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中考政治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国家性质和国体-国家机构和政权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3. 政党制度-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政党的组织原则4. 人民政协制度-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5.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作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方法-民主集中制的制约和监督6.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二、政治体系1.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性质和作用-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监督2. 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度-地方政府的性质和作用-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和职能-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发展3. 司法体制-司法体制的性质和作用-司法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职能-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发展4. 国家监察体制-国家监察体制的性质和作用-国家监察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职能-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5. 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的性质和作用-公务员的规范和职责-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三、政治运作规律1. 国家决策和立法-国家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国家立法的程序和方法-决策和立法的原则和程序-国家政治生活的特点和规律-国家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方法3. 国家政治管理-国家政治管理的性质和作用-国家政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国家政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四、国际政治关系1. 国际关系的基本属性-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律2. 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3. 友好合作-友好合作的性质和作用-友好合作的内涵和要求-友好合作的方式和方法4. 平等互利-平等互利的性质和作用-平等互利的内涵和要求-平等互利的方式和方法1.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特点和规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形式和内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和变化2.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规律和规范3.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性质和作用-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容和形式-贸易保护主义的改革和发展4. 全球治理体系-全球治理体系的性质和作用-全球治理体系的设置和职能-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以上是对中考政治考试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和革命指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为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
4.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其下分为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机构。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建设,不能脱离经济建设和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8.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
9.党的最高纪律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基本原则之一。
1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要点汇编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要点汇编政治基本知识1. 国家的性质和作用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国家机构和决策机制1. 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能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3. 国家政府的组成和职能4.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2.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3. 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4. 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培养途径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1. 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2. 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核心要义3.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措施4. 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和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优越性2. 人民民主的实质和基本特点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和基本途径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世界政治与经济1. 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 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经验和做法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中国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任务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战略安排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复习的要点汇编,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考知识完全归纳政治知识点

中考知识完全归纳政治知识点政治学科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考察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考察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中考政治知识点的完全归纳:一、基本政治理论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
3. 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政治制度与法律1.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 法律体系: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以及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义务。
4. 法治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1. 经济建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 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1. 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
2. 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3.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意识。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关注国家重大政治决策和国际政治动态。
2. 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最新政策。
3. 国际形势:分析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结束语通过对以上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中考政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一、导论本篇文档旨在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政治重点知识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三政治的重点内容,为考试和未来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知识整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论武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2. 宪法法律知识-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 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
- 公民义务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应尽的责任,包括履行国籍义务、履行居住义务、遵守法律义务等。
4. 道德建设- 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 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国家和社会推进文明进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宪法法律知识、公民权利与义务和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和考试有所帮助。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基础知识1. 国家概念与国家机构- 国家的定义、性质和作用- 国家机构的分类与职能- 国家的象征与标志2. 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的原则与实践-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3. 法律与法治- 法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4. 政治思想与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二、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自治机关的设置与职能- 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与形式- 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职能- 基层民主的实践与发展三、中国的历史与文化1.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与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3.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 传统节日与习俗四、国际政治与经济1.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2.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国际贸易与金融体系- 国际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3. 中国与世界-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目标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五、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1.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与意义- 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道德实践中的热点问题2. 法治教育与实践-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与措施六、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要政治事件- 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 重要政治事件的背景与影响- 政治事件中的公民参与与责任2.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公民在社会问题中的作用以上是政治中考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政治基础知识、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与文化、国际政治与经济、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以及时事政治等六大板块。
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中考政治课程主要围绕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基本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发展目标等方面展开。
以下是对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的归纳:一、道德与法治1. 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2. 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3. 遵守法律的基本要求:了解法律的基本内容,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三、国家基本制度1. 国家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2. 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制度。
3. 社会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四、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
2.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五、国家发展目标1. 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1. 政治思想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培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文档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文档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政治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以下是对中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政治基础理论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法治社会。
二、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实现基层民主。
三、国家机构1. 国家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 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四、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2.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服兵役等。
五、经济与社会建设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 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六、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七、思想道德建设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诚信建设:倡导诚实守信,构建诚信社会。
八、法治教育1. 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法治实践: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提高法治实践能力。
初三政治:关键知识点概览

初三政治:关键知识点概览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纪律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党内民主3. 国家政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 国家政权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中国的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4. 法治与人权-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中国的法治建设与发展-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的人权保障机制和实践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挑战6.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 中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道德建设的关系8.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和实践以上是初三政治的关键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打印版)

2021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大全01要点名词识记02改革开放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的意义?(1)我国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
(2)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4)“四个尊重”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成就?(1)综合国力方面,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 A 民生活方面,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国际影响力方人,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重要性)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如何全面深化改革?(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创新发展;(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先进文明成果;(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4)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
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3共同富裕1.为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精准扶贫?(1)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方面。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

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一、国策、制度、方针、战略、理念、道路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12.我国的各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
1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14.我国的发展理念/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利共赢的理念。
15.我国的各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绿色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
二、核心、中心类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3.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5.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初三中考政治备考重点知识汇总

初三中考政治备考重点知识汇总1. 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制度的定义和特点- 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能- 国家治理能力的组成要素和提升途径2. 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3. 党的基本路线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的实施路径和方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实施路径和措施5.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报告的起草背景和重要意义-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报告对我国发展的指导意义和战略部署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经验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初三中考政治核心知识点整理

初三中考政治核心知识点整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基本纲领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纪律3.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力量三、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关1. 国家政权的概念、性质和作用2. 国家机关的组成和职能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特点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四、国家法律和法律教育1. 宪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2. 法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3. 法律的实施和遵守4. 法律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2.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4. 公民的法律权益和法律保护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特点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3.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八、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1.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2. 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3. 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和民族自治的内容4. 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实践和保障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地位和作用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省级政府、市县级政府。
7.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决策和集中执行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内民主选举、党员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
8. 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工作。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意愿,行使自治权和特权,制定并实行自治条例,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10.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1. 党的最高领导体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2. 党的基本路线: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 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景和目标。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政治和国防还比较薄弱,需要继续发展和壮大。
16.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宗旨,全面推进国家安全工作。
初三政治学习全书:必备知识点

初三政治学习全书:必备知识点一、国家与社会主义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由一定的人口、一定的领土和一定的政权组成。
2. 国家的特征:国家具有主权、领土、人民和政权四个基本特征。
3.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人民民主、社会公正和文明进步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的领导、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个基本特征。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1.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
2.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国家机构: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各部门等。
四、法律与法制1.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的行为准则。
2. 法律的作用: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和推动社会发展。
3. 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律的实施和法治的建设。
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2. 公民的义务:公民有守法、参政、劳动、研究、爱国、守信、文明等义务。
六、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1. 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基础上,国家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权力的制度安排。
七、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法治的基本要求:法治要求依法治国、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中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归纳中考政治课程主要涵盖了国家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以下是中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归纳:一、国家的基本政策1. 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 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法律法规1.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 法律: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规范公民行为和国家机关的权力。
3. 法律的实施:依法治国,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三、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 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2. 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五、道德与法治教育1.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2. 法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六、国家的发展目标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七、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结束语: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中考政治课程不仅涵盖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还包括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

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一、政治基础知识1.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国家的定义- 政府的职能与作用2. 政治体制与制度- 民主与专制的区别- 议会制度与总统制度- 联邦制与单一制3. 法律与宪法- 法律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人权与公民权利二、中国的政治体系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 中国的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系统-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 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司法独立与公正三、公民道德与道德规范1.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 诚实守信与公平正义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要政治事件- 了解当前的政治动态- 分析政治事件的影响2. 政策与法规更新- 掌握最新的政策变动- 理解新法规的内容与意义五、政治参与与公民权利1. 公民的政治参与-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2. 维护公民权利- 了解并行使自己的权利- 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六、国际政治与关系1. 国际组织与合作- 联合国的作用与结构- 地区性国际组织的职能2. 国际关系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法与国际公约七、政治思想与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2. 其他政治思想-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保守主义八、政治经济学1. 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2. 财政与税收- 财政政策的作用- 税收的种类与功能请根据上述概要创建一个Word文档,确保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证。
文档应该包含清晰的标题、子标题和列表,以便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和理解每个知识点。
同时,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合适的字号,以便打印和复制。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总结(推荐3篇)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总结第1篇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制度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我国的权力机关――_及其常务委员会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_及常务委员会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文档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文档政治是一门关于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在中考政治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很多政治知识,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中考政治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政治制度1.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运行机制。
中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等。
2.政权的性质政权的性质是指政府的统治性质。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是我国的政权的源泉。
3.城乡基层自治制度城乡基层自治制度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依法治理。
4.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它的核心是党的民主。
5.依法治国原则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
政府和公民一切行为都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依法办事。
以上是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熟记。
二、政治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解放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核心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继续革命等。
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与时俱进。
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
三、国际关系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一)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
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