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贝勒亲王是何种称谓,看了就明白了

合集下载

清朝王爷(亲王、郡王)封号、世系汇总(全)

清朝王爷(亲王、郡王)封号、世系汇总(全)

清朝王爷(亲王、郡王)封号、世系汇总(全)庆亲王奕劻怡亲王胤祥(影视形象)荣亲王永琪(影视形象)按照通常的理解,只要是皇帝的兄弟都能称为王爷,按照清朝的制度,王爷是一种爵位制度,只有被封为亲王和郡王的人才能被称为王爷。

亲王和郡王都是皇室爵位,即与皇室有父系血缘关系的人才能被封为皇室爵位,皇室爵位主要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

皇室爵位的取得,分为两种,一种是册封,即直接由皇帝册封为某种爵位,另一种是世袭,亲王的儿子世袭为郡王,郡王的儿子世袭为贝勒,每世袭一次降一等,依次类推。

当然还有一种世袭是铁帽子王,也即世袭罔替,所谓世袭罔替就是亲王爵位可以一直世袭为亲王,永远不降级别,是无上的荣耀。

有清一代,封了很多王爷(亲王和郡王),本文搜集资料,汇总了清朝所有的亲王、和郡王的封号,以飨各位读者。

一、景祖(努尔哈赤的祖父)皇长子武功郡王礼敦(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二、显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皇孙郑亲王济尔哈朗(按济尔哈朗为皇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谥曰献。

馀见简亲王条下。

世袭。

凡封爵屡经降黜而其后卒复原封者,仍按始封年月书之,后仿此)。

皇曾孙简亲王济度(按济度为郑献亲王二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封,十七年卒,谥曰纯。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裔孙袭简亲王丰讷亨,仍追复郑亲王始封原号)。

皇曾孙敏郡王勒度(按勒度为郑献亲王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谥曰简)。

三太祖(努尔哈赤)皇子:皇二子礼亲王代善(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谥曰烈。

馀见康亲王条下。

世袭)。

皇七子饶馀亲王阿巴泰(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康熙元年三月追晋亲王,谥曰敏)。

皇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顺治元年十月封,八年十月以罪赐死)。

皇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八年二月追削封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谥曰忠。

世袭)。

皇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九年三月追降郡王,谥曰通,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亲王原封。

贝勒是什么意思啊

贝勒是什么意思啊

贝勒是清朝皇室的爵位之一,一般为世袭。

满清皇室的爵位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等十二个等级,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会听到“阿哥”、“贝勒”、“郡王爷”等的称呼,这些一般都是皇室成员,除了“阿哥”是一个称谓外,其余都是不同的爵位。

贝勒在宗室的爵位里排名第三,是一个十分尊贵的身份,这个称呼在满文里代表“坚固、结实”的意思。

皇帝的儿子在成年后,皇帝一般会授予他这样的身份,要是没活到成年,皇帝也会追封其为贝勒。

还有一些立了功的宗室,皇帝可以酌情赐予爵位,封为贝勒。

因为清朝的规定是在承袭父辈爵位的时候要降一级,所以郡王的儿子在袭爵的时候,就会直接封为贝勒。

有了贝勒的爵位,就可以享受比较高级别的俸禄和待遇,被允许穿石青色的四爪蟒袍,头上朝冠有二层金龙,并且装饰着七颗东珠和红宝石,还可以领取每年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的俸禄。

如果犯了什么事情被关进宗人府,除非皇帝下命,不然都可以将刑罚折算成钱粮,基本不会受什么苦。

清代的亲王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呢

清代的亲王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呢

清代的亲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呢本文导读:过去的王朝时代,能被冠以亲王封号,都是那些地位显赫的人。

当然,不同朝代也有不同。

有的亲王加封为地方藩王,掌握实权。

有的得到财富、土地,却没有实权。

清朝的做法,跟其他朝代有很大不同。

亲王们可以掌握实权,镇守地方,却没有直接的封地。

除了那些蒙古亲王可能会回到本地,其余基本都住在北京。

而且,清朝的亲王不只是封号,还是爵位。

它的全称是和硕亲王。

这是满语汉译后的称呼。

最早起源于皇太极称帝时期。

皇太极在关外称帝后,将宗室定为九等。

“和硕亲王”位于第一。

皇太极的做法,极大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的惯例。

努尔哈赤时期,最高的爵位是贝勒。

贝勒极为极高,仅次于大汗。

可以左右大汗的决定。

这种做法,极大程度提高了皇帝的地位。

在当时,被加封为亲王爵位的,都是立下功劳的宗室。

皇太极时期,创建基业基本还是要依靠爱新觉罗氏的力量。

加封他们为亲王。

可以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敢于在沙场上冲锋陷阵。

对于军队战斗力,有极大的提升。

而且,这种爵位还是世袭罔替的。

对于宗室内部来说,吸引力极大。

把爵位划分为不同等级,也可以方便皇帝定下严格的规矩,让他们听从号令。

因为分封爵位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如果办事不力,就不会得到爵位。

通过这种办法,清朝提到了宗室的凝聚力。

清朝亲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这种立下功勋被加封的。

他们的范围,也都是局限在宗室内部。

有一些,甚至得到了世袭罔替的权力。

皇太极定下的这套宗室封爵的制度,其实仍有漏洞。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改,直到乾隆时,才趋向完整。

也是在那段时期,出现了“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

他们的爵位可以世代传袭。

而且,拥有极高的俸禄。

亲王每年俸禄一万两白银,五千石白米。

这是明面上的收入。

暗地里又有不可知的贿赂。

晚清时的庆亲王奕劻仅在银行的存款,就有712.5万英镑。

其余财产又不知有多少。

在亲王去世后,还会得到谥号。

这是过去一种极高的待遇。

一般大臣都得不到。

谥号会根据亲王一生的评价,各有不同。

明清爵位

明清爵位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功臣世爵俸禄
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
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也有封世曾孙的例子;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也有封曾长孙及玄长孙的例子;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清代爵位
清朝爵位从系统上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分为12等,每等若干级。12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镇国公、辅国公、“外省”镇国公、“外省”辅国公)
品级:
将军(镇国将军1品、辅国将军2品、奉国将军3品、奉恩将军4品)宗 Nhomakorabea爵。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亲王,二、郡王,三、贝勒,四、贝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九、镇国将军,十、辅国将军,十一、奉国将军,十二、奉恩将军。

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又各分一、二、三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大清会典》所列宗室爵位有十四等级,即亲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世子,郡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长子,但这一制度并没有实行,所以将其略去。

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在清代众多的亲王、郡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八大铁帽子王”。

这八大铁帽子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著,为清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是:1、礼亲王:代善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

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2、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从呱呱落地时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愿,希望他一生快乐幸福。

他37岁受封和硕郑亲王,45岁与睿亲王多尔衮同为辅政叔王,辅佐幼帝福临。

福临亲政后,又晋封叔和硕郑亲王。

他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

济尔哈朗的晚年,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前死后,备极荣光。

在清初诸王中,他虽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运的一位。

3、睿亲王:多尔衮爱新觉罗·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卒于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第一代睿亲王,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多尔衮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聪慧多智,文武双全,助皇太极成大业,功劳卓著。

清朝入关,为摄政王,当时顺治帝福临只有6岁,多尔衮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高领导者。

360年前,多尔衮是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指点江山的主角,360年后的今天,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清宫戏中,他仍旧是最令观众感慨系之的人物。

贝勒是什么意思? 清朝四大贝勒指的是谁?

贝勒是什么意思? 清朝四大贝勒指的是谁?

[键入文字]
贝勒是什么意思?清朝四大贝勒指的是谁?
当我们看清朝宫廷大戏的时候,往往听到“贝勒爷”三个字,我们知道这是对皇室人的一种称呼。

那么,究竟贝勒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的四大贝勒指的又是谁呢?
贝勒的意思
贝勒,是皇室爵位,满语,全称“多罗贝勒”。

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后来成为代宗室封爵的一个等级。

贝勒为第三级,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

清朝四大贝勒
清朝四大贝勒分别指的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四大贝勒是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设立的。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亲王贝勒也是慈禧的情人

亲王贝勒也是慈禧的情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亲王贝勒也是慈禧的情人
导语: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概就是一个掌控生杀予夺大权的清朝末代的最高统治者。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概就是一个掌控生杀予夺大权的清朝末代的最高统治者。

但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情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

说起慈禧的情人如今人们已经知道的有很多,这其中既有经常进入紫禁城的股肱大臣,也有来自英伦三岛的年轻军官;既有宫廷的太监,也有普通的平民。

但是,人们却很少知道慈禧的情人之中还有一位年轻英俊的亲王贝勒,她与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亲王贝勒曾经有一段如漆似胶、香艳无比的忘年之恋。

慈禧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忘年恋情记载在在一份县志上,不读不知道,读后不由得令人深有感触,即使你贵为掌控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太后,骨子里也有那种人性的情感,女人的本真是温婉如水的,即便在强势的女人也需要被激情如火的爱情。

慈禧的这段忘年恋的那个年轻英俊的亲王后裔名叫那尔苏。

那尔苏是来自科尔沁草原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的孙子。

是伯彦纳谟诂的长子。

按照清朝规定,满蒙王公子弟十岁前都送到北京读书,十岁后学习武艺。

那尔苏是有名望的“僧王”后代。

当年,僧格林沁率领清军在山东曹州与捻军打仗时被捻军打死,其子伯彦纳谟诂承袭了亲王爵位,朝廷把伯彦纳谟诂的贝勒衔赐予那尔苏。

就是这个十分幸运的那尔苏,在一次他随父亲拜见慈禧太后时,只。

清代亲王等级

清代亲王等级
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级的领主才可以获得这个爵位。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硕亲王世袭者,承嗣者封多罗郡王。
满语“多罗”,其义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礼的、道的”意思。所以,多罗郡王,简称礼郡王或理郡王。
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异译。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清初,天命年间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崇德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而高于固山贝子。亦用以封蒙古贵族。
不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辅国公(或者称为奉恩辅国公,简称辅国公)不同,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下,镇国将军以上,为第八等爵。八分是爱新觉罗家庭内对分配与待遇的规定。终清之世,宗室之待遇,有所谓“八分”。恩礼所被,以八分为最优。据宗人府事例封爵载: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天聪以后,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清代定宗室爵位为十二等,自贝子以上四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入八分者,得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随旗行走。显而易见,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鲜明的差别。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亲王)、多罗郡王(郡王)、多罗贝勒(贝勒)、固山贝子(贝子)、奉恩镇国公(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清朝皇子的爵位

清朝皇子的爵位

清朝皇子的爵位
清朝皇子的爵位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亲王、郡王和贝勒。

1. 亲王:亲王是清朝皇子中最高的爵位,通常由至亲皇子担任,如太子、皇帝的亲弟弟等。

亲王有亲王府,享有丰厚的俸禄和特权,拥有自己的府邸和数百名随从。

亲王的子嗣通常被封为贝勒,而且可以继承亲王爵位。

2. 郡王:郡王是清朝皇子的爵位之一,通常由皇帝的弟弟或侄子担任。

郡王的爵位较低于亲王,但仍享有一定的特权和俸禄。

郡王的子嗣通常被封为贝勒,而且可以继承郡王爵位。

3. 贝勒:贝勒是清朝皇子的爵位之一,通常是亲王和郡王的子嗣担任。

贝勒爵位相对较低,享有一定的俸禄和特权,但比亲王和郡王的地位要低一些。

贝勒的子嗣通常被封为正白旗的贝子,继承贝勒爵位。

此外,清朝还设有其他较低的爵位,如世子、嫡亲王、亲王的长子等。

每个爵位的具体特权和地位还与其所属的亲族关系和皇权大小有关。

清朝王爷的等级划分

清朝王爷的等级划分

清朝的皇族成员被称为宗室,在这个庞大的宗室体系中,王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爷通常指皇帝的亲属,他们不仅享有尊贵的地位,还有封爵封地及俸禄。

随着清朝皇族的血缘关系不同,王爷的等级划分也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层级分明的封爵制度。

不同等级的王爷,其地位权力和待遇都有着显著差异。

在清朝的王爷中,亲王的地位最高。

亲王的封号一般由皇帝的儿子、兄弟等亲近的血缘关系者获得。

亲王的身份不仅是尊贵的象征,还代表着极高的政治地位。

作为宗室中的最高层级,亲王不仅拥有自己的封地,领取丰厚的俸禄,享有皇家礼遇,还可以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这些亲王常常被视为清朝皇权的延伸,维系着清朝皇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亲王的封号一般不会世袭,而是根据皇族的实际情况由皇帝亲自授予。

郡王是仅次于亲王的等级,通常由皇帝的孙子曾孙等较为远的亲属担任。

虽然郡王的地位不如亲王显赫,但仍然享有一定的俸禄与封地,依旧属于宗室中的重要成员。

与亲王相比,郡王的权力有所缩减,较少参与国家事务,但在地方上仍有相当的影响力。

郡王的封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对皇室血统的延续,意味着皇族成员在国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存在。

在郡王以下,贝勒的等级略低。

贝勒是清朝宗室爵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皇帝的孙辈或其他较远的亲属担任。

贝勒的身份比郡王低,但仍然属于宗室的高层,享有一定的俸禄与封号。

与亲王郡王相比,贝勒的政治影响力较为有限,主要负责一些宗室内部的事务。

尽管贝勒的地位较低,但在清朝社会中,他们依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贝子则是清朝王爷中更为低级的一类。

贝子的爵位通常授予皇帝的曾孙或更远的宗室成员。

贝子的封号虽然依然带有皇家血统的象征,但在实际的权力体系中,他们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待遇也不如亲王和郡王丰厚。

贝子的封号大多是名誉性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持宗室的完整性,维护皇族的尊严。

除了贝子以外,还有镇国公与辅国公两个等级。

这两个等级的宗室成员地位相对较低,通常是远支的宗室或世袭家族的成员。

清朝皇室格格的等级

清朝皇室格格的等级

清朝皇室格格的等级摘要:一、清朝皇室格格等级的概述二、清朝皇室格格等级的划分1.皇后之女2.皇贵妃之女3.贵妃之女4.亲王之女5.郡王之女6.贝勒之女7.贝子之女8.镇国公之女9.辅国公之女三、清朝皇室格格等级的特点与影响正文: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皇室等级制度十分严格。

其中,清朝皇室格格的等级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清朝皇室格格等级进行详细的阐述。

清朝皇室格格等级的划分是根据父亲的官阶地位而定的。

首先,皇后之女被称为“公主”,是皇室中地位最高的格格。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地位尊贵,所以她的女儿也享有极高的地位。

皇后之女通常会被封为亲王,或者嫁给蒙古的可汗等地位崇高的外藩。

其次,皇贵妃、贵妃之女被称为“郡主”。

她们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之女。

这些格格通常会被封为郡王,或者嫁给蒙古的郡王等地位较高的外藩。

再次,亲王之女被称为“县主”。

她们的地位稍低于皇贵妃、贵妃之女。

这些格格通常会被封为县王,或者嫁给地位较高的汉族官员。

此外,郡王之女被称为“郡君”,贝勒之女被称为“县君”,贝子之女被称为“乡君”,镇国公之女和辅国公之女被称为“格格”。

她们的地位逐渐降低,通常会被封为地位较低的官员,或者嫁给汉族的士绅之家。

清朝皇室格格等级制度的特点是地位高低分明,严格按照父亲的官阶地位来划分。

这种制度对清朝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它保证了皇室血统的纯正和皇室的尊严;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社会等级分化,影响了社会和谐。

总之,清朝皇室格格等级制度是清朝皇室严格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

说说清朝的“贝勒爷”们

说说清朝的“贝勒爷”们

说说清朝的“贝勒爷”们(作者:完颜贝子爷)提起清朝的王公爵爷,可能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贝勒爷”了。

但是什么是“贝勒爷”?“贝勒爷”都分为哪些?正统的“贝勒爷”又是什么呢?那些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又不可一世、风风光光的“贝勒爷”们到底长的啥样?今天我来给各位清史爱好者充当个“介绍人”,说说咱们的“贝勒爷”们。

一、成“爵”前的“贝勒”们“贝勒”,满语音译为beile,即金代“勃极烈”的异译,其实是“王”、“领主”、“汗”、“部落首领”等之意。

追溯历史,贝勒最早为两宋时金国贵族称号,如金兀术乃金国贝勒。

到了清入关前以及后金时期,东北地区各个满族或蒙古部落的首领皆称为贝勒,如叶赫部落叶赫贝勒等。

清初时最早的贝勒称号用于努尔哈赤六世祖--“宁古塔贝勒”,努尔哈赤则称为“淑勒贝勒”在《清稗类钞》编纂时,反应清入关前史事的一些典籍与档案文献中,关于努尔哈赤家族成员的称谓关于贝勒的有:大贝勒(如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小贝勒(如大贝勒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二贝勒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三贝勒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四贝勒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和硕贝勒、固山贝勒、贝勒、台吉、阿哥(阿格)等分别。

很多学者和清史爱好者都将崇德前贝勒头衔等于了贝勒爵位,其实这是不对的,这只是一种称谓,并没有“爵”本意之皇帝册封时颁发印章等特权,也不属于宗室封爵。

综上所述,“贝勒”成为爵位之前,按照等级排位大致为:大贝勒、和硕贝勒、固山贝勒、一般贝勒等。

二、成“爵”之后的“贝勒”们崇德初年,制定宗室爵位为九等,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顺治十年,将奉国将军后加奉恩将军;又加亲王与郡王继承人暂时封授的世子与长子爵位;公爵分为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与不入八分辅国公。

乾隆十三年,颁布“钦定爵表”,将宗室爵位列为14等,即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四个封号有啥不一样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四个封号有啥不一样

亲王、郡王、贝勒、贝⼦:这四个封号有啥不⼀样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们,也许还记得这么⼀个细节,那就是康熙四⼗六年黄河发⼤⽔,造成⽆数的灾民流离失所,⽽朝廷却拿不出赈灾的钱粮,最后,由四皇⼦胤禛和⼗三皇⼦胤祥到江南筹款筹粮,才总算渡过了难关;于是,当胤禛上朝向康熙皇帝交旨的时候,康熙皇帝⼀⾼兴,就赐给了胤禛⼀个封号——“郡王”。

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康熙接着⼜对众位皇⼦说道:“你们不要看着四阿哥得了‘郡王’的封号就不⾼兴,现在朕这⾥还有⼀个差事,如果你们有哪位阿哥能够办好的话,朕就封他做‘亲王’”,从康熙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亲王”的地位要⽐“郡王”的地位⾼。

其实,在⼤清王朝时期,除了有“亲王”、“郡王”之外,还有两个清朝特有的称号,那就是“贝勒”和“贝⼦”,那么,亲王、郡王、贝勒、贝⼦,这些都是什么封号,⼜有何不同呢?⾸先,“亲王”和“郡王”都是早已有之的爵位等级,“亲王”起源于秦汉,“郡王”则较晚,⼤约出现在西晋时期。

“亲王”是爵位等级中最⾼的⼀个,它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所以亲王的数量历朝历代也是最少的;⾄于“郡王”的级别,要⽐“亲王”底⼀档,但却⾼于其它的封号,这⼀点,在清朝也不例外,换句话说,“贝勒”和“贝⼦”是要排在“郡王”之后的。

那么,“贝勒”和“贝⼦”之间,⼜有何不同呢?谁的级别较⾼?“贝勒”和“贝⼦”只有⼀字之别,但是它们却是两个等级。

“贝勒”,全称为“多罗贝勒”,是清王朝爵位等级中的第三等级,仅次于“郡王”;⽽“贝⼦”则排在“贝勒”之后,属于第四等级。

说到这⾥,我们对于清朝的亲王、郡王、贝勒、贝⼦这些封号的等级就弄明⽩了,它们从⾼到底依次是亲王、郡王、贝勒和贝⼦。

不过,这虽然被划分为了四个等级,但是它们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皇室成员。

尽管亲王、郡王、贝勒、贝⼦都是皇室成员,但他们的封号却不是乱封的,对于这⼀点,清王朝有这样的规定:皇帝的⼉⼦,可以被封为亲王,没有⼈数的限制;⽽在亲王的⼉⼦中,只能有⼀个⼉⼦被封为亲王,其他的⼉⼦,只能封郡王;同样,郡王的⼉⼦,只能封⼀个为郡王,其他⼉⼦则只能被封为贝勒;⾄于贝勒的⼉⼦,⼀律都是不能再封贝勒的,⽽只能封稍低⼀级的贝⼦。

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

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

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清代共有世袭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称铁帽子王。

清朝的王爷共有二百四十多位,分为十四等,即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多罗贝勒、奉恩国公、奉因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封爵方式有两种,一因军功受封叫军功封,一种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叫恩封。

以军功封者无论王、贝勒均世袭,永不降封。

以恩封者一般则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

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以后则世袭罔替不再递降。

铁帽子王其中八家以军功封爵。

他们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袭罔替王爵四家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清代已有详细的园寝制度,规定了不同爵位王爷坟的建造规格。

随着王爷坟的建立,或利用原有的林木,或在园寝内栽种仪行树,周围栽种松柏树,绿化区域成了严禁民人樵采的准军事区,周围竖立界桩,增加了王爷坟的肃穆气氛。

王爷坟规模大体相同,但也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比如,有的王爷坟附近风光秀丽,如拢驾庄的显亲王丹臻墓。

有的王爷坟则在穷乡僻壤;有的王爷坟没有坟头;有的王爷坟的宝顶4米多高;它们的差异反映出清代王爷的盛兴和衰落,从某一侧面帮助人们了解清代历史暨社会发展的线索。

一、和硕礼亲王(历十代十五王)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二、和硕睿亲王(历十一代十二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德长:仁寿子,和硕睿亲王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三、和硕郑亲王(历十代二十六王)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四、和硕豫亲王(历九代十七王)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五、和硕肃亲王(历九代十王)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丹臻:富绶子,和硕显密亲王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蕴著: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六、和硕庄亲王(历八代十一王)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七、多罗克勤郡王(历十三代十八王)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八、多罗顺承郡王(历十代十五王)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九、和硕怡亲王(历七代九王)允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弘晓:允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载坊:奕勋子,和硕怡亲王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溥静:载敦子,和硕怡亲王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十、和硕恭亲王(历三代二王)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十一、和硕醇亲王(历二代二王)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十二、和硕庆亲王(历一代一王)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贝勒是什么身份

贝勒是什么身份

贝勒是什么身份贝勒是皇室爵位之一,一般为世袭,只有皇上跟亲王的儿子才能称之为贝勒,所以在当时的地位很高。

清代的贝勒是一种爵位,并非正式官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特权的存在。

虽然没有官职但地位很高,有些拥有官职的人还得惧怕三分。

贝勒,作为俗称,就像王爷的女儿被称为“格格”一样。

是清朝时期制定的一种爵位,不是一般的官员比得上的,所以贝勒爷绝对不是好惹的。

贝勒爷在清朝前期地位还算比较高,但到了清朝后期,随着皇室的子孙成员越来越多,爵位制度的不断完善,贝勒爷就没什么地位了。

而且清朝后期为了防止爵位过分泛滥,规定每隔一代降低一级,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亲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

这样一来我们其实能明白这一规定的用意。

这从根本上削弱了除皇上以外亲王各室的权力,从根本上得到了制衡。

扩展资料:历史上著名的贝勒:1、代善(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

满族,爱新觉罗氏。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

初封大贝勒,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

勇武善战,多有战功。

2、莽古尔泰(1587-1632)清初大将。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

少时跟随努尔哈赤征伐乌喇部,英勇善战,连克六城。

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受封为和硕贝勒。

和阿敏,代善,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

莽古尔泰,努尔哈赤五子,领正蓝旗。

3、阿敏清朝初期的大臣。

满族,爱新觉罗氏。

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父亲是爱新觉罗·舒尔哈齐,母亲是那其娅。

因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天命元年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被封为和硕贝勒,号称“四大贝勒”,阿敏以序称二贝勒。

4、爱新觉罗·皇太极女真族(即今满族)出生日期: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边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

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

浅说清代皇子的爵位册封,承爵与俸禄

浅说清代皇子的爵位册封,承爵与俸禄

浅说清代皇子的爵位册封,承爵与俸禄清代宗室封爵共分为十四等,从上到下依次为和硕亲王、世子(亲王爵位继承人)、多罗郡王、长子(郡王爵位继承人)、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其中,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区别,源于努尔哈赤在位时期,曾经任命其子侄中的八位贝勒共同参政议政,包括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等。

八位贝勒地位极为显赫,所以每次举行朝会宴饮之时,都会给予他们特殊的优待,在每次赏赐群臣时,也都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封赏,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种超规格的待遇称为"八分"。

皇太极即位以后,宗室之中逐渐有奉旨特别授予公爵者,也有亲王之子加封公爵者,这些受封者,因为无法与传统的执政八贝勒同日而语,所以一般都无法像八贝勒那样享受超规格的待遇,除非他们日后地位上升,逐渐因功加封为贝子级别,才准许享有像八贝勒那样的特殊待遇。

人们为了在区别这些不享有特殊待遇的公爵,便习惯性地将其称为"不入八分"。

清代官印凡是皇子,年满15岁后,便由宗人府奏请皇帝参照宗室十四等封爵制度予以册封。

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根据皇子的嫡子、庶子身份,以及其受宠爱的程度,予以相应的册封,或为亲王,或为郡王,甚至是贝勒、贝子等。

例如,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康熙帝便曾大规模册封皇子,赐封皇三子多罗贝勒允祉为和硕诚亲王,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为和硕雍亲王,皇五子多罗贝勒允祺为和硕恒亲王,皇七子多罗贝勒允祐为多罗淳郡王,皇十子为多罗敦郡王,皇九子、皇十二子与皇十四子允禵俱为固山贝子。

皇子册封以后,如果生有子孙,其子孙的爵位册封也都有相应的规定。

如果是亲王郡王嫡福晋所生之子,20岁后,由宗人府照例请旨考试。

亲王嫡子,奉有皇帝的特旨,才能册封为世子。

如果是未被封为世子,那么就与亲王其余的儿子一样,经过考试合格,册封为不入八分公。

大清贝勒和亲王到底谁的权利最大,官爵排行榜让你真的是一目了然

大清贝勒和亲王到底谁的权利最大,官爵排行榜让你真的是一目了然

大清贝勒和亲王到底谁的权利最大,官爵排行榜让你真的是一
目了然
在帮助皇帝攻打天下的时候,八旗军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多有功之臣也被纳入到了皇室家族,可以说这是对他们最高的嘉赏!在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亲王和贝勒这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之间到底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要知道亲王的长子是世袭亲王,而其他儿子都被称为郡王。

在郡王中,他的长子称为世袭郡王,其他的儿子都称为贝勒!贝勒的儿子只能叫贝子,由此可见当然是亲王的地位要被贝勒的地位高!
贝勒见到亲王同样要做的是跪地磕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礼节。

然而皇上的其他子孙阿哥,跟贝勒和亲王都没有任何瓜葛!在整个大清王朝中,从上到下只有四大贝勒,六大亲王!
大贝勒是代善,二贝勒是阿敏,三贝勒是古尔莽,四贝勒是皇太极。

在贝勒中,虽然皇太极的排在第四,但是地位却并非极低,后来他继承了大汗的位置!即便如此,他们的地位还是比亲王的地位低,皇太极见到亲王也要礼让三分!
经过时间的见证,一般在清朝不努力的人会座山吃空,贝勒就是其中的一个,当中日关系到了危及时刻,整个大清陷于鸦片之中,贝勒在全国各地不但不提倡禁烟,反而助长洋人的气焰,让他们在中国为非作歹!
由此看来它的官爵也是名存实亡,而真正为大清做出贡献,还是亲王;尤其是统领北洋水师,亲王做了很大的恭喜。

对于贝勒和亲王的关系,估计大家现在也略知一二了!。

郡王、亲王傻傻分不清楚?哪些人可以被封亲王?

郡王、亲王傻傻分不清楚?哪些人可以被封亲王?

郡王、亲王傻傻分不清楚?哪些人可以被封亲王?本文导读:在清朝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听到郡王或者亲王,虽然听起来都很厉害,都属于清朝的最高爵位,但是其中的地位和待遇都有很大区别。

首先亲王和郡王都是清朝时期高级爵位,其中亲王是第一等爵位,在宗室中只有元朝或清朝皇帝的子嗣和兄弟、贵族才能获得的爵位。

无论在蒙古还是在清朝时期,亲王都是仅次于皇帝的爵位,在早期如果没有大功是无法被封这个爵位,而且作为亲王的子嗣也没办法随意继承这个爵位,一般来说都是要削爵。

顺治时期的规定是:被封了亲王的人,最大的儿子是世子,其他的儿子就要被封为贝勒。

而当时的皇子可以通过恩封的方式来获得爵位,一般皇子满十五岁后,就可以去宗人府申请爵位,宗人府再向皇上启奏,但是如果皇上没有同意,那就需要等五年再来申请,反复如此,直到获得为止。

在清朝亲王的俸禄是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可以穿着的龙服: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还有一些比较厉害的亲王甚至可以拿到双倍的俸禄,要知道当时的一品官员一年所能拿到的俸禄也不过是白银18两,还有米粮180斛,一品官员是很难当上的。

所以可想而知两个位置之间的差距,这也是导致后来清朝财政入不敷出,政府被拖垮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在当时这种不公平的制度下,可以说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终点上。

不过在亲王中也有可以世袭的官爵,是要在清朝或元朝做出过特别巨大贡献的人,才可以获得的能传承下去的爵位,让自己的子孙都得到恩惠。

他们在朝廷中虽然俸禄和待遇跟别的亲王一样,但是能够获得的威望还有皇帝对她们的感情和信任,都是其他亲王不能比拟的,因为能获得世袭亲王的人都是战果累累,取得过巨大功劳的元老。

在清朝前期比较有名的就是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勒克德浑等等。

而在清朝中后期又封了几位世袭亲王胤祥、奕訢、奕譞、奕劻。

这样的亲王被称作“铁帽子王”。

而作为郡王俸禄根据户部的规定是郡王岁银五千两,岁米五千石。

可以穿着的龙服: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勒属于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亲王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如果你把这个分成两个级别,那么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级别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如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这个机不清是否是奉国将军了),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其他的两个郡王(郡王忘记是什么称号了)
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云都尉、轻车都尉都是给非皇室成员的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5奉恩镇国公
6奉恩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

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

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

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固伦公主:居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
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
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其子降爵位为郡王其孙降为贝勒等等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们则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的爵位称作铁帽子王有清一代共有12家铁帽子王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10个亲王和顺承、克勤两个郡王。

另外,福康安本非宗室却授封贝子,死后追封郡王。

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公爵
侯爵
伯爵(以上超品)
子爵(正一品)
男爵(正二品)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俱分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
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

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例如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

清代的公爵、侯爵、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

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开始赐予封号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整个清朝只有四人且全都是在乾隆年间,分别是:
一等诚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满洲镶黄旗属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一等诚谋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广庭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其父大学士阿克敦阿桂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与和珅关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一等嘉勇忠锐公姓富察氏名福康安字瑶林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儿子傅恒是乾隆帝皇后的弟弟封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学士(此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最高等级傅恒死后无人再得此大学士级别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福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

福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傅恒死后,他承袭一等忠勇公。

福长安在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他监督和珅自尽,但并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福康安最得乾隆帝宠幸,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福康安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台湾林爽文为乱,命福康安为将军平叛,进一等嘉勇公平廓尔喀,加赐福康安一等轻车都尉,安南国内乱,命福康安去广西,途中病,命御医往视,加封嘉勇忠锐公。

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

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

一等武毅谋勇公姓吴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族孙。

(三)蒙古爵位: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

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

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

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

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

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

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

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

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

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

盟设正副盟长各一。

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

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

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政府的中间人。

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

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

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

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

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

无塔布囊,有台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