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不良之原因与对策之令狐文艳创作
电镀不良及对策
电镀不良及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著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著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原),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原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原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 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壓傷:指不規則形狀之凹洞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本身在沖床加工時,已經壓傷,鍍層無法覆蓋平整2)傳動輪松動或故障不良,造成壓合時傷到 1)停止生産,待與客戶聯2)檢查傳動機構,或更換備品8白霧:指鍍層表面卡一層雲霧狀,不光亮但平整可能發生的原因:1)前處理不良2)鍍液受污染3)錫鉛層愛到酸腐蝕,如停機時受到錫鉛液腐蝕4)錫鉛藥水溫度過高5)錫鉛電流密度過低6)光澤劑不足7)傳致力輪髒污8)錫鉛電久進,産生泡沫附著造成改善對策:1)加強前處理2)更換藥水並提純污染液3)避免停機,若無法避免時,剪除不良4)立即檢查溫控系統,並重新設定溫度5)提高電流密度6)補足不澤劑傳動輪7)清潔傳動輪8)立即去除泡沫9針孔:指成群、細小圓洞狀(似被鍾紮狀)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操作的電流密度太 1.降低電流密度2.电镀溶液表面张力过大,湿润剂不足。
电镀不良的解决对策
5.调整电镀位置.
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经较容易发生
可能发生的原因:
1.素材本身在冲床时,即造成刮伤.
2.被电镀设备中之金属治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改善对策: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及治具.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晶物.
3.加强搅拌.
4.调整浴温.
5.提纯药水或更新.
6.加强前处理效果.
10锡铅重熔:指镀层表面有如山丘平原状(似起泡,但密着良好),只有锡铅镀层会发生.
可能发生的原因:
1.锡铅阴极过热(电压太高),导致锡铅层重熔.
2.烤箱温度过高,且烘烤时间过长,导致锡铅层重熔.
改善对策:
1.降低电压,并了解为何浴电压过高,再行修正电镀条件.
可能发生的原因:
1.前处理不良.
2.镀液受到污染.
3.锡铅层受到强酸腐蚀,如停机时受到锡铅液腐蚀.
4.锡铅药水温过高.
5.锡铅电流密度过低.
6.光泽剂不足.
7.传动轮脏污.
8.锡铅电镀时,产生泡沫附着造成.
改善对策:
1.加强前处理.
2.更换药水并提纯污染液.
3.避免停机若无法避免时,剪除不良.
4.立即检查温控系统,并重新设定温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
4.待温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药剂.
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
可能发生的原因:
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
2.沾到放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电镀不良的解决对策
2.烤箱温度过高,且烘烤时间过长,导致锡铅层重熔.
改善对策:
1.降低电压,并了解为何浴电压过高,再行修正电镀条件.
2.降低烤箱温度,并检查温控系统.
3.电镀时搅拌效果不良.
4.锡铅浴温过低.
5.电镀药水受到污染.
6.前处理不良.
改善措施:
1.降低电流密度.
2.补充湿润剂,或检查药水.
3.加强搅拌.
4.调整浴温.
5.提纯药水或更新.
6.加强前处理效果.
10锡铅重熔:指镀层表面有如山丘平原状(似起泡,但密着良好),只有锡铅镀层会发生.
可能发生的原因:
3.严重刮伤导致露铜
5.未镀到.
改善对策: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
1.重新计算电镀条件.
2.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
3.检查电镀流程.
5.调整电镀位置.
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经较容易发生
可能发生的原因:
1.素材本身在冲床时,即造成刮伤.
2.被电镀设备中之金属治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电镀不良对策
镀层质量不良的发生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异常.及人为疏失所造成.通常在现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予以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之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需注意.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之发生原因以及改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塬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着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塬),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塬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 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压伤:指不规则形状之凹洞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本身在冲床加工时,已经压伤,镀层无法覆盖平整2)传动轮松动或故障不良,造成压合时伤到 1)停止生産,待与客户联2)检查传动机构,或更换备品8白雾:指镀层表面卡一层云雾状,不光亮但平整可能发生的塬因:1)前处理不良2)镀液受污染3)锡铅层爱到酸腐蚀,如停机时受到锡铅液腐蚀4)锡铅药水温度过高5)锡铅电流密度过低6)光泽剂不足7)传致力轮脏污8)锡铅电久进,産生泡沫附着造成改善对策:1)加强前处理2)更换药水并提纯污染液3)避免停机,若无法避免时,剪除不良4)立即检查温控系统,并重新设定温度5)提高电流密度6)补足不泽剂传动轮7)清洁传动轮8)立即去除泡沫9针孔:指成群、细小圆洞状(似被钟扎状)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操作的电流密度太 1.降低电流密度2.电镀溶液表面张力过大,湿润剂不足。
金属电镀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钝化外观偏浅(呈蓝带黄或金黄)
孔位颜色过深
钝化外观不均
耐腐蚀性能达不到要求
孔位周围发白
孔位颜色过深,呈现焦黄色
钝化后工件发花(呈地图纹状)
1、pH值过高 2、药液杂质过多 3、槽液浓度偏低 ①PH值过高 ②时间过短 ③Cr3+浓度低
1、调整pH值 2、排去1/5旧槽液,重新以原液补充添加 3、补加A01-435DC ①加入适量硝酸 ②延长钝化时间 ③ 加入适量原液 ①加入硝酸 ②排污,补充建浴液 ③加强搅拌 ①加碱升高PH值
产品颜色过浅,呈金黄色而不是五彩
①PH值过高 颜色不均匀,产品出现花斑(地图状花纹) ②或杂质太多 ③槽液循环搅拌不良 孔位发白、工件边缘泛紫光 ①PH值过低
黑锌
不良现象 原因 1、PH值过低 2、槽液中铁离子过高 3、槽液温度过高 4、钝化时间过短 5、B剂浓度不足 6、电镀外观过于光亮 1、pH值偏低 2、温度偏高 3、钝化时间过短 4、搅拌不足 1、pH值偏低 2、钝化时间过长 3、槽液温度偏高 处理 1、校正酸度计,调整PH值至操作范围 2、更新部份槽液或重新建浴 3、降低槽液温度 4、延长钝化时间 5、适当补充B剂 6、调整电镀 1、调高pH值至操作范围 2、降低温度 3、适当延长钝化时间 4、增强搅拌 1、调高pH值至操作范围 2、缩短钝化时间 3、降低温度
1)镀液中锌离子浓度应维持在10~15g/L 2)保持槽液温度20~30℃ 3)见A项第2点 4)控制氢氧化钠浓度在100~150g/L保持氢氧化钠与锌离子浓 度之比在10~12之间。 1)分析调整。控制锌离子浓度在10~15g/L,氢氧化钠浓度与 锌离子的比值10~12为宜。 2)适量补加A02-350A光剂。 3)降低电流密度。 4)保持槽液温度20~30℃。 1)分析调整,控制锌离子浓度在10~15g/L,氢氧化钠浓度与 锌离子的比值10~12为宜。 2)根据霍尔槽试片,适量补加A02-350B光剂。 3)提高电流密度。 1)在工艺允许使用范围内提高锌离子浓度。 2)根据霍尔槽试片,适量补加A02-350A光剂。 3)加净化剂C或软水剂D。 4)加强前处理。 适当增加A02-350B用量;在过滤机加入锌粉及助滤剂硅藻土以除 杂
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对于电子设备厂家来说,在进行电子加工活动的时候,电镀加工处理是少不的,电镀加工处理工艺中可能消失各种问题,给生产带来不便.电镀加工不平整是一个常见问题,下面来了解一下它消失的缘由:1、电镀件毛坯表面过于粗糙或不好。
过于粗糙的表面要各到优质的沉积电镀层相对更困难,特殊是一些压铸不良的产品就不能得到合格的电镀层。
一些素材表面的缺陷在电镀之前不能发觉与修复,良品率相对低些。
2、电镀加工工艺不合理或电镀时间不够。
比如塑料电镀在镀铜的时间太短电流太小,铜件电镀直上镍电镀时镀光亮镍的时间短或电流太小。
3、电镀液性能差,整平性能不好。
如光亮硫酸铜所用的材料杂质多,组成成分含量不对,所使用的光亮剂质量不好,都不能有良好的填平性能。
4、电镀件在前处理部分不良,如五金电镀件镀底铜或底镍层不良或有附着有机膜层等。
另外还会消失电镀加工渗漏的问题,无锡华友微电子有限公司在该行业已有15年的历史,已形成了肯定规模,具备肯定的加工力量,并拥有丰富的阅历,下面它给我们解析下如何防止苏州电镀加工活动中的渗漏问题。
1、严防镀液加温过高。
当镀液加温过高时,镀液会加速蒸发和分解,气雾中含有高浓度的溶质成分。
这时会严峻污染环境,尤其是酸、碱气雾,氰化物和铬雾对环境的影响和人体危害会更大。
2、严格防止镀液被排风机吸走。
当电镀加工中,排风机配备不当,镀液液位过高,这时镀液简单被吸走,在槽盖未启开之前尤为严峻,既引起环境污染,又会造成镀液损耗,消失这种状况时要准时实行措施予以解决,如降低镀液液位,调整吸风口宽度等。
3、防止镀槽、加温(冷却)管渗漏造成污染。
电镀槽或加温(冷却)管渗漏往往会造成严峻污染,其渗漏缘由随制造材料及不同镀种各有区分。
电镀不良之原因与对策
電鍍不良之原因與對策鍍層品質不良的發生多半為電鍍條件、電鍍設備或電鍍藥水的異常,及人為疏忽所致。
通常在現場發生不良時比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電鍍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不良就比較棘手,然而日後與環境中的酸氣、氧氣、水分等接觸,加速氧化腐蝕作用也是必須注意的。
以下對電鍍不良的發生原因及改善的對策加以探討說明。
鍍層檢驗在電鍍業界的鍍層檢驗,一般包括外觀檢查、膜厚測試、附著能力測試、抗腐蝕能力測試、抗老化能力測試等。
1.外觀檢查:一般廠家在檢查外觀比較多使用目視法,較嚴格則會使用4倍或10倍放大鏡檢查(在許多國際標準規範也是如此,如ASTM)。
建議作業人員先用目視法檢查,一旦看到有疑慮的外觀時,再使用放大鏡觀察。
而技術人員則建議必須以50~100倍來檢查(倍數越高,外觀瑕疵越多),甚至分析原因時還得借助200倍以上的顯微鏡。
在電鍍層的外觀判定標準,一般並無一定的規範,都需要由買賣雙方協議。
當然表面完全沒有瑕疵最好,但這是高難度,不過一般人們對色澤均勻這個定義比較能達成共識,因此匯整以下經常發生的一些外觀異常,供參考:(1)色澤不均,深淺色,異色(如變黑,發紅,發黃,白霧等)(2)光澤度不均勻,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3)沾附異物(如水分,毛屑,土灰,油污,結晶物,纖維等)(4)不平滑,有凹洞,針孔,顆粒物等(5)壓傷,刮傷,磨痕,刮歪等各種變形現象及鍍件受損情形(6)電鍍位置不齊,不足,過多,過寬等(7)裸露底層金屬現象(8)有起泡,剝落,掉金屬屑等2.膜厚測試:鍍層膜厚測試方法有顯微鏡測試法、電解測試法、X光螢光測試法、β射線測試法、渦流測試法、滴下測試法等。
其中以顯微鏡測試法最為正確,不過需要時間、設備、技術等支援,不適合檢驗用,一般用來做分析研究之用。
現在大部分都使用X光螢光測試法,因為準確度高,速度快(幾十秒)。
目前業界使用X-RAY螢光膜厚儀的廠牌有德國的FISCHER、美國的CMI、日本的SEIKO,其測試原理與方法大同小異,但由於廠牌不同,多少會有少許誤差,只要使用標準片作好檢量線,作好定位工作,作好底材修正,即可將誤差降低到最小。
电镀中常见的不良原因分析(这些你都能解决了吗)
电镀中常见的不良原因分析(这些你都能解决了吗)电镀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工艺。
电镀生产中发生不良在所难免,不良现象频发会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合格率,造成经济损失。
排除不良是电镀技术人员管理的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平台针对最基础不良现象与原因分析分享给大家1.镀层结合力不好结合力不好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1) 底层结合力不好,该情况大都是前处理不良、基体金属上的油污或氧化膜未除尽造成的。
(2) 打底镀层成份控制不当,如碱铜中铜与游离氰比例不当,有六价铬污染等。
(3)前处理工序中的表面活性剂黏附在基体表面未清洗干净。
(4)腐蚀过度,有些工厂除锈酸的浓度高或不加缓蚀剂也会造成结合力不佳。
2.镀层脆性大造成脆性的最大原因是镀液中有机杂质或有机添加剂过多所致。
有的技术操作人员把添加剂看作是万能灵药,镀层一有问题就加添加剂。
添加剂比例失调或超过允许上限就会造成镀层脆性。
另外,pH 值不正常和重金属离子对镀液的污染,也会造成脆性。
镀层脆性与结合力不好有时很难区别。
一般可这样区别::结合力不好的镀层,能从基体金属上成片撕下,弯曲时镀层不会成粒屑飞出,薄型镀件无嘶嘶声;有脆性的镀层,剥落时镀层不能成片撕下,弯曲时镀层成粒屑飞出,薄型镀件有嘶嘶声。
3.针孔针孔在镀亮镍及光亮酸铜中最多见,通常见到的针孔有下列三种情况:(1)因析氢造成的针孔是锥形的。
(2)因油污和有机杂质造成的针孔是细密不规则的。
(3)基体金属的小凹点所造成的针孔无规则,如苍蝇脚趾,很难认定,须经试验和观看基体表面才能确定。
4.毛刺与针孔不同,可用湿纸揩擦故障处,如故障表面沾有纸屑的是毛刺,不沾纸屑的是针孔。
造成毛刺的主要原因是固体杂质。
(1)镀件本身带入镀液的固体杂质,如铁屑;先涂漆后电镀时,漆膜腐蚀下来的漆粒。
(2)外界混入或阳极溶解时带入的固体杂质。
建议阳极必须用阳极袋包扎。
5.发花发花主要是有机杂质多,镀液成分、光亮剂及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比例失调造成的。
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镀层呈青绿色
镀层呈灰黑色 镀层色泽发白
镀层色泽不均 镀层粗糙
成因及对策 (1)镀液中铜含量偏高。应在镀液中添加适量锌盐。 (2)阴极电流密度偏低。应适当提高。 (3)镀液温度偏高。应适当降低。 (4)镀液的pH值偏高。应使用碳酸氢钠调整镀液的pH值。 (5)镀液中游离氰化物含量偏低。应补充适量氰化物。 (1)镀液中二价锌离子浓度过高。应补充适量铜盐。 (2)镀液温度偏低。应适当提高。 (3)镀液中游离氰化物含量偏高。应补充适量铜盐。 (1)镀液中游离氰化物含量偏高。应补充适量铜盐。 (2)镀液中有砷等杂质污染。应在大电流密度下进行电解处理。 (1)电流密度偏高。应适当降低。 (2)镀液中二价锌离子浓度太高。应补充适量铜盐。 (3)镀液温度偏低。应适当提高。 (4)镀液中游离氰化物或氨水过多。应补充适量铜盐。 (1)镀液中游离氰化物含量偏低。应补充适量氰化物。 (2)镀液中氨水添加不足。应适当补充。 (1)镀液中氰化物含量偏低。应补充适量氰化物。 (2)阳极不清洁。应清洗阳极。 (3)镀液中杂质太多。应使用活性碳滤出杂质。
【2017年整理】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 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着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塬),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塬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 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压伤:指不规则形状之凹洞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本身在冲床加工时,已经压伤,镀层无法覆盖平整2)传动轮松动或故障不良,造成压合时伤到 1)停止生産,待与客户联2)检查传动机构,或更换备品8白雾:指镀层表面卡一层云雾状,不光亮但平整。
电镀失败原因分析报告
电镀失败原因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电镀失败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常见的电镀失败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电镀工程师提高电镀成功率,减少不良品率。
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起到美化、防腐和增加硬度等作用。
然而,电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本文将对电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电镀失败原因分析1. 电流密度不均匀:电流密度不均匀是导致电镀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流密度不均匀会导致部分区域电镀厚度不均匀,甚至出现镀膜不完整的情况。
2. 温度控制不当: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电镀失败。
温度过高会导致镀层结构疏松、粗糙,而温度过低会导致电镀速度过慢。
3. 电镀液配方不当:电镀液的配方直接影响电镀结果。
若配方中的某些成分含量不合适或比例不正确,会导致电镀层质量不达标。
4. 表面预处理不彻底:表面预处理是电镀的关键步骤之一,若不进行彻底的表面清洗、脱脂和去除氧化物等处理,会导致电镀层附着力不好。
三、解决方案1. 电流密度均匀化:调整电镀槽设计,使电流在整个工件表面均匀分布,或采用电镀液循环系统,提高电镀液的对流效果,以达到电流密度均匀的目的。
2. 温度控制精确化:安装温度探针,实时监测电镀槽中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加热或制冷设备,使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
3. 优化电镀液配方:根据具体产品要求,调整电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与比例,确保配方合理,以提高电镀层质量。
4. 提高表面预处理质量:加强表面预处理步骤,确保表面清洁、脱脂和去氧化彻底,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超声波清洗、化学脱脂等。
四、结论通过对电镀失败案例的分析,我们总结了电流密度不均匀、温度控制不当、电镀液配方不当和表面预处理不彻底等常见的电镀失败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只有在电镀过程中严格控制这些关键因素,才能提高电镀成功率,降低不良品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电镀不良对策
教育训练资料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电镀药水异常及人为疏忽所造成。
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予以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的就比较棘手,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也是需要注意的。
下面对电镀不良发生原因以及改善对策进行探讨。
一、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之表面,通常呈粗白状。
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若为素材不良,立即停止生产并通知客户2、电流密度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降低电流3、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发生待温度回升正常范围后再开机4、PH值过高(镀镍、镀金)调整PH值至标准范围5、前处理药水腐蚀底材检查前处理药水浓度或停机后前处理段产品全检二、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有脏污。
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清洗水洗槽2、沾到收料区机械油污将有油污的地方做遮蔽3、素材表面沾有胶状物,前处理无法去除用有机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在地上沾到泥土污物避免落地,数量多时需重新清洗5、导轮上结晶锡渣沾附到端子上浸泡导轮去除结晶物6、羊毛刷布或阳极布纤维检查刷布接触或阳极布有否挂到端子上三、密着不良:指镀层脱皮、起泡、断裂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加强前处理2、导轮打火或长镍、长锡检查导轮与端子接触是否良好,调整,有长镍长锡的导轮更换,定期保养3、产速太慢,表层钝化镀前再次活化4、化学置换反应避免停机5、电压太高(烧焦或发热氧化)降低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6、素材严重氧化先做除锈处理(如化学抛光)7、镀液严重污染更换药水或做药水处理四、刮伤:指镀层表面有刮划痕迹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素材冲压造成的刮伤停止生产,通知品管2、被电镀设备刮伤检查流程,调整治具3、脱脂槽电极打火导致凹洞调整电极五、变形(歪针):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原有尺寸或位置可能导致发生的原因改善对策1、素材在冲压运输中造成变形停止生产,通知品管2、被电镀设备,治具刮歪检查流程,调整治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停止生产,调整盘子4、挤压轮压歪(或打滑)调整挤压方式六、白雾:指镀层表面云雾状,不光亮。
电镀不良之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b.水洗不良
a.
1.检查後调整;
2.检查送风机滤纲及各风嘴,管路有无漏气,不良清洁调整;
b. 检查D4、D5槽之水质、水洗步骤,热水洗温度及水质,不良更换;
7.密着不良
指镀层有剥落、脱皮、起泡等现象
a.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b.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剥锡铅;
c.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d.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e.锡铅结晶物沾附;
a.渍洗水槽并更换新水;
b.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
c.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
d.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数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
e.立即去除结晶物;
5.白雾
a.前处理不良;
b.镀液受污染;
c.锡铅镀层受到强酸腐蚀,如停机时受到锡液腐蚀水洗太脏;
e.立即调整PH值至标准范围;
9.露铜
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於低电流处凹槽处
a.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b.操作电流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c.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a.加强前处理;
b.重新计算电镀条件;
c.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
10.变形刮歪
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原有尺寸
a.素材本身冲床或运输时,即造成形;
b.被电镀设备、治具刮歪如吹氯、定位器、警报器、槽口;
c.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时伤到;
a.停止生产,退回给客户;
b.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及治具;
c.停止生产,退回给客户或适时调整盘子;
11.重熔
指镀层表面有如山丘平原状<似起泡,但密着良好>,只有锡铅镀层会发生
电镀不良之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b.水洗不良
a.
1.检查後调整;
2.检查送风机滤纲及各风嘴,管路有无漏气,不良清洁调整;
b. 检查D4、D5槽之水质、水洗步骤,热水洗温度及水质,不良更换。
7.密着不良
(指镀层有剥落、脱皮、起泡等现象)
a.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b.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剥锡铅;
c.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d.密着不良;
e.电镀时电压过高,造成镀件热氧化、钝化;
f.电流密度过高,致镀层结构不良;
g.搅拌不良,致镀层结构不良;
h.浴温过高,致镀层结构不良;
i.镀层因放置环境较差、时间过久,致镀层氧化、老化;
j.镀层太薄;
k.焊锡温度不正确;
l.镀件形状构造影响;
m.焊剂不纯物过高;
n.镀件材质之影响(锡>锡铅>金>铜>磷青铜>镍>黄铜);
f.重新修正电镀位置,注意电流分布线;
g.检查泸波度是否符合标准,若偏移时须将整流器送修。
15.界面黑线、雾线(通常在半镀锡铅层之界面都会有此现象)
a.阴极反应太大,大量氢氯泡沬浮於液面;
b.阴极搅拌不良;
c.选镀高度调整不均。
a.降低电流;
b.调整PUMP出水量;
c.检查选镀高度,重新修正。
16.镀层暗红
c.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
d.检查传动机构,或更换备品;
e.电镀过程中尽量减少桶量,减少不良。
3.烧焦、变色
a.电镀电压太高;
b.PH值太高。
a.依电镀作业条件标准做规范作业;
b.由现场专员定稽核PH值,温度。
此份为首顾提供
4.有异物
a.水洗不乾净;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
塑料制品表面电镀故障之成因及对策完二、电镀故障的排除的方法来检查镀层的热稳定性能。
在试验中选用得高低温度范围和循环次数,是根据制品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的。
如汽车上使用的零件,在进行冷热循环试验时,先将镀件放入85℃的烘箱中保温1h,取出后在室温中放置15min,然后再放入40℃条件下1h,最后再在室温中放置15min。
如此循环4次,如果镀层表面状态和结合力均无变化则为合格所谓剥离试验,是在制品电镀的样片上切取1!2cm宽的镀层,橇起一头,用垂直于基体的力拉镀层,并测定剥离镀层时所需的力,其单位为kg/cm。
一般剥离在0.45kg/cm以上则为合格。
由于制品成型条件对镀层结合力影响的因素相当复杂,处理较为困难,尚未完待续完!完四、光亮硫酸盐铜常见故障的排除五、焦磷酸盐闪镀铜常见故障的排除完八、氰化镀铜合金故障的排除完完十一、ABS制品表面电镀故障的排除一、ABS制品表面酸性镀铜故障的排除复杂形状塑料大件电镀麻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董兴华摘要从工艺试验和实际生产方面找出了复杂形状塑料大件电镀产生麻点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产生麻点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麻点产生的办法和消除对策。
关键词塑料件电镀麻点对策新研制的电熨斗,有空心手柄、商标凸耳、大平面面积的侧身、散热窗、大穴内空、螺孔、凹槽、盲孔、通孔、非镀绝缘等部位,上壳为ABS塑料,形状复杂,受镀面积10 dm2。
常规塑料件电镀的工艺弊病很多,分析如下:1 麻点产生之因麻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1)基材缺陷;(2)镀液;(3)工艺;(4)挂勾。
1.1 基材缺陷基材产生的麻点由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及操作等造成,分布无规则。
轻微的缺陷孔,可通过电镀的填平将其减轻。
稍轻的缺陷孔,可机械抛磨后进行电镀。
严重的缺陷孔,视用户要求酌情处理。
1.2 镀液及其相关性(1)镀液性能差。
镀液成分含量改变,如酸铜中CuSO4过低,氯离子过高,光亮剂失调(S类光亮剂),表面活性剂过少。
(2)镀液污染。
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法通过,电镀不上镀层。对此,应首先检查化学镀液,适当延长沉积时间,加
厚化学镀的金属镀层;其次,镀件进入镀槽时,应先用0.1~0.22~3A/d㎡的小电
挂具被金属化
流电镀4~5min,然后将电流逐渐递增至正常工艺规范。 (2)电镀夹具接点太少,夹持部位不当。用作塑料电镀的夹具与镀件的接点, 应比金属件电镀的接点多25%,以减少接触电阻。接点的形式最好不要采用点接 触,而用半环形的线接触,这样可以增强导电性,使电流顺利通过。另外,夹 具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因塑料的比重较小,容易受镀液浮力的作用发生摆动而 影响导电,甚至形成双极性,使镀层溶解。但夹具的弹性也不能过大,否则会 使镀件变形。夹持部位不应选在低电流密度区,因小电流处镀层的沉积速度慢, 相比之下,始终处于难以导电的状态,会影响电镀效果。 (3)化学镀后存放时间太长,镀层表面氧化。经化学镀后的制品,无论存放在 空气或浸放在水中,镀层都会发生氧化,影响导电。对于镀铜层氧化膜,可以 在稀硫酸中进行活化处理,但要损失少量的镀层,增加电镀的困难,不过电镀 还能进行。对于化学镀镍层,因镍的氧化层不易除去,较难活化。对此,可将 镀件先在稀硫酸中活化0.5min,然后带酸入槽电镀5min的暗镍,再镀光亮镍, 则可获得正常镀层。 (1)挂具绝缘不良。应对挂具重新进行绝缘处理。 (2)挂具剥离剂使用不当。应换用适宜的剥离剂。 (3)构架浸入粗化液的深度没有金属化溶液高。应适当降低金属化溶液的液面 高度。 (4)挂具设计不当。塑料电镀时使用的挂具,由于制品本身的特点和工艺的特 殊性,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可观察到许多微小的凹坑,但手摸时无粗糙感。这种故障产生在酸性镀亮铜工
序中,其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空气搅拌太剧烈。应停用空气搅拌,采用阴极移动,为了防止产生过多的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塑料制品表面电镀故障之成因及对策一、预处理及化学镀故障的排除待续!或全部沉积不实际生产中都有可能遇到化学镀沉积不上或覆盖不全的现象。
其成因及对策为:上镀层(1)若将经过活化处理后的制品侵入化学镀液中,制品表面根本不发生化学变化,则表明活化不良。
应检查敏化液和活化液的配比是否适宜,操作条件是否得当。
如果敏化或活化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应适当提高温度及延长处理时间。
对于采用胶体钯进行活化处理的制品,制品不沉积不上镀层,还需要考虑解胶是否完全。
若解胶不足,应适当调整解胶溶液配比或提高溶液温度。
(2)若反应只在制品表面局部进行,同时沉积的镀层很光亮,但覆盖不全,组份。
粗化时,制品表面不能过蚀。
d、活化不良。
应及时调整敏化和活化液的组分或换用新液。
e、制品表面出现海绵状化学镀层。
应调制适宜的镀液并降低其沉积速度。
(2)表面线状起泡。
其成因及对策:a、粗化不良。
应适当调整粗化液的配比。
b、制品表面有残留的脱模剂。
应在制品成型时尽量避免使用脱模剂。
c、制品表面有杂质点。
应在制品成型时防止产生这一缺陷。
(3)浇口处起泡。
其成因及对策:a、制品成型时注射压力太高或浇口尺寸设计不当。
应适当调整成型条件及模具设计。
露塑点(4)镀镍溶液中放针孔剂不足或胶质太多。
应适当调整。
(5)制品成型时模具表面光洁度太差。
应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或电镀处理, 提高其表面光洁度。
化学沉铜层表 沉铜层表面若产生能擦去的褐色粉末时,电镀亮层就会影响亮铜层的结合面浮有褐色粉力。
其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末(1)化学沉铜液已分解失效,铜离子在还原过程中生成的铜原子被氧化,使之变成氧化铜,而氧化铜有成为还原铜的结晶核心,使镀液浑浊不清。
应适当降低镀液的pH 值至10左右,并过滤镀液,用比色法补充镀液。
黑色粉化反应速度太快,使镍的结晶粗末松,沉镍层产生结合力差的黑色粉末镍。
对此,应分析和调整沉镍液中镍离子的含量,并合理控制溶液温度及pH值。
电镀不良原因分析与探讨
发生原因: 1.整流器未开 2.导线松脱 3.长金导通 4.料带从导轮脱落 5.镀液未抽上来
金层漏镀
品质问题
原因分析
纠正方法
1. 整流器断电
2. 端子脱离镀金轮
3. 皮带脱落轨道
金层漏镀 4. 镀金液浓度高 5. 镀金液温度高 6. 驱动轮打滑,端子在镀金 液中时间较长
7. 停机时,端子在镀金液中 时间较长
原因: 1.锡液位过高 2.pump流量不稳 3.液面气泡 4.料带从导轮掉落 5.金传动或辅助马
达扭力不稳
四.电镀不良原因: A.电镀膜厚不足:
1.电流密度过小 2.主盐浓度低 3.电镀位置偏移 4.刷镀时,导通 5.多子槽浸镀时,个别子槽液位掉下,泵未打开,或 整流器未打开,或控制开关跳闸 6.走速过快
1.电流密度太低 2.酸含量不足 3.光亮剂不足 4.阳极块不足 5.阳极钝化
三.电镀外观不良品介绍: B.电镀不良:
7.锡镀层烧焦
原因: 1:电流过大 2:光亮剂不足 3:主盐浓度低 4:阳极块不足 5.锡铅酸浓度过高 6.液位下降
三.电镀外观不良品介绍:
B.电镀不良:
8.锡覆盖 停机时,端子在镀金液中时间较长
电镀不良原因分析与探讨
大
纲
一.电镀目的 二.电镀原理 三.电镀外观不良品介绍 四.电镀不良原因 五.常见不良分析
一.电镀目的: 在金属表面披覆一层或多层金属披膜,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
并依据金属披膜的不同,可以增加焊接性,导电性及降低金属表 面磨耗,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二.电镀原理: 利用直流电源的阴阳极反应,将电镀槽液中的金属离子披覆在
G.锡拒焊
1.底镀层太亮
2.光泽剂含量过多
电镀不良之原因与对策
电镀不良之原因与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後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後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镀层检验在电镀业界的镀层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膜厚测试、附着能力测试、抗腐蚀能力测试、抗老化能力测试等;1.外观检查:一般厂家在检查外观比较多使用目视法,较严格则会使用4倍或10倍放大镜检查在许多国际标准规范也是如此,如ASTM;建议作业人员先用目视法检查,一旦看到有疑虑的外观时,再使用放大镜观察;而技术人员则建议必须以50~100倍来检查倍数越高,外观瑕疵越多,甚至分析原因时还得借助200倍以上的显微镜;在电镀层的外观判定标准,一般并无一定的规范,都需要由买卖双方协议;当然表面完全没有瑕疵最好,但这是高难度,不过一般人们对色泽均匀这个定义比较能达成共识,因此汇整以下经常发生的一些外观异常,供参考:1色泽不均,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白雾等2光泽度不均匀,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3沾附异物如水分,毛屑,土灰,油污,结晶物,纤维等4不平滑,有凹洞,针孔,颗粒物等5压伤,刮伤,磨痕,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情形6电镀位置不齐,不足,过多,过宽等7裸露底层金属现象8有起泡,剥落,掉金属屑等2.膜厚测试:镀层膜厚测试方法有显微镜测试法、电解测试法、X 光萤光测试法、β射线测试法、涡流测试法、滴下测试法等;其中以显微镜测试法最为正确,不过需要时间、设备、技术等支援,不适合检验用,一般用来做分析研究之用;现在大部分都使用X光萤光测试法,因为准确度高,速度快几十秒;目前业界使用X-RAY萤光膜厚仪的厂牌有德国的FISCHER、美国的CMI、日本的SEIKO,其测试原理与方法大同小异,但由於厂牌不同,多少会有少许误差,只要使用标准片作好检量线,作好定位工作,作好底材修正,即可将误差降低到最小;3.附着能力测试:或称为密着性测试,方法有弯曲法、胶带法、急冷法、切割法、滚压法等;弯曲法比较胶带法严格,有很多场合胶带法是无法测试镀层的附着力;若使用胶带法必须注意一定要使用与Scotch cellophane tape 同等粘性胶带赛路凡胶,否则会失去测试效果;4.抗腐蚀能力测试:下表为常用的腐蚀试验方法;说明:√为适用,×为不适用1硝酸蒸汽腐蚀实验是测试厚金25μm以上镀层的封孔能力,硝酸浓度为70±1%,温度23±3℃,湿度60%,时间为60分钟;实验後镀层表面不可有深蓝色,黑色腐蚀点及镀层破裂;2二氧化硫蒸汽腐蚀实验是测试厚金及钯镍镀层的封孔能力,根据AT&T钯镍实验时间为30分钟,根据ASTM厚金30μm以上实验时间为23±1小时;实验後镀层表面不可有深蓝色,黑色腐蚀点及镀层破裂;3盐水喷雾实验是测试薄金、镀镍层的封孔能力,氯化钠浓度为5%,实验温度为35℃,实验时间有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实验後镀层表面不可有绿色,白色腐蚀点;4硫化氢蒸汽腐蚀实验是测试金镀层的封孔能力,实验时间为 2小时,实验後镀层表面不可有绿色,白色腐蚀点;5水蒸气老化实验是测试金镀层的封孔能力,实验时间为8小时、16小时;实验後镀层表面不可有白色腐蚀点;水蒸气老化实验是利用沸腾的纯水来蒸烤镀层 ,实验时间为8小时和16小时;目前业界使用最多为盐水喷雾实验和水蒸气老化实验;5.抗老化能力实验:目前做老化实验用途,除了观察表面是否变色,是否有腐蚀斑点外;镀层外观检验范例一、目的:在规范电镀成品外观检验的方法和判定的标准二、检验仪器:1. 肉眼;2. 20倍放大镜;三.检验步骤:1.取样品放在深色背景下,用标准白色光源以垂直方向照射;2.在45度方向距样品一定的目视距离检查3.若在目视下无法判定外观不良属何种不良现象时,可以20倍放大镜观察了解;四.判定方法:1色泽均匀,不可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白雾等的现象; 2光泽度均匀,不可有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的现象;3不可沾有任何异物如毛屑,土灰,油污,结晶物,纤维等;4平滑性好,不可有凹洞,颗粒物等;5不可有压伤,刮伤,磨痕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情形;6电镀位置不可有不齐,不足,过多,过宽等现象;7不可有裸露底层金属现象;8镀层不可有起泡,剥落等密着不良情形;9必须乾燥,不可沾有水分;密着能力实验范例1.折弯实验法:以~4.0mm的折弯器或相当於试样厚度的弯曲半径,将试样弯曲至90度以上,在以50倍放大镜观察弯曲部分的外表面,若无剥离,起皮等现象,即判定为合格;2.胶带试验法:使用Scotch cellophane tape 或其他同等粘性的胶带贴试样表面,粘贴後以垂直方向迅速撕开,并以目视观察胶带上有无剥离金属,若无任何镀层剥离现象,即判定为合格;3.急冷试验法:将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加热30分钟,然後急速冷却於水中室温後烘乾,以50倍放大镜观察,若无起泡,剥离等现象,即判定为合格; 4.绕折试验法:以1mm圆棒对试样做360度绕折四圈以上,绕折的速度,力量需一致,在以50倍放大镜观察,若无剥离,起皮等现象,即判定为合格;。
常见电镀不良原因及对策[1]
常見電鍍不良原因及對策一鍍層品質不良的發生多半為電鍍條件,電鍍設備或電鍍藥水的異常,及人為疏忽所致.通常在現場發生不良時比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電鍍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不良就比較棘手.然而日後與環境中的酸氣,氧氣,水分等接觸,加速氧化腐蝕作用也是必須注意的.以下將對電鍍不良的發生原因及改善的對策加以探討說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狀(1)可能發生的原因: (2)改善對策:1.素材表面嚴重粗糙,鍍層無法覆蓋平整. 1.若為素材嚴重粗糙,立即停產並通知客戶.2.金屬傳動輪表面粗糙,且壓合過緊,以至於壓傷. 2.若傳動輪粗糙,可換備用品使用並檢查壓合緊度.3.電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燒焦) 3.計算電流密度是否操作過高,若是應降低電流4.浴溫過低,一般鍍鎳才會發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開機,或降低電流,並立即檢查溫控系統.5.PH值過高或過低,一般鍍鎳或鍍金(過低不會)皆會發生. 5.立即調整PH至標準範圍.6.前處理藥液腐蝕底材. 6.查核前處理藥劑,稀釋藥劑或更換藥劑2.沾附異物:指端子表面附著之污物.(1)可能發生的原因: (2)改善對策:1.水洗不乾淨或水質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並更換新水.2.佔到收料系統之機械油污. 2.將有油污處做以遮蔽.3.素材帶有類似膠狀物,於前處理流程無法去除. 3.須先以溶劑浸泡處理.4.收料時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氣清潔,浸透量很多時,建議重新清洗一次.5.錫鉛結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結晶物.6刷鍍羊毛?纖維絲 6.更換羊毛?並檢查接觸壓力.7.紙帶溶解纖維絲. 7.清槽.8.皮帶脫落屑. 8.更換皮帶.3.密著性不良:指鍍層有剝落.起皮,起泡等現象.(1)可能發生的原因: (2).改善對策:1.前處理不良,如剝鎳. 1.加強前處理.2.陰極接觸不良放電,如剝鎳,鎳剝金,鎳剝錫鉛. 2.檢查陰極是否接觸不良,適時調整.3.鍍液受到嚴重污染. 3.更換藥水4.產速太慢,底層再次氧化,如鎳層在金槽氧化(或金還原),剝錫鉛. 4,電鍍前須再次活化.5.水洗不乾淨. 5.更換新水,必要時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嚴重,如氧化斑,熱處理後氧化膜. 6.必須先做除銹及去氧化膜處理,一般使用化學拋光或電解拋光.7.停機化學置換反應造成. 7.必免停機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電壓太高,陰極導電頭及鍍件發熱,造成鍍層氧化. 8.降低操作電壓或檢查導線接觸狀況9,底層電鍍不良(如燒焦),造成下一層剝落. 9.改善底層電鍍品質.10.嚴重.燒焦所形成剝落10.參考NO12處理對策.4.露銅:可清楚看見銅色或黃黑色於低電流處(凹槽處)(1)可能發生原因: (2)改善對策:1.前處理不良,油脂,氧化物.異物尚未除去,鍍層無法析出. 1.加強前處理或降低產速2.操作電流密度太低,導致低電流區,鍍層無法析出. 2.重新計算電鍍條件.3鎳光澤劑過量,導致低電流區,鍍層無法析出 3.處理藥水,去除過多光澤劑或更新.4.嚴重刮傷造成露銅. 4.檢查電鍍流程,(查參考NO5)5.未鍍到. 5.調整電流位置.5刮傷:指水平線條狀,一般在錫鉛鍍層比較容易發生.(1)可能發生的原因: (2)改善對策:1.素材本身在沖壓時,及造成刮傷. 1.停止生產,待與客戶聯繫.2.被電鍍設備中的金屬製具刮傷,如陰極頭,烤箱定位器,導輪等. 2.檢查電鍍流程,適時調整設備和制具.3.被電鍍結晶物刮傷. 3.停止生產,立即去除結晶物.6.變形(刮歪):指端子形狀已經偏離原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發生的原因: (2)改善對策:1.素材本身在沖壓時,或運輸時,即造成變形. 1.停止生產,待與客戶聯繫.2.被電鍍設備,制具刮歪(如吹氣.定位器,振蕩器,槽口,回轉輪) 2.檢查電鍍流程,適時調整設備和制具.3.盤子過小或捲繞不良,導致出入料時刮歪 3.停止生產,適時調整盤子4.傳動輪轉歪, 4.修正傳動輪或變更傳動方式.7壓傷:指不規則形狀之凹洞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本身在沖床加工時,已經壓傷,鍍層無法覆蓋平整2)傳動輪鬆動或故障不良,造成壓合時傷到1)停止生產,待與客戶聯2)檢查傳動機構,或更換備品8白霧:指鍍層表面卡一層雲霧狀,不光亮但平整可能發生的原因:1)前處理不良2)鍍液受污染3)錫鉛層愛到酸腐蝕,如停機時受到錫鉛液腐蝕4)錫鉛藥水溫度過高5)錫鉛電流密度過低6)光澤劑不足7)傳致力輪髒污8)錫鉛電久進,產生泡沫附著造成改善對策:1)加強前處理2)更換藥水並提純污染液3)避免停機,若無法避免時,剪除不良4)立即檢查溫控系統,並重新設定溫度5)提高電流密度6)補足不澤劑傳動輪7)清潔傳動輪8)立即去除泡沫9針孔:指成群、細小圓洞狀(似被鍾紮狀)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操作的電流密度太 1.降低電流密度2.電鍍溶液表面張力過大,濕潤劑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電鍍不良之原因與對策
令狐文艳
鍍層品質不良的發生多半為電鍍條件、電鍍設備或電鍍藥水的異常,及人為疏忽所致。
通常在現場發生不良時比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電鍍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不良就比較棘手,然而日後與環境中的酸氣、氧氣、水分等接觸,加速氧化腐蝕作用也是必須注意的。
以下對電鍍不良的發生原因及改善的對策加以探討說明。
鍍層檢驗
在電鍍業界的鍍層檢驗,一般包括外觀檢查、膜厚測試、附著能力測試、抗腐蝕能力測試、抗老化能力測試等。
1.外觀檢查:一般廠家在檢查外觀比較多使用目視法,較嚴格則會使用4倍或10倍放大鏡檢查(在許多國際標準規範也是如此,如ASTM)。
建議作業人員先用目視法檢查,一旦看到有疑慮的外觀時,再使用放大鏡觀察。
而技術人員則建議必須以50~100倍來檢查(倍數越高,外觀瑕疵越多),甚至分析原因時還得借助200倍以上的顯微鏡。
在電鍍層的外觀判定標準,一般並無一定的規範,都需要由買賣雙方協議。
當然表面完全沒有瑕疵最好,但這是高難度,不過一般人們對色澤均勻這個定義比較能達成共識,因此匯整以下經常發生的一些外觀異常,供參考:
(1)色澤不均,深淺色,異色(如變黑,發紅,發黃,白霧等)
(2)光澤度不均勻,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
(3)沾附異物(如水分,毛屑,土灰,油污,結晶物,纖維等)
(4)不平滑,有凹洞,針孔,顆粒物等
(5)壓傷,刮傷,磨痕,刮歪等各種變形現象及鍍件受損情形
(6)電鍍位置不齊,不足,過多,過寬等
(7)裸露底層金屬現象
(8)有起泡,剝落,掉金屬屑等
2.膜厚測試:鍍層膜厚測試方法有顯微鏡測試法、電解測試法、X光螢光測試法、β射線測試法、渦流測試法、滴下測試法等。
其中以顯微鏡測試法最為正確,不過需要時間、設備、技術等支援,不適合檢驗用,一般用來做分析研究之用。
現在大部分都使用X光螢光測試法,因為準確度高,速度快(幾十
秒)。
目前業界使用X-RAY螢光膜厚儀的廠牌有德國的FISCHER、美國的CMI、日本的SEIKO,其測試原理與方法大同小異,但由於廠牌不同,多少會有少許誤差,只要使用標準片作好檢量線,作好定位工作,作好底材修正,即可將誤差降低到最小。
3.附著能力測試:或稱為密著性測試,方法有彎曲法、膠帶法、急冷法、切割法、滾壓法等。
彎曲法比較膠帶法嚴格,有很多場合膠帶法是無法測試鍍層的附著力。
若使用膠帶法必須注意一定要使用與Scotch cellophane tape No.600同等粘性膠帶(賽路凡膠),否則會失去測試效果。
4.抗腐蝕能力測試:下表為常用的腐蝕試驗方法。
說明:√為適用,×為不適用
(1)硝酸蒸汽腐蝕實驗是測試厚金(25μm以上)鍍層的封孔能力,硝酸濃度為70±1%,溫度23±3℃,濕度60%,時間為60分鐘。
實驗後鍍層表面不可有深藍色,黑色腐蝕點及鍍
層破裂。
(2)二氧化硫蒸汽腐蝕實驗是測試厚金及鈀鎳鍍層的封孔能力,根據AT&T鈀鎳實驗時間為30分鐘,根據ASTM厚金(30μm以上)實驗時間為23±1小時。
實驗後鍍層表面不可有深藍色,黑色腐蝕點及鍍層破裂。
(3)鹽水噴霧實驗是測試薄金、鍍鎳層的封孔能力,氯化鈉濃度為5%,實驗溫度為35℃,實驗時間有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等。
實驗後鍍層表面不可有綠色,白色腐蝕點。
(4)硫化氫蒸汽腐蝕實驗是測試金鍍層的封孔能力,實驗時間為 2小時,實驗後鍍層表面不可有綠色,白色腐蝕點。
(5)水蒸氣老化實驗是測試金鍍層的封孔能力,實驗時間為8小時、16小時。
實驗後鍍層表面不可有白色腐蝕點。
水蒸氣老化實驗是利用沸騰的純水來蒸烤鍍層,實驗時間為8小時和16小時。
目前業界使用最多為鹽水噴霧實驗和水蒸氣老化實驗。
5.抗老化能力實驗:目前做老化實驗用途,除了觀察表面是否變色,是否有腐蝕斑點外。
鍍層外觀檢驗範例
一、目的:在規範電鍍成品外觀檢驗的方法和判定的標準
二、檢驗儀器:1. 肉眼。
2. 20倍放大鏡。
三.檢驗步驟:
1.取樣品放在深色背景下,用標準白色光源以垂直方向照射。
2.在45度方向距樣品一定的目視距離檢查
3.若在目視下無法判定外觀不良屬何種不良現象時,可以20倍放大鏡觀察瞭解。
四.判定方法:
(1)色澤均勻,不可有深淺色,異色(如變黑,發紅,發黃,白霧等)的現象。
(2)光澤度均勻,不可有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的現象。
(3)不可沾有任何異物(如毛屑,土灰,油污,結晶物,纖維等)。
(4)平滑性好,不可有凹洞,顆粒物等。
(5)不可有壓傷,刮傷,磨痕等各種變形現象及鍍件受損情形。
(6)電鍍位置不可有不齊,不足,過多,過寬等現象。
(7)不可有裸露底層金屬現象。
(8)鍍層不可有起泡,剝落等密著不良情形。
(9)必須乾燥,不可沾有水分。
密著能力實驗範例
1.折彎實驗法:
以1.2~4.0mm的折彎器或相當於試樣厚度的彎曲半徑,將試樣彎曲至90度以上,在以50倍放大鏡觀察彎曲部分的外表面,若無剝離,起皮等現象,即判定為合格。
2.膠帶試驗法:
使用Scotch cellophane tape No.600或其他同等粘性的膠帶貼試樣表面,粘貼後以垂直方向迅速撕開,並以目視觀察膠帶上有無剝離金屬,若無任何鍍層剝離現象,即判定為合格。
3.急冷試驗法:
令狐文艳
將試樣在規定溫度下,加熱30分鐘,然後急速冷卻於水中(室溫)後烘乾,以50倍放大鏡觀察,若無起泡,剝離等現象,即判定為合格。
4.繞折試驗法:
以1mm圓棒對試樣做360度繞折四圈以上,繞折的速度,力量需一致,在以50倍放大鏡觀察,若無剝離,起皮等現象,即判定為合格。
令狐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