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二、研究目标1.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3.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包括情绪、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

2.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3.访谈法:与小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看法和建议。

4.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验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查阅文献,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2.实施阶段: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

3.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4.策略研究阶段:结合分析结果,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六、预期成果1.揭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家庭、学校、社会提供干预建议。

3.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七、研究团队1.项目负责人: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心理健康教育背景的专家。

2.成员:心理学科教师、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等。

好啦,到这里,我们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就告一段落了。

希望这篇方案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让我们一起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谢谢大家!注意事项:1.确保问卷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解决办法:在设计问卷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回答意愿,问题要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

实践课题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人们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如今的工业化社会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导致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的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增大,致使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时常因不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而遇到许多挫折和困扰,以至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成长,因此,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已迫在眉睫;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确立课题我对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看,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1、厌学;学校理应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可是利用学习适应性测验,结果表明: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54%的学生坐到书桌前准备学习时,会马上或有时感到厌烦;20%的学生会在对学习厌烦时找“头痛”或“肚子痛”等借口;36%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适应;尚有10%左右的学生感到老师讨厌自己;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测验中,40%的教师、家长认为学生孩子“课堂讨论或与家长谈论学习问题时不感兴趣”、“一提起学习即心烦意乱”;2、焦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小学生情绪紧张;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小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3、冷漠;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情节,中段学生有41%,高段有34%的小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4、孤僻;通过走访班主任及随机调查,发现3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5、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6、敌对;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对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提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1、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体,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3、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小学生的眼里都是可资模仿、借鉴的榜样;教师个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否认,现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良莠不一,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4、社区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区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三、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调查法、辩论法、活动法、个案法、设置课程、学科渗透、活动蕴含、家庭渗透 ;上面所示,清晰地揭示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即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重点是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活动法、个案法等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班队工作中渗透、在创设育人环境中渗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等,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调治、转化学生问题心理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四、研究的目的1、探索出一些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策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通过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增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培养一支懂得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的教师队伍;五、研究结论及分析1、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探索;2、通过探索出的恰当方法和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的探索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对象是向阳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第一次确定三个班128人,五年级各班,;第二次128人,五年级各班;第三次扩展为全校;六、课题的实验方法本课题采用自然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谈话法、活动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七、课题实验周期及阶段划分;本课题从开始到完成研究任务,共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研究、准备阶段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2、培训教师;3、对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设计“行为心理调治教育方案”,使其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得到有效调治;主要形式:理论学习会、座谈会、专题讲座、调查研究、心理状况分析等;成果形式:部分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个别学生“行为心理调治教育方案”、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文章;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分析结果1、总结前期工作,进一步调查学生心理状况;2、制定实验方案;主要形式:理论学习会、座谈会,主研人员、实验人员培训会;成果形式:部分学生个案、实验教师经验总结;第三阶段:总结研究结果,实施方法策略1、课题组提出详细实施计划;2、进行实验的再实践、验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并进行修订总结;主要形式: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果形式:1、深入探索在小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四阶段、写出阶段总结;主要形式:座谈会、交流会、总结会、课题会;成果形式:部分学生个案、实验教师总结报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第五阶段:结题阶段1、全校各学科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总结、评价、整理经验成果;3、规范研究资料;4、撰写研究报告;5、进行结题验收;主要形式:总结会、结题验收会;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教师经验论文集、学生个案集;八、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的方法策略;1、采用观察法;即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等,发现问题及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2、采用调查法;即通过问卷、访问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等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一些带规律的现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便于教育、引导;3、采用设境讲解法;即先创设情境,后讲解点拨;我们发现在心育中单纯说教,经常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而在特定情境中的讲解,并给学生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就能开启学生的心扉;4、采用故事启迪法;即通过讲述有关真实、贴切、新颖、灵活、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5、采用活动法;即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各种饶有兴趣的活动,轻松、愉快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6、采用辩论法;即就小学生特别热衷而又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各抒已见,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把握分寸,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走出困境;7、采用表演法;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各种表演之中;如课本剧、童话剧、小品、舞蹈、相声、快板等;8、采用渗透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和家庭教育等多项工作中,使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得到优化;9、采用个案法;即教师争对个别心理特殊或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设计出教育转化的方案,并按方案进行调治、转化;10、采用评价法;即对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评价的方法;老师们除了平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结合每周“班级小明星”、每月“校园小明星”的评选对学生进行评价,半期和期末时,分别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毅力”、“克服困难”、“性格活泼、开朗”等心理品质作出阶段性评价,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九、课题研究效果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对学生心理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们研究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有益学生的同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分析研究能力;但是,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长期的、不可停歇的大工程,对于它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是心理教育收到满意的效果,才会使学生心理教育更完善,更圆满;2。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1、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

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小学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在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压力下,他们的身心潜能不能有效开发,个性特长不能和谐发展。

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富不思进"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

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

4、受独生子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孤僻、自私、依赖之类的"并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

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小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

5、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对我说:“现在小学生说谎的人太多了,而且说谎不打草稿,随口而出。

”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说谎的坏习惯,感到心烦。

在一项由班主任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中发现,小学生中有说谎行为者随着年级的上升,人数亦逐渐增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据相关数据显示,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研究内容1. 调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 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探索适合我国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模式。

3. 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措施。

4. 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德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的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数据。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观察和分析实验效果。

5. 综合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五、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培训调查人员。

2. 实施阶段: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4. 研究阶段: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5. 验证阶段: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研究结果,观察和分析实验效果。

6. 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课题结题申请书___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所在单位:手机: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新的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模式“活动体验---感知行为”课堂模式;2.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3.研究学生常见的问题表现形式及相关校正策略;4.研究健康教育课及班主任教师专业成长;5.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整合;6.研究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7.研究如何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我们首先制定计划,将培养重点渗透到每节课以及每时每刻,帮助孩子们在研究中克服各种内部和外部障碍的干扰,并落实下一步计划。

其次,通过微信、电话、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与家长共同寻找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

最后,及时总结经验,教师间多沟通,及时收集研究成果。

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一、启动、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1.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2.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结合观察、调查情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3.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初步探索阶段(2017年4月—2017年8月)1.遵照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推进,确定好研究内容。

2.在班里积极行动,反复指导、实践,侧重寻找对策研究的方法。

三、深入实践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1.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在科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2.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并做好案例收集。

四、总结、分享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1.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汇编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以及其他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并在学校推广应用这一成果。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包括:一、教师方面:1.任课教师提高了认识,改善了教育、教学方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广泛关注。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 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 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策略等。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分布特点。

3. 实证研究法:选取部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效果。

4. 案例分析法: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

四、研究结果1.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等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根据文献分析和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如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师生沟通等。

3.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成果:通过对部分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学习积极性、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

4.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总结:结合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等。

五、结题结论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需引起广泛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二、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西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格学家对现代人的健康标准,从四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将个人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划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二是以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划分健康的标准;三是以有无心理症状作为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四是采用统计常态分配的概念,取得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区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

这些研究若把它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进行健康的生存活动上。

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人们在对健康人格的探讨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人本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

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各种模式,使得西方学术界在对健康问题上的探讨由适应社会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的方向过渡。

在我国,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等文化的著述言论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三是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四是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五是保佑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在对健康人格的设计中,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又有所忽视。

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延续,直接影响了当前许多学者的研究,现代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做界说时,更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

当然,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在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已经将发展的标准列入其中。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来说,要创设一种适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必须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进行界定。

针对国内外众多的模式,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我国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自我观。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通用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通用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通用10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篇1一、目的: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要求:1、各班主任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选材要尽量使心理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解释,将身边的现象用心理学观点去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识,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实用又便于操作。

讲话形式可采用演讲式、说话式、报告式、讨论式等。

3、学习内容要及时记载,学校将每双周二晨会时间定为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作详细记载。

三、内容:一年级:第一单元:我上学啦(1)阿姨再见(2)我不哭(3)老师像妈妈(4)学校像花园(5)我们爱学校第二单元:我爱学习(6)让我告诉你(7)我进步啦(8)我戴上了红领巾(9)学习真快乐第三单元:这就是我(10)我给自己画个像(11)我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12)我爱我第四单元:妈妈,我能行(13)让我自己走(14)一人睡觉我不怕(1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我们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小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

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

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 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机制、感觉记忆、思维技能以及动机情感、心理差异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刻的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第一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1.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3.促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5.预防和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

第二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开展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2.传授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学生友善、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3.推广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4.开展团体活动与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5.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估1.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

2.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如讲座、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

3.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4.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评估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5.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只有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氛围中度过幼小的时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思考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思考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思考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习压力、家庭矛盾、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1.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2.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3.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状态等方面。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分析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模式。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梳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3.访谈法:对部分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梳理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框架。

2.第二阶段: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3.第三阶段:进行访谈,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数据。

4.第四阶段: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制定策略。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

2.提出一系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借鉴。

七、研究期限本研究预计历时一年,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

八、经费预算1.问卷调查:印刷问卷、数据录入等费用共计2000元。

2.访谈:交通、通讯等费用共计1000元。

3.文献综述:购买相关书籍、资料等费用共计500元。

九、研究团队1.负责人:具备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2.成员:心理学专业教师、小学教师、研究生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

⼩学⼼理健康教育研究⽅案 ⼼理教育是关⼼⼈类⼼理⽣活的⼀种现代理念,是关于⼈类现代⼈性的⼀种新型教育,21世纪是⼀个需要⼼理教育和呼唤⼼理教育的时代。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学⼼理健康教育研究⽅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理健康教育研究⽅案篇1 在中⼩学开展⼼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特⾊兴校、特⾊强教、打造⽢⽥中学教育品牌的重要内容。

为了进⼀步加强我校中⼩学⼼理健康教育⼯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案。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学⽣⼼理健康教育的若⼲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为本,根据中⼩学⽣⽣理、⼼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理健康的理论和⽅法,培养中⼩学⽣良好的⼼理素质,促进他们⾝⼼全⾯和谐发展。

⼆、任务 1. ⾯向全体学⽣,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理健康教育,帮助学⽣在⾃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及学习、择业、交友等⽅⾯获得充分发展,以努⼒提⾼全体学⽣⼼理健康素质和价格⽔平。

2. 对于少数有⼼理困扰或⼼理障碍的学⽣,给予有效的⼼理咨询和辅导。

三、⼯作措施 1.开设⼼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理辅导活动和专题⼼理讲座。

要把⼼理辅导活动纳⼊⽇常教育计划,每班每学期安排⼋课时以上。

2.开展多种多样的⼼理训练。

为了增加学⽣⼼理适应能⼒,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使学⽣享受成长的快乐,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训练,如意志训练、⾃信⼼训练、⼈际交往能⼒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法辅导和克服考试焦虑辅导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要组织学⽣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些⼒所能及的⽣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视野更开阔,⼼胸更宽⼴,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理困扰。

4.建⽴健全学⽣⼼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着⼒建⽴学⽣⼼理健康“三预”(预防、预警、⼲预)机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学生们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然而,由于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仍然存在,许多小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研究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学校工作新局面。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我们可以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这样可以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为此,教师们需要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研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

同时,在各个学科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其次,我们需要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和生活。

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迎接未来的挑战。

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和班集体建设,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和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和班集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二、课题研究的依据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针对性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尊重、理解、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正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通过科学、有益的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潜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我们以年级组为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侧重点有所不同。

其次,校园举办了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聘请专家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理,提高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潜力和素质。

例如,校园邀请了教育技术系任其平教授和《知心姐姐》杂志社的修改来校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受益匪浅,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调适潜力。

②学校注重与家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分享现代教育观和育人观,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孩子成长。

同时,学校通过《家教周报》、心理板报、广播站和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有关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现代育人观和人才观,为孩子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潜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校园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

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潜力和创造力。

在201X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班主任经验论文研讨会,在201X年10月也召开了全体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会。

这些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推动工作。

其中多篇班主任论文在市、区交流,___老师案例获市“走进学生心灵”案例二等奖,XXX工作案例《点燃学生心的灯》获区一等奖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背景
本文旨在调查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小学生,覆盖范围包括不同年级、性别和地区的学生。

调研内容
1. 调查小学生的压力来源及程度
2. 调查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3. 调查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4. 调查小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调研结果
1. 大部分小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和家庭,压力程度普遍较大。

2. 多数小学生能够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存在情绪失控的
情况。

3.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普遍和谐,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人际问题。

4. 大部分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动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但个别
学生缺乏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结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
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建议
1.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 增加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 鼓励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
信心。

4.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以上为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内容,供参考。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父母和教育者们都意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所在城市的多所小学进行了调研。

问卷调查范围广泛,包括研究压力、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

个案访谈则更加深入,详细了解了孩子们的具体情况。

3. 调研结果3.1 研究压力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研究压力。

这些压力来自于家长的期望、学校的竞争氛围以及他们自身对知识掌握的追求。

3.2 同伴关系在同伴关系方面,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也有少数孩子存在被欺凌的现象。

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3.3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我们发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氛围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 建议与对策4.1 降低研究压力我们建议家长和教育者们尽可能地降低孩子的研究压力,让他们享受研究的乐趣,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

4.2 加强同伴关系教育对于同伴关系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同伴关系教育,预防和解决欺凌现象,让每个孩子都在友好的环境中成长。

4.3 改善家庭环境家长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5. 结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基于成年人的经验和理解,难以满足小学生的特殊需求。

因此,开展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于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和策略,以及相应的教材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调查研究2024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包括心理压力、情绪问题、自尊心等方面的情况。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和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适合2024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要包括自我认识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合作、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小学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5. 效果评估和持续优化: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和教育模式。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需求和意见等相关数据。

3. 课程开发:根据调研结果和理论基础,开发适合2024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4. 教师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为小学教师提供相关培训。

5.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效果影响因素。

四、预期成果1. 报告撰写:根据研究结果,形成《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策略建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1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心理状况,为更好帮助全校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复课后的校园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耐挫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二、活动宗旨通过集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动时间20xx年2—6月四、活动内容(一)注重衔接,全面排查分析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增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采用学生自己报告、日常观察、访谈、心理绘画或其它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全面摸底,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

心理排查应坚持尊重学生隐私、遵循保密原则,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可能存在的长期性和隐蔽性。

(二)创新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举办“心理专家心理讲座”、手抄报、同伴互助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同学学习,促进自己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一种心理健康旳人一般体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合适,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对旳,个性构造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体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旳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足发挥其心理潜能,增进个性发展旳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旳自主构建互相作用旳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一样于精神医学中旳诊断模式,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是针对小朋友青少年心剪发展旳需要而开展旳教育活动,意在提高和培养学生旳心理素质,协助学生学会怎样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旳多种压力、怎样进行情绪调整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旳发展变化,增进小朋友青少年心理健康旳发展。

因此,防止问题发生、增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旳重要目旳。

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旳教育和培养,是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旳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旳详细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旳必要性现代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旳冲击波也比较强烈。

这诸多旳原因,对少年小朋友旳心剪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旳影响。

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小朋友存在四大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小朋友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旳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

大量触目惊心旳事实,都向我们阐明一种问题,现代少年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目前教育中旳一种刻不容缓旳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有关健康旳第四次定义:健康旳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可见,健康旳内涵已日渐深广,心理健康已纳入衡量健康与否旳原则之内。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旳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旳意志、艰苦奋斗旳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

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

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的科学。

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 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机制、感觉记忆、思维技能以及动机情感、心理差异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特别是小学生心理学,由于它“研究的是小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的形成,以及小学阶段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等心理规律与特点。

”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塑造和发展受教育者心理的过程。

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

在教育方针和目的确定之后,如何组织教育内容、编排教材,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切都离不开研究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小学生心理学》对如何观察小学生的言行,分析他们行为表现上的变化,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向小学生有效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作了科学而系统地阐述。

这些阐述既具科学性、理论性,又具针对性、操作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2、研究本课题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而教育学就是以研究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为对象的,它是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和揭示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本课题根据这一理论,确立了研究的目的,即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研究目标:
以所教学生为着眼点,在他们中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转化学生在学习、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
差异。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2、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不管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首先以小学生为出发点,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3、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教育中,尽管教师与小学生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

4、坚持预防、发展重于娇治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预防和发展的功能上,其次才是帮助小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危机。

对于极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请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诊治。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
对学生自信、自强、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教育,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性格等方面的障碍的同时,优化上述心理品质。

对学生进行善待他人、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教育。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⒈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常识,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3.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

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问题行为的矫治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技术,使家长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八.研究时间:3年
九.课题研究的策略:
⒈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⒉健全心理档案,搞好心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