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完整版)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按"三基"的要求,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第六版《口腔科学》为依据,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 本次大纲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较以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24,见习学时数为12。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动态。

在口腔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密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听课、见习和实习完成教材大纲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最新 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编写前言预防医学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促进人体健康与效力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在21世纪的后医学时代,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改善人们健康状况的手段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预防口腔医学是研究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供预防对策,保持个人与人群口腔健康的科学。

预防口腔医学的任务是通过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树立健康和口腔健康的新概念以及影响人群口腔的危险因素的新概念。

树立社会群体预防观念,综合保健观念,以及临床实践中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思想,掌握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评估的基本方法,以及社会人群口腔保健的基本方法,为未来21世纪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理论课总学时为35学时,于第八学期完成。

参考书目1、《中华口腔科学》2、《预防口腔医学》第五版3、《口腔流行病学》4、《临床口腔预防医学》5、《老年口腔病学》6、《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7、《社区医学》8、《口腔预防保健及儿童口腔医学50年回顾》9、《流行病学》10、《牙周病学》第三版,11、《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录第一章绪论 (5)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 (5)第三章龋病预防 (6)第四章氟化物与牙齿健康 (7)第五章临床口腔预防技术 (7)第六章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及预防 (8)第七章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9)第八章膳食营养与口腔健康 (10)第九章口腔癌的预防 (10)第十章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 (11)第十一章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 (12)第十二章社区口腔保健 (12)第十三章口腔卫生项目管理 (13)第十四章口腔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9)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5学时)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 6第三章龋病预防(双语) 3第四章氟化物与牙齿健康 6第五章临床口腔预防技术(双语) 3第六章牙周病的致病因素及其预防(双语) 3第九章口腔癌的预防(双语) 2第十章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 3第十一章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 3第十二、十三章社区口腔保健与口腔卫生项目管理 2第十四章口腔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双语) 2合计35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健康与健康寿命新概念;影响健康与口腔健康的四大要素;WHO规定的口腔健康标准;如何评价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三级预防的策略途径。

7《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7《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前言预防口腔医学,即沿袭习惯的书名《口腔预防医学》,在我国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口腔科学分支学科。

就其重要战略地位而言,是口腔科学(基础口腔医学﹑临床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共28理论学时。

绪论(1学时)要求: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性质、内任务及重要性口腔流行病学(6学时)要求:掌握:(1)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则和方法(2)口腔疾病评价的常用指数(3)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质量控制熟悉:(1)疾病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2)龋病。

牙周疾病,氟斑牙患病状况及发病趋势(3)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教学内容1概论2龋病流行病学(1)指数(恒牙龋,乳牙龋)(2)流行特征及有关因素3牙周疾病流行病学(1)指数(2)临刑特征及有关因素4口腔健康调查(1)调查目的和对象(2)调查方法(3)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4)调查项目和表格设计(5)指数和标准(6)现状调查中易发生的误差及防止方法(7)资料的整理(8)资料的分析龋病病因学和预防学(4学时)要求掌握:1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2 窝沟封闭的原理,适应症,临床操作方法熟悉:龋病的病因,病理,发病特点教学内容1龋病病因学(1)病因学研究历史(2)四因素论2预防学(1)世界各地区龋病预防概论(2)龋病预防方法(压菌斑控制,蔗糖及代用品,窝沟封闭剂,氟化物防龋,其他防龋活跃实验)实验内容:窝沟封闭操作氟化物与龋病(2学时)要求掌握:(1)氟的龋机制(2)全身用氟与局部用氟方法,原则,剂量,浓度,优缺点(3)氟牙证的诊断,分类,deam氏标准熟悉(1)氟的代谢,生理,药理,毒理作用(2)急慢性氟中毒,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和方法教学内容(1)自然界的氟(2)人体氟来源,氟的代谢(3)氟的防龋机制(4)急性和慢性氟中毒(5)全身用氟防龋方法(6)局部用氟防龋方法牙周疾病病因学及预防学(2学时)要求掌握(1)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2)消除或控制菌斑的方法教学内容(1)牙周疾病病因学(感染因素,其他局部因素,宿主全身情况)(2)牙周疾病预防(1)牙周疾病三级预防原则(2)菌斑控制(3)其他局部因素控制,提高宿主抵抗力刷牙(2学时)要求掌握(1)正确的刷牙方法(2)口腔卫生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熟悉牙膏的组成,作用教学内容1刷牙在控制菌斑方面的作用(1)牙刷的设计的选择(2)刷毛的选择(3)牙刷的保护(4)刷牙方法2洁牙剂(1)牙膏的组成(2)药物牙膏营养与口腔健康(2学时)要求熟悉营养对口腔健康和疾病的意义,营养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教学内容(1)营养对口腔健康和疾病的意义及研究的水平(2)营养对口腔组织发育和牙齿矿化(3)营养与龋,牙周疾病,口腔癌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2学时)要求掌握各种年龄组及特殊人群口腔疾病特点和预防原则教学内容(1)妇幼口腔保健(2)学校口腔保健(3)中老年人口腔保健(4)残疾病人口腔保健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4学时)要求掌握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的概念熟悉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教学内容(1)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的概念与关系(2)口腔健康教育的标准(3)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实施与评价口腔医学实践中的感染与控制(3学时)要求掌握控制感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1)口腔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医院性感染(2)控制感染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口腔内科教研室2004年6月。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腔医学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软、硬组织的疾病, 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临床学生了解口腔科学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有: ①熟悉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 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识②熟悉口腔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

③掌握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一般牙的拔除技术。

④熟悉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疾病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⑤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 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症处理原则。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用, 精神医学方向、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可参考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 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本课程计划30学时, 1.5学分, 其中理论26学时, 见习4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科学》第7版, 张志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使用图片和见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考核方法: 考查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学习目的(一)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熟悉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的结构。

(三)熟悉乳牙及恒牙, 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四)熟悉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为学习口腔常见疾病提供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一)口腔颌面部区域划分以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二)口腔颌面部的生理解剖特点。

(三)乳牙及恒牙的数目, 名称, 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及方法。

(四)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五)牙体, 牙周组织的结构, 咬合与病变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一)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1-4 15:30:02)·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5017课程类别:主干课程总学时数:20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习6学时。

二、课程性质、目的????口腔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是研究牙体,牙周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疾病,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特点。

三、课程基本要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基础知识为讲授重点,精选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理论联系实际。

建议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或参观,以了解口腔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序次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自学自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第三章牙体?牙周组织病4学时第四章口腔粘膜病?2学时2学时第五章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2学时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2学时第八章涎腺常见疾病??自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2学时第十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自学合??计?14学时口腔科临床见习安排次学时内容第一次3口腔内科第二次3口腔外科合??计6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并结合学生自学六、成绩考核方式:考查。

理论授课结束时进行七、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自学)目的要求1、复习和自学:口腔颌面部范围及区域划分,口腔前庭及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牙体和牙周的组织结构以及牙列的表示法,并在今后相关章节结合讲解。

2、复习和自学:颌面部颌骨,肌肉,血管,淋巴,神经及涎腺等的解剖生理。

教学内容???1、在讲解牙体牙周疾病时介绍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和方法。

2、在讲解牙体牙周疾病时介绍牙体、牙周组织结构。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自学)目的要求1、自学:并在见习中了解口腔颌面部常用检查与检查方法。

口腔科学(临床本科)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临床本科)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Stomatolog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前言口腔科学是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掌握一般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通过讲课、示教与实习,临床见习、电化教学、自习、讨论、辅导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使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检查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预防,使学生获得口腔科常见疾病和颌面部损伤的基本知识和简易处理技能。

1. 基本理论知识(1)了解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要点。

(2)了解常见牙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颌面部炎症、肿瘤、颗颌关节病。

涎腺疾病以及唇裂与跨裂的病因、症状,并掌握其诊断要点、简易治疗及转诊原则。

(3)了解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掌握急救与早期外科处理的原则。

2. 基本技能(1)了解口腔科常用的检查方法,掌握牙齿的记录格式和符号。

(2)了解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拔牙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了解有关牙体、牙周病的治疗基本操作技能。

本学科将采取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幻灯、录相、录音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和电教教材,着重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30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 2口腔颌面部检查 1口腔卫生保健 1牙体牙髓疾病 4牙周疾病 1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1口腔局部麻醉 1牙拔除术 1口腔颌面部感染 4口腔颌面部损伤 4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2唾液腺常见疾病 2口腔颌面部肿瘤 4老年口腔疾病 1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1性疾病的关系合计30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了解:1. 复述口腔及颌面部的分区和口腔的表面形态及组织器官。

2. 描述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与协调关系(自学)。

3. 复述咀嚼肌群及表情肌群的组成。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七、五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预防医学 Preventive Dentistry课程号(代码):50301530(7年制) 50301630(5年制)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5学时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预防为主”方针及防治结合原则设置的学科,它以社区和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并分析、总结、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给予实施和评价。

通过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专业内容、发展趋势,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

掌握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示教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所工作的社区组织领导和开展口腔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具备培养中级口腔专业人才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贯彻教学与实践想结合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大纲内容包括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提出要求,先后顺序及细节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变动。

本课程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18学时,实验室及现场实习27学时。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为本节重点)绪论要求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性质、内容、任务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1、口腔预防医学简介2、我国口腔预防医学历史及发展3、国外口腔预防科学的进展时间分配讲授1学时口腔流行病学要求掌握:1、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则和方法2、口腔疾病评价的常用指数3、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熟悉:1、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龋病、牙周疾病、氟牙症患病状况及发病趋势3、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教学内容1、概论2、龋病流行病学(1)指数(恒牙龋、乳牙龋)(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3、牙周疾病流行病学(1)指数(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4、口腔健康调查(1)调查目的和对象(2)调查方法(3)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4)调查项目和表格设计(5)指数和标准(6)现况调查中易发生的误差及防止方法(7)资料的整理(8)资料的分析实习内容口腔健康调查时间分配讲课3学时龋病病因学和预防学要求掌握:1、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2、窝沟封闭的原理、适应征、临床操作方法熟悉:龋病的病因、病理、发病特点教学内容1、龋病病因学(1)病因学研究历史(2)四因素论2、预防学(1)世界各地区龋病预防概况(2)龋病预防方法(牙菌斑控制、蔗糖及代用品、窝沟封闭剂、氟化物防龋、其他防龋措施、龋活跃试验)。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医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0学分: 1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一、课程简介(黑体,小4号字)共36个学时,以多媒体授课为方式。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口腔科学是整个医学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疾病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三、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1)熟悉了解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识.(2)熟悉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和一般检查方法以及口腔卫生保健,掌握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和一般牙的拔除技术.(3)了解牙体,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常见病的防治方法.(4)掌握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及应急处理,以及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5)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诊处理原则,便于及时送专科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2学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三)了解牙体牙周组织的结构.二,课程内容(一)口腔的形态,器官组织的解剖生理,乳,恒牙的萌出时间,标识和书写.(二)颌面部的表面形态以及组织器官的解剖和功能.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乳牙,恒牙的形态和记录方法;领会: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2学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常用口腔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二)了解牙齿及牙周组织的检查重点与方法.(三)了解颌面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目的.(四)掌握口腔科病历记录和书写规范.二,课程内容(一)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规检查的器械介绍和常规检查方法.(二)口腔颌面部的特殊检查(牙周组织检查,牙髓活力测试,涎腺分泌功能的检查).(三)影像学检查.(四)其他检查方法(包括穿刺检查,活检及实验室检查).(五)病历记录与书写规范.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常规检查器械和检查方法;2,领会:熟悉常规检查方法与特殊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和其他检查方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各种检查方法的目的,活检的操作.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自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熟悉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不良口腔习惯与错牙畸形的关系.(二)掌握口腔保健方法.二,课程内容(一)口腔卫生,采取的主要措施.(二)口腔保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正确的刷牙方法;2,领会:普通人群和特定人群的保健措施;3,综合应用: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健措施.第四章牙体牙髓常见病(2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熟悉龋齿,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二)掌握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二,课程内容(一)介绍龋齿的病因及防治,临床表现.(二)讲解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及应急治疗.(三)讲解根尖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判断;2,领会: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第五章牙周和粘膜常见病(2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一般掌握牙周疾病的病因及治疗.(二)了解复发性口疮,疮疹性口炎,白斑,扁平苔癣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二,课程内容(一)介绍牙龈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二)介绍各种牙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三)介绍口腔粘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牙龈炎,牙周炎,口疮,白斑,扁平苔癣;2,领会:牙龈炎,牙周炎的区别和联系;3,应用:常见口腔粘膜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六章口腔局部麻醉与镇痛(1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常用局部麻醉药物.(二)熟悉口腔浸润麻醉法和阻滞麻醉法.(三)了解麻醉的并发症和防治.二,课程内容(一)讲解各种常用麻醉药物.(二)讲解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的方法.(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和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浸润麻醉标志,阻滞麻醉标志;2,领会:局部麻醉方法的应用,范围;3,应用:掌握运用局麻方法.第七章牙拔除术(2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熟悉拔牙指征及拔牙与全身,局部情况的关系.(二)了解拔牙的并发症及防治.(三)掌握一般拔牙方法.二,课程内容(一)一般介绍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二)讲解拔牙步骤及一般牙的拔除法.(三)拔牙术后并发症及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拔牙指征及禁忌症;2,领会:一般拔牙步骤;3,应用:一般牙拔除法.第八章口腔颌面部感染(2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了解颌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向颅内扩散的途征.(二)熟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三)熟悉颌面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间隙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四)了解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特点.二,课程内容(一)介绍颌面部感染的途征及向颅内扩散的通道.(二)重点讲解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三)介绍颌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切开指征,切开部位.(四)介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五)介绍颜面部疖痈的临床特点及局部处理原则.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冠周炎,骨髓炎,颌面部间隙感染,痈;2,领会: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3,应用:掌握间隙感染的切开指征和部位.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损伤(3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和急救处理.(二)熟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三)了解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二,课程内容(一)重点讲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措施.(二)重点讲解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清创术的一般原则.(三)介绍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常用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损伤的临床表现;2,领会:损伤的特点和急救措施;3,应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措施.第十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病(1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了解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三)掌握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及处理.二,课程内容(一)一般介绍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二)一般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三)一般介绍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讲解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症状;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2,领会: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及防治;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病因及防治;3,应用:掌握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第十一章涎腺常见疾病(2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了解涎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了解涎腺结石与涎腺炎的关系.(三)了解涎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课程内容(一)介绍急慢性涎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二)介绍涎腺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涎腺炎的临床表现;2,领会:涎腺炎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涎腺肿瘤的治疗方法;3,应用:涎腺粘液囊肿的手术切除.第十二章口腔颌面部肿瘤(3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囊肿的特点及处理.(二)了解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口腔癌前病变,临界肿瘤的认识及处理. 二,课程内容(一)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二)肿瘤的预防.(三)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命名;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2,领会: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第十三章老年性口腔疾病(2学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老年性口腔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二,课程内容(一)老年性牙周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二)老年性牙体病的治疗方法.(三)老年性涎腺疾病的治疗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老年性牙周病,涎腺病,牙体疾病;2,领会:老年性口腔疾病的防治原则;3,应用:老年性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第十四章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自学)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的临床表现.二,课程内容血液病及出血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特异性感染,皮肤粘膜病,艾滋病,综合征在口腔中的表现.五、实践环节(黑体,小4号字)无六、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七、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小4号字)多媒体授课。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用) 前言 ...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用) 前言 ...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用)前言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社会医学范畴的学科,是根据“预防为主”方针及“防治结合”原则设置的学科,它以社区和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并分析、总结、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给予实施和评价。

通过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专业内容、发展趋势,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掌握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示教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进一步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内容包括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为30学时,实验室及现场实习18学时。

绪论[要求]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性质、内容、任务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1、口腔预防医学简介2、我国口腔预防医学历史及发展3、国外口腔预防医学的进展[课时分配]讲授1学时口腔流行病学[要求]掌握:1.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则和方法2.口腔疾病评价的常用指数3.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的质量控制熟悉:1.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龋病、牙周疾病、氟牙症患病状况及病发趋势 3.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教学内容]1.概论2.龋病流行病学(1)指数(恒牙龋、乳牙龋)(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3.牙周疾病流行病学(1)指数(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4.口腔健康调查(1)调查项目的和对象(2)调查方法(3)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4)调查目的和表格设计(5)指数和标准(6)现况调查中易发生的误差及防止方法 (7)资料的整理(8)资料的分析[实习内容]口腔健康调查[时间分配]1.讲课7学时2.实验6学时龋病病因学和预防学[要求]掌握:1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2窝沟封闭的原理、适应症、临床操作方法熟悉:龋病的病因、病理、发病特点[教学内容]1、龋病病因学(1)病因学研究历史(2)四因素论2、预防学(1)世界各地区龋病预防概况(2)预防方法(牙菌斑控制、蔗糖及代用品,窝沟封闭剂、氟化物防龋、其他防龋措施、龋 活跃实验)。

26口腔科学大纲b-临床必修课程大纲.doc

26口腔科学大纲b-临床必修课程大纲.doc

课程编码:99210153学时/学分:18/1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BStomatology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专业课程。

二'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口腔科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口腔及口腔颌面部的界限及主要分科;了解口腔科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口腔及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熟悉其有关的临床应用要点;了解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检查方法;了解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诊治;熟悉急性牙髓炎、根尖炎的诊治;常见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了解各种患牙的拔除术;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涎腺常见疾病、颛下颌关节疾病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

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以理论授课为主,辅以临床见习,采用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式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理论考试与见习成绩相结合,采用百分制,理论考试成绩占70%,见习成绩占30% o五、教材及参考书所用教材张志愿主编,《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人民卫生岀版社,2005第6版2.樊明文、周学东主编:《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2版3.曹采芳主编:《牙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2版4.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岀版社,2001年第1版5.俞光岩主编:《口腔颌面部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6.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基本要求】一、掌握乳牙列、恒牙列及病历书写方法。

二、熟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结构。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区域划分、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基本内容】一、重点介绍乳、恒牙列的特点、数目、名称、书写方法。

二、重点介绍牙体组织、牙周组织结构。

三、介绍口腔颌面部的区域划分、口腔各组织器官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所属部系(院):口腔医学院教研室名称:口腔预防医学学分数:1.5分总学时数:27(其中含试验9学时)课程类别:专业课程执笔人:高玉光(教授)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口腔预防医学是研究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口腔疾病的发生规律并提供预防对策,保持个人和人群空腔健康的一门课程。

预防口腔医学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以及影响人群口腔健康的危害因素的新概念,形成社会群体预防、综合保健以及口腔预防保健服务的思维,掌握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和评估、社会人群口腔保健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示教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口腔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绪论(1学时)目的要求一、掌握预防口腔学的定义、内容。

二、掌握三级预防的策略途径。

三、熟悉其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一、预防口腔医学的额基本概念。

二、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三、预防口腔医学的发展前景。

口腔流行病学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作用。

二、掌握龋病指数、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牙周疾病指数、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熟悉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口腔健康调查设计中的各项要求和方法。

四、了解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

三、龋病流行病学。

四、牙周病基本流行情况五、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六、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评价七、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龋病病因及预防目的要求一、掌握牙菌斑控制在防龋中的意义,龋病的三级预防,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窝沟封闭的原理、适应症、临床操作方法。

二、熟悉龋病的病因、病理、发病特点。

三、了解高危人群的预测在防龋工作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一、龋病致病因素二、易感人群的检测三、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氟化物与牙健康目的要求一、掌握氟化物防龋的各种全身和局部应用措施。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5年制定向)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5年制定向)

《口腔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0170课程名称:口腔科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18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预修课程:人体解剖学(0101030)建议教材:《口腔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志愿主编课程简介:是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七年制临床医学生为培养对象, 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对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面部损伤与感染、唾液腺与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老年口腔疾病及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的表现进行了阐述,使学生熟悉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治,树立口腔局部与系统有机统一的整体观。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目的要求: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掌握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口腔的表面形态;熟悉口腔的组织及器官,掌握其中的唇、颊、舌、腭、口底的解剖生理和临床意义,以及牙和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掌握乳恒牙牙齿数目、名称和萌出时间及乳恒牙替换时间。

了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和协调关系;熟悉颌骨的解剖生理,其中要掌握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和临床意义;熟悉肌肉、血管、淋巴组织、神经、唾液腺和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

(二)学时安排:2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唇、颊、牙、舌、腭、口底、牙体、牙周组织、乳牙、恒牙、颌骨、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颞下颌关节2.主要教学内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口腔的组织及器官: 唇、颊、牙、舌、腭、口底的解剖生理及临床意义, 牙体及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 乳牙与恒牙的解剖生理。

颌骨、肌肉、血管、淋巴组织、神经、唾液腺和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一)目的要求:了解口腔颌面部的检查(二)学时安排:自学(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2,主要教学内容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口腔颌面部影响检查;其它检查方法。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口腔科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2001Z10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科学(stomat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基础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张志愿主编: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北京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口腔科学是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及其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口腔科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熟悉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掌握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及口腔与全身疾病间的联系,内容包括:口腔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颌面部损伤的诊断和急救原则,智齿冠周炎、颜面疖、痈的临床表现和诊疗原则,颌面部静脉特点和颅内感染的关系;熟悉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疾病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一般的拔牙技术,口腔颌面部常见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治疗特点及其预防;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神经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原则,口腔组织活检的原则,牙列缺损和缺失的常用修复方式,错牙合畸形的分类和矫正原理。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掌握一般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口腔科学的教学。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志愿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第8版《口腔科学》配套使用。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将采取理论讲授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方法,并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幻灯、录相、录音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采用PBL和CBL等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操作及解决临床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总学时为16学时。

本课程为院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30%。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掌握牙齿的名称、记录方法和萌出的时间和顺序;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牙体牙周组织的解剖结构及特点;了解口腔颌面部的解剖范围,口腔颌面部的肌肉、骨骼、血管及神经分布特点。

(完整版)《口腔预防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预防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预防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口腔预防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培养学生的卫生观念和个人口腔健康保护意识,为未来的口腔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掌握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和口腔健康保护意识。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1 口腔疾病的基础知识- 口腔解剖学与组织学- 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病理学2.1.2 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牙体牙髓病的预防和治疗- 口腔黏膜病的预防和治疗2.1.3 口腔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 口腔卫生惯养成和指导- 饮食与口腔健康- 口腔保健产品的选择和使用- 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2.2 教学方法- 面授教学:通过讲解口腔疾病的理论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预防观念。

-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口腔健康调查和指导,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 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口腔疾病预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 授课资料和多媒体展示: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估和考核方式3.1 教学评估方式- 平时成绩: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口腔预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在口腔健康调查和指导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 实践操作占总评成绩的20%。

---四、参考教材和研究资源- 参考教材:- 《口腔预防学》(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 《口腔保健与口腔卫生学》(第五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研究资源:- 相关学术论文- 口腔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口腔预防学相关视频和幻灯片---以上是《口腔预防学》理论教学大纲的完整版,本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口腔预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和个人口腔健康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科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21 (理论课20学时,见习课1学时),1.5学分、前言《口腔科学》是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和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培养对象,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对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面部损伤与感染、唾液疾病、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错牙合畸形、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表现进行了阐述,使学生熟悉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治与预防,树立口腔局部与全身系统有机统一的整体观。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二、了解牙齿及牙周组织检查重点与方法。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特殊检查方法及其他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的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二、一般介绍牙齿及牙周组织检查重点与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见习时介绍、VCD 多媒体演播。

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卫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及洁治术。

二、了解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VCD 多媒体演播。

【教学时数】1 学时第四章牙体牙髓常见病【目的要求】一、熟悉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龋病的预防。

公共卫生系学生应熟悉各种预防措施。

二、了解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熟悉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四、熟悉牙髓炎的应急处理。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龋病的病因及防治,讲解龋病的病变过程及临床表现。

二、介绍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介绍牙髓病的病因、分类及临床特点。

四、重点讲解牙髓炎的疼痛特点及如何确定病牙,详细讲解其应急治疗。

五、讲解急、慢性根尖周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3 学时第五章牙周疾病【目的要求】一、了解牙龈病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熟悉慢性牙周病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介绍牙龈病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重点介绍成人牙周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六章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目的要求】一、一般了解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天疱疮、白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熟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一、介绍单纯性疱疹性口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二、重点介绍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三、介绍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目的要求】一、了解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剂。

二、熟悉各种常用口腔浸润麻醉法及阻滞麻醉法。

三、熟悉局部麻醉并发症防治。

【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剂。

二、重点讲解口腔浸润麻醉法及阻滞麻醉法。

三、重点讲解局部麻醉并发症晕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四、一般讲解局麻后中毒、过敏及特异质反应等并发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八章牙拔除术【目的要求】一、熟悉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熟悉拔牙的并发症及防治。

三、了解拔牙操作。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介绍拔牙并发症与防治。

三、应用多媒体介绍拔牙操作。

四、本章多数内容均可在见习或实习时介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目的要求】一、了解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危险三角区”感染向颅内扩散的途径。

二、熟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熟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间隙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四、熟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及放射性颔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五、了解颜面疖痈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特点。

【教学内容】一、介绍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向颅内扩散的通道。

二、重点讲解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

三、详细讲解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强调切开引流指征及切开部位的选择原则。

四、重点讲解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介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五、一般介绍颌面部疖痈的临床特点及局部处理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处理。

二、熟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颜面部烧伤的特点。

四、熟悉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措施•结合临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绷带包扎法。

二、重点讲解开放性损伤清创术的一般原则,并介绍颊部穿通伤、舌外伤、腮腺与导管损伤的处理原则。

三、一般讲解颜面部烧伤的特点及局部处理。

四、一般介绍上颌骨及下颔骨解剖结构上的薄弱线;发生骨折后,骨折片移位与肌肉附着的关系,简要介绍骨折复位固定常用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第十一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目的要求】一、了解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

二、熟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四、熟悉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诊断及处理。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二、详细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因(重点介绍,关系紊乱及咀嚼肌平衡失调)、临床特点(疼痛、弹响及运动障碍)及治疗原则。

三、对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表现特点应详细讲解,并介绍治疗方法。

四、一般介绍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强调感染与外伤为主。

【教学方法】自学VCD多媒体演播。

第十二章唾液腺常见疾病目的要求】一、熟悉黏液囊肿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了解化脓性腮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了解涎腺结石与涎腺炎的关系。

四、了解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黏液囊肿,多型性腺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诞腺的解剖生理及诞石的形成。

三、-般介绍急性与慢性涎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四、一般介绍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0.5 学时第十三章口腔颌面部肿瘤【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对口腔癌前病变的认识及处理。

二、熟悉牙源性囊肿、发育性囊肿及潴留性囊肿的特点及处理。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介绍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如牙龈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及舌癌、牙龈癌的表现与治疗;对口腔瘤的特点应予介绍。

二、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及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三、一般介绍白斑、慢性溃疡及糜烂性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十四章颌面部神经疾患【目的要求】熟悉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了解其治疗方法了解舌咽神经痛和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通过自学熟悉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了解舌咽神经痛和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自学第十五章牙列缺损和缺失【目的要求】一、了解各种修复方式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熟悉口腔修复体的种类。

【教学内容】一、详细介绍固定修复的常见类型二、一般介绍固定修复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三、详细介绍可摘修复体的常见类型四、一般介绍可摘修复体的组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十六章错牙合畸形目的要求】一、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形成原因。

二、熟悉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类型。

三、了解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

【教学内容】一、介绍错牙合畸形的形成原因及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类型。

二、一般介绍错牙合畸形的危害。

三、一般介绍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原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十七章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目的要求】了解血液及出血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黏膜病、熟悉艾滋病在口腔的临床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了解血液及出血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黏膜病、熟悉艾滋病在口腔的临床特点,认识口腔局部与全身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0.5 学时口腔科学教研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