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1.基础巩固题:
(1)请学生完成教材第页的练习题,重点加强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记忆和理解。
(2)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给定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并简要说明计算过程。
2.提高拓展题:
(1)探索等边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中线、高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性质解决பைடு நூலகம்际问题。
(2)在等边三角形中,若以一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画圆,求圆内接三角形的其他顶点与该顶点的距离。
4.通过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简洁美,提高他们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自主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等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感受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提高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实例:展示一幅美丽的等边三角形图案,如古代建筑中的窗花、艺术品等,引发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关注。
2.提出问题:请学生观察图案,思考等边三角形具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3.创设悬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拓展思维能力。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8.情感教育,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3.3.2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3.3.2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

13.3.2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明确其与等腰三角形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2.能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难点)一、情境导入观察下面图形:师: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你知道是什么三角形吗?生:等边三角形.师:对,等边三角形具有和谐的对称美.今天我们来学习等边三角形,引出课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40°,BE=DE,求∠CED的度数.解析:因为△ABC三个内角为60°,∠ABE=40°,求出∠EBC的度数,因为BE=DE,所以得到∠EBC=∠D,求出∠D的度数,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CED的度数.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E=40°,∴∠EBC=∠ABC -∠ABE=60°-40°=20°.∵BE=DE,∴∠D=∠EBC=20°,∴∠CED=∠ACB-∠D=40°.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个性质常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所以必须熟练掌握.【类型二】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BM=EM.解析:要证BM =EM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证明△BDE 为等腰三角形即可.证明:连接BD ,∵在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DBC =12∠ABC =12×60°=30°,∠ACB =60°.∵CE =CD ,∴∠CDE =∠E .∵∠ACB =∠CDE +∠E ,∴∠E =30°,∴∠DBC =∠E =30°,∴BD =ED ,△BDE 为等腰三角形.又∵DM ⊥BC ,∴BM =EM .方法总结: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线段垂直关系的重要方法.【类型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ABC 为正三角形,点M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点N 是CA 边上任意一点,且BM =CN ,BN 与AM 相交于Q 点,∠BQM 等于多少度?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AS 判定△ABM ≌△BCN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QM =∠ABC =60°.解:∵△ABC 为正三角形,∴∠ABC =∠C =∠BAC =60°,AB =BC .在△AMB 和△BNC 中,∵⎩⎪⎨⎪⎧AB =BC ,∠ABC =∠C ,BM =CN ,∴△AMB ≌△BNC (SAS),∴∠BAM =∠CBN ,∴∠BQM =∠ABQ +∠BAM =∠ABQ +∠CBN =∠ABC =60°.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一般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究三角形全等.探究点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类型一】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ABC 中,点P 在△ABC 内,点Q 在△ABC 外,且∠ABP =∠ACQ ,BP =CQ ,问△APQ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解析:先证△ABP ≌△ACQ 得AP =AQ ,再证∠PAQ =60°,从而得出△APQ 是等边三角形. 解:△APQ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AC .在△ABP 与△ACQ中,∵⎩⎪⎨⎪⎧AB =AC ,∠ABP =∠ACQ ,BP =CQ ,∴△ABP ≌△ACQ (SAS),∴AP =AQ ,∠BAP =∠CAQ .∵∠BAC =∠BAP+∠PAC =60°,∴∠PAQ =∠CAQ +∠PAC =60°,∴△APQ 是等边三角形.方法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种方法:一是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二是先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证明有一个内角等于60°.【类型二】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图①、图②中,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与△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①,线段AN 与线段BM 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2)如图②,AN 与MC 交于点E ,BM 与CN 交于点F ,探究△CE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N ,△MCB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线段AN 与线段BM 相等.(2)先求∠MCN =60°,通过证明△ACE ≌△MCF 得出CE =CF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EF 的形状.解:(1)AN =BM .理由:∵△ACM 与△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MC ,CN =CB ,∠ACM=∠BCN =60°.∴∠MCN =60°,∠ACN =∠MCB .在△ACN 和△MCB 中,∵⎩⎪⎨⎪⎧AC =MC ,∠ACN =∠MCB ,NC =BC ,∴△ACN ≌△MCB (SAS).∴AN =BM .(2)△CEF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CN ≌△MCB ,∴∠CAE =∠CMB .在△ACE 和△MCF中,∵⎩⎪⎨⎪⎧∠CAE =∠CMF ,AC =MC ,∠ACE =∠FCM ,∴△ACE ≌△MCF (ASA),∴CE =CF .∴△CEF 是等边三角形.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何图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给有关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它的边角性质为证明线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样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三、板书设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本节课让学生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等边三角形.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节课中,要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教学难点1.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我们在前两节课研究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我们知道,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演示课件)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3.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把你的证明思路与同伴交流.(教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生甲]由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又由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都等于60°.[生乙]等腰三角形已有两边分别相等,所以我认为只要腰和底边相等,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了.[生丙]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分别都等于60°,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也就是说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了.(此时,部分同学同意此生看法,部分同学不同意此生看法,引起激烈的争论,•教师可让同学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生丁]我不同意这个同学的看法,•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满足这个条件都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角对等边,三个内角都是60°,所以它们所对的边一定相等,但这一问题中“已知是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是等边三角形”,•我觉得他给的条件太多,浪费![师]给三个角都是60°,这个条件确实有点浪费,那么给什么条件不浪费呢?•下面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Ⅱ.导入新课探索等腰三角形成等边三角形的条件.[生]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你能给大家陈述一下理由吗?[生]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顶角是6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和就是180°-60°=12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是相等的,•所以每个底角分别是120°÷2=60°,则三个内角分别相等,根据等角对等边,•则此时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相等的,即顶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生]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同样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师]从同学们自主探索和讨论的结果可以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不论底角是60°,还是顶角是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吗?[生]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结论的证明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点,难点是意识到分别讨论60°的角是底角和顶角两种情况.这是一种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师要关注学生得出证明思路的过程,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师]你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或受到了何种启示?[生]我发现我的证明过程没有意识到“有一个角是60°”,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两种情况:(1)这个角是底角;(2)这个角是顶角.也就是说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周到.[师]我们来看有多少同学意识到分别讨论60°的角是底角和顶角的情况,•我们鼓掌表示对他们的鼓励.今天,我们探索、发现并证明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我们在证明这个定理的过程中,还得出了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呢?[生]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C . 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 , ∴BC=AC (等角对等边). 又∵∠A=∠C ,∴BC=AC (等角对等边).∴AB=BC=AC ,即△ABC 是等边三角形.[师]这样,我们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就可以得到. (演示课件)AB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有了上述结论,我们来学习下面的例题,体会上述定理. (演示课件)[例4]如图,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测得∠APB=60°,AP=BP=200m ,•他们便得出一个结论:A 、B 之间距离不少于200m ,他们的结论对吗?分析:我们从该问题中抽象出△APB ,由已知条件∠APB=60°且AP=BP ,•由本节课探究结论知△APB 为等边三角形.解:在△APB 中,AP=BP ,∠APB=60°, 所以∠PAB=∠PBA=(180°-∠APB )=(180°-60°)=60°. 于是∠PAB=∠PBA=∠APB .从而△APB 为等边三角形,AB 的长是200m ,•由此可以得出兴趣小组的结论是正确的.Ⅲ.随堂练习(一)课本P54练习 1、2.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它们分别是什么线段? 答案: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它们分别是三个角的平分线(或是三条边上的中线或三条边上的高线).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上的高,∠BDE=∠CDF=60°,•图中有哪些与BD 相等的线段?答案:BD=DC=BE=EA=CF=FA=DE=DF . (二)补充练习1212E DCA BF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D ,BD 、C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E 、F ,求证:BE=CF .证明:连结DE 、DF ,则BE=D E ,DF=CF .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平分∠ABC ,得∠1=30°,故∠2=30°,从而∠DEF=60°.同理∠DFE=60°, 故△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 因而BE=CF . 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自主探索、思考了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对这个结论的证明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节课我们学的定理非常重要,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56─5、6、7、10题. (二)预习P55~P56. Ⅵ.活动与探究探究: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AB 、AC 上分别截取AD=AE .△ADE 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结果:已知:三角形ABC 为等边三角形.D 、E 为边AB 、AC 上两点,且AD=AE .判断△A DE•是否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解:△ADE 是等边三角形,21E DCABFE DCAB∵△ABC是等边三角形,∴∠A=60°.又∵AD=AE,∴△ADE是等腰三角形.∴△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板书设计§12.3.2 等边三角形(一)一、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应用例题讲解四、随堂练习五、课时小结六、课后作业备课资料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参考例题1.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B、∠C、∠BAD、∠CAD的度数.解:在△ABC中,∵AB=AC(已知),DA B∴∠B=∠C (等边对等角). ∴∠B=∠C=(180°-∠BAC )=4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D ⊥BC (已知),∴∠BAD=∠CAD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BAD=∠CAD=50°.2.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中线,延长BC 到E ,使CE=CD . 求证:DB=DE .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BD 是中线, ∴BD ⊥AC ,∠ACB=60°,∠DBC=30°. 又∵CD=CE , ∴∠CDE=∠E=∠ACB=30°. ∴∠DBC=∠E . ∴DB=DE .3.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E ∥BC ,交AB 、AC 于D 、E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A=∠B=∠C (等边三角形各角相等). ∵DE ∥BC ,∴∠ADE=∠B ,∠AED=∠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DE=∠AED .∴△ADE 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2.3.2 等边三角形(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1212ED ABDCAE B(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教学重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教学难点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具准备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大家可能已猜到,我让大家准备好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Ⅱ.导入新课(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发现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来的结论,还需要给予证明)[生]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摆出了如下两个三角形.其中,图(1)是等边三角形,因为△ABD ≌△ACD ,所以AB=AC ,又因为Rt △ABD 中,∠BAD=60°,所以∠ABD=6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生]图(1)中,∠B=∠C=60°,∠BAC=∠BAD+∠CAD=30°+30°=60°,所以∠B=∠C=∠BAC=60°,即△ABC 是等边三角形.[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拼成的图(1)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吗?[生]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师]我们仅凭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还需证明,你能证明它吗?[生]可以,在图(1)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BC=AC .•而∠ADB=90°,即AD ⊥BC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DC=BC .所以BD=AB ,•即在Rt △ABD 中,∠BAD=30°,它所对的边BD 是斜边AB 的一半.[师生共析]这位同学能结合前后知识,把问题思路解释得如此清晰,很了不起.•下面我们一同来完成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30°. 求证:BC=AB . (1)D C AB(2)D CAB121212分析:从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 至D ,使CD=BC ,连接AD . 证明:在△ABC 中,∠ACB=90°,∠BAC=30°,则∠B=60°. 延长BC 至D ,使CD=BC ,连接AD (如下图) ∵∠ACB=60°, ∴∠ACD=90°. ∵AC=AC ,∴△ABC ≌△ADC (SAS ).∴AB=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D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BD=AB . [师]这个定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由角的特殊性,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例题.(演示课件)[例5]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立柱BC 、DE 垂直于横梁AC ,AB=7.4m ,∠A=30°,立柱BD 、DE 要多长?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 △AED 与Rt △ACB 中,由于∠A=30°,所以DE=AD ,BC=AB ,又由D 是AB 的中点,所以DE=AB .解:因为DE ⊥AC ,BC ⊥AC ,∠A=30°,由定理知BC=AB ,DE=AD , 所以BD=×7.4=3.7(m ).又AD=AB ,所以DE=AD=×3.7=1.85(m ).答:立柱BC 的长是3.7m ,DE 的长是1.85m .ABDC A1212121214121212121212D C AEB[师]再看下面的例题.[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 ,求腰上的高.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2a ,∠ABC=∠ACB=15°,CD 是腰AB 上的高.求:CD 的长.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 △ADC 中,AC=2a ,而∠DAC 是△ABC 的一个外角,•则∠DAC=15°×2=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D .解:∵∠ABC=∠ACB=15°, ∴∠DAC=∠ABC+∠BAC=30°. ∴CD=AC=a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56练习Rt △ABC 中,∠C=90°,∠B=2∠A ,∠B 和∠A 各是多少度?边AB 与BC•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B=60°,∠A=30°,AB=2BC . (二)补充练习1.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 求证:BD=AB . 证明:在Rt △ABC 中,∠A=30°, ∴BC=AB . 在Rt △BCD 中,∠B=60°, ∴∠B CD=30°.∴BD=BC . ∴BD=AB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1214121214DC AD CAB对边分成两条线段.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已知:在Rt △ABC 中,∠A=90°,∠ABC=2∠C ,BD 是∠ABC 的平分线. 求证:CD=2AD .证明:在Rt △ABC 中,∠A=90°,∠ABC=2∠C , ∴∠ABC=60°,∠C=30°. 又∵BD 是∠ABC 的平分线, ∴∠ABD=∠DBC=30°. ∴AD=BD ,BD=CD . ∴CD=2AD . 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推理证明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这个定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58─11、12、13、14题. (二)预习P60~P61,并准备活动课.1.找出若干个成轴对称的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 2.思考镜子对实物的改变. Ⅵ.活动与探究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过程:可以从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辅助线的作法中得到启示.结果:已知:如图(1),在Rt △ABC 中,∠C=90°,BC=AB . 求证:∠B AC=30°.证明:延长BC 到D ,使CD=BC ,连结AD . ∵∠ACB=90°, ∴∠ACD=90°.1212DCAB(1)C AB又∵AC=AC ,∴△ACB ≌△ACD (SAS ). ∴AB=AD . ∵CD=BC ,∴BC=BD . 又∵BC=AB ,∴AB=BD . ∴AB=AD=BD ,即△ABD 为等边三角形. ∴∠B=60°.在Rt △ABC 中,∠BAC=30°. 板书设计§12.3.2 等边三角形(二) 一、定理的探究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二、范例分析 三、随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例题1.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 .证明:△ACM 与△CBN 是等边三角形. ∴∠ACM=∠BCN .∴∠ACM+∠MCN=∠BCN+∠NCM , 即∠ACN=∠MCB . 在△ACN 和△MCB 中,1212(2)DC ABCBMN∴△ACN≌△MCB(SAS).∴AN=BM.2.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AC,∠BAC=30°,AB=10cm,•CB1⊥AB,B1C⊥AC1,垂足分别是B1、C1,那么BC的长是多少?解:在Rt△ABC中,∠CAB=30°,AB=10cm.∴BC=AB=5cm.∵CB1⊥AB,∴∠B+∠BCB1=90°.又∵∠A+∠B=90°,∴∠BCB1=∠A=30°.在Rt△ACB1中,BB1=BC=2.5cm.∴AB1=AB-BB1=10-2.5=7.5(cm).∴在Rt△AB1C1中,∠A=30°.∴B1C1=AB1=×7.5=3.75(cm).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案

13.3.2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生数学现实的分析等边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对它的学习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科书将等边三角形安排在轴对称之后,并学生已经掌握了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的有参照关知识,就是要利用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研究等边三角形。

本节课是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直观感知入手,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猜想探究、观察归纳的过程,进而探索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想—验证—总结归纳—应用拓展”的探究过程,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本节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形成与应用。

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巩固练习2、选择:如图在等边△ABC中,O为三条高线的交点,连结OB、OC那么∠BOC=( )A、100°B、90°C、150°D、120°3、如图,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OCB=∠ABO,求∠BOC的度数。

从不同的出发点,创设一组题目,进一步巩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结提高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2.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经过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对称美,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它叫等边三角形.请大家画图并结合等腰三角形的知识探讨等边三角形具有哪些特征,同学间互相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如下: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三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中,前两个是等边三角形性质,后两个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说明】学生的发言会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师应从边、角、对称性等类型归纳.同时强调,作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首先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名师导学〞.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 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两点,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分析】由显然可知△APQ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又知△APB与△AQC都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推得∠PAB=30°.解:∵AP=AQ=PQ,∴△APQ是等边三角形.∴∠PAQ=∠APQ=∠AQP=60°.又∵AP=PB,∴∠PAB=∠PBA.又∵∠APQ=∠PBA+∠PAB,∴∠PAB=30°.同理∠QAC=30°.∴∠BAC=∠PAB+∠PAQ+∠QAC=120°.【教学说明】本例综合应用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在角方面的性质,要求解题要标准,表述要有条理,言必有据,可让学生说出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例2 在等边△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BO,CO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和点F.求证:△OEF是等边三角形.【分析】由角平分线得∠OBC=∠∠OEF及∠OFE的度数,进而可证得△OEF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E,F分别是BO,CO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OE=BE,OF=CF.∵△ABC是等边三角形,且OB,CO分别平分∠ABC,∠ACB,∴∠OBE=∠BOE=∠OCF=∠COF=30°.∴∠OEF=∠OFE=60°.∴∠EOF=60°.∴△OEF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教学说明】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灵活运用判定方法,根据提供的条件灵活选择,此题可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ABC 中,AB=BC,∠B=∠C,那么∠A=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OB=30°,点P 在∠AOB 内部,P1与P 关于OB 对称,P2与P 关于OA 对称,那么△P 1OP 2是( )三角形.4.如图,在等边△ABC 中,D 为BC 上一点,BD=2CD,DE ⊥∠APE 的度数.【教学说明】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以上问题,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稳固所学知识.4.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B=∠ACB=60°,AC=BC ,又∵DE ⊥AB ,∠B=60°,∴∠BDE=30°.∴BE=21BD ,而BD=2CD ∴BE=CD.在△BCE 和△CAD 中∴△BCE ≌△CAD ,∴∠BCE=∠DAC而∠BCE+∠ACE=60°,∴∠DAC+∠ACE=60°.∴∠APC=120°,∴∠APE=60°.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本节所学知识点,学生间交流,互相查漏补缺.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3”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局部.本课时学习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可让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小组内、小组间充分交流后概括所得结论,这既稳固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知识,又类比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的方法,加深了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联系与区别的理解.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难点: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教学过程一、看一看1.投影:图形见章前P1图.教师表达: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 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68-69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 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2.板书: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图(1)三条线段AC、CB、AB是否首尾顺序相接.(是)(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板书:“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局部要引起重视.学生答复: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首尾顺次相接.二、读一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第一局部至思考,一段课文,并答复以下问题:(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三边,AB可用边AB的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三、做一做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同学们在画图计算的过程中,展开议论,并指定答复以上问题:(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a.从B→Cb.从B→A→C(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BC的长.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BA+AC.经过测量可以说BA+AC>BC,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不一样的.四、议一议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五、想一想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六、练一练有三根木棒长分别为3cm、6cm和2cm,用这些木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分析:(1)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关键在捡判定它们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符合即可的构成一个三角形,看不符合就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2)要让学生明确两条木棒长为3cm和6cm,要想用三根木棒合起来构成一个三角形,这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介于3cm和9cm之间,由于它的第三根木棒长只有2cm,所以不可能用这三条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错导:∵3cm+6cm>2cm∴用3cm、6cm、2cm的木棒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错因: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里3+6>2,没错,可6-3不小于2,所以答复这类问题应先确定最大边,然后看小于最大量的两量之和是否大于最大值,大时就可构成,小时就无法构成.七、忆一忆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边、角、顶点)2.会用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3.通过实践了解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八、作业课本P8习题11.2第1、2、6、7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等边三角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课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得比较扎实,他们能够迅速理解并记住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角相等这一特点。但在判定方法上,尤其是SAS和ASA的判定条件,学生们似乎还存在一些困惑。这一点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环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包括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并掌握等边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特点;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相等;
c.计算难点:讲解等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时,明确底边和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突破计算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三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如风筝、装饰品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等边三角形的奥秘。
-等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实际应用:利用等边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讲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时,强调三条边相等和三个角相等的概念,并通过具体图形进行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类型的三角形,具有独特的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和判定等基础知识,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性质和判定方法与普通三角形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因此,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学生能够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等边三角形性质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等边三角形的模型、图片等教学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初中数学《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初中数学《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教学设计
1.例4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 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
∵DE∥BC.∴∠ADE =∠B,∠AED=∠C
∴∠A =∠ADE = ∠AED
∴△ADE是等边三角形,
2.归纳:在判定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时:
(1)若三角形是一般三角形.只要找三个角相等或三条边相等:
(2)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般是找一个角等于60°.
1.教材第80页练习第1,2题
2.补充题:
(1).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点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
求证: △DEF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点D是AC的中点.且CE=CD.DF⊥BE 求证:BF=EF.
第1题图第2题图
教师适当分析后让学生板书过程.
3.总结提高
(1)小结:调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等边三角形有哪些特点?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3第 12, 14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1.关注学生的几何图形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加深对等边三角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几何定理的理解,通过实例演示、讲解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思维水平。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能够识别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能够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2.学会使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能够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性质解决问题。
-能够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对称性、旋转性进行图形的变换。
3.能够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法与过程: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自主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利用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设想: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设想: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认识。同时,布置拓展性作业,如探究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6.课堂评价,反馈指导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如何求出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长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BD = DC = DE = DF = AE = BE = AF = CF
随堂演练
1.等边三角形是__三__边__都__相__等__的__特__殊____的等 腰三角形. 2.等边△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 I,则∠BIC等于( C )
A.60° B.90° C.120° D.150°
又OE∥AB,OF∥AC, ∴∠BOE =∠ABO =∠OBC = 30°, ∠COF =∠ACO =∠OCB = 30°. ∵BE = OE,CF = OF, ∠OEF = 2∠OBE = 60°,∠OFE = 2∠OCF = 60°. ∴△OEF是等边三角形. ∴OE = EF = OF. ∴BE = EF = FC.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E
D
∴∠BAC =∠B =∠C =60°.
∵DE∥BC,
A
∴∠B =∠D,∠C =∠E.
∴∠EAD =∠D =∠E.
∴△ADE 是等边三角形.
B
C
练习1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 BC上的高,∠BDE =∠CDF = 60 °,图中有 哪些与BD相等的线段?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可以得到: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
一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
角形.
请你自己证 明这些结论.
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 =∠B =∠C=60°.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 ∴ BC =AC,BC =AB.
一般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例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 DE∥BC,分别交AB,AC 于点D,E.求证: △ADE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 =∠B =∠C =60°. ∵DE∥BC, ∴∠B =∠ADE,∠C =∠AED. ∴∠A=∠ADE =∠AED. ∴△ADE 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13.3.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3.熟练地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三、教学过程:复习回顾情景引入小明想制作一个三角形的相框,他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0cm,10cm,10cm,6cm,你能帮他设计出几种形状的三角形?知识精讲等边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思考: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满足什么条件才是等边三角形?性质探索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吗?为什么?已知:如图,AB=AC=B C.∵AB=AC∴∠B=∠C同理∠A=∠C∴∠A=∠B=∠C∵∠A+∠B+∠C=180°∴∠A=∠B=∠C=60°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它有几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吗?为什么?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互相重合.归纳1.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每一个角都等于60°.3.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互相重合.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判定探索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已知:如图,∠A=∠B=∠C.∵∠A=∠B∴AC=BC同理AB=AC∴AB=AC=B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假若AB=AC,则∠B=∠C当顶角∠A=60°时,∠B=∠C=(180°-60°)÷2=60°∴∠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当底角∠B=60°时,∠C=60°,∠A=180°-∠B-∠C=60°∴∠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归纳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典例解析例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DE∥BC∴∠ADE=∠B,∠AED=∠C∴∠A=∠ADE=∠AED∴△ADE是等边三角形想一想,本题还有其它证法吗?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DE∥BC∴∠ADE=∠B,∠AED=∠C∴∠ADE=∠AED∴AD=AE,且∠A=60°∴△ADE是等边三角形例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40°,BE=DE,求∠CED的度数.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E=40°,∴∠EBC=∠ABC-∠ABE=60°-40°=20°.∵BE=DE,∴∠D=∠EBC=20°,∴∠CED=∠ACB-∠D=40°.【点睛】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个性质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一般需结合“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针对练习】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延长BC到E,使得CE=C D.求证:BD=D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角平分线,∴∠ABC=∠ACB=60°,∠DBC=30°.又∵CE=CD,∴∠CDE=∠CE D.又∵∠BCD=∠CDE+∠CED,∴∠CDE=∠CED=30°.∴∠DBC=∠DE C.∴DB=DE(等角对等边).例3.△ABC为正三角形,点M是BC边上任意一点,点N是CA边上任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BQM等于多少度?解:∵△ABC为正三角形,∴∠ABC=∠C=∠BAC=60°,AB=B C.又∵BM=CN,∴△AMB≌△BNC(SAS),∴∠BAM=∠CBN,∴∠BQM=∠ABQ+∠BAM=∠ABQ【点睛】此题属于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一般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而后利用全等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或证明边相等.例4.等边△AB 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解:△APQ为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ABC为等边三角形,∴AB=A C.∵BP=CQ,∠ABP=∠ACQ,∴△ABP≌△ACQ(SAS),∴AP=AQ,∠BAP=∠CAQ.∵∠BAC=∠BAP+∠PAC=60°∴∠PAQ=∠CAQ+∠PAC=60°∴△APQ是等边三角形.【点睛】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以下方法:一是证明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二是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三是先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证明有一个内角等于60°.【针对练习】如图,等边△AB C中,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BE=CF∴AF=BD=CE,∠A=∠B=∠C=60°,∴△ADF≌△BED≌△CFE(SAS),∴DF=ED=EF,∴△DEF是等边三角形.例5.图①、图②中,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①,线段AN与线段BM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2)如图②,AN与MC交于点E,BM与CN交于点F,探究△C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AN=BM.理由:∵△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C=MC,CN=CB,∠ACM=∠BCN=60°.∴∠ACN=∠MC B.∴△ACN≌△MCB(SAS).∴AN=BM.(2)△CEF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CE=∠FCM=60°,∴∠ECF=60°.∵△ACN≌△MCB,∴∠CAE=∠CM B.∵AC=MC,∴△ACE≌△MCF(ASA),∴CE=CF.∴△CEF是等边三角形.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重点)2.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和证明.(难点)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等腰三角形{定义: 两边相等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性质{性质1:等边对等角性质2:三线合一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 1 条对称轴判定{定义:两边相等等角对等边 二、新知探究知识点1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提出问题】三角形按照边是怎么分类的?【课件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分类:三角形由这个分类可以看出,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提出问题】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线合一)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把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学生之间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之后教师点名,由学生代表回答小组间讨论的结果,教师纠正.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证明过程:∠A =∠B =∠C =60°BC 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AB 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AC 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BC 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AB 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AC 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相互重合,即“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分别为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对比表格,并带领学生根据表格提示找出答案:图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性质 边两条边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角 两个底角相等 三个角都相等,且都是60° 三线合一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每一边上的中线、高和这一边所对的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对称性 1条对称轴 3条对称轴【跟踪训练】1.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 =CD ,DF =DE ,则∠E 的度数为( A )A.15°B.20°C.25°D.30°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延长BC到点E,使得CE=CD.求证:BD=D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ABC=∠ACB=60°,∠DBC=1∠ABC=30°.∵CE=CD,∴∠CDE=∠E.又∠ACB=∠CDE+∠E,∴∠CDE=∠E=230°.∴∠DBC=∠E.∴BD=DE.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提出问题】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三个角相等,那么由三个角相等能否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呢?该怎么证明?【学生思考】给学生单独思考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必要的已知和求证,可由三角相等推出三边相等.之后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纠正.【课件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证明过程:已知:如图,在△ABC中,∠A=∠B=∠C.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BC=AC.∵∠B=∠C,∴AC=AB.∴AB=AC=BC.∴△ABC是等边三角形.【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只要满足一个角是60°,就可以判定它是等边三角形?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试着证明一下吧!【学生思考】给学生单独的思考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可从角的角度来证明,且60°角应分情况讨论.之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纠正.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证明过程:当60°角为底角时,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AC,∠B=60°,∴∠C=∠B=60°.∴∠A=180°-(∠B+∠C)=60°.∴∠A=∠B=∠C.∴△ABC是等边三角形.当60°角为顶角时,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AC,∴∠C=∠B.∵∠A=60°,∴∠B+∠C=180°-∠A=120°.∴∠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提醒学生: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 ,无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个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对比表格,并带领学生根据表格提示找出答案: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判定边(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角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特殊法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例题与变式:例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DE∥BC,∴∠ADE=∠B,∠AED=∠C.∴∠A=∠ADE=∠AED.∴△ADE是等边三角形.【变式】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AB,AC上一点,且BD=C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A=60°.又BD=CE,∴AB-BD=AC-CE,即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归纳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选择:若已知三边关系,一般选用定义判定;若已知三角关系,一般选用判定方法1;若已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般选用判定方法2.三、课堂小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性质{ 边➡三边相等角➡三个角都等于60°三线合一➡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义法➡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角法➡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法➡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课堂训练1.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D )A.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B.三边相等的三角形C.有两个内角是60°的三角形D.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一个内角为60°,则它的周长为 24 .3.等边三角形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BD 和CE 相交于点F ,则∠BFC 的度数为 120° .。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并会画图;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
3.学会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4.了解等边三角形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掌握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等边三角形,引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体会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和美妙之处。

然后让学生画出等边三角形的图形。

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让学生测量三边和三角度数,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度数也相等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学习。

3.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某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1. 通过测量三边的长短是否相等来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2. 通过测量三个角的大小是否一致来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4. 综合练习和扩展应用
练习判断某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掌握应用等边三角性质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理清思路,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P11-12 习题
2.1);
2.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训练巩固自己的判断等边三角形的技能。

在课堂上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环节,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和解题能力。

不过,还需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故事、谜语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如:“为什么等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设计问题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在知识、能力、性别等方面的多样性。
2.制定明确的小组任务,如共同探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并完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中,等边三角形作为基础几何图形之一,其性质与判定是八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这一章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独特性质,掌握判定方法,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的实例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奥秘。本教学案例将围绕此章节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几何图形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结合教育专业用词,注重实用性和人性化语言,为八年级学生打造一个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
2.问题导向,培养探究能力
案例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共享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共同探讨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几何图形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2.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

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二、新课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B=C,又由∠A+∠B+∠C=180°,从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l=∠BAC,由于∠C=∠B =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 △ADE是等边三角形.
当堂练习
1.已知△ABC中,∠A=∠B=60°,AB=3cm,则△ABC的周 长为__9____cm.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DE∥BC,
则这个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D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A
D
E
O
B
C
3.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BD=BE,求
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 两个底角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三个角都相等, 且都是60º
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 每一边上的中线、高和这一边
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所对的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对称轴(1条)
对称轴(3条)
A
A
B
C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练一练: 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BC的周长为 18cm,EC =2cm,则△ADE的周长是 12 cm.
∠EDA的度数.
解: ∵ △ABC是等边三角形,
B
∴∠CBA=60°.
∵BD是AC边上的中线,
∴∠BDA=90°, ∠DBA=30 °.
E
∵ BD=BE,
C
D
A
∴ ∠BDE=(180 °- ∠DBA) ÷2 =(180°-30°) ÷2=75°. ∴ ∠EDA=90 °- ∠BDE=90°-75°=15°.
A
D
E
B
C
三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类比探究
图形 判
等腰三角形 从边看:两条边相等的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定 从角看:两个角相等的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2

C BA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轴对称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含30o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含30o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与运用. 教学难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一.复习回顾: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二.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三.由2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用不同于课本上的方法证明你的结论吗? 四.由3,我们得到下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填空:如右图,在△ABC 中, ∵∠C=90o,∠A=30o ∴BC=( ) 六.精讲精练例1、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立柱BC 、DE 垂直于横梁AC ,AB=7.4m ,∠A=30°,立柱BC 、DE 要多长?例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 ,则腰上的高为 。

精练:1. 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AB .1214D CAB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AD=CE,AE与BD相交于点P,BF⊥AE于点F求证:BP=2PFE七、课堂小结八、作业设计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cm,点D从点C出发沿CA向A运动,点E从B出发沿AB的延长线BF向右运动,已知点D、E都以每秒0.5cm的速度同时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DE与BC相交于点P(1). 运动几秒后,△ADE为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2.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

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二、新课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B=C,又由∠A+∠B+∠C=180°,从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l=∠BAC,由于∠C=∠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如图(2),在△ABC中,已知AB=AC,AD为∠BAC的平分线,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
3.P80练习1、2。
教师小结:
由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等边三角 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60°。“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பைடு நூலகம்=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 ,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
二、新课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 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1 :本题若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 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问题2:求∠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命题,对的打“√”,错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
作业:课本P82第7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2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明确其与等腰三角形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2.能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难点)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面图形:
师: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你知道是什么三角形吗?
生:等边三角形.
师:对,等边三角形具有和谐的对称美.今天我们来学习等边三角形,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 =40°,BE=DE,求∠CED的度数.
解析:因为△ABC三个内角为60°,∠ABE=40°,求出∠EBC的度数,因为BE=DE,所以得到∠EBC=∠D,求出∠D的度数,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CED的度数.
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ABE =40°,∴∠EBC =∠ABC -∠ABE =60°-40°=20°.∵BE =DE ,∴∠D =∠EBC =20°,∴∠CED =∠ACB -∠D =40°.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个性质常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所以必须熟练掌握.
【类型二】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如图:已知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D ,DM ⊥BC ,
垂足为M ,求证:BM =EM .
解析:要证BM =EM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证明△BDE 为等腰三角形即可.
证明:连接BD ,∵在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DBC =12∠ABC =1
2
×60°=30°,∠
ACB =60°.∵CE =CD ,∴∠CDE =∠E .∵∠ACB =∠CDE +∠E ,∴∠E =30°,∴∠DBC =∠E =30°,
∴BD =ED ,△BDE 为等腰三角形.又∵DM ⊥BC ,∴BM =EM .
方法总结: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线段垂直关系的重要方法.
【类型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
△ABC 为正三角形,点M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点N 是CA 边上任意一点,且BM =CN ,BN
与AM 相交于Q 点,∠BQM 等于多少度?
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AS 判定△ABM ≌△BCN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QM =∠ABC =60°.
解:∵△ABC 为正三角形,∴∠ABC =∠C =∠BAC =60°,AB =BC .在△AMB 和△BNC 中,
∵⎩⎪⎨⎪
⎧AB =BC ,∠ABC =∠C ,BM =CN ,
∴△AMB ≌△BNC (SAS),∴∠BAM =∠CBN ,∴∠BQM =∠ABQ +∠BAM =∠ABQ +∠CBN =∠ABC =60°.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一般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究三角形全等.
探究点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类型一】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ABC 中,点P 在△ABC 内,点Q 在△ABC 外,且∠ABP =∠ACQ ,BP =CQ ,问△APQ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解析:先证△ABP ≌△ACQ 得AP =AQ ,再证∠PAQ =60°,从而得出△APQ 是等边三角形. 解:△APQ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AC .在△ABP 与△ACQ 中,∵
⎩⎪⎨⎪
⎧AB =AC ,∠ABP =∠ACQ ,BP =CQ ,
∴△ABP ≌△ACQ (SAS),
∴AP =AQ ,∠BAP =∠CAQ .∵∠BAC =∠BAP +∠PAC =60°,∴∠PAQ =∠CAQ +∠PAC =60°,∴△APQ 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种方法:一是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二是先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证明有一个内角等于60°.
【类型二】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图①、图②中,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与△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1)如图①,线段AN 与线段BM 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2)如图②,AN 与MC 交于点E ,BM 与CN 交于点F ,探究△CE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N ,△MCB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两个三角
形全等,得出线段AN 与线段BM 相等.(2)先求∠MCN =60°,通过证明△ACE ≌△MCF 得出CE =CF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EF 的形状.
解:(1)AN =BM .理由:∵△ACM 与△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MC ,CN =CB ,∠ACM =∠BCN
=60°.∴∠MCN =60°,∠ACN =∠MCB .在△ACN 和△MCB 中,∵⎩⎪⎨⎪
⎧AC =MC ,∠ACN =∠MCB ,NC =BC ,∴△ACN ≌△
MCB (SAS).∴AN =BM .
(2)△CEF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CN ≌△MCB ,∴∠CAE =∠CMB .在△ACE 和△MCF 中,∵⎩⎪⎨⎪
⎧∠CAE =∠CMF ,AC =MC ,
∠ACE =∠FCM ,
∴△ACE ≌△MCF (ASA),∴CE =CF .∴△CEF 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何图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给有关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它的边角性质为证明线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样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三、板书设计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等边三角形.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节课中,要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
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