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和方式
课堂提问的要求和原则
![课堂提问的要求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6aa4e17e21af45b307a8b2.png)
课堂提问的要求和原则
课堂提问的要求:
(一)设问得当。
设问的时候,要考虑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知识内涵和知识的联系,又能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开阔视野,获得能力。
(二)发问巧妙。
发问能很好地切入到知识的内涵,一语中的,与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课堂的思维实际巧妙结合。
(三)启发诱导。
提问,能引导学生从恰当的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一步一步地解开知识的之谜,最终获得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归纳总结。
课堂提问能很好地归纳知识的特点,总结出知识的特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提问应有充分的准备。
课堂提出什么问题,备课的时候要有通盘的打算,并考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哪些情况。
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某一问题由哪一知识层次的学生回答,这些都应该有所考虑。
(二)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活动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所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堂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所有的问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三)提问宁精勿滥。
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提的问题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练,一个问题解题能使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能准确理解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思维能力,这是最高超的提问高手。
(四)提问应兼顾各种类型的问题。
提问不能片面,应该全面的关注各种问题。
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f3bfcb777232f60dccca13c.png)
课堂提问的原则
要使课堂提问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是一个关键。
设计课堂提问一般要遵循三个原则:
1、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即注意科学性。
设计提问,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识块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问题序列,作到心中有数。
2、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
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有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
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或给学生造成重负担,挫伤其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
只有遵循以上两个基本原则,科学地设计问题序列,才有助于实现提问的目的,在探求知识的拼搏中,为学生点火、铺路、导航。
3、有效提问还需要倾听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d976f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e.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向学生索求信息和表达观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1. 充分引导思考: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目标明确: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自己想要学生通过提问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在提问时,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问题的背景,然后提出具体的问题,最后总结思考的结果,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明确问题的目标。
3. 鼓励多样性回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给出各种不同的回答,而不仅仅是一种“正确”的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促使学生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4. 适度挑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挑战学生。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如果问题过于困难,学生可能会感到无力解答,产生挫败感。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度调整问题的难度,使学生感到思考的乐趣。
5. 激发讨论与合作: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合作。
教师可以提出争论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支持。
6. 及时反馈和引导: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的回答反馈和引导。
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正确的回答,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对于错误或不完整的回答,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和重新回答问题。
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避免追求快速回答而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原则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c8624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c.png)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1.明确提问的目的:在提问之前,你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以便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你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或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提问要符合学生的水平:提问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问要注重多样性:单一类型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5.提问要注重启发性和引导性:好的问题应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同时,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你也需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提问要注重实际应用:将问题与实际生活或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提问要注重循序渐进:问题的难度应该逐渐递增,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8.提问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提问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提出带有歧视或偏见的问题,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
动。
9.提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
![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dad92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a.png)
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而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课堂提问。
本文将介绍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一、基础类型基础类型的提问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和填空等题型。
这类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这类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以确保问题的适宜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以避免学生失去信心。
例如:1、教师问:“什么是细胞?”学生答:“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对)2、教师问:“15乘以15等于多少?”学生答:“225。
”(对)二、引导类型引导类型的提问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某个问题,或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活跃课堂氛围。
设计这类问题时,教师需要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以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请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分享)2、教师问:“请同学们谈论一下,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最有趣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三、策略类型策略类型的提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这类问题可以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问题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例如:1、教师问:“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测试学生的解题策略)2、教师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是如何高效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四、总结通过以上三种类型的提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课堂提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不能死板硬套。
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以便他们能够充分考虑问题并组织答案。
2、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8182b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6.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
而如何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和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因此提问的内容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
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不是为了让学生回答而提问,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提问要适度。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适度,不宜过于频繁和过于简单,也不宜过于艰深和抽象。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问题,把握好提问的频率和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
第四,提问要包容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提问时要包容不同的答案和观点。
不应该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
第五,提问要引导性。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提出问题,又要适当地给予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给予肯定、纠正或进一步引导,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路径。
第六,提问要交互性。
课堂提问不是单向的,而是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详细阐述,扩大问题的范围,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这样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七,提问要系统性。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地安排和设计问题,把提问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中,让问题和答案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和学习。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
1.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方式分别有哪些?
![1.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方式分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bbfba3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f.png)
1.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方式分别有哪些?答原则:1.启发性原则2.预见性原则3.循序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类型:1.识记性问题2.理解性问题3.探究性问题方式:1.对问与齐问2.正问与反问3.直问与曲问4.设问5.追问2.课堂提问中问题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答 1.课堂提问要引起学生的兴趣2.课堂提问要引发认知冲突3.课堂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3.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答合作,作为现代社会应有的工作方式,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高效,更在于它是一种用开放的心态接纳别人,一种尊重、谦让、求同存异的人际交往方式,它体现了人类不断进步,为走向更高的文明水平所做的努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支柱之一。
因此,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与策略体系已在我国新课程中正式提出。
另外,数学学科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合作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又一个新且热的课题。
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具有几个基本的要素:具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正相互依赖关系;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每个成员都有相同的成功机会以及小组自评。
4.合作学习的策略有哪些?答 1.协商法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交流合作的机会。
但在讨论过程中,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常常会把自己的意见抢先说出来,使得其他程度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
所以协商法是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再从中选优。
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互相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也可男女生互相提问。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553e5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0.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问并非一种随意的行为,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提问应该设计有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有层次的,即从浅层到深层,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浅层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深层的问题则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分析。
如果提问没有层次性,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无法理清思路。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问题的层次,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知识。
提问应该鼓励多样性。
多样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促使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对比分析、设想场景应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多样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尽量设计多样性的问题,避免重复性的提问,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提问应该注重互动性。
互动性的提问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提问之后,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师也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反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互动性的提问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尊重学生的思考,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四,提问应该打破传统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提问往往是教师单方面提问,学生单方面回答,缺乏灵活性。
而现代教学更倾向于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形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打破传统的提问模式,采用更灵活多变的提问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提问应该注重情境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结合当时的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情境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3ffec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9.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有助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提问方式和原则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课堂提问的原则:1. 开放性原则提问应该是开放性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而避免提出封闭式的问题,封闭式问题通常只需要简单的回答“是”或“否”,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提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而是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自由思考和表达。
2. 渐进式原则提问应该是渐进式的,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理解。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以引导学生逐步从表层的知识向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迁移。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关联性原则提问应该是关联性的,能够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学生的实际经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提问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4. 全面性原则提问应该是全面性的,能够涵盖知识点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问题,涵盖知识点的各个方面,以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知识。
提出全面性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能力。
5. 激励性原则提问应该是激励性的,能够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回答,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激励性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043c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0.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1. 提问必须具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必须任务明确、针对性强,能够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掌握关键知识点。
只
有当提问具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确定后续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提
供指导。
2. 提问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
有时候必须从易到难的方式,逐步展开提问内容,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点,再深入探讨,
对于新知识点要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来提高掌握水平。
3. 提问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
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内容的提问,如填空、选择、问答、解答等,通过多种
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带着疑问和思考来听讲、思考和回答问题。
5. 提问应注意措辞
课堂提问应该注意措辞,不能涉及到让学生难以理解、不利于掌握知识点的内容,提
问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句式简单易懂。
同时,要避免使用一些含糊不清或具有误导性的提问,也要注意提问方式的礼貌性,尊重学生,不要过于强调学生的错误或不足。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8c30f5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f.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教师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1. 开放性问题: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问题,即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对于一个历史课的问题“为什么发生了这场战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 渐进式问题:渐进式问题是一种渐进发展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从基础开始,逐步建立知识结构。
3. 鼓励多样化回答: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多样化的回答,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习惯。
4. 细致的引导: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细致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示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回答问题。
5. 表扬和批评并重: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不仅要表扬学生的正确回答,还要给予在错误回答中发现错误的学生积极的评价。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6. 确保全员参与:课堂提问应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析。
7. 尊重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回答,避免质疑或批评学生的观点。
即使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应该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直接批评。
论文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原则
![论文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40e85320c22590102029dfa.png)
大学学年论文题目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原则学生指导教师年级专业系别学院论文提要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手段.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旧知识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推理、学习小结、指导练习及学习方法时,都需要使用这一手段。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本文根据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解,提出了实施课堂提问的技巧和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说明。
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原则摘要:问题是思维的向导。
科学、巧妙的设计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堂提问不仅要把握时机,简单扼要,还应具有目标性、启发性、趣味性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字:课堂提问技巧原则实践表明,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科学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的思维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果。
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活动。
一、课堂提问的技巧(一)把握时机一个适时的设问,可以在学生脑海中掀起风暴;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
因此,教师要精心把握提问的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提问。
一般情况下,教师关注的方面为: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思维局限于狭窄范围、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即为发问的时机;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吻合。
例如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教材易出错处、课堂结尾处等都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的提问.(二)简明扼要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精炼扼要,言简意赅,既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抓“要害”,带全局.这样的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b6e85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0.png)
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方式。
以下是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提问应包括各种类型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多元选择题等,既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启发性原则:提问应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针对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提问,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适度性原则:提问应适度,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应对,同时也要让学生遇到一定的困难,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5.鼓励性原则:提问应该注重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 1 -。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一般原则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一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ef20c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3.png)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一般原则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提问中,提问的问题往往会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一般原则。
一、提问的目的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
二、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形式有多种,包括随机提问、点名提问、自愿回答等形式。
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合和学生群体。
其中,随机提问是最常用的形式。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只关注准备好的问题而忽略其他问题。
三、提问的内容提问的内容应该涵盖物理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观点、结论、实验数据等。
提问的问题应该体现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能力。
四、提问的方法提问的方法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在提问过程中,可以采用批判性提问、启发式提问、探究性提问等方法,通过巧妙的引导,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提问的难度提问的难度要适中,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特点,采取不同难度的问题,避免产生一刀切现象。
提问的量度要适度,不宜过多或过少,以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问的频次和次数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进度来确定。
七、提问的对象提问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但也不排除对同事和其他群体进行提问,提问的对象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表达方式,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该符合学科性质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挑战性、适度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实践,才能逐步提高提问质量,为学生学习量身定制。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2a33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6.png)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教师来说,提问也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一、问题明确具体在课堂提问时,问题要尽可能明确具体,不要过于笼统或模糊。
因为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无法正确回答。
不宜问“谁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的羞涩和无所适从。
一个好的提问应该是直接的,例如“请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了哪些仪器?”,这样的问题直截了当,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问题差异备选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尽量提出多种答案的问题,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或者有多个答案的情况。
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讨论中去,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解答。
可以提出“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的办法?”,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问题循序渐进在问题设置的顺序上,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不可以一开始就提出难度过大的问题,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教师应该从易到难,由表及里,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先从简单的题目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问题。
四、问题关联学生生活教学中提问的问题最好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更有助于他们理解问题的内涵。
如果问题与学生无法联系,他们就很难找到答案,也不会产生思考的动力。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问题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在讲解环保问题的时候,可以提出“你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这样的问题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更好地引发他们的思考。
五、问题关注学生成长在提问时,要重视学生成长,不能过分追求一时的答案。
课堂提问的类型和原则
![课堂提问的类型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9b38c76f46527d3240ce066.png)
课堂提问的类型和原则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巩固所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课堂提问的类型:1.复习式提问新知识是和学过的知识互相联系的,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扼要地设计一些问题,既能复习旧知识又能导入新课。
2.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是课堂提问的核心,问题富有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问。
其次,要趁热打铁,问题要在关键时刻提出来,下“及时雨”。
当学生思考问题处在平静的状态时,用提问巧设疑问,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思维处于疑惑不解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
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里也穿插讲一些成语典故、诗词格言、名人轶事等,以丰富所学的内容。
讲述后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事例去认识、去理解教材内容。
这样做,事理结合,学生的兴致较浓,对教材的内容理解较深刻。
4.定向式提问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
因为,想问题总要有个过程,故称之为“思维过程”也叫“思路”。
每件事都有一个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的过程。
既然是过程,就有一个从什么地方起,朝什么方向去,到什么地方的问题,这就是定向思维。
与这种定向思维相对应的提问方法便是“定向式提问”。
5.应变式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师处理这种情况时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地否定学生的答案,二是过早地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
前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后者则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两者都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堂课,学生有问必答,对答如流,未必是堂好课。
反之,学生能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反倒是堂好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和方式
课堂提问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驾驭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以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然而,课堂提问又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如果提问得当,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白白浪费时间。
那么,应如何提问呢?笔者在此对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做了简单的剖析。
、课堂提问的原则
要想达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
则。
那么,课堂提问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思
考、去发现。
提问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式问答,这样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让学生自己去回忆,去演示,去查阅,去观察,去解决,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作用。
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已解决的问题和答案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逐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最后,教师还要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选取些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二)提问要重点突出
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但并不是教学的所有内
容。
课堂上时间有限,提问的重点应放在那些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提高课堂效率,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三)提问要有层次,但无定人
教师提问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教师要紧扣教材重点、
难点和关键,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出一系列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的问题,这样既能有明确指向,打通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序地思考,实现能力的良性迁移,又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激情,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
无定人,就是使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提到,调动所有学生
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提问的总是固定的学生,那就无法调动所有学生的激情和参与意识,使他们有一种“旁观者”或“隔岸观火”的感觉。
教师提问的难度应因人而异,兼顾各种水平的学生,使每位学生觉得只要努力,都能完成交给的学习任务,都有一种成就感。
这样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提高。
四)提问用语要简单明确
教师提问时应该用简单明确的语言,使学生一听就明白
教师问的是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
特别是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避
免出现“用生词提问生词”这种情况,这样只能会使学生摸不着头
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
一)简单的是非判断性问题
在这种提问的基本形式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基本内容
和所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出一些易于弄混搞错的问题,让学生
进行辨别比较,断定所给命题的对错。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大有好处的。
教师利用这种方法
时,所提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不能提那些过于直白简单的问
题。
二)综合的叙述性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进行,例如,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反映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感?”“你能对本文内容写一篇100 单词的summary
吗?”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
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拔高的述理扩散性问题
其常见形式包括“为什么……?”“如果……可不可
以?”“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类问题要求学
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回答这一类的问题,可以
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想法和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记忆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根据提问的时间和作用来划分,提问可
以分为以下几
种。
(一)导入式提问
这种提问一般在导入新课时进行,它可以激发学生对新
课的兴趣。
(二)讲解式提问
这种提问一般在讲解过程中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
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三)复习式提问
这种提问一般在讲完课文后进行,目的是检查和巩固学
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采用什么方式应
根据提问内容、提问时机和检查目的而灵活掌握。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和手段,它可以
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对于提问,我们要仔细揣摩,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服务。
(责编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