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径运动会规则及比赛前后注意事项理论教案
田径竞赛规则理论教案

田径竞赛规则理论教案教案标题:田径竞赛规则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田径竞赛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2. 掌握田径竞赛中各项目的规则和要求。
3. 培养学生对田径竞赛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田径竞赛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2. 掌握田径竞赛中各项目的规则和要求。
教学难点:1. 理解田径竞赛中复杂的计分和排名规则。
2. 熟悉各项目的具体规则和要求。
教学准备:1. 田径竞赛规则和术语的教学材料。
2. 田径竞赛的示意图和实际比赛视频。
3. 计时器、测量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田径竞赛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田径竞赛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田径竞赛有哪些项目?你了解田径竞赛的规则吗?二、讲解田径竞赛的基本规则和术语(15分钟)1. 使用教学材料,介绍田径竞赛的基本规则和术语,如起跑姿势、接力传棒、计时计分等。
2. 展示示意图和实际比赛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田径竞赛的规则和要求。
三、详细讲解各项目的规则和要求(30分钟)1. 依次介绍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和接力等项目的规则和要求。
2. 针对每个项目,讲解起跑姿势、比赛距离、计时计分标准等具体要点。
3. 强调比赛中的注意事项和违规行为,如提前起跑、踩线、犯规投掷等。
四、练习和巩固(20分钟)1. 分组进行模拟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田径竞赛的规则和要求。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和体会。
3. 提供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田径竞赛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2. 引导学生思考田径竞赛的意义和培养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3.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田径竞赛,提高实践能力和竞技水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的竞赛规则和最新动态。
2.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田径场馆或邀请专业运动员进行讲座,增加实践和体验机会。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是对田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说明。
田径运动会是包括跑、跳、投三大类多个项目的综合性运动会,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项目。
以下是对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比赛规则1.项目规则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比赛规则,包括跑、跳、投三大类项目。
例如,短跑项目要求选手在指定的距离内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跳高项目要求选手以正确的技术动作克服横杆的高度;铅球项目要求选手使用推动铅球的力量和技巧将其投掷出去。
选手需要熟悉和掌握各项项目的具体规则,以便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设备规则3.竞赛规则田径运动会有一定的竞赛规则,包括起跑、传递棒和判定等。
例如,短跑项目有起跑枪声发出后几秒才能起跑,接力比赛中传递棒时不能超出指定区域,各项比赛需要有裁判来进行判定。
选手需要熟悉这些竞赛规则,遵守比赛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
二、注意事项参加田径运动会的选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1.体能准备2.技术训练3.比赛策略在比赛中,选手需要制定合理的比赛策略。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策略要求。
例如,在长跑项目中,选手需要根据比赛情况和自身的体能情况制定合适的配速和比赛策略。
选手需要在比赛前进行充分的策略讨论和实践,确保在比赛中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4.保持调节在比赛中,选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不管是胜还是负,选手都需要冷静面对比赛结果。
同时,选手需要在比赛后进行适当的调节,包括放松、休息和恢复。
这样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比赛。
总之,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对于参加田径运动会的选手来说非常重要。
选手需要熟悉比赛规则,并根据规则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训练。
选手还需要注意身体的调节和比赛策略,以获取更好的比赛成绩。
只有在全面掌握比赛规则的基础上,选手才能在田径运动会上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田径比赛教案

田径比赛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项目,并熟悉相关术语。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田径比赛项目的基本动作,并掌握正确的比赛策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田径比赛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竞技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项目介绍- 短跑项目:100米、200米、400米- 长跑项目:800米、1500米、5000米- 跳远项目:立定跳远、三级跳远- 高跳项目:跳高、跳远- 投掷项目:铅球、标枪、铁饼2. 比赛技能与策略训练- 短跑技巧:起步姿势、加速与维持速度、终点冲刺- 跳远技巧:起跳姿势、运动动作、着地姿势- 跳高技巧:弹跳姿势、通过动作、落地姿势- 标枪投掷技巧:握杆姿势、摆臂动作、投掷力度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精彩的田径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各个项目的特点,让学生对田径比赛有初步的了解。
3. 技能训练(40分钟)3.1 短跑技巧训练: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起步姿势和冲刺动作,并进行反复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能。
3.2 跳远技巧训练: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起跳姿势和着地姿势,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技巧。
3.3 跳高技巧训练: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弹跳姿势和通过动作,辅导学生进行跳高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技术水平。
3.4 标枪投掷技巧训练: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握杆姿势和投掷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标枪投掷的技巧。
4. 比赛实践(30分钟)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进行小型田径比赛实践环节。
学生按照自己所学项目的要求,进行比赛演练,通过比赛实践提高技能水平。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进步,并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告。
四、教学评价1. 知识检测:通过简答题和选择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田径比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田赛项目竞赛规则要点小学体育教案

田赛项目竞赛规则要点小学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比赛项目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短跑项目规则要点2. 跳远项目规则要点3. 投掷项目规则要点4. 接力赛跑项目规则要点5. 田径比赛中的犯规行为及处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个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规则要点判断比赛中的犯规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田赛项目规则要点,学生认真听讲。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4.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比赛案例,学生判断中的犯规行为。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田径比赛项目,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分别讲解短跑、跳远、投掷、接力赛跑等项目的规则要点。
3. 规则要点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运用所学规则要点。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观看一场田径比赛,了解比赛规则,并写一篇观后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复述各个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2. 学生在模拟比赛中能够正确地运用规则要点,判断和处理比赛中的犯规行为。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比赛规则,表现出公平竞争的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各个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2. 田径比赛视频:用于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
3. 模拟比赛器材:如短跑起跑线、跳远沙坑、投掷圈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短跑项目规则要点。
2. 第二课时:讲解跳远项目规则要点。
3. 第三课时:讲解投掷项目规则要点。
4. 第四课时:讲解接力赛跑项目规则要点。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田赛项目竞赛规则要点小学体育教案

田赛项目竞赛规则要点小学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短跑项目竞赛规则要点2. 跳远项目竞赛规则要点3. 投掷项目竞赛规则要点4. 接力赛项目竞赛规则要点5. 跳高项目竞赛规则要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个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竞赛规则要点进行实际比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田径田赛项目及竞赛规则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每个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包括起跑、比赛过程、犯规判断等。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行为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5. 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竞赛规则要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各个田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要点。
2. 学生能在实际比赛中正确运用竞赛规则要点。
3. 学生参与度高,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动作让学生清晰理解竞赛规则。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竞赛规则的应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采用游戏教学法,将竞赛规则融入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文字、动画的课件,直观展示田赛项目竞赛规则。
2. 教学视频:收集各个田赛项目的比赛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竞赛规则的应用。
3. 器材:准备田径比赛所需的器材,如短跑起跑线、跳远沙坑、投掷器材等。
4. 游戏道具:准备适合各个田赛项目的游戏道具,如接力棒、障碍物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短跑项目竞赛规则要点讲解与实践2. 第二课时:跳远项目竞赛规则要点讲解与实践3. 第三课时:投掷项目竞赛规则要点讲解与实践4. 第四课时:接力赛项目竞赛规则要点讲解与实践5. 第五课时:跳高项目竞赛规则要点讲解与实践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所学到的田赛项目竞赛规则,增进亲子关系。
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二篇)

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为了促进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团队意识,我校计划举办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
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竞赛规程:一、比赛时间和地点1.比赛时间:比赛将于每年的秋季学期举行,具体时间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校历确定。
2.比赛地点:比赛场地为学校的田径场和相关配套设施。
二、参赛资格和组织1.参赛对象:全校中学生均有参赛权利,每个班级需派出至少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参加各项比赛。
2.组织和分组:比赛组织由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会联合承担。
根据报名情况,同一年级的班级将分成若干组,每组由4个班级组成。
三、竞赛项目和规则1.男子项目:(1) 短跑:100米、200米、400米。
参赛者按照出发指令起跑,第一名到达终点的选手为冠军。
(2) 长跑:800米、1500米。
参赛者绕场一定圈数完成比赛,第一到达终点的选手为冠军。
(3) 跳远:参赛者可选择一脚或两脚起跳,跳远的最大距离为成绩。
(4) 立定跳远:参赛者双脚在立定位置起跳,跳远的最大距离为成绩。
(5) 三级跳远:参赛者以两脚交替进行三次跳跃,跳远的最大距离为成绩。
(6) 铅球:参赛者将铅球放在颈部后方,利用臂力将铅球掷出,掷出的最远距离为成绩。
2.女子项目:(1) 短跑:100米、200米、400米。
参赛者按照出发指令起跑,第一名到达终点的选手为冠军。
(2) 长跑:400米、800米。
参赛者绕场一定圈数完成比赛,第一到达终点的选手为冠军。
(3) 跳远:参赛者可选择一脚或两脚起跳,跳远的最大距离为成绩。
(4) 立定跳远:参赛者双脚在立定位置起跳,跳远的最大距离为成绩。
(5) 掷球:参赛者将重球放在颈部后方,利用臂力将重球掷出,掷出的最远距离为成绩。
(6) 田赛:参赛者在田地中进行操作,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定任务。
四、计分规则1.个人项目:每个项目的前三名将获得相应积分,第一名积3分,第二名积2分,第三名积1分。
2.团体项目:每个班级将根据其所有参赛选手在个人项目中的积分总和进行团体积分排名。
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基本规则及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的基本规则及注意事项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会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在校运会上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兼项处理与接力区教学难点:径赛犯规的判定}教学内容:一、径赛的流程:1、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
以及比赛的场次、时间、组别、道次、有无预赛和决赛等。
2、根据秩序册的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处检录。
检录完毕,由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起点,交给发令员。
3、在上道前,发令员再次点名,运动员准备上道。
·4、运动员上道,听发令员发令枪响后起跑,在无犯规情况下跑完全程。
5、到达终点后,运动员回道,经过终点裁判员和计时员核准成绩无误,运动员方可离开终点。
此赛次比赛结束。
二、田赛的流程:1、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
以及比赛的场次、时间、组别。
2、根据秩序册的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处检录。
检录完毕,由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比赛场地。
(3、远度项目的运动员每人跳或投3次,取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再跳或投3次。
最终以这8名运动员跳或投6次的最好成绩来排定名次顺序。
4、裁判员核准成绩无误,运动员方可离开比赛场地。
比赛结束。
5、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在比赛区域以外的安全地带。
以保证安全。
三、起跑1、起跑姿势:400米及400米以下比赛项目的起跑可以用蹲踞式也可以用站立式起跑,其他径赛项目采用站立式起跑。
\2、起跑口令: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各就位”――“预备”――鸣枪;800米以上的各项赛跑,“各就位”―――鸣枪。
3、起跑犯规:对于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给予警告,第二次起跑无论谁犯规都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四、途中跑,1、在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分道跑的径赛中,运动员在各自跑道内跑完全程;途中不得踩踏分道线;不得串道、阻挡、跌倒后影响他人。
2、在不分道跑的径赛中,运动员不得①推、挤、撞、踩脚。
②有意控制、阻挡、夹击他人跑进。
③强行从他人左侧超越。
④离开跑道、路线后又继续跑进。
田径运动会安全预案及注意事项

一、安全预案1. 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田径运动会安全顺利进行,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体育老师、班主任、校医等担任成员。
负责运动会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根据运动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保卫:加强运动会期间的安保工作,确保运动会场地、设施、器材等安全;(2)医疗保障:设立临时医疗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运动员在运动会期间的安全;(3)交通安全:加强运动会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确保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的交通安全;(4)食品安全:加强运动会期间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的饮食安全;(5)消防安全:加强运动会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确保运动会场地、设施、器材等安全。
3. 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运动会期间的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二、注意事项1. 报名参赛条件(1)参赛运动员需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等不适合剧烈运动疾病的病史;(2)参赛运动员需经过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审核,确保符合参赛条件。
2. 比赛前的准备(1)运动员参加比赛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热身、拉伸等,以预防运动损伤;(2)比赛前,运动员需了解比赛规则,确保比赛中遵守规则,避免不必要的伤害;(3)比赛前,运动员需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比赛过程中的安全(1)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判决,不得有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如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比赛,向裁判员报告,寻求医疗救助;(3)比赛过程中,观众需保持秩序,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4. 安全教育(1)运动会前,对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2)运动会期间,加强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饮食安全(1)运动会期间,确保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的饮食安全,不得食用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食品;(2)运动员比赛前后,避免过量饮食,以免影响比赛表现。
田径运动会裁判员学习田径规则及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注意事项各位领导、裁判员大家好:在这里和全体裁判员一起学习一下田径竞赛规则及有关学校田径运动会中注意的事项。
这次田径运动会开的成功与否,关健是我们在座的全体裁判员工作的质量,和全体运动员的配合。
一、运动会中的安全问题,有事没事到场内进行乱走乱跑,这样会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因为田径场内有实心球、铅球等项目,一但发生事故后果不可想象投掷时,每投完一次后,内场裁判员必须站在投掷区内,禁止下一名队员投掷,等外场裁判员撤出后,才叫下一名队员投掷。
任何人不得在场内横窜乱走。
运动员必须听从指挥,检录后列队入场,试投、试跳以后到指定地方站好准备下一次试投、试跳。
二、场地:检录处南教学楼大厅、编排记录在阶梯教室。
三、发奖组:提前做好奖品、奖状的准备工作。
四、径赛项目、60、100、200采用2个赛次比赛、预赛和决赛,预赛取前6名进入决赛。
五、跳高升高:男、从1.20米起跳――1.40米每次升高5厘米,以后每3厘米一升。
女、从0.80米起跳――1.05米每次升高5厘米,以后每3厘米一升。
径赛裁判工作是在径赛裁判长的统一领导下,有检录、发令、检查、终点计时等,裁判组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下进行的。
1、检录工作(1)任务按竞赛日程安排的各项比赛时间,召集运动员到检录处进行检录,根据规则对运动员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准时把运动员带到比赛场地。
一次通告、二次点名、三次不到为弃权。
如有田赛相重可提前向老师请假,让其他学生先到,田赛比赛完之后是径赛。
若径赛项目开始要先参加径赛然后再回到田赛场地跟随比赛。
2、起点裁判员工作(1)任务。
根据秩序册规定的各项比赛时间和田径规则的有关规定组织各项径赛运动员准时进行比赛。
(2)如有抢跑或枪未响重新跑。
(负责召回的裁判员要及时把抢跑的运动员拦回)3、终点裁判工作1、任务准确的判定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
并担任中长跑距离记圈工作。
比赛开始,终点裁判长要与计时长联系,并通知终点裁判员做好准备,挥旗通知起点,表示准备就绪。
(完整版)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完整版)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
教学内容: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
相关知识内容)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教学重点:场地介绍教学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
其跑道是由两个180°到半圆(弯道或称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以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除竞赛场地外还应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跃和投掷的场地。
(推铅球、掷链球和掷铁饼三个项目的落地有效区均为40度角;跳远、三级跳远场地沙坑至少宽2.75米,跳远沙坑远端至起跳线距离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长在6-9米,坑宽2.75-4.00 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绵包至少长5米、宽3米,。
半圆形助跑道德半径至少20米;撑杆跳高场地的助跑道宽至少1.22米,长至少40米。
)二、田径运动比赛介绍田径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1、径赛有:短跑、中长跑、长跑、马拉松(42.195)、竞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4X100接力为短跑。
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
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为中长跑、长跑。
此外,还有2000米障碍,3000米障碍,5000米竞走,10000—20000米竞走。
等等2、田赛主要有:跳跃类和投掷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杆跳高)3、全能主要有七项全能和十项全能。
三、田径竞赛规则介绍1、田径比赛的跑进方向一般为逆时针跑向。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一)检录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
秩序册竞赛日程上的时间是比赛开始的时间,检录时间就是在这个时间向前推30分钟。
在规定时间内,点名三次未到者按弃权处理。
检录完后迟到的运动员不管什么理由一律不让参加比赛。
田赛在比赛场地检录,径赛在田径场东面检录处检录。
(二)请假:是指项目相互冲突,田赛服从径赛的原则。
如果某队员田赛和竞赛时间上冲突,由队员本人在田赛比赛场地向场地裁判请假。
1.跳高项目的队员(请假)来后,从现有高度起跳。
2.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项目的运动员请假回来后,如果前三轮没有结束,按照回来时的轮数参加比赛,如果前3轮已经结束不能参加后三轮的比赛。
3.不请假按照弃权处理。
(三)100、200、400按照预决赛分两个赛次,预赛按成绩取前6名进行决赛。
4*300米和800米以上长距离的项目预决赛一次完成,按成绩取前6名。
(四)100、200、400、4*100按照分道进行比赛。
(五)800米以上的长距离项目不分道,起跑后直接抢道。
(六)4*300米接力第一棒全程是分道跑,第二棒的可以抢道,抢道是在终点线。
第三、第四棒是不分道。
起跑抢跑招回:在起跑后如果发现抢跑,凡是起跑犯规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其他运动员由招回发令员招回,回原跑道继续比赛。
(一)运动员在比赛时胸前和背后都佩戴整齐的号码布。
(二)穿跑鞋的运动员只能使用短钉,不得使用长钉。
(三)关于违纪的系和学生的处理方法。
1.不按照学院规定在比赛中打骂裁判、队员等行为的取消比赛资格,并且扣除所在参赛单位相应组别团体总分5分,并按学院规章制度处理。
2.在比赛中出现替代/假冒的运动员,取消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并在大会期间通报批评队员所在参赛单位。
(四)800米以下项目的运动员跑完后应及时回道,等裁判员记录完毕后方可离开。
擅自离开者,取消比赛成绩。
(五)因队员伤病不能参加比赛则按弃权论。
(不允许更改报名表或顶替)(六)在接力项目中没有到达终点扔掉接力棒者按照犯规处理,并取消该队比赛成绩。
七年级《田径类运动的注意事项》教案、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田径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田径运动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教师通过示范、图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并强调动作细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如:
-田径运动中的起跑技巧有哪些?
-如何在跑步过程中调整呼吸和节奏?
-跳跃和投掷项目有哪些注意事项?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他们在身心发展、运动技能和认知水平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在此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迅速,精力充沛,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然而,在田径运动方面,学生们的技能水平、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过田径运动,具备一定的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较少参与此类运动,技术动作尚需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分组练习等方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年级《田径类运动的注意事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田径类运动的注意事项》旨在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内容:
1.了解田径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基本分类,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运动。
初一田径比赛教案

初一田径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田径比赛旨在通过各项田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学生体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是一个展示个人风采和实现个人突破的机会。
二、教学任务1.组织良好,比赛规则清晰。
本次田径比赛共设9个比赛项目,分别是: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
每个项目的规则都要在比赛前向参赛选手解释清楚,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公平的竞赛环境。
2.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比赛中,除了体力的考验,往往还会面临压力和紧张。
作为教练,我们需要引导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和自信,正确处理成败得失,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并促进团队内部的沟通协作,使得运动员不仅仅关注自己的比赛,而是关注整个团队的表现。
3.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都会得到教练和校方的关注,不管是优秀运动员还是普通的参赛选手。
通过设置不同的奖项和奖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并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1.预先计划比赛日程,并设立赛道起点和终点标志。
比赛比较复杂而且由多个项目组成,预先规划好比赛日程并且设立赛道起点和终点标志能够避免混乱和延误,并且能够使得比赛更加有序。
2.运动员健康状况检查和准备训练计划。
以保障运动员的健康为重点,必须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包括身体状况和身体负荷能力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为每一个专项比赛项目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以磨练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水平,在其所擅长的项目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3.设计比赛规则及相关培训。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和公平,需要设计比赛规则和标准。
需要提前向参赛选手传授运动比赛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4.组织人员和设备安排。
除了运动员的训练和准备之外,还需要准备比赛场地、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座位和安全保障,并为所有比赛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比赛计时器、跳远距离计算器等)。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方法在每一个比赛项目项目的培训过程中,教练必须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了解该项专业技能运用的技法和规则,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演示来带领学生跟随模拟。
小学田径赛事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田径赛事的基本规则和比赛项目,掌握比赛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赛事的基本规则和比赛项目,比赛技巧。
2. 教学难点:比赛中的团队协作和竞技水平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 场地:田径运动场、跑道、跳远沙坑、投掷区等。
2. 器材:起跑器、接力棒、标枪、铅球等。
3. 教学课件:田径赛事规则、比赛项目介绍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提高学生身体适应能力。
2. 教师讲解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安全意识。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田径赛事的基本规则和比赛项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田径赛事的了解。
(三)比赛项目讲解与示范1. 教师针对比赛项目进行详细讲解,如短跑、跳远、投掷等。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比赛技巧。
(四)分组练习1. 学生按照比赛项目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五)模拟比赛1. 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2. 教师组织评委对比赛进行评分,公布成绩。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所得。
2. 学生尝试进行家庭田径运动,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比赛成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田径比赛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教学重点:1. 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比赛项目。
2.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田径比赛规则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2. 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2. 引导学生思考田径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田径比赛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项目、计分方法、犯规情况等。
2. 通过实例讲解田径比赛中的常见问题,如起跑、冲刺、接力等。
三、田径运动技能教学1. 教师示范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比赛规则与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监督比赛过程,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2. 学生在比赛中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提高比赛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和比赛规则。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对田径比赛规则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田径运动场地设施。
2. 田径运动器材,如跑道、起跑线、接力棒等。
3. 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田径运动员为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田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
2.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 田径比赛规则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2. 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体育学科教案标题田径运动的训练与比赛规则

体育学科教案标题田径运动的训练与比赛规则田径运动的训练与比赛规则一、引言田径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综合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其训练和比赛规则对于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从田径运动的训练内容及方法以及比赛规则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训练内容及方法1. 短跑训练短跑是田径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短跑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热身,进行拉伸运动,预防肌肉拉伤;- 通过间歇训练提高爆发力和速度;- 采用多样的训练方法,如爬坡训练、负重训练等;- 注意呼吸控制和跑姿的正确性。
2. 跳远训练跳远是田径运动中的技术项目之一,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腿部力量训练,提高爆发力;- 练习跳跃的技术和动作,掌握正确的起跳和着地方式;- 训练时采用跳远板,控制起跳和着地的力量和角度;- 提高灵活性和体能,增加跳远的距离。
3. 投掷项目训练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包括铁饼、标枪等,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腿部和臂部力量的锻炼;- 学习正确的投掷姿势和技巧,掌握合适的投掷角度;- 使用适当的训练器材进行投掷练习;- 增加参与比赛的机会,提高实战经验。
三、比赛规则1. 短跑比赛规则短跑项目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等,比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员必须在起跑线上就位,并听到发令枪后才能起跑;- 比赛采用计时器计时,形成正式的成绩;- 比赛结果根据跑道上的终点线判定,先到达终点线的运动员成绩为第一名。
2. 跳远比赛规则跳远比赛中需要遵守以下规则:- 运动员在起跳线前以固定姿势准备起跳;- 运动员起跳时需要踩在跳远板上才算有效;- 距离是根据运动员起跳的位置和着地位置之间的距离来判定,距离最远者成绩最好。
3. 投掷项目比赛规则投掷项目比赛也有一定的规则:- 运动员需要站在投掷区域内进行投掷;- 投掷时需要将器材有效地投出,距离最远者成绩最好;- 有指定的判定员进行判定,确保比赛公正。
四、总结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规则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认识田径比赛规则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认识田径比赛规则一、引言体育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田径比赛作为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认识田径比赛规则,通过参与比赛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和竞技意识。
本文将分析并讨论田径比赛的规则及其相关技巧。
二、赛事概览田径比赛是一项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包括各种不同的项目,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和接力赛等。
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要求,学生们应对这些规则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三、短跑项目1. 赛道设置:短跑项目一般在田径场上直线进行,通常是在标准的400米跑道上进行。
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起跑线和终点线。
2. 起跑动作:学生们应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包括出发时的平衡和快速起步。
3. 着力点和摆臂:学生们需要明白如何通过正确的着力点和摆臂技巧来增加加速度和前进的力量。
四、长跑项目1. 赛道设置:长跑项目通常在400米或800米的标准田径跑道上进行。
不同的比赛可能有不同的距离,但是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掌握赛道上的弯道。
2. 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学生们在长时间奔跑的过程中需要养成正确的呼吸方式,以提高耐力和坚持力。
3. 技术细节: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步频和节奏,以保持稳定的速度并避免过早耗尽体力。
五、跳远项目1. 赛道设置:跳远通常在特定的长方形跳远区域进行,学生们需要学会使用起跳线和控制弧线的方法。
2. 弹跳和着陆技巧: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弹跳方式,并掌握良好的姿势以保证着陆的平衡和稳定性。
3. 动作流畅度:学生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使跳远过程中的各个动作流畅自然,并且完成跳跃动作的合适时间。
六、跳高项目1. 赛场设置:跳高项目在特定的跳高区域进行,学生们需要学会使用起跳杆和跳高垫。
2. 起跳动作: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起跳姿势,并了解如何通过推力完成弹跳。
3. 跨越动作: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跨越姿势和动作流畅性,以提高跳高高度。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教案

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教案第周课次年级班人数教师年月教材田径运动会比赛规则内容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田径运动会的比赛规则~能执裁基层运动会的裁判工作任务准田径运动的组织与编排共分三部分: 3备一、裁判委员会赛前的准备工作分部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钟分三、各裁判组的职责裁判工作是田径运动竞赛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裁判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竞赛工作著作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个裁判员必须认真学习钻研规则、裁判方法在执场中做到公正准确、严肃认真、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不能马虎从事~夹杂任何个人的私念。
一、为了保证运动会的顺利进行~裁判委员会在赛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聘请裁判员~组织裁判员学习规程~规则~研究裁判方法~制定工作计划2、组织各裁判组实习~熟悉业务~改进工作~提高裁判水平及工作效率。
3、各裁判长提示所需器材清单~到场地检查、清点器材后提出意见交场地组解决。
4、开好各种会议1,、召开全体裁判员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布置学习计划宣布各裁判组名单、分工。
2,、各裁判组分别召开会议~制定本组工作计划~讨论比赛中有关问题~草拟基各项的规定~有关事项。
,制定跳高起跳高度与升竿计划~并注意记录,远度85本项目确定起跳板的远度, 分部 3,、主裁判会议总裁判长召开各组主裁判会议~了解各裁判组准备情况~解钟分决存在的问题。
4,、领队教练员会议由竞赛组召开~总裁判长和有关裁判长、主裁判参加。
会议为介绍竞赛工作的筹备情况和补充规定~听取领队和教练员意见~讨论竞赛有关问题。
以取得统一认识~保证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一,、比赛通则1、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带号码~负责不得参加比赛。
2、径赛项目运动员须沿跑道逆时针方向跑进。
分道跑的径赛项目,包括部分分道跑项目的分道跑部分,~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各自的分道内跑进。
3、径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而妨碍别人走或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比赛资格。
初中田径规则教案

初中田径规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掌握比赛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通过对田径规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2. 比赛的方法和技巧3. 田径比赛中的道德规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比赛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田径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田径运动的特点和规则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场地、比赛项目、比赛方法等。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正确的比赛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5. 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规则和技巧。
6.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田径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规则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来评价。
2.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通过比赛中的行为和态度来评价。
3. 学生的体育素养:通过课堂参与度、练习态度和比赛表现来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规则手册。
2. 场地器材:田径场地、器材。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体验田径规则的重要性。
2.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体育素养。
4.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田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掌握比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体育田径比赛

体育田径比赛体育田径比赛教案引言:体育田径比赛是学校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魄和团队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享受田径比赛,本教案将针对田径比赛的准备、训练和比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部分:田径比赛的准备1. 确定比赛项目在田径比赛之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合适的比赛项目。
学生可以选择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进行比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赛规则和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2. 分组和安排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将参与比赛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拥有自己的队长,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分配合适的队友。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比赛的时间和场地,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3. 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设施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和设施。
例如,准备好跑道、跳远场、投掷区等比赛场地,并提供标准的计时器、测距器和各种比赛器材。
同时,教师还应该督促学生准备适当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确保他们能够在比赛中自如地发挥。
第二部分:田径比赛的训练1.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在比赛之前,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
训练内容可以包括基本的体能训练,如跑步、跳远和投掷等,也可以包括技术训练,如传接球、起跳和着陆等。
2. 分阶段进行训练为了让学生逐步适应比赛的强度和要求,教师可以将训练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初期阶段可以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体能和技巧,中期阶段可以加大训练强度和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在比赛前进行综合训练和模拟比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比赛的紧张环境。
3. 注重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田径比赛是个人和团队的展示平台,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在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训练,让他们互相帮助和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参与并点拨完善。
(二)、学生相互讨论、回答自己所遇到的安全问题。
语言引入,巡回交流。
(三)、分析出现安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故的原因。(举例说明)
1、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课序时间
教学实施过程与方法
导
入
部
分
5
分
钟
新
授
课
部
分
34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6
分
钟
一、导入
1、展示课件。(有关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这些都是由于在体育锻炼中处理不当而出现的事故。为什么会出现事故呢?我们该怎么办?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2、展示课题《体育锻炼与安全》,提示目标。
二、新课教学
4、布置课外作业。
主板书
一、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安全事故的类型
三、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
1、准备运动不足
2、不良的心理状态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
4、不良的气候变化
四、正确预防安全事故
讨论:通过学习,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你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
教学用具
课后
反思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教师讲解并分析
2、不良的心理状态:
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练习时的心理状态。
教师分析他们出现心理状况的原因。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体育理论课教案
年级:财1401人数:46人授课教师:赵勇授课时间:2014年12月1日
课题
田径运动会规则及比赛前后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理论运用于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理解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树立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
3、学会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作出区分和评价。
4、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四)、针对上述原因讲解应该怎样预防安全事故?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五)、指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通过学习,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你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各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2、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导入语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培养同学
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但是,运动不当或运动过量也会造成
伤害,例如北京奥运会上,令人瞩目的刘翔因受伤无法正常参赛,不得不令
人感到扼腕痛惜!本来同学们欢欢喜喜去运动,想把身体练得更强健一些,
结果因受伤而痛苦,这样的事情确实让人沮丧、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