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工程实践活动课教学大纲(3篇)

工程实践活动课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工程实践活动课二、课程性质工程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工程实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使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3)使学生熟悉工程实践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工程实践概述(1)工程实践的概念及特点;(2)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关系;(3)工程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 工程实践方法与技术(1)工程实践的基本方法;(2)工程实践中的技术手段;(3)工程实践中的测量与检测技术。

3. 工程实践项目管理(1)工程实践项目的组织与实施;(2)工程实践项目的进度管理;(3)工程实践项目的质量控制。

4.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1)典型工程实践案例分析;(2)工程实践中的创新与改进;(3)工程实践中的风险与应对。

5. 工程实践实训项目(1)实训项目的选题与设计;(2)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3)实训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工程实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工程实践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策略。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训法:通过实训项目,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5.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学时:40+24 学分:4课程性质:院系必选课选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概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介绍网络工程的前期准备,包括网络工程知识的积累,网络工程建设资质的获取以及工程立项后的招、投标等内容;网络工程施工流程,包括理论知识、规划设计方法、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网络集成等内容;网络工程后期的工作,包括网络测试验收和文档的建设等见容,并通过具体实例,详述贯穿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

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张恒杰、蒋高飞曹隽编著大连理工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张云鹏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21 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影响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和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校园网、企业网等各种网络成为学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如何科学地规划、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如何控制保证或监理网络系统的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如何使网络系统既能满足当前各种不同的应用和技术需求,又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带宽、可伸缩性和可靠性需求,使其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要?本课程从探讨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建设网络系统的基本方法出发,讲授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步骤、方法、规律及其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术。

网络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系统论、控制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工程的总体结构,能以工程化的思想深入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来规划、设计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施和维护。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标。

(完整版)《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完整版)《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训学时:42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编写大纲教研室/实训室:网络技术教研室一、实训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传输介质,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内容,分析典型的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项目,学会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为走上相应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二、实训方式现场实施+实际操作三、考核方法出勤率30%+完成效果70%四、实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资料《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指导书计算机系组编著内部使用《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邓文达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五、实训项目及学时分配六、实训项目内容及其要求实训一、参观校园网、熟悉机房布线、拓扑结构及网络设备的认识(2学时)【实验目的】:熟悉校园网、熟悉机房布线、拓扑结构及网络设备【实验内容】: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所涉及的内容。

用户需求分析、网络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设计等涉及的内容。

【实训设备】:学院网络中心机房所有设备【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1、了解用户需求分析、网络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设计等涉及的内容.2、评定办法:根据结果现场评定。

A+:掌握所有内容;A:掌握要求的内容;A—:基本完成情况较好实训二、用 VISIO 绘制综合布线图(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用 VISIO 绘制综合布线拓朴图、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实验内容】:用VISTO绘制网络拓扑图用VISTO绘制各种路由图用VISTO绘制信息节点分布图【实训设备】:Office 办公软件【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1、熟练运用VISTO绘制结构图2、评定办法:A+:掌握所有内容;A:掌握要求的内容;A-:基本完成情况较好实训三、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实训(4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网络工程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网络工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具备设计、部署和管理企业级网络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网络工程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基础、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2.掌握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能够进行网络拓扑设计和部署;3.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能够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4.熟悉网络管理和监控技术,能够有效运维企业网络;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分类(2)网络通信协议与体系结构(3)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与实施2.网络安全技术(1)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与风险防范(2)网络攻击与防范(3)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技术3.网络管理与监控(1)网络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2)网络流量管理与负载均衡(3)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传授网络工程理论知识;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网络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合作学习。

五、考核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成绩等;2.期中考核: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3.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网络工程的掌握程度;4.实践项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网络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2.实验室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工具等;3.网络资源: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实验模拟软件等。

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具有网络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承担教学任务,他们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工程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网络工程实践英文名称:Network Engineering Practice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总学时:36学分: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一、课程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网络工程实践》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方向)的职业技能必修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组网中的作用,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技术,具备能独立规划、组建和维护大、中型局域网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的整体规则与设计方法,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与配置途径,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常规配置、VLAN划分与VLAN接口的配置方法,掌握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和IP包过滤规则的配置方法;掌握路由器的路由协议和路由的配置、路由器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和IP包过滤规则的配置方法。

页脚内容12.职业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规划设计大中型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的能力,并能通过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核心网络设备,来具体实现整个网络的规划与组建。

3.职业基本素质要求通过实践环节的参观考察、网络故障的危害和故障原因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在组网过程中,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实践环节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较强,应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得到应用微机的基本训练。

在设置实验内容和课程设计内容时,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实验一1.实验名称:网络模型及协议分析2.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ISO和TCP/IP模型,并能在协议分析软件下进行各种协议包抓取和分析3.学时分配:4页脚内容2实验二1.实验名称:IPv4子网排错及Windows Server组网2.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IPV4子网划分,能处理网络划分问题!基于windows server2000下的DHCP,DNS,NAT,FTP,WEB各种组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网络工程实践英文名称:Network Engineering Practice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总学时:36学分: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一、课程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网络工程实践》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方向)的职业技能必修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组网中的作用,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技术,具备能独立规划、组建和维护大、中型局域网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的整体规则与设计方法,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与配置途径,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常规配置、VLAN划分与VLAN接口的配置方法,掌握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和IP包过滤规则的配置方法;掌握路由器的路由协议和路由的配置、路由器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和IP包过滤规则的配置方法。

2.职业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规划设计大中型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的能力,并能通过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核心网络设备,来具体实现整个网络的规划与组建。

3.职业基本素质要求通过实践环节的参观考察、网络故障的危害和故障原因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在组网过程中,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实践环节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较强,应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得到应用微机的基本训练。

在设置实验内容和课程设计内容时,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实验一1.实验名称:网络模型及协议分析2.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ISO和TCP/IP模型,并能在协议分析软件下进行各种协议包抓取和分析3.学时分配:4实验二1.实验名称:IPv4子网排错及Windows Server组网2.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IPV4子网划分,能处理网络划分问题!基于windows server2000下的DHCP,DNS,NAT,FTP,WEB各种组网。

3.学时分配:6实验三1.实验名称:交换式局域网2.主要内容与要求:3.熟悉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掌握交换式局域网的结构与设计方法,掌握交换机彼此间的级联方法,掌握交换机/路由器模块软件的功能与基本命令使用方法。

4.学时分配:6实验四1.实验名称:VLAN配置2.主要内容与要求:(1)熟练单交换机VLAN的配置(2)掌握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

3.学时分配:6实验五1.实验名称:路由协议配置2.主要主要内容与要求:(1)熟悉和掌握路由器的IP路由配置步骤和配置方法。

(2)能自主设计局域网,实现不同网段互访(3)实现广域网配置,掌握PPP、FRAME-RELAY和HDLC三种封装格式在广域网的应用。

3. 学时分配:6实验六1.实验名称:访问控制列表配置2.主要内容与要求:(1)熟悉掌握标准访问列表的配置。

(2)熟悉掌握扩展访问列表的配置。

(3)按实际要求完成各种局域网设计,控制局域网访问规则。

学时分配:4实验七1实验名称:NAT地址转换2主要内容与要求:(1)熟悉掌握NAT地址转换原理与分类。

(2)熟悉掌握NAT的配置。

(3)按实际要求完成各种局域网设计,实现内网访问外网。

学时分配:4(四)教学时数分配表(五)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本课程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编程(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教材:CCNA学习指南(640-801),邢京武,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3章)2004年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第一版),冯昊、黄治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主要参考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教程,蒋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CCNA学习指南(640-801),邢京武,人民邮电出版社CCNA学习指南(640-802),程代伟,电子工业出版社(七)说明考核办法:1.试采用统一命题,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大纲各部分所规定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

考试命题覆盖到各部分,并适当突出重点部分,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3.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

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填空、简答、选择、设计、综合应用等题型。

5.综合评定:实验、作业和平时表现共占30%,期末考试占70%。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OSI模型与TCP/IP模型一、教学基本要求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两种模型的区别于联系,以及实际例子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OSI模型第二节TCP/IP模型要点:1.解包2.封包3.实际中如何理解各层之间的联系。

4.数据实际中如何转化。

第二章Ethereal的基本使用及TCP报文传输分析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如何利用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分析ethernet帧、IP数据报报文格式、IMCP 报文格式、ARP数据包格式、TCP报文格式、UDP报文格式。

2.并进一步掌握他们的报文格式及字段意义,然后通过对一次FTP客户端登陆FTP 服务器并下载文件的全过程数据包的分析来观察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以及文件传输过程,通过分析截获TCP报文首部信息,进一步熟悉TCP报文的格式和各个字段的作用。

3.通过分析TCP连接的三次握手建立和释放过程,理解TCP连接建立和释放机制。

通过分析TCP报文的传输过程,进一步理解TCP报文的传输机制。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熟悉ethereal协议分析工具第二节数据包分析要点:1.Ethernet帧分析2.ARP报文分析3.IP包分析4.ICMP包分析5.TCP报文分析6.FTP连接分析,重点掌握三次TCP握手连接7.实验报告第三章IPv4网络及WINDOWS组网一、教学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IPV4网络划分,能处理子网划分中问题。

2.基于windows server下组成各种需求的局域网二、教学内容第一节IPV4网络结构要点:1.A、B、C类网络划分依据2.三类私有网络特征第二节IPV4子网划分要点:1.有类网络2.无类网络第三节基于IPV4的网络排错步骤及其实际中操作法则。

第四节windows 2000server下组网要点:1、DHCP、DNS、NAT、FTP、WWW单独组网2、复合组网第四章设计交换式局域网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局域网的发展与常用技术。

2.熟悉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3.掌握交换式局域网的结构与设计方法,掌握交换机彼此间的级联方法,掌握交换机/路由器模块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局域网技术简介2、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3、设计交换式园区网络4、交换机/路由器模拟器的使用第五章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基础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交换机的IO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命令特点。

2.熟悉交换机的加电启动过程。

3.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方法与配置途径,掌握交换机常用的基本配置命令二、教学内容1Cisco IOS简介2 搭建交换机配置环境3 交换机的加电启动4 交换机的命令模式5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6 MAC地址与MAC地址表7 配置2层交换机端口8 配置3层交换机端口第六章虚拟局域网及其配置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冲突域与广播域的概念,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2.熟悉为什么要划分VLAN以及划分VLAN的好处。

3.熟练掌握和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与划分方法,掌握交换机关于VLAN划分和配置的相关命令。

二、教学内容1 虚拟局域网简介2 静态VLAN与动态VLAN3 VLAN的汇聚链接与封装协议4 VLAN间主机的通讯5 VLAN的配置方法6 指定trunk链路中的VLAN7 配置动态VLAN第七章生成树协议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生成树协议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2.掌握交换机生成树协议的配置方法与相关配置命令。

二、教学内容生成树协议1 生成树协议的作用2 生成树协议的原理3 快速生成树协议4VLAN快速生成树协议5多实例生成树协议6生成树协议的配置7 生成树协议实例8生成树协议总结第八章IP路由配置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TCP/IP协议的作用与结构、IP地址的分类。

2.熟悉路由表、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熟悉路由表的结构与作用,路由表的生成过程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子网掩码的作用与子网的划分方法;掌握路由器的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相关的配置命令。

二、教学内容1 TCP/IP协议2 路由协议概述3 IP路由配置第九章广域网协议及其配置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的广域网协议。

2.掌握常用广域网协议的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以及相关的配置命令。

二、教学内容1、HDLC的配置2、PPP的配置3、FRAME-RELAY的配置第十章访问控制列表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网络中常见的攻击以及攻击原理;IP包过滤与防火墙的关系;了解访问列表的功能与作用。

2.熟悉访问列表的分类以及访问列表的匹配过程;充分理解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的作用。

3.掌握标准IP访问列表和扩展IP访问列表和基于时间的访问列表的配置方法和相关的配置命令;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方法和相关的配置命令。

二、教学内容1 访问列表简介2 标准IP访问列表3 扩展IP访问列表4 命名IP访问列表5 基于时间的访问列表6 通过IP访问列表控制vty访问7网络地址转换(NAT)制定人:赵建勋2009年2月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