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 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江南博哥)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流线型的身体有利于在水中生活B.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抗生素的使用催生了耐药菌的出现D.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中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在此基础上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针对本题,菌株会发生不同种类和方向的变异,抗生素的使用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选择的结果是拥有对抗抗生素基因的耐药菌能够生存下来,故C项错误。
A项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有效减少水的阻力,有利于其在水中生活。
正确。
B项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间作套种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能够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正确。
D项DNA的双螺旋结构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嘌呤(A)一定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一定与胞嘧啶(C)配对,说明DNA两条子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子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子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
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子链为模板,即可复制合成出另一条子链。
这就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
正确。
2 [单选题] 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厌氧,后者好氧B.两者最适生长温度完全相同C.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没有细胞壁D.前者属于原核生物,后者属于真核生物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在新陈代谢类型上,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细菌,醋酸杆菌是异养好氧型细菌,故A项正确。
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故B项错误。
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故C项错误。
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D项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下列与其功能不相符的是( )A.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B. 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C. 运输物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D. 遗传信息的载体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多样性。
A.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细胞膜、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染色体中的组蛋白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因此,A选项与其功能相符,不符合题意。
B.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它们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而大多数酶的本质就是蛋白质。
因此,B选项与其功能相符,不符合题意。
C.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还扮演着运输物质的角色,如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肌红蛋白能够储存氧气等。
因此,C选项与其功能相符,不符合题意。
D.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核酸,包括DNA和RNA,而不是蛋白质。
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作为基因转录和翻译的产物,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携带遗传信息。
因此,D选项与其功能不相符,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 生物膜系统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创造了条件C. 生物膜系统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D. 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A.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这些膜结构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因此,A选项正确。
B. 生物膜系统确实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但主要是为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而不是为所有酶都提供了附着位点。
精品解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 三者都含有DNAC. 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而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合成ATP,而高尔基体消耗ATP,C错误;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质,其他地方没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皮肤血管舒张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 用酒精擦拭皮肤【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体主要依靠调节产热量或者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相对温度。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肩皂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不可用于()。
A.菌种分离B.细菌鉴定C.细菌计数D.菌种的保藏答案::C解析::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菌种分离、细菌鉴定和菌种的保藏,但是不适于进行细菌计数,因为固体培养基中的细菌一般都是重叠在一起的,很难进行观察计数。
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细胞核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细胞核的有无是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最主要的标准,故①选;细胞生物均有核糖体,因此不能作为鉴定的标准,故②不选;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故③选;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磷脂的有无判断,故④不选。
因此答案选A。
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突变B.基因分离C.基因重组D.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知识点:生物变异的类型。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但是后两种变异只是染色体之间的重组、互换,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基因突变在时间上的积累,故A项正确。
5.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不能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遗传学研究中,利用原核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A. 构造简单,繁殖快,多为单细胞生物B. 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单独研究C. 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D. 变异类型多,且能稳定遗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学研究中实验材料的选择,特别是原核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A选项:原核生物,如细菌,通常结构简单,繁殖迅速,且多为单细胞生物。
这些特点使得原核生物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因为研究者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实验条件,观察遗传现象,并进行遗传分析。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虽然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但其DNA通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体,而不是像真核生物那样DNA和蛋白质分开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因此,原核生物并不比真核生物更便于单独研究DNA。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虽然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但这一点并不是其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原核生物的变异类型并不比真核生物多,且其遗传稳定性可能因缺乏复杂的遗传调控机制而相对较低。
因此,D选项错误。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是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相等C.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四种类型的配子D.F1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包括豌豆的遗传特性、配子的产生和结合方式等。
A选项:豌豆具有自花、闭花受粉的特性,即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会自行完成授粉过程,且授粉过程在花朵未开放前就已经完成,这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使得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与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新物种形成的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也就是说,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之间的这种现象称为生殖隔离。
所以新物种形成的最显著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全能性是()。
A.逐渐增强B.逐渐变窄C.保持不变D.随机变化答案::C解析::知识点:细胞核全能性的相关知识。
细胞核全能性指细胞虽不具备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能力,但是当将其细胞核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导入去核的卵细胞或受精卵,经过受体卵细胞质的诱导去分化、体细胞核和受体卵细胞质共同作用,依然可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因此其全能性是始终存在的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解析::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从而获得无子番茄,没有改变番茄细胞的遗传物质,A正确。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正确。
脱落酸能促进器官脱落,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C错误。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
4.为防止粮食腐败变质,应采取的保存方法是()。
①高温奥业②低温的③保持干燥④保持湿润⑤暴露空气中⑥隔绝空气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④⑤答案::B解析::知识点: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粮食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因此粮食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食品保存方法有低温、保持干燥、隔空气中细菌真菌的繁殖会加快,加速食物变质,因此B项正确。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真题及答案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鱼流线型的身体有利于在水中生活B。
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
抗生素的使用催生了耐药菌的出现D。
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2.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前者厌氧,后者好氧B。
两者最适生长温度完全相同C。
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没有细胞壁D。
前者属于原核生物,后者属于真核生物3.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的驱动下起到质子泵的作用。
质子泵可以引发质子浓度差,从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
研究者用含有ADP和磷酸等物质的人工小泡开展研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B。
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C。
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D。
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成熟红细胞的膜系统简单B。
无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C。
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D。
核膜、内质网膜、XXX体膜等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5.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没有核仁的细胞将不能正常形成核糖体B。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C。
细胞内的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D。
核孔是某些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选择性通道6.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研究者将适量且等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保温瓶中密闭。
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且环境条件适宜。
多次测定有关变量,绘制成图1所示的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XX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煮熟的种子B。
XXX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C。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项不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A. DNA复制B. 转录C. 翻译D. 逆转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A. DNA复制是遗传信息在DNA分子之间的传递过程,是生物体细胞分裂和遗传的基础,属于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也是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RNA的途径,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这是遗传信息在RNA和蛋白质之间的表达过程,而不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C选项符合题意。
D. 逆转录在某些病毒(如逆转录病毒)中,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虽然这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但仍然是遗传信息的一种传递方式,D选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B. 基因重组可产生多种基因型C.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 基因重组导致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意义及与生物变异的关系。
A.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导致基因重组),A选项正确。
B. 基因重组通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以产生多种基因型的配子,进而在受精作用后产生多种基因型的后代,B选项正确。
C.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它只是改变了基因的组合方式,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因此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从而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选项错误。
2019年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样题
2019年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样卷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
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进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生物技术;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掌握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
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知识
理解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高中生物学课程3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了解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一
般知识与技能。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试卷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试卷及解答第一批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游戏导入:多张人物图像,找出其中的一对父子。
提问:1.你是依据什么找出的这对父子?(外貌。
)2.在亲子之间遗传信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提问:同学们根据以前只是的学习,能否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提示学生:主要分哪两个步骤?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
)展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讲解中心法则的提出,并简单介绍克里克。
1957年,科学家克里克首先预见了我们现在总结的这样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克里克对中心法则的研究和总结,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家对科学的追求精神。
4.解析资料,对传统中心法则进行补充。
资料一:RNA病毒里含有RNA复制酶,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资料二: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里发现了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解析得出: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三)能力展示,巩固提高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
这一过程不涉及( )。
A.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四)小结作业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心法则包含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路线。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探究中心法则:蛋白质能否进行自我复制?【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参照解答】对于本节课,我采用的是生活实例导入的方式,我会在课件中展示几幅图片,请学生辨认哪一对属于父子,从性状出发进而探究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的。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江南博哥)未选均无分。
电子显微镜下,在大肠杆菌和小肠上皮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核糖体B. 内质网C. 叶绿体D. 细胞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
小肠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
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本题选A。
2.【单选题】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1所示。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属于原核生物B. SARS病毒的变异率较高C. SARS病毒能在MSN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 SARS病毒颗粒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故A、C 两项错误。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如图所示,SARS病毒是RNA病毒,其颗粒内存在的遗传物质为RNA,不含DNA,故存在的碱基是A、U、C、G,D项错误。
RNA为单链结构,复制时易出错,故RNA病毒的变异率较DNA病毒高,B 项正确。
3.【单选题】图2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的是( )。
A. 胰岛素B. 纤维素C. 核糖核酸D. 脱氧核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细胞中的水解反应是生物大分子与水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其结果是生物大分子分解成单体。
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单体为氨基酸;纤维素是多聚糖,其单体为葡萄糖;核糖核酸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三者都是生物大分子,都能发生图示中的水解反应。
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生物》(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生物》(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
A.草酰乙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天冬氨酸D.二磷酸核酮糖2.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
A.吞噬B.易化扩散C.同向协同转运D.逆向协同转运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4.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为实验组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C.NaCl为因变量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5.在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
A.10B.90C.180D.2706.右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图,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I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I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I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D.I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7.注射成熟个体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同种淡水鱼排卵。
这主要是因为垂体含有()。
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8.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内流,经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受刺激后()。
A.静息电位升高B.静息电位降低C.动作电位升高D.不产生动作电位9.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问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三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③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及答案含1 3及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一、选择题(每个小题 6 分,共36 分)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3. 将一株质量为20 g 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 光、矿质元素和水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 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 )位于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6.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 3 h、10 h、23 h,得到a、b、 c 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2019年全国卷3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 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 B.250、500、250C.500、250、0 D.750、250、0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3 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26.参考答案:
(1) 受体
(2)ATP 对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作用
(3) 抑制
(4) 抑制Ca2+内流
(5) 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递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突触传递
27.参考答案:
(1) 增加
(2) 灌木多年生草本
(3) 垂直和水平次生演替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参考答案
(1) 生活环境、地衣的形态结构、文字说明、其他生物
(2) 生物教学理论强调直观、重视合作。
①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
教师
首先需向学生呈现地衣图片,提供初生演替类型的相关概念如:裸岩、地衣等;接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概念支撑。
②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的层面上,而是要通过
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以材料教学过程为例,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初生演替不同阶段的特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绘制出四格漫画,最终进行抽象和概括,得出初生演替的过程和概念。
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概念,特别是那些与科学概念
相抵触的错误概念。
课堂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
以材料中的重要概念为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消除“裸岩上不能长东西”这一错误观念。
综上,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动手绘制四格漫画的过程中形成重要概念,提高生物学核心
素养。
29.参考答案
(1) 案例1、案例 2 中教师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满足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①在案例 1 中,该教师变“教学”为“导学”,首先组织学生课前学习相关的概念,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接着组织学生去乡镇医院检验科进行学习,切身处地的感受生物学概念与社
会实际的联系,可以无形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能够更加直观
地使学生理解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此外,该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的合作学习,
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符合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②在案例 2 中,教师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自主探究体温的日
变化规律,并最终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相关的结论,经过探究自然的过程来获得知
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得出“生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通过小组的形式,达到学习效
果的最优化。
(2) ①首先,案例 1 中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健康大讨论,体现了
教学策略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其次,材料中教师组织学生到乡镇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
根据
医生介绍各种疾病引起的对应指标参数的变化案例,使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更深刻地领悟生
命健康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体现了教学策略中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教学策略;最后,材料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现了讲授教学策略。
②首先,案例2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的活动,体现了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其次,材料中学生根据统计表汇报结果,并且分组讨论,通过
这种方法,得出健康人的体温总是在37℃附近波动,并不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体
现了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以上为参考答案,写出关键点即可得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30.参考答案
(1) 实验步骤:
①利用已给蔗糖和清水采用稀释的方法制作0、0.05 g/ml 、0.10 g/ml 、0.15 g/ml 、0.20 g/ml 、0.25 g/ml 、0.30 g/ml 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②制作多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③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
位置。
④在不同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如此反复多次,使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⑤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不同蔗糖浓度下细胞中央液泡和原生质层的变化程度,确定洋葱
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所在的区间。
⑥在确定的大致浓度区间中再次细化浓度梯度,并利用稀释的方式进行配制,配制完
成之后重复步骤4。
⑦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不同蔗糖浓度下细胞中央液泡和原生质层的变化程度,找出液泡
变化的临界值,即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液浓度。
(2)
教学思路
教师:根据已知条件“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浸泡在0.3g/ml 的蔗糖溶液中能够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引导学生回答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0.3g/ml 。
追问: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在0~0.3g/ml 范围内更加准确地判断出细胞液的平均浓度?
预设学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泡在蔗糖溶液中,液泡大小不发生变化时的蔗糖浓
度即等于细胞液的浓度。
可以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找到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临界状
态。
分组讨论:如何设置蔗糖溶液浓度梯度?
预设小组1:先确定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致范围,比如设置蔗糖溶
液浓度为0、0.05g/ml 、0.10g/ml 、0.15g/ml 、0.20g/ml 、0.25g/ml 、0.30g/ml ,然后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观察液泡大小,确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所在的区间。
预设小组2:在以上区间继续设置浓度梯度较小的蔗糖溶液,利用同样的方法观察,
确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液的平均浓度。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执行实验方案并在如下表格中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强调注意事项,并
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