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管理办法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济科字〔2020〕31号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济科字〔2020〕31号](https://img.taocdn.com/s3/m/d987573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b.png)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财政局,济宁太白湖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财政分局,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现将《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财政局2020年9月23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项目组织第四章项目申报第五章项目立项第六章项目实施与管理第七章项目验收与评估第八章项目经费第九章监督保障第十章附则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规范和加强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的组织实施,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效率和实施绩效,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重点研发计划是市级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市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规划,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支持围绕重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示范进行协同创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
第三条市重点研发计划资金来源于市级科技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突出重点、分类支持、科学安排、注重绩效”的原则,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四条市科技局负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立项、资金分配和组织验收,对资金支出进度、绩效管理、安全性和规范性等负责。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https://img.taocdn.com/s3/m/2d7617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2.png)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2.10.18•【字号】鲁科字〔2022〕123号•【施行日期】2022.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鲁科字〔2022〕123号各市科技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促进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增强创新活力,激发创新潜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2022年10月1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章支持对象、范围和补助标准第四章使用与兑付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附则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精神,进一步促进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以下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增强创新活力,激发创新潜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券是面向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以下简称使用方)无偿发放,用于补助其使用共享科研设施与仪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购买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撑创新创业的普惠性政策工具。
第三条创新券资金从省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中安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创新券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循广泛引导、公开普惠、科学管理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实施创新券的管理服务工作。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8a3cc76294dd88d0d26b83.png)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依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我省教育科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第三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研方针,为教育重大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全面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
第四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山东省教育厅领导下,负责全省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划、管理与协调工作。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审批山东省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和研究计划,评审确定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审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的章程、规定。
3.管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4.推广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教育科研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5.领导评选和组织工作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6.领导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第六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制定山东省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和研究计划。
2.组织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
3.制定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章程、规定,研究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4.监督检查立项课题的研究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5.组织立项课题的成果鉴定、验收和推广应用工作。
6.负责组织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和奖励工作。
第三章课题类别和选题要求第七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和课题指南每五年发布一次,通常在每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第一季度向全省公布;规划执行期间,每1—2年组织一次申报和评审。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实施细则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49619baa00b52acfc7cae6.png)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实施细则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现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2020年9月22日【此件公开发布】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根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鲁科字〔2017〕185号,以下简称《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项目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对事关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决策、组织和管理等问题,开展前瞻性对策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
第三条省科技厅是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及组织实施的主体,直接组织或委托专业管理机构开展项目申报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监督、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估等工作。
各市科技局、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省科技厅确定的其他单位是项目的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人,按照《办法》规定组织实施项目。
第四条项目一般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根据需要,可调整项目类别设置。
重大项目主要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宏观研究、战略规划等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开展研究。
重点项目主要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某一行业、领域或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研究。
一般项目主要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当年项目指南自主开展研究。
第五条项目一般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立项。
对有重大或紧急任务需求、组织程度较高、优势承担单位集中的项目,可采取定向择优或定向委托方式立项。
第六条项目补助资金从省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列支,综合运用无偿资助、验收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
鼓励引导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出资设立联合研究项目,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
第七条省科技厅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编制和发布项目指南。
关于2017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部分) 拟立项重点项目及评审专家的公示
![关于2017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部分) 拟立项重点项目及评审专家的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b92bf404c5da50e2524d7f9d.png)
2017RZE28003
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机制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5
2017RZC01003
数字经济对山东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山东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16
2017RZC01006
大数据分析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高效政府治理中的对策研究
山东省计算中心
17
2017RZD01002
山东省经济管理学会
44
2017RZB1700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应分析
山东省国际税收研究会
45
2017RZB35001
山东省科技创新典型案例研究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46
2017RZShanDongYinJianJu001
企业违约风险即期预警及风险分类体系研究
山东省银行业协会
47
2017RZB01026
25
2017RZA01002
山东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26
2017RZB0100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
山东交通学院
27
2017RZB01052
振兴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
山东财经大学
28
2017RZB02003
提高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率对策研究
40
2017RZE27001
提高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41
2017RZE27004
山东农业良种品牌整体形象设计及评估体系研究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42
2017RZC02001
山东省智慧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b916d83169a4517623a3dc.png)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依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我省教育科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第三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研方针,为教育重大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全面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第四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山东省教育厅领导下,负责全省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划、管理与协调工作.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审批山东省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和研究计划,评审确定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审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的章程、规定.4.推广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教育科研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5.领导评选和组织工作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6.领导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第六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制定山东省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和研究计划。
2.组织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3.制定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章程、规定,研究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4.监督检查立项课题的研究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5.组织立项课题的成果鉴定、验收和推广应用工作。
6.负责组织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和奖励工作。
第三章课题类别和选题要求第七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和课题指南每五年发布一次,通常在每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第一季度向全省公布;规划执行期间,每1—2年组织一次申报和评审。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7d796e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6.png)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9.01.22•【字号】鲁财教〔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财政局、科技局,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财政局、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现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1月22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资金支持方式第三章项目资金开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制与审批第五章预算执行与决算第六章绩效与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以下简称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6〕71号),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由省级财政设立,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的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后备力量,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开展深度研究,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开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第三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突出重点、分类支持、科学安排、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省财政厅负责资金预算编制、下达拨付和绩效监管。
省科技厅负责项目评审立项、资金分配和组织验收,对资金支出进度、绩效、安全性和规范性等负责。
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含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局、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以及中央驻鲁单位作为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资金日常监管。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管理办法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a8403b866fb84ae55c8d0f.png)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参照国家与省有关科技计划管理的规定,为规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结题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须在规定完成期限后三个月内在网上提交结题申请。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遵循严谨求实、科学规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专家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结题主要考核项目组是否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关注研究工作的创新性,鼓励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避免低水平重复工作。
第三章评议专家第五条结题采取同行专家网上评议方式。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建立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评议专家库,原则上由近五年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专家组成。
专家库定期进行更新。
第四章结题材料第六条项目组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提炼、总结完成的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提交以下结题材料:(一)《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二)标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英文为Shando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China )字样的论文、著作等有关资料;(三)资助项目决算表。
第七条项目准予结题后,提供加盖公章的全部纸质材料一式三份。
第五章结题的基本条件第八条项目组完成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工作,主要工作成果公开发表或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
第九条重点项目结题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至少有四篇文章被SCI、EI、MEDLINE、CSSCI收录;(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六篇以上。
第十条面上项目结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至少有两篇文章被SCI、EI、ISTP、MEDLINE 、CSSCI收录;(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四篇以上。
第十一条青年项目结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至少一篇文章被SCI、EI、ISTP、MEDLINE、CSSCI收录;(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三篇以上。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c9099c1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c.png)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8.12.16•【字号】鲁教研字[2008]6号•【施行日期】2008.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鲁教研字〔2008〕6号)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鲁教研字〔2006〕4号)和《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研字〔2007〕2号)、《山东省“十一五”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科字〔2008〕1号)(以下统称《管理办法》)的精神,我厅组织专家于2008年3至9月,对山东省“十一五” 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397个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
现将评估情况通报如下:一、中期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中期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重在建设。
通过评估,督促项目依托单位和学科、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认真进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准不足,在余下的两年多的时间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大投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形成更多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产生较多的标志性成果、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创造更有价值的经验。
重点建设项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规划的总体执行情况;依托单位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学术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建设经费投入、科研工作等情况。
评估方式:采取了学校自评、材料送审评估和现场考察评估等3种形式。
于2008年3月,组织专家对11个省级筹建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议;于2008年8月,组织专家对对31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材料送审评估;于2008年9月,组织专家对73个省属高校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和部分抽查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计部门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意见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计部门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1e37dd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b.png)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计部门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23.12.01•【字号】鲁统字〔2023〕135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山东省统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计部门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意见鲁统字〔2023〕135号各市统计局,省统计局各处室、各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计部门人才工作的意见》(统党组字〔2023〕22号),进一步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更好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统计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结合我省统计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统计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全省统计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全力打造储备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体系,努力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夯实统计事业改革发展的人才基础。
(二)主要目标建立健全适应统计事业发展,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覆盖全省统计系统的人才分类选拔培养机制。
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理念、前瞻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战经验丰富,具备扎实数据生产能力、科学审核评估能力、精准分析解读能力、高效执法检查能力的业务骨干人才队伍;培养一支统计调查能力强、一专多能,能够熟练掌握基层统计业务和操作流程、岗位能力水平突出的基层统计人才队伍。
提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选育管用一体推进,形成科学、可持续的人才梯队,充分发挥统计人才队伍支持保障作用。
第十一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第十一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dafb07db71fe910ef12df8e8.png)
第十一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书籍类一等奖1. 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构建研究杨涛山东英才学院二等奖1.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知识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问题研究王玉梅烟台南山学院2. 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矩阵的编制与应用研究周南南等青岛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3. 统计实务徐冰济宁市统计局三等奖1.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现状及运行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高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 海洋生态经济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陈东景青岛大学3. 2016青岛市统计课题研究与分析汇编李刚青岛市统计局4. 供应琏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张先敏青岛科技大学5. 临沂统计治理现代化探索与实践张凡春临沂市统计局优秀奖1. 基于性别视角的收入分配研究高艳云青岛大学2. “十二五”青岛发展统计报告李刚青岛市统计局3. 薛暮桥在山东解放区时的对敌经济斗争张凡春等临沂市统计局4. 煤矿动力灾害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边平勇山东科技大学5. 教育统计的世界——统计原理与SPSS应用张黎青岛大学6. 统计学基础阮红伟青岛大学7. 山东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李波临沂大学课题类一等奖1. 济南市科技创新报告肖辉等济南市统计局2. Hadoop技术在政府统计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胡宝芳等山东女子学院3. 建立人才发展统计体系的对策研究司江伟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 青岛工业转型升级实证探析与提质增效路径研究尹正德青岛市统计局5.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关系及优化研究单宝艳等山东建筑大学6. 不同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服务评价研究吴炳义等潍坊医学院7. 大数据背景下的超网络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索琪青岛科技大学8. 一体化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及评估方法研究王象永等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9. 大数据视角下基于“一套表”的工作模式研究张芳丽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10. 青岛市从需求侧总量拉动向供给侧结构推动的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张德祥青岛市统计局11. 乘势经济新常态力拔江北第一县——“千年商都”即墨案例研究宋书国即墨市统计局12. 基于空间统计技术的中国省域人力资本空间聚集和溢出效应研究徐珊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1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优势统计研究郭思亮齐鲁师范学院14. 现代科学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王霞等山东建筑大学15.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刘中文等山东女子学院1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杜培林等济南大学17. 生产安全事故大数据处理及其开发应用研究周江涛等滨州学院二等奖1. 新型城镇化驱动下山东省单位型就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赵虎等山东建筑大学2. 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王能等德州学院吕晶等枣庄市统计局3. 转型升级结硕果突破瓶颈谋振兴——“十二五”末期枣庄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探析4.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研究李娜等山东协和学院5. 山东省生态效率统计测度方法研究宗科等山东科技大学6. 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关系问题研究徐晶济宁市统计局7. 低碳经济下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高朋钊等山东女子学院8. 经济时序数据的季节调整方法及应用研究刁艳华等山东协和学院9. 济南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建设的数量分析孙夕良等济南市统计局10. 山东省城乡社会保险非均等程度测定及其改进路径研究黄俊祺等山东女子学院11. 大数据背景下旅游统计创新研究单铭磊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王东翔青岛市统计局12. 青岛市金融业和“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现状评价及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13. 新常态下枣庄县域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陈成等枣庄市统计局14. 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发展分析戴金辉等山东工商学院15. 加快“文化+”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换档提速林清济南市统计局16. 县级政府资产负债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国凤兰等山东科技大学17. 综合化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盛雯雯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8. 德州市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张学荣德州市统计局19. 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田刚元等滨州学院20. 山东省宏观税负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徐维爽齐鲁师范学院21. 即墨市“智慧统计”建设与应用研究宋书国即墨市统计局杨世涛等德州市统计局22.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德州市区域经济实力比较及加快发展路径研究23. 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CFO性别相关性的模型构建与统计分析吕宏等山东女子学院24. 山东省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李婧等山东协和学院25. 青岛市市北区产业竞争力评价薛纪宾市北区统计局26. 山东省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模型研究李吉英等滨州学院27. 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王象永等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28.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王战友等山东管理学院29. 基于二维不确定语言变量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研究荣丽丽等山东广播电视大学30.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供应琏金融风险测度分析刘建勇等鲁东大学31. 基于SPS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大学生创业影响模型构建研究赵德忠等淄博职业学院32. 滨州市“四上”企业现状、问题简析及促进纳新工作对策王智童等滨州市统计局33. 依托物联网无缝数据采集技术提升工业能源数据统计质量对策研究贾萍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于海生等鲁东大学34. 青荣城际铁路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影响的测度研究及实证分析35.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谭振梅等山东女子学院三等奖1. 培育枣庄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战略思考沈道坦等枣庄市统计局2. 从经济普查看德州市工业发展王惠德州市统计局3. 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青岛市民营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刘俐娜青岛市统计局4. 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的低碳生态城市统计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刘中文等山东女子学院5. 抢抓“全域旅游”新机遇打造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周晓静曲阜市统计局6. 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方法研究于法家等菏泽市统计局7. 城市商业综合体数据贡献现状调查报告刘晓彬市南区统计局8. 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李华等淄博职业学院9. 新常态下临沂经济增长动力研究程凯等临沂市统计局10.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房地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刘桂菊等泰山学院11. 变点检测问题的现代非参数统计推断及其应用李强等泰山学院12. 服务业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李画画等山东科技大学13. 我国新能源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赵克杰山东建筑大学14. 以技改投资为突破创新驱动青岛工业转型升级王元青岛市统计局15. 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山东省低碳旅游景区门票动态定价研究高朋钊等山东女子学院16.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定量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刘凯等滨州学院17. 新型城镇化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统计研究——以山东城市群为例于晓红山东英才学院18. 缺失数据下可加部分非线性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应用周小双等德州学院19. 青岛海洋经济发展路径及前景目标的展望与研究刘俐娜青岛市统计局20. 银信合作视阈下影子银行统计监测研究林飞等山东协和学院2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智慧旅游综合评价研究张孝丽等山东协和学院22. 莱西市石墨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孙世盛莱西市统计局23. 山东省汽车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模型的研究李秀芬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24. 基于ESDA的山东省城市化格局及演变研究王林林等滨州学院25.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吕鹏山东英才学院26.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研究崔元丽等山东协和学院27. 新型城镇化对青岛市居民生活用能影响的实证研究王东翔青岛市统计局28.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黄利国等滨州学院29. 基于Hadoop的数据挖掘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王黎峰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0. 枣庄绿色发展的SWOT分析于亚波等枣庄市统计局31.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统计创新研究侯延香等山东建筑大学安洪庆等潍坊医学院32. 基于倾向指数模型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程度测度及实证应用研究33. 空间统计方法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杨丽等潍坊医学院34. 基于云平台的海量交通数据统计分析孙洪峰等山东女子学院35.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看枣庄工业转型吕晶等枣庄市统计局36.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益的产生与作用机理研究张国宾等李沧区统计局37. 文化产业统计系统优化路径探析郭继文山东交通学院38. 黄河三角洲绿色制造绩效评价及实施模式研究王伟等滨州学院39. 基于个人效用与健康的最优退休年龄实证分析张智涛等滨州学院40. 基于ISO26000中国产品海外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吕臣等泰山学院41. 贝叶斯分层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张凡春等临沂市统计局42. 联网直报背景下区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优化研究王娜娜泰山区统计局43. 我国保险业统计分析与建模研究赵长利等山东交通学院44. 山东省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姜山等滨州学院45.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入统计指标因素分析白丽苹等泰山医学学院46.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董凤鸣等菏泽学院47. 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赵小燕等山东管理学院陈绍武等曲阜市统计局48. 释放政策减税红利激活企业发展动能——“营改增”对曲阜企业发展和财税收入影响的调研分析优秀奖1. 山东省食品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王辉等德州学院2. 特征价格方法在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研究袁忠香等临沂大学3. 山东省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风险机理与评估研究张文华等淄博职业学院4. 济南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高斌等山东女子学院5.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治理研究——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李晓泰山医学学院6. 移动互联时代山东零售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秦晓庆山东英才学院7. 空间统计方法及其在大气污染统计中的应用研究闫保英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8. 基于制度系统灰关联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度量与实证分析刘伟等潍坊学院9. 当代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与能力培养研究高斌等山东女子学院10. 推动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统计研究苏玉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1. 关于山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分析谷振涛等山东英才学院12.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杨静等淄博职业学院13. 县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李磊等泰山医学学院14. “互联网+”模式应用思考与研究——平度“农村淘宝”项目运纪春英平度市统计局营情况调研报告15. 枣庄电子商务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于亚波等枣庄市统计局16. 新常态下县区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统计研究于晓丽等泰山区统计局17. 县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研究尹德玉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8. 山东体育旅游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刘林星等滨州学院19. 基于区位商视角下的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刘娜等滨州学院2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融资风险评价研究——以山东省建筑业许凤玉等滨州学院上市公司为例21. BSC视阈下山东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王申等等山东现代学院22.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众包模式运行效率统计测度研究李瑞雪等山东协和学院23. 山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温艳等青岛大学24. 基于供给角度的枣庄市经济增长动力分析侯方等枣庄市统计局25. 新常态下枣庄市房地产业发展新特征研究孟祥焱等枣庄市统计局26. 黄河三角洲区域内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研究彭伟等滨州学院27. 山东省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时亚栋等菏泽学院28. 基于云存储环境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研究徐栋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29. 政府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研究任敏等滨州学院30. 环保支出统计研究隋涛等滨州学院31. 非线性季节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杨华等淄博职业学院32. 物流产业统计核心指标体系及管理研究解京淑等淄博职业学院33.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产业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研究郑志新等聊城大学34.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体系研究魏青琳等山东协和学院35. 工效学用户测评抽样设计及抽样精度研究李莉莉青岛大学36. 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统计研究周志刚等潍坊学院37.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理论和方法创新研究报告康梅娟等临沂大学38.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管理及质量创新研究张晓敏等临沂大学39. 山东省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切入路径与模式选择赵琳等山东英才学院40. 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息采集及挖掘研究赵红艳等山东英才学院41. 新型城镇化测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统计研究张玲菏泽学院42. 基于实时数据交换的统计方法与平台研究陈卓艳等山东科技大学43. 大数据时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黄培花等滨州学院44. 非结构化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董茜等山东管理学院45. 网络入侵异常行为检测统计方法研究冯敏等泰山医学学院46. 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王晓燕等山东协和学院47. 抢抓“互联网+”重大机遇着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曲阜市电子商务现状调研分析张婷婷等曲阜市统计局曲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8.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旅游消费的关系研究宗荃等山东女子学院49. 构建国家诚信体系背景下高校就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孙士生等临沂大学50. 时间序列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王怀亮等菏泽学院51. 曲阜市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调研报告陈绍武等曲阜市统计局52.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模式改进研究王红娟等临沂大学5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统计改进研究李明娟等临沂大学54. 低相关序列在统计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任文丽等德州学院55. 随机辛算法在统计力学中的应用尹秀玲等德州学院56. 金融随机模型参数估计及其算法研究韩潇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57. 曲阜市企业上市资源情况调研报告陈绍武等曲阜市统计局曲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8. 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陈巩等滨州学院59. 基于S-粗集理论的数据分析模型及其在德州市经济数据统计中的应用于秀清等德州学院60. 建筑业总部与分部统计规范的实践讨论张祥伟等阳谷县统计局61. 基于Ontology的数据挖掘研究贾保先等聊城大学论文类一等奖1. 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描述统计分析宋廷山等齐鲁师范学院2. 我国公路运输价格指数编制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胡海清等山东英才学院3. 第三产业份额提升是结构红利还是成本病李翔等曲阜师范大学4. 补齐软实力“短板”拓展“走出去”空间——青岛市建筑业“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路径研究孙辉等青岛市统计局5.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演进分析吕晓等曲阜师范大学6.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效应研究王文波等青岛大学7. 关于改进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的若干思考沈道坦枣庄市统计局8.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阙下的区域创新平台构建——基于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的研究李治国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9. 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经济增长的模型与实证分析——兼论中国制度红利杨友才青岛科技大学10. 基于线性协整与面板协整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促进就业功能研究董芳等滨州学院11.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林春艳等山东财经大学二等奖1. 青岛民生服务业发展品质探析姚栋青岛市统计局2.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和上游度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马风涛山东科技大学3. 平阴县金融运行分析报告李新平阴县统计局4. 青岛市快递业发展研究石岩青岛市统计局5. 基于SBM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中国海洋经济效率评价研究赵林等曲阜师范大学6. 平阴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分析麻荣玉等平阴县统计局7. 资本深化与我国消费率的关系研究丁建勋青岛理工大学8. 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助推消费品市场升级发展刘琴等槐荫区统计局9. 逐鹿江北:竞争力视野下的即墨市——全国十强县(市)比较分析研究赵玉梅即墨市统计局10. 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于伟等曲阜师范大学11. 组合类信用互换BDS的定价研究吴健华等济南大学12. 结构参数,出口固定投入成本与贸易扩展边际张凤青岛理工大学13. 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张玉青岛科技大学14. 基于实物期权法的海域使用权定价研究闻德美等山东科技大学15. 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路径研究李厚银菏泽市统计局16. 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省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时涛等泰山医学院17.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发展的测度戴金辉等山东工商学院18. 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基于ZPP和KMV模型李莉莉青岛大学19. 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对股票收益率的实证分析孔令苹微山县统计局20. 基于变结构copula模型的股票市场分析刘昆仑齐鲁师范学院21. 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沙秀艳等曲阜师范大学22. 大数据视角下关于跨部门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思考陈爱伟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3. 滨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陈淑清等滨州学院三等奖1. 从统计综合指数视角探寻青岛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李刚青岛市统计局2. 复杂统计方法在黄海西海岸极端降水趋势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王怀亮等菏泽学院3. 临沂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及对策研究张凡春临沂市统计局4. 金融业发展对即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赵玉梅即墨市统计局5.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吕承超青岛科技大学6. 互联网+时代对德州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思考刘行德州市统计局7. 滨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支持研究宋晓健滨州市统计局8. 即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探析丁松兵即墨市统计局9. 企业能源统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周红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彭利达等山东管理学院10. 机构投资者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吗——基于异质机构投资者的经验研究11.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王景波山东科技大学12. 大数据时代统计创新能力分析赵明霞阳谷县统计局13. 基于财政金融激励视角的特色小镇统计评估体系研究赵锦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14. 要素价格扭曲、资本深化与我国消费率朱晓媛等青岛理工大学15. “中国梦”实现过程的中国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预测吴庆军曲阜师范大学16. 非寿险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平滑化方法研究邱艺伟滨州市统计局17. 基于改进LDA主题模型的社会网络话题发现算法iMLDA 仇丽青等山东科技大学18. 我国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解析逮进等青岛大学19. 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研究吴健华等济南大学20. 非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统计模型研究闫春等山东科技大学21. 浅议新常态下工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赵明霞阳谷县统计局22. 新常态下济宁市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探究孔令苹等微山县统计局23. 纵向数据下变系数部分非线性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周小双等德州学院24. 基于随机模拟的统计模型计算及实证分析邵伟等曲阜师范大学25. 内生性回收率与信用风险度量研究吴健华等济南大学26. 山东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及其成因杜霞枣庄学院27. 因子模型中正交旋转方法的改进张颖等济南大学28. 基于GM(1,1)幂模型的振荡统计数据预测陈继光山东英才学院29.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阶层的阶梯消费王琪等青岛科技大学30. 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张庭发齐鲁师范学院31. 山东省移动终端消费习惯分析李雪萍等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统计局32. 浅谈设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范荣梅平阴县统计局33. 变结构pair copula模型在金融危机传染分析中的应用刘昆仑齐鲁师范学院优秀奖1. 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测度及动态融合关系实证检验刁艳华等山东协和学院2. 应用新方法 HOMR-HOM均一化1961~2010年北疆最高和最低气温张延伟济南大学3. 滨州市城区苔藓植物主要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分析李玉玺等滨州学院4. 依法治统势在必行武颂沂水县统计局5. 输血病案质量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于龙广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6. 浅析二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孔令苹微山县统计局7. 如何减小问卷调查中的调查员相关误差胡顺奇枣庄学院8. 基于组织层面变量企业文化的测量方法王炳成等山东科技大学9. 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的探讨范荣梅平阴县统计局10. 县域经济由经济增长型向统筹发展型的转变探析赵明霞阳谷县统计局11. 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开发的模型研究及个案分析单铭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12. 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的关联性研究杨继梅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320cf9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b.png)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11.03.15•【字号】鲁统字[2011]22号•【施行日期】2011.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做好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鲁统字〔2011〕22号)各市统计局,有关高校及单位:为做好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申报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要求,面向统计需求,突出实践应用,使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的选择更加贴近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申报单位要认真填写《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请书》(见附件1,各单位也可从“山东统计信息网”下载,网址:http://),并于5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五份,报送山东省统计局科研所。
联系电话:*************,联系人:王海波。
三、各市统计局除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课题申报工作外,要及时将此文转发所属各县(市、区)统计局,并对各县(市、区)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筛选整理,以市为单位统一报送省统计局科研所。
附件:1.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研究指南2.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请书(略)二O一一年三月十五日附件1:2011年度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研究指南1.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2.山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体系研究3.物价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包括对研究和编制能够反映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价格状况的物价指数,能够准确反映物价中长期趋势和通货膨胀程度的派生物价指数等;4.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包括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弹性系数等的研究;5.统计环比指数与季节调整方法研究;6.实施基层统计单位一套表研究;7.住户调查样本采集及抽样框设计研究;8.经济普查方法和经济普查数据的开发利用研究;9.抽样调查数据评估方法研究;10.改革和完善房地产价格统计方法问题研究;11.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和测算碳排放需要的能源统计方法问题研究;12.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研究;13.改革和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方法问题研究;14.完善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研究;15.强化基层统计工作对策研究;16.社会和谐相关指标测算方法研究17.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研究18.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开发与应用研究19.民生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20.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度检测方法研究本课题指南所列题目涉及范围较大,申报者也可在不改变课题大方向和范围的前提下根据研究需要自行拟定题目。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29ac1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6.png)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
颁布日期:2007年9月7日
颁布单位:山东省政府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发展的决定》(国发〔2005〕9号),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我省科技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重点计划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山东省重点计划项目按照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在科技发展领域具有重大而先进意义的新技术、产品、装备和应用体系,以及重大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技术难题,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经省政府批准后进行研发。
第二章实施机构
第四条山东省科技厅负责重点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督查考核工作;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负责重点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预算编制等方面的工作;市(县)政府负责重点计划落实情况的推进和督促工作;重点计划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的研发实施和成果报告的编制报送工作。
第三章申报、评审
第五条申报者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提出申报书。
申报书应当包括:研。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公布第七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公布第七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a44979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5.png)
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公布第七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9.09.04•【字号】鲁统字[2009]76号•【施行日期】2009.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公布第七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知(鲁统字〔2009〕76号)各市、县(市、区)统计局,各有关高校及单位:第七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这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省各级统计部门、省直有关部门、有关高等院校、企业等上报的参评作品近百项。
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84项统计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14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3项,优秀奖28项。
这些获奖成果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在理论观点、方法探索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希望获奖作者再接再厉,继续提供出更多更好的统计科研成果。
也希望全省广大统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动科学统计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附:第七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山东省统计局二OO九年九月四日附件:第七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书籍类一等奖1、《奋进的历程辉煌的成就-山东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统计局杜昌祚2、《经济管理定量分析方法及其计算机实现》山东经济学院宋廷山二等奖1、《山东发展统计报告(2008年)》山东省统计局杜昌祚2、《烟台电力统计年鉴(1949-2007)》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吕学贵丛连日王伟于之仁等三等奖1、《基于顾客忠诚的顾客资产管理:理论分析与策略指导》山东经济学院郑浩2、《实用体育多元分析方法》鲁东大学李世明优秀奖1、《山东省优秀统计科研成果汇编》山东省统计局姜玉山2、《统计调查分析精品选(2008)》山东省统计局刘绍辉3、《数字见证成就发展结出硕果》济南市统计局王祯祥等信息化成果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济南市消费价格电子采价系统》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卜繁钢张帆三等奖《电力行业数字化决策分析系统的创建与应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吕学贵丛连日王伟于之仁等优秀奖1、《城镇住户调查网上记账系统》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卜繁钢侯解玉张帆2、《工业统计电子台账的整理和应用》无棣县统计局阚树泉王华胜孙红梅杨向东课题类一等奖1、《互动共赢富民强省-山东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战略的实践与探索》山东省统计局杜昌祚刘兴慧刘绍辉赵岩董晓青侯长蓬宋丽萍李红波刘静张毅曹亮2、《山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山东省统计局姜玉山刘兴慧杨渊蘅王海波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及国际比较》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宋志申刘同星姜宏济秦红梅金立娟王启东张立新张智4、《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方式研究》山东省统计局宫照华袁晓勇杨志刚杨镇刘晓明王辉杨峰5、《国际先进管理标准与地方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研究》菏泽市统计局张培华、高会峰、张峰、王梅、王典进、张本标、冯新杰、尹茂中、周世竞、孔波、胡衍彪二等奖1、《关于服务业统计的探索与思考》山东省统计局杜昌祚姜玉山陈汉臻彭丽芳刘福军张秋菊山军勇王安孜郗翠莲邢文李琳2、《山东农村市场体系发育状况研究》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宋志申谭杰杜敏杰王象永张庆军刘明霞纪文翟文佳丁瑞虎3、《完善经济普查方法研究》山东省统计局潘振文孙思栋刘靖4、《发展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山东省统计局刘绍辉侯长蓬5、《农村统计调查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统计局姜西海周颖颖6、《青岛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青岛市统计局孙兰学高明辉王磊刘喜华秦浩7、《和谐社会条件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评价体系研究》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梁纪尧张传玉王波等三等奖1、《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缺失数据问题研究》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段连芳宋秀娟杨延斌赵崔红仇祝娟王延海2、《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综合评价研究》山东经济学院宋廷山田金方王建香徐鹏晓3、《在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线性动力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山东财政学院邱茂路刘效军4、《山东省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尉雪波刘爱芹李艺唯林春艳等5、《关于建立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青岛市统计局郑卫星高明辉崔凤王磊毕兆利秦浩关静于淼6、《山东省农民养老金缴费能力研究》山东经济学院董西明宫照华安家琦路军郭靖7、《财经类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统计分析》山东经济学院李斌牟芳华李军优秀奖1、《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根本性转变》山东省统计局王安孜2、《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现状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济南大学乔聚玲常相全等3、《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与筛选》山东经济学院付冷冷张宗坪宋敏4、《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指标体系研究》山东经济学院王丽梅董西明王红梅5、《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菏泽学院董凤鸣6、《零售业市场集中度计量与评价研究》山东经济学院王晓红宋廷山李梅娟7、《青岛市外向型经济监测引导体系研究》青岛市统计局周善忠王维周任庆利8、《产业创新评价体系研究》济南大学王雷彭丽芳孔岩王吉霞郑平9、《曲阜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发展战略研究》曲阜市统计局颜艳王爱友王君庆郭冠楠何勇论文类一等奖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研究》山东省统计局杜昌祚刘绍辉董晓青2、《生活质量测度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山东省统计局刘兴慧杨渊蘅王海波3、《山东收入分配格局及其相关政策研究》山东省统计局陈汉臻彭丽芳刘福军张秋菊山军勇王安孜郗翠莲邢文李琳4、《现代服务业统计方法研究》青岛市统计局郑卫星5、《加快泰安市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泰安市统计局张韧张吉峰6、《进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山东经济学院李兵7、《省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与合理定位:以山东为例》山东经济学院姜绍华二等奖1、《中国背景下不同类型企业组织创新气氛差异实证研究》山东经济学院孙锐王乃静石金涛2、《投资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山东经济学院张东光张淑琴3、《济钢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济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王泽华李厥友芦玮任子奎4、《基于定量测度方法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同构问题研究》济南市统计局孟照龙5、《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方法在股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山东财政学院林春艳孙淑杰6、《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山东省统计局彭丽芳7、《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山东经济学院袁岩王建香8、《绿色制造在钢铁行业中的必要性-基于社会责任角度》山东经济学院崔国平崔庆安9、《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职工报酬期望及实现水平的探讨》菏泽学院董凤鸣三等奖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山东科技大学张杰赵峰2、《深圳成分指数与上海综合指数的稳定分布》青岛大学刘喜华3、《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实证研究》山东经济学院李鑫4、《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济南市统计局高军李中亮5、《基于VaR模型的银行风险管理》山东工商学院天津大学杨黎明赵息孙德轩6、《中国制造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度检验》济南大学王光玲吴学花7、《基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自主创业问题研究》济南市统计局孟照龙8、《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济南大学阎红9、《望目特性稳健参数设计优化标准的构建》山东经济学院张志红何桢郭伟10、《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评价》山东经济学院邵春燕11、《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曲阜市统计局姬晓林王爱友王君庆12、《对当前政府统计调查工作的初步设想》青岛市统计局胡锦梅王维周13、《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以坚强有力的统计保障推进科学发展》滨州市统计局朱兴新王安鹏郑步臣优秀奖1、《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间比较研究》山东经济学院王立平王乃静2、《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山东科技大学赵峰3、《时序综合预测模型的建立探讨-以Eviews为分析工具》山东经济学院宋廷山4、《统计法律制度研究》滨州市统计局滨州黄河造纸有限公司王智童李振峰5、《构建企业业绩评价系统新模式: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一个框架》山东工商学院孙德轩6、《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山东经济学院夏宁7、《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因素的Logistic分析》滨州医学院王萍玉谢书阳杜秀娟8、《企业和谐薪酬分配保障体系的构建》济钢股份有限公司江厚华芦玮王泽华李厥友任子奎9、《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济南大学乐菲菲李帮义李丽华10、《证券组合管理的优化方法》山东经济学院郭俊艳11、《企业销售和收款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探讨》菏泽学院董凤鸣12、《<菏泽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类论文及其作者分布统计分析》菏泽学院李诚举13、《2003-2007年住院病人疾病顺位分析》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张玉爱14、《英汉双语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的存储单位》山东科技大学陈士法。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大财经课题研究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大财经课题研究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8f7ff1db52acfc789ebc94b.png)
山东 省人 民政 府公 报 2 0 1 7年第 l 4期
究经 费使 用 管 理 ,提 高 财 政 资 金 使 用 效
3 9
金管理 办法 》 ( 财教 [ 2 0 1 6 ]3 0 4号 ) 、 《 山东省哲学 社会 科学 类项 目资金 管 理办 法》 ( 鲁 财教 ( 2 0 1 6  ̄8 2号 )相 关规 定 ,
费用 。
第三条
项 目资金 的管理使 用应坚持
公平公正 、讲求效益 、突出理论创新和实 践指导 的原则 ,切实 提 高研 究 的前 瞻性 、
时效性和实用性 ,为推 进财政改革发展提 供理论 支持 。 第四条 项 目资 金分 配 实行 项 目法 。
( 四)设 备费 :指在 项 目研 究 过 程 中 购置设备 和设 备耗材 、升级维护现有设 备 以及租用外 单位设 备而发生 的费用 。设 备 购置应 当严 格控制 ,鼓励共享 、租 赁以及 对现有设 备进行升级 。
第 二十条
省档案局将组织市县档案
定追究相应 责任 ;涉嫌犯罪 的 ,移送 司法
机关处理 。
主管部 门按 照有关 规定编报奖补资金绩效
目标 ,并开展绩效评价 ;评 价结果作为奖 补资金安排 、调整 的重要依 据 。 第二十一条 各级 财政 部 门、档案主
第八 章
第二十二条
附
则
本 办法 由省财政厅 、省
第十四条
项 目在研期 间年度剩余 资
金可 以结转 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项 目 研究
成果完成并通 过审核验收后 ,结余资金 可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cc963aa8956bec0975e3ab.png)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以下简称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6〕71号),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由省级财政设立,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的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后备力量,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开展深度研究,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开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第三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突出重点、分类支持、科学安排、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省财政厅负责资金预算编制、下达拨付和绩效监管。
省科技厅负责项目评审立项、资金分配和组织验收,对资金支出进度、绩效、安全性和规范性等负责。
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含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局、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以及中央驻鲁单位作为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资金日常监管。
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接受委托为项目预算申报、评估和项目验收等提供服务。
第二章项目资金支持方式第五条重点研发计划资金采取多种支持方式,包括无偿资助、后补助、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具体支持方式在制发年度项目申报通知和项目指南时予以明确。
第六条无偿资助,是指对科研项目等活动所需成本,在开展前直接给予部分或全部补助的财政资助方式。
后补助,是指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活动的单位先行投入资金,取得成果或服务绩效,通过验收或绩效考核后,给予资金补助的财政资助方式。
股权投资(含资本金注入),是指财政资金对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项目相关的科技企业以股权形式进行权益性投资的财政支持方式。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aff8a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b.png)
附件1: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一、总则(一)为适应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调动广大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校长,各级教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建立推进我省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的良好规范与机制,及时解决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教研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制订本办法。
(二)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以下简称教学课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解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工作关注实践创新、理论转化、模式应用、经验总结等。
(三)教学课题研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倡导探索、创新、务实、高效的研究风气,强调广泛参与与群体合作。
其基本特点为“小、快、实”.“小”:研究的内容以实际教学问题为主,选题角度适宜,切入点准确;“快":研究工作群众性强,方法灵活,适时高效;“实":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具有科学性,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
二、管理(四)成立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山东省教学课题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课题管理办公室。
课题管理办公室设在省教研室综合科,负责组织全省教学课题的立项申报与评审、中期检查、成果鉴定、课题验收、成果评优、成果推广、资料管理以及工作协调和定期公布课题指南等。
成立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评审验收专家组,具体分为普教学科、普教综合与管理、职教三个小组。
评审验收专家组负责全省教学课题的立项评审、验收与评优,并参与中期检查和指导。
建立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专家库.列入专家库名单的人员,为全省教学课题成果鉴定工作的主要人选。
(五)采取集中与分层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各市、县(区、市)教研室设立相应的教学课题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加强对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指导、沟通与协调。
(六)各级教研室应借助听课、调研、评估、会议等,对教学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db7f0d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c.png)
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审计厅•【公布日期】2011.08.25•【字号】鲁审办字[2011]66号•【施行日期】2011.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审办字〔2011〕66号)各市审计局,厅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的管理,对重点科研课题给予支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结合审计科研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管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结合审计科研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科学发展和审计理论研究的规律,鼓励创新,为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发展服务。
第三条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分为社会公开招标课题、全省审计系统招标课题和定向委托课题三种立项形式。
第四条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结项均实行专家匿名评审。
每个课题立项申请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不少于5名专家参加评审。
负责评审的专家应是审计课题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或者审计实践专家,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
第五条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的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指南草案等,研究报告、论文的完成时限一般为1年,专著和指南草案一般为2年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研究工作,促进课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证项目评审程序的公平公正,提高课题立项质量,推动统计科研多出优秀成果,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全面提升统计服务能力,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采取年度公开招标方式,面向社会进行立项。
第三条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统计中心工作为基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求规律、提出对策,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对我省统计发展和统计改革以及统计方法制度建设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向正确,研究的重点难点明确,思路清晰,方法科学、可行,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要具有原创性、开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课题要体现统计特色,避免纯学术理论研究。
(三)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能提供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四条为鼓励统计课题研究多出高水平、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精品力作,更好地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服务,课题资助经费根据研究成果的绩效评价等级,采取差异化管理原则,分为四个等级。
等级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批示,进入决策或被有关
部门采用,对我省改革和发展产生影响。
等级二:省级领导批示,对有关部门工作有指导意义。
等级三:在省级以上报纸或杂志发表,对统计改革和发展有指导意义。
等级四:一般性课题,可提供资料支持,无经费补助。
一、二、三等级课题的经费拟定为4万元、3万元、2万元。
如果课题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关注,或被国家有关部委关注,进入国家级决策,可在第一等级课题经费的基础上,再给予适当奖励。
第五条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的立项、结项均实行专家匿名评审。
负责评审的专家由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对统计工作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六条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享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处理权。
第七条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负责组织课题的立项、结项评审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立项
第八条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计划每年发布一次。
由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统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征集并确定招标题目,以文件形式予以公布。
自选课题申报不予受理。
第九条每位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课题的申报;同一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参加2项课题的申报。
第十条课题申报者可以向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索取或者通过山东统计信息网()下载《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书》,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并在规定截止日期前上报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
申报者所在单位要加强对申报工作
的组织和指导,对课题申报书的内容严格把关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
第十一条课题评审贯彻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的原则。
评审程序如下:
(一)初审。
由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按照本办法第三条和第九条各项内容进行审查,合格者,提请专家委员会评审。
(二)评审。
将初审合格的《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申报书》分送专家评审,专家根据课题申报者的前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方案等做出评审意见。
(三)立项。
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对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复核,确定年度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的承担者,给予立项,下达立项通知书。
第三章结项评审
第十二条课题完成时限为三个月,以公布立项文件中规定的时间为准。
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承担单位要提前提交延期申请,获批准后,最多可再延长三个月研究时间。
对逾期仍没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不再给予鉴定,且该课题负责人不得申请下年度统计科研重点课题。
第十三条课题最终成果形式主要为论文或研究报告。
研究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向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提交课题研究成果及查重报告。
论文查重率不得超过10%,研究报告查重率不得超过20%。
第十四条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组织成立课题鉴定专家委员会,对课题最终成果进行评审。
根据评审意见的汇总结果,决定是否可以结项。
第十五条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及时
将课题结项评审结果通知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
通过鉴定验收的课题,履行结项手续,颁发结项证书。
未通过鉴定的,课题组应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在三个月内重新申请鉴定。
第十六条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负责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改编,以不同的形式报请各级领导参阅。
根据研究成果获得领导批示和进入决策的情况,核定课题研究成果的绩效评价等级,并确定课题资助经费数额。
第四章管理要求
第十七条课题实行协议制和课题负责人责任制管理。
在课题立项通知文件下达后,课题负责人与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签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课题负责人依照《协议书》和《课题申请书》的有关约定,负责课题总体研究计划的实施,组织课题组成员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第十八条课题经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课题负责人和研究计划,确需变更时要履行报批手续。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在审查变更申请时应严格把关。
第十九条课题应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凡涉及保密内容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课题研究活动中所使用的未公布数据、内部文件资料仅限于课题内部使用,不得公开。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中止或撤销课题:
(一)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
(二)明显偏离申请课题的设计方案和内容要求;
(三)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课题变更;
(四)延长研究期限后,仍未能按时提交课题研究成果;
(五)第一次结项评审未通过,经修改后仍未通过。
第二十一条课题经费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
(一)一、二、三等级课题项目通过鉴定验收的,课题经费扣除应承担的鉴定费后,一次性拨付到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银行账户;也可以根据财务管理规定,在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报销有关费用。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统一管理、监督课题资助经费的使用。
课题资助经费不拨付给项目研究成员个人。
未通过结项验收的项目,不予支付课题经费。
鼓励课题组所在单位给予相应配套经费。
(二)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课题研究无关的开支。
课题负责人按课题申报书所列的各项经费支出范围,在申报单位财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支配和报销项目经费;申报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挪用。
第二十二条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负责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一)每两年开展一次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
参评范围为单位或个人上两年1月1日至上一年12月31日的统计科研成果。
(二)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重要学术意义的课题研究成果和优秀成果奖获奖作品结集出版,编印《山东省优秀统计科研成果汇编》,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第二十三条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在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发布研究成果后方可公开出版或向有关部门报送,并应在醒目位置标明“××年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字样。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山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