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多峰现象

合集下载

药动学

药动学

药动学考纲三、药动学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影响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常见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掌握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等熟练掌握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简单扩散!Ⅰ、被动转运——简单扩散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1)不消耗能量。

(2)不需要载体。

(3)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4)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5)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1)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2)溶解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3)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 值的影响离子型非离子型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pK a(解离常数)的含义:>>是指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的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 a。

若为弱酸性药物,则:若为弱碱性药物,则: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一个pK 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A.10%B.40%C.50%D.60%E.90%『正确答案』A『正确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即:解离度为107.4-8.4=10-1=0.1。

※四两拨千斤: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非线性动力学:有些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能用一级速度过程或线性过程表示,存在较明显的非线性过程,体内过程呈现与线性动力学不同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动力学,也称为剂量依赖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有相对生物利用度( )和绝对生物利用度( )。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相对量。
多剂量给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多次给药后才能达到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法。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在每个间隔时间内的C-t曲线下面积为一恒定值。将这一面积与间隔时间τ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负荷剂量:一般临床上常采取首次给药剂量加大的方法,实现快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目的,以后药量仅给以维持剂量即可。这种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负荷剂量或首剂量。
5.药物代谢反应:Ⅰ相反应——引入官能团(氧化、还原、水解)大多脂溶性药物代谢后生成极性基团,极性增大,脂溶性降低,利于排泄。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药物的极性基团;Ⅰ相反应生成极性基团与机体自身成分结合(Ⅰ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㈠葡萄糖醛酸结合。二磷酸尿苷葡萄糖醛酸(UDPGA)㈡硫酸结合。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酯(PAPS)㈢氨基酸结合。㈣谷胱甘肽结合。㈤甲基结合。㈥乙酰化反应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一)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二)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三)膜动转运(胞饮与吞噬、胞吐)
2.被动转运的特点:
(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药动学 出现双峰的可能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动学 出现双峰的可能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动学出现双峰的可能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化和排泄的科学,它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深入探究。

在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种现象——药物血浆或组织中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出双峰形态。

双峰现象是指药物在体内给药后,在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上出现两个峰值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表现为单峰形态,即药物浓度逐渐升高到达峰值,然后缓慢降低。

然而,当某些特定情况下,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过程发生问题时,会导致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出双峰形态。

双峰现象可能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口服给药后的肠道药物吸收不完全或受到肠道内容物的影响。

例如,当药物遇到食物或其他药物时,药物的吸收速度可能会变慢或受到抑制,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时间曲线出现双峰。

另外,双峰现象也可能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有关。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再次被吸收,因此在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上会出现第二个峰值。

此外,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也可能影响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的形状,当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较慢时,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出现双峰。

总之,双峰现象是药物动力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可能是由于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发生问题导致的。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双峰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过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进行介绍和解释。

在这一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文章的整体框架,明确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顺序安排。

文章结构的编排要紧扣主题,清晰明了,使读者能够迅速把握文章的逻辑脉络。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进行说明的参考内容:本文主要探讨药动学中出现双峰现象的可能原因。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文章按照如下结构进行组织:第一部分是引言。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概述药动学和双峰现象的背景和相关概念。

执业药师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

执业药师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A1、阿司匹林的pKa是3.5,它在pH为7.5的肠液中,约可吸收A、1%B、0.1%C、0.01%D、10%E、99%2、某弱酸性药物pKa=4.4,其在胃液(pH=1.4)中的解离度约为A、0.5B、0.1C、0.01D、0.001E、0.00013、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A、6B、5C、7D、8E、94、弱酸性药物在pH=5的液体中有50%解离,其pKa值约为A、2B、3C、4D、5E、65、下列关于药物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要消耗能量B、可受其他化学品的干扰C、有化学结构的特异性D、只能顺浓度梯度转运E、转运速度有饱和现象6、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不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高,无竞争性抑制现象B、不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不高,有竞争性抑制现象C、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现象D、不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现象E、转运速度无饱和现象7、有关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消耗能量B、需要载体C、不受饱和限度的影响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E、扩散速度与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有关8、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A、主动转运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吞噬作用E、孔道转运9、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解离度C、体液的pH值D、药酶的活性E、药物与生物膜接触面的大小10、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11、不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肝肠循环B、血浆蛋白结合率C、膜通透性D、体液pH值E、特殊生理屏障12、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组织亲和力B、局部器官血流量C、给药途径D、生理屏障E、药物的脂溶性13、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器官的过程称A、吸收B、分布C、贮存D、再分布E、排泄14、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消除而使吸收减少D、舌下或直肠给药可因首过消除而降低药效E、皮肤给药大多数药物都不易吸收15、关于药物跨膜转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解离度小,易转运B、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解离度小,易转运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解离度小,易吸收D、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解离度大,不易转运E、溶液pH的变化对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转运影响大16、药物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程度D、作用持续时间E、血浆蛋白结合率17、丙磺舒可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测量学试卷 第 4 页(共 7 页)《测量学》模拟试卷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

A 180° B 0° C 90° D 270°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

A 220°B 40°C 南西50°D 南西40°5. 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A )。

A 坐标正算 B 坐标反算 C 导线计算 D 水准计算6. 闭合导线在X 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 A )。

A 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B 与导线形状有关C 总为0D 由路线中两点确定7. 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

A 比例符号B 半依比例符号C 地貌符号D 非比例符号8. 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A )。

A 后方交会 B 前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无法确定9. 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C )。

A 投点B 地面连接C 测量井筒中钢丝长度D 井下连接10.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A 坐标原点B 任意水准面C 大地水准面D 赤道面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 ) A . 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 .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 .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测量学试卷 第 5 页(共 7 页)D .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 .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 B .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 C .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D .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13.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 . 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 .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 、B 、C 、D 、E 五等 C .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 . 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1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 点位于线段MN 上,点A 到点M 和点N 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 ,NA=2mm ,则A 点高程为(A )A . 36.4mB . 36.6mC . 37.4mD . 37.6m15.如图所示支导线,AB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0'30125 =AB α,转折角如图,则CD 边的坐标方位角CD α为( B )A .''30'3075B .''30'3015C .''30'3045D .''30'292516.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D ) A .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B .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C .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D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1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C ) A .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A N M373635测量学试卷 第 6 页(共 7 页)B .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C .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 .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1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D )。

药代动力学8第五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8第五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8 第五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第五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在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中,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属于线性药物动力学(linear pharmacokinetics) 。

这类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消除速率常数呈现为剂量或浓度非依赖性(dose independent) ,表现为血药浓度或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剂量呈正比。

但临床上某些药物存在非线性的吸收或分布(如抗坏血酸,甲氧萘丙酸等);还有一些药物以非线性的方式从体内消除,过去发现有水杨酸、苯妥英钠和乙醇等。

这主要是由于酶促转化时药物代谢酶具有可饱和性,其次肾小管主动转运时所需的载体也具有可饱和性,所以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消除速率常数呈现为剂量或浓度依赖性(dose dependent),此时药物的消除呈现非一级过程,一些药动学参数如药物半衰期、清除率等不再为常数,AUC、C 等也不再与剂量成正比变化。

上述这些情况在药动学上被称之为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 pharmacokinetics) 。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对临床上一些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如苯妥英等) 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了解它们的药动学特征,有利于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保证临床疗效。

目前新药的药动学研究中规定,必须对药动学性质进行研究, 即研究不同剂量下药物的药动学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有时还需研究药物在中毒剂量下的药动学性质。

本章着重讨论药物的非线性消除问题,采用 Michaelis-Menten 方程分析血药浓度对药物半衰期和药-时曲线下面积的影响,并介绍常用的米氏常数的计算方法和非线性药动学的临床应用。

此外对药物的非线性吸收及非线性药动学近年的研究进展作简单的介绍。

第一节非线性药物消除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表达方法药物的生物转化,肾小管主动分泌及胆汁的分泌,通常需要酶或载体系统参与,这些系统相对于底物有较高的专属性,且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即具有饱- 120 - 和性,通常这些饱和过程的动力学可以用米氏方程来表征dC V Cm (5-1)dt K + CC指血药浓度;V 为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其单位为浓度/时间;K 为米氏速率m m常数,其单位为浓度,其定义为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率一半时的血药浓度。

药理学—— 药动学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药动学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药动学知识点归纳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简单扩散!Ⅰ、被动转运——简单扩散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1)不消耗能量。

(2)不需要载体。

(3)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4)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5)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1)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2)溶解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3)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例题:一个pK 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A.10%B.40%C.50%D.60%E.9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 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 7.4-8.4=10-1=0.1。

※总结: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例题:某弱酸性药物pK a=3.4,若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 值分别是1.4、7.4和8.4。

问该药物在理论上达到平衡时,哪里的浓度高?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药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

【药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

一、绪言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包括机体和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2、药物: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物和毒物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3、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内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5、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还有已生产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或改变剂型的也属于新药范围二、药动学1、药动学是指应用数学原理和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以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物的跨膜转运(1)被动转运1)简单扩散特点:1、不消耗能量2、不需要载体3、无饱和现象4、无竞争性抑制现象5、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①脂溶扩散:药物最常见、最重要的转运形式;扩散速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及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②水溶扩散:只有某些离子、水及水溶性小分子可以通过;扩散速率与药物在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药物脂溶性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度;解离型药物脂溶性小,极性大,不易被动扩散;药物本身的pKa 及周围体液的PH 会影响药物的解离度;药物所在体液PH 的微小变化,便可以显著改变药物的解离度离子障:非解离型药物可以自由透过生物膜,而解离型药物则被屏障在膜的一侧影响药物吸收的口诀: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2)易化扩散:特点:1、顺浓度梯度2、不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或通道介导4、有饱和现象5、有竞争性抑制现象扩散速度比简单扩散块(2)主动转运特点:1、消耗能量2、需要酸运体参与3、有饱和现象4、有竞争性抑制现象1)原发性主动转运2) 继发性主动转运(3)膜动转运3、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对于静脉注射给药,因药物被直接注射入血液中,因此不存在药物的吸收过程药物的吸收速度决定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而吸收程度则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还会受到给药途径的影响(1)消化道内的药物吸收1) 面服给药:是最为常用和方便的给药途径,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药物方面:1、药物的理化性质2、不同制剂或不同剂型机体方面:1、胃肠内PH: 弱酸性药物易从胃吸收,弱碱性药物易从小肠吸收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3、胃肠内容物:食物中含有的脂溶性成分能与药物形成复合物,影响药物吸收4、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克服方法:(1)给予大剂量的药物,超过酶的催化能力,但容易导致毒性反应(2)改变给药途径(舌下给药、直肠给药等等)5 、药物转运体2) 舌下给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缺点就是舌下吸收面积小,吸收量有限3) 直肠给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使用时需要注意栓剂不能插入过深,缺点是部分药物对直肠会有一定的刺激性(2)消化道外的药物吸收1) 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静脉注射给药特点是没有吸收过程,适用于药物容积大、不易吸收或对胃肠道刺激性强的药物2) 吸入给药:特点是吸收的速度非常快,可以避免首过效应,缺点是剂量难以控制3) 经皮给药:特点是吸收缓慢而持久4) 鼻腔给药:特点是药物吸收迅速、吸收程度高,可以避免首过效应,而且可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4、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循环向各个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1) 再分布: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药物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向肌肉、皮肤等血流量少的组织器官转移给药一段时间后,药物浓度达到相对平衡时,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可以间接反应靶器官的药物浓度水平(2)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 药物A血浆蛋白=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特点:结合过程是可逆的,血浆蛋白可以认为是药物的暂时储库多数药物与白蛋白结合,一般来说,酸性药物易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除了结合白蛋白以外,还可以与球蛋白和a1 酸性糖蛋白结合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值——反应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当两种药物竞争同一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时,可能引起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和毒性均增强2)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药物由血液向组织器官的分布速度主要取决于该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和膜的通透性;例:硫喷妥钠3)体液PH 和药物解离度: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7.0, 细胞外液PH7.4 , 因此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4)细胞膜屏障①血脑屏障:阻止许多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进入脑组织;应该注意,某些因素(急性高血压、静脉注射高渗溶液、炎症等)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功能②胎盘屏障:阻止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进入胎儿体内③血眼屏障5)药物与组织的亲合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可以导致药物在体内选择性分布6)药物转运体:两种药物相互作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可能会抑制了另一种药物的转运体,导致另一种药物可以在身体某一部位发挥其副作用5、代谢: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进入体内的药物在药物代谢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代谢的本质就是为了增大药物的极性,利于其从肾排出体外灭活:大多数药物经代谢后失去药理活性活化:少数药物经代谢后,药理活性从无到有或从弱变强(1)药物代谢部位:脏由于血流量大且含有大部分代谢酶,是多数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2) 药物代谢方式1)1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主要由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CYP) 及一些非微粒体酶催化;药物化学结构改变的特点是被引入或暴露出极性基团;该过程使大部分药物丧失药理活性,也有少数药物被活化,甚至形成毒性代谢物2) 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药物分子结构暴露出来的极性基团与体内化学成分发生共价键结合,生成易溶于水且极性高的代谢物(3) 药物代谢酶:1相代谢酶:1)专一性酶:如AchE 和MAO 等酶2)非专一性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一一肝药酶,其中最主要的酶为CYP肝药酶的特性:1、选择性低2、变异性大,个体差异大3、活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相代谢酶:主要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UGT等等(4)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 酶的诱导:某些化学物质能提高肝药酶的活性,从而使药物代谢加快,该现象称为酶的诱导肝药酶诱导剂(口诀):二苯卡马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2) 酶的抑制:某些化学物质能降低肝药酶的活性,从而使药物代谢减慢,该现象称为酶的抑制肝药酶抑制剂(口诀):红绿环抱夕阳美,异乡独坐葡萄醉(红霉素、氯霉素、环孢素、西咪替丁、异烟肼、唑类、葡萄柚汁)3)生理因素4)药物因素6、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形式大多数为被动转运,主要排泄或分泌器官是督(1)肾排泄1)肾小球滤过:影响药物从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及肾小球滤过率2)肾小管分泌:为主动转运过程,药物可以逆浓度梯度从毛细血管穿过肾小管膜到达肾小管3)肾小管重吸收:游离型药物从肾小球滤过后,可在肾小管重吸收;大多数为被动转运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重吸收依赖于肾小管液的PH, 比如: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容易解离成离子型,极性增加,促进排泄,而弱碱性药物则不易被解离,属于非离子型,因此容易被重吸收(2)胆汁排泄:某些药物经肝转化为极性较强、分子量较大的水溶性代谢产物后,也可自胆汁排泄肝肠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从粪便排出体外,但也有的药物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入肝,重新进入体循环,这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就是肝肠循环1、特点:药物口服后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或“多峰”现象2、临床意义:药物从胆汁排出量多,肝肠循环能延迟药物的排泄,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中断肝肠循环,则可以缩短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利于解毒(3)其他途径:有些药物可以从乳汁、唾液、泪液或汗液排泄乳汁偏酸性,富含脂质,因此脂溶性强的药物以及弱碱性药物易从乳汁排泄,从而影响乳儿的发育7、房室模型(1)一室模型:药物进入体内以后,能迅速地向各组织器官分布,并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器官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即药物在全身各组织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或相似,此时可以把机体看成一个房室(2)二室模型:药物进入机体后,很快进入机体的某些部位,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分布到其他部位;二室模型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和周边室8、一级动力学过程: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按恒定比例消除一级动力学过程有被动转运的特点,只要是按浓度梯度控制的简单扩散都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特点:(1)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不变,即等比转运(2) 半衰期、总体清除率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3)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所给予的单一剂量成正比9、零级动力学过程:是指药物自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产生零级动力学过程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到达饱和状态,因此有主动转运的特点特点:(1)转运速度与剂量或浓度无关,按恒量转运(等量转运)(2)半衰期、总体清除率不恒定(3)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10、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按一级动力学过程消除的药物:公式:t1/2=0.693/Ke由此可以推算,经过5 个t1/2后,尚存给药量的3%, 可以认为体内药物基本被消除(2)按零级动力学过程消除的药物:公式:t1/2=0.5Co/Ko由此可见,药剂量越大,t1/2 越长,药物越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11、表观分布容积(Vd) :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物按血药浓度分布所需体液的总体积公式:Vd=X/C其本身并不代表真实的容积,是假想的容积,主要反应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1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 是指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所得的曲线下的面积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AUC 与吸收后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13、生物利用度(BA 或F): 指活性物质从药物制剂中释放并被吸收后,在作用部位可利用的速度和程度吸收程度:用AUC 来表示吸收速度:以用药以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 (Cmax) 的时间,即达峰时间(Tmax) 来表示(1)绝对生物利用度:用于比较两种给药途径的吸收差异公式:F=AUCev/AUCiv X100(2)相对生物利用度:用于比较两种制剂的吸收差异公式:F=AUC 受试制剂/AUC 标准制剂 X10 014、总体清除率(TBCL) : 又称血浆清除率 (CLp), 是指体内诸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公式:CLp=Vd XKe或CLp=D/AUC15、稳态血药浓度(Css) : 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给药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剂量,即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1)按半衰期给一级动力学行为的药物,则经过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4-5 个半衰期)(2)稳态血药浓度是一个“篱笆”形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有一个峰值和一个谷值(3) 达到Css 的时间仅取决于半衰期,与剂量、给药间隔及给药途径无关;但剂量与给药将能影响Css 的大小16、负荷剂量:为及早达到稳态水平,可给予较大的首次剂量,第一次给药就能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此剂量称为负荷剂量(DL)维持剂量(Dn): 稳态时每一给药间隔时间t 内消除的药量公式:D=Css,max XVd=Xss,max临床上使用负荷剂量,需要注意:(1)警惕药物敏感者产生中毒浓度(2)首剂加倍时,要警惕血药浓度突然升高而产生器官毒性(3)对消除半衰期长的药物要警惕长时间较高血药浓度产生的副作用三、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通过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初始作用2、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的继发性改变,是机体反应的表现3、治疗作用:药理效应一方面可以改变机体的病理过程,有利于疾病的改善4、不良反应:药理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甚至器官组织结构改变等5、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又称治本6、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又称治标7、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的作用(1)副作用是由于药物的药理效应选择性低、作用较广泛而引起,是机体生理生化的继发性改变,一般较轻微,且多数可以回复(2)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8、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改变所致的危害性反应,是药物的固有作用,与剂量明显相关(1)急性毒性:毒性反应可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2) 慢性毒性:药物的毒性也可能因长期蓄积而逐渐产生9、继发效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对机体有损害的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10、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11、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又称反跳反应12、变态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是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出现的异常免疫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的病人,与药物剂量、效应无关13、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理效应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特异性拮抗药解救可能有效;大多与遗传异常所致的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有关14、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成一定关系15、量反应量效曲线:有些药理效应是可测量的数据或连续增减的变化,表现为连续的量变,称为量反应相关参数:(1) 最小有效率或最低有效浓度:指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2)效价强度与效能:是比较药物作用强弱的指标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应药物效能:药物引起的最大效应——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3)半数有效浓度: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4)斜率:是指量效曲线中断的曲线坡度;斜率越大,说明药物剂量的微小变化即可引起效应的明显改变,提示药效较剧烈16、质反应量效曲线:有些药物的效应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来表示,称为质反应相关参数:(1)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或半数有效量表示质反应药物的作用强度与其半数有效量大小成反比药物的安全性与其半数致死量大小成反比(2)治疗指数:是指药物半数致死剂量和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常以LDso/EDso表示,一般认为治疗指数越大越安全,但药物的过敏反应例外17、受体的主要特征(1)特异性(2)灵敏性:受体只需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3)饱和性:细胞或组织内受体数目是有限的,故其与代表配体结合的量也是有限的(4)可逆性: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5 )多样性:同一种内源性配体的受体在不同器官可和不同药物结合(6)数目可变性18、受体学说(1)占领学说: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药理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药物占领受体数目取决于药物结合受体的能力和受体周围的药物浓度,当受体全部被占领时药物出现最大效应用一定效应(50%Emax)所需的药物的浓度表示,亲和力与效价强度概念一致;二是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用最大效应表示,内在活性与效能概念一致根据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及内在活性,可将药物分为激动药和拮抗药两大类1)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2) 腊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本身不能引起效应,却占据一定量的受体,拮抗激动药的作用,产生与激动药相反的药理效应依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可逆,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①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当激动药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药理效应仍能维持原先单用激动药时的水平②非竞争性拮抗药:拮抗药与激动药虽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它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药的浓度,也不能达到单独使用激动药时的最大效应(2) 二态、三态模型学说二态模型学说:认为受体蛋白的构象有活化状态和静息状态两种,两者可以相互转变,处于动态平衡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同时存在时,二者竞争受体,其效应取决于激动药-活化状态受体复合物与拮抗药-静息状态受体复合物的比例有些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对静息状态受体的亲和力大于活化状态,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效应,称为反向激动药19、受体的调节(1) 向下调节:即受体脱敏,是指受体长期反复与激动药接触产生的受体数目减少或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2) 向上调节:即受体增敏,是指受体长期反复与拮抗药接触产生的受体数目增加或对药物的敏感性升高的现象。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第二章临床药动学●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苯妥英钠、华法林、乙醇等在低浓度时呈一级动力学消除,在高浓度时受酶活性或转运机制限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具有这一消除特点的药物,在大剂量时消除明显减慢,再增加剂量就会导致血浆药物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中毒,因此应注意掌握用药剂量,并尽可能进行血浆药物浓度监测。

●半衰期(half life, t1/2)定义:包括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最为重要,代表血浆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表征体内药物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一级动力学消除,t ½为常数。

t 1/2=0.693/k ;t 1/2β=0.693/β意义:药物分类的依据。

反映药物消除快慢和间接反映肝肾功能。

根据t1/2确定给药间隔。

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

停药后经过4~5个t1/2后,血药浓度约下降95%。

Give 100 mg of a drug1 half-life (50)2 half-lives (25)3 half-lives …….…..12.54 half-lives ………… 6.255 half-lives ………… 3.1256 half-lives …………. 1.565 half-lives = 97% of drug eliminated当停止用药时间达到5个药物的t1/2时,药物的血浓度(或体存量)仅余原来的3%,可认为已基本全部消除。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定义:在药代动力学计算中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假定药物均匀分布于各种组织与体液中,且其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同。

此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即为表观分布容积,它并不真正反映任何一种体液的容积或一个生理空间。

表观分布容积表示按所知血药浓度均匀分布全部药量所需的容积。

某一时刻体内药物总量与此刻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

中药学 中药药动学

中药学 中药药动学
(3)建立T-E关系:应选择较大剂量(ED85左右) 给药,定时测定给药后效应经时变化。
(二)效应作用期法
药效作用期法指药效持续时间而言,在 ED20~ED80范围内按一定剂间比选3~5 个剂量,分别给药,观察剂量和药效作用 期的关系。以lgD为横坐标对药效作用期作 图,若基本成直线则按直线回归法求斜率 Bp,计算效量半衰期t1/2(ED) = 0.301×Bp。
(二)LD50补量法
第四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药动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复方活性成分的确定 • 中药给药后常出现多峰现象:原因如肝肠循环、
多部位吸收、其他再循环过程及代谢产物肠道水 解后再吸收等。双峰及多峰现象不能采用房室模 型拟定的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
发展方向
• 肠道菌丛的代谢作用 • 中药吸收机制的研究
(一)效量半衰期法
以中药的药理效应为指标,先分别求 出该中药的量-效(D-E)关系和时-效(TE)关系,再根据D-E关系将T-E中的E转化 成效应相关的量,从而求出时-量(T-D) 关系。求得的T-D关系,即可按一般的药代 动力学方法绘制T-D曲线,进行模型分析和 计算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
2. 方法
第五章 中药药动学
•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代谢动学 的基本原理,研究中药(包括其活性成分、 组分、单味药材及中药复方)在机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动态变化 规律的一门学科。
发展
• 第一阶段(1949-1970年),主要进行活性 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仅少数文献进行了 房室模型拟合及参数计算。
特点:1 pH影响;
2 药物转运体
二、中药体内药量动态变化规律
有别于西 药的单一 成分
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使中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8.稳态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等量多次给药时,血药浓度曲线先呈锯齿状上升,继而趋于平稳,不会持续无限上升,在5~6个半衰期接近稳态血药浓度。到达稳态的时间与药物半衰期有关。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1.以白蛋白为主。
2.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暂时)。
3.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具有饱和性,达饱和后,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可使游离药物浓度迅速增加,引起毒性反应。
4.竞争性抑制现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异性较低,而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有限,两个药物可能竞争与同一个蛋白结合而发生置换现象,使其中一种或两种游离药物浓度增高,使药理作用增强或中毒。
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分类
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由于药物的广泛作用引起,单用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长期或大量应用时,药理作用过强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可避免);
急性毒性反应:可测LD50;
慢性毒性反应(蓄积中毒):长期毒性试验;
特殊毒性反应:致畸、致癌、致细胞突变作用;长期应用应用引起胎儿畸形、组织恶变和细胞突变。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1.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以时间为横坐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得到反映血浆药物浓度动态变化的曲线,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称为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峰浓度:为血药浓度的峰值;与给药剂量成正比。
3.达峰时间:为达到峰浓度所需要的时间;与吸收和消除速率有关。
7.效能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能力,用最大效应表示,也称效能。
8.半数有效量ED50对半数动物有效的剂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

●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的解离状态或油/水分配系数的学说●崩解(disintegration)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或溶散成碎粒的过程。

●表观分布容积:在假设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药物按血中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总容积。

V = X/C (单位:L 或L/kg)●表观分布容积V: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

表示该药物的分布特性,对于某一具体药物,V通常是定值。

●波动百分数: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的百分比。

●波动度(DF):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用DF表示。

●肠肝循环:是指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回肝门静脉血的现象。

某些药物因肝肠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被称为双峰现象。

●代谢又称生物转化,是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

代谢产物通常极性­●单室模型:某些药物进入体内后迅速向全身组织器官分布,并迅速达到分布动态平衡●二阶矩: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VRT)表示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的变异程度。

●非线性速度过程:当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不具有上述特征,其半衰期与剂量有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时,其速度过程被称为非线性速度过程。

●负荷剂量:在滴注开始时,需要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C ss的95%或99%,继之以静脉滴注来维持改浓度。

●肝首过作用: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而使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降解或失活,这种作用称为“肝首过作用”或“肝首过效应”。

●隔室模型又称房室模型,是将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室。

●解离度通常脂溶性较大未解离型分子容易通过类脂膜,而解离后的离子型不易透过,难以吸收。

●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通常认为静脉给药制剂生物利用度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药动学复习题

药动学复习题

概念:1. 首过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局部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多剂量给药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屡次给药后才能到达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法。

3. 单室模型:假设机体给药后,药物立即在全身各部位到达动态平衡,这时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房室,称为一室模型或单室模型,单室模型并不意味着所有身体各组织在任何时刻药物浓度都一样,但要求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浓度变化而变化。

4.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

5. 生物利用度: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

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6.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到达平衡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7. 达坪分数fss〔n〕:是指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与坪浓度Css相比,相当于Css的分数。

8. 肾去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容与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楚出去,这个被完全去除了某物质的血浆容积就称为该物的血浆去除率。

用CLr表示。

9.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0.血脑屏障〔BBB〕:通过血液转运至脑组织的外来物质,脑组织对其有选择的摄取能力,指血-脑〔blood-to-blood〕及血-脑脊液(blood-to-cerebrospinal fluid)构成的屏障11. 药物分布: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12. 肠肝循环:有些药物可有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有些在肝代谢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代谢产物,在肠道被菌丛水解成固体药物而被重吸收,这些直接或间接在小肠肝脏血循环13. Css:指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体内消除的速率时的血药浓度。

乙酰水杨酸药时曲线的双峰研究

乙酰水杨酸药时曲线的双峰研究

但 不能完全表 示 双 峰 的特 征
,

因此 有
0 2
m
l i .
在 2 4
,
h 内定时取兔 血 l
,
,
待 对 双 峰 现 象进 行全 面 的研 究 建 立 系 统 的 双峰药
测 定 吸 收 度 代 入 标准 曲线 方程求得 浓 度 用 PK BP N
2

药时 曲线
,
程序 拟 合水杨 酸 的 药 动 学 参数
二 写( =
)

.
全血 的平 均 回 收率 为
目前还 未 有 系 统 完 整 的 方
,
%6。Fra bibliotek法,

本实验曾 用 一 房 室 单峰模 拟 其 药动 学 参数与 文
` 3 二
,
只 健 康 家 兔 隔 夜禁食 取
g

2
片 肠 溶 片研磨 加 水 l 按 上法 处 理 m
。 。
献报 道 相 同
动 学 模型

CmZ
.
杨 酸 适 量 置容 量 瓶 中 以 无 水 乙 醇溶 解并 稀 释 至 刻
度 配 成 标准溶液
l
, 。
m
.
吸 取 系列 标 准液 于 试管中分别 加
`1 , 0
Cm l C. l C
m
.
l 兔 全血 和 m
6
4
m l混
,
合试 剂 并补 加 蒸馏 水使 总 体
, ,
,
.
6
积为
m l

振 荡 离心 取 上 清 液 比 色 在
.
L一’
,
本法 的 日 内差

pk profiles 药动学参数

pk profiles 药动学参数

pk profiles 药动学参数
药动学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达峰浓度(Cmax):给药后出现的血药浓度最高值,是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2. 达峰时间(Tmax):给药后达到达峰浓度所需的时间,反映了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吸收速度快则达峰时间短。

3. 末端消除半衰期(t1/2):末端相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直观反映了药物从体内的消除速度,末端消除半衰期在数值上与末端消除速率成反比。

4. 谷浓度(Cthrough):是指多次给药达稳态时给药后初始时刻至下次给药前的最低浓度,是反映药物蓄积水平的常用指标,与药物剂量、给药间隔和药物消除速率关系密切。

5. 清除率(CL):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是反映机体对药物处置特性的重要参数,与生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是肝肾等的药物清除率的综合。

6.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血药浓度曲线对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该参数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暴露特性。

这些参数对于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特性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药物的给药方案。

丁二酸液相出两个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丁二酸液相出两个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丁二酸液相出两个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丁二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化学分析中,丁二酸的液相纯度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然而,传统的液相纯度检测方法往往只能检测到一处峰值,而无法观察到多个峰值的出现。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丁二酸的液相可能会出现两个峰值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丁二酸液相出现两个峰值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丁二酸的基本性质和常见的液相纯度检测方法。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导致丁二酸液相出现两个峰值的可能因素,如温度、溶剂、反应物浓度等。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这两个峰值对丁二酸纯度检测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丁二酸液相出现两个峰值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液相纯度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液相纯度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可能对其他类似的有机化合物的液相分析研究起到启示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介绍。

在该部分,可以描述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述。

例如: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背景和研究对象,介绍丁二酸液相出现两个峰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引言部分的概述中,将讨论这个现象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在第一个要点中,将深入分析丁二酸液相出现两个峰的原因,探讨有关因素对峰形成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实验和研究的结果。

在第二个要点中,将进一步探讨这两个峰的特征和性质,并探究其对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反应机制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对正文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

在总结第一个要点中,将回顾讨论的丁二酸液相出现两个峰的原因和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还将强调这些发现对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双峰分布现象的解释与应用

双峰分布现象的解释与应用

双峰分布现象的解释与应用引言: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双峰分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指的是数据集中存在两个或多个明显的峰值,而不是常见的单峰分布。

双峰分布可以在不同的数据集中观察到,如人口统计学、经济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

本文将解释双峰分布现象的原因,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双峰分布的原因1. 多模态分布:双峰分布通常意味着存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模态,即数据集有多个明显的峰值。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子群体,不同的影响因素或多种分布机制导致的。

例如,在身高数据中,男性和女性的分布可能会产生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不同的平均身高。

2. 聚类效应:双峰分布也可能由于聚类效应而产生。

在某些情况下,数据集中的两个峰值可能代表不同的聚类,如客户的购买行为或消费习惯。

例如,在一家连锁超市的销售数据中,可能会观察到两个不同的峰值,分别对应平日和周末的购买模式。

3. 测量误差和数据收集方式:双峰分布还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或数据收集方式的问题导致的。

在某些情况下,数据收集或测量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或偏差,从而导致多个峰值的出现。

二、双峰分布的应用1. 科学研究:双峰分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态学领域,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双峰分布模型来研究物种分布和群落结构。

了解不同物种的分布模式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2.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常常涉及到双峰分布的研究。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双峰分布模型来分析人口的收入分布、教育水平等因素。

这种分析有助于了解社会经济的不平等程度,从而推动政策制定和社会改革。

3. 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领域,双峰分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和需求。

通过分析客户的分布模式,企业可以更好地定位目标市场和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例如,根据双峰分布的结果,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计不同的产品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健康医疗:双峰分布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研究进展

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研究进展

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研究进展
王艳;阳国平;郭成贤;裴奇;章冉冉;黄路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14(19)3
【摘要】许多药物在口服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常表现出特殊的双峰甚至多峰现象。

药物受崩解释放不均一及其脂溶性等的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产生双峰现象的常见药
物因素。

而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以往多认为肠肝循环、胃内pH等因素是从生理学
角度分析产生双峰的主要原因,最新报道的产生双峰现象的机制有多种且一直存在
争议,主要包括:胃动力因素的影响、胃肠道存在多吸收位点以及P-糖蛋白在肠道分布不均等重要机制。

本文对口服给药后非药物制剂因素导致的药-时曲线双峰现象
的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药物体内过程研究及更好的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341-345)
【关键词】双峰现象;肠肝循环;P-糖蛋白;胃排空延迟;胃肠蠕动
【作者】王艳;阳国平;郭成贤;裴奇;章冉冉;黄路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药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三
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相关文献】
1.乙酰水杨酸药时曲线的双峰研究 [J], 谈恒山;姚斌
2.麻醉犬心房内注射复方川芎汤后血清中川芎嗪药时曲线双峰与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关系 [J], 任平;黄熙;张莉;王跃民;王骊丽
3.葛根素口服给药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J],
4.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HPLC检测法的建立及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许晓琳; 潘婷婷; 张树栋; 王传文; 潘保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恩诺沙星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恩诺沙星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恩诺沙星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何欣;王扬;贝亦江【摘要】给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连续5 d口服30 mg·kg-1剂量(以体质量计)的恩诺沙星,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大口黑鲈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含量,建立药时曲线,探讨恩诺沙星在大口黑鲈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5±2)℃水温下,大口黑鲈血液、肌肉、肝脏中恩诺沙星的达峰时间均为4 h,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998、2.176、1.892 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494、23.84、37.53 h,血液中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为132.23μg·mL-1·h,肌肉和肝脏中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273.50、247.12μg·g-1·h.25℃下,恩诺沙星在大口黑鲈体内的建议休药期为15 d.【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30)009【总页数】7页(P1482-1488)【关键词】恩诺沙星;大口黑鲈;代谢动力学【作者】何欣;王扬;贝亦江【作者单位】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浙江杭州 310024;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鱼,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orcoidei)太阳鱼科(Ceh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

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北美引进后,因其肌肉营养价值丰富全面、味道鲜美可口、生长快、易起捕,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然而,由于大口黑鲈引进时主要由野生种驯化而成,经多年近亲繁育和集约化养殖,种质退化和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日渐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给药导致许多药物产生体内多峰特征,原因可能是生理因素、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药物剂型因素,也可能是实验设计所导致没。

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发现,单味中药和其配伍用药做比较时,药一时曲线通常一个是单峰,一个是双峰,导致的问题是达峰浓度及达峰时间难以单纯从峰值上进行比较。

究竟该用软件拟和后的值还是用实测值进行比较?如果是后者,那么单峰与多峰中的哪一个峰值进行比较?这是笔者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另一问题就是双峰/多峰药-时过程,无论用房室模型还是非房室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时,都不能很好反映药物体内的动态变化特征。

生理原因
药动学研究中双峰或多峰现象给药方式多是灌胃或口服给药,而同一种药物采用静脉注射则无双峰现象,因灌胃或口服用药使药物存在一个被吸收过程,由于胃肠道内环境的复杂性,就诱发了各种因素的作用:①胃肠道吸收的非均匀性,即胃肠道的多部位吸收(n1LdtiPlesites(lfahao甲tio,1),指在胃肠道的不同部位有多个吸收位点,但由于不同位点腔道内膜对药物的通透性不同,故口服后导致不同部位的吸收时间和吸收速率并不一致,被吸收的药物在血液中叠加,即出现药一时曲线中的双峰或多峰现象。

②肠一肝循环,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人肝脏,随后再分泌人胆汁,一部分在胆囊蓄积,当胆囊收缩时,这部分药物就由胆总管快速释放再次进入肠道被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

如果重吸收的药量足够大,导致血药浓度多次升高,便形成多峰。

③胃液pH值与胃排空速率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增加胃液的pH值,可加快胃排空的速度,从而使药物在小肠被快速吸收,使某些药物的药时多峰现象消失,但也不尽然。

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
在中药药动学的研究中发现,其于药动学的多峰现象更多、更复杂,这与中药本身的多成分特点密切相关,因大多中药含有具相同母核的一大类成分,在机体内环境条件下,这类成分很容易相互转化,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导致某种成分的浓度再次升高,产生多峰现象。

如阳长明等研究保心微丸中肉桂酸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时,发现药一时曲线呈现双峰,认为排除生理影响因素外,还很有可能是其他成分转化为肉桂酸所致,因保心微丸中的药味肉桂、苏合香除含有肉桂酸外,尚含有肉桂醛等成分,肉桂醛在体内可氧化成肉桂酸,因此血浆中所测得的肉桂酸,一部分是以原型吸收而来,另一部分可能是由肉桂醛在体内氧化而形成次峰。

药物剂型
为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控释制剂做成速释和缓释两部分,从而导致药物的体内过程因两部分释药速度的不同,在体内出现药时双峰现象。

如王胜浩等在研究左炔诺孕酮微球时,发现其体外释药与大鼠体内药一时曲线均呈双峰现象,并且双峰之间均有一个平稳的释药区域,认为可能是鞘附在微球表面的药物和尚未包于囊内的药物晶体所致的“爆破效应”,形成了首个释药高峰,药物从微球内的再次释放形成了第2个吸收峰。

钟明康等在研究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时发现12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该缓释制剂后,有10人出现了双峰现象,平均药一时曲线也有明显的双峰现象,但笔者进行的有关盐酸伪麻黄碱普通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没有发现双峰现象。

因此,认为缓释片中双峰可能是缓释制剂的剂型因素所致。

另外检测、分析方法专属性不好,代谢产物与原型药物峰重叠,从而代谢产物被误认为原型药物使响应值增大,致第2峰,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1,你们所用的注射液根本没有溶解,也就是混悬液,2是微粒给药系统,如脂质体、微乳等,3你实验操作有问题,药物没有打进静脉,而是有药物进入皮下。

关于药时曲线双峰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如果是口服给药,出现双峰现象的原因有:1.由于胃按一定时间排空的原因,药物分成两次到达小肠,造成药物两次入血,出现双峰;2.药物在胃肠道的两个不同部位吸收,有快有慢,因而出现双峰;3.大家熟悉的肝肠循环;4.制剂原因,如含有速释成分和缓释成分;5.脂溶性药物吸收后,迅速分布到组织中,在血液中药物代谢到一定程度后,又出现二次释放入血。

如果是静脉注射给药,原因有:1.如果是脂溶性药物,给药后,迅速分布到组织中,在血液中药物代谢到一定程度后,又出现二次释放入血;2.制剂原因,当所用注射液是混悬液,脂质体,微乳等,会出现二次释放;3.操作问题,药物没有全部打进静脉,有部分药物进入皮下,皮下药物会再进入血液,造成双峰现象。

药-时曲线的双峰现象在很多种药物的药代实验中被发现,其可能的原因有肠道的双吸收部位、肠肝循环、肠胃循环等,此外制剂中有缓释和速释两部分组成。

动力学分析可采用双吸收部位、肠肝循环、肠胃循环的药代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或采用非房室模型的方法分析。

可参考下列文献:1、药物C-T曲线的双峰现象.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7;3:168;2、Second peak of plasma diazepam concentration and enterogastric ;circulation.Acta Pharmacol Sin 1993;14(3):218;3、安定在家兔体内的肠胃循环药代动力学分析.药学学报1993;28(9):651;
4、双部位吸收模型拟合吉非贝齐在人体中药代动力学数据1996;31(10)
出现双峰的可能原因在你所用的药品.建议你再试一试如下试验。

将原料药溶解后直接注射给家兔然后分析结果。

1、如果不再出现双峰现象则表明前面的双峰结果可能是制剂的原因,你所用的药品是油状液体,注入体内后一部分稀释入血造成第一个峰,另一部分则被网状上皮组织富集后再缓慢释放造成第二个峰。

2、如果仍然是双峰则可能跟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一方面药物可能分布于脂肪组织,然后再重新释放入血;另一方面跟你样品的处理有关;另外还跟你的测定方法也有关系,后两者均可能造成错误的双峰表象。

房室模型
药动学通常用房室模拟人体,只要体内某些部位接受或消除药物的速率相似,即可归入一个房室。

房室模型仅是进行药动学分析的一种抽象概念,并不一定代表某一特定解剖部位。

把机体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独立单元,可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消除的特性作出模式图,以建立数学模型,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

1,假设机体给药后,药物立即在全身各部位达到动态平衡,这时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房室,称为一室模型或单室模型(one-compartment model)。

2,假设药物进入机体后,瞬时就可在血液供应丰富的组织(如血液、肝、肾等)分布达到动态平衡,然后再在血液供应较少或血流较慢的组织(如脂肪、皮肤、骨骼等)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可把这些组织分别称为中央室和周边室,即二室模型
(two-compartment model)。

注:多数情况下二室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药物的体内过程特征,但一房室模型虽然准确性稍差,却比较简单,便于理解、推广、应用,且有些药物用单室模型处理已能满足要求,所以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二室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