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的文章的特点
胡适先生文章的特点
![胡适先生文章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69f07eaf1ffc4ffe47ac62.png)
胡适先生的特点看了胡适先生的文章,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觉七经八脉为之一畅,七窍倒也开了六巧半,自古英雄出少年,胡适先生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古人云,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而今,天佑我大中华,沧海桑田5000年,中华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舞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大英雄,实耐之幸也,民之福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古人有少年胡适先生说为证,少年之胡适先生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小生对胡适先生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看完胡适先生的文章,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
正如我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胡适先生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胡适先生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面对胡适先生的文章,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胡适先生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地翻开胡适先生的文章,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胡适先生,胡适先生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文章顶上去这件事了。
胡适先生的文章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胡适先生的这个文章。
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看完胡适先生的这个文章之后,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文章,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胡适先生的这个文章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
《差不多先生传》
![《差不多先生传》](https://img.taocdn.com/s3/m/c904ce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e.png)
《差不多先生传》1.《差不多先生传》篇1胡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作者的经历,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2. 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的夸张和反语,感受讽刺语言的幽默、犀利的艺术特点。
3.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讽喻意义,克服敷衍塞责、马虎从事的陋习。
【重点难点】1. 重点:品味语言特点,感知讽刺意味。
2. 难点: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
【相关提示】1. 胡适,字适之,现代诗人、著名学者、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新红学创始人,他一生获得35个博士学位。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第一篇宣言;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他发表第一篇白话诗,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创作第一个白话独幕剧。
2. 本文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寓言。
传记,是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由别人记述的,叫“他传”;由自己记述的,叫“自传”。
传记又分两类: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前者记叙史实,用语平实;后者借用传记的形式从事创作,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风貌。
《差不多先生传》不是一篇真正的人物传记,而是一篇寓言,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人。
作者只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讽刺国人,引人深思,增强效果。
【词语积累】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一命呜呼【朗读课文】【初学课文】1. 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开头设问,幽默风趣,引人注意。
2. 归纳“差不多”先生做了哪些“差不多”的事?妈妈叫他买红糖,他卖回了白糖;老师问山西,他答陕西还强词夺理;他常常把十字写成千字,把千字写成十字;乘火车迟到了,还认为今天、明天“差不多”;误把牛医王大夫当作汪大夫,结果一命呜呼;最后还认为死人与活人“差不多”。
)3. “差不多”先生做的那些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差不多”先生做的那些事,表现了他一生不肯认真,凡事马虎敷衍的性格特点。
4. “差不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差不多”先生是一个可笑可悲的人,他一生做事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最后为此搭上了性命。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差不多先生传》(精)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差不多先生传》(精)](https://img.taocdn.com/s3/m/ac276c64168884868762d659.png)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 汉族,安徽绩溪(今安徽绩溪上庄村) 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 文学家,哲学家。他还获得三十五个“ 博士学位”。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 学教授及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 院长。毕生提倡白话文学,阐述宣扬科 学文明,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对我 国近代学术思想影响很大。
一面……一面……
例: 1)一面吃饭,一面看书不是好习惯。 2)中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一面吃月饼,一面赏 月。 比较:“一面……一面……”和“一边……一边……” 1)意思一样,可以换用。 2)“一边……一边……”也可以说“边……边……”。 如:边走边说 // 边做边学 // 边唱边跳
第二部分课文(4—7段):
“不是……吗?”
用来构成反问句,表示肯定,有强调的意思。 例如: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你不是已经去过上海了吗?怎么还要去?
你不是不喜欢那个公司吗?为什么还去那儿工作?
他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何必再问呢?
你这不是分明在骗人吗?我可不帮你。
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么又吃这么多? 2、你怎么会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早点儿起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算
(动)计算数量的多少。 例:1)刚才我算错了,我又算了一遍。 2)钱的事情一定要算清楚,“亲兄弟明算账 嘛”。
笑嘻嘻
(形)形容微笑的样子。 笑眯眯 // 笑呵呵 // 笑哈哈
赔不是:向人认错;道歉。
例:1)既然你做错了,就应该向(给)他赔 (个)不是。 2)是我太没礼貌了,我给你赔个不是吧。
现代文学史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史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98aa60d4ad51f01dc281f1df.png)
现代文学史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胡适《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
主要思想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针砭时政,揭露军阀,如《威权》贯注着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
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如《上山》,表达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如《人力车夫》,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的感情,如《尝试篇》,对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艺术形式: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
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是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的一大创新。
平实、冲淡的意境。
如《一颗星星》等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调,展示出各自的韵味、意境。
托物寄兴。
如《乐观》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意,而以“树”为喻,表达不畏摧折、终将获胜的信念。
在诗形和用韵上,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
地位在于:最早尝试用白话写诗,思想倾向上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向一致。
冲破旧诗律绝体的束缚,自创新制,是他的“诗体大解放”理论的实践。
胡适是白话自由体诗的开创者,《尝试集》作为第一部白话自由体新诗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正因为是“尝试”,胡适的诗艺还不免幼稚,有明显的不足:一些作品还未脱旧诗的窠臼,散发出“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缺乏想象力,较少余香与回味;重理轻情,有些诗平铺直叙。
胡适的“尝试”有勇,而创造无力。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
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
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恬淡从容,真率亲切。
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
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
胡适的文学比较实践与比较文学意识
![胡适的文学比较实践与比较文学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cd800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4.png)
胡适的文学比较实践与比较文学意识1. 引言1.1 胡适对比较文学理论的贡献胡适在文学比较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比较文学理论的深刻探讨和创新性思考上。
胡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比较文学观念,即将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非静态的、绝对的对比。
他认为各个文学体系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渗透的复杂关系,而非简单的对立或排斥关系。
这种看法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胡适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比较文学应该超越单一文学体系的限制,跨越地域和时空的界限,将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
这种全球化的比较文学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胡适在比较文学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比较文学观念和定义的创新性思考上。
他的成果为后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比较文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实践的关系胡适认为,比较文学实践是比较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他看来,比较文学实践旨在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等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以探究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独特特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本身。
比较文学实践是比较文学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实践,通过实际比较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胡适强调,比较文学实践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表面比较,更重要的是要从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思想背景等多维度进行比较,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通过比较文学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题变迁,了解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推动文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多元化。
比较文学实践与比较文学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学研究体系,为我们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路径。
2. 正文2.1 胡适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胡适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是指对不同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时代进行辨析、比较研究的学科领域。
现代文学史简答题D.doc
![现代文学史简答题D.doc](https://img.taocdn.com/s3/m/4fa3e3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6.png)
简答题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
2.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3.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原因。
4.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
6.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
7.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8.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
9.简述“两个口号”论争的意义。
10.简析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
11.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
12.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
13.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14.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15.简析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16.简析《药》的艺术结构。
17.简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18.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
19.《祝福》在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20.简析《祝福》的思想内涵。
21.简析《伤逝》的思想内涵。
22.简析《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23.简析鲁迅的历史小说《铸剑》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24.简析鲁迅历史小说《铸剑》的浪漫主义特色。
25.简析鲁迅笔下“新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
26.简析鲁迅《秋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27.简析鲁迅杂文名篇《春末闲谈》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色。
28.简析鲁迅杂文名篇《拿来主义》思想主题的深刻性及其在论说方法上的特点。
29.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
30.简析鲁迅回忆性散文《忆韦素园君》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主要特色。
31.简析《凤凰涅槃》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32.结合《凤凰涅槃》中“凤歌”、“凰歌”两节内容,比较凤和凰性格的异同。
33.《凤凰涅槃》是如何体现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的?34.简析《天上的市街》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35.简析《炉中煤》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6.简析历史剧《屈原》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胡适-我的母亲》说课稿
![《胡适-我的母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cc34e0d700abb68a882fbb6.png)
《我的母亲》的说课稿陈晓一、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本文节选自《胡适自传》,自传式的语体特点和极有分寸的语言,让读者觉得仿佛在和一位谦谦君子拉家常.从他朴实而又饱含真情的语言中,了解到一位具有优秀品德的母亲,了解到母亲以迷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子,了解到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嘱咐当成唠叨。
借助这篇美文,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母亲。
鉴于以上两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深入走进文本,读懂母亲的优秀品格,读懂母亲的爱子之心。
2、理解作者借典型经历和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方法.3、品味文章语言,从中领悟母亲对儿子的深远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计划运用“自主阅读”教学法和“主问题引领”教学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这一教学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自学与辅导的密切结合。
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方法是圈点评画法和自主探究法.三、说教学过程(一)亲炙文本,走近母亲1、从谈胡适的不凡成就来自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导入,让学生把目光锁定在核心人物身上,激发学生解读母亲的兴趣,拉近和文本的距离。
2、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主要通过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老师指导学生梳理、归类、积累与运用。
像“野蛮"这样的词,老师重点讲授,告诉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3、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读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觉得————————。
”学生会从多个角度谈感受,设计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二)提纲挈领,认识母亲1、说故事学生互相说说文中的故事,这样既回顾了主要情节,又训练了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合作探究。
叙事散文的写作格式、特点及要求
![叙事散文的写作格式、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0da55f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3.png)
叙事散文的写作格式、特点及要求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
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的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的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书啊!这一式往往可以别开生面的立出新意,开人眼界。
使用这一式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的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合理。
4、悬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试》。
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才气过人,而复试为什么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设置悬念,造成疑问。
于是苏林教授决定去探个究竟。
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陈伊玲的精神。
这是探因的过程。
原因找到了,原来她为救灾,不顾自己明天就将考试的处境,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
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问题是开篇的悬念,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悬念要能带动全篇。
5、集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交代文旨。
胡适《我的母亲》语言特点
![胡适《我的母亲》语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0e359f2f60ddccdb38a01e.png)
胡适V我的母亲>语言特色本文语言质朴、真切。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 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一一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 “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
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
读胡适《我的母亲》里质朴、真切的语言,使读者自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感动。
胡适5岁丧父,母亲23岁守寡,孤儿寡母,在那个时代,安身立命已经不易,而母亲“以少年做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 他要在这样的家庭里只身担当一家之重,试想这将要面对多少重压,承受多少痛苦?又需要有怎样的智慧和包容!诚如作者所说,“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设想一下,假如作者真的要用他的这支笔把母亲的痛苦一一写出,那么结果又是什么呢?作者没有写,我们也难以设想。
但就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这篇文章而言,我们却读到了说不出的痛苦,而一位伟大的母亲也就在这说不出的痛苦中诞生了。
作者最善于把问题聚焦,也最擅长用语言表达。
他把一切问题都汇合到母亲教育我如何做人,如何读书的问题上来,文章前三节用衬笔,说自己9年的生活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于音乐、绘画都无所得,然后把笔锋一转,很自然地转到母亲对我教育,给我做人的训练上来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fb8ac9c1c708a1284a44b9.png)
题签第一章1917年-191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2,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3,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4,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或影响)?5,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6,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7,为什么说1917-1919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8,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9,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10,简析文学革命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11,论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远的意义?1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14,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15,论述抗战文学运动的基本特点?16,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17,分析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思潮的特点?18,“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19,分析评价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的特点?20,分析1927年-193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21,1927-1937年小说创作发展的标志?22,分析解放区文学的思潮特点?23,论述解放区文学运动的重要特点?24,简述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5,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或原因)26,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不足?27,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28,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2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30,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31.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32,简述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33,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34,试析左联的成就(历史功绩或贡献)和缺点(或历史局限性)?3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36,简述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37,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38,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及由各流派及和左联的思想论证?39,语丝社对现代散文的贡献?第二章鲁迅40,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4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42,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3,试析阿Q性格?44,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4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46,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47,结合作品,具体论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48,试论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49,举例论析《阿Q正传》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及其卓越的语言艺术?50,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51,简述《呐喊》《徬徨》的思想主题?5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5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5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2.胡适《我的母亲》讲解
![2.胡适《我的母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7941df7b8f67c1cfad6b89b.png)
慈母
严师
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 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 时。
文章结构: (一)1~4段:写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和印象深刻的 往事。 1、“文绉绉”性格形成的原因 2、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二)5~13段: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1、写母亲“教之严”、“爱之慈”; 2、写母亲 “当家”的艰难出境中表现出宽容隐忍、 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 3、写母亲仁慈,温和但又不缺乏“刚气”。
把握本文的语体特点 1、自传体 2、时间顺序,开门见山
3、文如其人,语言直白、坦诚,毫无夸饰之辞
研读与赏析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
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 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 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 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 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 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品味语言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
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 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 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 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 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 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 特点。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 之一二。” ——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 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 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
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 相成,相得益彰。
1、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 是我十岁那年年底的一个夜里,地点是 我家中 2、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人物是( b )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写作特点总结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写作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65a89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0.png)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写作特点总结序作家籍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备注1 鲁迅浙江绍兴精炼白描、人物语言简洁传神;心理刻画见长;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杂文的讽刺性、切实锋利、精炼泼辣、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杂文诸集语丝社、“左联”2 郭沫若四川乐山浪漫主义、诗意色彩、抒情性、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瑰丽的浪漫色彩;理胜于情《女神》《屈原》创造社3 胡适安徽绩溪平实冲淡、托物寄兴《尝试集》新月社4 周作人浙江绍兴冲和平淡、清隽幽雅、恬淡从容、率真亲切、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幽默味”《自己的园地》《泽泻集》《雨天的书》语丝社5 叶绍钧江苏苏州教育小说;冷静客观的描写;同情与讽刺兼备;结构多变、精于布局;文字整饬、严谨、平安、纯正《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6 许地山台湾台南府城异域色彩;玄想与宗教色彩;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爱情情节;浪漫与写实兼有;散文:感伤、忧郁、迷离惝恍、洒脱超逸、玄理思辨《缀网劳蛛》《春桃》《铁鱼的鳃》《空山灵雨》《落花生》7 王统照山东诸城“美”和“爱”的思想;象征与写实、耽于内省的“沉思”;孤独寂寞、悲凉惆怅、空濛感伤;虚浮与滞重;轻倩飘逸与厚重朴实;诗意的渗透《山雨》8 冰心福建长乐晶莹清丽、轻柔隽逸、婉约典雅、凝炼流畅《繁星》《春水》《寄小读者》9 朱自清江苏东海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背影》《女儿》《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0庐隐福建闽侯感伤、哀怨、悲观之抒情;低沉郁闷、悲戚哀愁;散文文气流畅、情致爽利《海滨故人》《月下的回忆》11郁达夫浙江富阳自我的写真;感伤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利清新、洒脱、隽永、秀逸《沉沦》《迟桂花》《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创造社12闻一多湖北浠水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沉郁奇丽;浪漫主义《红烛》《死水》新月社13徐志摩浙江海宁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比喻新奇、意象新颖、意境优美;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辞藻华美、风格明丽、神思飘逸《志摩的诗》《猛虎集》《巴黎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14冯文炳湖北黄梅冲淡质朴、优美宁静、意境冲淡、诗意浓郁、好象征、重文采、脱俗空灵、诗意悠远、适性恬淡、超然物外、简练跳脱、含蓄跳跃《桃园》《桥》《竹林的故事》《河上柳》《莫须有先生传》田园小说15冯至河北涿县情思缠绵、意象新颖、语言清新、含蓄深沉、风致幽婉《我是一条河》《蛇》《十四行集》浅草社、沉钟社(续表)序作家籍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备注16李金发广东梅县颓废绝望、悲哀郁闷;意象营构、暗示手法、跳跃空白组合、曲折有致《弃妇》17茅盾浙江桐乡社会剖析派小说;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偏于个人内心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蚀》《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文学研究会18老舍北京浓郁的“京味儿”;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世俗描写《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文博士》、《骆驼样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月牙儿》《我这一辈子》19巴金四川成都激情;朴素自然《激流三部曲》《寒夜》《爱情三部曲》20沈从文湖南凤凰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与神采,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厚实、朴讷传神《边城》《长河》《湘行散记》21曹禺湖北潜江结构严谨、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抒情性《雷雨》《日出》《北京人》22蒋光慈安徽霍邱县“普罗小说”“革命加恋爱”《鸭绿江上》23柔石浙江宁海语言清俊秀丽、诗意迷离《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左联” 24丁玲湖南临澧《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5张天翼湖南湘乡展现世态;漫画式的夸张手法;轻快谐谑的讽刺;内蕴深厚的嘲笑《包氏父子》26沙汀四川安县冷峻的客观描写;文字简洁、讽刺辛辣、风趣而口语化的语言;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喜剧色彩的人物刻画《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在其香居茶馆里》27艾芜四川新蘩异域情调;传奇色彩;激昂与忧郁兼杂的格调;浪漫色彩《南行记》28田汉湖南长沙话剧《丽人行》创造社29洪深江苏武进话剧《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左联”30林语堂福建龙溪博学睿智、闲适幽默《生活的艺术》语丝社31何其芳四川万县情调与氛围的营造;纯粹的柔和与美丽《画梦录》 32叶紫湖南益阳沉郁悲壮《丰收》33吴组缃安徽泾县以人物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一千八百担》《樊家铺》34萧军锦州府义州浓郁的乡土色彩;精雕细绘,人物性格把握准确;质朴刚健、遒劲雄放、粗犷沉毅、平实中见豪气《八月的乡村》《第三代》35萧红黑龙江呼兰朴素率直、凄婉细腻;“本色派”《生死场》《呼兰河传》(续表)序作家籍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备注36戴望舒浙江杭州诗歌: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散文化手法;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孤独、感伤、抑郁气息;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诗体《雨巷》《乐园鸟》37卞之琳江苏海门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三秋草》《断章》38臧克家山东诸城锤炼工整、含蓄凝重;精粹新颖、形象化,但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胡适《我的母亲》散文
![胡适《我的母亲》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6c7e3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5.png)
胡适《我的母亲》散文胡适《我的母亲》散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胡适《我的母亲》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
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
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试谈胡适的文学观
![试谈胡适的文学观](https://img.taocdn.com/s3/m/e7386741b307e87101f6961b.png)
1、试谈胡适的文学观。
(50分)一、胡适的文学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
用大量俗言俚语,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甚至晦涩难解的弊端。
第二、平实,冲淡的意境。
第三、托物寄兴。
借蝴蝶,鸽子等来表达新文学拓荒者执着的追求和时感欢欣,时感孤寂的情怀。
二、胡适与白话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把白话文学有力得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地位,而在白话文学中心化的过程中,推崇最卖力、倡导最坚定的是胡适。
对于白话文的倡导与鼓吹,胡适的确不是独一无二的开风气的大师。
但他是一个最有系统,出力最大的一个推波助澜的领导人。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在二十世纪初叶,中西思想、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观点激烈碰撞,自由争论成为一时风气,伴随先秦时代那股朝气勃勃、自由探究真理精神的复苏,胡适以“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享誉海内外,其形象至今光辉依旧。
胡适的中国文学观主要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为全面理解和宏观把握胡适的中国文学观,本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胡适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借助流变之方法,理清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分析胡适之中国文学观形成的历史环境的预备,在这两个大的前提下,再分析其主观思想之预备,以期避免在胡适研究中时常出现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
然后在近现代大的环境下,分析其文学观之核心概念:“白话”、“活文学”、进化论、自由主义、实验主义、易普生主义等及其相关概念的具体使用方式。
在梳理各概念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对其文学观的理论构架,以避免目前单纯侧重其文学观形式的讨论,或偏向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还其文学观以本来面目。
最后,对胡适之中国文学观进行价值评判,提出:胡适在吸收西方文化基础上对文学革命的倡导,借助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呈铺天盖地之势,由此形成的他的中国文学观,实乃当时中国之客观需要;胡适的文学观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不在于当时有多少人皈依其思想,有多少人反对其传播,而在于是否能够使更多的中国人改变其行文甚至思想方式,这才是胡适的中国文学观对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意义所在。
胡适文章的特点
![胡适文章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6a4c4dc5da50e2524d7f8a.png)
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
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
”胡适的散文有三大特色,一是明白晓畅,二是以学识见长,三是自然清新。
在文学领域,胡适有多方面的活动,他的文学革命主张和新义学趣论,他的传统小说考证,都有开风气的贡献。
创作方面,他写过白话短篇小说和剧本,白话新诗更风行一时而他的散文,数量之多,影响之大,不仅超出他的小说戏剧,甚或超过他的新诗,居其创作成绩的首位,在中国现代散文中也自成一家。
他写过少量的游记,如《庐山游记》、《南游杂忆》、《平绥路旅行小记》等。
往往于朴素的叙写中穿插一点历史的考据,使文字清新而略见厚重摹状景物,也时有鲜明逼人的影象,如庐山海会寺夜听松涛和雨声,香港晨雾中的满山灯火与海光山色,广西的名山胜水等,都写得朴素清鲜,颇为动人。
胡适又是现代杂文的最初创作者之一。
1918年10月,他在《新青举》杂志发起“什么话”专栏。
这是继“随感录”之后又一种特殊形式的杂文,只是辑录摘引当时报刊上令人肉麻、令人发笑或叹气的材料,因其荒谬至极,只需加一二句点睛式评语,“或简直不加评论,直斥之为一什么话”,即可。
这种杂文简便犀利,有利于迅速揭露悖论渗说,曾被湖南《湘江评论》、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陕西的《秦钟》等刊物仿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胡适还以“天风”等笔名,发表过不少随感录、杂感、杂谈、短评、短论、寓言友一些通讯、序跋等,都属杂文。
他这方面的成就自然远逊于鲁迅,但许多作品或论时事,“或悼友人,或抒写感触与衷怀,时而大笔勾勒,时而寸铁祖击,时而旁征博引,多写得思想尖锐,文字优美,”影响也颇大。
例如《差不多先生传》,以讽喻和夸张的笔墨,碱贬国民性疡疾,相当深刻,且语言生动,富于幽默的情趣,堪称杂文珍品。
发表之后,传诵一时,并被选入中小学国文课本,可见其影响的一泛深远。
近代史名人胡适个人介绍通用模板
![近代史名人胡适个人介绍通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13462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f.png)
主要成就
政治思想
自由主义
胡适与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关系,在于他如何对待知识、权利与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胡适不仅仅在于人要争取自己的人身 自由,言论自由,法律上的平等,他还更看重容忍对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
言论自由
胡适的言论理念体系由两个层面组成:其一,为什么要言论自由,即言论自由的具体价值;其二,如何才能言论自由,即言 论自由的实现途径。在前一层面,胡适主要从个性发展、人权保障、民主宪政三个角度立论。
追求民主
胡适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实现。他坚信只有民主制度才真能造成一个稳定的现代国家。 一旦使用专制,即使是“开明专制”,最后一定会导致强大的政府不受监督和制裁的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景星学社社员。
谢谢
主要成就
文化思想
主要成就
胡适的实验主义思想,受到了其导师胡适约 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具体而言,胡 适认为实验主义方法,就是把杜威的“五步说” 浓缩成“两步说”。
实验 主义
胡适不提倡东方的圣人那种无为。人生在于奋 斗,即使在潦倒的窘境,也要对前途有起码的 乐观和自信。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把每 种进步都看成是巨大的希望,这正是胡适对于 人生的乐观。
✓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蒋梦麟就任北京大 学校长,聘胡适为文学院长;10月,到上海参 加太平洋国际学会,并担任会议主席
求索救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12日,林森以国民政府名义颁发聘书,聘胡适为全国 财政委员会委员;1月23日,复聘胡参加国难会议;5月22日,邀蒋廷黻、丁文江、 傅斯年、翁文灏创办《独立评论》杂志,先后共为其撰写了1309篇文章;6月2日, 德国普鲁士国家学院致函,聘胡适为该院哲学史学部通讯委员;7月3日,在《独立 评论》第七号上发表杂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提倡“巴斯德精神”;
悲哉! 孤独的自由主义战士——读《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1917-1937)有感
![悲哉! 孤独的自由主义战士——读《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1917-1937)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04eded0ce2f0066f5332250.png)
代初“ 批斗” 胡适的风潮 , 使人们对胡适的认识 已被导向于 “ 定格” 以至于几乎使他淡出了历史。 , 而今 , 禁锢思想 的枷锁 已 日 益剥落 ,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 专家开始研究胡适的思想 。美国学者 J . . 格里德博士的著 B 作 《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分析胡适不同时期的思想变 化, 运用独特角度研究胡适的社会活动方式和政治参与 , 为 我们复活了一位使人感到陌生而又容易亲近的胡适。格里
t
文/ 郑
伟
昏了头脑而抛弃了我们庄严 的使命。 让我们冷静、 泰然 、 坚定 地致力于学习 , 让我们做好一切准备 , 如果祖 国能度过这场
近百年前那场席卷中国的“ 新文化运动” 使胡适博士名 噪一时 , 而他著名的“ 多谈些问题 , 少谈些主义” 更是作为胡 适“ 实验主义” 的代表而引起学术界广泛的争议。五 四运动
后, 知识 分 子 内部 左翼 右 翼 矛盾 日益加 深 , 翼 知识 分 子 对 左 胡适 的批 判 加剧 了这位 传奇 人物 的非 议性 质 ,上世 纪 5 0年
危机——我相信她能 , 我们就去建设她改良她——或是必要 的话 , 我们就应 当把她从死亡 中带 向新生 !” 然而 , 在美国读书的七年时光改变了胡适的一生 , 胡适
二 十世纪初 的中国, 实在不能说是平静 , 但年轻的胡适 却似乎不为所动, 想要安安静静地走一条做学问的路。 在书中, 作者详细描述了一个 中国知识分子从启蒙教育 阶段到出国留学的思想变化。 胡适在其父母以及新儒学的反
佛 思想 影 响下 , 就 了性格 中 的“ ” 思维 与唯 物 主义启 蒙 造 理 性
师从实 验 主义哲 学家 约翰 ・ 威 ,成为 了一名 真 正 的实验 主 杜
义信徒 , 按胡适 自己的话来说 ,从此以后 , “ 实验主义成 了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先生文章的特点及个人简介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
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
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
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
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
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
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
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
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
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
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
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
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
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
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
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胡适称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
故胡适治学特重方法,屡次撰文介绍清儒与西哲的“科学方法”,以至于再三声称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证明并推广其“科学方法”。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
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
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
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
另外,他首创新
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抗战以后,因奔走国事,再加上自身学术路数的内在限制,胡适学术上未能更上一层楼。
晚年沉醉于《水经注》疑案,下力甚大,可惜成果不尽如人意。
首先,清楚。
能用那样轻松的白话文,把道理说得那样清楚,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可说并世没有第二人;其次,胡适的作品多是思想的辨析,文采上感情上有他的欠缺。
他的文章之用心,偏向于思想处多于散文艺术方面;最后在驳论文章时,说理的严密,分寸的恰切,语气的肯定。
胡适先生是名家大家,文章众多。
其文章特点岁思想变化和传做背景略微有变化,总结时注意文章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然后总结对应文章特色。
思想成长历程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
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曾留学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
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
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
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去美国。
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在台北病逝。
哲学观点实用主义胡适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门下,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实用主义的精神,很有建设性。
胡适强调做学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他本人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句话注重的后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学,研究国学,研究治国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谨慎。
事实求是。
不是避开事实问题而去谈理想主义,不是抛弃现实问题而去重建社会。
需要有一种实践的精神在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改善现实,这或许就是胡适的实用主义。
自由主义对于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易去否定或肯定,也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的正确。
胡适要告诫的正是,对于异己的声音应该多一点容忍,多一点宽容,这样社会才会真正的自由。
胡适的自由主义,不仅仅在于人要争取自己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法律上的平等,胡适或许更看重容忍对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
真正自由的社会是有包容性的社会,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政见不同观点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党派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个社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政治理想,这个社会也允许你是无神论者,当然也允许你有宗教信仰。
这个社会处处是自由的人,正因为他们彼此之
间的相互容忍。
大同主义胡适认为,法律应该对任何人都有约束的。
需要依法而治,就需要法律的普遍性。
“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国家。
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最容易先走上最前面的两步。
济南惨案以后,九一八以后,极端叫喧的排外主义稍稍减低了,然而,拥护旧文化的喊声又四面八方的热闹起来了。
这里面容易包藏守旧开倒车的趋势,所以也是不幸的。
”胡适在一个最现代化国家的黄金时代中摸爬滚打,浸淫在规范化的民主政治体系中。
很快他就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登上了更开阔的舞台,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观察思考中国。
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
”所以胡适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他思索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应该拥抱世界。
乐观主义胡适鄙视东方的圣人那种无为。
人生在于奋斗,即使在潦倒的窘境,也要对前途有起码的乐观和自信。
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把每种进步都看成是巨大的希望,这正是胡适对于人生的乐观。
“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
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
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
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
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