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题目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题目第一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练题1:一共有28支铅笔,每9支铅笔装在一个盒子里,问一共有几个盒子?- 练题2:一个电视机的价钱是3000元,一天租金是100元,问租使用这个电视机多少天可以付清的租金?- 练题3:小华一共种下了450株花,每个花坛种3株花,问小华一共有几个花坛?- 练题4:一堆纸张有560张,每人分到5张纸,问可以分给多少人?- 练题5:一箱苹果有390个,每个篮子可以装13个苹果,问可以装满多少个篮子?第二单元倍数与因数- 练题1:某个数的3倍是39,这个数是多少?- 练题2:某个数乘以10的运算结果是400,这个数是多少?- 练题3:某个数的因数有2和7,这个数是多少?- 练题4:某个数的1/4是8,这个数是多少?- 练题5:某个数的10倍是120,这个数是多少?第三单元分数的认识与认识- 练题1:在一个长方形桌子上整齐地摆放了24本书,其中15本书都是故事书。
问故事书占了桌子上书的几分之几?- 练题2:汽车行驶了80公里,消耗的汽油是1/5升,问行驶1公里消耗的汽油量(写比值)。
- 练题3:小明一天研究5小时,其中1/4的时间用来玩游戏,问小明一天研究时间包括多少分钟?- 练题4:一个半小时是多少分钟?- 练题5:小红花费了3/4小时做完作业,问她花费了多少分钟?第四单元钱的运算- 练题1: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5元的书,还剩下多少钱?- 练题2:小华请客吃饭,共花费了28元,他自己出了18元,他的朋友出了多少钱?- 练题3:小强从银行取了100元,他买了一本书,价钱是78元,他还剩多少钱?- 练题4:购物者买了一张票要花7元,买了一本书要花9元,买了一份杂志要花5元,买了一杯咖啡要花6元,买这些物品共需要多少钱?- 练题5:小明收集了50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200元,买了一套模型花了120元,买了一盒火柴花了80元,他还剩下多少钱?第五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 练题1:下图中,某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的周长是一样的,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 练题2:若菱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 练题3:下图是一个长方形,请你补充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三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三篇)目录: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精编试卷及答案二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练习卷及答案三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知识点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底面半径8厘米。
高20厘米的圆柱形铁块,现在要把它锻造成一个底面与圆柱相同的圆锥,这个圆椎的高是(_______)厘米。
2、八十亿六千零九万下作_______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亿。
3、一个盒子里放着同样大小的球,红色的球有5个,绿色的球有8个,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______)色的球的可能性大,摸到(______)色的球的可能性小。
4、甲商品原价120元,按七折出售,售价是______元,乙商品降价20%后售160元,原价是_____元。
5、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16元,这套书原价是(______)元。
6、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5:2,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
7、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8、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半径是(____)米,占地面积是(____)平方米。
9、把10克盐溶化在50克水里。
如果要使含盐量为16%,需加入________克水。
10、小明步行去离家10千米远的叔叔家,每小时走3千米,可他走40分钟要休息10分钟,他9:00出发,(_____)到叔叔家。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甲乙两人行走某段路程的天数比是5 :4,乙丙两人行走该段路程的天数比是3 :2,那么甲走15天的路程丙要走()A.6天 B.8天 C.10天 D.12天2、请你估计一下,()最接近你自己的年龄。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例1是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并将学过的图形逐级分类、整理。
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2)例2是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知识。
教材提出了五个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帮助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比较和梳理,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五个问题,从一条直线(射线、线段可看作直线的一部分),到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和角),再到三角形、四边形与圆,体现了平面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建立认知结构。
(3)“做一做”是利用图形的运动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重合——旋转——平移——重合”的操作活动,推理、验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把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运动整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推理思想,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1)通过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例1时,要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逐层分类。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注意比较与沟通。
复习例2时,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要将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第1个问题应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端点数量与能否度量之间的联系,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与有无交点之间的联系。
通过比较、沟通,巩固所学图形的知识,建立知识结构。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感受推理、验证的过程。
教学“做一做”时,先让学生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纸片,然后引导学生按“重合——旋转180°——平移——重合”的操作方式,在感受图形运动的同时,推理、验证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部编版2022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专项应用题知识点天天练
部编版2022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专项应用题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1. 只列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结果。
同学们到菜园劳动,五年级摘了32千克黄瓜,比四年级摘的3倍多2千克。
四年级摘黄瓜多少千克?2. 解决问题。
五(1)班原来有班费70元,4月份买练习本花去19元,卖废纸挣了25元,老师给同学们买小贴画花了16元,卖废塑料瓶又挣了27元。
(1)如果我们把收入的钱用正数表示,支出的钱用负数表示,请你帮老师在下表中记录班费的收支及结余情况。
(2)五(1)班四月份一共收入多少元?一共支出多少元?3. 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10cm。
有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开出,相向而行,速度分别是60千米/时、65千米/时,几时后两车相遇?4. 甲乙两人一共做了120个零件,如果甲给乙15个,两人就一样多。
乙做了多少个零件?5. 东东乘火车去上海旅游,从泉州出发,途经福州、杭州最后到达上海。
(1)泉州到上海共多少千米?(2)火车平均每时行驶134千米,它经过7小时能到达上海吗?6. 一项工程,由甲队做30天完成,由乙队做20天完成。
(1)两队合做5天可以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2)两队合做10天,还剩下工程的几分之几?(3)两队合做几天完成?7. 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4天完成,乙单独做需6天完成,如果两个人同时加工,需几天完成?到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30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8. 下面是新华书店去年上半年的书入库和出库的情况统计表:如果用正数表示书入库的本数,负数表示书出库的本数。
(1)哪一月书入库的本数最多?哪一月书出库的本数最多?(2)哪一月没有书出库?哪一月没有书入库?9. 解决问题。
(1)用一个长方形像图中那样任意圈出四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如果长方形中最上面一个数字用a表示,最下面一个数字可以怎样表示?(3)按这样的圈法,小丽圈出的四个数的和是200,你知道她圈的是哪四个数吗?算一算写出来。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总结
升 8 层(下降 8 层)。(4) 李大叔今天挣了 500 元(亏了 500 元)
2
(5) 知识抢答中,我得了 20 分(扣了 20 分) (6) 今天温度零上 10 摄式度(零下 10 摄式度)……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2、提出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索 , 学生展示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 进神秘数学王国,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小黑板出示) 。 ① 六年 (2) 班上学期转来 3 人,本学期转走 2 人。 ② 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 3000 元,三月份亏损 1200 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 3 千克 , 小华轻了 1 千克。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 “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 ( 2)学生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试着写出表示方 法。 ( 3)学生展示交流 ( 如 :+3 -2 .........) 2.认识正、负数 (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 3 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 3 人,添上 “-”表示转走 2 人(板书:+ 3 - 2),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 是完全一致的。
总复 习
复习
课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 述
此题是在学生学习了负数的意义以后的练习
◆典型错题
错题: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和-1.2 0 和 2 -0.1 和
3
-0.01
错解: -1 <-1.2 -0.1 < -0.01
◆原因分析 1、对负数概念的建构缺乏深刻地理解, 没有从体会引进负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三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三篇)目录: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次月考精编试卷及答案二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三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商店对某种饮料推出“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若购买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了________折。
2、0.25的倒数是(____),1的倒数是(____)。
3、一家汽车4S店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五。
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是去年三月份销量的(____)%。
4、从早上8点到11点,分针与时针一共重合(__________)次。
5、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5个放到袋子里。
从中至少取(____)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6、A=2×5,B=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7、把5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每份长_____。
8、一个圆柱,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就减小37.68平方厘米。
它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体积减小了_______。
9、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90°,半径是10分米,这个扇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10、甲、乙二人各有若干元,若甲拿出他所有钱的20%给乙,则两人所有的钱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人所有钱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求圆柱形木桶内盛多少升水,就是求水桶的()A.侧面积B.表面积C.体积D.容积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2厘米、5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A.9 B.12 C.9或123、如果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那么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数》名师教案
《成数》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页。
相对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成数”不算太难。
本课时从实际问题引入,进而把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
(二)核心能力在理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能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成数的实际含义,并会准确进行成数和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2.通过独立思考,运用迁移类推,能将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在分析、归纳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理解成数的含义,会将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
(五)学习难点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成数问题。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成数》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成数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一些成数的相关例子,有助于学生了解成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形成对成数的初步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堂设计1.情境引入师: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比如,我们来看看,老师搜集到的一条新闻。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2.探究新知(1)理解成数的实际含义。
①自学课本前三自然段,理解成数的含义。
②反馈:说说什么是成数,可结合课前搜集的例子加以说明。
③练习。
七成五表示(),改写成百分数是();半成改写成百分数是()。
()÷20=0.6=()%=()成。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成数接触较少,但有了学习折扣的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后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查目标1】(2)用成数解决问题①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负数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仅有学过的0,1 ,3.4,2 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 53、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 5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5、数轴:6①利用数轴: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
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13>16-13<-16二、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810=80﹪,六折五=6.510=65100=65﹪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一成=110=10﹪,八成五=8.510=85100=80﹪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部编版数学六年级暑假第8讲.整数裂项与通项归纳
第八讲五年级春季比较与估算六年级暑期分数裂项六年级暑期整数裂项与通项归纳六年级寒假计算模块综合选讲一六年级春季计算模块综合选讲二掌握整数裂项技巧;灵活运用通项归纳的技巧进行巧算漫画释义知识站牌在第一讲我们学过分数裂项,也就是大家看到的下面的题目:111111335577999101+++++⨯⨯⨯⨯⨯ .但是如果来了一个怪兽,它非常喜欢吃分数,尤其喜欢吃分数的分子,结果这个怪兽就把上题的分子吃掉了,只剩下1335577999101⨯+⨯+⨯+⨯++⨯ 了,此时还可以用我们的法宝(裂项)计算吗?也许是因为怪兽只吃到了分数的皮毛,分数没有受到很大的伤害,因此法宝还可以继续使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整数裂项.1.掌握整数裂项的技巧,并能理解整数裂项与分数裂项的联系和区别2.灵活运用通项归纳的技巧进行巧算一、整数裂项()()()112231123⨯+⨯++⨯+=⨯⨯+⨯+ n n n n n 例如:1×2+2×3+3×4+…+9×10()1121230123⨯=⨯⨯-⨯⨯⨯;()1232341233⨯=⨯⨯-⨯⨯⨯;()1343452343⨯=⨯⨯-⨯⨯⨯;……()19109101189103⨯=⨯⨯-⨯⨯⨯;那么,原式=(1×2×3-0×1×2+2×3×4-1×2×3+…+9×10×11-8×9×10)13⨯=(9×10×11-0×1×2)13⨯=330二、通项归纳一些计算题目中,如果题目中给出数字很有规律,而且题目又很长,那么我们通常就可以采取把这个规律用字母总结成公式的形式,然后对公式进行计算,找到非常简单的运算技巧,最后把简单运算技巧运用到每一项最终达到简算的目的,这就是通项归纳的技巧.课堂引入经典精讲教学目标第八讲模块一:裂项例1:因数差1的整数裂项例2:因数差不是1的整数裂项例3:多个因数乘积的整数裂项例4:整数裂项的应用模块二:通项归纳例5:整数裂项中的通项归纳例6:平方差公式中的通项归纳模块三:综合运用例7:通项归纳的灵活运用例8:裂项的综合运用计算:⑴12231920⨯+⨯++⨯= ________.⑵4556675960⨯+⨯+⨯++⨯= ________.(学案对应:超常1,带号1)【分析】⑴本题项数较少,可以直接将每一项乘积都计算出来再计算它们的和,但是对于项数较多的情况显然不能这样进行计算.对于项数较多的情况,可以进行如下变形:()()()()()()()()()12111111211333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所以原式:)1=192021012=26603⨯⨯-⨯⨯⑵原式()7196054361605931=⨯⨯-⨯⨯=.计算:⑴35573335⨯+⨯++⨯= ________.⑵14477104952⨯+⨯+⨯++⨯ =_________(学案对应:超常2)【分析】(1)原式=()712053137353361=⨯⨯-⨯⨯.(2)原式()15572741555249914=⨯⨯-⨯⨯+=例题思路计算:⑴12323434591011⨯⨯+⨯⨯+⨯⨯++⨯⨯=⑵1234234534569101112⨯⨯⨯+⨯⨯⨯+⨯⨯⨯++⨯⨯⨯= ⑶123423453456(1)(2)(3)n n n n ⨯⨯⨯+⨯⨯⨯+⨯⨯⨯+++++= ⑷357579192123⨯⨯+⨯⨯++⨯⨯= ⑸135735795791119212325⨯⨯⨯+⨯⨯⨯+⨯⨯⨯++⨯⨯⨯= (学案对应:带号2)【分析】⑴()()()()()()()()111212311244n n n n n n n n n n n ++=+++--++,原式()1910111201234=⨯⨯⨯⨯-⨯⨯⨯191011124=⨯⨯⨯⨯2970=从中还可以看出,()()()()()1123234345121234n n n n n n n ⨯⨯+⨯⨯+⨯⨯++++=+++ .⑵()()()()()()()()1112(3)123(4)112(3)55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原式()1910111213012345=⨯⨯⨯⨯⨯-⨯⨯⨯⨯19101112135=⨯⨯⨯⨯⨯30888=⑶()()12342345345612(3)n n n n ⨯⨯⨯+⨯⨯⨯+⨯⨯⨯+++++ ()()()1123(4)5n n n n n =++++⑷原式()11921232513578=⨯⨯⨯⨯-⨯⨯⨯28665=⑸原式1105(192123252713579)10=+⨯⨯⨯⨯⨯-⨯⨯⨯⨯619458=计算:1!32!43!54!62012!20142013!⨯-⨯+⨯-⨯+-⨯+= .【分析】观察下面的规律:1!31!(12)1!2!⨯=⨯+=+,2!42!(13)2!3!⨯=⨯+=+原式1!2!2!3!3!4!4!5!2011!2012!2012!2013!2013!=+--++--+++--+ 1=.第八讲1111121223122334122334910++++⨯⨯+⨯⨯+⨯+⨯⨯+⨯+⨯++⨯ 【分析】由于()()()112231123n n n n n ⨯+⨯++⨯+=++ ,则()()()131223112n n n n n =⨯+⨯++⨯+++ ,原式333312323434591011=++++⨯⨯⨯⨯⨯⨯⨯⨯ 31111112122323349101011⎡⎤⎛⎫⎛⎫⎛⎫=⨯-+-++- ⎪ ⎪ ⎪⎢⎥⨯⨯⨯⨯⨯⨯⎝⎭⎝⎭⎝⎭⎣⎦ 3112121011⎛⎫=⨯- ⎪⨯⨯⎝⎭81110=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会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使用“0”.后来,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教皇的权力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使他两手残废,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教皇明令禁止了.虽然“0”被禁止使用,但是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并做出了很多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计算:22222222246201231517120131⨯⨯⨯⨯=---- (学案对应:超常3,带号3)【分析】通项归纳:()()()222222221211n n n nn n n n ⨯==⨯+++-原式=1231006123410071007⨯⨯⨯⨯=计算:222222221223201220132013201412232012201320132014++++++++⨯⨯⨯⨯ (学案对应:超常4,带号4)【分析】(法1):可先来分析一下它的通项情况,2222(1)(1)1(1)(1)(1)1n n n n n n n a n n n n n n n n ++++==+=+⨯+⨯+⨯++原式=213243542013201220142013()()()()()()122334452012201320132014++++++++++++ 2013201320132402620142014=⨯+=(法2):22222(1)2211122(1)(1)n n n n n a n n n n n n n n ++++===+=+⨯+++⨯+原式1111222212232012201320132014=++++++++⨯⨯⨯⨯ 120132(1)2014=⨯+-201340262014=计算:1234569910023459899⨯+⨯+⨯++⨯=⨯+⨯++⨯ 【分析】设原式=BA()3333002101011009931=⨯⨯-⨯⨯=+A B 500099252322=⨯++⨯+⨯+=- A B 原式=B A ()()()()3283338350003333005000333300=-+=--+-++=A B A B A B AB第八讲1.计算:1234234517181920⨯⨯⨯+⨯⨯⨯++⨯⨯⨯=【分析】原式()11718192021012345=⨯⨯⨯⨯⨯-⨯⨯⨯⨯488376=2.计算:357579313335⨯⨯+⨯⨯++⨯⨯= 【分析】原式()13133353713578=⨯⨯⨯⨯-⨯⨯⨯165585=3.计算111111111335192124______111111111111123234345192021++++++++=⨯⨯⨯⨯⨯⨯⨯⨯…【分析】利用裂和的方法可以将每一项展开原式1111111133519124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31232342343453451920211920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3123423453420211920=++++++++⨯⨯⨯⨯⨯⨯⨯⨯ (23123423453420211920)=⨯+⨯+⨯+⨯+⨯+⨯++⨯+⨯…兔妈妈买来10个萝卜,准备分给四个小宝宝.她把10个萝卜分成4份.从左到右分别是1个、2个、3个、4个.小黑闹着要吃那份最多的.妈妈说:“你如果能只移动1个萝卜,使4份萝卜的排列顺序倒过来,从左到右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那就给你最多的.”大家能帮帮小黑吗?答案:把第四堆的第三个萝卜移到第一堆和第二堆之间.附加题=(1×2+2×3+…+19×20)+(2×3+3×4+…+20×21)通过整数裂项方法得到结果.原式11192021(202122123)573833=⨯⨯⨯+⨯⨯⨯-⨯⨯=4.147474647464547464521525251525150525150495251504965⨯⨯⨯⨯⨯⨯⨯⨯+++++⨯⨯⨯⨯⨯⨯⨯⨯⨯⨯⨯⨯ 【分析】首先把每项分数约分.14747464746454321525251525150525150495251504948⨯⨯⨯⨯⨯⨯+++++⨯⨯⨯⨯⨯⨯⨯⨯⨯⨯ 再将原式各项的分母都通分为5251504948⨯⨯⨯⨯,则各项的分子依次为51504948⨯⨯⨯,50494847⨯⨯⨯,49484746⨯⨯⨯,…………4321⨯⨯⨯.计算中可以应用下面的公式:()()()12342345123n n n n ⨯⨯⨯+⨯⨯⨯+++++ ()()()()112345n n n n n =++++.根据上面的公式,分子的和为148495051525⨯⨯⨯⨯⨯,与分母约分,结果为15.5.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1121231234122611212312341226+++++++++-+-+-=+++++++++ 【分析】先找通项公式:2222223333(1)(21)1232212116()(1)1233(1)314n n n n n n a n n n n n n n ⨯+⨯++++++===⨯=⨯+⨯+++++⨯++ ,所以,原式21111111131223342627⎡⎤⎛⎫⎛⎫⎛⎫⎛⎫=⨯+-+++--+ ⎪ ⎪ ⎪ ⎪⎢⎥⎝⎭⎝⎭⎝⎭⎝⎭⎣⎦2152132781⎛⎫=⨯-= ⎪⎝⎭6.计算1×100+2×99+3×98+…+98×3+99×2+100×1=.【分析】通项公式2(101)101n a n n n n =-=-,所以原式1101(1100)10021001012016=⨯+⨯÷-⨯⨯⨯=1717007.计算:2323233--- (共2013条分数线)=【分析】32272133321--==-第八讲43261521332772133--=-==--5421431213321515213233--=-==--- (212)2132213233n n ++--=---,所以2013条分数线的话,答案应该为201520142121--一、整数裂项1122334(1)(1)(1)3n n n n n ⨯+⨯+⨯++-⨯=-⨯⨯+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 110111112121399100(9910010191011)3⨯+⨯+⨯++⨯=⨯⨯-⨯⨯ 二、通项归纳解题步骤1.找规律,归纳第n 项公式2..将归纳出的公式用到每一项,进行计算1.请计算:1223344950⨯+⨯+⨯++⨯ =_________【分析】原式()4165021051504931=⨯⨯-⨯⨯=.2.请计算:24462426⨯+⨯++⨯= ________.【分析】原式()291242028262461=⨯⨯-⨯⨯=3.计算:2464686810222426⨯⨯+⨯⨯+⨯⨯++⨯⨯= 【分析】原式家庭作业知识点总结()12224262802468=⨯⨯⨯⨯-⨯⨯⨯48048=4.计算:2013!(1!2!23!34!42011!20112012!2012)-+⨯+⨯+⨯++⨯+⨯= .【分析】观察下面的规律:1!11!(21)2!1!⨯=⨯-=-2!22!(31)3!2!⨯=⨯-=-原式2013!(2!1!3!2!4!3!2012!2011!2013!2012!)=--+-+-++-+- 2013!(2013!1!)=--1=5.计算:111112122312233412233499100++++⨯⨯+⨯⨯+⨯+⨯⨯+⨯+⨯++⨯ 【分析】由于()()()112231123n n n n n ⨯+⨯++⨯+=++ ,则()()()131223112n n n n n =⨯+⨯++⨯+++ ,原式333312323434599100101=++++⨯⨯⨯⨯⨯⨯⨯⨯ 311111121223233499100100101⎡⎤⎛⎫⎛⎫⎛⎫=⨯-+-++- ⎪ ⎪ ⎪⎢⎥⨯⨯⨯⨯⨯⨯⎝⎭⎝⎭⎝⎭⎣⎦311212100101⎛⎫=⨯- ⎪⨯⨯⎝⎭1514720200=6.计算:22222223992131991⨯⨯⨯=--- 【分析】通项公式:()()()()()221111112n n n a n n n n ++==+++-+,原式22334498989999(21)(21)(31)(31)(41)(41)(981)(981)(991)(991)⨯⨯⨯⨯⨯=⨯⨯⨯⨯⨯+⨯-+⨯-+⨯-+⨯-+⨯- 223344559898999931425364999710098⨯⨯⨯⨯⨯⨯=⨯⨯⨯⨯⨯⨯⨯⨯⨯⨯⨯⨯ 22334498989999132435979998100=⨯⨯⨯⨯⨯⨯⨯⨯⨯⨯ 29999110050=⨯=7.计算:2222122318191920⨯+⨯++⨯+⨯ 【分析】方法一:2(1)(1)[(2)1](1)(2)(1)n a n n n n n n n n n n =+=++-=++-+原式123122342318192018191920211920=⨯⨯-⨯+⨯⨯-⨯++⨯⨯-⨯+⨯⨯-⨯ 123234181920192021(122318191920)=⨯⨯+⨯⨯++⨯⨯+⨯⨯-⨯+⨯++⨯+⨯第11级上超常体系教师版第八讲111920212219202143=⨯⨯⨯⨯-⨯⨯⨯41230=方法二:分拆(21-)232222⨯=-,(31-)232333⨯=- 再用公式原式323232333222(22)(33)(2020)(12320)(12320)=-+-++-=++++-++++ 221120212021414123046=⨯⨯-⨯⨯⨯=8.计算:12343456567817181920⨯⨯⨯+⨯⨯⨯+⨯⨯⨯++⨯⨯⨯= (提示:()2333211214n n n +++=+ )【分析】一般的整数裂项各项之间都是连续的,本题中各项之间是断开的,为此可以将中间缺少的项补上,再进行计算.记原式为A ,再设23454567678916171819B =⨯⨯⨯+⨯⨯⨯+⨯⨯⨯++⨯⨯⨯ ,则12342345345617181920A B +=⨯⨯⨯+⨯⨯⨯+⨯⨯⨯++⨯⨯⨯ 117181920214883765=⨯⨯⨯⨯⨯=,现在知道A 与B 的和了,如果能再求出A 与B 的差,那么A 、B 的值就都可以求出来了.1234234534564567567817181920A B -=⨯⨯⨯-⨯⨯⨯+⨯⨯⨯-⨯⨯⨯+⨯⨯⨯++⨯⨯⨯ 4(123345567...171819)=⨯⨯⨯+⨯⨯+⨯⨯++⨯⨯222242(21)4(41)6(61)18(181)⎡⎤=⨯⨯-+⨯-+⨯-++⨯-⎣⎦33334(24618)4(24618)=⨯++++-⨯++++ 221148*********=⨯⨯⨯⨯-⨯⨯⨯64440=所以,()488376644402276408A =+÷=.【超常班学案1】计算:⑴34455619202021⨯+⨯+⨯++⨯+⨯=⑵233445100101⨯+⨯+⨯++⨯= 【分析】⑴134=345-2343⨯⨯⨯⨯⨯⨯();145=56-3453⨯⨯⨯⨯⨯⨯(4);156=67-4563⨯⨯⨯⨯⨯⨯(5);……12021=2122-1920213⨯⨯⨯⨯⨯⨯(20);原式=15-234+56-35++202122-1920213⨯⨯⨯⨯⨯⨯⨯⨯⨯⨯⨯⨯⨯ (3444)超常班学案第11级上超常体系教师版=1202122-2343⨯⨯⨯⨯⨯()=3072⑵原式(234123)(345234)(10010110299100101)3⨯⨯-⨯⨯+⨯⨯-⨯⨯++⨯⨯-⨯⨯= ()11001011021233=⨯⨯⨯-⨯⨯343398=本题也可直接采用结论:()()()112231123n n n n n ⨯+⨯++⨯+=++ ,则原式()1223344510010112=⨯+⨯+⨯+⨯++⨯-⨯ 110010110223=⨯⨯⨯-343398=【超常班学案2】请计算:(1)25588116265⨯+⨯+⨯++⨯= ________;(2)3771111156367⨯+⨯+⨯++⨯= ________.【分析】(1)原式()110626568258304509=+⨯⨯⨯-⨯⨯=;(2)原式()12163677137112497612=+⨯⨯⨯-⨯⨯=.【超常班学案3】计算:121231234123502232342350++++++++++⨯⨯⨯⨯++++++ 【分析】通项公式为:()()()1121231212n n n n n n n n n n +++++==⨯+++-+-+ ,(n 从2开始)原式32435451501425364952=⨯⨯⨯⨯⨯⨯⨯⨯ 3507515226=⨯=【超常班学案4】计算:22222212231001011223100101++++++⨯⨯⨯ 【分析】方法一:通过代数式进行通项归纳或者找规律,可知:2222(1)2112(1)(1)(1)n n n n n n a n n n n n n +++++===+⨯+++,所以原式=1111001002222002001223100101101101++++++=+=⨯⨯⨯ 方法二:原式=22222132()()12122323++++⨯⨯⨯⨯ 22101100()100101100101++⨯⨯21321011001223100101=++++++ 上式为若干组同分母分数的和,而且这些和都是2,所以原式⋅=+⨯= 1011002001011001002第11级上超常体系教师版第八讲【超常123班学案1】请计算:(1)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________;(2)4556674950⨯+⨯+⨯++⨯= ________.【分析】(1)原式()11213142347203=⨯⨯⨯-⨯⨯=;(2)原式()1495051345416303=⨯⨯⨯-⨯⨯=.【超常123班学案2】S=1×2×3+2×3×4+3×4×5+ +2010×2011×2012,试求出4×S÷(2010×2011×2012)的值.【分析】1123=1234-01234⨯⨯⨯⨯⨯⨯⨯⨯⨯();1234=345-12344⨯⨯⨯⨯⨯⨯⨯⨯⨯(2);1345=456-23454⨯⨯⨯⨯⨯⨯⨯⨯⨯(3);……12010201120122010201120122013-20092010201120124⨯⨯=⨯⨯⨯⨯⨯⨯⨯()原式=12010201120122013012342010201120124⨯⨯⨯-⨯⨯⨯⨯⨯÷⨯⨯()()=2013【超常123班学案3】222111111213120131⎛⎫⎛⎫⎛⎫+⨯+⨯⨯+ ⎪ ⎪ ⎪---⎝⎭⎝⎭⎝⎭【分析】22221(1)(1)111(1)1(1)1(2)2n n n n n a n n n n n n ++++=+===⨯+-+-⨯++原式223320132013132420122014=⨯⨯⨯⨯⨯⨯ 220132013120141007=⨯=【超常123班学案4】计算:22222222212323489103353517+++++++++++++ 【分析】原式2222222222221232348910213191++++++=+++--- 通项归纳,()()22222221132551133111211n n n n n n n n n -++++⎛⎫==+=+- ⎪----+⎝⎭原式511138122910⎛⎫=⨯++-- ⎪⎝⎭292242799=+=123班学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时-练习七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牙膏的容积 一支120ml的牙膏管口的直径为5mm,李叔叔每天刷两次牙,每次
挤出的牙膏长度是2cm。这支牙膏最多能用多少天?(得数保留整数)
先求每次用 牙膏的体积。
注意要统一单位哦!
120毫升=120(cm³) 5÷2=2.5(mm)=0.25(cm)
48÷2×2÷8=6(cm) (6÷2)²×3.14×8×13=75.36(cm³)
答:原来这块木头的体积是75.36cm3。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有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dm。把这块木料 加工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多少?
要使圆柱最大,圆柱的 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 的棱长。
半径:4÷2=2(分米) 体积:3.14×2²×4=50.24(立方分米)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3倍。
V
=
1 3
Sh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
1 3
πr²h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填一填。
1.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已知圆锥的体积是18立 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54立方米 )。
等底 等高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体积,已知圆柱 的高是 12 厘米, 圆锥的高是( 36 )厘米。
答:该桶最多能装62.8升水。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灵活运用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 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如在圆柱中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 要根据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3.14×0.25²×2)×2=0.785(cm³) 120÷0.785≈153(天)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及答案(三套)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及答案(三篇)目录: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及答案一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精编试卷及答案二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练习卷及答案三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________倍,表面积扩大________倍,体积扩大________倍。
2、将15克盐放入135克水中,放置两天后,发现盐水重量变为120克,那么现在的浓度比两天前提高了(________)%3、一辆自行车原价350元,打九折后是________元,另一辆自行车打九折后是270元,这辆自行车原价是________元。
4、一个自然数和它倒数的和是5.2,这个自然数是________。
5、把3∶5的后项加上2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_____)。
6、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它们的周长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
7、小圆的半径是6厘米,大圆的半径是9厘米。
小圆直径和大圆直径的比是(_____),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____)。
8、在一幅比例尺是8∶1的精密零件图纸上,量得图纸上零件长40mm,这个零件实际长(____)cm。
9、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8.2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厘米。
10、—个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高增加3cm后就成为一个正方体,并且表面积增加了48cm²,则原长方体的体积为(_______)cm³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一张圆桌有个座位,已经有个人按某种方式就座.当某人就座时,发现无论他坐在哪个位置,都将与已经就坐的人为邻,则的最小值是()A.4 B.5 C.62、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A.a+2 B.2a C.a-1 D.2a-13、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个扇形,圆心角都是(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教案
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
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吗?“电脑”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
(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等。
1.数的认识主要包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理解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体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和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等概念的含义;增强用数表达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⑴整数和小数都是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整理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顺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再现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结合数位顺序表,重点理解:数位、计数单位、进率以及位值原则。
⑵整数的读、写注意点包括:分级读、写,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读、写,数中间“0”的读、写,数末尾“0”的读、写等。
小数的读、写要注意:先读整数部分、后读小数部分,而且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
⑶数的改写与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学生容易混淆,要注意其中的联系与区别:⑷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等,都是“因数与倍数”范围里的概念。
这部分的知识较多,学生容易混淆。
建议要求孩子回顾相关知识点后,引导他们建构知识网络图,将知识结构化:⑸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特殊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简述为小数的末尾可以增减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这个性质也可以理解为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只是扩大与缩小的倍数是10倍、100倍……如0.3表示十分之三,0.30表示百分之三十。
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即是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10。
所以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⑹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我们要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怎样进行互相改写呢?2.常见的量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质量等单位。
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及答案(三篇)
10、商店对某种饮料推出“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若购买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了________折。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
(2)若4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800元,5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
5
1250
3:4
4 4
7
9876543210 987654.321万 99亿
62.8
80
条形 折线 扇形
1:32
二
B
B
B
C
B
三
√
正确
√
四
1、4 0.18 10.5 3.9
84.7 909 2.3 0.6
2、3.64;0.301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0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应画_____厘米。
2、我国大约有12.5亿人,每人节约一分钱,一共可以节约______万元。
3、两个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是1:2的圆柱与圆锥,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4、笑笑和欢欢掷骰子(骰子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每人掷15次,得分多者获胜。这样的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5、某商店经销一种泰山旅游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量,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9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和题型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就是一个负数。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在直线上表示数:(1)正数、0和负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与一个数相对应,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2)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1、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原价×折扣=现价现价÷折扣=原价现价÷原价=折扣2、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例如: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
3、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4、利率: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即S侧=Ch 或×h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
六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
六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负数: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圆柱和圆锥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比例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四、统计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换的特点。
(2)教材首先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现象:照相、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的投影,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3)“你知道吗”介绍的是在计算机上处理图片时放大或缩小的最基本方法,很多学生可能已有过这样的使用经验。
通过这样的例子,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建议(1)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说一说:图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提问:哪些现象是将物体放大?哪些是将物体缩小?教师还可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其他放大与缩小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然后揭示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还可利用“你知道吗”中的素材,用电脑现场演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可预置好一幅图片,通过拉动鼠标的方式,分别得到放大和缩小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感受到“大小变了,形状不变”的特点。
也可向学生呈现“压扁”或“拉长”的非相似变化过程,使学生看到,这样的放大或缩小过程中,不仅大小变化了,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样的演示,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相似变化的特点,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编写意图(l)例4是引导学生探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性。
(2)教材先让学生按2:1的比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放大图。
教材直接说明“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理解了“2:1”的意义后,学生就可自主完成图形放大的过程,体验图形放大的特点。
“2:1”表示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也可借助“变化之后的长度:变化之前的长度=2:1”来理解,这与后项为1的比例尺表示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意义是相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5、数轴:6、比较两数的大小:①利用数轴: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
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1/3>1/6 -1/3<-1/6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8/10=80﹪,六折五=6.5/10=65/100=65﹪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一成=1/10=10﹪八成五=8.5/10=85/100=80﹪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2、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购物策略: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3、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²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增=4rh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如果h=2πr,则展开图形为正方形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6、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S底=πr²底面周长:C底=πd=2πr侧面积:S侧=2πrh表面积:S表=2S底+S侧=2πr²+2πrh体积:V柱=πr²h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无盖水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二、圆锥1、圆锥的形成:圆锥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锥也可以由扇形卷曲而得到。
2、圆锥的高是两个顶点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与圆柱不同,圆锥只有一条高3、圆锥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锥有一条高。
4、圆锥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②竖切(过顶点和直径直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圆锥的高,底是圆锥的底面直径,面积增加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即S增=2rh5、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S底=πr²底面周长:C底=πd=2πr体积:V锥=1/3πr²h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底面周长②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底面积③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锥的高,底面积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三、圆柱和圆锥的关系1、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圆柱与圆锥等高等体积,圆锥的底面积(注意:是底面积而不是底面半径)是圆柱的3倍。
4、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2/3Sh题型总结①直接利用公式:分析清楚求的的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体积分析清楚半径变化导致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积、体积的变化分析清楚两个圆柱(或两个圆锥)半径、底面积、底面周长、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之比②圆柱与圆锥关系的转换:包括削成最大体积的问题(正方体,长方体与圆柱圆锥之间)③横截面的问题④浸水体积问题:(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品的体积,等于盛水容积的底面积乘以上升的高度)容积是圆柱或长方体,正方体⑤等体积转换问题:一个圆柱融化后做成圆锥,或圆柱中的溶液倒入圆锥,都是体积不变的问题,注意不要乘以1/3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13、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14、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1)写出图的名称、(2)确定比例尺;(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6)标出比例尺1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6、用比例解决问题: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17、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速度×时间=路程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18、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求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