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共49页
合集下载
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
![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27ebf076a20029bd642dcc.png)
维新派及其思想主张
主要先驱者 康有为 代表作或主要思想主张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借孔子宣传维新 变法理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 会发展潮流的。
共同主张: 《时务报》主笔,《变法通议》,变法是历史发展 ①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梁启超 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仁学》,大胆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 号召人们冲破“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英国1832 年议会改 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美国南北战争 1861-65年
德国统一与 宪法 1871年 法国共和制的确 立(1875年) 中国戊戌变法 1898年
世界之潮流: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中国之困窘:
政治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 ) 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 新思想 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 的演进 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 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
观察点1: 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
观察点1: 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是如何加强对华侵略的?
经济:1)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经济命脉,扩张在华政治势力;严重阻碍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贷款、修筑铁路、抢夺矿山开 采、投资办厂、开设银行
政治:
1)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 国。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2)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暂缓和了列强争 夺中国的尖锐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共同宰割 中国的同盟。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58张PPT).ppt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5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fbcc18bcd126fff7050bab.png)
材料4、面对着山河破碎,群雄环伺,国将不国的危局,“救亡图 存”成为中国当时压倒一切的社会主题。因此有强烈民族 主义意识的变法者们变得十分的焦灼、亢奋和激进,以至 于病急乱投医,因邻国日本变法的成功而希图依样画葫芦, 据此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周嫦妮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政治争权和民族危机妨害现代化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戊戌变法“构成了中国现代 化的逻辑起点”,并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地位。
作品名称:戊戌六君子祭 作者:杨参军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260x230cm 创作年代:2009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
探究三:失去的改革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本 课
首次提出现代化的系统方案
小 结
面
中 国
临
现
现
代 化
代
道
性
路 的
挑
曲
战
折 性
全面追求近代化的启蒙阶段
课
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堂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演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练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Hale Waihona Puke 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应诏统筹全局折》
示例:
经济探上:究维二新派:提倡走兴向办近现代工代业、的交系通运统输业方,设案立农工商 局、路矿总局,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为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走经济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1、第六书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在提出进行财政、经济、 文化、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 进行政治改革必须做的三件事:一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立 “对策所”以征贤才,三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政治争权和民族危机妨害现代化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戊戌变法“构成了中国现代 化的逻辑起点”,并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地位。
作品名称:戊戌六君子祭 作者:杨参军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260x230cm 创作年代:2009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
探究三:失去的改革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本 课
首次提出现代化的系统方案
小 结
面
中 国
临
现
现
代 化
代
道
性
路 的
挑
曲
战
折 性
全面追求近代化的启蒙阶段
课
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堂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演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练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Hale Waihona Puke 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应诏统筹全局折》
示例:
经济探上:究维二新派:提倡走兴向办近现代工代业、的交系通运统输业方,设案立农工商 局、路矿总局,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为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走经济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1、第六书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在提出进行财政、经济、 文化、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 进行政治改革必须做的三件事:一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立 “对策所”以征贤才,三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岳麓版历史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
![岳麓版历史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191d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f.png)
文学才华
谭嗣同也是一位才华横溢 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 文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 美。
光绪皇帝
变法的支持者
光绪皇帝是戊戌变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他采纳了康有为等人的 改革方案,并颁布了一系列新政。
软禁生涯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直到去世。
历史地位
虽然光绪皇帝在位期间没有实现全面的政治改革,但他的支持和 推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结构变革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资 本主义的渗透,中国经济 结构开始发生变革,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
思想文化冲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 文化发生冲突,一些有识 之士开始寻求救国之道。
甲午战争失败的影响
国家危机的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面临着空前的 民族危机,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民族意识的觉醒
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改革
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裁汰 冗员、改革官制等,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宣传民主思想,为中国政治制度的 民主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01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
教育改革思想
梁启超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张,强调培养新式人才,推动国家现代 化。
文学成就
除了政治思想,梁启超在文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散文、随 笔、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谭嗣同
激进的维新派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的激 进派代表,他主张迅速变 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 宪。
英勇就义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 选择以身殉国,他的英勇 事迹激励了无数后来的革 命者。
历史选修1_第9单元戊戌变法
![历史选修1_第9单元戊戌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1cb5c205087632311212b2.png)
第4课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新势力: 以光绪皇帝为首 2、人物 旧势力: 以慈禧太后为首 3、举措
在推行改革和阻碍改革两股政治力量的交锋最 直接的表现是人事任免权上尖锐斗争,旧势力的 代表慈禧太后占据权力的优势,拥有雄厚的根基, 于是,解除推行改革的重要人物的职务,并安插 亲信掌管军事,控制京津地区。而新势力依靠的 光绪帝是被动反击,明显势力单薄,缺乏中央和 地方高级官员的支持,改革机构形同虚设,本想 拉拢重用掌管军事的袁世凯,却不料袁和守旧势 力密切勾结,对袁缺乏正确认识的新势力军事力 量上依旧是空泛苍白。为了改变现状希望得到外 国列强的支持,结果也落空了。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托 古改制)
4、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 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1)环境: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 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2)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减 少改革阻力。 (3)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 (1)目的: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 (2)地点:北京 (3)地位: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 3、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 (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3)地点:北京、上海 (4)结果:1896年初被查封
探究:为什么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主要集中在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英国1832年 议会改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德国统一 1871年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岳麓版历史选修1《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历史选修1《戊戌变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17487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c.png)
《时务报》的主笔
梁启超曾担任《时务报》的主 笔, 通过报纸宣传维新思想, 推 动社会变革。
文学创作
梁启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以清新、流畅、富有 感染力而著称。
光绪皇帝
改革推动者
遭遇政变
光绪皇帝是戊戌变法的支持者和推动 者,他渴望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的危 局。
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和干预,戊戌变 法最终失败,光绪皇帝也被软禁在瀛 台,失去了政治自由。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戊戌变法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改革运动,激发 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提供了现代化的蓝图
01
戊戌变法提出了现代化的目标和方案, 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
蓝图和方向。
培养了一批现代化人才
02
戊戌变法期间, 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改革运动, 培
人才, 推动国家进步。
结果
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得到了部分开 明官僚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但遭 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最终未
能实现。
戊戌变法的失败
原因
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加上改革措 施过于急进,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经过
光绪皇帝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被废止, 维新派领袖人物被捕或逃 亡海外, 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0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未来的政治改革中, 应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
同富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03
戊戌变法期间, 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人教版选修一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人教版选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5890128581b6bd97f19ea80.png)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增强国防力量
失败
新势力群众基础弱
光绪帝(弱,受约束)
翁同龢(解除远离)
陈宝箴(地方官员个别代表)
旧势力社会基础厚
慈禧太后(强,控制主宰)
荣禄(提升重用)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清政府偿还借款,并加紧搜刮,各地的自然灾害等
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1、民办厂矿数量增加
特点:2、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3、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举步维艰原因: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增强国防力量
失败
新势力群众基础弱
光绪帝(弱,受约束)
翁同龢(解除远离)
陈宝箴(地方官员个别代表)
旧势力社会基础厚
慈禧太后(强,控制主宰)
荣禄(提升重用)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清政府偿还借款,并加紧搜刮,各地的自然灾害等
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1、民办厂矿数量增加
特点:2、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3、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举步维艰原因: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变法》PPT课件
![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0c1905901020206409c23.png)
雷颐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他的观点。
传统文化的影响
《新学伪经考》在维 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 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 侵犯的古文经斥为伪经, 主张应予抛弃,这就动摇 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 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 法制造舆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教版选修一)
戊戌变法
11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戊 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路程中 的一座丰碑。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既 是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又是伟大的民 主启蒙运动。这次运动在提高民族觉醒 和民主意识方面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 力量,是中国人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同时,它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至日 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作了必 不可少的准备。
——《康有为墨迹》(一) 转引自张鸣《梦醒与嬗变》
戊戌悲歌
——再探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 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 颐
人物简介:雷颐:(1956—— )吉林大学历史学 硕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戊戌变法时期维 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旧式私塾
维新时期的遗产
“天足会”奖章 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
缠足
谭
康
嗣 同
广 仁
杨 锐
林 旭
刘
杨
光
深
第
秀
1922年,康有为在杭州忽见剧场上演 《光绪皇帝痛史》,急购票入观。观后唏 嘘良久,赋诗道:
电灯楼阁闹梨园, 笳鼓喧天万众繁。 谁识当年场上客, 今宵在座痛无言。
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性)
传统文化的影响
《新学伪经考》在维 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 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 侵犯的古文经斥为伪经, 主张应予抛弃,这就动摇 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 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 法制造舆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教版选修一)
戊戌变法
11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戊 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路程中 的一座丰碑。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既 是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又是伟大的民 主启蒙运动。这次运动在提高民族觉醒 和民主意识方面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 力量,是中国人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同时,它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至日 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作了必 不可少的准备。
——《康有为墨迹》(一) 转引自张鸣《梦醒与嬗变》
戊戌悲歌
——再探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 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 颐
人物简介:雷颐:(1956—— )吉林大学历史学 硕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戊戌变法时期维 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旧式私塾
维新时期的遗产
“天足会”奖章 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
缠足
谭
康
嗣 同
广 仁
杨 锐
林 旭
刘
杨
光
深
第
秀
1922年,康有为在杭州忽见剧场上演 《光绪皇帝痛史》,急购票入观。观后唏 嘘良久,赋诗道:
电灯楼阁闹梨园, 笳鼓喧天万众繁。 谁识当年场上客, 今宵在座痛无言。
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性)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6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6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ff4152561252d380eb6e4a.png)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
法国启蒙思想:
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 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 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维新思想:
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 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是变 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1)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 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 命性远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
1898年上海英文版的《字林西报》载:“激进 的改革举世震惊。第一:他们终止了令人憎恶的闭 关政策,倡导全国开放。第二:改革了那个愚蠢的 自称为世界第一的教(育投影制)度。第三:不以中国文明 自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中说:“康有为的一系 列措施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 根本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 了!”
720
2800
法国 420英里
1530
美国 300英里
(截至1898年11月)
Ó¢ ¹ú ¶í ¹ú µÂ ¹ú ± È Àû ʱ · ¨¹ú ÃÀ ¹ú
不仅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资源,
还把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渗透到那里。
能使中国富强!
君主立宪制度是最 好的政治制度!必 须进行政治改革!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 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 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被誉为“岭南奇才” 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时务报》主笔 《变法通议》 创办《国闻报》 翻译《天演论》《原富》
诏令废除八股后,大学士刚毅立即跳出来反对,说: “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请下部议。”光绪帝明确回答: “部臣据旧例以议新政,惟有驳之而已,吾意已决,何 议为?”刚毅并不示弱,仍说:“此事重大,行之数百 年,不可遂废,请上细思。”光绪帝愤怒至极,厉声喝 道:你难道想阻挠我吗?刚毅这才无话可说。退出时, 他还不死心,居然打出慈禧这张王牌,说:“此事重大, 愿皇上请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