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与代数复习教案
《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的相关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小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3.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不等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4.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解方程的方法、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演示:通过示例演示解方程的方法、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掌握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方程的含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复习活动,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1.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
2.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3. 确定位置的方法。
4. 方程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灵活运用。
2. 方程的求解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教师简要回顾本册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性。
- 提问: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掌握了哪些知识点?2. 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主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确定位置的方法,方程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4. 巩固提高-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的情况,设计一些综合性、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评价,指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5. 总结反馈-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了数与代数的知识,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他们在复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同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反馈,指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数的运算: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简便运算方法。
3. 代数初步知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与代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与代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数与代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练习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评价学生的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在数与代数知识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中的“代数初步知识”详细补充和说明:代数初步知识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2)》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数与代数(2)
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所学知识。
3.班上交流,展示整体的知识。
重点知识复习,强化提高。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①说一说。
把下面的每个图形都看作“单位1”,用分数表示各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
2.完成教材118页练习二十八第5题。
(二)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119页练习二十八第7题。
2.全班交流,交流时结合题目,请学生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是怎样约分、通分和比较大小的。
(三)回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1.做一做。
2.把0.36、1.570、1.2化成分数。
(四)回顾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19页第9题。
2.完成教材第119页第10题。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学板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1节 数与代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教学内容本节复习课主要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巩固。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复习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性质和特点。
2. 数的运算:巩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小数的四则运算。
3. 代数基础:初步了解代数表达式的概念,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意义。
4. 解决问题: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数的运算规则和代数表达式的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小数的运算:理解小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代数表达式的理解:理解代数表达式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3. 问题解决: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进行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数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梳理:对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进行系统梳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代数表达式和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代数的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升学生对数与代数的认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结构: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2. 目录: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基础、解决问题3. 重点内容:数的性质、四则运算规则、代数表达式的意义、问题解决方法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数与代数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整理复习》公开课教案_2

解决实际问题。加减法: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需要先通分,把它们化成同分母
分数再计算。
分数运章」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要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解决实际问题。
加减乘除法运算,并能用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法则,并正确计算。
难点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教学突破
要提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其
自己复习,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复习的方法和经验,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同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解决问题
问题4。
(1)独立完成书上例题。
(2)说一说你的解题过程。
(3)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感受分析数量关系在正确解决问题中的
重要性,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分数(3)全班交流画图和计算的过程。
(4)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总结整理出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体会利用
(4)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总结整理出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体会利用
画图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三、反思总结
问题3。
(1)根据课前学生先梳理自己在计算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谈一谈自己计算时容易出
现的错误,并找出出错的原因。
(2)结合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说说在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8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数与代数整理复习。
Q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分数加减法 分数乘除法 用方程解决问题
课后 反思
这几天进行了数与代数的整理复习,在复习中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 式,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
成知识结构,然后分系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最后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根据教材编排意图,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让学 生全面回忆本学期学过的“数与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的知识所包括的具 体内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二是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系统性去对所回忆 的知识进行编排,使学生形成一种有序的知识系统;三是教师对学生概括给予适当的 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多个有助于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样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活,思 维展开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课,由始至终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涨,比较轻松 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复习任务。
课题
总复习 数与代数
1.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进行梳理
教
的过程,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学
2.理解分数加减、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
目
则,能正确进行分数加பைடு நூலகம்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并能用方程解决相关的实
际问题。
标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94 页第 1 题。
2.教材第 94 页第 2 题。
3.教材第 94 页第 3 题。
4.教材第 94 页第 4 题。
5.教材第 94 页第 5 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读法与数位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把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数的读法和数位的意义2.把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难点1.对数字的理解及计算运用。
教学内容1. 数的读法和数位的意义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学生快速读出来。
2.教师让学生说说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3.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猜想这个数字是什么,然后掰手指数数检查。
4.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按照顺序报出这个数字的十位和个位数。
5.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较读出的数字的准确性。
教学要点1.通过让学生读出一个两位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读法。
2.通过让学生说出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和有什么用处,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
3.通过让学生猜想一个两位数,并按照顺序报出这个数字的十位和个位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位置意义。
2. 把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用棍棒和个位方块表示出来。
2.教师询问学生自己能否将之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
3.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将其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然后询问学生这两份数的总和。
4.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将其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然后将两份数翻转一下再相加,然后询问学生这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多少。
教学要点1.通过让学生用棍棒和个位方块表示出一个两位数,并询问能否将其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两位数分拆。
2.通过让学生将一个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并询问学生这两份数的总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两位数分拆后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回答问题。
3.通过让学生将一个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并将两份数翻转一下再相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分拆的两份数反转后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回答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数与代数的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
难点: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提出与数和代数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的思考。
2. 数的认识和运算:通过复习数的分类、数的组成、数的读写以及数的运算规则,使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代数的初步知识:复习代数的概念、代数的表达方法以及代数的运算规则,使学生对代数的初步知识有更全面的掌握。
4. 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通过复习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应用,使学生对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在讲解过程中,穿插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的解答,理解和掌握数的认识和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
7. 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8. 作业设计:布置与数的认识和运算、代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2356 + 4789(2)5 × 6(1)a + b = 10,a b = 2,求a和b的值。
(1)5x = 30,求x的值。
(2)2(x 3) > 7,求x的取值范围。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精品教案

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目标:1、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
2、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概念,增强知识间的联系。
3、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和整理难点: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解、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创设请境。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本册教材里我们学习了哪些倍数与因数的内容?二、概念的梳理和整理1、什么是整数?什么是自然数?整数和自然数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因数与倍数有什么联系?举例说明。
3、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举例说明。
4、2、3、5的倍数有何特征?举例说明。
5、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举例说明。
学生先互相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根据汇报情况教师总结。
(通过对概念的梳理与巩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间的联系。
)三、基本运用,巩固提高(一)填空:1、比7小的自然数有()2、在1、2、27、44、53、98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是()。
3、和10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和100相邻的两个偶数是()和();和99相邻的两个奇数是()和()。
4、30的所有因数是(),其中是质数的有();5、在四位数2□45的“□”中,分别填上()、()和()各自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
6、(1)24=1×()=()×()=()×()=()×() 24的全部因数有(),24共有()个因数,所以24是()数。
(2)11=1×(),11的全部因数有:(),11只有()个因数,所以11是()数。
7、50以内6的全部倍数是()。
8、把1~29这29个数填入对应的圈内。
9、既是27的因数,又是29的因数的数有()。
10、用4、0、5、3中的三个数,组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和()。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2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数与代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单元“简易方程”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能正确列出方程,并熟练地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能力,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在“简易方程”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学生会说到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等等。
追问: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课前整理的知识网络?选取典型展示并交流。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1.出示教材第110页第3题(3)生齐读题:光每秒能传播30万千米,这个路程大约比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还多2万千米。
地球赤道大约长多少万千米?师:以前我们用算术方法解答这一类题;在学习了简易方程后,又能列方程来解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简易方程”,请你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找出不同的解法展示。
反馈,集体订正。
师:列方程解决问题第一步都是要干什么?预设: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师: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那字母“x”可以表示多少?(生反馈)对了,这个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数。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师:现在有一个“比x的4倍多13的数”,怎么表示呢?师: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除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什么?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能表示一个数,又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数量关系)(3)练一练师: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用线连起来。
出示【学习任务一】。
反馈:前两题做完后,询问这样做是否正确,再问这两题有什么区别;后两题做完后,询问这样做是否正确,再问这两题有什么区别。
《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代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负数等。
2.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等。
3. 代数初步:包括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代数初步。
2.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模型、图表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3. 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引入代数初步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代数初步的知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数的运算和代数初步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和难点,进行讲解和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数的运算和代数初步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作业,了解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了解学生对代数初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 教具:实物、模型、图表等。
3. 练习题:数的运算和代数初步的练习题。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1节 数与代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巩固和深化对整数的认识,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四则运算。
2. 能运用各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整数的复习:复习整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小数的复习:复习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
3. 分数的复习:复习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4. 方程的复习:复习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数的运算。
2. 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数的分类。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5.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教学内容:整数的复习、小数的复习、分数的复习、方程的复习4. 教学重点与难点:整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小组讨论、课堂练习、新课导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节数与代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五年级上册的数与代数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运算,以及简单的代数方程。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代数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与数与代数有关。
2. 整数复习:回顾整数的定义及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整数的掌握。
3. 小数复习:回顾小数的定义及基本运算。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的掌握。
4. 分数复习:回顾分数的定义及基本运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的掌握。
5. 代数方程复习:回顾代数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代数方程的掌握。
6. 板书设计:整数: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乘法:a × b = c除法:a ÷ b = c小数:加法:a.b + c.d = e.f减法:a.b c.d = e.f乘法:a.b × c.d = e.f除法:a.b ÷ c.d = e.f分数:同分母分数加法:a/b + c/b = (a+c)/b同分母分数减法:a/b c/b = (ac)/b异分母分数加法:a/b + c/d = (ad+bc)/bd异分母分数减法:a/b c/d = (adbc)/bd代数方程:ax + b = c7.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024春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教案北师大版

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1)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的学问,巩固和加深对这部分学问的理解。
体会各部分学问的内在联系。
2.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对所学学问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分和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沟通所学习的学问及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代数”。
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学问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沟通,可结合教材P92第1题中的问题进行。
2.在班内对整理的内容沟通。
二、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P94练习第1题。
学生画一画,再算一算,体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算理。
2.完成教材P94练习第2题。
学生列方程解答,留意让学生说说等量关系。
3.完成教材P94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各题计算需留意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学问和新的学习方法。
1。
五年级数及代数复习计划教案

科目小学数学年级五年级课程五年级下册数与代数课程预习课()复习课()名称性质授课五年级培优生对象授课题目数与代数复习(因数、倍数、奇偶数、质数与合数、分数)(课题)1.比较系统地掌握相关因数、倍数、奇偶数、质数、合数、分数的基础知识。
授课 2.能比较熟悉并掌握因数、倍数、奇偶数、质数、合数的题型及其解法。
目标 3.掌握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应用题的应用。
4.掌握分数的性质和意义以及分数在应用题的应用。
授课 1.掌握 2、 3、5 的倍数特色重点、 2.熟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应用题的应用。
难点 3.掌握分数的性质和意义以及分数在应用题的计算。
1、回顾【备注】引导学生对五年级下册所学的数与代数进行总的回顾,学过的数有:因数、倍数、奇偶数、质数和合数、分数。
授课过程2、因数和倍数1)定义:若是 a×b=c( a, b,c 都是不为 0 的整数),那么 a、b就是 c 的因数, c 就是 a、b 的倍数。
例子: 3x5=15:3 和 5 是 15 的因数, 15 是 3 和 5 的倍数。
易错点: a、 b、 c 必定是不为 0 的整数、指代明确。
随堂练习1. 2×6=122 和 6 都是 (12) 的因数, 12 是(2) 和 (6) 的倍数;2.判断:2.4 ÷0.3 = 8,因为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因此是0.3 和 8倍数。
( )【剖析:因为 0.3 不是整数,不吻合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因此错。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A. 一对一对找,找到重复的就停止B. 从 1 开始找,找到它自己。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A 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B 加上这个数自己3)因数个数有限:存在最小因数是 1 和最大因数(自己)倍数个数无量:存在最小倍数(自己)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它自己。
授课过程随堂30的因数: 1、2、3、5、6、10、15、 3030的倍数: 30、60、 90、120⋯⋯判断:一个数的因数都比个数的倍数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数与代数(1)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大小比较;2.数的四则运算;3.数与代数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道“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会比较任意两个数大小;2.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能灵活运用;3.了解数学中的代数和字母,能够用代数符号代表数字,具有一些代数思想。
三、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的熟练掌握;2.数学中的代数和代数符号的初步了解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数与代数的联系;2.代数符号的初步应用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提问法;2.演示法;3.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准备1.课件PPT;2.数学教材;3.学生练习册。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一道数学题目:“2 + 3 = ?”,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中的2、3是我们数学中的什么?”学生自己回答后教师再补充:这是数。
然后问:“这道题中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再次回答。
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引入今天的新课——“数与代数”。
2. 数的大小比较1.先介绍一下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让学生通过课件了解比较符号的样子和意义。
2.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比较大小,更好地掌握这些符号的使用。
比如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些数字:–5, 3–6, 8–9, 93.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
如:“3个苹果大于2个梨子吗?”、“你的体重大于30公斤吗?”等。
3. 数的四则运算1.先通过演示来教学生学会加减乘除的基本计算方法。
例如:6 + 4 = ?;16 ÷ 4 = ? ;等等。
2.再根据课本练习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几道加减乘除的题目,巩固他们的计算能力。
3.最后,教师出一些应用题,在应用中让学生加深对加减乘除的理解。
比如:“小明买了2件衣服,每件50元,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数与代数(1)
络。
2.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3.小组选代表把整理的内容在全班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
4.结合学生汇报整理的知识点,引导学生
系统地学习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试举例说明。
(板书重点知识)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第1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八第2题。
3.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八第3题。
4.解决实际问题。
一堆苹果不到50个,2个人分,5个人分,10个人分,都正好分完,这堆苹果可能有多少个?
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教材第116页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八第4题。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对因数与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
由于概念较多,学生对此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
此外,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还可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数与代数知识整合|北师大版

数与代数知识整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除法,倍数与因数,分数的意义。
通过复习,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梳理知识间的联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复习的目的除了要达到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会应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本节课是在复习过一、三、五单元的基础上,再将三个单元的知识要点整合在一起,形成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1、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倍数与因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掌握每个单元易错题型及解题方法。
3、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掌握易错题解题方法,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有层次地体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对数与代数易错知识进行整合。
课前已经对除法这4个方面进行整理,谁想分享除法的意义。
(要求:认真聆听,结束后互相补充)二、回顾旧知1、除法的意义预设:生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生2: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一份,求份数是多少。
总结:在数学中,我们把第一种分法叫做平均分,第二种分法叫做包含除,这两种都是除法的意义。
(板书)由平均分你还能想到什么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师:我们来看关于平均分,我们最容易错的题型,请大家看屏幕。
1、把15克油平均分成7桶,每桶()克,每桶分到的是15克油的()。
2、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9段,每段钢管是全长的(),每段长()。
(边做边思考这道题提醒自己要注意什么?)小结:这两道题实际上就是除法意义和分数意义的区分。
(手指板书)仔细审题,找关键词。
2、商的几种情况师: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汇报除法的商有哪几种情况?找2个学生展示整理知识点,学生说整理内容,对比并评价。
先展示有问题的。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1)整除(2)商为分数(3)商是小数学生补充因数与倍数,真分数与假分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老师板书。
小学数学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内容:课本P106及P108~110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理解并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深刻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3.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能运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运算计算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复习整理“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这本书的新内容已经学完了,同学们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这本书进行复习,复习分为三部分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今天我们来复习“数与代数”这部分的内容。
(板书:数与代数)师:在本册书中,关于“数与代数”部分,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我们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意义、小数除法这三个单元的内容。
师:好的,下面我们针对这三个单元逐一展开复习。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复习倍数与因数。
师:关于倍数与因数,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你能说一说吗?生可能回答:生1: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如在12×3=36这个算式中,12和3是36的因数,36是12和3的倍数。
生2:学习了2,5,3这三个数的倍数的特征,我知道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2的倍数也叫偶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3:我们还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比如找18的因数,只要看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8,这两个数就都是18的因数。
生4:还学了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与代数复习教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1、回顾引导学生对五年级下册所学的数与代数进行总的回顾,学过的数有:因数、倍数、奇偶数、质数和合数、分数。
2、因数和倍数1)定义: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例子:3x5=15:3和5是15的因数,15是3和5的倍数。
易错点:a、b、c必须是不为0的整数、指代明确。
随堂练习1.2×6=122和6都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2.判断:2.4÷0.3=8,因为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所以2.4是0.3和8倍数。
()【解析:因为0.3不是整数,不符合因数和倍数的定义,所以错。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A.一对一对找,找到重复的就停止B.从1开始找,找到它本身。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A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B加上这个数本身3)因数个数有限:存在最小因数是1和最大因数(本身)倍数个数无限:存在最小倍数(本身)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它本身。
随堂练习30的因数:1、2、3、5、6、10、15、3030的倍数:30、60、90、120……判断:一个数的因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解析:因为最大因数等于最小倍数】3、2、3、5的倍数特征1)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互动:学生进行快问快答判断以下哪些数是3的倍数:123、34、47、108、567、90、670、23【解析:123、108、567、90是3的倍数】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随堂练习在2、6、10、18、45、60、48、90、100、105、111中,2的倍数有:2、6、10、18、60、48、90、100。
3的倍数有:6、18、45、60、48、90、105、111。
5的倍数有:10、45、60、90、100、105。
2和5的倍数有:10、60、90、100。
2、3和5的倍数有:60、90。
4)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的偶数。
2、3、5的倍数特征:个数是0的偶数,而且各位数子相加是3的倍数4、奇偶数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随堂练习1.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有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可以表示为(a-2)、(a+2)【延伸:连续奇数也是如此。
由此可知:三个连续偶(奇)数的和是3a。
连续数和÷个数=中间数】3.有三个连续的奇数之和是15,则这三个数分别是:(3、5、7)【解析:15÷3=5,5-2=3,5+2=7】4.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5、质数和合数(用因数的个数来定义)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个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2个以上)易错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易错点:2是质数,而且是唯一的偶质数。
提问: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这个说法对么(错)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这个说法对么(错)随堂练习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偶数,这个四位数是(1240)【解析:最小奇数1,最小质数2,最小合数4,最小偶数2】6、公因数和公倍数(与分数通分、约分密切相关)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限个)关键字眼:最大边、最多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无限个)关键字眼:至少、最少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A、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B、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A.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B.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C.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D.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随堂练习1.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2.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3.一个数是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这个数是(8)。
4.由式子23x3=69可知,(23)是23和69的最大公因数,(69)是23和69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两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最小的公因数。
】判断:1.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解析: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1是自然数。
】3.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90()【解析: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倍数是60】应用题: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的红花朵数都相等,每个花束里的白花的朵数也都相等.每个花束里最少有几朵花?【解析:“最少”要找最大公因数】96和72的最大公因数是24(可用短除法也可以用列举法)红花:96÷24=4(朵)白花:72÷24=3(朵)花束:4+3=7(朵)答:每个花束最少有7朵花。
【延伸:如果问每束花束的花朵有哪些搭配可能呢?找公因数即可。
】7、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互动:成语猜分数一分为二(1/2)七上八下(7/8)百里挑一(1/100)十拿九稳(9/10)1)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分数的意义(平均分)3米可以代表把(1)米平均分成(8)份,占其中的(3)份;也8可以代表把(3)米平均分成(8)份,占其中的(1)份。
互动:快问快答6千克可以代表把(1)米平均分成(7)份,占其中的(6)份;7可以代表把(6)米平均分成(7)份,占其中的(1)份。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字母关系式为:a÷b=a/b(b≠0)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随堂练习1.4/3=(4)÷(3)13÷12=(13/12)2.3/5的分数单位是(1/5),它有(3)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6(18)3.8=(6)÷(8)=(12)÷16=3÷(4)=(24)=(0.75)(小数)4.3/5分子扩大4倍,为了让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扩大四倍)。
5.2/11分子加上2,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11或者乘2)5)平均每次口诀:无单位作“1”,有单位做自己,“每”谁除谁。
随堂练习1.把1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11/7)米,每段占全长的(1/7),4段占全长的(4/7)2.5千克花生可以榨成2千克的花生油,一千克花生可以榨(2/5)千克花生油,每千克花生油需要(5/2)千克花生。
6)A占B的几分之几口诀“前除后”。
随堂练习1.小红一天能跑2千米,小明一天能跑3千米,小红跑的路程占小明跑的路程的的(2/3),小明占小红的(3/2).2.赵师傅做一批机器零件,原计划每天做50个,6天完成。
实际每天多做10个,实际每天做零件占整批零件总数几分之几【解析:先算出整批零件总数,再用实际做的零件数除以总数。
】50x6=300(个)50+10=60(个)60÷300=60/300=1/5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互动:快问快答常见的分数小数组0.25=(1/4),0.5=(1/2),0.75=(3/4),0.125=(1/8)0.625=(5/8)随堂练习1.0.064=(64/1000=8/25)0.8=(8/10=4/5)2.邓超3分钟可以喝5瓶安慕希奶,李晨每分钟可以喝1.8瓶安慕希奶,请问谁喝得快?3.正板区1、因数(有限):一对一对找倍数(无限):乘非零自然数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本身2、2的倍数:0、2、4、6、8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奇偶数(能否被2整除)三个连续偶(奇)数的和是3a。
连续数和÷个数=中间数4、质数和合数(用因数的个数来定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是质数,而且是唯一的偶质数。
5、公因数:(有限个)关键字眼:最大边、最多公倍数:(无限个)关键字眼:至少、最少6.分数和除法互化a÷b=a/b(b≠0)7、平均每次口诀:无单位作“1”,有单位做自己,“每”谁除谁。
8.A占B的几分之几(“前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