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832综合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456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908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目 录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908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456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456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试大纲本《分析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分为分析化学(上,化学分析部分)和分析化学(下,仪器分析部分)两门理论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程。

分析化学是化学量测和表征的科学,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为基础,主要包括误差理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经典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各占50%。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基本构成、主要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针对实际分析问题,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分析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化学分析部分第一章绪论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特点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1.定量分析法的一般步骤2.试样(气体、固体、液体)采集和预处理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1.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表示和分类)2.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3.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平均值的置信区间)4.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F检验)5.可疑值的取舍方法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述1.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基本概念2.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3.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以及表示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5.电子天平、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1.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平衡常数,质子条件式2.弱酸(碱)各型体浓度的分布计算3.不同酸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和多元强酸、弱酸、混合酸)。

4.不同碱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强碱、一元和多元弱碱、混合碱)5.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范围、缓冲容量、缓冲溶液的选择)6.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选择原则、常用酸碱指示剂)7.酸碱滴定曲线计算(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各类型酸(碱)组分可准确滴定的条件9.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如食醋中醋酸、工业纯碱各组分、氮肥含氮量测定等的测定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第六章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法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EDTA)、络合物的平衡常数与各级分布分数2.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及其计算3.络合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4.金属指示剂(指示原理、选择原则、常用的金属指示剂)5.单一离子和混合离子的终点误差的计算和准确滴定以及分步滴定可行性判据(控制酸度或使用掩蔽剂、沉淀剂、氧化还原试剂)6.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7.络合滴定方案设计(混合体系中某一个离子的测定,实验步骤)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平衡 (条件电位、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氧化还原速率的因素)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对称和不对称电对)3.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及指示原理4.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量法(原理、滴定条件、应用范围、结果计算)5.氧化还原滴定示例应用(如过氧化氢含量测定、COD含量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测定、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等)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第八章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1.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和条件溶度积的计算,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莫尔法(原理、指示剂、测定条件及应用)3.佛尔哈德法(原理、指示剂、测定条件及应用)4.法扬司法(原理、指示剂、测定条件及应用)第九章重量分析法1.重量分析法概述(定义、分类、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2.沉淀的类型和形成机理3.晶型沉淀的形成条件4.无定形沉淀的形成条件5.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和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6.沉淀重量分析法计算第十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1.沉淀法(原理及其应用)2.萃取法(原理、萃取平衡计算、应用)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的原理及其应用)4.离心法、电泳法、膜分离法(原理及其应用)仪器分析部分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点2.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1.光的基本性质及表征参数2.光谱及光谱产生的机制3.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机制2.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单光束与双光束、双波长仪器的区别4.紫外—可见定性分析原理及应用5.光吸收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及遵循条件6.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测量条件选择7.单一组分和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8.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实验(如蛋白质含量测定,工业盐酸中全铁含量测定等)的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1.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谱带强度2. 分子的振动及振动形式3. 基团频率、特征吸收峰及影响因素4.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构成5.干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特点6.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1. 分子发光的类型及特点2. 分子荧光产生的过程(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和必要条件3. 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4. 荧光强度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5. 荧光猝灭效应6. 荧光分析与紫外—可见吸收分析的灵敏度比较7. 荧光分析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8. 磷光分析的原理及室温磷光、重原子效应9.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及反应类型10. 化学发光分析的仪器11. 分子发光分析法实验(荧光分析法测定多维葡萄糖粉中维生素B2含量、鲁米诺化学发光分析法等)的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法1. 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中光源的作用及常用光源的特点2.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光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分析物在光源中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4. 谱线强度及影响因素,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关系式(罗马金-赛伯公式)5.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基本构成,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6. 光栅光谱仪的色散原理及光学特性表征7. 光谱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方法及原理8. 内标法光谱定量分析的原理、特点和要求9. 光谱分析的特点、局限性和条件选择10. ICP法实验(常见金属元素分析)的检测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子吸收线及谱线展宽2.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条件3.常见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性,光源调制4.原子化器的功能和作用5.常用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6.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干扰及消除8.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9.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钙)的检测原理、仪器、条件优选、操作要点第八章电位分析法 (含电分析化学导论内容)1.电分析化学中所使用的电极及电极系统(两电极和三电极系统)2.电极的极化及过电位3.电位分析法的概念、原理及装置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构造及分类5.常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玻璃电极、晶体膜电极及流动载体电极等)的响应机理,膜电位的形成6.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参数7.电位分析法定量分析的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原理、步骤和特点8.电位滴定分析法的定义、原理和特点9.电位分析法实验(如溶液pH值、自来水中氟离子含量)的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条件、操作要点第九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1.电解分析的概念,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的异同2.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3.控制阴极电位电解分析的基本装置,阴极电位的选择、特点和应用4.Faraday定律,电流效率及库仑分析实验条件5.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原理、装置和电量测量方法6.库仑滴定分析(控制电流库仑分析)的原理、终点指示方法和特点7.死停终点法的原理、装置(电路图)及特点。

2023陕师大333大纲

2023陕师大333大纲

2023陕师大333大纲2023陕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陕师大)333大纲是陕师大在2023年实施的教学大纲,旨在规划学校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本大纲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

以下将对陕师大333大纲进行详细介绍。

一、语言文学类1. 语言文学类是陕师大333大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该类别主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

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学生。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

二、数学类2. 数学类是陕师大333大纲中涵盖面广的学科之一。

该类别主要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数理统计等专业。

基础数学专业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学生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数理统计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物理类3. 物理类是陕师大333大纲中理工类学科之一。

该类别主要包括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等专业。

物理学专业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学生将物理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化学类4. 化学类是陕师大333大纲中重要的理工类学科之一。

该类别主要包括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

化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学生将化学方法和知识应用于工程技术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其他学科与专业5.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学科类别外,陕师大333大纲还包括了其他学科和专业,如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学等。

这些学科类别旨在培养学生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2023陕师大333大纲是陕师大的教学大纲,包括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资料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资料

反应分子数(Molecularity of reaction)
反应分子数:是指在基元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 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自由基等)的数
目,只可能是1,2或3(不大于3的正整数)。
根据反应分子数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单分子反
应,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三分子以上的
反应目前还未发现。
单分子反应
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浓度项的指数称为该反应
物的反应级数。 所有浓度项指数的代数和称为该反应的总级数,
通常用n表示。n的大小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程度。 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
有的反应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示级数,称为无级数
反应。 反应级数是由实验测定的。
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 例如:
下,反应机理还要给出所经历的每一步的立体化学结
构图。
同一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有不同的反应机
理。了解反应机理可以掌握反应的内在规律,从而 更好的调控反应。
简单反应
一步能够完成的反应叫简单反应,简单反应由
一个基元反应组成。且质量作用定律可直接用于每 一基元反应,而简单反应本身是由一个基元反应组 成,故质量作用定律可直接用于简单反应。
(3)取值不同:反应级数可以为0、1、2、3、分数、 负数,而且对指定反应,反应级数可依反应条件变化 而改变。反应分子数只能为1、2、3,对指定的基元 反应为固定值。
(4)对于简单反应来说,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不
一定一样,如蔗糖水解是双分子反应,但为一级反应。 (5)简单级数反应不一定有简单的机理;一种级数
dcA kc cA cB dt
dpA k p pA pB dt
pB = cBRT ,由(1)和(2)式可得kp与kc的关系:

西北民族大学967化学专业综合知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北民族大学967化学专业综合知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附件3:
西北民族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化学
考试科目代码:967
考试科目名称:化学专业综合知识
一、考试性质
全面考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基础化学知识。

二、试卷结构
满分100分。

各科分值如下:
1、无机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2、有机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完成反应方程式、鉴别题、分离题、合成题、推断题。

3、物理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4、分析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三、考查内容。

西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 338生物化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   338生物化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学院名称(盖章):生命科学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23年6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一、考核要求《生物化学》是为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初试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择优录取、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方面有如下要求:(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二、评价目标《生物化学》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说明、提出、分析和解决这些学科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就某一问题设计出实验方案;准确、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三、参考书1. 魏民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20。

2. 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7年。

四、考核内容第1章氨基酸、肽和蛋白质考核要点:氨基酸的结构、酸碱性质及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氨基酸的光学活性;氨基酸混合物分析分离的原理及技术。

肽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测定方法。

主要考核内容:1.氨基酸—蛋白质的单体亚基蛋白质的水解;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2.氨基酸的酸碱性质氨基酸的解离;氨基酸的等电点3.氨基酸的化学反应α-羧基参加的反应;α-氨基参加的反应;α-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4.氨基酸的旋光性和光谱性质氨基酸的旋光性和立体化学;氨基酸的光谱性质6.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和分离分配层析法的一般原理;分配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7. 肽肽和肽键的结构;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8. 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分子大小和结构层次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组织层次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化学测序的策略10. 蛋白质测序的一些常用方法末端残基分析;二硫键的断裂;氨基酸组成的分析;多肽链的部分裂解;肽段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肽段在原多肽链中的次序的确定;二硫键位置的确定11. 氨基酸序列与生物进化序列的同源性、同源蛋白质和蛋白质家族;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物种差异;同源蛋白质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第2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考核要点:肽键的性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和亚基缔合;蛋白质的变性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概述蛋白质构象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稳定;肽键具有刚性和平面的性质;多肽主链的折叠受到空间位阻的限制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氨基酸序列影响α螺旋的稳定性;β构象;β转角和Ω环;无规卷曲3.纤维状蛋白质α-角蛋白;丝心蛋白和β-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4.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结构域5.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形成;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特征;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结构域的类型6.四级结构和亚基缔合有关四级结构的一些概念;四级缔合的驱动力;亚基相互作用的方式7.蛋白质的变性、折叠和结构预测蛋白质的变性;氨基酸序列规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蛋白质肽链折叠的动力学和蛋白质结构的预测第3章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考核要点:通过学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要考核内容:1.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2. 氧结合蛋白质—肌红蛋白:贮存氧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辅基血红素;O2与肌红蛋白的结合;O2的结合改变肌红蛋白的构象3. 氧结合蛋白质—血红蛋白:转运氧血红蛋白的结构;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血红蛋白的协同性氧结合(Hb氧结合曲线);H+、CO2和BPG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4. 血红蛋白分子病分子病是遗传的;镰刀状细胞贫血病第4章蛋白质的性质、分离纯化和鉴定考核要点:蛋白质酸碱性质、胶体性质和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与原理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和蛋白质沉淀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3.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等电点沉淀和盐析、有机溶剂分级分离、透析和超滤、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凝胶过滤、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和双向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亲和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4.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凝胶过滤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和沉降速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5.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第5章酶的催化作用考核要点:酶的化学本质及其分类和命名;酶的专一性;酶的活力测定;核酶的概念主要考核内容:1.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2.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化学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物3.酶的命名和分类习惯命名法;国际系统命名法;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六大类酶的特征和举例4.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关酶作用的专一性的假说5.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分离纯化6. 非蛋白质生物催化剂—核酶核酶(ribozyme)的概念;核酶的种类;核酶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第6章酶动力学考核要点: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的意义;酶的抑制作用;温度、PH及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主要考核内容:1.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测定;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各级反应特征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中间复合物学说;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多底物的酶促反应动力学3.酶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的表示方法;抑制作用的类型;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的鉴别;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一些重要的抑制剂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5.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7章酶作用机制和酶活性调节考核要点: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和特点;酶促反应机制及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活性的共价调节;同工酶的概念主要考核内容:1.酶的活性部位酶活性部位的特点;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2.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3.酶促反应机制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形变和诱导契合;多元催化和协同效应;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4.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的别构效应和别构酶的性质5.酶活性的共价调节酶的可逆共价修饰类型;酶的不可逆共价调节—酶原的激活6.同工酶第8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考核要点:核酸和核苷酸的组成和结构;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的发现2.核酸的种类和分布3.核酸的化学组成4.DNA的结构和功能5.RNA的结构与功能第9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考核要点:核酸的水解;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核酸的分离纯化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的水解2.核酸的酸碱性质3.核酸的紫外吸收4.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5.核酸的分离和纯化第10章维生素和辅酶考核要点: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及生物学功能;B族维生素与其相应辅酶的关系主要考核内容:1.维生素概论2.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3.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和硫胺素焦磷酸;维生素PP和烟酰胺辅酶;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泛酸和辅酶A;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维生素B12(氰钴胺素)及其辅酶;生物素;叶酸和四氢叶酸;硫辛酸;维生素C第11章新陈代谢总论考核要点: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主要考核内容:1. 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第12章生物能学考核要点:自由能的概念和标准自由能,生物体内ATP与磷酰基转移主要考核内容:1. 自由能的概念2. 标准自由能变化3. ATP与磷酰基转移第13章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考核要点:糖酵解作用的反应机制及能量转变;丙酮酸的去路及糖酵解作用的调节主要考核内容:1. 糖酵解过程概述2. 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机制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形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形成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3. 糖酵解第二阶段的反应机制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键基团形成ATP;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二磷酸甘油酸;2-二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分子4. 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5. 丙酮酸的去路6. 糖酵解作用的调节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酶;2,6-二磷酸果糖对酵解的调节作用;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对糖酵解的调节作用第14章柠檬酸循环考核要点:丙酮酸的脱氢脱羧过程及柠檬酸循环过程;能量转换及调控主要考核内容:1. 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2. 柠檬酸循环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形成柠檬酸;柠檬酸异构化形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水合形成L-苹果酸;L-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3. 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4. 柠檬酸循环的调控5. 柠檬酸循环在代谢中的双重角色6. 乙醛酸途径第15章氧化磷酸化作用考核要点: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主要考核内容:1.氧化还原电势氧化-还原电势;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氧化-还原电势;电势和自由能的关系;标准电动势和平衡常数的关系2.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呼吸链概念的建立;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过程;电子传递的抑制剂3. 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质子梯度的形成;ATP合成机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细胞溶胶内NADH的再氧化;氧化磷酸化的调控;一个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产生ATP分子数的总结算第16章戊糖磷酸途径考核要点:戊糖磷酸途径及其生物需意义主要考核内容:1.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反应2.戊糖磷酸途径反应速率的调控3.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第17章糖异生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考核要点: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及其调控主要考核内容:1.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的途径;糖异生途径总览;由丙酮酸形成葡萄糖的能量消耗及意义;糖异生作用的调节;乳酸的再利用和可立氏循环2.乙醛酸途径第18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考核要点:糖原的降解和合成过程主要考核内容:1.糖原的生物学意义2.糖原的降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支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6-磷酸葡糖磷酸酶3.糖原的生物合成催化糖原合成的三种酶4.糖原代谢的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调节机制;糖原合酶的调节机制;G蛋白及其对激素信号的传递作用第19章脂质的代谢考核要点: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的生成;脂质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转入线粒体;β-氧化;脂肪酸氧化是高度放能过程2.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生成丙酰-CoA;脂肪酸还可发生α-或ω-氧化3.酮体乙酰-CoA的代谢结局;肝中酮体的形成;肝外组织使用酮体作为燃料4.脂肪酸代谢的调节5.脂质的生物合成贮存脂肪;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酰甘油的生物合成;磷脂类的生物合成;其他脂类的生物合成第20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考核要点: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尿素的形成过程;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氨基酸与一碳单位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降解蛋白质降解的特性;蛋白质的降解的反应机制;机体对外源蛋白质的需要及其消化作用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其他的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命运3.尿素的形成尿素循环的发现;尿素循环;尿素循环的调节4.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形成乙酰-CoA的途径;α-酮戊二酸途径;形成琥珀酰-CoA的途径;形成延胡索酸途径;形成草酰乙酸途径5.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6.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氨基酸与一碳单位;氨基酸与生物活性物质第21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考核要点: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氨的同化作用—氨通过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掺入生物分子2.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由α-酮戊二酸形成的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由草酰乙酸形成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由丙酮酸族的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丝氨酸族的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及组氨酸的生物合成3.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第2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考核要点: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核苷酸的分解;嘌呤碱的分解;嘧啶碱的分解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核苷一磷酸转变成核苷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考研复试专业课589化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考研复试专业课589化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589)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9年7月8日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589)Ⅰ、考试性质《化学教育综合(含化学教学论、普通化学)》专业综合考试是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的与化学教学相关的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西北师范大学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化学教育综合(含化学教学论、普通化学)》专业综合考试包括化学教学论和普通化学的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化学教学论约50分普通化学约50分Ⅳ、考查内容化学教学论【考查目标】1.正确理解新课程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2.正确理解中学化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

3.能够将化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一、中学化学课程理念和目标(一)化学的学科特征和教学价值(二)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和发展要求(二)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二、中学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原则(一)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二)普通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三)中学化学教材栏目的特点和功能三、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式、策略与方法(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层次、环节和原则(二)化学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三)化学教学方法的类型及其特点(四)化学教学策略的类型及其特点(五)化学课时教学设计案例开发(六)说课的内容和方法四、化学教学资源(一)化学教学资源的涵义和类型(二)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实验室及多媒体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生活与社会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化学实验教学(一)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二)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三)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组织(四)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六、化学教学策略(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一)化学概念的特点和教学策略(三)学生的前概念对化学学习的影响(四)化学原理的特点和教学策略七、化学思想观念(一)化学观念的涵义和构成(二)化学观念与化学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五)观念建构教学的涵义和策略八、化学探究式教学(一)探究式教学的涵义和特征(二)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三)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四)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九、化学学习策略(一)化学学习策略的涵义与特征(二)事实性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策略(三)理论性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策略(三)技能性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策略(四)化学情意类内容的特点和养成策略(五)化学问题解决的机制和策略十、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一)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二)化学习题设计的原则(三)化学测验的编制和评价(四)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十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十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三)教学反思的涵义和方法普通化学【考查目标】1.能够深入理解普通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陕西师范大学821艺术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821艺术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821-艺术理论”考试大纲
本《艺术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设计学、美术、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美术)等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艺术理论是美术学院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数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总论、艺术种类、艺术系统等。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在具有一定艺术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掌握基本的艺术理论,并对这些理论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要求考生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艺术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艺术的本质;
2.艺术的特征。

(二)艺术的起源
1.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
2.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社会功能;
2.艺术教育。

(四)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2.艺术与哲学;
3.艺术与宗教;
4.艺术与道德;
5.艺术与科学。

(五)实用艺术
1.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六)造型艺术
1.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2.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陕西师范大学603高等数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603高等数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603-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量子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高等数学》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定理、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证明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高等数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函数的运算,初等函数;2.数列极限的定义及性质;3.函数极限的定义及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4.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5.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6.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两个重要极限;7.函数连续的概念,左连续和右连续,间断点的类型;8.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初等函数的连续性;9.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与最大值最小值定理,零点定理,介值定理。

(二)导数和微分1.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2.函数的四则运算求导法则,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3.高阶导数;4.隐函数的导数与二阶导数,由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及二阶导数;。

2021年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陕西师范大学

2021年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陕西师范大学

2021年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陕西师范大学信息来源院校官网一、院校、专业介绍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

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1.7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

现任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

二、招生信息陕西师范大学2021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导师培养单位代码及名称普通招考人数单考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401教育学040101教育学原理01教育哲学张旸郭祥超003教育学院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F02教育基本理论龙宝新张旸胡金木王乐03学校德育李菲胡金木04教师教育何菊玲龙宝新郭祥超05教育社会学常亚慧06农村教育周兆海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课程论张俊列冯加渔3 102教学论刘鹂尚晓青03远程教育的刘鹂学与教04课程与课堂社会学常亚慧05中小学实验教学论张尊听李保新杨万民郭建中张玉梅01体育教学论史兵杨小帆006体育学院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语文教学论贺卫东王元华吕洋李军亮007文学院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英语教学论魏军梅石洛祥008外国语学院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0法语或241俄语或242日语或243德语或只招收英语本科毕业生245韩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历史教学论徐赐成蔡娜013历史文化学院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数学教学论黄秦安王光生罗新兵吴琼014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1物理教学论郭芳侠李贵安张红洋孔红艳015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01化学教学论周青严文法016化学化工学院101地理教学论户清丽017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01生物学教学论李高峰张今今018生命科学学院1只招专业是生物科学(师范或非师范)、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生态学的本科毕业生040103教育史01中国教育史李忠张寅朱智斌003教育学院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2外国教育史与中外教育比较杨洁黄春梅040104!比较教育学01国际与职业教育李延平刘骥3 02区域与性别教育杨洁张斌03国别教育袁利平陈玥郭洁040105学前教育学01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李少梅刘建君高洁6 0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程秀兰陈秋珠03学前儿童课程许倩倩04学前艺术教育赵艳王维圣余宁040106高等教育学01高等教育学原理张斌袁利平马君2 02高等教育管理吴合文孙冰红张正峰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0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李忠赵晓林马君2 02职业教育政策与法律陈鹏祁占勇马君03比较职业教育李延平040109特殊教育学01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冯建新王庭照3 02特殊儿童认识与学习赵微荆伟03残疾人职业教育郭文斌0401Z4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01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高丽李菲张俊列10401Z5教师教育学01教师教育基本理论龙宝新何菊玲204方向考生其前置专业应为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密切相关02教师认知与学习李彩娜03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李贵安李高峰沈萍霞04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教育张文兰马红亮何聚厚040107成人教育学01现代李新成021远 2 ①101远程教育李娟程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2成人教育理论董雁0401Z3民族教育0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冯建新戴妍卢静成珊娜萨仁娜026民族教育学院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F 02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03少数民族教育测量与评估陕西师范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类别名称及代码专业学位领域名称及代码培养单位及代码普通招考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451教育045102学科教学(思政)031马克思主义学院1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只招收本科专业类别为马克思主义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的考生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07文学院3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7汉语与写作045104学科教学(数学)014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4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2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045105学科教学(物理)015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50普通物理(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045106学科教学(化学)016化学化工学院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5普通化学045107学科教学(生物)018生命科学学院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7普通生物学只招专业是生物科学(师范或非师范)、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生态学的本科毕业生045108学科教学(英语)008外国语学院5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只招收英语本科毕业生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8专业基础045109学科教学(历史)013历史文化学院1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1历史学基础045110学科教学(地理)017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08地理学综合045112学科教学(体育)006体育学院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6学校体育学045113学科教学(美术)010美术学院1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1艺术理论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03教育学院1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4现代教育技术020计算机科学学院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56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045115小学教育003教育学院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2课程与教学论045116心理健康教育024心理学院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9心理学综合(含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学) 025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016化学化工学院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5科学课程教学论045118学前教育003教育学院1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21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复试加试艺术技能面试045119特殊教育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32特殊教育概论045120职业技术教育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31职业教育原理其前置学历所学专业应为信息技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一致或密切相关三、院校大纲(院校未给自命题大纲,请参考统一版研究生考试大纲)四、参考书目(勤思推荐版本。

陕师大生物化学考研真题答案

陕师大生物化学考研真题答案

1.简述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

答:A.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这是因为蛋白质颗粒表面带有许多极性基团,如一NH 2、-COOH、-OH、-SH、CONH 2等,和水具有高度亲和性,当水与蛋白质相遇时,就很容易被蛋白质吸引,在蛋白质颗粒外面形成一层水膜(又称水化层)。

水膜的存在使蛋自质分子不会聚集成大颗粒,因此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比较稳定而不易沉淀。

B.另一个原因是同一种蛋白质分子在非等电状态时带有相同电荷,使蛋白质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不致互相凝集沉淀。

2.概述酶催化的作用机制。

(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①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邻近(approximation)效应指酶与底物结合以后,使原来游离的底物集中于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减小底物之间或底物与酶的催化基团之间的距离,使反应更容易进行,在酶的作用下,酶活性部位的底物浓度将远远超过整个溶液体系中底物的平均浓度。

定向(orientation.)效应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的正确定位与取向所产生的增进反应速率的效应。

所谓正确定位与取向,指的是两个发生作用的化学基团以最有利于化学反应进行的距离和角度分布,化学基团的正确定位与取向通过限制化学基团的自由度,拉近化学基团之间的距离,调整化学基团之间的角度,使化学基团能够更有效地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②促进底物过渡态形成的非共价作用当酶与底物结合后,酶与底物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如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等)可以使底物分子围绕其敏感键发生形变(distortion),从而促进底物过渡态的形成,反应活化能被降低,反应速率得以加快。

在底物发生形变的同时,酶活性部位的构象也在底物的影响作用下发生改变,二者的形变导致酶与底物更好地结合,形成一个互相契合的酶一底物复合物,并使酶能更好地作用于底物。

酶与底物过渡态的亲和力要远大于酶与底物或产物的亲和力这一原理已经被人们的科研与生产实践所证明,例子:例如制备抗体酶的时候,所使用的半抗原不是底物类似物,而是底物过渡态类似物,原因在于只有用底物过渡态类似物做半抗原,诱导出的抗体酶活性部位的构象才最有可能与底物过渡态互补,从而具有催化活性。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08-专业基础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08-专业基础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908-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本《专业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专业基础考察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及英语教学基础。

英语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翻译和写作等。

英语教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观、语言学习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英语课程标准、语音、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以及综合技能的教学、语言教学的评价和学习者个体差异。

要求学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则、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教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专业基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英语语言运用能力1.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2. 英汉互译能力3. 写作能力(二)英语教学法1.语言与语言学习(1)语言观(2)语言学习观2.交际原则与任务教学法(1)交际能力(2)交际教学原则(3)交际活动的特点(4)任务教学法(5)任务的设计3.英语课程标准(1)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原则(2)英语教学的目标(3)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4.课程计划(1)课程计划的原则(2)课程计划的要素5.课堂管理(1)教师的角色(2)分组(3)课堂提问(4)纠错6.语音教学(1)语音教学的目标(2)语音教学方法7.语法教学(1)语法呈现(2)语法练习8.词汇教学(1)词汇知识(2)词汇呈现(3)词汇巩固(4)词汇学习策略9.听力教学(1)听力过程的特点(2)听力教学的原则(3)听力教学的模型(4)听力活动10.口语教学(1)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2)口语教学原则(3)口语任务设计(4)口语任务组织11.阅读教学(1)阅读策略(2)词汇在阅读中的作用(3)阅读教学的原则(4)阅读教学的模型(5)阅读活动12.写作教学(1)写作的交际法(2)写作的过程法(3)写作任务设计13.综合技能(1)综合技能的教学(2)综合技能的不足14.语言教学评价(1)评价的目的(2)评价的方法(3)评价的标准(4)评价的原则(5)测试15.学习者差异与训练(1)学习者差异(2)学习者训练四、掌握重点(一)语言观(二)语言学习观(三)交际原则(四)任务教学法(五)英语课程标准(六)语法教学(七)词汇教学(八)听力教学(九)口语教学(十)阅读教学、(十一)写作教学(十二)语言教学评价五、主要参考书目[1] 王蔷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3]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本《综合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三门理论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程。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是该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也为其它几门后继课程准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重点掌握平衡理论、化学热力学和物质结构初步等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考察学生对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重排反应、周环反应等重要基础反应的机理;各类化合物相互转变的基本规律;结构解析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成目标产物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考核分析化学(下,仪器分析部分)的理论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程。

分析化学(下,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

、、考试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