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新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第一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认识法律是什么。

②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③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①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 )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

( 2 )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

( 3 )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 4 )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2.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3.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第 2 页图片,列举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的权利。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

3.课件出示第 4 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课件出示第 4 页的阅读角。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作用。

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

(课件出示生活涉及法律的图片)小组讨论:我们的亲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精品一课一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精品一课一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精品一课一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法律是一种的特殊的行为规范2、技能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教学重点: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分析,归纳学法指导:自学-归纳-巩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并引入新课:播放《今日说法》片断:在一个小区内,一名司机在倒车时把一位老人碾死了的事件(碾了5次)。

在看守所里这名司机却说他不知是压了人,还以为是一个垃圾袋在车下,结果倒车时倒不动了,就多倒了几下。

面对这件事我们有何看法?总结:我们认为应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权利,我们要学法、用法,守法,树立法律意识。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有必要走近法律,了解法律,学习法律。

(二)新课讲授:1、那法律是什么呢?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明确规定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不允许做的,以此来发挥作用和功能。

只不过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规范有许多种,如纪律,戒律、规定、村规乡约、社会习惯等等,但它们不是法律。

同样是社会规范,与道德、纪律、规章制度相比较,法律有其特殊性。

2、指导学生自学:A、那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呢?(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到,并叫一二个学生来回答)法律的三个显著特点:(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针对上述三个特点教师一一阐述)B、提问:国家如何来制定法律?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导学精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导学精练试题(含答案)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能目标导引】:1、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共性,都是社会规范 ;2、理解认识认识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3、感受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感悟法律的作用。

【知能要点解析】:(一)知识结构图:法律是什么:法律与道德一样都是基本的社会规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生活与法律: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法律作用大: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二)重难点解析:1、三种法律:刑 法——惩罚犯罪行为, 维护公共安全民 法——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2、法律的作用:如同指南针——行为指引 (能为/不能为)如同尺 子——评价(合法/违 法)如同 武 器——保障(敢于维权/理性/合法的方式)3、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家庭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是对原《民法总则》的完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事立法发展实践中的首部法典。

“据了解,民法典草案分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7编,共1260条,涵盖了社会生活、婚姻家庭、个人权益的方方面面。

【知能巩固训练】:一、填空: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我们享有人身权、()、()等权利。

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如过马路,要();借了别人的东西,要()等。

3、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4、刑法是规定()的法律。

民法是维护人们()的主要法律。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练及答案(1)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练及答案(1)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测试题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____,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___、____等。

2.过马路时,我们要遵守_____,在公共场所,要___、___,借了别人的东西,要___。

3.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___和___。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___,依法行使自己的____,依法履行自己的___。

4.___、___,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____。

5.___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___。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___作出公正的处理。

6.___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___,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民法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3.行政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4.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5.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法律无关。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A.人身权B.受教育C.遵守交通法规2.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2012年修订这部法律时,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下列孝敬老人的行为正确的是()A.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

B.赡养老人是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

C.赡养老人只要给足老人生活费就可以了。

3.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是哪部法律()A.刑法B.民法C.行政法4.小明和妈妈从超市花58元买了个热水壶,可是这个热水壶并不保温,当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交涉时,超市以他们已经使用为理由,不给退换,这时哪部法律会保护小明妈妈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从楼上掉下来的花盆砸伤了肩膀,针对此事,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B.爸爸说:“这准是老李家的熊孩子扔的,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制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含答案)一、填写题1.()就在我们身边。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权、()权、()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2.过马路,要遵守()法规;在公共场所,要()公物、()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

3.纪律、道德与()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依法履行自己的()。

5、()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6.()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9.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0.合法的行为受到(),违法的行为受到( )。

11.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二、判断题。

1. 鸟儿在蓝天上飞期,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2.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可以占为自己有。

()4.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5.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有些人除外。

()6.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7.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2020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点归纳及同步练习 附答案

2020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点归纳及同步练习 附答案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点归纳及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归纳: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是什么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答:我有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通信自由等。

4.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5.说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6.法律是什么?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①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②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7.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8.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②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9、199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2年修订规定:每年农历九日为老年节。

●生活与法律10.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1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课课练】部编版2022-2023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课课练一(解析版)

【课课练】部编版2022-2023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课课练一(解析版)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学期课课练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我会填。

1.除了刑法和_________,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________等法律。

答案:民法行政法解析: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各项权益。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与我们生活密切的法律有刑法、民法,还有行政法等法律。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___________,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答案:保护解析: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3.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答案:平等互利权利义务解析: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签订平等、互利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4.法律规范着我们的___________,保护着我们的___________,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____。

答案:行为权利关系解析: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各项权益。

5.___________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答案:刑法解析:略二、火眼金睛我会判。

1.疫情期间,公司以疫情为由拖欠爸爸工资,公司的做法合理合法。

( )答案:×解析:在维护自身权利时,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公司以疫情为由拖欠爸爸的工资,侵犯了劳动的权利,所以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答案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答案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财产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人身权受教育权2.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制定和颁布,具有和权威性。

国家强制力3.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依法履行自己的。

权利义务4.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对于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犯罪犯罪5.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_____,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生活秩序名誉6.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_ 。

法律如同武器,是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_____ ,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方向保护法律法律援助7.人人依法享有,人人依法履行。

在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权利义务法律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

(√)2.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3.对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4.法律的作用就是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5.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

(√)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要依法履行义务。

(√)三、选择题1.下列具体社会规则中,最具强制力的是()A.第七中学舍务管理规定B.盛世嘉园居民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个东西是我们家的。

从法律角度看,这里说的是()A.人身权B.财产权C. 受教育权3.结合漫画,校园中打架事件是侵犯了他人的()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4.在打黑除恶斗争中,些犯罪分子被指控犯有“领导和组织黑社会罪”,定罪依据的法律是()A.刑法B.民法C.行政法5.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的法律是()A.民法B.行政法C.刑法四、简答题1.广东男子在李某微信上侮辱因公殉职民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拘留十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而我们学校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应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 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 心。这点在校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 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走访敬 老院与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 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受 法律是什么

活 中
生活与法律

法 法律作用大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
法律是什么
法律 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 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 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 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交流活动园和阅读阅读角 说一 说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3.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 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 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 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案例:
王林是一名普通的公民,下班回家要途径一条
河,突然听到河边有人在喊救命,一看原来是有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对 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 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它 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 价值理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 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 覆盖社会道德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 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 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作业(附答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作业(附答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作业(2课时附答案)第一课时一、填空题。

1.法律()着我们的行为,()着我们的权利,()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在公共场所要()、(),借了别人东西要()。

4.()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维护人们市场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判断题。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只保护我们的权利。

()3.纪律、道德和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所以是相同的。

()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5.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6.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作用。

()三、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法律是什么?以下正确的说法是()①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②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③法律就是道德④法律就是纪律A.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纪律、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哪些?()①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②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③三者都是一样的④违反后承担的后果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3.下列关于刑法说法正确的是()。

①刑法规定了什么是犯罪②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给予什么样的惩罚③保护人权④保卫国家安全⑤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①②③④⑤B.①②C.③④⑤4.下列关于民法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法是维护人们市场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②民法保护了我们的权利③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④调整生产等社会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5.下列关于行政法说法正确的是()。

①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②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测试题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____,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___、____等。

2.过马路时,我们要遵守_____,在公共场所,要___、___,借了别人的东西,要___。

3.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___和___。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___,依法行使自己的____,依法履行自己的___。

4.___、___,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____。

5.___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___。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___作出公正的处理。

6.___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___,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民法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3.行政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4.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5.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法律无关。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A.人身权B.受教育C.遵守交通法规2.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2012年修订这部法律时,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下列孝敬老人的行为正确的是()A.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

B.赡养老人是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

C.赡养老人只要给足老人生活费就可以了。

3.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是哪部法律()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4.小明和妈妈从超市花58元买了个热水壶,可是这个热水壶并不保温,当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交涉时,超市以他们已经使用为理由,不给退换,这时哪部法律会保护小明妈妈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从楼上掉下来的花盆砸伤了肩膀,针对此事,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B.爸爸说:“这准是老李家的熊孩子扔的,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制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随堂测试第1单元《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随堂测试第1单元《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课时练习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随堂测试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填空题。

1.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和。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社会与国家、。

4.1996年,我国制定了,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

尊老敬老不只关系道德,更是。

5.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过马路,要;在公共场所,要、;借了别人的东西,要,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6.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

A.著作权B.发言权C.建议权2.以下哪种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A.所有公民B.所有女性C.经济困难的当事人3.张华妈妈想为张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4.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正常生活的是()。

A.道德B.法律C.纪律D.民约5.工厂随意排放污水,生产单位随意排放烟尘、随处倾倒生产废料,这些行为涉及的法律是_______。

A.《广告法》B.《劳动法》C.《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6.法律由______________制定和颁布,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_______________,依法履行自己的______________。

7.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保护下,我们享有_____________权、____________权、______________权等。

8.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______。

三、判断题9.过马路时,我们要横穿马路。

______10.除了刑法和民法,我们不受其他法律的约束了。

______11.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差不多。

______12.法律是用来约束成年人的,与小孩子无关。

______13.开学典礼上,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正确行为。

____四、连线题14.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劳动权五、综合题15.简要论述法律有哪些作用?16.尽管十字路口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同步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同步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法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B.法律不具有强制性。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既规定了权利,又规定了义务。

2.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是( )。

A.偷懒B.遵纪守法C.撒谎3.小林的故事书掉在了操场上被小红捡到了,小红却不愿意归还给小林,小林应该( )。

A.把小红的物品扣下来B.找同学帮忙,强行要回C.搜查小红书包D.向学校反映或告知小红拾物不还是违法行为4.法律是由( )制定和颁布的。

A.法律专家B.国家C.执法机关D.司法机关5.某村村民李某某饮酒后,因对村“两委”换届选举不满,打砸村里的宣传栏,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15日的处罚。

这说明( )。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B.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换届选举要公平公正D.村“两委的工作方式不得人心6.每年农历( )为老年节。

A.九月初九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律都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C.小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升旗仪式,不涉及任何法律8.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A.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B.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C.捕杀野生动物9.(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A.纪律B.道德C.法律D.规则10.下面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A.已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拒绝隔离B.主动检举疫区返乡人员C.积极配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D.疫情期间居家隔离11.下列哪一种行为是合法的?( )A.偷偷进人陌生人家里B.在网络上公开同学的家庭住址C.向警察举报小偷D.偷偷拆开同学的信件12.面对网络谣言,国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A.在各大新闻媒体、各大网络上积极披露真相,还原事情真实情况B.坐视不管,让网民自行分辨C.不主动采取行动,让新闻媒体去分辨D.鼓励人们积极使用网络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含答案)
一、填写题
1.()就在我们身边。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权、()权、()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2.过马路,要遵守()法规;在公共场所,要()公物、()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

3.纪律、道德与()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依法履行自己的()。

5、()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6.()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9.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0.合法的行为受到(),违法的行为受到( )。

11.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
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二、判断题。

1. 鸟儿在蓝天上飞期,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
2.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
3.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可以占为自己有。

()
4.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
5.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有些人除外。

()
6.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
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
7.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8.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9.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
10.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
11.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
1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
1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
14.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
三、简答题
1.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多大?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答案)
一、填写题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2.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3.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5、(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6.(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9.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0.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11.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
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二、判断题。

1. 鸟儿在蓝天上飞期,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
也生活在法律中。

(对)
2.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对)
3.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可以占为自己有。

(错)
4.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对)
5.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有些人除外。

(错)
6.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
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对)
7.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对)8.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对)9.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对)
10.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对)
11.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对)
1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对)
1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对)
14.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对)
三、简答题
1.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多大?
答:
(1)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