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分类
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
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方法,概括一下,初中物理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测量型使实验⑴直接测量型:包括用刻度尺测长度、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使用这七种基本测量工具要注意它们的共同之处,并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⑵间接测量型: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式中其他量,然后算出该量。
包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功率。
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探究型实验通过一些实验现象,探索并总结物理规律。
包括探究固体的熔化过程、探究水的沸腾、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演示型实验根据实验装置的图文信息,说明研究什么;观察现象并能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包括气体液化实验、真空铃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液体对容器壁、底的压强实验、覆杯实验、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单摆、滚摆实验、扩散现象、分子引力实验、电磁感应。
四、设计型实验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使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实行实验设计,选择适当器材,规范地实行物理实验操作,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包括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测小灯泡的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汇总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汇总1.测量直线运动速度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和位移来计算速度。
2.找出板上打一滴水落地的时间实验: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滴水落地的瞬间,通过分析视频来计算滴水的下落时间。
3.用磁铁引导小车运动实验:通过将小车与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来引导小车运动,观察磁场对物体的影响。
4.利用天平测量杂质含量实验:使用天平测量不同杂质含量的混合物的质量,进而推断出各杂质的质量。
5.长度测量实验:使用直尺和卡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准确度和精度。
6.阻力的测量实验: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来推断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
7.利用滑动摩擦力测量平均速度实验: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滑动摩擦力下的运动速度来推断滑动摩擦力对速度的影响。
8.利用简易天平测量重力实验:使用简易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通过分析测量结果来验证物体的质量。
9.利用不同长度的支架测量重力实验:通过改变测量重力的支架长度来观察重力对支架的影响。
10.利用简易电路测量电阻实验:使用简易电路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并通过测量结果来推断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11.利用简易电路测量电阻率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
12.利用压电材料制作感应电平板实验:使用压电材料制作出感应电平板,观察在不同压力下感应电平板的变化。
13.测量不同介质的密度实验:使用天平和密度计测量不同介质的质量和体积,进而计算出密度。
14.使用简单电路测量电信号实验:使用简单电路来测量电信号的电压和频率,了解电信号的特性。
15.利用虚拟工具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通过使用虚拟工具来模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了解不同介质的折射率。
16.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使用凸透镜来成像,观察成像的位置和大小对物体的影响。
17.利用实物光学仪器测量焦距实验:通过使用实物光学仪器来测量透镜的焦距,了解透镜的光学性质。
18.测量不同温度的导体电阻实验:通过改变导体的温度,测量导体的电阻,并通过测量结果来推断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1 实物试验法实物试验法是中学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有时也被称作“物体实验”或“现象实验”。
它是指用具体物品进行实验,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并基于实践结果,对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
实物实验是物理学研究中最有说服力的外在检验表现方式,它支持人们以实际实物为基础去发明、改良或验证相关科学理论。
2 数学模拟法数学模拟法是中学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也是将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物理问题用数学方法分析的实验方法。
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用数学模型来发现和描述物理现象,并为实现物理现象给出数学证明提供依据。
另外,在物理研究中,还可以通过数学模拟法得出经验公式,以便更好地揭示物理现象。
3 配方实验法配方实验法是指实验用户按照特定的配比和程序进行实验,目的是发现出物理规律、建立实验模型或完善已有模型。
实验中,用户可以设定变量,并按照一定的步骤操作,控制环境条件,运用仪器设备,改变和控制参数,将实验结果用表格的形式以数据形式记录下来。
4 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比较测试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在实验中把物理量的两个变量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以此来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比较法是通过改变变量值的大小,或两个变量的值在某个范围内有明显的变化来发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 仿真实验法仿真实验法是指在计算机模拟系统中模拟复杂实验过程和数学模型的实验过程。
实验者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有关仿真软件,建立物理系统的软件模型,表示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下观察和测量结果。
实验者还可以对不同情景进行模拟测试,从而验证和发现物理现象。
初中物理24个实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24个实验知识点总结1.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是一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具体步骤包括:连接实物,注意开关应断开,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选择量程,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算出三次Rx的值并求出平均值,最后整理器材。
需要注意的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并保护电路(限流)。
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是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因此电阻偏小。
如果出现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2.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伏安法也可以用来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
根据公式P=UI^2,可以通过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实物时,电源的电压应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3.电热实验电热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具体实验中,采用煤油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因为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同时也是绝缘体。
计算公式为Q=IR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以推导出Q=Ut=Ut/R=W=Pt。
在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为Q=IRt。
C。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7、总结: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支路可以选择流通。
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展示型实验法
1、示威向量法:是利用箭头来表示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用来说明分
析矢量间的关系。
它的示意图能显示出其中一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情况,
其运动方向是动力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物理实验中必不可少的知
识点。
2、建立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索物理问题,以便得
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在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得出能够解释
实际现象的物理学原理。
3、操作型实验法:是以实际动手操作来研究一定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它能直接而快速地表达出物理问题的实质,是中学物理实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
4、对照实验法:是将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此作为验证其中一
假说的实验方法,是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
二、实验观测法
1、实验观测法:是以实验观测来探索物理知识的实验方法,能够通
过实验仪器的帮助,有效地收集实验数据,为科学分析和理解做准备。
2、记录实验结果法:是利用实验观测结果,并将其以表格、图表等
形式记录下来,以便于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从而使物理实验更加清
晰有序地开展。
3、制图法:是利用实验观测结果,将其以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15种实验方法汇总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15种实验方法汇总1.示范实验法: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解释来探究物理规律。
2.比较实验法: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研究其规律性和差异性。
3.组合实验法:将多种实验装置和器材组合在一起进行实验,以便观察和研究多种物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4.接力实验法:将一个实验现象分成多个步骤,由不同的小组或学生依次进行,以实现实验效果的连续性。
5.逐步逼近实验法:通过逐步加大或减小一些变量的值,逼近一些目标值,研究这个变量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6.自由探索实验法: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素材,让学生自由探索并进行实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观测实验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研究物理规律和定律。
8.近似实验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简化或近似的方法,使实验过程更易进行和观察。
9.模拟实验法:使用模型或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以便观察和研究一些现象和规律。
10.反证法:通过假设与实验结果相反的条件,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11.计算实验法: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预测实验结果,并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
12.分析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研究物理规律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13.对比实验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研究其差异性和影响因素。
14.推理实验法:通过实验结果的推理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和定律。
15.数量实验法:通过测量实验现象中的各种数量参数,研究其相互关系和物理规律。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15种实验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的要求,选取适合的实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大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大汇总!1.力学实验1.1 测量质量本实验旨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3.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上,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4.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
实验记录:例如,此物体质量为62克。
1.2 测量力本实验旨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在测量前,需要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并记录其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结论:例如,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力为1.8牛顿。
1.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本实验旨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液面示数。
3.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5.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测定物质的密度2.1 测定固体的密度本实验旨在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2 测定液体的密度本实验旨在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液体等。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现象,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各个方面。
1. 测量实验: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
力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2. 力学实验:
摩擦力的研究
重力的研究
弹力的影响因素
浮力的研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
3. 电学实验: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
电功率的测量
简单电路的连接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光学实验: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5. 热学实验:
温度计的使用
热膨胀的研究
比热容的测量
热传递的实验
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研究液体蒸发的研究
6. 声学实验: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的干涉和衍射
声音的吸收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研究
7. 天气与气候实验:
气压计的使用
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测量
风的形成和作用
云和雨的生成原理
气候变化的初步了解
以上仅为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一部分,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更多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初中物理20个必做学生实验分类(人教版)
测 定 性 实验 (4)
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力 学 实 验 (8)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 按 实 验 内 容 归 属 分 类
热学 实验 (2) 光学 实验 (3)
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 学 实 验 (7)
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初中物理20个必做学生实验分类(人教版)
实验分类 实验内容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基 本 操 做 类 (7)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 按 实 验 类 型 分 类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 究 性 实 验 (9)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目录及器材
√
92 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
√
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学生电源、导线、开关 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学生电源、导线、开关、铁芯、电磁铁 学生电源、导线、开关、带导轨的磁场
93 演示磁场对线圈的作用
√
强磁体、导线、学生电源
94 演示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
强磁体、线圈、学生电源
95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磁可以生电)3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实验目录及所需器材
一、八年级物理上册共35个实验,16个必做演示实验,4个必做分组实验。
年 级
章节
序号
实验名称
演示30个 分组5个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16个 14个 4个 1个
所需器材
1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
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带瓶塞)、铁夹,水、烧杯
2 会跳舞的小人
28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第五章 29 演示投影仪
30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
31 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
32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
第六章 33 量筒的使用方法1
34 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35 纸风车1
演示30个 分组5个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所需器材
16个 14个 4个 1个
章
74 75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3 测小灯泡的电阻3
级
76 小灯泡亮度为什么不一样2 77 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亮度2
√ √ √ √
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演示悬挂插板 变阻器、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演示悬挂插板 变阻器、小灯泡(两个不一样)、电池、导线、开关、演示悬挂插板 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铅笔心、演示悬挂插板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天平•多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稳定的桌面上。
2.根据天平的最小分度值调整天平的零位。
3.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天平示数稳定。
4.记录天平示数,即为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示数,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
在进行多次测量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物体质量的平均值,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天平•容器•水桶•多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实验步骤1.将容器放在天平上,并调整天平的零位。
2.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与物体的质量。
3.将水桶放在容器下方,用水充满容器。
4.将容器与物体的组合放入水桶中,观察水位上升的高度,并记录水桶与组合的总质量。
5.计算物体的体积,即为水位上升高度除以容器底面积。
6.计算物体的密度,即为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物体的密度值。
根据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物体的成分和性质。
密度较大的物体通常比较坚硬,密度较小的物体通常比较轻盈。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尺子或卷尺•多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实验步骤1.将待测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2.使用尺子或卷尺对物体的两个端点进行测量,保证垂直于尺子或卷尺。
3.记录尺子或卷尺标尺上与物体两个端点对应的长度数值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长度数值,可以得出物体的长度。
在进行多次测量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面积实验目的通过使用直角尺或计算面积的公式,测量物体的面积,并了解面积的概念。
实验器材•直角尺•不同形状的物体实验步骤1.将待测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2.使用直角尺对物体的上、下、左、右四个边进行测量。
初中物理实验分类
初中物理实验分类㈠测量型实验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这些是中考物理实验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⑻用电流表测电流,⑼用电压表测电压,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
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
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
2.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5个实验:⑴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⑵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⑷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⑸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这五种实验都涉及到诸多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时具有相应的实验原理:⑴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测量实验原理是v=s/t,⑵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F·S及二力平衡,⑷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⑸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有两种,①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即为P=U·I,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即为P=W/ t。
解决此类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
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实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格外注意。
㈡探究型实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所以现行各种教材中探究型的课题每个章节都有渗透。
探究型试题也已成为当今中考必考类型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大都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实际。
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一般按教材内和教材外分为两类。
1.不同版本的教材内物理探究型实验共计有14个实验:⑴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⑸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⑻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⑼探究物质比热容,⑽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⑿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⒀探究电流热效应,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初中物理14个实验表格
初中物理14个实验表格以下是14个初中物理实验的表格,每个实验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实验1: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器材:天平、物体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零2.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3.记录物体质量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2: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会计算物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物体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2.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3.计算物体密度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3: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学会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弹簧秤、小球、直尺实验步骤:1.将弹簧秤固定在水平支架上2.将小球从一定高度落下,记录弹簧秤示数3.计算重力加速度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4:测量电阻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实验器材:电阻表、导线、电阻器实验步骤:1.连接电阻器和电阻表2.读取电阻表示数3.计算电阻值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5:测量电流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器材:电流表、电源、导线、电阻器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电阻器和电流表2.打开电源,读取电流表示数3.计算电流值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6:测量电压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源、导线、电阻器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电阻器和电压表2.打开电源,读取电压表示数3.计算电压值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7:测量功率实验目的:学会计算功率和电能消耗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秒表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电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2.打开电源,记录电流和电压示数,计算功率3.关闭电源,记录通电时间,计算电能消耗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8: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器材:光源、透镜、直尺、角度仪实验步骤:1.将光源放在透镜一侧,调整透镜位置使光线垂直入射2.用角度仪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计算折射率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9: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器材:音叉、秒表、直尺、距离计实验步骤:1.将音叉敲击在一端,用秒表计时,同时在另一端听到声音时停止计时,记录距离和时间2.计算声音传播速度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10:测量物体的弹性模量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物体的弹性模量实验器材:弹簧秤、物体、直尺、刻度尺实验步骤: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记录示数为F12.将物体拉伸一段距离L,记录示数为F2,然后释放,记录示数为F33.计算弹性模量E = (F2 - F1) / L * F3 / (L + F3) 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11: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
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中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中国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
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中国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中国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
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但作为中招考试以上四种方法是最常出现的,尤其是在实验题方面,这只是自己几十年来教学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物理各种实验探究方法,及其代表实验有哪些.能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一、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中学物理课本中,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研究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二、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中学物理课本中,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这里也有等效思维)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手机能打电话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例:1、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刚才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A.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三、放大法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严格说放大法也属于转换法.四、积累法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严格地说积累法也属于转换法.五、类比法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我们学习分子动能的时候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学习功率时,将功率和速度进行类比.例:1、某同学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力学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并找出了一些相类似的规律,其中不准确的是(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B.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地,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C.抽水机工作时消耗水能;类似地,电灯发光时消耗电能D.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地,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通过类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压的直观认识,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电压等知识跃然纸面,栩栩如生.六、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中学课本中很多知识都应用了这个方法,比如有: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液片、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光滑平面(研究力学时常用到光滑平面,即物体表面没有摩擦,但是真正没有摩擦的表面是没有的.为了问题的简化就把很小的摩擦不考虑就假设物体表面光滑)例:1、在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是(多项选择A、建立速度概念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C、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D、分析物体的质量七、科学推理法: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例如当你家的狗在叫的时,你可能会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门外,要做出这一推论,你就需要把现象(狗的叫声)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即有陌生人来时狗会叫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答案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八、等效替代法: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九、归纳法: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运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时实验一定要改变条件多做几次,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特殊结论,而不具备普遍性.十、比较法(对比法)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十一、分类法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十二、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十三、比值定义法:例: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十四、多因式乘积法:例: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十五、逆向思维法例: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以上这些方法,还只是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会遇到和使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灵活运用,以便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有哪些物理中探究实验的方法有:一.对比(比较法)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的三种类型实验
浅谈初中物理的三种类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概括起来可分三种类型:①测量型实验;②验证型实验;③探究型实验。
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些类型进行讨论:一、测量型实验这种实验主要是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这些基本仪器主要包括刻度尺、量筒和量杯、天平、温度计、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
但这些仪器的特点都有大致的相同点和一些不同点。
比如:都有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一般准确到mm或cm,天平准确到0.1g或0.2g;量筒准确到1mL或2mL或5mL;常用温度计准确到1℃;体温计准确到0.1℃。
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同类仪器。
在今年中考中这些也是常见的,例如:北京市2012年中考物理第24题天平的使用,25题温度计的使用,26题刻度尺的使用等等。
同时,这些基本仪器使用也要注意,例如:所有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前都要先看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的准确程度就与分度值有关。
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刻度尺要零刻度线,天平、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等要调零,读数时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测量单位等等。
在初中阶段测量型实验除了上面的单独测量外,还有一些如密度的测量,速度测量及电阻测量等等,这些测量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以上这些就是测量型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另外测量型实验又分直接测量型与间接测量型两种。
1、直接测量型实验是指利用有关基本仪器直接测出欲测物理量的实验。
如用刻度尺测长度(宽度、厚度),用量筒测体积,用天平测质量,用测力计测力,用温度计测温度,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等。
2、间接测量型实验是指先测出有关物理量,再由物理公式(或原理)计算得到欲测物理量的实验。
如测密度时先测出质量m和体积V,再由P=mv 得到密度P ;又如测出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则由R=UI可得小灯泡的电阻R,或由可得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P(伏安法)等。
例如2012苏州中考物理试卷第30题:按图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待测小电灯、电压恒为6V 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操作、验证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物理实验的实验项目,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实验一: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电灯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4. 打开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5. 关闭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熄灭。
实验结果分析:当电路闭合时,电流可以顺利通过导线和电灯泡,使电灯泡发光;当电路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导线和电灯泡,电灯泡则不发光。
这说明电流需要闭合回路才能流动,否则电流无法通过。
同时,关闭开关后,电灯泡立即熄灭,说明电流的通断是由开关控制的。
实验二:运动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物体运动的实验观察,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等。
2. 将小车置于直线轨道上,并将计时器启动。
3. 记录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不同位置的数据。
4. 改变小车的起始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和3。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小车位置与时间的图形。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形可以发现,小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如果小车匀速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如果小车加速度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
通过分析图形,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
实验三:声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音叉、共振管、麦克风等。
2. 打击音叉,产生声音。
3. 将音叉靠近共振管的一端,观察共振管内的声音变化。
4. 将麦克风靠近共振管的一端,使用声音测量软件测量声音的频率。
5. 改变共振管的长度或音叉的频率,重复实验步骤3和4。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2中初中物理实验分类
初中物理实验分类一、实验分类初中物理实验可分为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和观察型实验。
二、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有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图像法、归纳法、累积法等。
三、探究性实验次数、做几次的目的、结论的正确写法及提取信息。
1、做一次实验就能得到实验结论的至少做三次。
(1)做三次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结论具有普遍性的原因:因为不同条件的三次实验,结论一致,所以结论具有普遍性。
2、探究A跟B是否有关至少做3次实验。
(1)三次实验目的得到A跟B是否有关。
(2)得到相应结论需要提取的信息:①结论:A与B无关。
提取信息提取信息:(当……一定时)B变化,A不变。
②结论:A与B有关。
提取信息:(当……一定时)B变化,A变化。
*注意:探究是否有关时,实验表格和提取信息要控制变量(必要的时候),但结论不能控制变量3、探究A跟B的关系,如果探究定性关系(两个量中有一个量不可测);或者两个量都可测,但由于实验器材或实验条件限制只能做3次实验。
(1)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到A与B的关系。
(2)得到相应结论需要提取的信息:①结论:当…一定,B越大,A越大。
提取信息:当…一定,B变大,A变大。
②结论:当…一定,B越大,A越小。
提取信息:当…一定,B变大,A变小。
4、探究A跟B的关系(如果探究定量的关系,至少6次实验,预设值全程多点等距)*注意:在探究“关系”时,若两个量都可测,实验器材也可以做至少6次实验的,则必须做至少6次实验,探究定量的关系。
(1)6次实验的目的:得到A跟B的关系(2)实验结论和提取信息①结论:当…一定,A与B成正比。
由表格中数据提取信息:当…一定,A与B的比值一定或由图像提取信息: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②结论:当…一定,A随B的增大而增大的越来越快。
提取信息:当…一定,B 的增加量相同,A的增加量越来越大。
③结论:当…一定,A随B的增大而增大的越来越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分类:(1)以掌握测量方法、仪器使用为目的的实验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长度速度凸透镜的焦距温度电流时间电压质量密度电阻体积电功率力浮力测量问题的共性:1.测量工具的选择2.基本测量规范、原理及要求3.读数的要求大气压强机械效率(2)以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为侧重的实验探究实验名称现象描述、发现问题分子间隙、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光的色散物态变化物质的比热容电磁现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力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3)以物理研究方法和过程为重点的实验探究实验名称物理研究方法速度的变化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声音的产生放大法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替代法大气压强的测量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控制变量法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猜想推理法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4)以探寻规律为主的科学探究实验名称规律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虚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串并联电流电流、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I=U/R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缩小 倒 2 20 20 等大 倒 3 14 35 放大 倒 4 10 / 不成像 / 58/放大正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一侧放大的像。
7、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图5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 时=10 min 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状态,图5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
8、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⑵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⑷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7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想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测“220V 40W ”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如果要使实验可行,请对原理图中实验器材的规格提出一条合理的要求. [答题示例]:电压表的量程至少要220V .答: .(6)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 13、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列器材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流0.5A ,额定功率不大于1.5W )、电压表(3V 、15V 双量程)、电流表(0.6A 、3A 双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如图10所示。
(1)请你在实物图中把电压表连入电路。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 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
(3)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 ,则可能的原因是 。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图3图4 图4 图5 图7(4)若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可能的原因是 或 。
14、小萍用如图11所示电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帮她把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将变________。
(3)实验中如图12所示的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 。
(4)请你根据如图13所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绕线。
16、在“探究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15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 ;若烧杯的质量是20g ,则液体的质量是 g 。
(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
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组,你的判断方法是: 。
17、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 3)分析与结论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6(a )、(b )所示。
(1)观察图16(a )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m 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
(2)观察图16(b )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m 。
(3)比较图16(a )、(b )可知,甲车的速度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2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18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18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2)小明选择了图18a 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21、如图19所示,左图中弹簧秤所测量的物块重力为 牛,右图中体温计所示温度为 ℃。
组别甲乙丙丁液体的质量m / g 8.0 16.2 19.8 31.8 液体的体积V / cm 310.0 20.0 30.0 40.0图11 图10 图12 图13 图15图16 图18图1922、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 (kg) 重力G (N) 比值G/m (N/kg)物体1 0.1 0.98 9.8物体2 0.2 1.96 9.8物体3 0.3 2.94 9.8(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2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20所示.(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