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3篇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3篇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3篇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1随着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区域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首先,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其中,自然系统是系统的基础,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系统的支持。

因此,要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就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次,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也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探索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既能保护资源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同时,要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还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协调。

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条件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因此,要推动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各个区域之间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需要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而人才则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同时,还需要探索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协调,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区域协调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地域、产业等相互协调,推动其共同发展。

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呢?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各个地区发展的状况也大不相同。

因此,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若某地自然环境适于农业发展,那么在该地把农业发展作为重点,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某些地区适宜发展旅游业,就可以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进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个地区的潜力,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

二、建立合理的产业链产业链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链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链,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互惠互补,使各个地区的产业得到均衡发展。

例如,若将某地的农业与加工业结合起来,建立农业产业链,就可以在该地带动经济的发展。

而在不同地区间建立产业链,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机配置,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先行性和支撑性,其水平通常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例如,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促进货物、人员和信息的流通,推动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完善的电力、通信、能源设施能够促进工业生产和技术创新。

因此,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密切关注各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加强政策协调政策协调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

政府应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定良好的政策,统筹安排各地发展规划,保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互协调。

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推动各地经济的有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与策略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与策略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与策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相互协调、互补、共赢的发展模式,是促进区域发展均衡、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实现路径与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现状与存在问题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形成了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城乡差异等一系列问题。

截至2019年,中国省份之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数城市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万元,而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均GDP不足3万元。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也会带来各种安全风险,挑战着国家的和谐稳定。

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一些先进产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体现出了区域溢出的规律性;而一些基础产业在内陆和边远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却因为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快速增长。

此外,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阻碍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

实现路径与策略为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实施方案。

首先,应该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协调,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城市群建设为主引擎,加强对区域各市场主体的引导和扶持。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经济体系,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此外,还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方面,优化资源环境配置,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着重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

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发挥城市群的辐射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研究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研究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趋势,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全球各地都面临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一方面,城市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吸纳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城市中人口密集,市场容量大,企业数量多,加上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推手。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所在的区域也得到了经济发展的推动。

因此,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

然而,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并非完全协调和平衡的,而是容易出现矛盾和问题。

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和问题1. “城市病”问题城市化带来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城市拥堵等。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面积、人口、车辆数量的增加,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堵塞、房价上涨、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城市质量和社会生活水平。

2. 城市和周边农村间的分割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和周边农村之间的发展极不协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分割也日益加剧。

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某些区域的农村资源逐步被侵占。

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地区的发展缓慢,人口和经济资源流失,造成了市场发展的空缺,城市周边的农村经济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3. 区域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高质量的城市往往较为集中,而其他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发展空间则有限,甚至出现了城市萎缩现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引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内部实现各要素、产业、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社会公平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具体来说,它包括要素配置的协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地区发展的协调。

2.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常常与区域发展阶段理论联系在一起。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经历着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 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区域政府角色区域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区域政府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间的协调与平衡。

研究区域政府的角色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与转变,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研究有效的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与平衡。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山西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地形地貌复杂,各市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构建全省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税体系等方面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三、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山西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同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扶持和投入,鼓励他们在高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

五、推进人才引进机制改革
人才是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山西需要加快建设各类人才工程,吸引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等到山西发展,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形成人才强省。

综上,为了实现高质量、协调的经济发展,山西需要结合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各方面协调和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西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省份,但在过去的发展中曾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山西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山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动力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推动山西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将通过对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影响其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山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并探讨加快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路径,最终提出加强山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意义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农业省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山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有助于提升全国经济水平。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通过研究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可以推动山西经济由传统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研究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均衡发展。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经济效益,改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山西及周边地区经济互补性和协同发展,实现区域间的经济协作,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旨在深入探讨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和路径。

具体包括对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影响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山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加快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加强山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针。 重庆 市是我国目前行政 区域最大、 人 口最多的直辖市, 也是 三大 经 济 区域 在 发 展 上 的 巨 大差 距 , 而 这 种 差距 在 短 期 内 尚 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 将为西部地区 未 呈现 出 明显 的缩小 趋势 。
各 省份 的 协调发 展提 供 实 践经 验 , 起 到示 范、 引领 的作用 。 地区 2 0 0 8 生 2 0 0 9 . 晕 2 0 1 0 . 缸 2 0 1 1 # -
生产总值 生产总 值 生 产总值 生产总值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 区域 经 济发 展 现 状 。 重 庆 经 济 区域 划 分 为 “ 一 圈 两 翼” , 即 以主 城 为核 心 、以大 约 一小 时 车行 距 离 为 半 径 范 围的 城 市经 济 区 ( “ 一 小时 经 济 圈”), 以万州为 中心 的三 峡 库 区城
大; 第二, 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 ; 第三 , 两极差异不断扩大;
很小, 而第二、 三 产 业 所 占比重 非 常 大 , 尤 其是 第 三 产 业 占的
第 四, 从 经 济 差 异 变 化 的空 间特 征来 看 , 主 要 表 现 为 一小 时经 比重 达 到3 2 9 %, 这 说 明了 “ 一圈” 的发 展 水平 比 “ 两翼 ”高; 济 圈增 长 比较快 , 与渝 东北 经 济 、 渝 东 南经 济 区差 异扩 大 。 因 而 “ 两翼”的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偏高, 第二、 三产业比重仍然需 此 形 成了 “ 大城 市带 大农 村 ”的典 型二元 结 构 。 2 0 1 1 年, 重庆 “ 一圈 ” 的GD P 达到 ] ' 4 3 6 8 . 4 9 亿元, 大 约占 要 提 升。 项目 第一产业 占 该区 第二产业 占 该区 第三产业 占 该区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范围内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协调,促进各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源于区域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是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机理,是研究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

协调发展理论则是研究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发展领域的协调关系,强调不同领域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理论的结合体,其研究对象是在特定区域内各社会经济活动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协调并促进空间、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各要素的平衡和有机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应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区域内部各要素间的协调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协调关系,包括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调。

其中经济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创新、扩大内需等。

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环境保护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会福利方面要发挥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因素的综合效应,提高区域内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3. 区域间各要素间的协调区域间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内在协调关系,包括跨区域方面的经济互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区域平衡和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协调。

其中经济互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包括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扩大区域市场、推进国际合作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贫困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出台,山西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山西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资源依赖性过强、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山西区域内部各地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协调性不足,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构建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山西区域经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可以帮助山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为山西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山西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明确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的方向,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提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具体措施,以及通过构建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山西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山西区域经济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提供参考,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引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构建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对策建议的提出和未来展望的分析,有助于指导山西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目标。

本研究对于推动山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通过对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为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一、引言安徽省是中国东部的一个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安徽省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旨在分析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根据最新的数据,安徽省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如合肥和芜湖,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而一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产业结构差异安徽省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经济中心城市以创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而农业和传统创造业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占领重要地位。

这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潜力存在差异。

3. 城乡发展差异安徽省城乡发展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方面。

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薄弱。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1. 地理位置因素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对较远,交通和物流成本较高,这对经济发展造成为了一定的制约。

2. 政策因素不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存在差异,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而偏远地区则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 教育和人材因素一些经济中心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人材储备,吸引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材和创新资源。

而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和人材储备相对较低,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潜力。

四、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和物流的便利性,降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 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偏远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潜力。

3. 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范文

《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范文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篇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

本文旨在从分工的角度出发,研究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其次,缺乏有效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导致市场竞争无序和资源浪费。

最后,缺乏深度的一体化合作,限制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分工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一)明确三地分工定位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分工定位。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应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应发挥其港口优势,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海洋经济;河北则应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和制造业。

(二)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在明确分工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和互补。

通过建立产业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

(三)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合理分配。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深化一体化合作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推动政策、规划、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和协同。

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和利益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四、实施对策的保障措施(一)加强政策支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山西省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长期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源依赖过强、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山西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策略,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山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

山西要减少资源依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煤层气等矿产资源,长期依赖煤炭产业发展。

为了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山西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推动煤炭企业向清洁、高效、低碳方向发展,加快煤炭深加工和煤电联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山西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山西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长期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山西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土地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山西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山西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山西地处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与陕西、河南等省份接壤,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为了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山西要与周边省份加强战略合作,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加强产业互补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建立跨省域市场监管机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实现山西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减少资源依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措施。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改革创新,山西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措施。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会导致城乡差距、区域规划和资源分配不合理。

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实现整体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协调发展可以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并对企业、行业和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它也能够调动各个地区的生产力和福利资源,使得既有的资源得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特点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层次、多元化区域协调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不同,因此,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策略需要考虑多个层次和多元化的问题。

2. 综合性、长远性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它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其策略也需要综合性和长远性。

3. 重点突出、分类有序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策略需要重点突出,分类有序。

不同区域的问题和差异也不同,针对不同地区的问题需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三、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实践和案例分析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策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特点进行制定,同时需要考虑到地缘政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实践和案例分析:1. 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江苏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份,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还比较大。

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

2.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但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也反映了当前区域发展中协调性的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地域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协调。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这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需要通过对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研究,找到各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不同地区协调发展。

其次,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需要关注城乡发展的差距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差距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流动、资源配置等问题,对城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城乡发展差距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另外,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还应关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不同地区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有助于促进各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优化布局。

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等问题,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还应关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需要关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探索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总结起来,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发展差距、区域间协作合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区域间的竞争愈趋激烈。

为了实现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从概念、背景、现状和措施四个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一、概念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借助区域间资源、产业、文化等各方面优势和互补性,实现地域经济有序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提升。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层面,需要统筹协调各种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民间等多方都需要积极参与和鼓励。

二、背景区域协调发展是和经济全球化、国家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的。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各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越来越多样。

在这个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就成为了一个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

为了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等倡议,旨在推动区域间的互利共赢和发展繁荣,实现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现状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比如,华南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都是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了聚集优质产业资源、推动地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但是,经济和社会的不平衡发展仍然存在。

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议题。

四、措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民间团体拓展社会合作。

仅仅发挥其中一方的作用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

而且需要实施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比如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和决策执行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培育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深化文化、教育交流推进产业协同等。

总结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提高区域间合作和资源互补性,协助政府推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真正促进了国家的长足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了我们的春天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内蒙古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由于资源的丰富,如煤炭、天然气、稀土等,其经济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等。

虽然首府呼和浩特等城市发展较快,但其他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较快,而一些偏远地区则相对滞后。

(二)产业结构单一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产业,这导致其产业结构单一,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将受到较大影响。

(三)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内蒙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一)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其附加值。

(二)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推动绿色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内蒙古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

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但城市和农村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

而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及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旨在通过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乡经济发展的趋同化:城乡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渐趋向一致。

2. 产业融合:随着城市和农村的互动发展,产业之间发生了融合,原本的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逐渐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

3. 人口流动的减缓:城乡一体化能够改变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割状态,推动人口和人才的流动减缓,同时也能够改善城市和农村间的人身安全。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利用地理位置和地方经济各自的特点,促使不同地区各自的经济活动在协调一致的方向上发展,使各地区之间形成互补发展的格局。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全国经济的整体和谐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城乡一体化能够实现城乡间的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和技术共享,进一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和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推动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城市和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实现全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和发展。

三农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三农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三农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在三农经济的领域。

三农经济,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三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围绕三农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三农经济的现状与特点三农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石,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村稳定和农民收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三农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相关政策频出。

然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致使三农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仍需努力。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种植结构差异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产业链较为完整;而中西部地区则因自然条件限制,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乡村发展困难。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影响三农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部地区的交通、通信、饮水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问题也是三农经济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虽然国家推行了多项政策来提高农民收入,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来源差异巨大。

东部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多渠道增收,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则更多依赖传统农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稳定性差。

目前,三农经济区域协调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政策支持不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投资不足及人才短缺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调发展在三农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有效改善乡村环境,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

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

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

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

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

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

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

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

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

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

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在短期内尚未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

表1 2007~2011年重庆“一圈两翼”GDP总值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2》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从表2可发现,2011年“一圈”的三次产业结构为6.35∶56.36∶37.29;渝东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5.23∶52.35∶32.42;渝东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88∶50.59∶32.53。

主要特点为:“一圈”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达到37.29%,这说明了“一圈”的发展水平比“两翼”高;而“两翼”的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需要提升。

表2 2011年“一圈两翼”产业结构对照表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2》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地形特点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

重庆地形的多样性导致了重庆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均。

“一小时经济圈”所处地形较为平缓,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下,交通便利,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而“渝东南翼”和“渝东北翼”海拔相对较高,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交通不便,限制了城镇化的进程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

“两翼”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能源资源,但由于地形的限制和交通的落后,很大程度制约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布局以及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发展不均衡。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工业集中地区,工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但传统产业比重高;高新产业虽然这几年来有所增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突出。

其中“一小时经济圈”以信息产业和制造业为主,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相对较强。

而“两翼”则以农产品加工和能源加工等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发展不均衡。

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是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在于,区域内各个地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需要,定位自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④。

在很大程度上,重庆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一圈”优于“两翼”,同时,各区(县)对经济资源的争夺,也不利于区域间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规划为引领,调控区域差异。

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而发展规划又是重中之重。

在发展规划中要加强对“一圈两翼”发展的分类指导,相关调控必须突出重点,确保规划目标和各区域发展得到平衡。

重庆都市经济区是经济核心区,是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工业结构升级改造,实施“退二进三”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

渝西经济区总体上工农业生产
条件比较好、交通方便,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为目标,建设成为重庆新兴工业基地和都市经济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三峡库区生态相对脆弱但旅游和自然资源丰富,首先应大力发展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完善各项服务机能和城市功能,建设有影响特色的经济区。

以新四化为目标,发展中小城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对于重庆“两翼”而言,受中心都市圈的影响较弱,因此需要通过城镇化适宜性地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可以把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并将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当前,万州、武隆等区(县)的建设已显著提速,相应的优势产业正逐步集聚,其辐射功能正在不断完善,逐渐成为区域性资金、商品、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集散中心。

深化改革试点,加快城乡统筹。

2007年,中央确定重庆为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既是全市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也是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
的重大机遇。

重庆呈现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特征,其城乡统筹必须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⑤。

要在多个方面有创造性的突破,如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土地流转和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以成渝经济区为机遇,扩大受益面。

2011年成渝经济区的设立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其对于成渝两地进一步发挥其比较优势,形成强势产业和核心竞争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成渝经济区作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是中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和21世纪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家实施“五个统筹”方针的关键地区之一⑥。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还能有力地带动成渝两地间中小城市的开发,其辐射效应非常明显。

但成渝经济区的范围没有太多地涉及“两翼”地区,重庆政府必须要想方设法扩大“两翼”在此经济区中的受益面,而不能让差距越拉越大。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第三批重大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与区域公共治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QZDZ15】
【注释】
①③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2》。

②李炯光:“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当代经济》,2006年第7期,第28~29页。

④王宝明,詹丽靖:“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1期,第49~51页。

⑤杨顺湘:“成都与重庆统筹城综合配童改革试验比较研究”,《西部论坛》,2010年5期,第8~19页。

⑥廖元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范围及其经济核心区研究”,《西部论坛》,2009年第5期,第1~8页。

责编/王坤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