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考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23)个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等)。

6.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如无机物和有机物。

4. 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5. 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如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等。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人类感官可以察觉的一切实体,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质点,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4.反应: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物理反应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可逆变化。

5.分子与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紧密结合而成的单个化学实体。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化学实体,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交换电子。

二、化学基本原理: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封闭体系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即化学反应是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进行的。

2.原子价与化合价:原子价是元素原子中外层电子数目的一种表示方法,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定价,它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带电价数目的表示。

3.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力,它用于保持化合物的稳定形态。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4.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无量纲的物理量,它用来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

5.负离子与正离子:负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正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获得电子而形成的。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照一定的物质比例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化学键结合。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 电子云由电子按能级排布,电子排布遵循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理。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 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化能)随周期表位置变化呈现规律性。

4. 化学键-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由电荷吸引力形成,共价键由电子对共享形成,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海形成。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多种反应物合成一种生成物的反应,如:A + B → AB。

2. 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分解成多种生成物的反应,如:AB → A + B。

3.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如:A+ BC → AC + B。

4. 双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如:AB + CD→ AD + CB。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粒子。

2. 浓度计算- 溶液浓度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通过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体积计算。

3. 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4.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四、溶液与酸碱1. 溶液的分类-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状态,溶液分为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

2. 酸碱理论- 酸碱指示剂、pH值、缓冲溶液等概念,以及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

- 周期表中的周期、族(组)和区块。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6.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二、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

3. 有机化学- 碳的杂化轨道理论和sp3、sp2、sp杂化。

- 基本有机化合物:烃、醇、酚、醛、酮、酸、酯等。

-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等。

4. 无机化学-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等。

- 配位化学基础:配体、中心离子、配位数、配位键。

5.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溶解度: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 溶解度曲线和溶度积的应用。

三、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2.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 基本操作技能:称量、量取、混合、加热、蒸馏等。

3. 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目的的明确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 数据记录和处理。

-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与物质的量3. 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浓度的计算- 气体定律(波义耳、查理、盖-吕萨克定律)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反应热与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与族- 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趋势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3. 酸碱与盐-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与盐的性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碳的杂化-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 - 有机官能团2. 烃类-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合物- 醇、酚、醚- 醛、酮- 羧酸、酯、酰胺四、物理化学1. 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2.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性质- 溶解度与沉淀平衡- 胶体与表面活性剂3.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伏打电堆与电解- 电化学系列五、实验技能与安全1.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紧急情况的处理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概览,并不包含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点。

如果需要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文档,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二、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

三、分子与化合物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2.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国际化学命名规则,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

四、物质的分类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4. 还原-氧化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配平方法。

3.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八、酸碱与盐1. 酸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4. 盐的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5.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中考化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知识点整理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形状改变(铁丝弯曲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颜色、气味、状态),铁的密度为7.86g/cm³(密度)。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氢气能燃烧)、氧化性(氧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碳具有还原性)、稳定性(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等。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如取用大理石),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如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块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取用粉末状固体)。

- 液体药品:较多量液体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滴加);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的使用: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 仪器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把胶皮管套在玻璃管上。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1.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如冰的融化、水的汽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变化,如铁的生锈、木头的燃烧等。

1.5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试管、锥形瓶、烧杯、天平、磁力搅拌器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的发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的发现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如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模型等。

2.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核运动。

2.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排列起来的一张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排列在周期表的横行中,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2.4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下侧,非金属元素则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侧。

第三章:化学键和离子3.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3.2 离子与离子键离子是具有正负电荷的粒子,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所形成的一种化学结合力。

3.3 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所形成的一种化学键,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高中2024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2024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2024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其关系。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形成及特点。

二、化学计量摩尔概念:摩尔的定义、摩尔质量及其应用。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组合。

三、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计算。

四、化学能与能量转换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热化学: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反应热的计算。

五、化学平衡动态平衡:可逆反应的特点,平衡常数的概念。

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系统对外部条件变化的响应。

六、溶液化学溶解度: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浓度表示: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ppm等。

七、酸碱理论酸碱定义:阿伦尼乌斯理论、布朗斯特-劳里理论。

pH计算:酸度和碱度的测量,pH值的计算。

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数的概念及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电池原理:伏打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九、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分子结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重排反应等。

十、化学实验技术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则,紧急情况处理。

基本操作:溶液配制、滴定操作、仪器使用等。

十一、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重要化合物: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十二、化学与生活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医药、材料、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作用。

结语学习建议: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未来展望: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未来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定义: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化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常见类型:氧化物、酸、碱、盐。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法: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组成。

- 意义: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和元素比例。

2. 化学方程式- 平衡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方程式。

- 书写规则:遵循守恒定律,正确标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

-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2. 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能力。

- 酸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能力。

五、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组成- 溶质: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为水。

2. 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六、酸碱与盐1. 酸-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常见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铵(NH4OH)。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不受温度、溶剂量、是否饱和的限制
单位

是比值,无单位
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水、二氧化碳
三、化学用语
1、化合价和离子符号
项目
价标符号
离子符号
意义
表示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写法
化合价的正、负在前,数字在后:
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
举例
+2 –1 +1-2
MgCl2H2O
Mg2+Cl-H+O2-
四、溶液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1、分子和原子
项目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似点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各异: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原子性质各异
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二、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
由一种物质组成
区别
1、多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1、一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3、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化学前五个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前五个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前五个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在化学的学习中,前五个单元通常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元素: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相同的原子核。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

- 分子: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第二单元:化学计量学- 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一定数量的粒子。

- 摩尔质量:元素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其摩尔数的质量。

-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剂体积的比值。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显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第三单元:化学键和分子间力-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

- 分子间力:分子间的吸引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第四单元: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 酸碱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沉淀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反应。

- 气体生成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

第五单元: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减少这种影响。

- 化学平衡常数: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在化学的学习中,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化学原理。

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心运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共价键是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电子云的相互作用,氢键是氢原子与非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元素按周期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等。

化合物按化学式表示,如H2O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

4.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按反应类型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物分解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置换反应是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相互交换位置,化合物分解反应是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

二、化学反应1.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释放能量并产生发光或火焰。

燃烧产生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水、氮氧化物等。

燃烧反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如木材燃烧、煤气燃烧等。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常伴随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生成水。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酸碱中和溶液的调节、酸性土壤的改良等。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为氧化,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它涉及到能量转化和电子传递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腐蚀、还原剂的应用等。

4. 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它包括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等。

气体的生成与收集实验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气体泄漏和爆炸等事故。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等于12克纯碳-12中原子数的集合。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1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化学反应- 反应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水溶液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增加排列成行。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配位化合物-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 中心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能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

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非金属元素与氧、氢、金属或其他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5.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合金的性质等。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仅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 衍生物:烃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取代。

-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分子。

- 消除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的科学。

它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及实践生产的基础科学。

九年级化学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

1.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一切实体。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个大类。

(2)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

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进行表示,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3)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与构成它的元素有关,化合物通过化学式进行表示,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是均匀混合物(溶液)或非均匀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等)。

2.化学原理化学原理是化学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的特征和行为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和熔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

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3)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吸引力或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的形成会强化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并使原子稳定地组合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溶液和浓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

溶质是能够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等。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篇一:初三化学是义务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涉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物质,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 元素: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物质,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子序数。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4.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5.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不变,只是物质之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6. 化学变化: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分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7. 元素周期表:用元素周期律组织起来的一张表,它反映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二、化学基本原理1. 化学反应: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释放出能量。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中和的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现象。

4.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三、化学基本实验技能1.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制取气体的方法有加热、电解、化学合成等,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等。

2. 常见物质的鉴别:鉴别无色液体、黄色液体、黑色固体等。

3. 实验安全: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防止爆炸、防止中毒等。

以上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

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和习题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考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篇二:初三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入门课程,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等方面。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1.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其中,固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小,分子振动幅度小;液态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振动幅度较大;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振动幅度很大。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或多种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氢气、氧气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的科学。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元素、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物质,如溶液、气体混合物和合金等。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可通过观察或测量来获得的性质,如颜色、溶解度和熔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等。

4.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的状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其组成不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5.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氢和金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等。

6.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性质。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做单质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做化合物分子)。

7.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性规律排列的一张表格。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元素的性质、组成和排列规律。

8.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种元素的类型和数量;离子式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的类型和数量。

9. 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一个元素的平均质量,与同位素的质量和存在的比例有关。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的质量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的比值,没有单位。

10.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单位为克/摩尔。

初中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如氧气(O2)、铁(Fe)。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果汁。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3.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4.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氧。

- 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如水(H2O)。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即产物。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燃烧放热。

二、化学式与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 通过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关系。

2. 化学方程式- 描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产物的原子数相等。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常见气体- 氧气(O2):支持燃烧。

- 氢气(H2):可燃性气体。

- 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形成碳酸。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取用药品:使用药匙或滴管。

- 混合溶液:先倾倒密度小的液体,再沿容器壁缓慢加入密度大的液体。

- 点燃物质: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注意火焰颜色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2. 安全常识- 穿戴防护装备:实验服、护目镜、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多样性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距离、空隙)改变,大小改变不了.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举例:Fe2O3、CO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物质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各举两例: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混合物:空气、溶液、大理石、煤、石油
4、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元素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各举两例:单质:铁、氧气、氦气、碳化合物水、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钙
5、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看是否含碳元素,(除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根是无机物).各举两例:有机物:甲烷(CH4)乙醇(C2H5OH)乙酸
(CH3COOH)葡萄糖(C6H12O6)无机物大多数不含碳元素化合物.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二)微粒构成物质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化学反应的实质:宏观:物质生成新物质,微观:分子生成新分子
8、五个原子团的离子符号:(NH4+、NO3-、OH-、SO42-、CO32-)
9、分子的性质:不停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有间隔、有质量和大小
10、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1、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总数。

1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13、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14、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15、分子、原子、离子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三)元素和物质组成的
表示
1.元素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前四位的元素符号氧、硅、铝、铁
4.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5.元素符号的含义:H代表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6.无机盐中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铁、锌、硒、碘、氟
7.无机盐中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钙、钾、钠、磷、氯
8.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硫钙镁钡锌三价:铝,铁有可变
二三价,铜汞正二价最常见
9、5个原子团的化合价:(NH4+、NO3-、OH-、SO42-、CO32-)
10、单质里元素化合价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和减代数和为零
11、化学式的含义:H2O 宏观:1、代表水这种物质,2、代表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微观:1、代表一个水分子,2、代表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新出来的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溶解性、融化、导电、导热、延展、吸附、升华、凝固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新出的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5.放热的化学反应:
CaO+H2O==Ca(OH)2、
Mg+H2SO4==MgSO4+H2↑
Mg+2HCl==MgCl2+H2↑
6、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一变两不变)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六)几种化学反应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单化换单化)、复分解反应(两化生成两化(2.金属活动顺序表:
3.两类置换反应:金属和酸反应的条件:金属位于氢前、酸除浓硫酸、浓稀硝酸、生成的盐都可溶
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前金换后金、盐可溶且在溶液中进行、除、钾、钠、钙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气体、沉淀之一,难溶的物质要反应只能跟酸反应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七)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一定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各物质质量的总和不变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的种类可能变:化合价、分子数目(化学计量数)化学反应的实质:有新物质生成或有新分子生成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八)溶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举例:泥沙放在水中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举例:油放到水中、牛奶乳化作用:洗涤剂去油污,功能是;乳化功能(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汽油去油污叫溶解
3.溶液: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举例: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等
4.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5.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常见溶剂:水,但水并不是唯一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
6.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7.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温度降低):冰、干冰、硝酸铵溶于水
8.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9、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10、固体溶解度四要素:在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溶解溶质的质量
11、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NaCl)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a(OH)2
强调:1交点的含义:在某温度下,谁和谁的溶解度相等为多少克2、升温降温做题时平移找点(在曲线下为不饱和,在曲线上刚好饱和,在曲线上方有物质析出,也为饱和),3、不是加多少固体就都溶解多少,计算式得看溶解度曲线和表格,找出质、剂、液的关系
12、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
(2)结晶①冷却热饱和溶液(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②蒸发溶剂(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3.配置溶液的步骤及仪器:计算称量(天
平、药匙)、量取、溶解
14.有关计算: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溶质质量不变
公式:m浓×浓%== m稀×稀%
1.溶质质量分数(a%)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a%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a%
2.溶液稀释前后:溶液质量变大、溶剂的
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变小、溶质质量
不变。

m浓×浓%== m稀×稀%
加水:m浓×浓%==(m浓+水)×稀%
3.密度、体积、质量分数互相换算
溶液质量=密度×体积
溶质的质量=密度×体积×a%(注意:单
位统一、密度为1g/ml不能省、书写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