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准确识记
1.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 (1)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 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下图所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 象。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和湿度等 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竞争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数量上呈现出“你 死我活”的“同步
牛与 性变化”。两种生
羊, 物生存能力不同,
农作 如图a;生存能力
物与 相同,则如图b。
杂草 AB起点相同,为 同一营养级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捕食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物为食,数量上呈现 出“先增加者先减 狼与 少,后增加者后减 兔, 少”的不同步性变 青蛙 化。AB起点不相同, 与昆 两种生物数量(能量) 虫 存在差异,分别位于 不同的营养级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相互依赖,彼此有
利。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 独立生存。数量上两 种生物同时增加,同 时减少,呈现出“同
地衣, 大豆与 根瘤菌
生共死”的同步性变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寄生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对寄主有害, 对寄生生物有 蛔虫与 利。如果分 人,噬 开,则寄生生 菌体与 物难以单独生 被侵染 存,而寄主会 的细菌 生活得更好
胚种
裸岩阶段→地衣阶
段→苔藓阶段→草 杂草阶段→灌木阶段 过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 提示:群落演替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就不会随时 间的延长而继续加剧。
课件ppt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改编)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 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提示: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较为复杂。
课件ppt
5.(2013·福建高考)在退化林地上形成的自然恢复林属于 初生演替。(×)
课件ppt
【解析】 根据坐标图中横、纵坐标轴的含义可知,图
示不能说明甲、乙、丙之间是否存在捕食关系,A 项错。据
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
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没有相同的食物来源,但
可能会在生存空间或其他生活资源方面存在竞争,B 项错。
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
课件ppt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二者属 于捕食关系,A 正确;水稻和青蛙不是竞争关系,B 错误; 植物病毒 V 与水稻是寄生关系,C、D 错误。
【答案】 A
课件ppt
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 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件ppt
A.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乙以甲为食、丙以乙为食 B.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之间不 存在竞争关系 C.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 数量的基本稳定 D.图示捕食状况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再发生 变化
少,后增加者后 蛙与
减少”的不同步 昆虫
性变化
2.几种曲线的辨析 (1)三种易混的种间关系曲线辨析: ① 互利共生 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 ② 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 生物灭绝)。 ③ 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 降甚至降为 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 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 围。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课件

蛔虫与人;菟 丝子与大豆; 噬菌体与被侵 染的细菌
豆科植物与根 瘤菌
说明:在竞争力不同的两种生物中,种间竞争关系中的一方可能会因为竞争力弱而 消亡(如图乙);但寄生关系中一般没有消亡的情况。
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 (1)
(2)
区分生物间不同类型的关系 (1)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和捕食
项目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捕食
6.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 ( ✕ ) 提示: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 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故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不仅与其食性有关,也 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关。 7.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 ✕ ) 提示: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所以土壤中的动物群落也存在 垂直分层现象。 8.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 ) 提示:土壤条件的不同造成了群落的镶嵌分布,使群落具有了水平结构。 9.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 ( ✕ ) 提示: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表现,由此造成 物种间的竞争。 10.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小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丰富度。 ( ✕ ) 提示:统计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丰富度时,通常用记名计算法。
2 |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位
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 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问题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还是垂直结 构?说明理由。 提示:山坡a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随海拔升高,温度等的差异导致不同海拔植 被分布不同,由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植物的地带 性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 素是什么?植物分层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b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 主要是受光质(波长)的影响。植物的分层缓解了植物之间对阳光、空间、水分和 矿质营养等的竞争,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高考生物总复习 3-2-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 3-2-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3.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_光__照__强__度__、地形、土__壤__湿__度__和盐碱 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__种__群__,同一地段上种群 密度也有差别,常呈_镶__嵌___分布
知识点三 群落的演替
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另__一__个__群__落___代替的过程
外延 天然基因交流并拥有 间因存在“生殖隔
一个共同基因库 离”而无法进行天
然基因交流
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 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
区 特 度,年龄组成、性别比 优势种、群落结构(垂直
别 征 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结构和水平结构)、演替
都影响种群密度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 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 联系 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结构的 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稳定的统一整体
想一想: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群落的基本特征有:①物种的丰富度,②优势种,③ 种间关系,④空间结构等。
知识点二 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指群落中__各__个__生__物__种__群__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2.垂直结构 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分__层___现象 影响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阳__光____,山上山下和南北地 区植被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温__度____,植被东西分布不 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____ 影响森林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食__物_____和_栖__息__空__间___
2.物种组成 (1)丰富度:群落中_物__种___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的_丰__富__度___不同 (3)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高考生物 2-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 2-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拓展延伸串知识
SHUO KAO DIAN知/识/整/合
精选课件
一 群落的种间关系
关系名称 互利共生
寄生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
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 大豆与根
生存。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 瘤菌
死”的同步性变化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 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精选课件
易错警示
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 种内斗争与竞争都属于生存斗争,但种内斗争是同一物种之间 争夺资源,而竞争是不同物种间争夺资源。如苗与苗之间是种内斗 争,苗与草之间则为竞争。
精选课件
跟踪训练 1 下图中的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 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 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 是大、小 两种草履虫;C 是兔与狐;D 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据 图回答问题。
精选课件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 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精选课件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变化、光线明暗和土壤湿度 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 2.群落的演替 (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2)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 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精选课件
间等而死亡。(3)④是寄生,寄生生物依赖宿主而生存,一般情况不 会使宿主全部死亡,而竞争在有限的条件下常是“你死我活”的关 系。(4)b 种群死亡对 a 种群来说:①捕食关系的对 a 捕食个体不利; ②竞争关系的对 a 有利;③互利共生关系的对 a 有害;④寄生关系 的对 a 宿主有利。(5)狐死亡,即兔的天敌死亡,有利于兔生长,但 以后受草限制,种内斗争将加剧,数量又将下降,所以表现出先上 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某水池中有某种浮游动物和某种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 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中甲、乙、丙三个 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 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答案:C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B.产生重要影响的优势物种 C.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D
五、生态位 1.概念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 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意义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 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协同进化的结果。
三、种间关系 1.常见种间关系的类型 (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 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有利。 (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4)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 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先 增加者先减少,后 增加者后减少”的 非同步性变化
举例
羊与草;狼 与兔;青蛙 与昆虫
类型 曲线图例
种间 竞争
特点
种间竞争的结果一 般有两个:一是 a 在竞争中占优势, 数量大增,b 消亡; 二是 a、b 两种群达 到动态平衡,相互 制衡
举例
牛与羊;农 作物与杂 草;大草履 虫与双小 核草履虫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种间竞争
活”的同步性变化;若生存能力大致相同,则在数量上呈现 与杂草,大草履
出“此消彼长”的变化
②一般情况下,生态需求越接近的物种间的竞争越激烈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
捕食
虫与双小核草履

羊与草,狼与兔,
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变化,捕食者随被捕食者的变化
青蛙与昆虫
而变化
续表
3. 举例说明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及其影响因素,认同生物的生态
位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的结果,会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点一 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特别提醒】 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依靠种间关系使各种群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体。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原始合作
独立生活
海葵与寄居蟹
视角应用
视角1 对物种,不正确的是( A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小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解析]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项错误;不同群落物种数目是不同的,即丰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1. 通过调查活动,说明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说明研究的
视角不同,探究的问题也不同。
学习 2. 通过分析实例,阐明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阐明群落是物种间通过
目标 不断变化的复杂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概念:群落中__物__种__数__目__的多少。
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__目__测__估__计__法。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丰富度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种间关系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二、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___另__一__种__生__物__作为食物。 2.竞争:两 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__寄__主__的__养__分__以维持生活。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 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 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典例训练】(2011·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 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选B。
【点拨】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 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另__一__个__群__落__代替的过程。 2.类型 _初__生__演__替___、_次__生__演__替____。 3.写出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裸岩阶段→_地__衣__阶段→_苔__藓__阶段→草本植物阶段→__灌__木__ 阶段→森林阶段。
(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高考警示钟】
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
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 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__一_定__区__域_;③___各_种__生__物__种_。群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__种__间_关__系___、空间结构、
_群__落__的__演__替____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__物__种__组__成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履虫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捕 食
特点
举例
数量上呈现出 羊和草 “先增加者先 ;狼与 减少,后增加 兔;青 者后减少”的 蛙与昆 不同步性变化 虫
【技巧点拨台】判定捕食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1)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2)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
特点
如果分开,则 寄生生物难以 单独生存,而 寄主会生活得
更好
举例
蛔虫与人 ;菟丝子 与大豆; 噬菌体与 被侵染的
细菌
关系 数量坐标
名称

竞争
能量关系 图
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 化”,两种生 物生存能力不 同,如图a;生 存能力相同,
则如图b
举例
牛与羊 ;农作 物与杂 草;大 草履虫 与小草
(√ )
【分析】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制约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
从而维持着各种群的稳定。
4.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
【分析】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
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
息空间和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思维判断】
1.研究个体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 ×)
【分析】群落是在种群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研究种群是研究
群落的基础。
2.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分析】群落强调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中包括各种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3.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经历的时间短
类型 内容
速度
影响 因素
实例
初生演替
缓慢
自然因素 裸岩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结果 (1)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 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 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
4.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_有__利_。
(一旦分开,双方至少有一方不能存活)
三.种间关系的曲线图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互利 共生
特点
数量上两种生 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呈 现出“同生共 死”的同步性
变化
举例
大豆 与根 瘤菌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寄 生
能量关系图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有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_退__耕__还__林__、__还__草__、__还__湖__等。 (2)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__伐__森__林__、__填__湖__造__地__、__捕__杀_
_动__物___等。
【点拨】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群落
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垂___直__结__构__。B图:_水__平__结___构__。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1)植物分层:__阳__光___。 (2)动物分层:__栖__息__空__间__和__食__物_条__件___。 B图:地形的变化、_土__壤__湿__度__、__盐__碱__度__的差异、_光__照__强__度__ 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
【分析】影响初生演替的主要外界因素是自然环境,影响次生
演替的主要外界因素是人类的活动。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类型比较
类型 内容
起点
时间
初生演替
原先从没有过植 被,或虽存在过植 被、但被彻底消 灭了的环境
经历的时间长
次生演替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 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 子或其他繁殖体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