝汤证者,及自汗等证可用此方。

此外,现代临床还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形性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肩凝症,无脉症,妊娠反应,人工流产后发热等。

2桂枝加桂汤方证寒邪引发之奔豚气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可见心下悸,短气急迫不能忍耐,脉沉迟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又见气上冲者散寒降逆桂枝15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4枚本方治寒气上冲之奔豚证。

该方证常见于癔病、膈肌痉挛、结肠过敏症及心脏病。

3桂枝加葛根汤方证同桂枝汤证,但经脉郁滞较突出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急,脉浮缓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项背强几几调和营卫,疏利经脉葛根12g 桂枝10g白芍10g 生姜10g 炙甘草6g大枣4枚麻疹初期,疹见未齐,见桂枝汤证者;痢疾初期,或胃肠病兼见桂枝汤证者。

他如落枕、颈椎病、头痛亦可酌用此方。

4栝楼桂枝汤方证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至表虚肌不和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身拘急者解肌发表,生津舒筋栝楼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g 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本方证也常见于急性病,不论是急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即可出现本方证。

伤寒论全部方剂

伤寒论全部方剂

伤寒论全部方剂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六经病——辩证方剂表

伤寒论六经病——辩证方剂表

伤寒论六经病——辩证方剂表伤寒论六经病——辩证方剂表太阳病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3g 芍药3g 生姜3g 炙甘草3g 麻黄3g 大枣3枚杏仁3g)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4.5g 芍药4.5g 麻黄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汤主(麻黄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枣4枚石膏30g)。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2g 芍药3g 麻黄1.5g 炙甘草2g 大枣2枚生姜4g 石膏9g)。

伤寒而内有水饮结中上焦,以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主(麻黄4.5g 芍药6g 干姜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3g 桂枝6g 半夏9g 细辛3g)。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主之。

五苓散(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茯苓甘草汤(茯苓9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主之。

(桃核承气汤:桃仁9g 大黄9g 桂枝4.5g 元明粉6g(冲服) 炙甘草4.5g)(抵当汤:水蛭15条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

)。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3g 杏仁6g 炙甘草3g 石膏30g)。

表解而内燥,以人参石膏汤主之()。

《伤寒论》全部方剂汇总及整理

《伤寒论》全部方剂汇总及整理

《伤寒论》全部方剂汇总及整理1 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将药材咀嚼为小碎片)三味(芍药,甘草,桂枝),以水七升(1400ml),微火煮取三升(600ml),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微汗);不可令如水流离(大汗淋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擘即是掰。

张仲景表述中的很多词都是很原始和质朴。

桂枝去皮,历来有争议,因《伤寒论》里的内容被历代医家增补,修改,及部分遗失。

此药效果好的部分就是桂树的嫩枝尖,皮和木不分开的部分,如果皮和木分开了,就不是严格意义的桂枝了,皮里面的木头是几乎没有疗效的。

2 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炙甘草是蜜烘制的甘草,是将蜂蜜放置锅内炼制,并加生甘草片均匀翻炒而成。

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为红褐色或者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为黄色至深黄色,性温、味甘。

炙甘草补中最速,并非为今日多见的中和之用。

3 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 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

附: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发热表症邪在肌表营卫不和翕翕发热12 调和营卫桂枝汤头痛发热13 时发热自汗出54 发热汗出95 寒邪束表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46 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表邪未解郁热在里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卫阳受遏内停水饮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满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风寒束表心下有水发热而咳40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发热不渴41 风寒束表热汗烦躁38 解表发越大青龙汤邪郁肌表身热恶风99 解肌清热小柴胡汤表邪未解发热微恶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阳虚感寒反发热、脉沉者301 温阳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表邪未解水湿不化中风发热74 化湿解表五苓散发热汗出244 头痛发热386 表邪未解邪热结胸头痛发热、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发热里证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 清热化瘀小柴胡汤热郁表里呕而发热379 清热散邪表邪入里结滞中脘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泻热解表大柴胡汤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77 清热解郁栀子豉汤余热不清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228 清宣余热热郁胸膈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热除烦栀子干姜汤湿热瘀蒸发热汗出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伤寒身黄发热261 消热利湿栀子柏皮汤血瘀在里发热七八日...有瘀血257化瘀清热抵当汤水热内蓄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热瘀下焦伤寒有热,少腹满126 下血退热抵当丸胃热炽盛主里俱热...欲饮水数升者168 清热生津白虎加人参汤此表有热176 辛寒清热发热实证胃肠结热不恶寒,但热者70 清下荡热调胃承气汤蒸蒸发热者248 邪结胃肠其后发热者209 泻结清热小承气汤大肠燥结但发热谵语者212 攻下泻热大承气汤日晡所发热者240 发热汗多者253 发热虚证阳虚水泛虚阳浮越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82 温阳利水真武汤潮热表热未解里热化燥日晡所发潮热104 解表泻热先宜予小柴胡汤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里热化燥发潮热,脉滑而疾214 泻下清热小承气汤燥热成实谵语有潮热215 攻下泻热大承气汤有潮热者208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209 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220 热郁在里发潮热...胸胁满不去者229 小柴胡汤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231 实热内结日晡所小有潮热137 泻下结热大陷胸汤往来寒热表邪未解邪热入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96 清解表里小柴胡汤往来寒热,休作有时97 胁下鞕满......往来寒热266 表邪未解里有水饮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147 解表化饮柴胡桂枝干姜汤邪热结滞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 清下邪热大柴胡汤恶寒表证风寒束表啬啬恶寒12 解肌散邪桂枝汤恶寒者,表未解也164 表邪未解微恶寒者,表未解也234 调和营卫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疏邪桂枝麻黄各半汤表邪未解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风寒郁表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38 解表清热大青龙汤表邪未解恶风寒......而胁下满痛,目及身黄98 清热解郁小柴胡汤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148 解表和胃邪尚在表发热微恶寒146 解肌和表柴胡桂枝汤卫阳不足而复恶寒汗出者155 温阳泻痞附子泻心汤表邪未解而反恶寒者......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恶寒热证里热炽盛汗出表疏背微恶寒者169 清热益气生津白虎加人参汤恶寒虚证汗后阳虚反恶寒者,虚故也68 敛汗温阳芍药甘草附子汤寒盛阳虚其背恶寒者304 温阳散寒附子汤阴盛亡阳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 回阳救逆四逆汤阴盛阳浮发热恶寒......手足厥冷388 阳虚阴脱恶寒,脉微数而复利385 回阳益阴四逆加人参汤恶风表证风邪外袭腠理疏松淅淅恶风12 调和营卫桂枝汤汗出、恶风13 风邪外袭经输不利项背强几几,反汗恶风者14 疏风解肌桂枝加葛根汤汗多阳虚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20 温阳固表桂枝加附子汤风湿郁表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175 温经去湿甘草附子汤风寒束表经输不利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31 发汗解肌葛根汤风寒束表恶风,无汗而喘者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恶风热证里热炽盛汗出表疏时时恶风,大渴168 清热益气生津白虎加人参汤汗出表证营卫不和阴弱者汗自出12 调和营卫桂枝汤发热汗出,恶风13 热汗出者......故使汗出95 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234 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 病常自汗出者53 风邪在表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 解肌和表桂枝加葛根汤表邪未解水停下焦伤寒,汗出而渴者73 化饮解表五苓散汗出热证邪热迫肺汗出而喘63 宣肺清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若汗出而喘163 热邪外蒸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34 清热解表葛根黄芩黄连汤里热炽盛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 辛寒清热白虎汤三阳合病......若自汗出者219 邪滞热蒸汗出不解,心下痞鞕165 泻下清热大柴胡汤燥结郁蒸阳明病其人多汗...胃中燥,大便必鞕213 攻下泻热小承气汤里热蒸腾阳明病,发热汗多者253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里热燥实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220 汗出里证水邪外攻手足漐漐汗出......汗出不恶寒者152 逐水攻下十枣汤汗出虚证阴盛阳脱大汗出,热不去353 回阳就逆四逆汤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内寒外热389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354 吐利汗出388 真阳欲脱下利清谷,汗出而厥者370 温阳固脱通脉四逆汤阳脱阴竭汗出而厥,脉微欲绝390 回阳通脉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无汗表证风寒束表恶风,无汗而喘者35 发汗解表麻黄汤脉浮紧,无汗发热46 脉浮,无汗而喘者235 邪郁肌表以其不得小汗出23 解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卫阳受遏水饮内停翕翕发热,无汗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白朮汤风寒束表太阳病......无汗恶风31 发汗解肌葛根汤无汗邪热内郁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231 清热解郁小柴胡汤无汗热证湿热内瘀但头汗,身无汗......身必发黄236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头汗出水热郁蒸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136 泻下热结大陷胸汤湿热上蒸但头汗出......身必发黄236 清利湿热茵陈蒿汤郁热上蒸心中懊憹......但头汗出者228 清宣郁热栀子鼓汤郁热上蒸头汗出......今头汗出148 清解郁热小柴胡汤阳郁上迫但头汗出,往来寒热147 疏邪解郁柴胡桂枝干姜汤头痛表证风寒在表太阳病,头痛,发热13 疏风解表桂枝汤表热不解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56 解表清热风寒束表太阳病,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表邪外束里阴寒盛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当救其里92 温里救表四逆汤表邪不解霍乱,头痛发热386 救里和表热多:五茯散寒多:理中汤头痛里证水饮上攻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152 逐水泻下十枣汤寒证浊阴上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 温肝降浊吴茱萸汤脾虚脾虚水停仍头项强痛,小便利28 健脾利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阳虚肾虚水泛心下悸,头眩82 温阳利水真武汤水停水气上犯起则头眩67 通阳行水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颈项强表证水停经输不利仍头项强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邪闭经输项背强几几31 解表散邪葛根汤邪郁不解颈项强98 疏解清热小柴胡汤颈项强99 里证邪结郁阻结胸者,项亦强131 攻下结热大陷胸丸身痛表证寒邪束表头痛发热,身疼腰痛35 辛温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身疼痛46 表邪未解身疼痛者......后身疼痛91 解肌去邪桂枝汤身体疼痛者372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387 寒邪束表发热恶寒,身疼痛38 发汗解表大青龙汤霍乱表邪头痛发热,身疼痛386 温里和表五苓散、理中丸表邪未解里寒又急脉反沉......身体疼痛92 温阳救里四逆汤身痛虚证汗后营虚身体痛,脉沉迟者62 温养血脉桂枝新加汤阳虚湿搏身体痛......脉沉者305 温阳除湿附子汤肢节疼痛表证寒邪束表太阳病......骨节疼痛35 解表散邪麻黄汤表邪外束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146 疏解表邪柴胡桂枝汤风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174 温经祛湿桂枝附子汤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175 温经散邪甘草附子汤寒湿凝滞骨节痛,脉沉者305 温经散寒附子汤虚证阳虚不布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 回阳通脉四逆汤身重表证风寒在表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39 解表散邪大青龙汤热证热盛津伤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107 清热去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津液耗伤腹满身重,难于转测219 清热生津白虎汤邪热伤气不恶寒者,其身必重208 泻下热结大承气汤虚证阳虚水泛四肢沉重疼痛316 温阳利水真武汤气虚精亏其人体重,少392 清虚热烧裈散拘急阳虚津亏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20 温通经脉桂枝加附子汤筋脉失濡脚挛急29 益阴缓急芍药甘草汤胫尚微拘急30 阴虚不润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392 滋阴清热烧裈散阳气衰微内拘急......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 回阳救逆四逆汤四肢拘急,手足逆冷388 阳衰阴竭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390 回阳通脉通脉四逆汤加猪脂汁烦表证表邪太甚反不烦解者24 解肌发表桂枝汤表邪未尽半日许复烦57 表邪未解微恶寒,肢节烦疼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表热被劫弥更益烦...急欲饮水,反不解渴者141 解烦导水文蛤散水热内结化水和表五苓散烦里证水饮内停脉浮,烦渴者72 温化水湿五苓散六七日不解而烦......名曰水逆74 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156 烦热证里热炽盛大烦渴不解26 清热生津除烦白虎加人参汤大渴,舌上干燥而烦168 口燥烦,心烦169 阳热过重其人发烦,目瞑46 发散火邪麻黄汤邪热郁阻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96 疏利邪热小柴胡汤邪热结滞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 清下热邪大柴胡汤热扰心神胸满烦惊......谵语107 清热镇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阳热内遏往来寒热,心烦者147 疏解阳郁柴胡桂枝干姜汤热扰胸膈心下痞鞕而满......心烦不得安158 消痞泻热甘草泻心汤热扰胸膈虚烦不得眠76 清热除烦栀子豉汤而烦热胸中窒者77 下利后更烦375 热扰胸腹心烦腹满79 清热行气栀子厚朴汤胸热下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上温下栀子干姜汤热结胃肠腹微满,郁郁微烦123 和胃荡热调胃承气汤心火亢盛肾阴亏虚心中烦,不得卧303 滋肾清心除烦黄连阿胶汤烦实证胃肠燥结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207 润燥荡热调胃承气汤燥屎内结心中懊憹......若有燥烦者258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燥屎不尽烦不解,腹满痛者241 胃肠热滞微烦......大便因鞕者250下滞和胃小承气汤痰实内结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355 涌吐痰实瓜蒂散烦虚证中阳虚弱气血不足心中悸而烦者102 温中补虚小建中汤虚火上炎少阴病,下利......心烦310 滋阴降火猪肤汤阴虚火结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319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烦寒证阴盛格阳厥逆无脉,干呕烦者315 回阳固脱白通加猪胆汁汤肠寒胃热,蛔虫窜扰而复时烦者338 安蛔除烦乌梅丸烦风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174 温经散寒桂枝附子汤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175 温经除湿甘草附子汤烦躁热证表郁里热不汗出而烦躁者38 解表清热大青龙汤实证胃肠燥实烦躁,心下鞕251 攻下泻热小承气汤虚证津伤阳虚咽中干,烦躁吐逆者29 温阳济阴甘草干姜汤厥逆,咽中干,烦躁30 阳虚阴盛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61 温阳祛寒甘姜附子汤阴伤阳虚发汗,若下之......烦躁者59 扶阳救阴茯苓四逆汤心阳受伤因烧针烦躁者118 温阳除烦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寒证寒邪犯胃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309 温阳散寒吴茱萸汤不得眠热证热扰心神虚烦不得眠76 清热除烦栀子豉汤虚证阴盛阳扰昼日烦躁不得眠61 温阳散寒干姜附子汤热扰心神心烦不得眠319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水停邪扰烦躁不得眠71 通阳化水五苓散惊悸虚证心阳损伤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 温补心阳桂枝甘草汤中阳虚弱心中悸而烦者102温中补虚小建中汤心血亏虚心阳不振脉结代,心动悸177 补益心血温通心阳炙甘草汤热证热扰心神下之,胸满烦惊107 解热镇惊柴胡龙骨牡蛎汤水停饮停心下伤寒厥而心下悸356 温化水饮茯苓甘草汤水气凌心心下悸,头眩,身瞤动82 温阳利水真武汤水气上凌或心下悸96 疏利水邪小柴胡汤阳虚水停其人脐下悸者237 温阳化水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喜忘实证瘀血内阻其人喜忘者65 破血逐瘀抵当汤发狂热证热扰心神其人如狂之......但少腹急结者106 破瘀泻热桃核承气汤虚证心气散乱亡阳,必惊狂112 温阳安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谵语热证里热炽盛谵语遗尿......若自汗出者219 辛寒清热白虎汤热扰心神胸满烦惊......谵语107 清热安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肝胆火炽发汗则谵语......五六日谵语不止142 清泻肝热刺期门热入血室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143 下血谵语者216 谵语实证胃肠燥实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217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但发热谵语者212 谵语,有潮热215 大便难而谵语者220 胃肠燥实谵语,发潮热214 攻下热结小承气汤热结旁流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374 胃肠燥结若胃气不和谵语者29 润燥下热调胃承气汤懊憹热证热扰胸膈心中懊憹76 清热除烦栀子豉汤221 228 懊憹实证邪热内扰心中懊憹134 攻下热结大陷胸汤燥热上扰心中懊憹而烦238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咳喘表证表邪犯肺太阳病......无汗而喘者35 宣肺平喘麻黄汤喘而胸满者36 阳明病,无汗而喘者235 水气射肺发热而咳......或喘40 温肺化水小青龙汤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41 表邪壅肺下之微喘者43 解肌利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咳喘热证邪热迫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63 宣肺清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162 邪热蒸肺利遂不止......汗出而喘者34 清解平喘葛根黄芩黄连汤邪热郁肺胸胁苦满......或咳者96 清热利肺小柴胡汤水热犯肺下利六七日,咳而呕319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咳喘实证实热壅滞腹满而喘208 攻下燥实大承气汤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242 咳喘虚证寒水上犯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316 温阳利水真武汤短气里证邪结气阻太阳病......短气躁烦134 攻下邪结大陷胸汤水饮攻肺干呕短气152 逐下水饮十枣汤气化失宣汗出短气175 温阳化湿甘草附子汤邪阻气机短气,腹都满231 清热解郁小柴胡汤实邪阻闭阳明病......短气,腹满而喘208 泻下燥结大承气汤短气虚证气虚热郁若少气者76 益气清热栀子甘草豉汤气阴两虚阴阳易之为病......少气392 滋阴清热烧裈散气虚津亏虚羸少气397益气清热竹叶石膏汤厥逆寒厥寒邪犯胃吐利,手足逆冷309 温中散寒吴茱萸汤寒湿凝滞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305 温经散寒附子汤阳衰阴盛手足厥逆,脉微欲绝317 温阳散寒通脉四逆汤阳衰阴竭厥逆无脉315 回阳通脉白通加猪胆汁汤血虚寒凝手足厥寒,脉细欲绝351 养血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阴盛阳脱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370 回阳固脱通脉四逆汤阴盛阳衰又下利厥逆而恶寒353 回阳救逆四逆汤吐利汗出......手足逆冷者388 寒热错杂正虚邪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357 扶正宣郁清上温下麻黄升麻汤阴竭阳脱吐已下断,汗出而厥390 回阳固脱通脉四逆汤厥逆热厥里热沉伏脉滑而厥者,里有热350 寒凉清热白虎汤气厥气郁阳遏少阴病,四逆...... 318 宣畅气机四逆散蛔厥蛔虫内扰蛔厥者338 寒热并用扶正安蛔乌梅丸痰厥痰阻胸阳病人手足厥冷......心下满而烦355 涌吐痰邪瓜蒂散饮厥饮阻阳遏手足寒,脉弦迟324 温阳散寒四逆汤伤寒厥而心下悸356 温阳化饮茯苓甘草汤发黄湿瘀血分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262 散瘀利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热郁于里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98 清热解郁小柴胡汤胁下及身痛......一身及目悉黄237 血结发黄身黄,脉沉结,少腹鞕125 破血行瘀抵当汤湿热郁蒸伤寒身黄,发热261 清热利湿栀子柏皮汤湿热瘀蒸此为瘀热在里,身必黄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身黄如橘子色260 小便不利热证湿热阻滞小便不利......身必发黄236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260邪热郁阻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231 疏利邪热小柴胡汤面目及身黄......小便难者98 胸胁苦满......小便不利96 热郁不行胸满烦惊,小便不利107 疏利三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燥热阻结病人小便不利......有燥屎也242 泻下燥结大承气汤水热互结渴欲饮水,小便不利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气机郁滞或小更不利318 疏调气机四逆散水气不化或小便不利40 温阳化水小青龙汤小便不利气化不行水停下焦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 化气行水五苓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156 三焦失疏小便不利,渴而不呕147疏利三焦柴胡桂枝干姜汤水停不化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28 化湿行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风湿阻遏风湿相搏......小便不利175 温经化湿甘草附子汤小便不利虚证阳虚不化小便不利316 温阳化水真武汤下元不固小便不利,下利不止307 温暖下焦桃花汤汗多亡津阳虚不化其人恶风,小便难20 温阳固表止汗桂枝加附子汤小便利热证里热下迫小便数,大便因鞕者250 清下滞热小承气汤燥热迫津涩则小便数247 攻下润燥麻子仁丸实证热结在血水无内停小便自利者124 破血攻瘀抵当汤小便自利125 今反利者126 抵当丸津液下泄须小便利,屎定鞕251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虚证津泄致燥小便自利者233 润燥下结蜜煎导法阳虚水泄或小便利316 温阳化水真武汤里虚阳衰小便复利,身有微热377 回阳救逆四逆汤元阳将脱小便复利而大汗出389 胸胁满邪阻胸中邪郁于肺喘而胸满者36 宣肺散邪麻黄汤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者77 清宣郁热栀子豉汤胸闭不伸脉促,胸满者21 温通胸阳桂枝去芍药汤邪扰胸中胸满烦惊107 清热除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虚火上扰咽痛,胸满,心烦310 滋阴降火猪肤汤胸胁满邪郁胸胁邪热内郁胸胁不利设胸满胁痛者37 清疏邪热小柴胡汤胸胁苦......或胁下痞鞕96 伤寒四五日......胁下满99 胸胁满而呕104胸胁满不去者229 胁下鞕满266 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98 水饮内阻胸胁满微结147 散邪化饮柴胡桂枝干姜汤血瘀热阻胸胁下满如结胸状143 清泻肝热刺期门胁痛实证饮聚胸胁引胁下痛152 逐下水饮十枣汤胁痛热证邪犯胸胁设胸满胁痛者37 疏利邪热小柴胡汤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98 胁下及心痛231 腹胀满热证热郁气滞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79 清热行气栀子厚朴汤热邪郁阻腹满胁下及心痛231 疏利邪热小柴胡汤湿热郁结小便不利,腹微满者260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邪热内盛腹满身重219 清热生津白虎汤腹胀满实证邪热内滞腹微满,郁郁微烦123 行滞泻热调胃承气汤燥热内阻腹胀满者249 清下燥结燥实阻结腹满痛者254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腹满不减255 六七日腹胀不大便322 腹胀满虚证脾虚气滞发汗后,腹胀满者66 补脾行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脾虚寒凝因尔腹满时痛者279 温阳通脉桂枝加芍药汤脾阳虚衰下利腹胀满372 温复脾阳四逆汤腹痛虚寒寒凝于里胃中有邪气,腹中痛173 温中通阳黄连汤脾虚气滞因尔腹满时痛者279 温脾通脉桂枝加芍药汤下焦虚寒腹痛......便脓血者307 祛寒止痛桃花汤阳虚阴盛腹痛,小便不利316 温阳化水真武汤阳衰阴盛下利清谷......或腹痛317 回阳救逆通脉四逆汤腹痛实热燥屎阻结发汗不解,腹满痛者254 泻下燥结大承气汤邪热阻滞或腹中痛96 疏利气机小柴胡汤肝郁气滞少阴病,四逆......腹中痛者318 疏肝行滞四逆散心下满鞕热证热结气滞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 泻热行滞大柴胡汤邪热郁结心中结痛者78 清宣郁热栀子豉汤水热互结心下因鞕134 攻下热结大陷胸汤心下痛,按之石鞕者135 从心下至少腹硬鞕而痛不可近者137 若心下满而鞕痛者149 心下满鞕实证燥实在里烦躁心下鞕...须小便利,屎定鞕251 泻下里实大承气汤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321 痰实壅滞心下满而烦355 涌吐痰邪瓜蒂散饮停胸胁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152 逐下水饮十枣汤心下满鞕虚证水湿内阻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28 和脾利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饮停心下心下逆满,气上冲胸67 温阳利水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胃虚气逆心下痞鞕而满158 和胃补中,降逆消痞甘草泻心汤结胸大结胸水热互结心下因鞕,则为结胸134 攻下热结大胸陷汤结胸热实135 但结胸136 此为结胸也149 小结胸邪与痰结小结胸病138 消痰开结小陷胸汤寒实寒实内结寒实结胸141 攻痰破结三物白散痞热证热聚心下心下痞,按之濡154 泻热清痞大黄黄连泻心汤寒热互结心下痞鞕,干噫食嗅157 散邪消痞生姜泻心汤热痞表虚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155 消痞固表附子泻心汤痞虚证气虚邪滞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149 和胃消痞半夏泻心汤胃虚气逆医见心下痞......其痞益甚158 补虚消痞甘草泻心汤胃虚痰聚心下痞鞕,噫气不除161 消痞降逆旋覆代赭汤脾虚寒逆利下不止,心下痞鞕163 健脾温中桂枝人参汤水湿停聚痞不解......小便不利者156 温阳行水五苓散痞实证饮停心下心下痞鞕满152 逐下水饮十枣汤痰邪壅阻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患者166 涌吐痰实瓜蒂散痛实证热郁气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97 疏利邪热小柴胡汤邪结阻滞膈内拒痛134 泻下邪结大陷胸汤从心下至少腹而痛不可近137 若心下满而鞕痛者149 痰热互结按之则痛138 涤痰开结小陷胸汤腐秽积滞大实痛者279 泻秽止痛桂枝加大黄汤风湿风湿相搏近之则痛剧175 温经止痛甘草附子汤少腹满寒证水气内停心下有水气......少腹满40 温化水气小青龙汤实证邪聚下焦少腹里急392清利下焦烧裈散血结下焦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106 泻下瘀热桃仁承气汤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124 攻下血结抵当汤少腹鞕......其人如狂者125 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126 缓攻血结抵当丸邪热内结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137 攻下热结大陷胸汤气上冲虚证水气上逆心下逆满,气上冲胸67 温阳利水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寒气上乘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117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桂枝加桂汤虚热上冲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392 清热降逆烧裤散实证痰实壅滞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166 涌吐痰实瓜蒂散奔豚阳虚水逆欲作奔豚65 通阳利水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寒气上乘必发奔豚117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桂枝加桂汤振振摇阳虚水泛经脉失温身为振振摇者67 温利阳水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振振欲擗地者82 温阳利水真武汤不能食热证邪热犯胃嘿嘿不欲饮食96、97 清解胃热小柴胡汤心下满,口不欲食148 干呕不能食266 不能食而胁下满痛98 郁热在胃心中懊憹,饥不能食228 清热和胃栀子豉汤实证痰实壅阻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355 涌吐实邪瓜蒂散燥屎阻结谵语潮热,反不能食215 攻下燥结大承气汤能食热证血热及胃合热则消谷喜饥257 攻下血结抵当汤气滞胸未成实心下鞕......虽能食251 和胃行滞小承气汤呕吐里证邪犯肺胃鼻鸣干呕12 解肌和胃桂枝汤邪气犯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33 解表和胃葛根加半夏汤胃气上逆心下有水气,干呕40 化水降逆小青龙汤水气犯胃水入则吐74 化饮行水五苓散水饮上逆引胁下痛,干呕短气152 逐水攻邪十枣汤食谷不化干噫食臭157 和胃降逆生姜泻心汤热证邪热内扰虚烦不得眠......若呕者76 清热和胃栀子生姜豉汤邪热犯胃心烦喜呕96 清热降逆小柴胡汤邪高痛下,故使呕也97 呕而发热者149 干。

伤寒经方方症对应表

伤寒经方方症对应表
项次 46 方剂 麻杏甘石汤 组成 麻黄18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石 膏45~100克 麻黄18克,石膏45~100克,生姜9 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 麻黄18克,石膏45~100克,生姜9 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白朮12克 麻黄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 枣5枚,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克 甘草6克,麻黄12克 麻黄6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3克 麻黄9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3克 麻黄6克,细辛6克,炮附子3克 寒热 发热,恶风(-) 汗 痛烦气 胃口 小便 大便 外在症状 妇女 口渴 口干(+) 体力精神 睡眠 脉象 其它
方证基础(仅供参考)
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 6克,蜀漆(去腥)9克,牡蛎15克,龙 发热,恶风 骨12克 桂枝36克,炙甘草18克 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龙骨6克,牡 蛎6克 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白朮9克,人 参9克,干姜9克 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朮9克,炙甘 草6克 茯苓24克,桂枝12克,大枣4枚,炙甘 草6克 茯苓9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桂枝 6克 茯苓24克,泽泻12克,炙甘草6克,桂 枝6克,白朮9克,生姜12克 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 炙甘草9克 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 辛9克,五味子14克 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干 姜6克,五味子14克,半夏15克 茯苓12克,炙甘草9克,细辛9克,五 味子14克,干姜9克,半夏15克,杏仁 15克 茯苓12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14克, 干姜9克,细辛9克,半夏15克,杏仁 15克,大黄6克 桂枝6克,泽泻15克,茯苓9克,猪苓9 克,白朮9克 桂枝10克 ,甘草6克,牡蛎6克 ,大 黄12克,干姜12克 ,龙骨12克, 寒 水石18克,滑石18克,赤石脂18克, 白石脂18克,紫石脂18克,石膏18克 生地黄100克,防己3克,桂枝10克, 防风10克,甘草6克 发热,恶风 发热,恶风

伤寒杂病论金匮经方剂汇总一览表excel版

伤寒杂病论金匮经方剂汇总一览表excel版

越婢加术汤 越婢汤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 黄芪芍药桂枝汤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 栝蒌瞿麦薯蓣丸 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 枳实白术汤 茯苓白术戎盐汤 滑石乱发白鱼散 柏叶汤 黄土汤 下瘀血汤 排脓散 排脓汤 王不留行散 大黄牡丹汤 黄连粉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 茯苓杏仁甘草汤 橘皮枳实生姜汤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 半夏麻黄丸 桂枝生姜枳实汤 乌头赤石脂丸 旋覆花汤 薏苡附子散 九痛丸 桂枝茯苓丸 胶艾汤 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散 当归芍药散 干姜人参半夏丸 葵子茯苓散 白术散 枳实芍药散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竹皮大丸 竹叶汤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 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大黄四两 石膏一斤 茯苓三两 白术四两枳实三两 甘草三两(炙)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劈) 石膏如鸡子大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理中加黄芪汤 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桃花汤 猪肤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 半夏散 桔梗汤 苦酒汤 四逆散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附子汤 人参干姜汤 白头翁汤 柏叶阿胶汤 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 半夏干姜散 诃黎勒散 黄连茯苓汤 橘皮汤 橘皮竹茹汤 生姜半夏汤 大乌头煎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甘草粉蜜汤 乌头桂枝汤 茯苓泽泻汤 肾气丸 文蛤汤 蜘蛛散 小柴胡加茯苓汤 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 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 理中加附子汤 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 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 理中丸 四逆加人参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伤寒论》重点方剂

《伤寒论》重点方剂

第一章——太阳病辨证论治1、桂枝加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2、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3、桃核承气汤证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4、蓄水证证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6、桂枝人参汤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7、大陷胸汤证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8、小青龙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伤寒论》方证汇总大全集

《伤寒论》方证汇总大全集

《伤寒论》方证汇总大全集股骨头坏死1.桂枝汤方证: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5.)病下利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6.)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归经:太阳证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冬表虚证.2.,桂枝加桂汤方证:桂枝汤方证又见气上冲。

(太阳)3.,桂枝加葛根汤方证:桂枝汤方证见项背强几几者。

(太阳)4.,栝楼桂枝方证:痉挛拘急见桂枝汤证。

(太阳阳明)5.桂枝加黄芪汤方证:桂枝方证更见恶风或出黄汗者(太阳)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黄汗,汗出恶风而口渴者(太阳)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肢体麻木不仁,恶风而脉虚弱者。

(太阳)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里饮咳喘见桂枝方证者(太阳太阴)9.桂枝甘草汤方证: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者。

(太阳)10.桂枝救逆汤方证:外有表证为桂枝去芍药汤方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

(太阳阳明)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证:桂枝救逆汤痰饮轻者。

(太阳阳明)12.桂枝龙骨牡蛎汤方证:桂枝汤证兼见津液虚,惊悸不安者。

(太阳阳明)13.桂枝去芍药汤方证:桂枝汤证又见寸脉独浮,胸满者。

(太阳)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证:外有桂枝汤证里有寒饮,表虚而咳吐涎沫者。

(太阳太阴)15.小建中汤方证:桂枝汤证又见腹中急痛或心下悸而不呕者。

(太阳太阴)16.当归建中汤方证:小建中汤证又见血虚者(太阳太阴)17.黄芪建中汤方证:里急腹痛,汗出恶风明显者。

(太阳太阴)18.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证:桂枝汤证,身痛明显,胃气虚,脉沉迟者。

(太阳太阴)19.,桂枝人参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太阳太阴)20.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凉表虚而里虚不甚者。

(太阳太阴)21.当归四逆汤方证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更见心腹痛,呕吐头痛者(太阳太阴)22.,苓桂枣甘汤方证:为外寒内饮呈心下悸,腹痉挛,气上冲者(太阳太阴)23.苓桂术甘汤方证:外寒内饮的头晕目眩,短气,小便不利,气上冲者(太阳太阴)24.,茯苓甘草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呕逆者。

《伤寒论》112方证

《伤寒论》112方证

《伤寒论》112方证1.汤证:桂枝汤(12)病机:汗孔失固(表虚),汗出伤营,故曰“营弱”;风邪乘虚而入,在腠理,故曰“卫强”。

脉症: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口和不渴,脉浮缓(阳浮而阴弱)。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应用:外感病初期,项背部诸疮病的初期,见桂枝汤证者,及自汗等证可用此方。

此外,现代临床还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形性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肩凝症,无脉症,妊娠反应,人工流产后发热等。

2.汤证:桂枝加葛根汤(14)病机:同桂枝汤证,但经脉郁滞较突出。

脉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急,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疏利经脉。

处方:葛根9g 桂枝4.5g 芍药4.5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应用:麻疹初期,疹见未齐,见桂枝汤证者;痢疾初期,或胃肠病兼见桂枝汤证者。

他如落枕、颈椎病、头痛亦可酌用此方。

注:原书中有麻黄,于理不合。

从林亿、朱肱之说,去麻黄。

3.汤证:桂枝加附子汤(20)病机:在桂枝汤证基础上,又兼见因阳虚而漏汗之症,可由太阳中风误汗而致。

脉症:恶风,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或见手足冷,肢节微痛,脉沉微。

治法:扶阳止汗,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炮附子3~4.5g应用:治阳虚自汗。

4.汤证:桂枝去芍药汤(21)病机:太阳病而胸阳轻微受损,可由误下伤阳而致。

脉症:表证未解,但觉气上冲胸,胸满而微闷,苔薄白,寸口脉较关尺部为盛。

治法:扶阳解表。

处方:桂枝6g 炙甘草4.5g 生姜6g 大枣4枚应用:本方加味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阳虚证型者。

注:因胸满故桂枝汤去芍药。

本方为桂枝甘草汤加姜枣而成。

5.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病机:太阳病,里阳虚,表邪内陷,可由误下伤阳而致。

脉症:胸满,畏寒,指尖不温,苔薄白,脉促或虚数。

治法:温里复阳,辛散逐寒。

处方:桂枝6g 炙甘草4.5g 生姜6g 大枣4枚炮附子3~4.5g应用:本方可用于阳虚阴盛之胸痹证。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
文蛤散
水热内结
化水和表
五苓散

里证
水饮内停
脉浮,烦渴者
72
温化水湿
五苓散
六七日不解而烦……名曰水逆
74
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晦气
156

热证
里热炽盛
年夜烦渴不解
26
清热生津除烦
白虎加人参汤
年夜渴,舌上干燥而烦
168
口燥烦,心烦
169
阳热过重
其人发烦,目瞑
46
发散火邪
麻黄汤
邪热郁阻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桂枝二麻黄一汤
风寒郁表
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
38
解表清热
年夜青龙汤
表邪未解
恶风寒……而胁下满痛,目及身黄
98
清热解郁
小柴胡汤
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
148
解表和胃
邪尚在表
发热微恶寒
146
解肌和表
柴胡桂枝汤
卫阳缺乏
而复恶寒汗出者
155
温阳泻痞
附子泻心汤
表邪未解
而反恶寒者……心下因鞕
134
泻结和表
攻下泻热
小承气汤
虚证
津伤阳虚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
29
温阳济阴
甘草干姜汤
厥逆,咽中干,烦躁
30
阳虚阴盛
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宁静
61
温阳祛寒
甘姜附子汤
阴伤阳虚
发汗,若下之……烦躁者
59
扶阳救阴
茯苓四逆汤
心阳受伤
因烧针烦躁者
118
温阳除烦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寒证
寒邪犯胃

《伤寒论》方证整理大全(推荐收藏)

《伤寒论》方证整理大全(推荐收藏)

《伤寒论》方证整理大全(推荐收藏)一、桂枝汤方证:脉浮、发热、恶寒、头项僵痛、汗出;太阳病,发热汗出;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衄;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常自汗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阳明病,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属阳明也、脉浮虚者宜发汗;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宜桂枝汤和解其外)。

二、麻黄汤方证:脉浮紧、发热、恶寒、浑身疼(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喘;(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胸满;阳明病,脉浮、无汗、喘。

三、葛根汤方证:脉浮紧、发热、恶寒、项背强几几、无汗;(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

四、桂枝加葛根汤方证:脉浮紧、发热、恶寒、项背强几几、汗出。

五、小青龙汤方证:脉浮紧、发热、恶寒、浑身疼(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咳。

六、大青龙汤方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烦躁。

七、桃核承气汤方证:其人如狂、外解已但少腹急结、小便自利。

八、抵当汤(丸)方证:脉沉、不结胸、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或身黄)。

九、桂枝附子汤方证:脉浮虚而涩、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

十、桂加白术汤方证:脉浮虚而涩、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

十一、甘草附子汤方证:脉浮虚而涩、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有微肿。

十二、桂枝加附子汤方证:汗多、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十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证:(桂枝汤证误大汗)汗出、喘、无大热;(桂枝证误下)汗出、喘、无大热。

十四、桂枝二越婢一汤方证:(桂枝汤证误大汗)脉微弱、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十五、桂枝二麻黄一汤方证:(桂枝汤证误大汗)形似疟一日再发。

十六、白虎加人参汤方证: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伤寒若吐若下后)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热结在里)、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阳明病,口干舌燥渴欲饮水;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伤寒经方方症对应全表

伤寒经方方症对应全表
依据"张仲景用方解析"、"经方传真"之【辨证要点】整理。(红字表示主症或突出点;(++)表症重,(+)表有该症,(-)表无该症)
项次
方剂
组成成分
寒热

痛烦气
胃口 小便 大便
外在症状
1 桂枝汤
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 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发热,恶风
汗(+) 头痛,颈痛
2 桂枝加桂汤
45克(分冲)
头痛,颈痛
头痛,颈痛,腹痛,腹 拘急
呕(-)
16
黄芪桂枝五物 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

4枚,黄芪9克
肢体麻木不仁
17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 草6克
发热,恶风
汗(+)
18
桂枝去芍药加 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
附子汤
草9克,炮附子3克
发热,恶寒(++) 汗(+)
发热,恶风
汗(+) 头痛,颈痛,咳,喘
12
桂枝加龙骨牡 蛎汤
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 草6克,大枣4枚,生龙骨9克,牡蛎9 克
发热,恶风
汗(+)
头痛,颈痛,心悸,遗 精
13 小建中汤
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炙甘 草6克,大枣4枚,饴糖45克(分冲)
发热,恶风
汗(+)
头痛,颈痛,腹痛,腹 拘急,心悸
桂枝15克,芍药9克,生姜(切)9 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枚
发热,恶风
汗(+) 头痛,颈痛,气上冲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汗出恶风,黄染,腰胯痛重,苔白腻,脉沉细,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无黄染。
辨证要点:用于桂枝汤证更见表虚明显者
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黄芪10克
桂枝加黄芪汤《金匮要略》用于治疗黄汉,但临床本方用于表虚的痹痛更为常见。凡不论风湿、类风湿病、产后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等,但必见本方证者,方可用之。
6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
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更是黄汗的特征。由于其人渴,津液亡失已甚,故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症见口渴,汗出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
辨证要点: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益气祛湿,和营泻热;主治黄汗。
生黄芪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
禁忌:太阳病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不可发大汗,尤其忌用用火泊汗,病在表不可下;合并里饮,不可单发汗。
太阳病方证
(一)、桂枝汤类方证
方证
病机
适应症及辨证要点
治法
方剂组成
应用
1
桂枝汤方证
汗孔失固(表虚),汗出伤营,故曰“营弱”;风邪乘虚而入,在腠理,故曰“卫强”。
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口和不渴,脉浮缓(阳浮而阴弱)。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证
鼻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缓
辨证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表虚证;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外感病初期,项背部诸疮病的初期,见桂枝汤证者,及自汗等证可用此方。此外,现代临床还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形性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肩凝症,无脉症,妊娠反应,人工流产后发热等。
伤寒论方剂一览表
一、太阳病证
定义:在表的阳证,人体患病后,机体反应出的症状特点:病位在表,其病情为阳热性一类的证(中风、伤寒),而不是经络脏腑概念。
治则:太阳病为在表的阳热实证,治需以发表剂,使人体达成发汗的机转,把病邪驱除体外。治疗中风证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为主,治疗伤寒证以麻黄汤辛温发热解表为主。
2
桂枝加桂汤方证
寒邪引发之奔豚气
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可见心下悸,短气急迫不能忍耐,脉沉迟
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
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又见气上冲者
散寒降逆
桂枝15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4枚
本方治寒气上冲之奔豚证。该方证常见于癔病、膈肌痉挛、结肠过敏症及心脏病。
3
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同桂枝汤证,但经脉郁滞较突出
黄芪补虚实表。另加苦酒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汗多以致于渴者。
不渴者,宜桂枝加黄芪汤;渴者,宜本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
本方证适用荣卫外虚,风寒内侵而致的血痹
本方证多见于慢性病,如风湿病等引起的神经麻痹症,脑动脉硬化,脑栓塞后遗症。臂无力,双手麻木不能紧握,口干不思饮。
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恶风而脉虚弱者。
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身拘急者
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栝楼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g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
本方证也常见于急性病,不论是急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即可出现本方证。但要排除表实葛根汤及表虚桂枝加葛根汤证而确认本证。
5
桂枝加黄芪汤方证
祛风散黄、表卫阳虚的多汗
身体麻木不仁者。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4枚
脉弦数加生石膏30g
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
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急,脉浮缓
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项背强几几
调和营卫,疏利经脉
葛根12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4枚
麻疹初期,疹见未齐,见桂枝汤证者;痢疾初期,或胃肠病兼见桂枝汤证者。他如落枕、颈椎病、头痛亦可酌用此方。
4
栝楼桂枝汤方证
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至表虚肌不和
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