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85学前卫生学第三章单选题复习资料+实战演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15.身高、体重发育。 (1)儿童出生后第 2 年,平均身高增长 10 厘米,体重增长 3 公斤。 (2)儿童进入第 3 年,平均身高增长 5 厘米,体重增长 2 公斤,并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前。 16.乳牙在 6 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 岁左右出齐。 17.幼儿期优先发展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 18.幼儿的语言发育 (1)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快速发展期,常被称为语言发展关键期。 (2)1-3 岁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发音与模仿、理解词汇、使用词汇等发展过程。 19.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育 (1)主要表现在脑重量的快速增加和大脑功能增强。 (2)3 岁左右有意注意开始出现;2 岁以后有意记忆开始萌芽;3 岁左右在幼儿的游戏中出现 简单的主题和角色,想象力开始萌芽。 20.学龄前期是指 3-6 岁进入幼儿园学习的阶段。 21.6 岁时脑重量接近成人水平,神经纤维完成了髓鞘化。 22.4 岁左右儿童会讲有意思的故事,进行 10 以内的计算。 23.3-6 岁是儿童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24.6 岁时免疫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已具有较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25.使用最广泛的形态指标为身高、体重和头围。 26.身高(身长)的测量方法如下: (1)3 岁前儿童使用量床测量,测量时呈仰卧位,头顶触头板,双腿伸直; (2)3 岁以上儿童采用立式身高计测量,测量时脱去鞋帽,取立正姿势。 27.体重的测量方法是用杠杆式秤测量。 测量时,脱去外衣、鞋帽,只穿背心短裤。2 岁前或躺,或坐在秤上读数(测量值以公斤为计 量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一位);2 岁后站在秤中央读数。 28.学前儿童常用的生理指标为脉搏、体温。 (1)脉搏测量方法:在安静状态下,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用适中的压力按于桡动脉 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测 30 秒钟的脉搏数,所得数字乘 2,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数。 (2)体温测量:采用体温计,测量腋温。 29.生化指标是指反映机体内代谢活动的指标。
3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30.学前儿童常用的生化评价指标为血红蛋白、转氨酶、胆红素。 (1)血红蛋白:主要负责运载氧和二氧化碳。通常学前血红蛋白含量应在 110g/L 以上。 (2)转氨酶: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转氨酶是一个 敏感的检测肝脏是否损害的指标。 (3)胆红素:是人的胆汁中主要色素,为橙黄色,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 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3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内容: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相 互关系。生长发育的评价的实质是标准化评价。 32.卫生学中使用的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 33.幼儿园多使用等级评价法或百分位数法来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 34.等级评价法 (1)等级评价法是将个体儿童生长发育数值与标准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 (2)该方法以均值为基准值,标准差(S)为离散距,将儿童生长发育分为 5 个发育等级。 中等:均值+1S 到均值-1S。 (3)用等级评价法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数值在均值±2S 范围内均属正常。 (2)将身高、体重低于两个标准归为不达标,体重超过两个标准差称为超标。 35.用等级评价法对学前儿童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评价。 36.百分位数法:用百分位数曲线图对婴幼儿身高、体重发育进行评价。 37.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体理想体重指数是 22,指数等于或大于 25 为超重,等于或大于 30 为肥胖。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学前卫生学
复习资料之单选题 逢考必过
知识桥良心出品
【提示】标紫色字体标注的为已考点,或者多频次考点;标红色为预测的考点,为易考点。
第三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1.生长、发育、发展和成熟的概念 (1)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 化,是量变过程。如身高、体重的增长,牙齿数量的增多。 (2)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是质变的过程。如婴儿能消化固体食 物,会行走、跑跳等。 (3)发展是指随时间的延续,有机体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4)成熟是指生长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即个体在形态、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达到 成人水平。 2.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按一定程序进行。基本遵循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的发展规律。 ①身体动作的发育遵循“头尾原则”:抬头、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 ②上肢动作的发展是由中心到边缘,遵循“近远法则”;身体中部→远端(精细动作) (2)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
1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乳牙龋齿容易导致恒牙的牙列畸形,说明儿童生长发育连续性和阶段性。 (3)生长发育呈不均衡性。 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呈非均衡性。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快慢不一。两个明 显的发育高峰:0-2 岁,10-14 岁(青春期)。胎儿期是儿童发育最快的时期;10 岁左右(青 春期)再次进入生长发育的高速期。 ②学前儿童各系统发育呈非一致性。淋巴系统,6 岁达到成人水平,12 岁接近成人水平的 200%。 ③学前儿童身体各部位增幅不均。 (4)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①婴儿腹泻治愈后,体重很快又恢复到原有水平→生长轨迹现象。 ②“0-6 岁是视力发展的关键生长期。 (5)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及 时间上往往是千差万别。 3.胚胎期:指怀孕前 8 周。 4.优生学将怀孕前三个月(0-12 周)称为致畸敏感期,是优生保健的关键期。 5.胎儿期:是指受孕后第 9 周至胎儿出生。 6.新生儿期是指分娩至出生后 28 天的小婴儿。(0-28 天) 7.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原因皮肤水分的蒸发、大小便的排泄、饮食尚未适应。 8.新生儿出生后 2-3 天,皮肤和巩膜发黄,持续一周左右消退。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体内大量 红细胞被分解代谢,其代谢物(胆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能立即排除。 9.新生儿平均每分钟呼吸 40-44 次(成人 16-20 次);心率 140 次/分钟(成儿 60 次)。学前儿 童每分钟呼吸 20-25 次。 10.新生儿出生后 6-12 个小时内开始第一次排尿和排大便。 11.婴儿期通常是指满月后至 1 岁,也称乳儿期。“一天一个样”。 12.婴儿一出生就具备敏锐的嗅觉、味觉及触觉。婴儿的视觉和听力在胎内发育较慢,生后第 一年视觉和听力变化明显。 13.出生第一年视力发育迅速,2-3 个月视觉调节能力趋于成熟,可看清近物。 14.婴儿出生时,尽管尚未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但前半年婴儿体内储备有一定的抗体,婴 儿较少患感染性疾病。半岁后,随着体内储备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婴幼儿免疫水平低下,容 易感染多种疾病。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15.身高、体重发育。 (1)儿童出生后第 2 年,平均身高增长 10 厘米,体重增长 3 公斤。 (2)儿童进入第 3 年,平均身高增长 5 厘米,体重增长 2 公斤,并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前。 16.乳牙在 6 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 岁左右出齐。 17.幼儿期优先发展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 18.幼儿的语言发育 (1)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快速发展期,常被称为语言发展关键期。 (2)1-3 岁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发音与模仿、理解词汇、使用词汇等发展过程。 19.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育 (1)主要表现在脑重量的快速增加和大脑功能增强。 (2)3 岁左右有意注意开始出现;2 岁以后有意记忆开始萌芽;3 岁左右在幼儿的游戏中出现 简单的主题和角色,想象力开始萌芽。 20.学龄前期是指 3-6 岁进入幼儿园学习的阶段。 21.6 岁时脑重量接近成人水平,神经纤维完成了髓鞘化。 22.4 岁左右儿童会讲有意思的故事,进行 10 以内的计算。 23.3-6 岁是儿童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24.6 岁时免疫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已具有较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25.使用最广泛的形态指标为身高、体重和头围。 26.身高(身长)的测量方法如下: (1)3 岁前儿童使用量床测量,测量时呈仰卧位,头顶触头板,双腿伸直; (2)3 岁以上儿童采用立式身高计测量,测量时脱去鞋帽,取立正姿势。 27.体重的测量方法是用杠杆式秤测量。 测量时,脱去外衣、鞋帽,只穿背心短裤。2 岁前或躺,或坐在秤上读数(测量值以公斤为计 量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一位);2 岁后站在秤中央读数。 28.学前儿童常用的生理指标为脉搏、体温。 (1)脉搏测量方法:在安静状态下,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用适中的压力按于桡动脉 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测 30 秒钟的脉搏数,所得数字乘 2,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数。 (2)体温测量:采用体温计,测量腋温。 29.生化指标是指反映机体内代谢活动的指标。
3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30.学前儿童常用的生化评价指标为血红蛋白、转氨酶、胆红素。 (1)血红蛋白:主要负责运载氧和二氧化碳。通常学前血红蛋白含量应在 110g/L 以上。 (2)转氨酶: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转氨酶是一个 敏感的检测肝脏是否损害的指标。 (3)胆红素:是人的胆汁中主要色素,为橙黄色,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 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3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内容: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相 互关系。生长发育的评价的实质是标准化评价。 32.卫生学中使用的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 33.幼儿园多使用等级评价法或百分位数法来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 34.等级评价法 (1)等级评价法是将个体儿童生长发育数值与标准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 (2)该方法以均值为基准值,标准差(S)为离散距,将儿童生长发育分为 5 个发育等级。 中等:均值+1S 到均值-1S。 (3)用等级评价法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数值在均值±2S 范围内均属正常。 (2)将身高、体重低于两个标准归为不达标,体重超过两个标准差称为超标。 35.用等级评价法对学前儿童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评价。 36.百分位数法:用百分位数曲线图对婴幼儿身高、体重发育进行评价。 37.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体理想体重指数是 22,指数等于或大于 25 为超重,等于或大于 30 为肥胖。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学前卫生学
复习资料之单选题 逢考必过
知识桥良心出品
【提示】标紫色字体标注的为已考点,或者多频次考点;标红色为预测的考点,为易考点。
第三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1.生长、发育、发展和成熟的概念 (1)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 化,是量变过程。如身高、体重的增长,牙齿数量的增多。 (2)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是质变的过程。如婴儿能消化固体食 物,会行走、跑跳等。 (3)发展是指随时间的延续,有机体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4)成熟是指生长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即个体在形态、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达到 成人水平。 2.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按一定程序进行。基本遵循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的发展规律。 ①身体动作的发育遵循“头尾原则”:抬头、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 ②上肢动作的发展是由中心到边缘,遵循“近远法则”;身体中部→远端(精细动作) (2)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
1
知识桥 888 逢考必过
乳牙龋齿容易导致恒牙的牙列畸形,说明儿童生长发育连续性和阶段性。 (3)生长发育呈不均衡性。 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呈非均衡性。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快慢不一。两个明 显的发育高峰:0-2 岁,10-14 岁(青春期)。胎儿期是儿童发育最快的时期;10 岁左右(青 春期)再次进入生长发育的高速期。 ②学前儿童各系统发育呈非一致性。淋巴系统,6 岁达到成人水平,12 岁接近成人水平的 200%。 ③学前儿童身体各部位增幅不均。 (4)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①婴儿腹泻治愈后,体重很快又恢复到原有水平→生长轨迹现象。 ②“0-6 岁是视力发展的关键生长期。 (5)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及 时间上往往是千差万别。 3.胚胎期:指怀孕前 8 周。 4.优生学将怀孕前三个月(0-12 周)称为致畸敏感期,是优生保健的关键期。 5.胎儿期:是指受孕后第 9 周至胎儿出生。 6.新生儿期是指分娩至出生后 28 天的小婴儿。(0-28 天) 7.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原因皮肤水分的蒸发、大小便的排泄、饮食尚未适应。 8.新生儿出生后 2-3 天,皮肤和巩膜发黄,持续一周左右消退。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体内大量 红细胞被分解代谢,其代谢物(胆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能立即排除。 9.新生儿平均每分钟呼吸 40-44 次(成人 16-20 次);心率 140 次/分钟(成儿 60 次)。学前儿 童每分钟呼吸 20-25 次。 10.新生儿出生后 6-12 个小时内开始第一次排尿和排大便。 11.婴儿期通常是指满月后至 1 岁,也称乳儿期。“一天一个样”。 12.婴儿一出生就具备敏锐的嗅觉、味觉及触觉。婴儿的视觉和听力在胎内发育较慢,生后第 一年视觉和听力变化明显。 13.出生第一年视力发育迅速,2-3 个月视觉调节能力趋于成熟,可看清近物。 14.婴儿出生时,尽管尚未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但前半年婴儿体内储备有一定的抗体,婴 儿较少患感染性疾病。半岁后,随着体内储备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婴幼儿免疫水平低下,容 易感染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