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15戊戌变法课件岳麓版选修1
• 2.尝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教材第105页)
• 提示 大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 的社会变化规律。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任天为 治”、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 “以人持天”、“与天争胜”,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 生存发展。
• 3.想一想,强学会有哪些作用?(教材第106页)
• 提示 一方面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 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一时刷新了社会风气; 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 各异、政见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 4.想一想,支持变法的都有哪些人?为什么慈禧 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教材第108页)
• 5.这些问题说明什么?(教材第109页)
• 提示 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且有总后台慈禧 撑腰,光绪帝的权力有限,变法与反变法斗争异常激 烈;也反映出维新派急于求成,在变法进程上缺乏通 盘考虑,应循序渐进。
• (3)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 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戊 戌变法历时103天,史称“__________”。
百日维新
•(4)内容
颁布新法
政 治
允许官民__上_书__言_事____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 经 总局,奖励_农__工_商__业____的发展; 济 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
•(2)主要依据: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 次革命运动。
• 【史论归纳】
• 1.判断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理由
• (1)从领导者看,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 新派的代表。
• (2)从目的看,维新变法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和发展资本主义。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x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提示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工业化进程远远落 后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根据史料二回答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俄国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加速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
26 提示
史论总结 克里木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1)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加重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 皇的专制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巩固统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了 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 导 致 俄 国 的 国 际 地 位 一 落 千 丈 , 失 去 了 欧 洲 的 霸 主 地 位 。 俄 国 从 1815年组建“神圣同盟”开始,就充当了欧洲的霸主,对各国的革命 运动进行干涉,充当欧洲的宪兵。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失去了干 涉别国内政的可能性,俄国国际地位下降,欧洲霸主地位丧失。
俄国 帝国主义 战争
战败
再次动摇了 沙皇政府的 根基
开始于“ 流血星期日 ”
1905年
资产阶级性质 遭沙皇 沙皇政府再
事件,城市罢工、罢课;
革命
的革命
镇压 次进行改革
农民暴动;军队哗变
17
五、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目的:稳定农村社会基础,保护 贵族地主 利益,扶持富农。 2.内容: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 村社 ,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 的份地。
对比项 生铁产量 铁路里程
俄国 26万吨 1 500俄里
英国 385万吨 15 000俄里
比例 1∶15 1∶10
史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 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②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5课 戊戌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2.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 “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 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 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19世纪60、70年代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3.洋务运动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出路。
王韬、郑观应等
早 期 维
1.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国人“商战” 新
2.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思
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
想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1)掌握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分析其特点。
(1)《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概念解析 (2) 对比: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
(1)对教材中关于本课所引用的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2)和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相比,戊 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评价?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 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
复借用西方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和必然性。
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预设问题)
和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改革或 革命相比,戊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链接高考
1.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 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如何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 (共37张PPT)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政治:政局动荡,矛盾激化
2、经济:包税制下经济残破
材料2:他们向领地内的农民征收远远多 于上交政府税款的赋税 ……包税人在夜 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 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 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二措)施政治方面 内容
改革 行政 制度 政治
中央设高级 国务会议
简化地方 行政区划
大力压制马木路
克势力
整顿治安, 消灭盗匪
影响
确立统一 的中央集 权体制
稳定了社 会秩序
撒拉丁城堡 撒拉丁城堡大屠杀
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军事顾问在一起
在沙漠中进行训练的埃及军队
(措 三)施军事方面 内容 创建步兵学 校,加紧征兵
(一)经济方面
1、农业:废除包税制,先将包税地收归国有,
后又逐步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措2、施工业:措施内及容影响
影响
经济
发展机器 工业创办 近代工厂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促进民 族经济
农副产品 发展
加工工业
培养本国技师,学习 加快埃
西方先进技术
及近代
行政手段减少进口, 化进程
保护民族工业
阿里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等
政治上,对外—战—争英征国旅收行苛家重兰恩赋役,强制参
军,激化阶级矛盾。
材料8:阿里的迅速扩张与英国的殖民利益发生了 严重冲突,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扩张欲望强 烈的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利益。……1838年,英 国和奥斯曼帝国签订条约,规定对进入奥斯曼帝 国的所有商品只征收5%的关税,废除奥斯曼帝国 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 自由经商。阿里拒绝这个条约。第二年,就爆发 了埃及与英、土之间的战争。阿里被迫答应一切 不平等的条件。从此,阿里一度建立的大“帝国” 不复存在。英国等欧洲列强的势力进入埃及,工 艺品的涌进埃及,埃及的原料和农产品被欧洲商 人大量运往国外,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岳麓版选修1 (1)
幕府统治的危机
1.政治
幕府专制,天皇无权;士农工商的等级身分制束缚;国内阶
级矛盾尖锐。
2.经济 重__农__抑__商__政策制约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发展。 3.外交 __闭__关__锁__国__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4.矛盾 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希望改变现状。
[答案] 西方列强采取经济和宗教形式开始渗透日本社会;幕 府统治者害怕西方势力危及自身统治。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结论形成]
1.时代背景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改革的必要性
(1)内忧:幕藩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
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
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探究分析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 [答案] 学习西方时不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 有侧重地吸收。
材料三 明治维新期间,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 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 进入先进的欧洲。
(3)根据材料三说明日本“脱亚入欧”的进步性。 [答案] 日本的“脱亚入欧”在当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符合社 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日本的崛起。
清单七 明治维新的评价
1.历史作用
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对日本
①政治:结束封建割据 状态,建立起亚洲 第一个立宪国家,走
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②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迅速成为先进
_工__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对亚洲: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为亚洲 邻国 仿效。
2.作用
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16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一课件
答案
反对外来侵略,推翻幕府统治。
答案
拓展点拨
“黑船事件”是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黑 船事件”后,日本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整个日本社会危机的 进一步加剧。部分先进的日本人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和大洋彼岸那个 世界的差距,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重点精讲
答案
概念阐释
幕藩体制:日本17世纪建立的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制度。在这种体制
下,幕府是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其统治者为将军;各藩的统治者为大名,
效忠于幕府,有很大的独立性。
归纳比较
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同点是什么? (1)从根源上看都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目的都是防止外来势力的入侵,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上都是严禁本国人民和外国进行交往和贸易。 (4)结果都造成国家的与世隔绝,成为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
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思考 (1)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状况: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学案16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一)
课标要求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
尖锐。
学习·探究区
1.政治:幕府统治下森严的等级身份制度和幕藩体制的推行导致社会矛盾 2.经济:土地归 领主 所有和 重农抑商 政策的实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 义因素的充分发展。 3.外交: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 4.文化:洋学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和日本的落后。 5.思想上: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对内广开言路,改革 幕政 ,对外通过开国, 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维护 民族独立,实现了日本由锁国到开国 的思想转变。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讲义岳麓版选修1
单元学习总结一、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三点认识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
(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
(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
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
二、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四国近代化改革1.四国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因素是本国农奴制的落后与对外争霸战争的失败。
2.四国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但其性质却不同。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虽然也有发展近代工业的举措,但是属于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他三国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阶级是沙皇政府,但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四国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其他三国都涉及土地制度。
改革多涉及政治改革,都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但从实施的举措看,日本明治维新更为彻底,成效也最为显著。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各自国家近代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整合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整合岳麓版选修1[网络构建][考题例证]例1 (2014·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得很不彻底。
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对手,第二小问主要从克里米亚战争时的俄国社会背景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
第(2)问首先解释农奴制改革延缓革命的原因,主要应从改革对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巩固沙皇统治的作用这两个角度分析;然后解释改革并不能消除革命的原因,主要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英国、法国。
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三点即可)例 2 (2015·江苏卷)“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整合 岳麓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整合岳麓版选修1[网络构建][考题例证]例1 (2014·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得很不彻底。
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对手,第二小问主要从克里米亚战争时的俄国社会背景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
第(2)问首先解释农奴制改革延缓革命的原因,主要应从改革对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巩固沙皇统治的作用这两个角度分析;然后解释改革并不能消除革命的原因,主要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英国、法国。
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三点即可)例2 (2015·江苏卷)“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课件岳麓版选修1
第一页,共23页。
内容索引
知识(zhī shi)导图 整体 架构
线索(xiàn suǒ)归纳 思维整合
学会(xuéhuì)解题 体验 高考
第二页,共23页。
知识(zhī shi)导图 整体架构
第三页,共23页。
第四页,共23页。
线索归纳(guīnà) 思维整合
第十一页,共23页。
四、日本明治维新(mínɡ zhì wéi xīn)与1861年俄国农奴
制改革的异同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Hale Waihona Puke 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木
幕府危机的总爆发
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
不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 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强国力,维护
第五页,共23页。
一、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三点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 (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fǎzhì)取代人治,建立资 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第六页,共23页。
3.对不同道路(dàolù)的理解 (1)不同道路(dàolù)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 (2)决定不同道路(dàolù)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 (dàolù)也必然不同。 (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dàolù)。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 谐共存。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岳麓版选修1
2.四国改革的相似内容 (1)经济上: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发展机器工业,或 者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如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 化工厂,并采用行政手段发展民族工业;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日本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中国维新变法也采 取了许多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等。 (2)政治上:大都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体制。如俄国的司 法改革与地方自治;埃及加强中央集权;日本废藩置县,建立 中央集权的体制;中国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
(3)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实现了近代化。
(4)戊戌变法体现了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是一场政 治改革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倡新学,兴民权, 促进中国人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俄国农奴制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
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工业文明冲击下俄国、埃及、日本和中国的改革 1.四国改革的共同背景 (1)外部危机:19 世纪以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许多国家展 开并完成,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工业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随着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欧美列强加紧了在全球的侵略和扩张。这样,亚非 拉大多数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落后国家,一方面面临着资本主 义国家武力侵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受 到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如埃及遭受英法等国家殖民侵略、日本 与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 危机等。近代化的改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2)内部危机:外部的危机激化了各国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 各国内部危机重重,腐朽落后的制度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威胁 着统治者的统治。如俄国的农奴制是经济、军事落后的根源,埃 及马木路克的黑暗统治和包税制、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还有中国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等,这些都阻碍了进步因素的发展,违背了历 史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化改革成为各国富强、进 步的必由之路。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课件岳麓版选修1[1]
第一页,共38页。
目标导航 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及其特点,分析其在变法中的作用。(重点) 2.综合(zōnghé)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难点)
第二页,共38页。
内容(nèiróng)索引
自主(zìzhǔ)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 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lǐjiě)重要史料史论
改革科举制度,废
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
育方面
除_八___股___(bāgǔ)
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fādòng)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处死,
史称“
戊戌”六。君子
思维(sīwéi)点拨
提示 原因: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 经验。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 行的变法(biàn fǎ)措施。
第二十八页,共38页。
提示
史论总结 戊戌变法的特点及失败的原因 (1)特点 ①目的上,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推行者上,由没有实权的皇帝(huángdì)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 弱。 ③方式上,变法要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 进行改革。 ④内容上,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体现了改 革的不彻底性。 ⑤推行范围上,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
第二十页,共38页。
问题思考(sīkǎo) (1)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时局图》的?结合史料一概括帝 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12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ppt版本
谢谢
律师制
城市杜马 主导地位
知识点三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背景:1905 年革命
①1905年1月22日,_圣__彼__得__堡___工人
请愿游行,遭到沙皇政府镇压,
导致“_流__血__星__期__日___”事件。
②“流血星期日”事件引发了全国民众的愤慨,
(1)概况
各地城市罢工、罢课,甚至组织工人阶级自治
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
政治 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 近 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 代化 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
息。
内容 军事近 代化 教育近 代化
思想近 代化
影响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 管理体系。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 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 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与西方国 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主题一 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主题二 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 Nhomakorabea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内容
影响
农奴制的废除使农奴获得了自由,为资本主义 经济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 近 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 代化 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社会背景 (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强。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 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 (1)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改革派掌握国家政权,改革的 阻力相对较小。 (2)中国: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改良派没有发动群众。
8
3.从四国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 其他三国都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多涉及政治改革,都大力发展近代工 业,但从实施的举措看,日本明治维新更为彻底,成效也最为显著。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各自国家近代化的发展。
6
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 (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 (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 路也必然不同。 (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 和谐共存。
7
二、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四国近代化改革 1.四国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埃及穆罕默 德·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因素是本 国农奴制的落后与对外争霸战争的失败。 2.四国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但其性质却不同。埃及穆罕默德·阿里 改革虽然也有发展近代工业的举措,但是属于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他 三国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阶级是 沙皇政府,但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审题思路 答卷实录 实录点评 规1范6 作答
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方法 近年来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命制试题, 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 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 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 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 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 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 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单元学习总结
1
内容索引
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 思维整 合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2
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3
4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5
一、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三点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 (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 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 等。 2.近代化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 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 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5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 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10
3.国际环境 (1)日本: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还未形成,西 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 的国际环境。 (2)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 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 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4.措施的实施 (1)日本:强制推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2)中国:各地方官托词抗命,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22
本课结束
23
11
四、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
幕府危机的总爆发
木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
不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 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强国力,维
同 目的
外来压迫
护自己的统治
点
侧重于农奴制改革,也在政治体制、
21
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 题意——紧抓“题眼儿”,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 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 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 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办法:注 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 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办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
全面涉及政治、经济、
内容
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
军事、文化等方面
了改革
12
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相同点 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
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3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14
例题 (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 空疏迂谬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