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企业所得税法.doc
企业所得税税法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
![企业所得税税法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03039f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e.png)
企业所得税税法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
企业所得税税法于1980年首次颁布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税收制度的,企业所得税税法也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企业所得税
税法的细则则是为企业所得税税法提供具体的解释和操作指导,该细则包
括了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税务管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企业所得税税法和实施条例则是对企业所得税税法和细则的进一步补
充和细化。
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和税率,以及纳税义
务和纳税义务人等基本事项,实施条例则是对企业所得税税法的具体实施
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包括了企业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税收优惠政策
的适用条件和程序等。
1.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企业所得税的核
心内容,细则会对利润的计算、抵扣和核定的具体方法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了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
具体计算方法。
2.税务管理:细则会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汇算清缴、税款缴纳、
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方面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明确纳税人的义务和义
务人的权利和责任,确保企业依法纳税、合规经营。
3.税收优惠政策:细则会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细化和具
体解释,明确适用条件和程序,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创业投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和加大投资。
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方面,细则和实施条例的制定和完善,对
于确保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准确、纳税申报规范、税款缴纳及时,有利于促
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税法的公正和权威,并维护企业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企业所得税计算
![企业所得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869c0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8.png)
企业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税法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下面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按照利润总额计算和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按照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1. 计算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免税收入 - 扣除项目。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
免税收入是指依法规定不纳税的收入,如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
扣除项目包括职工薪酬、租赁费用、利息、折旧等。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率是根据企业所在地和行业类型确定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表确定的。
3. 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已缴纳税额。
已缴纳税额是指企业根据税种的规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1. 计算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 = 销售收入 - 成本 - 费用。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所有销售收入总额。
成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计算方法同上。
3. 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已缴纳税额。
已缴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上。
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首先,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企业所得税;其次,企业需要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以便税务机关核实和计算企业所得税;最后,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否则可能面临罚款等法律责任。
总结起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按照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两种方式,具体计算过程分别涉及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和已缴纳税额的计算。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训练营 第十四章 所得税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训练营 第十四章 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1487c8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4.png)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训练营第十四章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2×18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规定允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为0。
2×20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20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是()万元。
A.640B.720C.800D.56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税法不认可计提的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税法上计提的累计折旧。
2×19年按税法计提的折旧=1 000×2/10=200(万元);2×20年按税法计提的折旧=(1 000-200)×2/10=160(万元);2×20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 000-200-160=640(万元)。
考察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2、乙公司于2×19年1月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成本为300万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19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5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房屋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按20年计提折旧,净残值率为3%。
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19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300B.350C.272.5D.273.32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因为税法不认可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认可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部分,所以2×19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原值减去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额。
此题中投资性房地产为房屋,视同固定资产折旧原则处理,增加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月折旧额=300×2÷20÷12=2.5(万元),2×19年末计税基础=税法认可的成本-税法认可的折旧=300-2.5×11=272.5(万元)。
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
![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dd2980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6.png)
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企业所得税法是中国税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规定了企业应纳税的方式和税率。
以下是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的文章,供参考。
中文:第一条为了依法征税,明确纳税义务,维护税收秩序,根据宪法规定和国家税收管理法,制定本法。
Article 1 In order to collect tax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clarify the tax obligations, and maintain tax order, this Law is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所得税征收。
Article 2 This Law applies to the collection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from enterprises and other economic organizations.第三条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的内容和办法,按期将当年取得的所得,依法按规定的税率缴纳国家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由中央和地方按规定的份额共同征收。
Article 3 Enterprise income tax refers to the tax payable by an enterpri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tax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income it earned in a given year at the rates stipulated by law.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collect enterprise income tax join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cribed proportions.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企业。
企业所得税法pdf
![企业所得税法pdf](https://img.taocdn.com/s3/m/79da93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8.png)
企业所得税法pdf摘要:1.企业所得税法概述2.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3.企业所得税法的适用范围4.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5.企业所得税法的征收管理6.企业所得税法的法律责任7.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历史正文:一、企业所得税法概述企业所得税法是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主要用于规范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
企业所得税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自2008 年1 月1 日起实施,旨在促进社会公平,鼓励经济发展,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收优惠、纳税期限、纳税申报和纳税检查等。
1.纳税人: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2.征税对象:企业的所得,包括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
3.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20% 的优惠税率。
4.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法设置了多种税收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减免税所得、税收抵免等。
5.纳税期限: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限为年度,纳税人应在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报送纳税申报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缴纳税款。
6.纳税申报:纳税人需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纳税申报表,报告其所得和应纳税额。
7.纳税检查: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需如实报告和提供有关资料。
三、企业所得税法的适用范围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
四、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法设置了多种税收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减免税所得、税收抵免等,以鼓励和扶持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五、企业所得税法的征收管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由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人需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纳税申报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缴纳税款。
六、企业所得税法的法律责任纳税人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报送纳税申报表,报告其所得和应纳税额。
【实用文档】企业所得税法
![【实用文档】企业所得税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cd78a10975f46527d3e1a0.png)
考点一、纳税人【多选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断居民企业的标准有()。
A.登记注册地标准B.所得来源地标准C.经营行为实际发生地标准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答案】AD【解析】判断居民企业的标准是登记注册地标准、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单选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是()。
A.依法在外国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C.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D.依法在中国境外成立,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也没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答案】C【解析】选项ABC: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为居民企业。
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为非居民企业。
选项D:不属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多选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有()。
A.有限责任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个人独资企业D.合伙企业【答案】CD【解析】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考点二、征税对象【单选1】根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B.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依照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所得与其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依照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依照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答案】B【解析】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适用20%的税率,实际征收时依照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法全最全面的税法教程
![税法全最全面的税法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5316dfaaea998fcd220e89.png)
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 委会
全国人大或常委 会授权立法
国务院、 地方人大
财政部、税务总 局、海关总署、 地方税务局
形式
举例
法律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具有法律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
效力
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暂行条例
行政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地方法规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
小规模纳税人
⑴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 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 票
管理方法 ⑵购进货物和应税劳务
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⑶计税方法是购进扣除 法,即当期销项税额扣 减当期进项税额
⑴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 务,纳税人自己只能开具 普通发票
⑵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即 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 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⑶计算方法实行简易办法, 即销售额乘以征收率计算 税额
(4)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 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第一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或无偿赠送他人(外)
思考方式 分为两部分 (销【交税】、购【不扣】)
等同于先销售得到收入后再 进行三种行为,或理解为销 售与三种行为的合并 只有一部分(购),达到了 消费的最终环节
等同于先销售得到收入后再 进行三种行为,或理解为销 售与三种行为的合并
第一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购进 货物用途
对外使用
第二节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企业所得税法条例
![企业所得税法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39629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0.png)
企业所得税法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12月29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针对具有营利性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内地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企业所得税规定;对投资境外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外国企业法人和非居民企业在境外从事经营活动所得分别综合所得税,以及特殊类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所得税也征收企业所得税。
此外,企业所得税法还规定了地方税、非正常经营额外所得税等一系列税收制度,促进各类纳税人贯彻税收优惠政策,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总的来说,企业所得税法是一部积极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件。
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
![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ab3533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e.png)
企业所得税法中英对照企业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企业利润征收的税收,涉及到诸多法规和规定。
以下是企业所得税法的中英对照参考内容。
企业所得税法(中文版)第一条:为了合理调节企业所得税,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应当按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交)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条:企业所得税的对象包括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组织以及中国境外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款的计算周期是一年。
第五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如下:(一)对居民企业,适用的税率为25%。
(二)对非居民企业,适用的税率根据国际税收协定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居民企业取得的外国所得,按照本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第七条:每个纳税人(或者纳税人的分支机构)每年按照本法的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填报纳税申报表。
第八条:纳税人或者其分支机构因为特殊情况无法按照规定的期限填报纳税申报表的,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第九条:税务机关负责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进行审核。
第十条: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免税和优惠,按照国家和地方税务机关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税务机关的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的预缴。
第十二条: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税务机关的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终汇算清缴。
第十三条:纳税人未按照本法规定的期限申报或者不符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可以责令补正,并按照法定程序征收滞纳金。
第十四条:对于故意偷逃税款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追究其法人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企业所得税法(英文版)Article 1: In order to reasonably adjust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law is enacted.Article 2: Enterprises and othe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law, pay enterprise income tax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Article 3: The objects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include enterprises and othe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as well as enterprises and other economic organizations outside the territory of China that obtain income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Article 4: The calculation period for enterprise income tax is one year.Article 5: The tax rates for enterprise income tax are as follows:(1) For resident enterprises, the applicable tax rate is 25%.(2) For non-resident enterprises, the applicable tax rate shall be im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tax agreements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Article 6: Foreign income obtained by resident enterprises shall be calculated and taxe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method prescribed in this law.Article 7: Each taxpayer (or the branch of the taxpayer) shall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tax paya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law each year, and fill out the tax return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 and in the prescribed manner.Article 8: If a taxpayer or its branch is unable to submit the taxreturn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 due to special circumstances, it may apply for an extension to the tax authority.Article 9: The tax authority is responsible for reviewing the tax returns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Article 10: Reductions, exemptions, and preferential treatments for enterprise income tax shall be im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al and local tax authorities.Article 11: Taxpayers shall make prepayments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al and local tax authorities.Article 12: Taxpayers shall make final settlement payments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at the end of the yea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al and local tax authorities.Article 13: If a taxpayer fails to file a tax return within the prescribed period or fails to compl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prepayments and final settlement payments, the tax authority may order correction and impose a late payment penalty in accordance with statutory procedures.Article 14: For taxpayers who intentionally evade tax payments, the tax authority may pursu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ir legal persons and responsible personnel in accordance with statutory procedures.。
习题班 第14章 企业所得税法(答案解析)
![习题班 第14章 企业所得税法(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0f213843323968001c9206.png)
第十四章企业所得税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企业。
但不包括()。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股份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2.甲公司2005年的在册职工120人,该企业当年实际工资总额125万元;其中:计入在建工程的工资15万元,其余计入当年的成本、费用,本年的临时人员10人,领工资0.18万元。
人均计税工资额执行每月限额800元。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准予扣除的工资总额为()。
A.125万元B.115万元C.124.8万元D.116.80万元3.A公司2005年度注册资本1000万元,当年7月1日向关联方借入经营用流动资金600万元,当期支付利息20万元,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6%,除此外未发生其它借款事项。
该企业当年的税前扣除利息金额为()。
A.18万元B.15万元C.16万元D.17万元4.下列项目中,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规定的是()。
A.投资风险准备基金B.待业保险基金C.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D.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5.企业的下列支出,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有()。
A.对外的投资支出B.用于购置无形资产的借款利息支出C.转让固定资产的费用D.粮食白酒生产企业的广告费支出6.某企业2001年—2004年的应税所得分别为-4万,-10万,8万,-18万,2005年的利润为50万,当年发生用自产物资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该物资成本5万元,市场价8万元,则200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A.0B.-4万元C.28万元D.26万元7.下列固定资产中,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允许计提折旧的有()。
A土地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C.按照规定提取维简费的固定资产D.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8.下列支出中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有()。
A.非广告性赞助支出B.销售货物给购买方的回扣C.银行罚息D.税收的滞纳金9.2002年底北京某公司购入一无形资产使用权,协议使用期6年,计价账面成本120万元,分6年平均摊销,摊销两年后计提减值准备55万元,根据账面价值25万元调整每年摊销额为6.25万元,剩余摊销年限不变。
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8c2cd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a.png)
企业所得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税法测验中重点税种之一,考生应对本章内容周全操纵。
积年测验各类题型都可能显现,专门是作为综合题型,每年必有一题,常与流转税、家当行动税或税收征管法相接洽,跨章节出题。
2008年我国实施了对内资、外商企业同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在2008年税法测验中本章共计15分,估量2009年测验中本章的分值和题量可不能高于上年。
◆本章内容:10节第一节企业所得税基来源差不多理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第三节税率★第四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运算★★第五节资产的税务处理★第六节应纳税额的运算★★第七节税收优待★第八节源泉扣缴第九节专门纳税调剂第十节征收治理◆本章全然内容框架第一节企业所得税基来源差不多理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临盆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道理1. 平日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
2. 平日以经由运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照。
3. 纳税人和实际包袱人平日是一致的,能够直截了当调剂纳税人收入。
三、各国对企业所得税征税的一样性做法四、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轨制演变五、企业所得税的感化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一、纳税人在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企业分为居平易近企业和非居平易近企业。
小我独资企业和合股企业缴纳小我所得税,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居平易近企业居平易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按照外国司法成立但实际治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二)非居平易近企业按照外国司法成立且实际治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合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合,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二、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临盆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理所得。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结合:【例题·多选题】(2008年)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假寓平易近企业的标准有()A.挂号注册地标准B.所得来源地标准C.经营行动实际产生地标准D.实际治理机构地点地标准【谜底】AD【解析】居平易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按照外国(地区)司法成立但实际治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十四章税收制度-三、所得税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十四章税收制度-三、所得税类](https://img.taocdn.com/s3/m/deb698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5.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十四章税收制度-三、所得税类[单选题]1.居民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A.15%B.25%C.35%D.不固定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企业(江南博哥)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单选题]2.不属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合伙企业D.非居民企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单选题]3.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是()。
A.建立综合个人所得税制B.建立分类个人所得税制C.建立统筹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D.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当前我国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合并相关税目,形成合理税率,完善税前基本扣除,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
[单选题]4.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A.17%B.22%C.25%D.33%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单选题]5.非居民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
A.25%B.10%C.15%D.20%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所得税的相关内容。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3374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除外。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或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指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设立机构或场所的,或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或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应就其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得额;二)转让财产所得,应当按照本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三)其他所得,按照本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八条规定,企业可以扣除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支出。
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不得扣除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可以按照规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并准予扣除。
但是,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以及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完整版
![企业所得税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c753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9.png)
企业所得税法完整版企业所得税法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科学的税制,依法征税,加强税收管理,维护国家税收的正常秩序,适应国际税收通行规则,根据宪法和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和方法,对其生产经营所得缴纳的税款。
第三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际征收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五条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周期为每一纳税年度。
第六条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法是居民企业和外国企业计算所得税应当采用核算利润的方法;其他经济组织计算所得税可采用核算利润的方法或者简便计税方法。
第七条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税前利润,税额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调整项目和税法规定的计税调整方法确定。
第八条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人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计算和缴纳税款的义务由企业负责。
第二章纳税人和纳税义务人第九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十条居民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企业以及除外国企业外,以中国法律组织为依据成立的企业。
第十一条外国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无住所、无企业机构,但通过开展业务活动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所得的非居民企业。
第十二条其他经济组织是指依照中国法律组织成立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第十三条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为承担法定纳税义务的个人、团体和其他组织。
第三章所得确认第十四条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是指企业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
第十五条企业所得税的所得确认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程序进行,确认期限为纳税年度结束后五个月内。
第十六条企业所得税的所得确认必须密切结合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依法进行,确保相关会计凭证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
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pdf
![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pdf](https://img.taocdn.com/s3/m/c713afa76bd97f192279e9d2.png)
(2)纳税人出售该资产或进行清算时,以出售或清算价格与接受捐赠的实物价格 相比较,谁价高以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售价高,还可扣除清理费用
关注新增内容:
【例题】某企业将一年前接受捐赠的一台设备出售(原入账价值 12 万元),售价
12.5 万元,另支付出售运输装卸费 0.8 万元,此项业务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购新股未成功,申购冻结资金的存款利息收入应并入公司利润总额,征收企业所得
税。
【例题】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企业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是()。
A.股份公司新股发行期间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发行未成功) B.纳税人购买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的利息收入
C.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
D.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
6 至 18 项中重点: 11.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商品、产品的作为 收入处理;纳税人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按合同约定留归企业的剩余材料也
作为收入处理;
17.金融企业逾期贷款利息处理(变化内容): 自 2002 年 10 月 7 日起,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逾期 90 天(含 90 天)尚未收回的
1.弥补以前年度(5 年内)未弥补亏损额;
2.减税或免税收益; 3.境外企业或境内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先调减, 再还原成税前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一、收入总额 (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一般收入--共 7 项 (二)特殊计税收入--共 18 项,主要有: 1.对企业返还流转税的税务处理 企业减税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一般情况下都应并入企业利 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2.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3
【参考答案】ABC 二、准予扣除项目 (一)准予扣除的基本项目--共 4 项。 这是指与计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包括: 1.成本:指生产经营成本; 2.费用:指三项期间费用; 3.税金:指已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关税、五个价内税以及 教育费附加(简称五税一费); 4.损失:指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 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 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 第二,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 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 (二)准予按规定范围和标准扣除的项目--共 25 项 这些扣除的项目绝大部分按税法和会计制度都允许从收入中扣除,但税法对扣除有 范围和标准的限制,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 部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内容必须熟练掌握。 1.借款利息支出:
第14章 企业所得税法(PPT 102页)
![第14章 企业所得税法(PPT 1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ab4f8489e009581b6bd9eb69.png)
• (1)年应纳税所得额≤3(含3万元):18%
• (2) 3万元硬商品年买卖在应阿里纳巴巴税软商所品交得易在阿额里巧≤巧 10万元:27%
• 如果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应税
所得予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在补亏期
内),按补亏后的应税所得额选择适用税率。
举例说明如下:
• 例:某企业20就01年看度某发年生度亏的损5应万纳元,2002 年度盈利8万元,税该所企业得2额002是年多度少应纳,企业所
企业所有者权
• (2)具体内容
益的“利
•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得》”规。定,中国境内
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应就
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二、税率
• 企业所得税实行单一比例税率,其法定税率
为33 %。考虑到一些盈利水平较低企业的税
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溢余收入。
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债务重组收
益等。这部分收入是企业记账时最易忽略、不进行
处理的,对此要特别关注。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2、收入确定的特殊规定
• (1)减免或返还流转税的税务处理
• 企业减税或退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 征后退),一般情况下都应并入企业利润, 照章征收企业所得软税件、。集对成直电接路减产免品和、用即于征研即 退的,应并入企业究当、扩年大利再润生计产征(所专得门用税途;)对, 先征税后返还和先记征入:后补退贴的收,入应,并不入征所企得业税实。 际收到退税或退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计征 所得税(收付实现制)。
1、收入确定的基本规定
• (1)生产、经营收入;
生产经营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7333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7.png)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1. 引言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所得税法规定,按照一定税率计算纳税义务的税种。
为了更好地执行企业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本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纳税申报、税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力求确保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工作规范有序。
2. 税务主体和纳税义务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为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
这些企业和组织均应按照法定的税率和税务义务履行纳税责任。
根据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法定的期限和程序,向税务机关履行纳税申报义务,并按月或按季度缴纳企业所得税。
3. 税务申报和纳税期限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将纳税申报表提交给税务机关。
根据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分为年度和临时两种。
年度申报是指企业按年度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而临时申报是指企业在未达到年度申报的条件时,按季度或月度进行纳税申报。
具体的纳税期限由国家税务总局在通知中进行公布。
4. 税务计算和税率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按照企业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进行计算的。
根据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额是指企业从各种经营、经济活动中获得的利润减去法定的税前扣除项目后所得的金额。
税率根据企业所得额的大小而不同,分为适用于小型企业和适用于一般企业的税率。
5. 税前扣除项目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根据细则的规定享受一些税前扣除项目,以减少应纳税额。
这些税前扣除项目包括生产成本、财产、租金、利息、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养老金、教育经费等。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细则的规定填写纳税申报表,并在税务机关要求的时间内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6. 税务稽查和纳税监督国家税务总局有权进行对企业的税务稽查,以确保企业所得税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税务稽查可以包括企业的账簿记录、经济业务凭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方面的检查和核对。
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应当配合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证明,如实向税务机关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企业所得税法
本章作为所得税的主要税种,也是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中涉及最多的税种,因而也是税法考试中重点税种之一,考生应对本章内容全面掌握。
历年考试各种题型都曾出现,特别是作为综合题型,常与流转税和税收征管法相联系,跨章节出题。
本章一般分值为15分左右,题量在4-5题。
第十四章企业所得税法
历年分值分布
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题
9分
8分合计14分14分15分
2001年2分2002年3分2003年1分1分
1分
3分
2分
2分
3分8分
本章变化内容:
1、关于接受货币捐赠和实物捐赠均应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
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税务处理根据国税发[2003]45号文件的规定,进
行了重大调整,与外资企业接轨了。
P241
2、接受非货币捐赠的,允许扣除成本、折旧、摊销额。
3、新增3项收入的特殊规定(第19-21项)。
P244-245
4、新增房地产开发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P245-246
5、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直接扣除,
不需要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P249
6、对公益性捐赠的计算调整进行了重大修改。
P254
7、对计提业务招待费的基数(销售收入)进行了准确的界定。
P255
8、坏帐准备的计提依据修改为与《企业会计制度》相同,即按照应
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
P255
9、在成本费用扣除办法中将“国债利息收入”的内容删除,新增了“企业资产发生永久性或实质性损害的损失”的处理。
P256
10、对“三新开发费用”扣除的范围进行了修改调整。
P258
11、删除原国产设备投资的规定,新增了金融企业广告费、业务宣
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规定。
P259-260
12、新增关于保险业代理手续费的扣除的内容。
P260
13、新增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房地产成本和费用的扣除的内容。
P260-262
14、亏损弥补中,明确了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应该“先还原,再补亏”。
P263
15、在资产的税务处理中新增“固定资产可加速折旧的范围和管理”的内容。
P267
16、在第五节新增了“四、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内容。
P274-275
17、在税收优惠中新增“22、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税收优惠”。
P286 本章主要内容有
•一.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二.税率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四.资产的税务处理
•五.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税收优惠
•八.税额扣除
•九.征收管理和纳税申报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在所得税类中重点、难点最多,考生需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掌握。
•本章重点内容是:纳税人、税率、应税所得额确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税额扣除等。
•本章难点问题有
•①计税收入有哪些?
•②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如何确定?
•③应税所得额的调整?
•④亏损如何弥补?
•⑤境外及境内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已纳税款怎样扣除等。
一、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1、纳税义务人
•在我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人。
对纳税义务人的正确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纳税义务人为内资各类企业或组织,不包括三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2)纳税义务人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
他组织(这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等组织)。
2、征税对象的确定原则和具体内容
(1)确定原则:合法所得;纯收益;实物或货币所得;
中国企业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境外已纳税款可抵扣)
(2)具体内容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应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税率
•企业所得税实行单一比例税率,其法定税率为33%。
考虑到一些盈利水平较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所得税还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它
们是18%、27%,因而现行企业所得税有三个适用税率,企业在计算
所得税税额时选择哪个税率,要看其当年应税所得额是多少,而不看
其经营规模是大是小。
具体规定如下:
•1、基本税率:33%
•2、两档照顾性税率
(1)年应纳税所得额≤3(含3万元):18%
(2)3万元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27%
如果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应税所得予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在补亏期内),按补亏后的应税所得额选择适用税率。
P239
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企业2001年度发生亏损5万元,2002年度盈利8万元,该企业2002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解:(1)应纳税所得额=8-5=3(万元)
•(2)因为应纳税所得额为3万元,所以适用18%的所得税税率。
•(3)应纳税所得额=318%=0.54(万元)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一)、收入总额
•收入总额是指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合计,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P240-246)
•收入总额的确定共有32个项目(包括基本规定和特殊规定),比2003 年新增8个项目,考生应弄清每一个收入项目的具体内容。
特别要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收入的确定。
1、收入确定的基本规定
(1)生产、经营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
(3)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注意特殊规定);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它收入。
这是指上述收入以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溢余收入。
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债务重组收益等。
这部分收入是企业记账时最易忽略、不进行处理的,考生对此要特别关注。
2、收入确定的特殊规定
•(1)减免或返还流转税的税务处理
•企业减税或退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一般情况下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
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计征所得税;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退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计征所得税。
•出口退回的增值税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出口退回的消费税,冲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即应计入企业应税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P241 (2)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根据资产评估增值的起因不同,税务处理方法有如下具体规定:•①清产核资中的资产评估增值
•纳税人按国务院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不计入应税所得额。
•②产权转让中净损益
•纳税人在产权转让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净损失,需计入应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净收益上交财政的,不计入应税所得。
•③股份制改造中资产评估增值
•纳税人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经过调整相应账户。
可以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资产范围既包括企
业固定资产,也包括流动资产等。
•按评估价值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对已调整相关资产账面增值部分,在计税时不得从应税所得中扣除。
调整
方法:据实逐年调整;综合调整。
•(3)接受捐赠实物资产
•纳税人接受捐赠的资产(包括现金和非现金资产),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数额较大的,可在5年内分期计入应税所得。
•(4)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折扣销售,如果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可以扣除;如果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
P241
•(5)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原则上1年,最长不超过3年)。
P242 •(6)企业出售住房的净收入,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住房资金和住房周转金的利息等不计入应纳税所得税。
P242
•(7)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在金融机构的基金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暂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对购买有价证券取得的收
入和其他收入,应征收企业所得税。
•(8)金融机构代发行国债取得手续费收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9)烟草公司收到的财政部门返还的罚没收入,应征收企业所得税。
•(10)电信业,除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不计征企业
所得税,其余应征收企业所得税。
•(11)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商品、产品的,应作为收入处理。
P242
•(12)纳税人在建工程试运行收人;P242
•(13)纳税人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14)取得非货币资产或权益的,参照当时市场价格计算或估定。
•(15)可分期确定收入的情况: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加工制造大型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