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理学模拟考试B

合集下载

2018年法理学模拟考试

2018年法理学模拟考试

法理学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

A.伊斯兰法 B.教会法 C.英国法 D.罗马法2.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根据是()。

A.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 B.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D.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3.权利界限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宗教因素4.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的依据是()。

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 B.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C.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 D.法律概念的严谨程度5.在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6.下列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的是()A.英国B.新西兰C.德国D.美国7.立法程序包括提出议案、()、表决议案和公布法四个步骤。

A.审议议案B.征求意见C.修改议案D.完善议案8.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经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方为有效。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五分之三D.五分之四9.下列执法行为中属行政制裁的是:A. 行政拘留B.强制扣缴C.强制划拨D.强制检疫10.在下列机关中,宪法规定的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监察部二、材料分析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2.司法权是终极性权力。

参考答案: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答:法学史上很多思想家论述过法是一种意志,即具有意志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这种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的意志性表现在法律对社会关系有一定的需要、理想和价值。

法的意志性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但是法的这种意志性决不是任意或者任性。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法理学(B卷)-成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B卷)-成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七个基本法律部门分别是: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部门(3分)
(2)行政法部门(2分)
(3)民商法部门(2分)
(4)经济法部门(2分)
(5)社会法部门(2分)
(6)刑法部门(2分)
(7)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2分)
2.答:法律解释,是指对法的形式渊源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阐明。(5分)法律解释的种类:
4.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 )。
A.规范性B.连续性
C.概括性D.效率性
5.下列(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 经济特区法规
B. 法律学说
C. 党的政策
D. 司法解释
6.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之一是()。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
(1)按照法律解释主体及其解释效力的不同,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3分)
(2)按照法律解释方法的不同,分为文义解释和论理解释(3分)
(3)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的不同,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4分)
四、论述题:(共20分)
(一)法治的内涵。法治也就是通常说的“依法治国”。(3分)现代法治理论源远流长,它首先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起来,同时也首先在近代以来的欧洲落实为一种社会实践,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法律文化和实践发展。“法治”一词就其基本含义而言,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5分):
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
7.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两()。

2018年自考《法理学(一)》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2018年自考《法理学(一)》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2018年自考《法理学(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根据是否允许当事人或法律关系参加者进行自主调整、自主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

[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型规则[B] 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则[C] 绝对性和相对性规则[D]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2、法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 )。

[A] 法律原则[B] 法律概念[C] 法律规范[D] 法律行为3、司法机关对其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属于( )[A] 行政解释[B] 司法解释[C] 立法解释[D] 学理解释4、行政法律关系属于( )。

[A] 平权型法律关系[B] 隶属型法律关系[C] 一般法律关系[D] 具体法律关系5、西方最早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学说起源于( )。

[A] 古雅典[B] 古希腊[C] 古罗马[D] 古埃及6、把法的规范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法的( )。

[A] 行为的主体不同[B] 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同[C] 立法意图的不同[D] 行为方式的不同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 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治等于法制[B] 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C] 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D] 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9、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 )的解释。

[A] 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B]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 国务院的解释10、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

[A] 全体公民[B] 法人[C] 国家公务员[D] 社会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模拟练习题(3)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模拟练习题(3)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考⽣系统的复习司法考试,全⾯的了解司法考试的相关重点,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模拟练习题(3),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1[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政法规 B.地⽅性法规 C.判例法 D.⾃治条例和单⾏条例 参考答案:ABD 2[多选题]原始社会的⽒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哪些⽅⾯?()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语⾔或⽂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法的外部特征是:(1)法是调整⼈们的⾏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在国家权⼒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

原始社会的⽒族习惯不能称为法的原因是⽒族习惯不具备法的特征。

A、C项是法产⽣的⼀般规律。

3[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 A.⾏政法 B.婚姻法 C.刑法 D.公司法 参考答案:AC 4[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部门的是() A.合同法 B.商标法 C.继承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参考答案:ABC 5[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例原则 C.均衡原则 D.兼顾新法原则 参考答案:ACD 6[多选题]下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法律关系范畴?() A.限制⾏为能⼒⼈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 B.奴⾪主对奴⾪之占有使⽤关系 C.政党社团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D.⽆效的合同关系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的⼀种合法的社会关系。

某些领域的社会关系是法律所调整的,有些不恪地法律调整或法律不宜调整的,如政党社团的内部关系。

法律关系是合法的社会关系,⽆效的合同关系不是法律关系,奴⾪在奴⾪社会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因此奴⾪主对奴⾪的占有使⽤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四2018年司法考试即将开始啦!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B.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D.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答案:B解析:法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

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权利和义务观念,出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分离。

这种分离首先表现为在财产归属上有了“我的”、“你的”、“他的”之类的区别,故不选A.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已经上升到制定法的高度,已经不是单纯的习惯法了,而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法是习惯法,习惯法不是成文法,故选B.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故不选C.法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

使争端可以通过非暴力方式解决,故不选D.2.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扩充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涵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涵义为广的解释。

文法解释是指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涵义。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正是“禁止攀枝摘花”的目的所在,故选C.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涵义。

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64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2)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2)1[单选题]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属性的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区别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和灵魂C.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必然要求D.“三者统一”既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选项正确的说法是,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

ABD说法均正确。

2[单选题]下列理论或者观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是哪一项?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理论C.健全法制和依法办事的思想D.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的思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众的法治思想。

A、C选项属于毛泽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法治思想,D选项属于列宁的法治思想,均不当选。

B选项,属于邓小平理论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3[单选题]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践基础的说法,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B.建立在对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及国际环境的认知C.建立在对西方法治思想的借鉴基础上D.建立在对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包括:(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议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及国际环境的准确认知;(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

《法理学》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原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10个,共30分)1、自然法:“自然法”是英文Natural Law 的对译。

由于Natural一词的词根nature 有本质的含义,因此自然法其实就是对于法律本质的研究,或者说是对于“法律应当(ought to)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研究。

2、法律命令理论:法律就是由服从习惯保证实施的、主权者颁布的命令;那些无法展现为主权者命令的行为准则,就无法使用“法律”的语言加以描述。

3、法律规则的结构:包含法律规则的规范性陈述一般表现为条件句的形式,即规定了这个陈述或者规范适用的对象或者行为基本特征,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规则的结构应当具备两个基本要素:行为模式与法律效果。

简单的说,就是T(行为模式)→(引致)R(法律效果);或者,每一个T都适用于R。

4、法律效果:所谓的法律效果,必须附随于某一构成要件;换言之,法律效果就是某一行为模式所引发的法律上的评价结果。

因此,可能存在没有法律效果的行为构成,但是不存在没有行为构成的法律效果。

5、法律规范理论:命令的约束力并非来自于命令者的实际优势地位,而是因为他已经被授权发布有约束力的命令;命令者之所以被授权,是由于预先存在一个授予他这种权力的规范。

因此命令的约束力并非来自于自身,而是来自于规范;法律就是由最高效力的基本规范通过层层授权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

6、法律规则理论:反对将法律视为命令的观点,法律是由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结合建立起来的规则体系。

7、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又被称为构成要件。

所谓的行为模式,就是对于特定行为的类型化总结的结果。

8、调整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指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来自于对于调整行为类型的抽象;与此相反,构成性规则的行为模式来自于法律的创设。

9、法律渊源(法源):是最为常见的法律概念之一,不但法理学而且几乎所有部门法学都在频繁使用这个专业术语,“刑法的渊源”、“民法的渊源”之类的表述更是屡见不鲜。

2018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三【2】

2018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三【2】

2018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三【2】11.西方法律格言说:“任何人不得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获得利益。

”关于这个格言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错误不是构成合法利益的前提B.任何时候,行为人只要没有错误,就应获得利益C.任何人只要行为正确,其利益就应得到保护D.利益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为的正确与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难度较小,B项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任何人不得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获得利益”这句话,直接的意思就是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能因为某种错误的而获得利益。

所以错误是不能获得利益的,因此A项说法显然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人们不能因为错误而获得利益,反之,没有错误其利益就不应当受到影响,所以人们的正确行为也应当受到保护。

是否取得利益或者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要看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行为正确,其利益就可以受到保护;如果行为错误,就不应获得利益。

所以CD两项是正确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12.某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所以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

这位法官所用的是下列哪一种推理?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D.设证法律推理答案:C解析: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论。

其一般形式为:A事物有a、b、c、d属性B事物有a、b、c属性因此,B类事物也具有d属性。

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归纳推理主张的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比较有可能为真或者不是假的。

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地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地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

设证推理是对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其一般形式是:C被观察到或待解释的现象待解释现象C如果H为真,那么C是当然结果如果H,则C因此,H 所以H根据上述四种推理的概念,结合本题,大前提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小前提是“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结论是“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认为,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其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在于: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包括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变化。

这就提供了一个将法律置于物质的能动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的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

按照这种观点,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

所以说在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由此,答案D是正确的。

2.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答案:B解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诸要素的逻辑联结方式,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2】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2】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预习试题三【2】16.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没有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答案:C解析: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个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所作的阐释和说明。

法律解释是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但是由于各国立法司法环境不同,各国在法律解释的规则和标准上有所侧重,存在一定的差异。

故选项A的表述不正确。

法律解释的方法是指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为了达到解释的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大体上包括文意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等,实践中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往往需要综合采用几种解释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分析解释的对象。

故选项B的表述不正确。

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法律适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故选项C的表述是正确的。

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是指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过程。

人们创制并实施法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又是以某些基本价值为基础。

这些目的和价值就是法律解释所要探求的法律意旨。

在法律解释实践中,这些价值一般体现为宪法原则和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因此法律解释并非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活动,而有一定的客观性。

故选项D的表述不正确。

综上可知,本题的答案为C.17.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答案:D解析: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于一定对象的各种客观需求。

2018法理学试题库

2018法理学试题库

法理学试题一、填空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5、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

6、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

7、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8、公元652年的《唐律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注释法学着作。

9、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三种基本成分。

10、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种形式。

11、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1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地方性法规。

14、我国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15、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法律。

16、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是从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17、法学产生的前提之一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职业法学家。

18、每一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19、法的要素包括规则、原则和概念三个部分。

20、法律后果大体上可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21、一切社会的法都可以有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之分。

22、根据法所创制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划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两个部分构成。

23、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自然法学学派。

24、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25、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部落。

26、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7、原始社会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习惯。

28、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习题答案(3)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习题答案(3)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习题答案(3)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习题答案(3)1[单选题]我国对环境污染责任所采用的过错原则是(B)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公平责任D.过错推定责任2[多选题]下列关于美国法的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CD )A.以判例为主要表现形式,实行“遵循先例”原则B.在审判风格上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C.宪法修正案是美国宪法规定的唯一正式改变宪法的形式D.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解析:美国法属于英美法系,以判例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判例实践中实行“遵循先例”原则,在审判风格上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强调程序的重要性。

故A选项表述正确,B选项表述错误。

宪法修正案是美国宪法规定的唯一正式改变宪法的形式。

C选项表述正确。

美国法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这种体制及运作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提供了经验。

故D选项的表述正确。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3[多选题]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现代化(ABCD)A.法律制度B.法律规范C.法律组织机构D.法律设施4[多选题]某村村民李某育有两女,大女儿患有精神病,经常打骂父母与妹妹,妹妹每次都予以忍让。

一日,妹妹再次受到姐姐殴打后,忍无可忍进行反击,不慎将姐姐打死。

后妹妹主动自首。

法庭在审判时,村民联名上书,请求法官从轻处罚。

法官在综合考量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判处妹妹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

根据这个事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一个国家的法与其道德之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B.法院判决的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立法可以考虑某些道德观念C.法的适用过程不能完全排除道德判断D.法与道德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法官在判案时不能忽视道德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解析:法与道德都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通过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通过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二者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发挥着作用。

2018年4月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4月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4月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br>1.D2. D3. D4. C5. B6. D7. D8. D9. D 10. C11.B 12. B 13. D 14. B 15. B16. A 17. B 18. A 19. A 20. D21. B 22. B 23. B 24. B 25. A26. B 27. A 28. A 29. C 30.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 ACD 32. DE 33. BCDE 34. BCD 35. BCE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36、×。

(1分)一是法律责任因法定原由可能免于被承担;二是法律责任的功能不仅限于制裁的一种。

(3分)37、×。

(1分)不确定指引是主体对法的指引有选择余地,或是有一定自由度,并不是没有价值的。

(3分)38、×。

(1分)尽管20世纪后,两大法系差别逐渐缩小,但是,这些变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不可能从根本上消弭两大法系之间的区别。

(3分)39、×。

(1分)二者区別在于,第一,法制既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指严格依法办事的一种方式、制度,而法治的含义则主要在于主张执政者依法治理国家。

第而,法制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第三,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守法,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而法治主要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守法。

第四,法治蕴含了法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制并不必然具有正当性,它更为强调秩序价值。

(3分)40、×。

(1分)国务院享有行政法规制定权,但不得制定法律。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合法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D.是否具有社会性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A.法的拘束力B.法的溯及力C.法的继承性D.法的统一性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这一条规则属于(D)A.授权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轻原则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B.公权利和私权利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D.人权和公民权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

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A.确定的指引作用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A.孩子B.孩子的安全、健康C.保姆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C)A.物B.人身C.精神财富D.行为结果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C)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D。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4)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4)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4)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答案(4)1[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依据C.法并不是司法机关办案的唯一依据,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参考答案: BCD参考解析:法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具体而言,法一般都以明确的、肯定形式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但这并不是说每个法的条文都以明确的、肯定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法条是用来说明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等。

故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2[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立法体制和立法方式都有直接影响B.我国法律体系主要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我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C.法律效力是指法的生效、法律时效,以及法律的修改D.从诉讼程序上看,大陆法系国家采用当事人主义,法院判决书的推理方式是归纳法;英国法系国家采用职权主义,法院判决书的推理方式一般是演绎法。

参考答案: BCD参考解析:B选项,我国法律体系分以下几个部门: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故为错误。

C 选项,法律的时间效力,它是指法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颁布实施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无溯及力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D选项,大陆法系国家采用非当事人主义,法院判决书的推理方式一般是演绎法,故D选项错误。

3[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2018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预习试题及答案(1)

2018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预习试题及答案(1)

2018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预习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合法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D.是否具有社会性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A.法的拘束力B.法的溯及力C.法的继承性D.法的统一性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这一条规则属于(D)A.授权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轻原则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B.公权利和私权利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D.****和公民权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

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A.确定的指引作用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A.孩子B.孩子的安全、健康C.保姆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C)A.物B.人身C.精神财富D.行为结果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C)A.由人民法院解释B.由人民检察院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

2018年10月自考《法理学》考试真题(全套试卷)

2018年10月自考《法理学》考试真题(全套试卷)

2018年10月自考《法理学》考试真题(全套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法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出自于A.黑格尔B. 自然法学派C.分析法学派D.凯尔苏斯2、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A.法的阶级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法的本质D.国家意志性3、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是指A.法的秩序价值B.法的正义价值C.法的自山价值D.法的平等价值4、法所具有的以法律制度形式来规范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功用和性能是指A.法的社会作用B.法的调整功能C.法的指引功能D.法的保障功能5、以英国中世纪普通法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和地区的法被统称为A.判例法B.衡平法C.普通法法系D.法典法系6、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两者的区别,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A.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B.两者适用范围不同C.两者发生效力的方式不同D.两者调整方式不同7、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国法的一种分类,下列不属于其分类标准的是A.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B.各国法的特征C.历史传统D.源流关系8、关于法和政治的不同表述有错误的是A.政治的发展变化与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无关B.政治的内容比法丰富C.并非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D.法和政治的调控功能不同9、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这里的“特定主体”是指A.有权立法的主体B.权力机关C.所有的国家机关D.代表机关10、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权各由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几个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是A.单一两级立法体制B.单一的一级立法体制C.两级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11、当今各国立法的最基本的原则是A.遵循宪法原则B.坚持法治原则C.遵循民主原则D.坚持合理性原则12、在我国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大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13、下列属于立法准备活动的是A.立法预测B.提出法案C.审议法案D.立法解释14、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被称为A.单行条例B.自治法规C.自治条例D.地方性法规15、“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

法理学考试卷答案B

法理学考试卷答案B

《法理学》课程期末试卷(B)答案卷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名词解释:161、法律关系客体答: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称为权利客体、义务客体,它是连结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纽带。

法律关系的客体大体上包括四类: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权益。

2、部门法部门法也称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方法等所划分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部门法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部门法的有机组合,便成为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3、免责条件免责条件即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和理由,是指当某种应当归责的状态出现时不承担法律责任的理由。

主要有以下几种: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无责任能力。

不可抗力。

4、相对义务相对义务,也称对人义务或特定义务,其特点是义务主体又特定的权利主体与之对应,义务主体应该根据权利主体的合法要求作出一定的行为,以其给付、协助等行为使权利主体的利益得以实现。

二、填空题:61、法与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宗教相比,具有的特征有: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而且没有形成成文的或法典的形式. 它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2、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区别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标志。

3、法的规范性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4、法的强制性指法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保证人们对法律的遵守。

5、法的自愿性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自觉遵守。

三、单选题:241、西方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A.萨维尼 B.亚里士多德 C.霍布斯 D.卢梭2、“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D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3、近代以来,人们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 D)A. 司法独立B. 依法行政C. 保护人权D. 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4、小张自幼胆小,性格内向,对法律更是畏而远之,他认为法律是处罚坏人的,是碰不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B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将法律行为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依据是()。

A.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B.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
C.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D.行为之主从关系
2.权利滥用的规定始自古代罗马法,定制于()。

A.法国的人权宣言B.美国宪法
C.魏玛宪法D.拿破仑民法典
3.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是()。

A.法律的调整方法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法律的数量D.法律的价值
4.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是()。

A.义务性规则B.命令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5.调整性法律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

A.加强统治B.控制行为C.实施管理D.实现平等
6.()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

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D.违宪责任
7.()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力迫使不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式。

A.制裁B.强制C.归责D.惩戒
8.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不得没有法律依据而追究与违法行为者或违约行为者虽有血缘等关系而无违法行为或违约事实的人的责任,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

这在法理上被称为()。

A.罪刑法定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D.责任相当原则
9.法律上的故意是指()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A.明知B.可知C.应知D.告知
10.将法律解释划分为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的划分标准是:
A.解释尺度 D.解释的自由度不同 C.解释主体的不同 D.解释标准的不同
二、材料分析
1.“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2.“司法权是中立性权力”。

参考答案:
1.“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答:马克思主义法学一方面认为法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又承认法具有共同性。

阶级性,即法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法的共同性,即法的社会性,是指某些法律内容、形式、作用效果并不以阶级为界限,而是带有相同或相似性。

2.司法权是中立性权力
第一,中立性反映了司法权的本质
第二,司法权的中立性由其判断性所决定
第三,司法权的中立性由其价值所决定
三、简答题
1.基本权利和义务?
2.权利滥用的构成要素?
3.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
4.人权对人的普遍价值?
5.司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1.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是源于社会关系的本质,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地位直接相关的,人生而应当有之的,不可剥夺、转让、规避、且为社会公认的,因而也可说是“不证自明的权利和义务”。

它们是人们在基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法律表现,一般由宪法或基本法确认或规定。

2.权利滥用的构成要素?
权利滥用是指权利人在权利行使过程中故意超越权利界限损害他人的行为。

这个定义说明权利滥用的构成有四方面要素:
第一,权利滥用的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

权利滥用的第一阶段是权利行使阶段,属于合法阶段,只是行使行为超过了极限才进人违法阶段。

第二,权利滥用的客体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与权利。

第三,权利滥用的主观方面是权利人损人利己的故意。

在权利滥用中不存在过失问题。

第四,权利滥用的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发生的行为。

3.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
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是法律行为内在表现的一切方面。

它们是行为主体在实施行为时一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的总和。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行为意思(意志)。

它是指人们基于需要、受动机支配、为达到目的而实施行为的心理状态。

包括三个层次,即需要、动机、目的。

第二,行为认知。

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根本无能力认识和判断行为的意义与后果,那么他的行为就不可能构成法律行为。

在法律上,正是根据人的认知能力的有无和强弱,而将自然人分为有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4.人权对人的普遍价值?
人权对人的普遍价值表现为:
第一,人权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

人权的本质属性首要地表现为利益。

人权对于人的利益价值在于它使利益关系道德化;人权的无害性是所有利益都必须遵循的度量分界。

第二,人权是人关于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

人权的主流精神始终是防止和抵抗公权力走向恶政。

公共权力如果为人权而设、为人权而运作,便可避免恶政。

第三,人权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创造和谐是人权的内在要求。

铲除观念上和制度上对人实行差别和歧视的土壤,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当每个人的自由都成为社会其他人自由的充分条件的时候,社会就能达到高度和谐。

5.司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司法中立原则
第二,司法平等原则
第三,证据为信原则
第四,法律为准原则
第五,程序正义原则
四、论述题
1.法律关系的特征?
2.论法治的构成要件?
参考答案:
1.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这一特征说明:第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第二,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
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第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为模式及其后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地贯彻。

(二)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从实质上看,法律关系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正在于它体现国家的意志。

这是因为,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的。

所以,法律关系像法律规范一样必然体现国家的意志。

而且,有些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仅要通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要通过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表示一致(如多数民事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它是法律规范(规则)“指示”(行为模式)的规定在法律关系中的体现。

没有特定法律主体的实际权利和义务,就不可能有法律关系的存在。

2.论法治构成要件
第一,法治的精神要件
第二,法治的实体要件
第三,法治的形式要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