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细胞检验

合集下载

第二章——白细胞检查

第二章——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标志着中性粒细胞从新生细胞以至衰老细胞的发育阶段。正常情况外周血以分 叶核为主,胞核常为2-5叶,杆状核较少。分叶核与杆状核比值为13:1
@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 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及应用细胞因子。分为轻、中、重三级。 1、再生性核左移 指核左移伴WBC增高。表示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 抵抗力强。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2、退行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WBC正常或减低。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 差。见于再障、粒细胞缺乏、伤寒。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空泡形成: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出现1个或数个空泡。是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
缺失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杜勒小体: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
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 、梨形,染成天蓝色。是胞质发育不成 熟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如肺炎、麻疹 、败血症、烧伤。
退行性变:细胞发生胞体肿胀、边缘不清晰、
白细胞计数(WBC)
WBC指单位容积内外周血各种白细胞的总和。 @显微镜计数法: 用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将全血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固 定白细胞。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在低倍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白细胞数量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白细胞总数。 @血液分析仪法
方法学评价 @显微镜计数(参考方法) 优点 校准血液分析仪、异常结果复合 缺点 费时、易受微量吸管、计数板质量,细胞 分布状态、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 @血液分析仪法 优点 计数细胞数量多、易标准化、准确度精确 度高 缺点 人为或病理因素可干扰计数(外周血抗凝 不充分、外周血出现有核细胞、巨大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红细胞碎片)
2019/4/2

白细胞检查课件4

白细胞检查课件4

(六)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病理性增高
(1)急性感染或炎症 (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溶血 (4)急性大出血 (5)急性中毒 (6)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六)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WBC<4×109/L,Ns <1.5×109/L (1)某些感染性疾病:病毒、G-菌、原虫 (2)造血系统疾病:AA、MA、MDS、转移癌 (3)慢性理化因素:药物、化学物质、放射线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并将嗜酸性粒细胞染色,混合 后充入计数池内,计数一定体积内嗜酸性粒细胞数, 经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测定方法及评价]
1.保护嗜酸性粒细胞不被破坏的成分: 乙醇、丙酮
2.使嗜酸性粒细胞染色的成分: 伊红、溴甲酚紫、固率FCF
3.破坏RBC和其他WBC的成分: 水、碳酸钾、草酸铵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四、白细胞形态检查
发育过程
全能造血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红系祖 粒单系 嗜酸粒 嗜碱粒 巨核系 T 祖 B 祖 细 胞 祖细胞 祖细胞 祖细胞 祖细胞 细胞 细胞
[白细胞概述]
骨髓造血干细胞 粒-单系祖细胞原粒ຫໍສະໝຸດ 早、中、晚、杆状、分叶核粒细胞
还应包括计数室和吸管的使用次数,即计数池误差 (chamber error)和吸管误差(pipet error)。
No Image
(三)质量保证
1.计数误差 (3)生理状态影响:运动、劳动、冷热水浴、酷热、 严寒等常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增高;一日之内白细胞数 Im N 最ao g 高e值与最低值可相差1倍。另外,吸烟者白细胞总 数平均较非吸烟者高30%。因此,对住院患者,特别 是对需要进行动态观察的患者,最好在固定检查时间。

白细胞检验(共67张PPT)

白细胞检验(共67张PPT)

〔3〕 Pelger-Huet畸形
〔4〕 Chediak-higashi畸形
〔5〕 Alder-Reilly畸形
〔6〕 May-Hegglin畸形
临床意义
▪ 中性粒细胞分化发育
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响:
▪ 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
6月-2岁:〔11-12〕×109/L X/4×10 ×20 ×106/L=白细胞/L 2、及时混匀但不可过分振摇。 能冲浑稀释液〕,混匀。 2、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也可呈阳性。 〔2〕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 原理: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 液中白细胞总数。 1、标本不能放置过久; 四、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器材同红细胞计数。 只有找到典型的吞噬体才能报告为阳性。 3、淋巴细胞形态异常: 常规考核标准 〔RCS〕 〔1〕异形淋巴细胞:Ⅰ型〔空泡型〕
〔5〕 Alder-Reilly畸形
要求:分化阶段、外周血白细胞与骨髓的关系、各种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血液稀释20倍,计数区域为两个计数池各四角及正中的五个大方格共10个大方格,静置时间为2~5分钟。
1、血液稀释后应在0.
采血→ 制作血涂片→枯燥后染色 →LPF观察→枯燥后油镜下 进行分类计数→ 计算→出报告
[质量控制]
1、血液稀释后应在0.5-1小时内完成计数。
2、及时混匀但不可过分振摇。
3、采血时间要固定。
4、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浓度应恰当〔如乙醇 应在30~35%〕,否那么计数结果偏低。
[参考值] 〔0.05~0.5〕×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交感神经兴奋→脑垂体ACTH释放↑→肾上 腺皮质激素↑→阻止骨髓释放E及促进E向组织 浸润→血液中E减少 2、病理性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表〕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副伤寒及大手 术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白细胞检验

白细胞检验

4. 计算 X/4×10 ×20 ×106/L=白细胞/L
式中: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用△. △ △ ×109/L表示 X: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为每大方格(即0.1u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1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ul,换算成1ul。 ×20: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将ul换算成L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法 血涂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形态学 检查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占有 极重要的地位。 1. 原理: 将标本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 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点逐个分类计 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相对比值(或百分率),并注 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五、 红斑性狼疮细胞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 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 LE细胞检查成为一种重要辅助诊断。 (一)、LE细胞形成 3个条件 1. 患者血清存在LE因子(IgG型抗核蛋白抗体) 2. 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 3. 具有吞噬 前期 白细胞在LE因子作用下肿胀,溶解成前期LE 细胞,胞质崩解,核成云雾状游离均匀体。 2. 花簇期 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围绕于均匀体,形 成花形细胞簇。 3. 吞噬期 中性粒细胞完全吞噬均匀体。
2. 单核细胞: 来自粒-单祖细胞,进入组织后变为巨噬 细胞,寿命2-3月。
3. 淋巴细胞:起源造血干细胞,分T和B淋巴细胞。
(二)、显微镜计数法
1.
原理: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 滴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 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器材和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 10g/L亚甲蓝 蒸馏水 器材同红细胞计数。
5. 正常参考值 成人 :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6. 注意事项 ⊙采血时不能挤压过度,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计数原则计数。 ⊙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 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充池前的摇匀要注意,气泡不能太多。 ⊙加盖玻片方式:“推式”,不要“盖式”。

白细胞参数检查PPT课件

白细胞参数检查PPT课件

.
20
第二节 白细胞参数检查
2 、固有误差: 1)计数域误差:细胞在计数室内随 机分布符合Poisson分布,其细胞计数的
标准差(s) 为:
s =√m , m为重复计数均值
细胞计数域的变异系数(CV )为:
CV(%)= s /m ×100%
=√m / m×100%
= 1 /√m ×100%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B)
三 单核细胞(M)

五 淋巴细胞(L)30% 种
.
6
第二节 白细胞参数检查
干细胞池
原始粒细胞
晚幼粒
粒 早幼粒细胞 分裂池 细 中幼粒细胞
杆状核
成熟池
分叶核细胞
胞 发
骨髓贮存池
进入外周血的粒细胞


50%
50%

在血循环中 粘附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壁上
循环池粒细胞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查
临床检验教研室
.
1
血液一般检查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 红细胞参数检查
包括 白细胞参数检查 血小板参数检查
其中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
(Hb)﹑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 (DC)等四项应用最多,旧称为血常规。
.
2
血液一般检验的方法有两种:
手工法:用显微镜单项计数;
×10:换算为1μl的容积;
×20:稀释倍数
×10
6
:换算成每升血中浓度 .
12
【结果报告】 WBC:ΔΔΔ×109/L
.
13
第二节 白细胞参数检查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为血液分析 仪校准的基本方法(严格规范下) 。简单易行,不需昂贵仪器。但影 响因素多:微量吸管、计数板、细 胞分布范围、人为因素等,重复性 差。

二、白细胞检测 PPT课件

二、白细胞检测 PPT课件

2、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4×109/L,白细胞 减少 中性粒<1.5×109/L,粒减 中性粒<0.5×109/L,粒缺
(1)感染性 (2)血液系疾病: (3)物理化学因素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 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
(1)感染性: G-菌(伤寒、副伤寒)、
病毒(如流感、麻疹、病毒肝 炎、水痘)。 严重感染、粟粒性结核,脓毒 血症WBC可↓,但WBC分类中 性粒高,核左移。
1)急性感染 2)广泛组织损伤坏死 3)急性溶血 4)急性失血 5)急性中毒 6)恶性肿瘤 7)其他
1、急性感染:最常见。细菌 (金葡、链球菌)、真菌、病 毒(流行性出血热、乙脑、狂 犬病)、立克氏体(斑疹伤 寒)、螺旋体(钩体)、寄生 虫等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 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 伤、冻伤、血管栓塞(心梗、 肺梗等)组织严重损伤者,在 12-36小时内见WBC↑,以分 叶核为主
(五)单核细胞 参考值:3-8% 绝对值:0.12-0.8×109/L
临床意义: 增多:
1、生理性增多:2周内婴儿可高 达0.15
2 病理性增多 (1)某些感染:结核、疟疾、
亚急性心内膜炎 (2)血液病:M5、粒缺、MM、
恶组等 (3)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减少:无意义
分类:
百分数(%)
中性分叶粒: 50-70
中性杆状粒: 1-5
嗜酸粒:
0.5-5
嗜碱粒:
0-1
淋巴:
20-40
单核:
3-8
绝对值(x109/L 2-7 0.04-0.5 0.02-0.5 0-0.1 0.8-4 0.12-0.8
临床意义: WBC>10×109/L,白细胞增多。 WBC<4×109/L,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白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一、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检测 (一)酶标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法 (二)同位素检测法 二、N-碱性磷酸酶检测 三、酸性α-醋酸酯酶检测
返回首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原理】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是一种DNA聚 合酶,它不需要模板的指导,就可以催化细胞的脱氧核 苷酸,使其转移到低聚核苷酸或多聚核苷酸的3’-OH端, 合成单链DNA。兔抗牛TdT抗体能和人细胞的TdT产生交 叉反应,可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或酶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酶复合物在细胞涂片上定位,显示 细胞内的TdT。
3.此酶检查在研究造血细胞的分化与白血病的关系、 白血病细胞的起源、白血病的治疗药物选择上都有较重要 的价值。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原理】用P-硝基酚磷酸盐作为细胞碱性磷酸酶总活 性检测的基质,在反应中生成P-硝基酚,测量400nm时的 吸光密度,借以检测出细胞A-Pase的总活性。此外,可 通过CASP作为基质来测定N-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通过酶 反应,生成半胱胺,这是用二硝基苯置换5-硫-硝基酚酸; 检测412nm的吸光密度,借以检测N-APase的总活性。在 基质液中加人用N-丁醇:水(1:3)的混合液提取粗酶 液,室温下放置60分钟,记录酶反应,求出酶反应的速 度。一般情况下,N-APase的P-NPP与CASP的水解速度 之比(VP-NPP/VCASP)在1.1-2. 0的范围内,平均为 1.8。因此,N-APase的活性可用 VP-NPP-1.8VCASP求 出,再从VP-NPP计算 N-APase的百分率。

白细胞检验

白细胞检验

neutrophilic stab granulocytes
Nst
二、外周血正常白细胞
Neutrophil granulocyte
胞体圆形,直径10~15 μm; 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
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 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
紧密,为深紫红色。
分叶核与杆状核划分标准: 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为分叶核 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为杆状核
感染、炎症、组织坏死或损伤、中毒、贫血。 结缔组织病、骨髓抑制【放射性损伤、抗甲亢治疗、
免疫抑制剂等】。 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
造血性疾病等。
常规检验项目!
第二节 白细胞检验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
测定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一、白细胞计数
手工显微镜法
结果计算
N/4×10 ×106×20 /L = 白细胞/L -------------------------------------------------------------公式中:
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用△. △ △ ×109/L表示。 N: 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 为每大方格(即0.1 μ 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 1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 μ l,换算成1 μ l。 ×20: 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将μ l换算成L。
RCS =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数平均值
×100%
评价:
白细胞≤ 4×109/L者, 白细胞在(4.1-14.9)×109/L者 白细胞≥15 ×109/L者 超过上述标准者为不合格
RCS<30% RCS<20% RCS<15%

白细胞检验.doc

白细胞检验.doc

第二章血液的一般检验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第二节白细胞检查test of white blood cell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leukocyte,LEU)呈球形直径7-25um,是周围血的有核细胞,其数量显著少于红细胞,仅相当于后者的0.1%~0.2%。

根据细胞的形态特征,可将白细胞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类。

粒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特殊颗粒,依据颗粒的特点又可分为三个亚类,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那么周围血中的白细胞有什么功能呢?它的功能十分复杂,我们形象地把白细胞称为“防卫细胞”,人体的“卫士”,既然是“卫士”,它可以起到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机理不但可以抵抗和消灭病原体----细菌、病毒等,而且还可以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

(病原体侵犯人体遇到的最初抵抗就来自于白细胞),从而保证机体的健康。

因此机体反映的最初变化就是白细胞数量的增减。

什么是白细胞计数呢?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用109/L 表示。

如何进行计数呢?目前白细胞计数常用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大部分医院引进高质量的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计数,较显微镜计数更快更准。

比如我院检验科应用的有日立F-800两分类血细胞计数仪以及世界最先进的库尔特血细胞分析仪,下节课我们还要详细的学习血细胞分析仪,因此本节课主要介绍显微镜计数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检测原理:(一)检测原理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成熟红细胞后,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特制的),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具体的计数方法我们将在实验课上为大家介绍)。

2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03白细胞部分上

2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03白细胞部分上
【质量保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质量保证见表 2-57。
【参考区间】(0.05~0.50)×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日间变化:健康人早晨的嗜酸性粒细胞较 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波动可达40%,下午较 恒定。 (2)运动和刺激:劳动、运动、饥饿、冷热及 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液中的嗜 酸性粒细胞减少 。
异常增生性增多主要见于: ①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因造 血组织中病理性白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释放 到外周血所致。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粒)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②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为一组多 能干细胞病变引起的疾病。
(3)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引起中性 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表2-50)。
【方法学评价】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见表2-39。
【质量保证】 1.计数误差 (1)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计数误差与评价见 表2-40。1983年,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学术研 讨会推荐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案见表2-41。 (2)注意事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注意事 项见表2-42。
2.质量考核与评价 由于手工制备的血 涂片上细胞分布不均匀,分类计数结果变化较 大,很难对每张血涂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质量保证方法与措施,关 键在于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控制各个操作环节 ,尽量减少误差。
单核细胞增多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单核细胞绝对 值大于0.8×109/L。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和意 义见表2-55。单核细胞减少的意义不大。
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检测原理】显微镜法的检测原理:采用嗜酸 性粒细胞稀释液(如伊红-丙酮)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 后,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被破坏,嗜酸性粒细 胞则着色。将稀释的血液充入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 ,在低倍镜下计数2个计数室共10个大方格内的嗜酸 性粒细胞,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检查【概要】三类五种·单核细胞(M)·淋巴细胞(L)白细胞计数【定义】指测定单位体积的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原理】显微镜计数法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为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成熟红细胞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操作方法】显微镜计数法0.38ml稀释液+20μl血→混匀(棕褐色)→充池→静置2~3min→计数(低倍镜,四角4个大方格)→计算【质量控制】1.经验控制血涂片上WBC分布密度与WBC数量关系(1)与红细胞数比较:红细胞数/ 白细胞数约为500~1000:1。

(2)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性。

血涂片上血涂片上WBC WBCWBC数/HP (×109/L )9/L )W BC数/HP (×109/L )9/L )2~4 (4~7)6~10 (10~12)4~6 (7~9)10~12 (13~18)0.39 计数误差(1)技术误差:通过熟练操作、仪器校准而减小,甚至避免。

(2)固有误差:是计数室内每次血细胞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致的误差。

若白细胞数太低(<3×109/L ),可增加计数量(数8 个大方格白细胞数)或减低稀释倍数,太高(>15×109/L ),可增加稀释倍数。

(3)有核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与白细胞一同被计数,使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

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白细胞数/L =校正前白细胞数×(Y 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 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参考值】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20)×109/L 。

6 个月~2 岁:(11~12)×109/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 冰乙酸 2.0ml 10g/L亚甲蓝(源自结晶紫)数滴 蒸馏水加至100m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稀释液中各组分的作用
蒸馏水— 低渗溶解红细胞, 乙 酸— 可加速红细胞溶解,同时乙酸能固 定核蛋白,使白细胞核显现,便于辨 认。 染 料— 使核略着色,且易与红细胞稀释液 区别。
细胞大小、形态 细胞核形态、染色质结构 细胞浆、特异性颗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中性粒细胞
胞体呈圆形,直径10μm~15μm,约为红细 胞的2倍。胞质量丰富染粉红色,含大量细小 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 匀,排列紧密成小块状.染深紫红色。根据核 的形状分为中性杆状(带状)核粒细胞和中性 分叶核(多节核)粒细胞两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寿命
粒细胞: 10~15天 淋巴细胞:数天~20余年 单核细胞:数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归宿
衰老的粒细胞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也 有一部分从口腔、气管、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排 出。 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经抗原致 敏后,可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粒-单核系祖细胞在骨髓经分化成原始单核细胞 后发育为成熟单核细胞,释放入血液。
按常规取血稀释后数得4个大格共有白细 胞280个,求白细胞计数结果? 解:WBC=280/4〓10〓20〓106 =14〓109/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请您练习
取血40ul加入稀释液0.36ml,镜下计数 了8个大格共有白细胞320个,求其白细胞计 数结果? 答案:稀释倍数=(360+40)/40 =10 WBC= 320/8〓10〓10〓106 = 4〓109/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第二章 白细胞检验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白细胞生理概要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变化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红斑狼疮细胞检验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白细胞生理概要
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白细胞的寿命和归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Hb吸管的清洗顺序是:蒸馏水冲洗 →95%乙醇脱水除脂→ 乙醚干燥 6.镜下计数时要遵循一定顺序,对于压 线的白细胞,应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 右(左、上计入,右、下弃去)的原则计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总 结
计算公式
四个大格白细胞数 白细胞数/L=————————〓10〓20〓106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嗜碱粒细胞
圆形,直径10μm~12μm ,较 其他粒细胞小。胞核常被颗粒遮盖, 核染色质粗着色较浅,分叶常不明 显.形态不规则,清楚时可见2叶~ 4叶。胞质量较少,常呈淡红或淡紫 红色,含少量粗大,但大小不均、排 列不规则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 于核上。嗜碱性颗粒易溶于水,故染 色时易被溶解消失,而呈淡红色空穴 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目标
1.叙述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原理、试剂组 成、注意事项 2.学会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3.准确识别外周血常见正常和异常白细胞形 态 4.学会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种类 1.白细胞的形态: 无色有核,球形,直径7μm~25μm。 2.白细胞的种类(形态分类): 三类五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3.计数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3.计数池 各 池刻划有9mm2面 积的刻度,分为 9 个大方格,每格长、 宽各1mm,面积1 mm2,体积为 0.1 mm3,容量 0.1μ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计数白细胞的四个大方格
四个角的大 方格都用单线划 分为16个中方格, 为计数密度小的 (白)细胞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大淋巴细胞:
体积较大直径 10μm ~ 15μm ,胞 核染色质比小淋巴细胞 疏松,胞质量丰富,呈 透明的淡蓝色,常有少 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 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五种白细胞鉴别要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点评
三种粒细胞主要依据胞质中颗粒形态和 染色性质去相互鉴别;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则重点根据细胞核 的特征去区别。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五)淋巴细胞
按其个体可有大小之分。 小淋巴细胞:呈圆形,直径6μm ~10μm 。胞核圆形。偶见 凹陷,染色质粗糙紧密,排列 均匀,无空隙。常有隐约成块现象,核周常有染色 质浓集,核膜明显,有时可见潜在核仁。 胞质量极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天蓝或深 蓝色,有的甚至完全不见。胞质中一般无颗粒 存在,偶见几颗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根据统计学研究,白细胞在计数池内的 随机分布符合泊森分布。 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计数范围越大, 计数的细胞越多,计数域误差越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注意事项
1、稀释液要过滤使用,试管、计数板等均须清 洁。 2、计数池内细胞分布要均匀。 总数在参考范围内,每个大方格间白细胞数不 得相差8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 否则要重新充液计数。 3、遇白细胞数太低者、白细胞数太高者稀释倍 数应灵活掌握。 4、当外周血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时应予以校正 除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稀释倍数的确认
稀释倍数=(溶质+溶剂)/溶质 注意:体积单位需一致后方能运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请您练习
求以下操作的稀释倍数: 稀释液(ml)+血液(µl)稀释倍数 20 0.38 20 25 0.48 20 40 0.39 10 201 2.00 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请您练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 嗜酸粒细胞(E) 嗜碱粒细胞(B)
白细胞
淋巴细胞 (L)
单核细胞 (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发育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吞噬活性。胞 内酶有复杂的杀菌系统。 嗜酸粒细胞:可作变形运动,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灭活组织胺减轻过敏反应。 嗜碱粒细胞:与IgE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脱粒释放组 胺导致速发性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单核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功能,传递抗原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器材】 1.显微镜(目镜10〓;物镜10〓) 2.微量吸管(Hb吸管) 传统的Hb吸管玻璃 上有10µl和20µl(误差<〒1%)两个刻度。 使用前应经严格校正。橡胶乳头提供负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Hb吸管的消毒清洗
每次使用后,应 经2g/L过氧乙酸浸 泡2h消毒。然后依 次用蒸馏水冲洗, →0.95L/L乙醇除 脂脱水,→乙醚干燥 后,才能再次使用。 注意清洗的顺序不可 颠倒。
容量: 0.1μl/大方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计数红细胞的五个中方格
中央的一个大方格, 用双线划分为25个 中方格,每个中方 格又被单线划分为 16个小方格,共有 400个小方格,供 计数密度大的(红) 细胞用。
容量: 0.1μl/大方格 0.004μl/中方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盖玻片
特制的计数池专用盖片,要求玻璃表面 平整光滑,有一定重量,不被细胞悬液所抬 浮,厚度应为0.4mm~0.7mm。盖玻片两 面的平整度是:0.002mm以内, 大小: 24mm〓20mm〓0.6mm。
操作
4.充液 将计 数板和盖玻片擦净,盖 片盖在计数池上,用毛 细滴管或玻璃棒取已混 匀的细胞悬液1滴,充 入计数池与盖玻片间的 缝隙中,静臵2min~ 3min,待白细胞下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镜下白细胞形态
似成熟蚕卵, 中央核深染, 胞质色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5.计数方法 用低倍镜依次计数四 角的四个大格内的白细胞 数。对于压线的白细胞, 应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 不数右(左、上计入,右、 下弃去)的原则,保证计 数域的一致性,使计数准 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显微镜计数法
【操作】 1.取小试管1支,加入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外周血20ul。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立即将吸管插入盛有稀释液的 试管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漱洗吸管2次~3 次,注意每次不能冲浑稀释液,最后用手振摇试管混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白细胞计数计数误差
1.技术误差: 由于操作不正确和仪器不精 确造成的误差。 2.固有误差: 因每次白细胞分布不可能 完全相同所造成的偏差属固有误差,也称计 数域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常见技术误差:
血液凝固 稀释倍数不准 充液不当 识别错误 器材不符合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固有误差(计数域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单核细胞
呈不规则的圆或椭 圆形,为外周血中最大 的细胞.直径15μm ~ 25μm 。细胞核大呈不 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 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卷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 状,染淡紫红色。胞质量丰富.染淡蓝、灰蓝色不 等,常呈毛玻璃样半透明。胞质内含有大量细小灰 尘样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核凹陷处胞质染色较 淡.偶见无颗粒胞质是伪足样伸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