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人教版 第8单元2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排队问题公式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排队问题公式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排队问题公式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排队问题是一个常见的练习题类型。

孩子们需要理解如何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排队的顺序,并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一年级数学练习题中常见的排队问题,并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公式。

排队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排队问题,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数字、顺序和排序的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假设有一组学生站成一排进行排队,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一:班级有10个学生,他们按照身高从低到高的顺序排队,身高最矮的学生站在第几个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公式,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身高最矮的学生所在的位置。

我们知道,班级有10个学生,所以可以使用公式位置 = 班级总人数 - 排名 + 1,其中位置表示学生所在的位置,排名表示学生的排名。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最矮的学生所在的位置为 10 - 1 + 1 = 10。

问题二:班级有10个学生,他们按照身高从低到高的顺序排队,身高最高的学生站在第几个位置?类似地,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公式来计算出身高最高的学生所在的位置。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身高最高的学生的排名为10。

将这个值代入公式位置 = 班级总人数 - 排名 + 1,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最高的学生所在的位置为 10 - 10 + 1 = 1。

问题三:班级有10个学生,按照他们的学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学号为偶数的学生站在第几个位置?通过观察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得知学号为偶数的学生的范围为2、4、6、8、10。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的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学号为偶数的学生的排名代入公式位置 = 班级总人数 - 排名 + 1,我们可以计算出学号为偶数的学生所在的位置为 10 - 排名 + 1。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在解决排队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公式位置 = 班级总人数 - 排名 + 1 来计算学生所在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技巧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技巧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技巧一、排队问题解题技巧总结。

1. 明确排队的方向(如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

2. 确定已知的人物位置和数量关系。

3. 对于“之间有几个”的问题,要注意不包含两端的人物;对于“从某个位置数到另一个位置共几个”的问题,要包含两端的人物。

二、20道排队问题及解析。

1. 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5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要求这一队的总人数,需要把小明前面的人数、小明后面的人数和小明自己加起来。

所以一共有3 + 5+1 = 9人。

2. 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小红排在第4个,从后面数小红排在第7个,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解析:从前数小红是第4个,说明小红前面有3个人;从后面数小红是第7个,说明小红后面有6个人。

那么总人数就是3+1 + 6=10人。

3. 同学们排队上车,从前往后数,小力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力排在第12位,这一排共有多少人?- 解析:从前往后数小力是第8位,那么小力前面有7个人;从后往前数小力是第12位,那么小力后面有11个人。

所以这一排的人数是7+1+11 = 19人。

4. 一群小朋友排队做游戏,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5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8个,这一排有多少个小朋友?- 解析: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5个,说明小明左边有4个小朋友;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8个,说明小明右边有7个小朋友。

那么这一排小朋友的数量是4 + 1+7=12个。

5. 小动物们排队,小狗前面有4只小动物,后面有8只小动物,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在排队?- 解析:把小狗前面的动物数量、小狗后面的动物数量和小狗自己加起来,就是4+8 + 1=13只。

6. 小朋友们排队买冰淇淋,小花排在第3个,她后面还有10个小朋友,这一队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解析:要求总人数,把小花前面的人数(2个人)加上小花后面的人数和小花自己,即2+1+10 = 13个小朋友。

7. 同学们排队跳远,从左数小强排在第9个,他的右边还有5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跳远?- 解析:从左数小强是第9个,他右边有5个同学,那么总人数就是8+1+5 = 14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 排队问题 口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 排队问题 口诀

题目: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口诀目录一、引言二、排队问题的重要性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四、口诀的应用与实例五、总结一、引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数学口诀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的重要辅助工具。

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排队问题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题目,它既考验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队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排队问题的重要性排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而在数学中,排队问题也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通过排队问题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先后顺序、数学逻辑等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掌握排队问题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是一种简洁易记的诀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队问题。

以下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1. 高低矮,掌握了,能够排队不能靠。

2. 队尾头,秩序好。

3. 队尾头,秩序好。

4. 不行过,再走好。

5. 小孩,先行动。

这些口诀简洁明了,迅速帮助学生记忆排队的规则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应对排队问题时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

四、口诀的应用与实例接下来,我们以一些排队问题为例,来说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假设有以下几个排队问题:1. 有5个小朋友在校门口排队去操场,甲在队尾,乙在队首,乙再往队尾走了2步,此时队首变成了谁?2. 3只小鸭子在水塘边排队喝水,排成了高高低低的顺序,这3只小鸭子的顺序是什么样的?对于问题1,根据口诀第四句“不行过,再走好”,乙再往队尾走了2步后,队首应该是甲。

甲成为了队首。

对于问题2,根据口诀第一句“高低矮,掌握了,能够排队不能靠”,小鸭子应该是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的应用是非常灵活的,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排队问题时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排队口诀是一种便于学生记忆和使用的工具,对于学生学习排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统计概率奠定基础。

其主要知识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问题,如乒乓球的比赛场次等。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

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

”本单元的内容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2. 教学中运用操作、实验、比较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1 排列…………………………………………………………………………………….1课时2 组合…………………………………………………………………………………….1课时3 练习二十四……………………………………………………………………………..1课时排列。

四上数学第八单元排队问题

四上数学第八单元排队问题

四上数学第八单元排队问题排队问题,又称排列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从n个不同的物品中取出m个物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问题。

数学中,排队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说装载辆车的最佳路线,最佳化产品组合等等。

本文将以四上数学第八单元排队问题为例,阐述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排队问题。

首先,根据四上数学第八单元的介绍,我们需要计算3个小朋友A、B、C分别排在小车前、中间和后,排列组合方式有几种。

们可以利用组合数学的概念,即从n个物品中取m个物品,排列起来的方式有C(n,m)种。

本例中,n=3,m=3,则排列方式有C(3,3)=1种。

也就是说,如果3个小朋友A、B、C排在小车前、中间和后,只有一种排列组合方式:A前,B中间,C后。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小朋友参与排队,则会出现更多的排列组合方式。

例如,如果有4个小朋友参与排队,则他们排列起来的方式有C(4,4)=4!(4-4)!=4!=24种。

类似地,如果有5个小朋友参与排队,则他们排列起来的方式有C(5,5)=5!(5-5)!=5!=120种。

除此之外,四上数学第八单元的排队问题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数学方法,即程序设计的方法,来解决。

例如,可以定义若干变量,用循环语句遍历所有可能的排队组合,然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所有可能的排队方式。

样,程序设计的方法不仅能够处理比较复杂的情况,而且也可以加快解决排队问题的速度。

综上所述,四上数学第八单元的排队问题可以用数学组合的思想和程序设计的方法来解决。

学组合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不同排队方式的个数,而程序设计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排队问题。

此,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数学组合的思路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使现实问题的处理更加高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极速提分法 8单元 第13招 巧求排队中的总人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极速提分法 8单元 第13招 巧求排队中的总人数

1+1=2(个) 2+3=5(个)
2.长跑比赛中,比豆豆跑得快的有10名同学,比豆豆 跑得慢的有5名同学,参加长跑的有多少名同学?
10+1=11(名) 11+5=16(名)
3.书画比赛结束后,学校把获奖的作品贴在文化墙上, 聪聪的作品左边有4幅作品,右边有5幅作品,这一 行一共有多少幅作品?
4+1=5(幅) 5+5=10(幅)
RJ 一年级上册
第13招 巧求排队中的总人数
学习第8单元后使用
经典例题
小丽排队买票,她的前面有6人,后面有9人。
规范解答: 6+1=7(人)练
3 运用画图法解决
4
5
6 总结方法,直接列式解答
技 巧 1 运用画图法解决
1.一群小朋友排队过马路,小红前面有1个小朋友, 后面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技 巧 2 总结方法,直接列式解答
4.
总数=前面的小鸟+后面的小鸟+说话的小鸟 小朋友,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吗?
12 + 1 + 6 19
5.一共有多少只海豚? 总数=前面的海豚+后面的海豚+说话的海豚 8+1+6=15(只)
6.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总数=左边的鸭宝宝+右边的鸭宝宝+鸭妈妈 1+9+9=19(只)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及典型题型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及典型题型

一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典型题型一、排队问题重要知识点1. 排队问题几要素(1)方向:前后、左右、头尾(2)关键词:第几个(包括自己)有几个(不包括自己)A和B之间(不包括A和B)从A到B (包括A和B)2.排队问题方法(画图法)(1)定方向(一般把前,左,排头画在左边)(2)定位置(画示意图)①有名字的人物——关键人物——△、口②排头、排尾其他人——○③人数多时可省略画——○……○(3)标条件和标问题(4)看图列式二、排队问题题型及易错点已知部分求整体,用加法。

口诀:两个有几加自己,两个第几减自己。

一个第几一个有几,不加不减正好咦。

典型例题:【例题一】小红排队做操,她的前面有8个人,后面也有10个人,小红这一队共有( )个人。

分析:画图,主人公没有数,所以要加1。

列式: 8+10+1=19(人)【例题二】从左往右数,小兔子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兔子排在第10个,一共有( )只小动物。

分析:主人公数了两次,多数了一次,所以要减1.列式: 8+10-1=17(只)【例题三】从左数小亮排第3个,他的右边还有2人,一共有( )人。

分析:第一个数包含了主人公,所以不加1,不减1.列式: 3+2 =5 (人)。

【例题四】有18人在排队做操,从前数小明第8,从后数小明排第( )个。

【例题五】有8人在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4个人,小明的后面有( ) 个人分析:问主人公后面的人,不包括主人公,所以减1.列式: 8-4- 1=3 (人)求两人之间的人数(不包括两人)典型例题1、小朋友排队,小明排第8,小华排第18,小明和小华之间有多少人?分析:两数相减后,前面的主人公不包括了,后面的主人公还包括,需要减1.列式: 18-8-1=9 (人)。

典型例题2、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边往右数小明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亮是第9个,小明和小亮之间有几个人?20-8-9=3 (人)典型例题3、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边往右数小明左边有5人,从右往左数小亮右边有3人,小明和小亮之间有几个人?20-5-3-2=10 (人)典型例题4、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边往右数小明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亮是第9个,小明到小亮有几个人?20-8-9+2=5(人)排队问题典型练习题一、求全队人数1、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9个人,后面5个人,问这队共有几个人?2、第一小队排队,小华前面有6个人,小华后面有8个,第一小队共有几个人?3、小朋友做操,从前往后数我是第11个,从后往前数我是第7个,一共有多少人做操?4、同学们排队去儿童乐园,从前面数我是第9个,从后面数我也是第9个,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二、求中间(之间)问题1、小动物排队,小狗排在第2,小熊排在第8,小狗和小熊的之间有几只动物?2、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6,小华排在第16,小明和小华之间有几人?3、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8,小华排在第18,小明和小华的之间有几个人?4、小朋友排成一队回家。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标题: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队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排队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排队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排队现象,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 排队的概念及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2. 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排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排队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排队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入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排队中的数学问题(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队伍中有5个人,每个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何计算整个队伍的长度?”2.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和乘法,计算出队伍的长度。

4.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有10个人排队,每个人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如何计算队伍的长度?”2.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计算出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整个队伍的长度。

4.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生活中的排队现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排队现象,如超市结账、电影院购票等。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排队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排队的概念,并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排队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排队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典型题型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典型题型

一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典型题型一、排队问题重要知识点1. 排队问题几要素(1)方向:前后、左右、头尾(2)关键词:第几个(包括自己)有几个(不包括自己)A和B之间(不包括A和B)从A到B (包括A和B)2.排队问题方法(画图法)(1)定方向(一般把前,左,排头画在左边)(2)定位置(画示意图)①有名字的人物——关键人物——△、口②排头、排尾其他人——○③人数多时可省略画——○……○(3)标条件和标问题(4)看图列式二、排队问题题型及易错点已知部分求整体,用加法。

口诀:两个有几加自己,两个第几减自己。

一个第几一个有几,不加不减正好咦。

典型例题:【例题一】小红排队做操,她的前面有8个人,后面也有10个人,小红这一队共有( )个人。

分析:画图,主人公没有数,所以要加1。

列式: 8+10+1=19(人)【例题二】从左往右数,小兔子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兔子排在第10个,一共有( )只小动物。

分析:主人公数了两次,多数了一次,所以要减1.列式: 8+10-1=17(只)【例题三】从左数小亮排第3个,他的右边还有2人,一共有( )人。

分析:第一个数包含了主人公,所以不加1,不减1.列式: 3+2 =5 (人)。

【例题四】有18人在排队做操,从前数小明第8,从后数小明排第( )个。

分析:相减后没有包括主人公,所以要加1.18-8+1=11(人)【例题五】有8人在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4个人,小明的后面有( ) 个人分析:问主人公后面的人,不包括主人公,所以减1.列式: 8-4- 1=3 (人)求两人之间的人数(不包括两人)典型例题1、小朋友排队,小明排第8,小华排第18,小明和小华之间有多少人?分析:两数相减后,前面的主人公不包括了,后面的主人公还包括,需要减1.列式: 18-8-1=9 (人)。

典型例题2、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边往右数小明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亮是第9个,小明和小亮之间有几个人?20-8-9=3 (人)典型例题3、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边往右数小明左边有5人,从右往左数小亮右边有3人,小明和小亮之间有几个人?20-5-3-2=10 (人)典型例题4、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边往右数小明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亮是第9个,小明到小亮有几个人?20-8-9+2=5(人)排队问题典型练习题一、求全队人数1、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9个人,后面5个人,问这队共有几个人?2、第一小队排队,小华前面有6个人,小华后面有8个,第一小队共有几个人?3、小朋友做操,从前往后数我是第11个,从后往前数我是第7个,一共有多少人做操?4、同学们排队去儿童乐园,从前面数我是第9个,从后面数我也是第9个,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二、求中间(之间)问题1、小动物排队,小狗排在第2,小熊排在第8,小狗和小熊的之间有几只动物?2、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6,小华排在第16,小明和小华之间有几人?3、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8,小华排在第18,小明和小华的之间有几个人?4、小朋友排成一队回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课件双休创新练(八)2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课件双休创新练(八)2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次就要减去1 1.动物们排队过红绿灯。从前数大象排第5,从后
数大象排第8,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5+8-1=12(只) 答:一共有12只动物。
2.实验小学举行跳舞达人比赛,把分数按从高到低 排欢欢排第7,按从低到高排她排第6(没有相同 分数),参加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7+6-1=12(人) 答:参加比赛的共有12人。
妙用 2 计算总人数时如果那个人没有计算就
要加上1 3.放学站队时,小阳的前面有6名同学,后面有5名
同学。这一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5+6+1=12(名) 答:一共有12名同学。
3 角的度量
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
RJ 四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RJ 一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友排队去春游,从前往后数小亮排第 9,从后往前数他排第7。一共有多少个小 朋友?
【解答】9+7-1=15(个)
妙用 1 计算总人数时,如果那个人计算了两

一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容易的记住题目,经常会用到排队这个问题。

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

画图形:排队问题主要是用来解决行程问题的,如果碰到的排队问题只有几种情况,可以把相应的数写在题目旁边的图上,再根据所给条件确定对应的方案。

2。

设未知数:设未知数就是题目中已知的量等于问题中的未知量。

比如上面那道题中,就可以把5看作是没有规律的整数,而4则可以看作是没有规律的小数。

3。

设一个未知数,带入题目进行验证:通过设一个未知数,然后将题目中给的两个数带入题目中验证,若不相等,则说明题目错误;若相等,则将答案填入题目中,得出结论即可。

4。

转化成图形来解:排队问题一般都可以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解决。

遇到复杂的题目,可以采用一步一步解的方式来解决。

找出题目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第三个量,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下面的题目,列方程之后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

首先设一个未知数,由题意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这样的方法既简便又容易,所以也是经常用的。

此外,在排队问题中,还有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上述四种。

找出题目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第三个量,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下面的题目,列方程之后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

首先设一个未知数,由题意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这样的方法既简便又容易,所以也是经常用的。

此外,在排队问题中,还有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上述四种。

小学数学中排队问题不难,因为考试的题型比较简单,主要就是一些开放性的、应用型的、思维型的题目,基本上就是一些图形类的,让学生们能够利用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当然在题目的选择上,应该多选择一些基础题和简单题。

小学数学中排队问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一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做起来却并不是非常的简单。

如果想要让孩子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家长们还需要花费一些功夫,让孩子掌握好小学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技巧。

人教一上数8单元双休创新练(八)2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人教一上数8单元双休创新练(八)2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RJ 一年级上册
【例题】小朋友排队去春游,从前往后数小亮排第 9,从后往前数他排第7。一共有多少个小 朋友?
【解答】9+7-1=15(个)
妙用 1 计算总人数时,如果那个。从前数大象排第5,从后
数大象排第8,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5+8-1=12(只) 答:一共有12只动物。
2.实验小学举行跳舞达人比赛,把分数按从高到低 排欢欢排第7,按从低到高排她排第6(没有相同 分数),参加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7+6-1=12(人) 答:参加比赛的共有12人。
妙用 2 计算总人数时如果那个人没有计算就
要加上1 3.放学站队时,小阳的前面有6名同学,后面有5名
同学。这一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5+6+1=12(名) 答:一共有12名同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巧解排队、数数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巧解排队、数数问题

3.巧解排队、数数问题一、认rèn真zhēn审shěn题tí,填tián一yi填tián。

(第6小题15分,其余每小题9分,共60分)1.这zhè队duì一yí共ɡònɡ有yǒu()人rén。

2.一yì些xiē同tónɡ学xué排pái成chénɡ一yí队duì。

(1)小xiǎo飞fēi和hé小xiǎo红hónɡ之zhī间jiān有yǒu()人rén。

(2)这zhè一yí队duì一yí共ɡònɡ有yǒu()人rén。

3.19个ɡè小xiǎo朋pénɡ友you站zhàn成chénɡ一yì排pái,从cónɡ左zuǒ数shǔ,小xiǎo明mínɡ排pái第dì3,从cónɡ右yòu数shǔ,小xiǎo丽lì也yě排pái第dì3,小xiǎo明mínɡ和hé小xiǎo丽lì之zhī间jiān有yǒu()个ɡè小xiǎo朋pénɡ友you。

4.15名mínɡ同tónɡ学xué排pái队duì买mǎi票piào,排pái在zài 乐lè乐le后hòu面miàn的de有yǒu5名mínɡ同tónɡ学xué,排pái在zài乐lè乐le前qián面miàn的de有yǒu()名mínɡ同tónɡ学xué。

一年级上册习题单元第15招再智求排队的总人数人教版(共10张PPT)优秀课件

一年级上册习题单元第15招再智求排队的总人数人教版(共10张PPT)优秀课件






















































































退
































































RJ 一年级上册
第15招 再智求排队的总人数

(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8-3-2 两种思路求总数 知识点梳理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8-3-2 两种思路求总数 知识点梳理课件
第八单元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3. 5、 4、 3、 2 加几
第2课时 两种思路求总数
知识点1
根据图中人物站的位置和性别, 用两种方法求总数
1.一共有多少人?
左边有 8 人,右边有 8 人。 8 + 8 16 (人)
男生有 7 人 ,女生有 9 人。 7 + 9 16 (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点评:仔细观察这幅图可知,可以按左右分:左右 两边各有 8 人;还可以按性别分:男生有 7人,女 生有 9人。 这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都可以解决 “一共有多少人”,即 8+8=16(人)或 7+9=16(人)。
知 识 点 2 根据图中动物左右边和颜色,用两种 方法求总数
2.一共有多少只羊?
方法一: 7 + 5 方法二: 6 + 6
12 (只) 12 (只)
点评:方法一,按颜色分:白羊有 7 只,灰羊有 5 只;方法二,按左右分:左右各有 6 只羊。
提 升 点 用两种方法求物品的总数
3.一共有几把伞?
方法一: 8 + 7 方法二: 9 + 6
15 (把) 15 (把)
点评:方法一,按左右分:左边有 8 把伞,右边有 7 把伞; 方法二,按颜色分:黄伞有 9 把,红伞有 6 把。

简单排队重复计数处理以及运用于排队方阵中求总人数

简单排队重复计数处理以及运用于排队方阵中求总人数

简单排队重复计数处理以及运用于排队方阵中求总人数1、同学们排成一行,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10个,问一行一共有多少人?2、同学们排成一列,从前往后数,小红是第10个,从后往前数,小红是第5个,问一列共有多少人?3、同学们排成一个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

小军发现,他是从前往后的第6个,从后往前的第5个,从左往右的第4个,从右往左的第9个,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广播体操?4、同学们排成一个正方形的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

老师发现,如果再来21个人,刚好可以使得实心阵型可以在原来阵型上增加一行和增加一列。

问原来有多少人参加广播体操?5、同学们站成一个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原来每行是10个人,每列是8个人,现在要增加一行还要增加一列,问需要增加多少人才可以做到?6、同学们站成一个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其中每行比每列多3人,老师发现,如果再来18个同学,刚好可以使得实心阵型增加1行和1列,问原来共有多少人广播体操?规律总结:1、站成一行,从左往右数第A个,从右往左数第B个,那么这一行共(A+B-1)个人。

2、站成一列,从前往后数第A个,从后往前数第B个,那么这一列共(A+B-1)个人。

3、一个实心阵型(即方阵)中。

①从前往后数第A个,从后往前数第B个;那么说明一列有A+B-1个人即从前往后共A+B-1行;②从左往右第M个,从右往左第N个,那么说明一行有M+N-1个人即从左往右共M+N-1列。

所以这个实心阵型为:(A+B-1)行(M+N-1)列的阵型,总人数为:(A+B-1)×(M+N-1)人。

4、原来正方形实心阵型(即实心方阵)是A×A的即A行A列的正方形实心方阵。

那么要增加一行一列,共需要增加的人数是:A+A+1=A ×2+1人。

即增加:原来边长×2+1人。

5、原来长方形实心数阵(实心方阵)是A×B即A行A列的长方形实心方阵。

那么要增加一行一列,共需要增加的人数是:A+B+1人。

解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解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解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解决有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训练目标:1、理解解决有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会根据不同的思考方法列式。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训练重点: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训练难点:减去重复的,加上遗漏的。

教具学具:课件、1个红色圆片、10个蓝色圆片。

训练过程:一、引入课题。

1、出示题目:一排队伍,从前面数小红是第5个,从后面数小红是第6个。

这排队伍共有几个人?2、排队游戏。

3、引入课题。

二、训练准备。

1、课件出示:☆☆☆☆☆☆★☆☆☆2、讨论:两种数法主要不同在哪儿?3、画一画。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⑴△△△△▲从右往左数,▲是第5个,请你把盖住的△画出来。

⑵ ▲ △△从左往右数,▲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是第7个,请你把盖住的△画出来。

4、画完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三、操作与思考。

1、学生拿学具操作,指名一生用磁铁在黑板上摆一摆。

数一数共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2、小结:像刚才那样,已知1个物体,1个图形或1个人在排列中的前后顺序数,计算总数时要注意减去重复的,加上遗漏的。

四、练习。

1、填空:① ○ 从前面数,○是第9个,从后面数,○是第8个,这一排共有()个图形。

② 一排图形,从上面数□是第4个,从下面数□是第8个,这排图形共有()个。

2、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①从左往右数,小花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花也排在第8个,这排小朋友共有()个小朋友。

②一队动物去参加运动会,小兔的前面有3只动物,小兔的后面有10只动物,这队动物共有()只。

3、列式计算:一队动物去观看演出,它们排队进场,小熊前面有2只动物,小猪后面3只动物,小熊和小猪之间排着4只动物,这一队的小动物共有几只?4、思考题:⑴有16个同学排队出操,从前面数小刚是第10个,从后面数,小刚是第()个。

⑵18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到右数明明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红红排在第3个,明明和红红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简单排队和应用详细解析

简单排队和应用详细解析

简单排队重复计数处理以及运用于排队方阵中求总人数1、同学们排成一行,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10个,问一行一共有多少人?解答:小明重复计算1次。

要减1。

8+10-1=17人。

2、同学们排成一列,从前往后数,小红是第10个,从后往前数,小红是第5个,问一列共有多少人?解答:小红重复计算1次,要减1。

10+5-1=14人。

3、同学们排成一个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

小军发现,他是从前往后的第6个,从后往前的第5个,从左往右的第4个,从右往左的第9个,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广播体操?解答:前后方向6+5-1=10人。

每列10人,代表共10行。

左右方向4+9-1=12人。

每行12人,代表共12列。

总人数为10行12列的实心方阵,总人数是:10×12=120人。

4、同学们排成一个正方形的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

老师发现,如果再来21个人,刚好可以使得实心阵型可以在原来阵型上增加一行和增加一列。

问原来有多少人参加广播体操?解答:假设原来是A行A列,那么原来每行A人,每列A人。

那么增加1行1列,就是先水平增加A人,垂直增加A人,最后在角上再增加1人。

所以共增加了:A+A+1=21人,所以A=10人,所以原来是10行10列的实心方阵,共有:10×10=100人。

上图中,水平方向增加A人,垂直方向增加A人,角上再增加1人,那么总共增加了:A+A+1人。

5、同学们站成一个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原来每行是10个人,每列是8个人,现在要增加一行还要增加一列,问需要增加多少人才可以做到?解答:按照上题画图分析,先水平增加一行10人,再垂直增加1列8人,再在角上增加1人,共增加10+8+1=19人。

6、同学们站成一个实心阵型进行广播体操,其中每行比每列多3人,老师发现,如果再来18个同学,刚好可以使得实心阵型增加1行和1列,问原来共有多少人广播体操?解答:一样的方法,先水平增加1行,垂直增加1列,再在角上增加1人。

2014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队》

2014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队》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排队问题
课外活动时,两位同学拿着作业本同时 到办公室找张老师改更正的作业。
小红:老师改我的《基础训练》,只要3分钟。
小静:老师改我的 《快乐成长》,只要5分钟。
两人同时说:改完作业我们还要打扫卫生。
小红:先改我的吧,这样好一些。
方案
改作业 顺序
小红等候 时间 (分)
小静等候 时间 (分)
3
4 5 6
船3→船1→船2
船3→船2→船1
1+8 1+8+4
1+4+8 1+4
小明、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
5分钟
3分钟
1分钟
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 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3×1+2×3+1×5=14(分钟)
答:就诊顺序为小叶→小亮→小明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
如果你是理发师,应按什么顺序安排,才能使这三人理 上发且排队等候所用的时间最少?这个时间是多少?
4×5+3×10+2×20+40=130(分钟) 答:选用A→C →B →D的降落方案, 能使飞机在空中的等候时间总和最 短,飞机节省了能源.
等候时间 的总和(时)
3
4
5 6
方 卸货顺序 案
1 船1→船2 →船3 船1 →船3 →船2
船1的等候 船2的等候 船3的等候 等候时间 时间(时) 时间(时) 的总和(时) 时间(时)
2
3
船2 →船1 →船3 船2 →船3 →船 1 船3 →船1 →船2 船3 →船2 →船1
4
5
6
船1:8小时 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 船2:4小时 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船3:1小时

《求排队总人数的问题》教学设计

《求排队总人数的问题》教学设计
(2)做练习:
3+7+8 9+3+5 7+3+2
6+5+3 4+8+3 7+6+3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中午吃饭或者下午放学都要站队,同学们是否到齐了,我们是不是要清点人数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求总人数的问题:
(1)出示小黑板
小动物们要实行比赛,小猫前面有7只小动物,后面有10只小动物,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参加比赛?
(2)做小游戏
通过学生变换队形解决上面的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7+8+1=16(只)
注:加1是表示要把小猫也要算上。
3、巩固练习
(1)小朋友们排队买雪糕,小明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6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2)7前面有6个数字,后面有8个数字,一共有几个数字?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板)
研修主题
求排队总人数的问题
背景原因
1、熟练地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复习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巩固学过的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活动步骤
1、复习
(1)做小游戏,复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1=12(,把分数按从高到低 排欢欢排第7,按从低到高排她排第6(没有相同 分数),参加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7+6-1=12(人) 答:参加比赛的共有12人。
妙用 2 计算总人数时如果那个人没有计算就
要加上1 3.放学站队时,小阳的前面有6名同学,后面有5名
同学。这一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5+6+1=12(名) 答:一共有12名同学。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计算排队总人数的方法妙用
RJ 一年级上册
【例题】小朋友排队去春游,从前往后数小亮排第 9,从后往前数他排第7。一共有多少个小 朋友?
【解答】9+7-1=15(个)
妙用 1 计算总人数时,如果那个人计算了两
次就要减去1 1.动物们排队过红绿灯。从前数大象排第5,从后
数大象排第8,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