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研究(doc 23)

合集下载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本文内容:1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1、1 定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FTP),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全额有偿转移资金,即向资金使用部门收取利息并向资金提供部门支付利息的一种内部定价机制。

8 银行内部之间,而非银行与客户之间8 内部资金中心是一个虚拟的货币交易单位,一般由司库承担8 一定规则是指司库部门用于计算资金价格的定价规则8 全额有偿是指对根据业务资金占用/提供情况全额收取/支付利息资金提供者将资金以FTP价格卖给资金中心,获得融资利差;资金使用者以FTP价格从资金中心获得资金,付出融资成本。

这种转移通常不发生资金的实际流动,可以通过资金中心(司库)来为每一账户、产品或部门等建立虚拟的资产负债表交易,为每笔交易实时提供与产品属性对应的内部转移价格。

1、2 作用与意义资金转移定价最早诞生于生产企业,目的是核算生产流程每个环节所耗费的成本,以确定企业的最终利润来自哪个产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银行首次在银行业引入FTP,用于核算资金的成本或收益,识别银行利差的真正来源。

资金转移定价主要有四大功能: l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通过资金转移定价体系能够准确切分不同业务单位的利润贡献,可以比较容易地建立起基于风险调节后收益而非规模或会计利润的绩效考评体系和配套的激励机制。

它是事业部或矩阵式管理架构的建立,“核心客户”甄别与客户导向策略的实施,对客户经理进行合理激励的基础。

l 优化业务组合。

利用资金转移定价科学地分析不同业务、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业务发展策略。

可以对支行、部门、产品的盈利及客户的利润贡献度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指导经济资本的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l 集中市场风险。

资金转移定价把净利息收入分成三个部分,即融资利差,信贷利差和利率风险利差(又称核心利差、错配利差)。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端, 借用上级行资金为末端的信贷资金流通过程。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包括上存资金价格、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

相关因素:贷款利率为营业税税率贷款经营费用率上存资金利率定价模型:R 3= R 1Q 1(1- I - B 1)- Q 1Q2+D ( B 2- R 2)- E发放贷款实际得利与归还上级行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R 4= R 1 Q 1(1- I - B 1)- Q 1 Q 2+D ( R 4- R 2)- E资金综合成本率。

二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上存资金价格。

内部资金转移是指在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内部, 以上级行为中间环节 , 上存资金为始贷款收息率Q 1(实收利 息与贷款应收利息之比) 收入贷款损失率为Q2 ( 贷款本金损失与贷款实收利息之比 )贷款派生存款系数D ( 发放单位贷款可以带来的存款数量 ) 活期存款利率 R2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B 2( 指通过组织存款途径筹集的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成本水平 , 其成本构成要素有存款利息支出、 为组 织存款而支出的经营和管理费用、存款经营活动 中的备付现金而支付的利息成本) 上存资金利率R3 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R4发放贷款的实际得利与上存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上存资金和借用上级行资金定价的基本原则有四条 : 一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三是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 , 上存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 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的条 件下 ,上存资金价格与追加利润任务之差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四是要较好地体现区别对待、分类调节的资金定价原则 , 以有利于调动低效高险支行压缩贷款而扩大上存或归还 上级行资金和高效低险支行适度借用上级行资金而扩张贷款的积极性。

设定低 效高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 , 高 效低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 上角以“〃”表示 , 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 , 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B’ 2<R 3>R' 1Q' 1(1 - I - B’ 1) - Q' 1Q' 2+D' ( B'2 - R 2)- ER3< R 4<[ R" 1Q'' 1(1 - I - B" 1) - Q" 1Q''2 - D''R 2- E ]/(1- D")而且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条件下 ,设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为E 1,单位贷款追加利润任 务为E 2,且有E 1 + E 2=E ,那么,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B’ 2<(R 3-E1)>R’ 1Q’ 1(1 -I -B’ 1)-Q’ 1Q’ 2+D’ (B’2 -R2)- E2R3<R4<[R" 1Q" 1(1 -I -B" 1)-Q" 1Q"2 -D"R 2-E2]/(1- D")根据上述模型测算出来的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是一系列数据组。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是组织内部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经常需要进行资金的内部转移,以支持业务的开展和实现整体的利润最大化。

因此,合理的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策略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激励各部门间的协作与共赢。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重要性内部转移资金定价对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具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资金定价,能够实现以下目的:1.激励绩效:通过设定合理的资金转移价格,可以激励各部门积极开展业务,提高绩效水平。

2.促进合作:明确的资金定价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

3.资源优化:有效的资金定价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方法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是一种常用的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方法。

根据各部门实际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率作为加成,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有时可能造成利润率被夸大或低估的情况。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参考外部市场价格来确定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资金的真实价值,但也可能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与外部市场不符合。

协商定价法协商定价法是各部门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内部转移资金价格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考虑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利于促进合作与沟通,但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较高。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挑战在实践中,内部转移资金定价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1.信息不对称: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内部资金定价不公平。

2.绩效评估不公平:不合理的资金定价可能导致绩效评估不公平,影响员工积极性。

3.内部利益冲突:各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导致内部资金定价难以达成一致。

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机制为了建立有效的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机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明确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以确保资金定价与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一致。

2.建立规范:建立规范的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机制,并定期评估与优化。

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作者:何月华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1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公司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转移定价是各集团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常用的方式。

转移定价的使用可以提高企業的经营管理水平,但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尤其是税务风险。

因此,管理会计下如何合理运用集团公司的转移定价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集团公司转移定价的分析,解决科学合理的运用转移定价来发挥其优点规避其风险,也为其他公司合理确定和运用转移定价提供参考。

内部转移定价是指企业内部分公司、分厂、车间、分部等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资金等内部交易时所采用的计价标准。

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通过产品、劳务、资产等为载体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这种价格不是外部的市场价格,而是内部各责任中心资源合理分配下制定的价格,它主要适用于企业规模比较大、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企业内部设立了多个责任中心的企业集团。

内部转移定价是企业集团内部各个责任中心的一种经济关系,一般不直接与外部发生关系,是企业内部定价的一种行为。

内部转移定价通过建立由销售、生产、采购、投资和筹资一体化的模式,在定价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变动因素,进而预测未来数据,以此作为定价基础。

从转移定价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当企业的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企业的利润就最大化,因此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要制定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

一、确定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的主要方法(一)外部市场确定转移价格外部市场确定转移价格,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企业外部的市场价来制定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这个是最理想的转移定价方法,它是基于转移的定价产品或服务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把市场的竞争引入了企业内部,充分发挥了价格和市场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缺点是定价产品或服务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有些定价产品或服务可能根本就找不到相应的外部市场,因而就无法采用外部市场确定转移价格的方法。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作者:张宏燕来源:《中国民商》2022年第04期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企业呈现出了明显的国际化形式,内部转移价格已经成为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制度构建的重要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企业财务管理期间,内部转移价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基于周围环境的复杂化,使整个转移机制有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

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将不利于该项工作的良好开展。

基于此,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内部转移价格优化策略。

本篇文章结合基本的原则分析了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的策略,以便为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完善策略通过探究表明,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分别是转移价格属于责任会计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企业结算情况,但是我国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信息化的发展形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此种现象决定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监管体系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象对企业内部职能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对于发展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最后,信息化环境日益完善,为解决内部价格转移信息不对称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式,但是也随之形成了一系列的风险问题,所以,探究内部价格转移问题的过程中,不再受限于以往传统财务框架之下,而是朝着财务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迈进,构建良好的局面。

一、对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论述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与企业价格结算相比较来看有着封闭性的特征。

一方面,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当保障和成本相关的所有劳动往来以及产品往来都实施了成本转账,利用成本管理方式形成完善的企业成本中心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内部转移价格期间的成本表现为具体成本以外的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这些成本都是企业成本中心的关键所在。

关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问题的思考

(作者单位:杭州联合银行)关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问题的思考◎刘洋财政金融一、农商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存在的问题1.定价流程不规范。

行之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离不开一系列规范流程的支撑,当前部分农商行定价流程不明确、定价策略随意变更、定价难点沟通不畅,涉及的调整流程、审批流程、公布流程及监测流程部分缺失,信息沟通传递速度缓慢,不能很好地发挥FTP 业务引导作用。

2.尚未形成合适的定价模式。

FTP 定价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单一资金池定价模式、多资金池定价模式和期限匹配模式。

前两种模式未能实现价格与业务期限挂钩,区别定价,不能有效隔离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能有效衡量机构的创利情况。

期限匹配法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对不同期限的资金制定不同资金价格,有效弥补了资金池模式的缺点,但这种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是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

当前部分农商行还未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或者系统由省联社统一建设但尚未形成适用于自身的曲线。

二、解决农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问题的针对性措施(一)规范各项定价管理流程1.完善组织体制,明确工作职责。

各农商行应设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定价协商小组,并制定日常工作议事规则。

定价协商小组成员包括但不限于前台业务部门和计划财务部或资产负债管理部,必要时可吸收分支机构。

定价协商小组应基于定价方案执行情况、业务分析结果,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行社业务导向等因素,对于现有FTP 收益率曲线、产品FTP 定价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调整方案。

调整方案须报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议,或者为了确保审批的及时性,由相关部门会签后提交行长审批。

2.F TP 价格及时公布、全行公布。

及时地向全行公布FTP 价格是为了将总行的经营业务导向快速传递给分支机构与一线业务人员。

在FTP 利润考核机制的驱动下,分支机构会根据FTP 导向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总行鼓励的业务中去。

3.规范监测流程,建立支行反馈机制。

规范定价监测流程,就是一方面在总行层面,计划财务部或者资产负债管理部定期产生多维度FTP 利润报告,分析定价效果;另一方面在支行层面,支行定期将定价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场信息变化反馈给总行,并说明当前业务开展情况及定价导向的效果。

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

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

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背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经常需要在其内部进行资金转移。

这些内部资金转移可能涉及不同的业务部门或账户之间的资金调度,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然而,内部资金转移的定价政策对于银行的运营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定价政策可以确保资金以适当的成本进行转移,并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不公平。

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的定价政策。

以下是该政策的主要目标:1. 合理定价:确保内部资金转移的定价合理、公正,基于成本、风险和市场因素进行决定。

2. 风险管理:评估内部资金转移对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得以落实。

3. 利润最大化:通过有效的资金转移定价政策,确保银行获得最大程度的利润。

4. 公平性:确保内部资金转移的定价政策公平对待不同业务部门或账户,避免不当利益输送。

5. 透明度:提供明确的定价规则和程序,使所有涉及内部资金转移的部门和人员能够理解和遵守政策。

政策要点以下是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的要点:- 内部资金转移的定价将基于成本、风险和市场因素进行计算。

成本因素包括利率、资金来源成本等。

风险因素包括涉及业务部门的风险评估和资金转移的影响程度。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利率、市场情况等。

- 定价政策将采用明确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定价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这些标准和方法将根据各种业务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部门或账户的特定情况。

- 银行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以监测和管理内部资金转移的风险。

这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限额和风险报告等措施。

- 定价政策将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市场和业务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任何修改和更新都应经过适当的审批程序,并及时通知涉及内部资金转移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 银行将提供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各部门和人员了解和遵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

相关培训将包括定价计算方法、风险评估和政策遵守的要点。

结论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对于确保资金的合理转移、管理风险和最大化利润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现代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内部资源分配和绩效考核的基础。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指由总行与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的资金转移交易的价格体系,它以市场利率作为基准,采用一定的转移定价规则来区分不同存贷款产品、不同通道付款、不同客户等的风险收益程度,从而调整不同业务部门的经营、风险、收益的考核关系。

随着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合理的设置和优化将有助于促进银行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稳健风险管理。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对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研究现有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定价规则,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空间。

2. 探讨外部环境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影响,分析利率市场化、资金流动性风险、竞争压力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3. 分析内部资金转移的目标和效果,研究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与银行绩效考核的关系。

4. 提出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对策和建议,探讨如何加强银行内部资金转移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

三、研究方法和进程安排本研究将以文献资料研究、深入采访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为主要手段。

研究进程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1个月)。

在深入了解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基础上,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特点、作用、组成结构及存在的管理问题等方面。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和深入采访(2个月)。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选择几家国内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管理、操作和技术实现,以对研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深入探讨。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2个月)。

利用收集的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其组成结构、规则和算法,对现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做出定量平衡评估。

浅析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

浅析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

浅析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是集团内部管理和运营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产品、服务、资产、资源等交易时所确定的价格。

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能够帮助集团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但不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可能会导致利润的虚高或虚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税务申报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对于集团内部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背景企业集团内部有多家子公司,它们之间会进行产品、服务、资产、资源等的交易。

在这些交易中,需要确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应该符合市场原则,既要确保集团内部的公平交易,又要保证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内部转移价格制定也受到国际税收政策、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影响。

二、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原则1. 独立定价原则:即将集团内各子公司视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市场定价原则确定内部转移价格,避免因内部交易而导致价格虚高或虚低。

2. 成本加成定价原则:即将各子公司的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决定因素,再加上合理的成本加成。

这种定价方法主要用于无法获得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下,通常适用于没有市场定价的产品或服务。

3. 公平利润原则:即内部转移价格应该使得每个子公司能够获得公平的利润,避免因内部转移而导致利润过度集中或不平衡。

三、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方法1. 直接成本法:根据成本核算方法确定内部转移价格,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这种方法简单,但难以适应复杂的商业环境。

2. 边际成本法:对于市场价格难以获取的产品或服务,可以采用边际成本法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即将边际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再加上适当的成本加成。

3. 公允市场价格法:如果市场上存在与内部转移产品或服务类似的市场价格,可以直接将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避免了内部转移价格的争议。

4. 利润分成法: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确定利润分成比例,再根据分成比例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机制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机制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机制
随着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资金流动频繁,如何高效合理地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公司制定了以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机制,以规范内部资金流向。

一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则。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应符合公平合理原则,并参考同行业市场行情水平确定。

二是设立内部资金清算中心。

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转移都需要通过内部资金清算中心进行结算,以保证资金流向的可控性。

三是规范内部借贷政策。

明确内部借贷程序及期限,明确利率计算标准,防止资金滥用。

内部借贷利率水平参考同期银行同类产品利率确定。

四是定期评估内部资金定价。

每半年对内部资金定价水平进行评估,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保证内部资金定价得以动态管理。

五是严格执行内部资金流转管理规定。

各业务线和部门执行内部资金流转管理制度,并接受定期监督检查,杜绝资金非法流转现象。

通过机制的落实,公司能有效管理内部资金流向,促进各业务线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简介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简介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在国外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 system,简称FTP。

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

在FTP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业务(涉及资金的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

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

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例如,某分行叙做了一笔期限1年的定期存款,固定利率1.5%,金额1000万元。

如果该笔存款的FTP价格为2%,则经营单位从资金中心获得20万元FTP利息,减去其付给客户的利息15万元,该笔存款的净利息收入为5万元。

又如,某分行发放了一笔贷款,期限2年、固定利率6%、金额1000万元。

如果该笔贷款的FTP价格为3%,则经营单位每年付给资金中心30万元FTP利息,加上其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息60万元,该笔贷款的年净利息收入为30万元,两年净利息收入共计60万元。

FTP体系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大功能:科学评价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指导产品定价和集中市场风险。

它们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机理表现为:由于FTP提供了每笔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所以,在FTP管理模式下,银行对每笔业务都可以计算出其净利息收入。

这样,基于每笔业务的基础信息,银行就可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个人来衡量其对全行整体净利息收入的贡献。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介绍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介绍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介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因为资金需求而进行的借贷交易,被视为一种公平、透明和高效的资金流动方式。

该定价机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各部门之间在资金分配方面的平等和公正,并为公司提供一个更好的财务管理工具。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市场取向定价、成本加成定价和价值链定价等。

其中,市场取向定价是指将内部借贷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以确保公司内部部门之间的资金交易与外部市场交易保持一致。

成本加成定价则是以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以反映公司资金交易中的机会成本和风险。

而价值链定价则是基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价值和贡献来确定资金转移的价值。

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转移资金的需求和供给。

这可以通过部门预算和财务规划来确定各个部门的资金需求和可供给的资金额度。

然后,根据所选择的定价机制,确定内部资金的转移价格。

这一定价过程需要考虑外部市场利率、成本以及各个部门的价值和贡献等因素。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机制可以使公司内部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更加透明和公平,避免了资源在公司内部的歧视性分配。

其次,该机制使公司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内部资金的利用,使得资金可以更有效地流动和利用。

此外,通过定价机制的引入,公司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各个部门的绩效,从而提高整体的绩效和效率。

然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确定转移资金需求和供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需要公司有一套完善的预算和财务规划体系,以及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

其次,定价机制的选择也需要基于公司的特定情况和目标,不同的定价机制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最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需要公司高层的支持和领导,以确保其顺利实施和持续运营。

为了有效地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明确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需求和供给,并确定资金转移的目标和原则。

然后,选择适合公司情况的定价机制,明确定价的基准和参考因素。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是一个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策略,用于确定跨部门或子公司之间转移资金的价格。

这种定价通常用于衡量各部门或子公司之间的经济绩效,确保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性。

在企业中,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是一个关键的财务机制,对于集团控制、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原因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或子公司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和公平。

在一个大型企业中,不同部门或子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经营性质和利润水平,内部转移资金定价可以让企业更好地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

同时,通过定价,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各部门的绩效,进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跨部门或子公司之间出现利益输送的情况。

如果内部转移的资金价格不正确,一些部门可能会通过此种方式获取不当利益,最终导致企业整体利润的下降。

因此,通过合理定价,可以避免利益输送,维护企业利益。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方法内部转移资金定价方法有多种,通常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1.成本加成法:基于成本加一定利润率,确定转移资金的价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有可能导致成本被高估。

2.市场定价法:通过模拟市场交易确定转移资金的价格。

这种方法较为公平,但对模拟市场信息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3.协商定价法:各部门或子公司在内部协商确定转移资金价格。

这种方法灵活性强,但需要各方达成共识。

4.绩效定价法:将转移资金的定价与各部门或子公司的绩效挂钩。

这种方法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但需要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挑战虽然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的设立有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1.信息不对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定价的不公正性。

2.资金定价复杂性:由于企业结构复杂或涉及多个部门、子公司,资金定价可能会变得复杂难以管理。

3.激励机制设计:与绩效挂钩的定价需要配合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员工的效果。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介绍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介绍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介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全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是一种银行内部用于确定各个业务部门的定价的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银行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之间能够进行公平的交易,并且合理分配利润和成本。

FTP在银行内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促进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FTP能够设定合理的定价,确保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收入和成本是相协调的,避免了业务部门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其次,FTP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评估各个业务部门的表现和风险水平。

通过FTP,银行能够将各个业务部门的利润和成本明确地归属于具体的业务,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业务部门的贡献和风险。

FTP的关键在于确定资金的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银行为筹集资金而支付的成本,它是决定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银行的资金成本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

内部资金成本包括存款成本、资本成本等。

外部资金成本则是指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所支付的成本,比如利率、汇率等。

银行需要考虑到这些成本来决定合理的定价水平。

FTP的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资金成本。

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各项指标,比如各种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来计算资金的成本。

其次,需要将成本分配给具体的业务部门。

这一步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计算和模型,以确保资金成本能够公平且合理地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

最后,需要根据资金的成本来确定业务部门的定价。

定价水平应该能够覆盖成本,并提供一定的利润空间。

除了资金成本,FTP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

比如,银行的风险水平、市场的竞争程度等都会对定价产生影响。

因此,银行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以确保定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总之,FTP是一种银行内部用于确定各个业务部门定价的方法。

它能够确保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公平竞争,并合理分配利润和成本。

通过FTP,银行能够更好地评估业务部门的表现和风险水平,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实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探讨

【实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探讨

【关键字】实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念,并分析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产品定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不适应利率风险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提高产品的定价水平,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改革目前的资金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成为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念现代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银行内部资金中心(司库)与各利润单位之间按照确定的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资金中心向资金使用方收取利息,并支付利息给资金提供方,以达到科学核算业务成本和收益,分离利率风险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英文全称是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为FTP。

在现代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体系中,商业银行一般只在总部设立一个司库,内部资金的“买卖”并不发生资金的实际转移,而是确定一个买价或卖价,并通过专门的资金管理系统以此价格来考核分支机构或业务部门的绩效。

现代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产品合理定价、优化业务组合和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尤其是集中管理利率风险。

现通过一个简单例子对内部资金定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目的进行论述。

例如:某银行吸收了一笔100万元的存款,期限3个月,固定利率为2%;该银行准备用这笔资金发放一笔100万元存款,期限1年,固定利率为6%。

在未建立现代FTP的背景下,如果此笔存款不提前支取,该银行在前3个月可以赚取4%的利差。

假设3个月后市场利率上升了100个基本点,则3个月后该笔存款的利差率变为3%,下降了1个百分点。

对该家银行的业务部门来说,不仅要控制此笔存款的信用风险,还要承担利率风险。

在现代FTP体系中,利率风险的问题就完全可以由司库来承担。

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相关探究

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相关探究

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相关探究作者:吕昌言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利率不断升高,相应我国金融行业也在不断提升开放程度,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意识到积极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的重要性。

本文充分参照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实际现状,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内部各个方面的内容审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相关措施,以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相关研究一、前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过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风险,纷纷对自身管理的方式以及理念进行创新与优化,采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方式进行管理,保障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的得到显著的提升,保障商业银行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1]。

要积极的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保障商业银行经营方展过程中各种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规避。

在进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资金流动的情况,在确定资金的价格工程中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实现并进行内部核算。

银行通过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调配,促使利率、金额、币种以及期限等多种资金风险的都统一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保障绩效考核以及产品定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作用(一)促使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都需要面对各种经营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就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次还包括信用风险等问题。

通过适应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之后,商业银行能够从内部机构中将利率风险分离出来,银行中各种资金管理的业务能够得到充分综合。

在发生每笔业务的同时,商业银行都能够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锁定业务的收益,市场利率的变化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信用风险管理由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保障且可以集中精力开展银行的市场拓展,充分挖掘潜在的客户。

银行内部市场风险则由总部的资金部门进行管理,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提升风险管理的质量,规避利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充分保障商业银行稳定发展。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构建研究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构建研究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构建研究作者:刘振云来源:《航空财会》2019年第01期摘要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业面临随时波动的市场利率,现有的资金定价机制面临严峻的挑战。

根据目前财务公司管理现状,结合国内外先进银行与财务公司管理实践,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为基础,以管理会计平台为核心,构建金融业管理会计体系。

通过对FTP 方法理念、机构筛选、体系构建、应用效果的分析研究与实践,运用FTP重定价,优化资源配置,分离利率风险,给出产品定价的上下限,公平利润考核,科学衡量产品与客户的利润贡献度,从而实现支持公司存贷款定价决策,比较公司各项业务的盈利能力,实现最佳化资本配置和极大化公司股东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资金转移定价;管理会计;产品定价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随着监管机构审慎性要求的不断加强、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同业竞争加剧、金融脱媒的日益深化,金融业面临随时波动的市场利率,现有的资金定价机制面临严峻的挑戰,迫切需要公司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FTP”)体系的搭建去分离利率风险、细化核算,指导资源配置,提升公司产品定价能力,构建金融业管理会计体系。

资金转移定价(FTP)的本质是给内部资金一个价格,即给负债一个买入价、资产一个成本价,从而分割利差,引入科学的价格信号进而引导资源配置。

具体体现为财务公司司库与各利润单元之间按照确定的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司库向资金使用方收取利息,并支付利息给资金提供方,以达到科学核算业务成本和收益、分离利率风险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构建可及时反映出资金真实的市场成本,以便于财务公司进行存贷款业务利差的管理。

财务公司各项业务的主要成本为资金成本。

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与调整机制

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与调整机制

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与调整机制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优化取向应着眼于6个方面:一是优化系统内部的资金配置机制,变差额集中配置为全额集中配置,提升资金配置的决策层次;二是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三是完善内部资金价格体系,是对全额集中的上存资金不分种类、期限,以支行为单位设立单一帐户,确定一个档次利率。

把全额配置的借用资金划分为备付资金限额借款、信贷资金借款、内部资金占用限额借款和超限额借款四大类,依据借用资金的不同种类制定差别利率;四是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效性和缺陷性信息反馈机制;五是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调整规程;六是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效应的反干扰机制。

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是制定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的基准,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围绕基准价格上下浮动。

在深入分析内部资金转移机制改革取向和转移价格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筑内部资金转移中的上存资金、借用资金的基准利率和实际执行利率的核定模型,进一步探讨定价模型中主要因素定量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集中配置资金全额借贷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形成机理定价模型调整机制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实现安全性约束前提下的整体盈利最大化是每一个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

推进这一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政策性措施,就是对直接影响分权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内部资金流通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则是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改革和正确运用这一调控工具,有效地促进了系统内部资金流向和流量结构的优化,但也存在着资金价格失真、资金运行不畅、调控效能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暴露已有很长时间,缘何至今未能得以妥善解决?个中原因尽管很多,但根子无非两条:一是内部资金转移的经营理念在行为上还没有根本转变到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无偿划拨和低成本划转意识还没有根除。

二是内部资金转移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模型与灵敏高效的调整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研究(doc 23)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与调整机制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优化取向应着眼于6个方面:一是优化系统内部的资金配置机制,变差额集中配置为全额集中配置,提升资金配置的决策层次;二是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三是完善内部资金价格体系,是对全额集中的上存资金不分种类、期限,以支行为单位设立单一帐户,确定一个档次利率。

把全额配置的借用资金划分为备付资金限额借款、信贷资金借款、内部资金占用限额借款和超限额借款四大类,依据借用资金的不同种类制定差别利率;四是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效性和缺陷性信息反馈机制;五是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调整规程;六是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效应的反干扰机制。

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是制定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的基准,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围绕基准价格上下浮动。

在深入分析内部资金转移机制改革取向和转移价格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筑内部资金转移中的上存资金、借用资金的基准利率和实际执行利率的核定模型,进一步探讨定价模型中主要因素定量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集中配置资金全额借贷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形成机理定价模型调整机制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实现安全性约束前提下的整体盈利最大化是每一个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

推进这一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政策性措施,就是对直接影响分权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内部资金流通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则是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改革和正确运用这一调控工具,有效地促进了系统内部资金流向和流量结构的优化,但也存在着资金价格失真、资金运行不畅、调控效能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暴露已有很长时间,缘何至今未能得以妥善解决?个中原因尽管很多,但根子无非两条:一是却未必是一条较有效的途径。

应当将市场调节与计划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说,在所设计的资金资源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中要隐含着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市场价格因素,使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市场价格在制定和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还要包含内部资金供给与需求双方的资金利润率目标参数,通过这一参数的变动,确保依据资金资源内部转移定价机制制定和调整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更有利于实现系统整体资产质量的最优化和整体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的圆满实现。

四是有益于支行经营效益的公正、公平、合理评价和比较。

实施分部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是有效运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稳定、快速、高效、安全、持久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必然趋势。

经营效益是经营管理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评价和考核的重中之重。

对支行经营成本与效益起着重要的分配、转移作用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应当在制定和调整时兼顾上存资金支行、借用资金支行的合理经济利益,本着成本与收益对称、风险与收益对称、整体与支行利益共同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制定和适时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五是设计的资金资源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简单易行、切实有效。

我们设计资金资源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使现实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制定与调整工作增强效率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这就要求设计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符合现实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紧贴现实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在定价模型中设置的经济参数不能太多,各经济参数的数据在现实财务核算系统中能够容易拿到。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优化取向应着眼于以下6个方面:首先,优化系统内部的资金配置机制。

长期以来,工商银行资金营运由于配置决策层次较低、配置主体多元化、配置方式和手段落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内部资金转移调控乏力、低效,导致了全行资金配置的整体质量较差和效益不高。

为此,急需深化资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系统内部的资金配置机制。

基本思路是根据总行姜建清行长“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按照先分行、后总行的步骤建立资金中心的组织模式,推行内部资金借贷制,逐步实现对全部资金来源和运用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并在部分一级分行逐步推广收支两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办法”的指示精神,变差额集中配置为全额集中配置,提升资金配置的决策层次,在更大范围内按更高标准来配置资金,以尽快形成高效的资金“硬约束”机制,优化全行资金配置结构,提高全行资金配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其次,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

基本思路是将净上存资金支行、净借用资金支行、二级分行作为一个经济利益既统一又有差异的整体系统,从这3个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角度入手进行资金资源配置中供求行为方向分析。

在完全利率杠杆决定资金供求是否作为的条件下,支行扩大净上存资金旨在追求比增加贷款等其他资产或不增加存款负债更多的帐面效益和实际得利,支行扩大净借用资金旨在追求比增加存款等其他负债或减少(不增加)贷款更多的帐面效益和实际得利,二级分行行集中统一调剂和控制下属支行的资金配置关系,旨在通过资金供求价格关系的理顺和协调,追求全系统整体资产质量的最优化和整体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这三者行为方向进行整合,寻求较佳结合点,体现在妥善兼顾净上存资金支行、净借用资金支行的合理经济利益关系的同时,确保二级分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以二级分行整体资产质量最优化和整体经营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目标,正视三类行为主体的寻利行为特征及其对系统内部资金流向及空间结构的影响,引入财务政策效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将支行划分为两大类,即贷款低效高险支行、贷款高效低险支行,通过分别对这两类支行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建立有力激励贷款低效高险支行积极扩大净上存资金或减少净借用资金而努力增加存款和压缩低效贷款的上存资金利率的定价数学模型、贷款高效低险支行积极扩大净借用资金或减少净上存资金而努力扩大有效贷款的借用资金利率的定价数学模型。

尔后,按照二级分行从内部资金转移利差寻利向外部发放贷款寻利转变,设定上存资金利率与借用资金利率在总体水平上保持“保本利差”状态关系的原则,对激励贷款低效高险支行积极扩大净上存资金或减少净借用资金而努力增加存款和压缩低效贷款的上存资金利率的定价数学模型、贷款高效低险支行积极扩大净借用资金或减少净上存资金而努力扩大有效贷款的借用资金利率的定价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推导出确保系统内部信贷资金从低效高险支行向高效低险支行转移得以顺利完成和可持续运行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基准价格的数学模型。

第三,完善内部资金价格体系。

其基本思路是对全额集中的上存资金不分种类,不分期限,以支行为单位设立单一帐户,确定一个档次利率。

把全额配置的借用资金划分为备付资金限额借款、信贷资金借款、内部资金占用限额借款和超限额借款四大类,依据借用资金的不同种类制定差别利率。

同时,按照不同期限制定差别利率,但差别期限利率档次不宜太多。

确定合理的比价关系,以一年期基准利率为参照系,合理制定和调整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内部资金转移的基准利率和执行利率。

从而,建立一个全面反映筹资成本、贷款收益、目标利润水平,具有调控高效有力和适应市场客观需要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

第四,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效性和缺陷性信息反馈机制。

其基本思路是构建上对下的评判系统和下对上的反映系统,即:一是从考察资金供给支行、资金需求支行的信贷资金筹集和运用行为方向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建立贷款低效高险支行、贷款高效低险支行在信贷资金筹集和运用上的行为偏好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分析来评判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二是从考察资金供给支行、资金需求支行对二级分行制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认同度出发,通过广泛征求资金供给支行、资金需求支行对二级分行制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缺陷性意见和改进建议,疏通意见和建议的反映通道。

从而,使二级分行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制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效性和缺陷性信息,以提升制定和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客观性、合理性、适时性和有效性。

第五,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调整规程。

其基本思路是从增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调整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价值取向出发,以规范文件的形式明确: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种类和档次,各种转移价格是依据什么制定或调整的,又是怎样制定或调整的,制定或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要按什么程序操作以及怎样操作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制定或调整的审查和审批程序与权限的具体规定,等等。

第六,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效应的反干扰机制。

在完全利率杠杆决定资金供求是否作为的条件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杠杆可以十分有效地撬动内部资金供求关系发展和整个系统资金资源的安全高效运作。

然而,在现实经济金融生活中,完全由利率杠杆决定资金供求是否作为条件是不具备的,还有许多经济性的或非经济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主体的资金供求行为,进而影响着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系统内部资金资源整体优化配置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因此,应当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效应的反干扰机制。

其基本思路是改善财务核算管理机制,以确保收入和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改革利润计划任务指标的核定与考核方法,改基数法为零基法,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测定的单位上存资金目标利润和单位信贷资金借款目标利润作为综合核定并考核各支行利润计划任务指标,以增强核定和考核利润目标任务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和准确性;改革信贷规模管理调整,强化以质量和效益配置贷款资产的价值取向.二、优化资金资源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的具体构想二级分行系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应当包括5个层次内容,即:系统内部资金配置方式、价格核定模型系统、价格种类体系、定价操作方略、价格调整时差体系。

其中价格核定模型系统是整个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构成主体。

1、优化二级分行系统内部资金配置方式根据系统内部资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资金借贷制”取向,应当按照“全额集中、按效分配、合理计价”的原则改造二级分行系统内部资金配置机制的实现形式和内容结构。

(1)资金资源全额集中。

二级分行把下属支行的所有资金资源(包括各项存款、同业存放、汇出汇款、各项应付款、所有者权益等)实行全额集中管理。

通过以支行为单位设立单一的“上存资金”帐户进行计缴核算,确定合理的资金资源上存价格水平。

(2)资金资源的择优配置。

以二级分行为系统资金资源配置的主体单位,支行为系统资金资源配置的对象单位,二级分行按照资金资源运用性质,集中计缴支行的一级存款准备金、二级存款准备金(不通过支行借款反映和核算),将支行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借用资金分成备付资金限额借款(包括人民银行往来备付、系统内往来备付、现金备付借款)、信贷资金借款、内部资金占用限额借款、超限额借款(包括备付资金超限额部分、内部资金占用超限额部分)四大项目,根据“效益优先,择优配置”的原则确定资金资源配置的项目结构和区域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