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0c2c2a7375a417866f8f47.png)
(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确定加工表面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该零件加工表面为:Φ40的孔,底面,三个Φ9的孔,通槽,左右端面。
根据各表面的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Φ40的孔加工路线为粗、半精镗;底面加工路线为铣、磨;端面的加工方法为铣;Φ9的孔的加工路线为钻;通槽的加工路线为铣。
1)拟定加工路线:一.铸造。
二.退火。
三.铣底面。
四.钻,铰两工艺孔Φ9。
五.铣左右两端面。
六.钻孔Φ40。
七.钻孔Φ9。
八.铣槽5。
九.清洗,去毛刺,倒角。
十.检验。
由于进行的是批量的生产,本工艺路线是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组织工序的,工序四铣底面是粗加工,用两块条形支承板将其定位,再来铣底面,被加工孔Φ9可在普通钻床上用钻模加工。
优点是装夹次数少,夹具数目也少,易于保证表面的位置精度,减少工序间的运输量,缩短生产周期。
(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查《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手册》,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表1 加工余量表(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根据一般工厂现有的生产条件,为了满足生产需要,现选用各工序所用的设备为:工序三:X62卧式万能铣床,YT15三面刃铣刀,专用夹具,0~200/0.2mm 游标卡尺。
工序四:Z525钻床,Φ9mm标准锥柄麻花钻,专用夹具,0~200/0.2mm 游标卡尺。
工序五:X62卧式万能铣床YT15三面刃铣刀,专用夹具,0~200/0.2mm 游标卡尺。
工序六:Z550钻床,Φ39mm标准锥柄麻花钻,专用夹具,0~200/0.2mm 游标卡尺。
工序七:Z550钻床,Φ40mm标准锥柄麻花钻,Φ40YT15扩孔刀,0~200/0.2mm 游标卡尺,钢直尺,Φ40孔用塞规。
工序八:Z525钻床,φ9麻花钻,0~200/0.2mm 游标卡尺,钢直尺,Φ9孔用塞规。
工序九:X62卧式万能铣床,YT15三面刃铣刀,专用夹具,0~200/0.2mm 游标卡尺。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c6b04add3383c4ba4cd28c.png)
目录(一)零件分析§1.1 零件的作§1.2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3.1确定毛坯种类§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3.3绘制铸件零件图(四)工艺规程设计4.1选择定位基准§4.1.1粗基准的选择§4.1.2精基准的选择4.2 制定工艺路线4.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决定§4.3.1圆柱表面工序尺寸§4.3.2平面工序尺寸§4.3.3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4.3.4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4.3.5填写工序卡(五)夹具设计§5.1问题的提出5.2夹具的设计§5.2.1定位基准的选择§5.2.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5.2.3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5.2.4夹具设计装备图(六)参考文献一、零件的分析1 零件的作用轴套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磨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更换零件,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为轴套或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或衬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降低因更换轴的成本,轴套一般有滑动轴承,轴向定位,及减磨减震的作用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轴套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14∅以及与此孔相通的∅9。
2﹑M60⨯1.5的内螺纹3﹑∅70,∅65及∅105的圆跳动,M60⨯1.5的同轴度。
4﹑∅65外圆面,∅105的端面,∅70的外圆面的表面粗糙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70外圆及端面,∅65外圆及端面,∅55内圆可通过车削进行加工,并且保证精度要求,可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精度要求及机床达到的位置精度,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轴套产品的年产量为8000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为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3%和0.5%,零件年产量为N=⨯1/⨯台/每年件台(1+3%)(1+5%)=8281件/年8000轴套的重量是0.86k/g个,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表2.2的“机电产品的零件类型分类”知,轴套属轻型零件。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手柄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手柄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f835f359eef8c75ebfb38f.png)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手柄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年产量为5000件)学号姓名要紧内容:一、设计零件毛坯,绘制毛坯图。
二、制定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线路,填写工艺进程卡。
3、设计Φ12H7孔加工工序进程,填写工序卡。
4、设计Φ12H7孔加工工序中所利用的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及其要紧零件图。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体要求:在熟悉机械制造技术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的内容的基础上,阅读所发零件图图形,依照图形结构特点设计零件的毛坯结构,绘制零件毛坯图;依照零件的零件结构特点和各加工面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和表面精度,合理分派零件的各工序的加工方式;并结合毛坯尺寸确信制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填写工艺进程卡和工序卡;而后依照指定工序的加工情形,设计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及其要紧零件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对设计进程作出总结。
要紧参考资料:完成期限:指导教师签名: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名:2021年月日1 前言 (4)2 零件的分析 (4)3确信毛坯的制造形式 (5)3.1 确信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3.1.1. 公差品级 (6)3.1.2. 毛坯重量 (6)3.1.3. 棒料材质系数 (6)4. 机械加工工艺进程设计 (7)定位基准的选择 (7)4.2 零件表面的加工方式 (8)4.3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线路 (9)4.4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0)5.确信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11)6.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11)6.1.1 选择机床 (11)6.1.2 选择夹具 (12)6.1.3 选择刀具 (14)6.1.4 选择量具 (14)6.2 确信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15)6.2.1 端面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15)6.2.2 外圆柱面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16)6.2.3 孔的加工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17)7. 确信切削用量及其大体时刻 (18)7.1 工序三粗车Φ45mm外圆的切削用量及大体时刻 (19)工序三切削用量的确信 (19)检查机床功率 (20)大体时刻的确信 (21)工序七加工Φ12H7mm孔的切削用量及大体时刻 (21)7.2.1 确信进给量f (22)7.2.2 确信切削速度v (22)7.2.3 查验扭矩功率 (22)8 总结 (22)9参考文献 (23)1 前言这次课程设计是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切的综合性的总温习,使咱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大体理论,通过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有了设计一个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7687a102d276a200292e63.png)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工装类)批次、层次、专业0602、专升本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外学习中心学生姓名___ __ __ 学号 __ ___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轴套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08 年3月9日起至2008 年4月30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一)、题目要求见附件1中所列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题目,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找一个相类似的题目。
不论是从附件中选题还是从工作中找相关题目,均需满足以下的内容及要求。
(二)、主要内容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根据题目中给定的零件的年产量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零件的分析(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2)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确定主要加工表面。
(3)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主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5)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表面质量要求。
(6)热处理要求及其它要求。
3、选择毛坯(1)根据零件用途确定毛坯类型。
(2)根据生产批量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3)根据手册查定表面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4、工艺规程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包括粗、精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制定工艺路线(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5)工序设计①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a.选择机床b.选择夹具c.选择刀具d.选择量具②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6)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7)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机床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1)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①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根据六点定位原则,分析工序图上所规定的定位方案是否可取,否则应提出修改意见或提出新的方案。
在确定了工件的定位方案后,即可根据定位基面的形状,选取相应的定位元件及确定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
②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计算夹紧力③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对于钻床夹具应正确地选择钻套的型式,铣床要合理地设置对刀装置,镗床夹具应合理地选择镗套类型。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55f51610a6f524ccbf85cb.png)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设计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指导教师起止日期摘要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生产的支柱,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装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技术力量也将不断的提高。
齿轮、连杆、轴套、支座、压盖类常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的设计与应用对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所必须掌握和了解的技能,这些零件在企业生产中也经常出现。
套筒类零件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在机器中主要起支承、定位或导向作用的零件。
本文以轴类零件为基础,分析其制造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进行铣槽用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设计加工方法零件夹具目录中文摘要 (I)1.引言 (1)2.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3.零件的分析 (1)4.选择毛坯 (2)5.工艺规程设计 (3)5.1定位基准的选择 (3)5.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5.3制定工艺路线 (3)5.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 (4)5.4.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4)5.4.2确定毛坯尺寸 (5)5.4.3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 (5)6.工序设计 (7)6.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7)6.1.1选择机床 (7)6.1.2选择夹具 (8)6.1.3选择刀具 (8)6.1.4选择量具 (8)6.2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9)6.2.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 (9)6.2.2确定轴向工序尺寸 (9)6.2.3确定铣槽的工序尺寸 (10)7.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 (10)8.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0)9.铣槽用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 (16)9.1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16)9.2确定夹具类型 (16)9.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定定位元件 (16)9.3.1拟定定位方案 ..............................................................................16 9.3.2选择定位元件 ..............................................................................17 9.3.3定位误差计算 ..............................................................................17 9.4确定夹紧方案 .................................................................................17 9.5确定对刀装置 .................................................................................18 9.5.1选择对刀块和塞尺 ........................................................................18 9.5.2计算对刀尺寸H 和B .....................................................................19 9.6夹具精度分析和计算 ........................................................................19 9.6.1尺寸00.527 mm 的精度分析 ...............................................................19 9.6.2角度尺寸60˚±30´的精度分析 ............................................................20 9.7夹具总图 .......................................................................................20 9.8夹具零件图 ....................................................................................20 10.课题小结 .......................................................................................24 参考文献 (24)1.引言机械、机器和机床等机械结构是由部件和零件装配成的,部件又是由组件和零件装配而成的。
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备设计说明书
![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备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c51b0d8bd63186bcebbccd.png)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4)1.1机械制造的重要性 (4)1.2夹具的发展历史 (5)1.3小结 (6)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2.1零件的作用 (7)2.2轴套零件的结构分析 (8)2.3确定毛坯类型 (9)2.4毛坯余量的确定 (10)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12)3.1加工阶段划分的作用 (12)3.2制定加工方案即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13)3.2.1工序的合理组合 (13)3.2.2工序的分散与集中 (14)3.3工艺基准的选择 (16)3.4工序计算 (18)第四章夹具设计 (29)4.1钻夹具概述 (29)4.2夹具分析说明 (29)4.3定位方案的选定 (30)4.4夹紧方案的选定 (30)4.4.1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30)4.4.2常见的几种夹紧机构 (31)4.5定位误差计算 (33)4.5.1定位误差的概念 (33)4.5.2钻夹具定位误差计算 (34)4.6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5)第五章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40)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的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的分析,包括毛坯选材制造方法、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卡片的编制、夹具的设计以及最后的论文撰写;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特别是关于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专业书籍,通过分析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共用,结合零件图纸的尺寸精度和技术要求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根据工艺路线选择加工设备、量具、刀具等要素。
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路线主要如下:第一,首先绘制轴套的零件图;第二,初步拟定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第三,根据零件图设计一套夹具,初步拟定所设计的夹具为钻直径为8mm的孔;第四,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第五,编制说明书一份。
关键词:轴套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夹具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sleeve parts, the purpose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axle parts, including the blank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card programming, fixture design and the paper writing; design method is mainly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books, literature, especially on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book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 of parts in the machine and common parts, combined with the size precision 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machining process route,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route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measuring tools, cutting tools and other elements.Design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mainly as follows: first, the first drawing sleeve parts diagram; second, tentatively set the mechanical line processing sleeve; third, to design a set of fixture parts of the map, the initial design of fixture for drilling the hole diameter is 8mm; fourth, according to the machining process for machining process card; fifth, a compilation of instructions.Keywords: Axle sleeve specification process card fixture第一章绪论1.1机械制造的重要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决定了该国的制造业水平,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就是指在制造产品时依靠机器来操作的程度,对于当今比较流行的数控技术、人造机器人技术、电器自动化技术等都属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范畴,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这绝对是得力于机械自动化专业的研究成果,为此我们必须将该项技术一直发展下去。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b52f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1. 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并起到保护轴和轴承的作用。
轴套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引擎、机床、风机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2. 轴套的材料选择轴套的材料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合金、铝合金、钢等。
铜合金轴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铝合金轴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重量要求较轻的设备;钢制轴套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高负载和恶劣工况下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3. 轴套的加工工艺3.1 轴套的车削加工轴套的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轴套的内外径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车床、夹具、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车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夹紧;步骤4:启动车床,进行粗车削和精车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车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研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3.2 轴套的磨削加工轴套的磨削加工通常用于提高轴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内孔磨削。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磨床、砂轮、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磨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砂轮粒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磨床上,并调整好夹具,保证轴套的稳定性;步骤4:启动磨床,进行粗磨削和精磨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磨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3 轴套的冷镦加工轴套的冷镦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孔上的花纹或沟槽。
冷镦加工与车削和磨削不同,它通过冷镦机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
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与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
![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与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https://img.taocdn.com/s3/m/664526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c.png)
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与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覆盖主要的工艺设计细节。
以下是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油孔夹具工艺设计工序卡片: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设计规程
1、产品介绍
轴承套是由低碳钢或不锈钢制成的,用于安装轴承,进行精密加工,
其内壁有压力形成的油槽。
2、加工材料
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硬度符合要求。
3、加工设备
采用数控机床,可以完成加工精度高,表面处理精细。
4、加工工艺
(1)精加工阶段:
a.基准加工:拆下轴承套,放在机床上,将轴承套的外形加工,保证
外形精度。
b.对刀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对轴承套的孔加工,保证孔的精度。
c.抛光:使用砂纸抛光,使周围表面光洁无缺陷,达到表面处理要求。
(2)油孔加工:
a.拆下轴承套,放在油孔夹具上,定位准确。
b.进行铣削,完成油孔加工,保证油孔的精度。
c.抛光:使用砂纸抛光,使油孔表面光洁无缺陷,达到表面处理要求。
(3)清洗:
a.使用清洗液,将加工过的轴承套进行清洗,清除残留的油脂和污垢。
b.使用空气吹扫,将清洗出来的污垢和气体吹除。
1、工序卡片介绍。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f6ec4bdd3383c4ba4cd27f.png)
目录序言 (5)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2、基准选择原则 (7)3、定位基准选择 (7)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7、确定切削用量 (9)二、夹具设计 (12)1、问题提出 (12)2、家具设计 (13)三、小节 (15)四、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1)零件的结构特点轴承座如附图1所示。
该零件是起支撑轴的作用。
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Φ40的孔内表面。
主要配合面是Φ22的轴孔。
零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属于较简单的零件,结构简单。
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图上主要技术要求:调质至HB230-250,锐边倒角,未注倒角0.5x45°,表面作防锈处理。
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a)总宽:为18±0.05mm。
mm,表面粗糙度Ra1.6um,b)轴孔:Φ22的孔径:Φ22+0.018mm,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外圆与内c)Φ34的外圆:直径为Φ34-0.007-0.025孔的同轴度不超过0.02m.,轴肩距为12mm。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5bde3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f.png)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指导加工人员按照规程进行加工操作,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工艺要求。
机床夹具则是机械加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工序及其次序,以及检验和测试过程。
2.机床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的加工零件特性和工艺要求,设置不同的加工设备,选用不同的刀具和夹具,以及掌握设备、刀具和夹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操作规程要求:包括放置、定位、夹紧、调整机床、刀具和夹具等步骤,确保加工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检验要求:加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位置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表面质量等,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需要考虑加工零件的类型、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
在选用加工设备和刀具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不同的机床和刀具。
在制定操作规程和检验要求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加工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此外,为了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和工艺要求,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机床和刀具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机床夹具的设计应该根据需要加工的零件形状、尺寸和材料特性来进行。
对于大批量、标准化的零件加工,可以使用通用的机床夹具;对于小批量、非标准化的零件加工,则需要针对不同零件进行设计单独的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紧方式:夹紧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夹紧、气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不同的夹紧方式对于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2.夹口结构:夹口结构应该与加工零件的形状相适应,确保夹持力和稳定性。
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1dfa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1.引言(100字)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工作步骤等的规程文件。
专用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使其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工具。
本文主要探讨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2.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00字)制定加工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产品设计要求、分析产品特性、制定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确定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点、编制工艺文件。
首先,确定产品设计要求是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基础。
产品设计要求包括产品的尺寸、材料、表面要求等。
在了解产品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产品特性。
分析产品特性可以帮助确定正确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
其次,制定工艺流程是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工作步骤和工艺路径,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工序和后续处理等。
在制定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加工性能、工艺设备的可用性和工艺成本等因素。
然后,确定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是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重点。
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工艺方法包括工艺设备的选择、夹具的设计等。
确定正确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可以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最后,确定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点是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
检验方法包括产品尺寸测量、表面质量检验等,质量控制点是指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的关键环节,如工艺设备的调试、夹具的检验等。
通过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可以进行加工工艺的检验和监控。
3.专用夹具的设计(800字)专用夹具是根据产品加工过程的要求,为固定工件而设计的一种工具。
夹具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尺寸、形状、工艺要求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专用夹具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夹具的类型。
夹具的类型包括机械夹具和液压夹具等。
机械夹具适用于对工件施加机械力的加工工艺,液压夹具适用于对工件施加液压力的加工工艺。
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和工艺方法,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91ed4bf01dc281e53af066.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业设计 (论文)课题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本次设计是对轴承座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5121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5.png)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轴零件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类零件,用于连接传递动力或承受转动剧烈的载荷。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选择:轴零件通常使用中碳钢或合金钢等材料,要根据轴零件的用途、负载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预处理:轴零件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调质和渗碳等。
3.切削工艺:轴零件的切削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根据轴零件的尺寸、形状和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削方法。
4.精加工:轴零件的精加工通常包括抛光、研磨等工艺,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
精加工可以采用手工操作或机械设备进行。
5.总装:轴零件的总装通常需要与其他零件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机械装置。
在总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相对位置,确保装配质量。
二、夹具设计为了提高轴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通常需要设计和使用夹具。
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和刀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保持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和姿态,并对其施加合适的力,以便进行切削、磨削等操作。
夹具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夹紧方式:夹具的夹紧方式通常有机械夹紧、液压夹紧、气动夹紧等。
根据轴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
2.夹具结构:夹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工件的固定性、稳定性和刚性等要求,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
3.刀具位置和布置:夹具设计应考虑刀具的位置和布置,以保证切削力、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因素的合理分布,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4.夹具调整:夹具设计中应考虑夹具的调整和组合方式,以便适应不同尺寸、形状和加工要求的轴零件。
5.安全性:夹具设计应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预防夹具的开合和调整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软件工具,进行夹具的三维建模和性能分析,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fb3d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e.png)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加工工艺流程2.加工工艺参数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根据轴套零件的材料和尺寸等特性,通过试切试车等实验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
3.加工设备选择根据轴套零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适合的机床和工具进行加工。
常用的加工设备包括立式车床、卧式车床、铣床、钻床等。
4.加工工具选择加工工具包括车刀、铣刀、钻头等。
根据轴套零件的加工要求和加工材料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具。
车刀的选择要考虑锋角、刃数和刃尖半径等因素。
5.加工工艺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控制,遵循操作规范,确保加工质量。
对于精密加工工序,要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如预热、稳定热处理等,以提高加工精度。
二、夹具设计1.夹具的作用夹具是用来固定工件以便进行加工的装置。
轴套零件的夹具设计要考虑到工件形状和尺寸的特点,确保夹具能够牢固地固定住工件,并满足加工要求。
2.夹具类型选择夹具类型包括机械夹具、液压夹具和气动夹具等。
根据轴套零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效率、操作方便性和成本等因素。
3.夹具结构设计夹具的结构设计要合理布置夹具部件,确保夹具能够与机床协调配合,并满足加工工艺要求。
夹具的结构要稳定、简单,易于加工和调整。
4.夹具定位准确性夹具的定位准确性对于轴套零件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夹具的定位要采用可靠的定位方式,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加工精度。
5.夹具刚性和稳定性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夹具的刚性要求高,能够抵抗切削力和振动力的影响,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总之,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是确保轴套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只有合理设计和控制加工工艺,并设计出合适的夹具,才能保证轴套零件的全面满足设计要求。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研究内容及目标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研究内容及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991705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5.png)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研究内容及目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研究内容及目标一、研究内容1.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1 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1.2 工艺路线的确定1.3 工艺能力的评定1.4 工艺文件的编制2. 专用夹具的设计与制造2.1 夹具的类型与作用2.2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3 夹具的制造工艺2.4 夹具的使用与维护二、研究目标1. 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1.1 通过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减少加工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稳定性。
1.2 设计和制造适用的专用夹具,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提高加工的精确度和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2.1 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和精简工艺流程,降低材料的浪费和加工时间。
2.2 设计并使用专用夹具,减少人工操作,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2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机械加工工艺是现代制造工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制定工艺规程和设计专用夹具是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在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零件的材料、结构、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工艺稳定性和可行性。
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制造则需要结合具体加工要求和设备条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制造,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制造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结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研究内容涉及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创新。
只有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对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研究内容及目标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c5593fa21614791611282d.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 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 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 1)、毛坯类型; 2)、余量确定; 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 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 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 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 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图分析; 2)、定位方案确定; 3)、定位误差计算; 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主要介绍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其次设计钻两斜孔的钻孔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_________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套。
轴套的主要作用是传动连接作用,保证各轴能正常运行,并保证部件与其他部分正确安装。
因此轴套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
图1 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由轴套零件图可知。
轴套是一个轴类零件,它的外表面上有2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
此外各表面上还需加工一系列孔。
因此可将其分为三组加工表面。
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析如下:(1)以外圆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4外圆面、φ30外圆面的加工;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1.6Ra m μ。
(2)以φ20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孔。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0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孔,粗糙度为 1.6Ra m μ端面。
(3)其他各个小孔,3-φ孔,φ20孔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由以上分析可知。
该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对于轴套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的生产量很大。
怎样满足生产率要求也是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轴套孔系加工方案,应选择能够满足孔系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
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最低的机床。
第二章 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选择毛坯零件机械加工的工序数量、材料消耗和劳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毛坯的选择有关,因此,正确选择毛坯具有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根据该零件的材料为45钢、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结构形状很复杂、尺寸大小中等大小、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在此毛坯选择锻造成型。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1)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根据毛坯制造方法采用的造型,查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轴套”零件材料采用灰锻铁制造。
材料为45钢,硬度HB 为170—241,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锻造毛坯。
(2)面的加工余量。
根据工序要求,结合面加工分粗、精铣加工。
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表。
其余量值规定为mm 4.3~7.1,现取mm 0.2。
表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mm 28.0 。
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其余量值规定为mm 1。
差等级选用CT7。
再查表可得锻件尺寸公差为mm 6.1。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毛培图如图2-1图2-1 毛坯图第三章 工艺过程设计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各重要支承的加工余量均匀;(2)保证装入轴套的零件与箱壁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应选择的主要支承孔作为主要基准。
即以轴套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孔作为粗基准。
也就是以前后端面上距顶平面最近的孔作为主要基准以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再以另一个主要支承孔定位限制第五个自由度。
由于是以孔作为粗基准加工精基准面。
因此,以后再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主要支承孔时,孔加工余量一定是均匀的。
2、精基准的选择从保证轴套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
精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轴套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轴套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顶平面与各主要支承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积较大,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但用一个平面定位仅仅能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
至于前后端面,虽然它是轴套的装配基准,但因为它与轴套的主要支承孔系垂直。
如果用来作精基准加工孔系,在定位、夹紧以及夹具结构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予采用。
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5mm粗车φ54左端面粗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4mm精车φ54左端面精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钻扩铰φ20mm孔钻扩铰φ20mm孔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加工阶段的划分轴套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
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
工序顺序安排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
轴套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
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
由于顶平面加工完成后一直到轴套加工完成为止,除了个别工序外,都要用作定位基准。
因此,结合面上的孔也应在加工两工艺孔的工序中同时加工出来。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先粗加工平面,再粗加工孔系。
对于轴套,需要精加工的是孔前后端平面。
按上述原则亦应先精加工平面再加工孔系,但在实际生产中这样安排不易于保证孔和端面相互垂直。
因此,实际采用的工艺方案是先精加工支承孔系,然后以支承孔用可胀心轴定位来加工端面,这样容易保证零件图纸上规定的端面全跳动公差要求。
各纹孔的攻丝,由于切削力较小,可以安排在粗、精加工阶段中分散进行。
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
清洗是在c ︒-9080的含%—%苏打及%—%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
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mg 200。
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
清洗是在c ︒-9080的含%—%苏打及%—%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
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mg 200。
确定总的工艺路线根据以上分析过程,现将轴套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工艺路线一:10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5mm20 粗车φ54左端面 粗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30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4mm40 精车φ54左端面 精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50 钻扩铰φ20mm 孔 钻扩铰φ20mm 孔60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70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80 钻孔3-φ 钻孔3-φ ,90 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100钳工去毛刺 钳工去毛刺110 检验入库 检验入库工艺路线二:10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5mm20 粗车φ54左端面 粗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30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4mm40 精车φ54左端面 精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50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60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70 钻扩铰φ20mm 孔 钻扩铰φ20mm 孔80 钻孔3-φ 钻孔3-φ ,90 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100钳工去毛刺 钳工去毛刺110 检验入库 检验入库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合理,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发现该方案一比较合理。
综合选择方案一:10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5mm20 粗车φ54左端面 粗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30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控制尺寸54mm40 精车φ54左端面 精车φ54左端面,控制尺寸32mm50 钻扩铰φ20mm 孔 钻扩铰φ20mm 孔60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70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80 钻孔3-φ 钻孔3-φ ,90 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100钳工去毛刺 钳工去毛刺110 检验入库 检验入库工艺装备的选择所选刀具为YG6硬质合金可转位外圆车刀。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由于CA6140机床的中心高为200mm (表),故选刀杆尺寸H B ⨯=mm mm 2516⨯,刀片厚度为mm 5.4。
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屑孔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0V =012,后角0α=06,主偏角v K =090,副偏角'v K =010,刃倾角s λ=00,刀尖圆弧半径s r =mm 8.0。
第四章 xxx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工序简图的绘制工序卡如图4-1所示图4-1 工序卡工序余量的确定(1)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根据毛坯制造方法采用的造型,查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轴套”零件材料采用灰锻铁制造。
材料为45钢,硬度HB 为170—241,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锻造毛坯。
(2)面的加工余量。
根据工序要求,结合面加工分粗、精铣加工。
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表。
其余量值规定为mm 4.3~7.1,现取mm 0.2。
表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mm 28.0-。
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其余量值规定为mm 1。
差等级选用CT7。
再查表可得锻件尺寸公差为mm 6.1。
工序尺寸的确定工序70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切削用量的确定工序70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①.确定切削深度p a由于单边余量为mm 5.2,可在一次走刀内完成,故p a =25.2=mm 25.1 ②.确定进给量f 根据《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可知:表刀杆尺寸为mm 16mm 25⨯,p a mm 4≤,工件直径100~400之间时,进给量f =~r mm按CA6140机床进给量(表—9)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可知:f =r mm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1—30,CA6140机床进给机构允许进给力m ax F =353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