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

合集下载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新月诗派的特点。

(3)分析并解读《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要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2)理解爱情和人生的美好与无奈。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当下,追求美好。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徐志摩的生平和新月诗派的特点。

3. 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诗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徐志摩的生平和新月诗派的特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学生资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3. 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徐志摩的生平和对诗歌的贡献。

(2)简介新月诗派的特点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再别康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要素。

(2)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5. 诗歌欣赏(1)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或分组朗诵。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强调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再别康桥》。

(2)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读后感或文学鉴赏文章。

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3篇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3篇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3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美读全诗。

2、学会鉴赏本诗的美。

3、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及追求自由、美和爱的个性。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美。

[教学难点]体悟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鉴赏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

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

晚风拂起身旁的柳条,也连绵不断的牵起他心中的愁绪。

他是谁?为什么来到这里?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赏美的旅程,去探寻《再别康桥》——这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的魅力,去聆听徐志摩内心世界最纯粹的绝妙回响。

二、深情美读,感知全诗:(一)教师范读全诗。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合作探究,鉴赏全诗探究的中心问题:本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有什么感悟?探究的难点问题:怎样领悟本诗的意境美?1、本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2、你对哪一种美感触最深呢?请紧扣诗歌进行阐述。

请持相同观点的同学就近讨论,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和成果。

(一)音乐美派的同学先谈谈吧。

1、学生发言(略)2、教师小结:诗歌音调和谐,旋律完整,体现了音乐美。

(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它是尾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二)建筑美派的同学接着发言。

1、[导]建筑美是就诗歌的外在形式而言——包括诗句和诗节的排列。

2、学生发言(略)3、教师小结:诗歌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字、七字(间有八字句),节的匀称,句的均齐,体现了错落有致、曲折回旋的建筑美。

(三)绘画派的同学,你们有何高见呢?1、学生发言(略)2、深入探究诗歌的意境美[导1]⑴哪些美丽图画让诗人心醉神迷?——挥手作别图、金柳夕照图、青荇招摇图、星辉寻梦图。

⑴这些图画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风景画。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人生理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说明:本课作为“诗歌及其欣赏”单元的重点篇目,其学习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重大意义。

因此本课强调学生能抓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基调来整体把握诗歌,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帮助深化对诗歌的解读,体现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最后诗歌的朗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诗歌的音乐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注重思路的连贯,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意象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是教学的重点。

2、通过与徐志摩其他诗歌的比较来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是教学的难点。

说明:诗歌的形象是诗歌的生命,因此意象成了很多诗人寄托情感的所在,因而对意象的正确把握是理解诗歌的基础。

另外,能通过比较阅读来明确作者的创作缘由,可以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避免表面化,使问题由难化易,强化学生的认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李白与徐志摩不同的结束生命的方式激起学生关注徐志摩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比较调动情感,并且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

引发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走进作家由徐志摩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转而介绍他的康桥情结。

1、你对徐志摩了解多少呢?2、什么是徐志摩的康桥情结?3、1、思考关于徐志摩的有关常识。

2、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从而理解康桥情结。

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为理解作品打好基础。

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初读诗歌1、请一位学生先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思考:应该以什么感情朗读?1、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能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2、在倾听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通过朗读逐渐走近诗歌,同时提高朗读水平。

《再别康桥》的教案

《再别康桥》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的诗篇;(2)分析并掌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其在《再别康桥》中的体现;(3)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4)认识新月派诗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齐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3)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离别时的哀愁;(2)领会诗歌中表现的爱情、美好、自由等主题;(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2)诗歌主题及情感的理解;(3)诗歌创作风格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含蓄意境的理解;(2)新月派诗歌特点的把握;(3)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徐志摩及新月派诗歌;(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诗歌朗诵:(1)学生自读;(2)教师示范朗诵;(3)分组朗读;(4)全班齐读。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句含义;(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3)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4)探讨新月派诗歌的特点。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情感;(2)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3)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诗歌情感。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再别康桥》;2. 分析《再别康桥》中的修辞手法,挑选一个进行仿写;3. 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情感体验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康桥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

(2)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

(3)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解读。

(2)诗歌创作背景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徐志摩的生平及其文学作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作者背景,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美景。

(2)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和句式。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解读诗歌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2)讨论诗歌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深入理解作品。

6. 课后作业(1)背诵《再别康桥》。

(2)写一篇关于徐志摩诗歌特点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有关《再别康桥》的教案(通用9篇)

有关《再别康桥》的教案(通用9篇)

有关《再别康桥》的教案(通用9篇)I. 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中学生阅读和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徐志摩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II. 教学目标1.了解徐志摩的背景和写作背景;2.细读诗歌《再别康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3.学会分析诗歌的词句、意象和结构;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诗歌欣赏能力;III. 教学内容1. 徐志摩的背景和写作背景•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成就;•解释背景:徐志摩留学英国期间的情感和经历;•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创作动机和意义;2. 诗歌《再别康桥》的细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再别康桥》;•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分析诗歌中的词句、意象和结构;•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寓意;3. 诗歌分析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分析和讨论,分享给全班;•分析诗歌的词句、意象和结构;•比较不同诗歌之间的风格和主题;4. 创作活动•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以《再别康桥》为灵感;•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点评;IV.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活动;2.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理清诗歌中的情节和结构;3.独立阅读: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能力;V. 教学资源1.电子版《再别康桥》原文;2.徐志摩的简介和相关资料;3.诗歌分析模板和指导材料;4.思维导图工具;5.学生创作的诗歌范例;VI. 教学评估方式1.学生小组的诗歌分析和讨论成果;2.学生对《再别康桥》的阅读和理解;3.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VII. 教学延伸1.继续学习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2.探索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诗歌分析和创作;3.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文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VIII. 参考文献1.徐志摩. (1928). 再别康桥.2.李昂. (2018). <>创作背景辨析.《世纪》, 27(03), 195-196.以上是本教案的相关信息和教学设计,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化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背景介绍: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曾留学美、英。

“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徐志摩生于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___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___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婚,同年8年离别剑桥起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诗作。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遨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和上海之间疲于奔命,但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

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名人评说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根底。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一是自由。

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的诗人。

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爱。

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假设神明,他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精篇十五篇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精篇十五篇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精篇十五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在这个环节中介绍诗人:(略)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抒情诗。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

它是一个“切入点”。

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

“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

明确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它是怎样抒情的呢?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

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

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

“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诗人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

诗人写“金柳”是“新娘”。

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诗人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诗人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

谁能说说诗人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诗人的生活历史。

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

不但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诗人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诗人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

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诗人写入作品的包含了诗人感情因素的形象。

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

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

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再别康桥朗诵指导教案

再别康桥朗诵指导教案

再别康桥朗诵指导教案再别康桥朗诵指导教案再别康桥朗诵指导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情感。

2、体会诗歌中的意象美。

教学过程一、导标明学(见上)二、导入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深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悲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了离别的洒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离别之情的苦涩。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离别诗《再别康桥》。

三、导航预学1、作者介绍(请学生介绍)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

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2、了解背景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

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径英格兰,两次重返母校。

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以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3、欣赏剑桥大学图片。

4、扫清障碍(在书中标注好齐读两遍。

形近字讲解一下)青荇(xìng)长篙(gāo)(蒿、嵩)漫溯(sù)(朔)笙(shēng)箫满载(zài)斑斓(lán)5、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把握诗歌的韵律,加点字是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再别康桥徐志摩教案

再别康桥徐志摩教案

再别康桥徐志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分析《再别康桥》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3)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徐志摩的诗歌魅力,体会诗歌中的人文精神;(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离别,珍惜当下。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再别康桥》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3)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转化和情感表达;(2)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简要介绍《再别康桥》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组成部分。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2)选取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总结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特点。

4. 教师讲解:(1)讲解徐志摩的文学地位和诗歌创作背景;(2)分析诗歌的形式和艺术特点;(3)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再别康桥》的诗歌形式,创作一首小诗;(2)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再别康桥》的诗歌内容,总结诗歌的形式和艺术特点;3. 推荐一首徐志摩的其他诗歌,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创作练习: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2. 利用案例分析法,剖析诗歌的形式和艺术特点;3.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徐志摩与其他诗人之间的差异;4.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5. 运用实践操作法,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再别康桥获奖教案《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获奖教案《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获奖教案《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再别康桥》这首受欢迎的诗歌作品,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2. 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3. 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表达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文具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用图片展示康桥的美景,点名学生们是否听说过《再别康桥》这首诗。

2. 播放一段康桥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情绪,引发学生对康桥的向往之情。

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将《再别康桥》投影出来,分段给学生朗读。

2. 解释诗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内涵,并给予个人阐释。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分析诗的结构、押韵和节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

2.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义。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康桥、台阶、船和湖等,让学生能够从意象中体会到诗的情感和意义。

四、朗读和表演(10分钟)1. 将诗分段给学生朗读,帮助他们熟悉诗的节奏和韵律。

2. 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进行表演,可以加入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诗的意境。

3. 让每个小组展示表演,让其他学生评价。

五、诗歌创作(10分钟)1.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别康桥》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可以选择康桥为主题。

2. 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诗的节奏、押韵和意境的表达。

3. 让学生朗读、展示和交流他们的创作。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请几位学生分享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3.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诗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在家中或课堂上朗读和表演其他经典诗歌,分享给同学听。

2.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古典诗人或现代诗人,并写一篇关于他们的介绍和解读。

3. 邀请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再别康桥教案详细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特级教师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详细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特级教师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详细教案《再别康桥》教案特级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体会诗人离别时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

2.难点:诗歌的情感把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

2.教学录音,用于播放诗歌朗诵。

3.学生作业:提前预习诗歌,了解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已学过的徐志摩诗歌《翡冷翠的一夜》,引导学生回顾诗歌风格。

2.简介诗人徐志摩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朗读与感知1.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教师播放诗歌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学生自由交流,分享对诗歌的初步感受。

(三)分析与讨论1.分析诗歌的意象:康桥、金柳、夕阳、软泥、青荇、水草、星辉、兰舟等。

2.讨论诗歌的意境:离别、哀愁、缠绵、依恋等。

3.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排比等。

(四)课堂小结2.归纳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提问:诗歌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二)深入分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探讨诗歌的开头、结尾与主题的关系。

2.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轻轻”、“悄悄”、“沉默”等,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如“金柳”、“夕阳”等。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离别时的情感体验。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提问:诗歌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诗人的依恋之情?(二)诗歌鉴赏(三)实践活动1.学生自选诗歌,进行朗诵或背诵。

2.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审美教育作用。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再别康桥》优质课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

他们认知事物主要以感性为主,因此在教学上会尽可能地借用多媒体,给以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加深其直观感受。

高一的学生对新诗这种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因此,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些困难。

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新诗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体会诗歌的意象以及用“三美”来分析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学生能够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课上反复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三)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1、重点:《再别康桥》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以及诗人独具特色意象选择。

2、难点: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来感知“三美”。

设计理由:“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诗的格律》中所强调的。

这是“新月派”创作的理念,因此“三美”的感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同时,中国古代离别诗不胜枚举,徐志摩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离别诗歌意象的继承和对外国诗歌意象的借鉴必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这也是重点之一。

但是如何从诗歌的意象来感知一个诗派的创作理念,即如何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这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详细分析和引导。

二、教法学法1、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再别康桥教案锦集八篇

再别康桥教案锦集八篇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锦集八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再别康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1—2分)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然后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

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二、徐志摩个人资料(课件介绍)(5分)(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四、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五、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爱情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的意象的理解和表达。

2.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诗歌朗读:(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重音和停顿。

3. 内容解析:(1)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讨论与思考:(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诗歌中的难点。

5. 表达与创作:(1)让学生模仿徐志摩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小诗。

(2)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 深入了解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下周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既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又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诗歌创作的投入度。

2. 诗歌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3. 创作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模仿徐志摩诗歌风格创作中的表现,关注其语言表达和意境创造的能力。

再别康桥教案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案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案板书设计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再别康桥教案板书设计】第一部分:导入1.目标呈现:板书词语:“再别康桥”、“教案设计”、“教学反思”2. 导入问题:你们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这首诗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3. 创设情境:通过回答导入问题引发学生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思考和讨论,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4. 目标导向: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即理解并感悟“再别康桥”的主题和情感。

第二部分:理解诗文1. 导入新知:板书“主题”、“情感”两个关键词2. 预测主题:请学生看诗题“再别康桥”,请他们预测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 导入重难点:板书“诗人辞别故乡与爱人的感慨”,引导学生关注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中的关键词(康桥、故乡、爱人)展开讨论,试着找出诗歌的主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5. 板书归纳: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整理归纳出“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痛苦”的主题。

第三部分:品味情感1. 导入情感教育: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名著中的描写别离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别离的情感的思考和回忆。

2. 分组配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完成一份小组作业,就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别离经历进行描写,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

3. 提示辅导: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如“别离时的心情、场景、感受”等,帮助学生进行情感描写。

第四部分:赏析与感悟1. 导入文学赏析: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诗人辞别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如《离骚》中的离别、《红楼梦》中的别情等,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不同人物对离别的表达方式。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不同作品中的描写进行比较和讨论,总结出诗歌和散文/小说对离别情感的表达方式的差异。

3. 整理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学作品中对离别情感的共同点和特点,并将其与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对比和反思。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1. 回归情感:板书“情感教育”、“反思”等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诗歌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解和赏析,还在于对自己的情感有所启发和反思。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7篇《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作者。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作者的情感有关系?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作者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⑴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⑵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

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

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录音朗读《再别康桥》。

老师指导朗读。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学生回忆并交流,然后发言。

教师准备: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五、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以学生的回答为主,教师的点拨和串讲为辅)⑴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

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

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

“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

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师生共同总结: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六、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

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

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

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七、作业设计|:1、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有哪些?2、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谈谈音乐美和绘画美是如何体现的?【有关资料】一、新诗特点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

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

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1、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

2、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

3、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

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

4、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