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文天祥【练习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过零丁洋》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主题思想】这首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习题】一、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篇:《过零丁洋练习含答案》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
2、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1分)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4、“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1分)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6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第二篇:《《过零丁洋》答案》《过零丁洋》一、作家与作品:《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南宋)(朝代)爱国诗人,政治家。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二、朗读节奏: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附答案)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35个阅读附答案)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2005年贵州省黔西南州 3、对《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答案:3、(A )(2分)二、(2006泰州市试题B)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
(5分)(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答:(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尾联),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答案:(1)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三、2006年四川省成都市一、诗歌鉴赏。
( 共 4 分)阅读下面古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1.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
(1分)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答:答案:一、(4 分)1.(1 分)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 。
《过零丁洋》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习题】一、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解析】A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
没有大战告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过零丁洋》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1. 履善宋瑞南宋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地名,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以死明志民族气节为国献身 4.比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
运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5.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6,人物有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事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儒家经典史册赤诚的心兵器。
过零丁洋文天祥练习题
-----好资料学习过零丁洋(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南宋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
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1236--1282文天祥(《指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他二十岁即中进士,作品集有《指南录》、南后录》、《吟啸集》、《文山全集》。
][注释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①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 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②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年起兵抗o)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liá③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④絮:柳絮。
⑤萍:浮萍。
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1277⑥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干后易”“汗⑦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以火烤使出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赏析《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
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
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1279年(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押经零丁洋时,敌人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1278更多精品文档.好资料学习-----…持抗元斗争的宋军将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过零丁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过零丁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1、遭逢:遭受、蒙受2、起一经:因为晓通一种经书而做官,这里指他考中状元被朝廷起用。
3、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4、四周星:四周年。
5、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6、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7、零丁:孤独无依的样子。
8、汗青:史册。
9、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译文】自幼刻苦研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飘飞的柳絮。
我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
【创作背景】元朝的元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
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
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
【主题】《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作品鉴赏】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引导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爱国诗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以及相关的中考训练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鉴赏: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
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
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
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
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
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
《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
”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
《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
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题库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题库1.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全诗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2.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A.借代,用“干戈”代指战争)A.首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既是经过科举进入仕途,又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起兵抗元。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此句对偶,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C.颈联运用双关、对偶,很巧合地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了诗人难忘的两次经历,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崇高民族气节。
3.下列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项,尾联采用的是直抒胸臆)A.首联写了作者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B.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C.颈联作者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借景抒情,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作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激励和感召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4.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惶恐滩”为追忆,“伶丁洋”乃当前实况,惶恐滩体现了诗人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的惶恐不安。
《过零丁洋》赏析题 2020.2
《过零丁洋》赏析题 2020.2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全诗赏析:1、文天祥是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裁是诗。
(1分)宋(或:南宋) 七言律诗(答“七律”、“律诗”或“近体诗”也可)(1分,每空0.5分) 2、(甲) 沁园春•雪(节选)(毛泽东)与【乙】过零丁洋 (文天祥)根据内容填空。
(3分)两首诗都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但两首诗抒发的感情又有所不同。
甲诗侧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侧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爱国豪迈、自信忧虑、悲壮(3分,每处 l 分。
意近即可)3、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 分)(3 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决心;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充分体现了他的忠贞不屈民族气节。
4、有人说,本诗的基调由悲苦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诗中句子做简要分析。
示例:我同意这一说法。
前面三联内容、从讲述个人经历到讲述国家命运,又从讲述国家命运到讲述个人命运,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感;尾联发出。
慷慨激昂的绝唱,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铁血丹心。
(前三联是铺垫,尾联才是诗的主旨。
全诗表现出了诗人的崇高气节和悲壮情怀。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整体把握能力。
回答这类题,要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首联:5、“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答案:(1)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
《过零丁洋》选择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主题思想】这首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习题】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题库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题库1.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全诗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2.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A.借代,用“干戈”代指战争)A.首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既是经过科举进入仕途,又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起兵抗元。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此句对偶,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C.颈联运用双关、对偶,很巧合地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了诗人难忘的两次经历,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崇高民族气节。
3.下列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项,尾联采用的是直抒胸臆)A.首联写了作者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B.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C.颈联作者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借景抒情,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作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激励和感召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4.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惶恐滩”为追忆,“伶丁洋”乃当前实况,惶恐滩体现了诗人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的惶恐不安。
初中九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 【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 【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 【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D(2)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
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3)都是直抒胸臆。
【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
【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解析】【分析】⑴D项错误,颔联运用对偶手法,“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分戈影,戈是一种横刃,下装长柄的兵器,日光从戈刃两边分照而下;剑文,刻在剑上的花纹。
九年级下册古诗《过零丁洋》鉴赏练习及部分参考答案
1.干戈个人遭遇悲愤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借助“玉龙”和“黄金台”的历史故事,表现出将士们不惜牺牲性命也要报效朝廷的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借用“丹心”与“汗青”代指“忠心”和“史册”,表明自己甘愿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忠心将永垂史册的崇高志向。
九年级下册古诗《过零丁洋》鉴赏练习及部
分参考答案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原文
译文
赏析
辛苦遭逢起
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我遇到朝廷选拔终于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在战争逐渐消歇的四周年里我一直坚持抗元。
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诗人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惶恐滩头说
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修辞: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点,而后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人的心情,概括了诗人难忘的经历。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遇的危苦。
人生自古谁
自古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谁能
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宁死不
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生不死?我要留得一片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辉。
同的)1十列善词
表衣一式:情感: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九下12《过零丁洋》-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字词解释:①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②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③干戈:指战争。
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
④寥落:稀少。
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⑤四周星:四周年。
⑥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⑦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垠,时起时沉。
⑧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⑨汗青:这里指史册。
内容描述: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全诗赏析:全诗概括了诗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诗人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他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全诗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尾联视死如归的崇高选择,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
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写作特色:颔联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用“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垠,时起时沉。
颈联用了一语双关,惶恐既指惶恐滩地名又指作者诚惶诚恐的心理,零丁既指零丁洋又指孤苦无依。
此联作者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
考点精炼:题组一:1、【词语理解】诗中的“起一经”是什么意思?(1分)2、【思想感情分析】这是一首述志诗。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end#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
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诗词鉴赏专项练习1.诗词赏析,完成问题。
(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4分)落花杨万里红紫成泥泥作尘,颠风不管惜花人。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①黄鹂告许春。
【注】①倩:央求,请某人做某事。
(1)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2)诗人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五律的首联是叙事,颔联、颈联是,尾联是。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评析。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从诗人的观察角度来看,前一句是,后一句是。
(4)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分)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2分)6.阅读《诗经》中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词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感人至深。
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C2.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解析】1.C.颈联运用双关和对偶的修辞方法,不是“拟人”。
故选C。
2.第一问:考查内容理解。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诗句暗含文天祥的经历。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押送经过零丁洋。
由此可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
第二问:考查理解诗歌情感。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诗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坚定决心。
《过零丁洋》课内外比较阅读
《过零丁洋》课内外比较阅读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甲】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唐]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释】①从军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
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2)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都是直抒胸臆。
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
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全诗从军行①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释】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过零丁洋》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从军行》“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C.《过零丁洋》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
D.《过零丁洋》《从军行》两诗尾联在抒情上都是直抒胸臆,两首诗均抒发了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文天祥(1236--1282),南宋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
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他二十岁即中进士,作品集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文山全集》。
[注释]①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②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③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④絮:柳絮。
⑤萍:浮萍。
⑥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⑦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以火烤使出“汗”,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赏析]《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
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
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押经零丁洋时,敌人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斗争的宋军将领。
文天祥断然拒绝。
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作者首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由刻苦读书进入仕途,到戎马干戈为国征战。
第二句中的“寥落”,表明了南宋末抗元斗争的局势,渗透着作者的惋惜和痛心。
投降派苟且偷安,主战派寥寥无几,文天祥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才屡遭惨败,宋王朝危在旦夕。
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干戈寥落”中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国家已像风中柳絮,个人更像雨中浮萍,亡国孤臣,风雨飘摇。
接着作者具体描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作者以两次激战为背景,巧妙借用地名和感情词语的同音重复,深沉地抒发了战败时和被俘时的心情。
作者的所“说”所“叹”,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和愁苦,而且更饱含着剧烈的亡国之痛。
最后,作者从沉郁悲痛转为昂扬壮烈,以高亢的笔调、磅礴的气势,表明了自己在生死关头的毅然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慨和高风亮节。
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
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关试题及答案1、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6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8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试具体分析。
(3分)9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1.(1 分)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 意思相近即可计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3儒家经典(1分)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6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8比喻(1分)。
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1分)。
9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1分)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1分)。
二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
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⑷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1、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并答题。
①“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②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分)3、.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4.“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5、.写出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并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举例如岳飞、邓世昌、朱自清等6、、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8、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痛的感情。
9、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诗人在前三联将家国恨、哀怨情渲染到了极致,宕开一笔,留下这千古名言。
这一句气势磅礴,格调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四: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答案: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2、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A(首联是概述自己的身世)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4.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6.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2分)答: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1分)。
7.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①,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
(2分)答:①史册(1分)②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