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合集下载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供应部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供应部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供应部
一、审核范围
供应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的范围主要涵盖供应部的运作及管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管理、采购流程、物料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审核内容
1.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资质审核是否符合要求
•供应商评价及持续监控机制是否健全
•供应商沟通与协商情况
2. 采购流程
•采购计划编制及执行情况
•采购订单及合同管理情况
•采购价格谈判及成本控制情况
3. 物料管理
•物料入库、出库管理流程
•物料质量检验标准及执行情况
•物料库存及周转率情况
4.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措施
•不良品管理及处理措施
•质量异常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情况
三、审核方法
本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将采用实地勘察、文件查阅、访谈等方式进行审核,以确保审核结果的客观与准确性。

四、审核结果
根据审核情况,将形成审核报告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帮助供应部提升
内部质量体系的管理水平,并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

五、总结
供应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审核和改进,不仅可以帮助供应部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质量效率,更可以确保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经营业绩,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质量审核检查表
WX/QR802-2 序号 类别 条款 11.1 生产过程使用什么控制文件 11.2 产品量产之前,是否对产品的设计,产品及产品质量形成过 程和过程能力进行策划并评审? 分数 0 0 0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备注 作业标准书 标准由本社制定,但工厂未形成过 程及过程能力策划并评审的文件及 相应记录 本社制订管理工程图,工厂负责执 行
11
过程控制
12
统计过程 控制13Leabharlann 测量设备 控制14
环 境 与 ESD控制
11.3 过程管理是否可行 (QC 流程图等)? 作业指令是否够明确?(机器设置参数如:焊接温度,扭矩 11.4 设置,测试程序名字和校正,装备或工具,固定装置名称, 编号,尺寸) 使用之前设备的情况是否被核实?(设备、夹具,测试装 11.5 备,测试程序,运输速度,参数设置,压力,脱模,停止 如果检测结果不令人满意,是否会采取适当措施(如改变, 11.6 清除所有经不满意设备测试材料)? 为了产品不断进步,是否根据根本原因和行动对生产进行监 11.7 控? 标识和可追溯性; 产品识别应该在所有生产的阶段,检验, 11.8 最终检验,市场上。 12.1 统计技术被正确的用于检验程序的接受性吗? 统计技术被用于合适的区域,有适宜的纠正措施来应对失控 12.2 和没有预期情况的发生吗? 12.3 临界参数的Cpk高于或等于1.33吗? 是否具有测量设备、工装、夹具校准和保养相关规定的文 13.1 件?(检查方法、频次、验收标准、校准设备、环境要求、 必要的功能) 是否有覆盖识别检查/测量设备,校正频率/保养,校准/维护 13.2 状况的文件? 13.3 校准/保养环境有适当要求吗?(温度、湿度等等) 13.4 所有检查、测定和检验设备是否标注唯一、可追溯的编号? 所有设备是否校正、维护?(扭矩、电烙铁、检验设备、检 13.5 验工装等) 13.6 是否有校准/维护周期表?(扭矩确认最少每天一次检查 13.7 所有设备是否在检定到期前校准/维护? 测量时测量设备是否使用适当的精确度?(公差设置读出 13.8 1/10) 是否有校准/ 维护信息的历史记录?(结论、问题、措施、 13.9 图标等等) 当校准 / 维护结果令人不满意时,采取何种适当的方法? 13.10 (修复、重新校准、报废、改变校准频率、更换设备材料 如何识别设备状态?(校准/ 保养要求、检查日期、人员、 13.11 有效期等) 13.12 是否按MSA标准要求开展测量系统控制? 13.13 测试体系中的不确定度是否有完整的评估文件? 13.14 所有校准/检查人员对其操作的设备是否经过培训? 是否有哪些测量是二级供应商做的?(如果有,现在是否能 13.15 提供符合性文件)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粉尘、空气流等)是否定期检测? 14.1 频次? 14.2 是否有环境条件的适当控制? 14.3 对环境条件失去控制,采取什么措施? 14.4 ESD控制(地板、工作台、工作路径),频次? 14.5 是否有ESD条件的适当控制? 14.6 ESD条件失去控制,采取什么措施? 14.7 是否有环境和ESD检测的相关记录?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10.3 对于未通过的评审是否要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进?
2
11 培训、环境与安全
备注 3/4
11.1 是否有面向所有员工的正式的培训计划?
2
11.2 教育、训练是否与分派的任务相适应?
1
11.3 培训是否形成文件性记录或进行考核评定?
1
11.4
培训过程是否明确标注关键注意项?该项是否确保全员知 晓?
1
11.5 随机抽查三名员工,确认培训情况。
2
11.6 是否有文件化的系统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2
11.7 培训记录是否被很好的保存?
2
4/4
8.10 检验/或检查指导书?
1
8.11 是否应用统计抽样方案来验证过程质量的符合性?
1
8.12 是否有文件化的返工/挑选程序?
1
8.13 过程检查/检验记录是否得到保存?
1
8.14 合适时,是否有用好品和坏品校验量具,测试设备和夹具? 1
8.15
发现过程异常,如超过目标的不合格率,有无相应的改 善?
5.1 仓库是否整齐有序?实物与标签上的内容保持一致?
2
5.2
原材料是否可以回溯到材质证明或收货人?是否按照先进 先出的原则发放使用?
1
5.3
整个制造过程中, 批标识是否得到保持以保证批的完整性 和可追溯性?
1
5.4 是否有不合格品的隔离区域, 合格品的储存,周转区域?
2
6 检查测量和测试设备
6.1 是否有所有检验、测量和测试设备的一览表?
2
9 最终成品检验控制
是否有出货检验标准?出货检验是否独立于生产线最终检
9.1 验?
2
供应商是否有效管理不符合的材料/半成品/成品?不符合

供应商质量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质量审核检查表
负责产品品质的组织人员,为了矫正品质问题,是否有权停止生产?
16 Do the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quality have the authority to stop
production to correct quality problems? 对横跨所有班次的组织生产作业是否指定了负责确保产品品质的人员?
17 Do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s across all shifts have been staffed with personnel in charge of,or delegated responsibility for,ensuring product
quality? 5.2.2管理者代表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management system?
组织是否编制文件化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Does the organization establish documental procedure to prescribe the
following?
a)文件发布前得到适宜的批准?
To approve the documents for adequacy prior to issue?
identified?
5 d)确保在使用的处所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To ensure that relevant versions of applicable documents are available at
points of use?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To ensure that documents remain legible and readily identifiable?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1.3 流程图是否是最新版本的并标注有日期?
are process flowcharts dated and current?
操 作 要 求/implementation/process questions
1.4 生产过程中,材料和产品流动是否与过程流程图一致?
does the actual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flow follow the process flowchart?
审核日期/audit date 记录/comments
记录/comments
does the PFMEA include all customer and interal Sc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as defined by customer drawings and interal requirements? 2.5 是否对每个失效模式的RPN都进行了计算,并对RPN值高的采取了建议措施? are there RPN calculations for each failure mode and recommended actions for high RPNs ? 2.6 PFMEA是否与流程图一致? Does the PFMEA follow the process flow?
are there RPN calculations for each failure mode and recommended actions for high RPNs ?
PFMEA 2.4 PFMEA是否按图纸的规定包括了所有顾客和内部要求的特殊特性和安全要求?
评价 evaluate
评价 evaluate
1.1 是否有最新版平面布置图?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范本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范本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范本日期: _____________
供应商信息:
审核信息:
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注册名称和地址是否和营业执照一致?
- 公司经营期限是否有效?
- 公司规模和员工人数是否符合要求?
- 公司主营业务是否与所需供应品相关?
2. 质量管理体系
- 是否获得ISO 9001认证或类似认证?
- 是否有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 是否有持续改进的计划和验证措施?
- 是否有跟踪和纠正不良品的记录?
3. 生产能力
- 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 是否拥有稳定的生产能力满足需求?
- 是否有品保团队进行质量把控?
- 是否有备份供应商或备用生产计划?
4. 供应链管理
- 供应商是否有合理的采购管理流程?
- 是否能够确保供货及时性和稳定性?
- 是否有库存管理制度和消耗追踪?
5. 财务状况
- 公司是否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
- 是否能够提供财务报表和审计结果?
6. 法律合规性
- 公司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是否具有必要的许可证和证书?
- 是否存在过重大法律纠纷或违规记录?
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审核结论:
- 合格: □。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采购部)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采购部)
3.工作现场是否有作废的文件?
4.是否有私自复印受控文件等违反程序文件的现象?
5.质量记录是否完整?
6.质量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检索?
7.检查质量记录的保存情况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1、采购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2、对本部门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有没有统计分析?
3、没达到目标时是否采取改进措施,有无记录?
1、对供应商供货状况是否进行统计分析?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1.材料质量异常时,是否通知供应商改善?
2.发现重大不符合,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3、对纠正措施的跟踪情况怎样?
4、是否具有预见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是否具有预见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是否具有预见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表格编号: QM04-06-002-09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采购部)
审核部门
采购部
审核员
审核日期
相关标准条文
相关程序
审核内容
现场记录
8.4.1
总则
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供应商管理程序》
是否形成有效的程序文件?查看《供应商调查表》
2.怎样进行供应商评审?
3.对照《供应商评估表》,查看供应商评估情况。
4、没达到目标时是否采取改进措施,有无记录?
5、没达到目标时是否采取改进措施,有无记录?
5.3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质量手册》
1、询问工作职责情况。2.组Biblioteka 架构图。3.采购员的工作职责。
3、采购员的工作职责。
7.4沟通
1、内、外部沟通的形式、记录。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陷的数量、类别和严重性
共 14 页,第 -4099 页
评价记录 评注及不符合记录
10
标准 小值 计
80
10.6
规定了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指明了放行产品和处置不合 格品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0
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评审和处理,针对不合格批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改进并预防被 得分值 10.7 非预期使用,不合格品的控制记录完整(包括不合格品单充分的搬运和存储、防护设施和设备(包括防光、防尘、防潮等),确 保过程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10
11.2 对加工过程中的材料有充分的检验和加工状况的识别标记
10
11.2
对客户审核发现生产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有书面程序规定并执 行有效
10
11.2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应符合检验文件规定,以便追溯控制过程产品质量 10
4.7 对工作环境进行识别并采取控制措施,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10
4.8
在质量策划和管理评审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时,识别和确定需补充和更新的设 施,并实施
10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5.1
对顾客关于产品的要求能够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可以满足 要求
10
5.2
形成了对产品要求确定与评审的规定与程序,包括顾客规定的要求及规定用途 或已知的预期用途必须的要求及相关的法律要求
共 14 页,第 -4097 页
评价记录 评注及不符合记录
标准 小值 计 200
11.2
生产过程中有产品的批次管理制度,并通过这种制度可以准确地从加工过程追 溯某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10
得分值 11.2 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生产材料和产品按质量状况进行标识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质量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质量

供方名称:评估产品:企业地址:评估人员:主要产品:评估日期:评估项目总分评估内容一、配套情况(总分:5分)51、当前主机厂配套情况(5分)(3分)(1分)52、体系证书(5分)(4分)(3分)(2分)(2分)6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1分)(2分)(2分)(1分)64、质量目标管理(1分)(1分)(2分)(2分)56、员工技能及培训(1分)(1分)(1分)(1分)(1分)47、项目管理(1分)(1分)(1分)(1分)58、变更管理(1分)(1分)(1分)(1分)(1分)二、质量管理体系(总分:29分)三、开发及流程管理(总分:14分)1、是否有完整的项目开发管理流程2、是否按开发管理流程实施3、相关项目管理的实施记录4、开发文件满足顾客节点要求,项目开发问题在量产前100%关闭1、建立变更管理流程2、在实施变更前,对变更效果进行了充分的验证3、对相关联的作业要求和文件进行了同步更新4、对变更前后的产品批次进行了有效断点5、4M管理看板为最新状态1、合资或外资主机厂配套2、普通主机厂配套3、汽车行业配套零部件供应商1、有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0认证证书、ISO18001认证证书2、有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0认证证书3、有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证书4、有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5、有质量体系文件,有认证计划6、3C证书(专用3C件:必须有3C证书,如没有,本大项0分)1、内审人员经体系认证培训,并获得内审员证书2、有产品、过程、体系、管理评审审核计划,并实施输出报告3、对于审核输出项持续改善的4、1~4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齐全1、有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且按过程分解2、定期对分解目标进行监控的3、并对未达标项目进行分析整改及有效测量最终效果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被员工100%所理解1、内外部年度培训计划2、培训计划有效实施,记录齐全3、员工技能矩阵表、顶岗计划表4、关键岗位清单及资格证书5、入职培训和转岗培训记录评分标准供应商自评得分评估人评估得分供应商评估表-质量评估基本信息59、过程流程图/FMEA/特殊特性清单/CP/SOP评审(1分)(1分)(1分)(1分)(1分)610、分供方管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611、进货质量控制(2分)(2分)(2分)五、检测设备/测量系统管理(总分:10)1012、检测设备/测量系统管理(2分)(2分)(2分)(2分)(2分)613、可追溯性管理(2分)(2分)(2分)1414、生产过程管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15、现场管理(1分)(1分)(1分)四、二级供应商控制(总分:12分)六、过程能力展现(总分:23)1、有年度MSA分析计划,并且按计划实施2、有量检具台账、校准计划、维护计划,并有实施记录3、量检具状态标签是否齐全(合格、待修、停用、校验标签)4、现场确认检具完好且有效,检验报告与实测一致,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5、自有或者有合作单位进行功能性和耐久性试验1、建立了批次管理程序2、实施部件,原料、产品的批次管理,从入库材料到出厂产品,是否能追溯3、能够保证先进先出原则1、设备先进(进口自动化设备、数控设备等)2、生产设备、工装、模具合理性,有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且记录完整规范3、员工生产过程严格执行了各项作业指导书4、对关键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进行了特别控制5、自互专、首中末检验按照标准执行,检验记录完善,首中末件进行管理6、对不合格品和可疑品进行了标识、隔离、判断和处置7、按照规定实施了出厂检验和试验1、现场5S很好:干净整洁,划线清晰,工具、产品、物料摆放规范2、生产场所是否布置有序、照明、空气流通、物流是否适宜3、5S评价结果激励、不符合事项改善、目视化管理1、过程流程图/FMEA/特殊特性清单/CP/作业指导文件是否齐全2、过程流程图/FMEA/特殊特性清单/CP/作业指导文件是否及时更新3、过程流程图、FMEA、生产现场的控制计划、作业指导文件等一致性相符4、特殊特性在FMEA、CP、流程图、特殊特性清单、操作指导书体现并且一致5、现场是否按照CP、作业指导文件进行控制1、新供应商有准入流程,且按照要求执行2、有分供方APQP/PPAP管理流程3、分供方参与APQP,且满足项目时间节点要求4、分供方绩效评估包含且不限于开发、质量、交付、售后等,分供方绩效评估记录详细5、有分供方质量问题处理流程,按类似8D工具解决6、分供方反馈的8D报告完整。

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一、供应商基本信息1. 供应商名称:2. 注册地址:3. 法定代表人:4.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二、资质审核1. 经营许可证及有效期:2. 税务登记证及有效期: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有效期:4.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5. 资质认证证书及有效期(ISO、CE等):6. 供应商在行业内的声誉和信誉情况:三、质量管理体系1. 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如ISO体系等):2. 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3. 供应商是否定期进行质量目标的制定和评估:四、生产能力审核1. 生产场地及面积:2. 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3. 人员组织架构及相关资质:4. 是否拥有产品研发能力:5. 生产能力是否满足需求量及交期要求:五、供应商风险评估1. 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评估:2. 是否存在经营风险(例如债务风险、经营不稳定等):3. 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或不诚信行为的记录:六、产品质量审核1.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2. 执行产品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3. 是否有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和证书:4. 接受不合格品的处理和追溯措施:5. 是否进行质量改进活动并采取措施预防质量问题再次发生:七、合作情况及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1. 与供应商的合作历史及合作情况:2. 是否存在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纠纷或争议:3. 是否有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如价格、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本文档涉及附件:1. 供应商相关证件复印件及扫描件2. 资质认证证书复印件及扫描件3. 质量检测报告和证书复印件及扫描件4. 合作协议和合同复印件及扫描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经营许可证:企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的许可证明文件。

2. 税务登记证:企业用于纳税登记的证明文件。

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身份的证明文件。

4.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供应商名称:地址:供应商负责人:供应商性质:审核日期:省/市:评审类型:供应商等级:供应商级别:评审范围:零件和服务描述:产品名称:质量体系评审结果:等级:不符合项:项限定改进完成日期:参与评审人员:供应商企业概况:成立时间:邮政编码:公司公司传真:E-mail:员工概况:工人数:各教育程度人员数量及比率:产销状况:工厂面积(M):总面积:建筑仓库面积:注册资本:固定资产:主要顾客及供应商:主要销售项目:主要销售客户:年产量:生产速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公司现有质量体系:组织名称:企业有无规定的产品许可证:产品标准符合:审核人员签字:供应商评审评分表:序号:1.2.3.4.5.6.2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6.3质量保证文件的有效性6.4供应商是否执行质量保证计划6.5供应商是否建立了不符合品质的处理程序A√√√√√B√√√√√C审核状况说明审核结果YES/NO/NA评分6.6供应商是否建立了持续改进的程序√√√√√√√6、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6.7供应商是否执行了内部审核6.8供应商是否执行了管理评审6.9供应商是否建立了供应商评价程序6.10供应商是否建立了供应商改进程序审核员备注1、NA:表示不适用。

2、A、B、C表示关键、主要和一般供应商的必选项。

- 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是否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 是否能够快速响应顾客抱怨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评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checklist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checklist

示(计划要确认是否经审核)
.手册中流程
.仪器校正记录/证书 .需校正有校正
品质部或 技术部或 计量部
3.7 2.紧接着审查仪器校正记录/证书(根据计划确认
有效期限)
.仪器校正记录/证书上的校正日期在计 .有效期限 划周期内
3.并要确认仪器是否有黏贴校正合格标签
.校正过仪器或无需校正的仪器有黏贴必 .没有漏贴标签 要的合格或无需校正标签
1.请品管主管/厂长/公司负责人出示产品测试报告/ .有产品测试报告/品质证书 品证证书(本公司或委外第三方)
3.8 2.进一步问是否每批产品都有做测试
3.并问他们是否有关于产品品质的相关参考标准? .依据国内/国际公认客观的标准测试 (国内/国际公认客观标准,或者只是厂规)
.每批的测试记录/测试的要 技术部或 求一致/.完成或发证时间/ 品质部 内容真确 .标准有根据/测试方法有依 据
品质部 品质部
QC/SE SOP Form/Jan07/1/7
SOP FOR SUPPLIER EVALUATION
SE
3C.O1D0E
评监步骤
3.另问他们是否有让有效的对策真正的被实施以杜 绝问题再发的具体证据可供验证
评监细项
检查点
有问题改善及防止问题再发的证据(注意 .改善证据/防止再发证据 问题处理完结之后是否有记取教训并开 始根据先前有效的对策去防制问题点再 发生
工作职掌
1.看完标准作业程序后,紧接着再问那2位品保/品管 .品保/品管人员懂得标准作业程序(没有 .人员认知度
人员看是否了解他们的品保/品管标准作业程序
书面的标准作业程序,只要其品保/品管
人员对该部门作业程序的认知和品保主
管/公司负责人的说词一致,也暂可接受)

IATF16949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范例

IATF16949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范例


1
检查基准书应和顾客达成协议的检查基准书(抽查数 、技术要求、检测器具等)一致,并按此实施

2 检查人员持有检验资格证,并接收培训
10 、 检 查
3
检查结果按规定的方式记录,明确规定其保管期限, 并按此实施
(检测控
制能力)
10 、 检 查
(检测控 制能力)
4
检查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按规定程序处理(现品、 记录、信息反馈),并进行原因分析、实施对策
1 技术文件有效、受控

2
根据客户的总体图纸,转换为适合自已的加工图纸以 及制造工艺文件

3 根据客户的总体检查标准制定出适合的检验标准

所有工序备齐必要的标准文件(有全部工序的标准类
4 文件清单,各标准间相互关系明确,包括作业记录表
4、品质
、检查记录表)
标 准 ( 标 5 标准类文件的各相关内容必须保持一致

准类文件 管理)
6
作业等指导文件等必要的更改按规定实施,现场要使 用最新版本

7
工序配置必要的标准文件、并能立即取出,内容清楚 、明了(无褪色、污迹、破损等)
8
工程变更(含工序、工艺等)必须向顾客明确提出变 更后的标准

9 满足APQP的相应要求

10 开展了失效模式分析(设计FMEA)

1 有计量器具、检具和检测设备台帐

5 正确使用检测器具
6 检查现场环境应保持良好
7 开展了测量系统的分析(MSA)

1
当异常发生时,要有发生工序向有关部门进行可靠的 信息传递体系,并按此实施

2 立即实施异常应急处理对策

ISO13485体系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ISO13485体系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5
仓储区面积是否与产量相适应?仓储区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照明、通风及温湿度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
1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产能可否满足供货?
2
主要设备是否有经批准的书面的使用、清洁及维护保养SOP?
3
主要设备是否进行设备验证及设备清洁验证?
4
设备是否按要求定期进行计量校验?
5
设备是否具有状态标识?
5
是否对每批产品进行留样?
6
有否产品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其执行情况如何?
文件管理
1
是否有文件起草、审核、批准及发放、收回、销毁的管理文件?
2
是否有专人进行文件管理?
3
各岗位使用的文售记录?
2
根据销售记录是否可以追查产品的售出情况,并可在必要时及时全部追回?
6
是否具有清场的相关管理规程及其执行情况?
7
是否具有不合格品的管理规程规程及其执行情况?
质量管理
1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可独立履行产品放行职责?
2
质量检验室人员及设备配备是否与检验量及项目相适应?
3
有否委托检验项目?是否能够提供委托证明性文件?
4
物料是否按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的超常、超标
结果是否进行调查?
日 期:
供品名称
供应商名称
地 址
联系电话
邮 编
联系人(职位)
传 真
考察人
考察时间




序号
调查内容
结果



1
是否有组织机构图?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2
资质是否齐全?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序号问题检查记录得分一、质量管理及职责1. 1 是否明确公司的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A 组织机构明确,部门的职能得到有效履行;B 有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及质量检验人员;C 质量管理负责人等职责分工明确;1. 2 是否建立了质量分析会制度?A 定期召开公司内的质量会议,确认质量目标值的达成情况;B 领导把握质量状况,提出改善指示;C保存质量会议记录,确定需改进项目,且他们的改进进度情况得到控制;D 改进效果得到验证,有彻底的反馈,其结果令人满意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序号问题检查记录得分2. 1 是否按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A 应有完整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支持状态评审;B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关注涉今世缘公司或体系的重大改进,并有计划和措施支持;C 内部审核覆盖所有部门和车间,并按重要性安排,内外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并跟踪验证。

2. 2 是否有质量方针?A有明确的方针且这些方针得到了积极的实施;B 主要的措施根据这些方针得以实施;C活动结果的进度情况根据这些方针得到了控制。

序号问题检查记录得分2. 3 是否制定了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到各单位及岗位?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将目标按照管理层级进行了分解;2. 4 目标是否得到有效监控?A 应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B 应定期召开绩效评审会,针对适宜的绩效指标所实施的持续改进活动计划应进行评审。

三、文件和资料控制3. 1 是否有文件化的控制体系?A 有文件及各项必要的管理规定;B 起草、审核、批准部门明确;C 文件描述完备;D 制定了员工培训文序号问题检查记录得分件的内容3. 2 文件现场的使用状态?A 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现场版本;B 文件内容及时传达给操作者的方法;C 各部门都熟悉文件管理的方法。

3. 3 是否实施文件的发放管理(公司内外)?A有明确的部门管理文件的分发记录;B制定了旧版文件的处理办法;C每个部门对接收的文件都有文件清单;3. 4 是否实施客户提供的图纸/文件的管理规定?A 由管理部门设置文件清单进行管理;B 记录收到文件的日期、版本、份数;序号问题检查记录得分C 依据客户的指示,识别旧版;D 文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未被拷贝。

四、设计控制4. 1 设计人员数量及能力是否满足要求?A 是否有产品设计人员;B 数量能否满足开发要求;C 能否自行开发产品;D年开发产品数量在10个以上。

五、人力资源管理5. 1 员工是否具备其岗位工作的资格和能力?A 应明确岗位能力要求;B 对员工进行岗位能力分析;C 建立应对意外缺勤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重要的制造过程(根据严重度和频度);D 作业人员应理解本工序相关的特性,及失效的风险和影响。

5. 2 是否按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A 应制定并实施员工培训计划,确保各岗位员工满足岗位要求;B 应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重要岗位员工的能力评价及员工的反馈;C 应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以支持中长期人力资源开发。

5. 3 特殊岗位及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A 特殊及关键岗位人员都应持证上岗;B 应建立特殊及关键岗位资质证书档案;C 资格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六、设施设备管理6.1生产设备管理6. 1. 1 是否提供适当的生产设备?A 所提供的生产设备应能满足工艺控制要求;B 应定期对设备的总效率、关键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和实施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C 应制定和实施设备的保养计划。

6. 1.是否对生产设备进行适当的确认?2 A 生产设备投入使用时,应进行检查和验收;B 进行影响精度的维护作业后,应对设备的精度进行检测。

6. 1. 3 是否按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保持过程能力?A 应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制定并实施定期的维护保养制度;B 应定期审核(至少1次/季)维护保养工作按计划完成的情况,并评估机器/过程的非计划停止时间是否减少;C 应建立关键零配件和工具的清单,确保能及时提供;D应建立和实施关键零配件和工具的发放制度。

6.2测量设备管理6. 2. 1 是否提供适当的检验、试验设备?A应为所有的检验试验项目提供与匹配的检验试验设备(包括专用检具、样件等);B 当检验试验委外时,应提供国家或顾客认可的实验室证明。

6. 2. 2 是否按规定确保检验、试验设备的有效性?A应按规定的周期和标准对检验试验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并进行标识;B 当监视与测量装置偏差时,应对以往测量结果进行追溯。

6. 2. 3 测量设备校准方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适?A 仪表校准管理的责任部门(公司内外)明确;B 有管理校准以及试验装置的标准,设备附带的计量仪器也纳入管理;C 校准标识明确,现场显示无遗漏;D管理校准室的环境,使用公认的标准仪器。

6.2.4 测量设备管理状况? A 彻底的整理整顿; B 以适当的周期清点库存;C 对测量设备都进行了标识。

6.2.5 是否进行设备日常检修及定期检修? A 有设备的检修标准,并且是合适的;B 有检修记录且有设备使用人员对检修的结果的确认;C 是否按照周期进行仪器检定;D 包括强检设备,是否100%进行检定6.3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6.3.1 是否提供适当的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A 应提供并维护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设施;B 应识别和保持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作业环境;七、产品的监视与测量7.检验项目/抽样标准是1 否明确?A 有工序内检查,出厂检查的标准。

项目,内容,判定,抽取数量等明确;B 工序内检查出的不合格品立刻分析,并且反馈到前工序;C检查标准是否考虑了最终客户的使用环境。

7. 2 检验状态的标识是否明确?A 是否明确的标识了不合格产品的储存地;B是否彻底的识别了产品的检查和测试状态(无不合格产品和未完成的产品与合格产品混放);C不合格品是否有一个检验单或是标签以标明有缺陷处。

7. 3 是否按规定实施检验试验?A 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应按控制计划、指导书或程序规定进行;B 检验记录应能为产品符合要求提供证据,必要时,应有详细数据;C 如果检验或试验不合格,应按照适当的反应计划采取措施,必要时,应停止发运或召回,适用时应通知今世缘公司。

7. 4 是否确保投入使用和交付的产品的符合性?A 确保包括检验、测量和试验等规定的所有活动已圆满完成且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得到认可后,才能将产品发出;B 对例外放行,应有可靠的追回程序和系统。

7. 5 对实验室是否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A 应明确实验室的实验范围,制定实验操作规程;B 试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C 应对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实施控制;D 应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采用的规范是国家最新版本。

八、过程管理8.1采购管理 8.1.1 是否实施进货检验? A 依据标准实施; B 对每一个供方的不合格情况都实施管控。

8.1.2 是否按规定选择、评价供方?A 应识别所有供方,包括外包过程的供方;B 评价内容须包括供方的过程能力和按期保质、保量交付的能力;C 应制定供方选择评价依据,明确控制方法;D 客户有要求时,应向今世缘公司指定的供方采购;E 当今世缘公司要求时,应定期向今世缘公司反馈关键/重要/指定供方的质量绩效状态。

8. 1. 3 采购信息是否明确?是否采取措施确保采购件质量符合要求?A 应在采购合同/质量、技术协议中明确采购产品的要求,包括产品规范、接收准则等;B 应要求供方提供采购产品合格的证明;C 对采购产品应接接收准则接收;D对关键件的重要生产过程应按预定的频次访问承包方并进行现场评估。

8. 1. 4 是否对供方供货质量业绩进行了评价?A 对供方的供货质量业绩应定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作为供方的选择依据;B 当供货质量出现与要求有偏差时,应及时通知供方采取措施。

8. 1. 5 对供方的产品可追溯性要求是否明确?A 对涉及满足安全、法规的产品或今世缘公司指定追溯产品,应要求供方建立有效的可追溯系统;B 对供方须建立的产品可追溯系统应进行适当的评价。

8.2计划、物流和交付管理8. 2. 1 生产计划是否满足顾客订单要求?A 应具备按顾客要求接受订单的能力;B生产计划及其更改应根据顾客订单进行并评审;C 所有零件的生产进度应达到规定要求,应对瓶颈工序采取措施。

8. 2. 2 是否制定了适宜的应急计划以防范故障、劳力不足、供应短缺等风险?A 应急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如针对设备故障的紧急抢修、针对劳动力不足的多岗位培训等。

8. 2. 3 是否按今世缘公司要求包装产品?A按照今世缘公司规定的包装要求包装产品,包括周转箱、加固标识等;B 应制定包装规范并对包装进行评价;C发货/转间时每批产品都应有标识,以实现发货后的可追溯性;D当产品涉及环境、消防、安全、交通等法规对包装(箱)有标识要求时,包装(箱)须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标识;E对返回的包装等应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清洁,对于损坏或磨损的包装应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F应对废弃物按法规和今世缘公司要求进行管理。

8. 2. 4 是否采取措施对产品的搬运、贮存进行控制?A 应对产品的搬运、储存环节进行分析,并制定防止产品的损坏、变质并保证产品质量的搬运控制要求,且组织有效实施;B 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阶段、试验、实验和存储区等,应按规定标识产品;C 应建立产品可追溯系统(如对产品进行批次管理),确保产品可追溯性;D 应制定产品的贮存规范,如堆放方法、高度、环境条件等,应定期审核库存管理;E 应制定产品的进出库管理制度并执行(包括先进先出、有序和清洁、防损防污防锈、标识、防止混放和混用等)。

8. 2. 5 是否对产品交付过程进行控制?A应标识产品交付过程中的可能失效并明确控制措施(包括产品的运输条件及控制);B应对交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采取措施提高交付绩效;C 交付过程外包时,应对其按供方的要求实施控制。

8.3过程监控8. 3. 1 是否为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作业指导书?A 作业指导书(如作业卡、操作规程、检查表、工艺卡等)应和控制计划一致;B 作业指导书包括所有必须的细节,包括质量接收准则、过程和产品控制参数、所需的特殊量具和工具、过程和产品不符合时的反应计划、安全操作要求等;C 作业指导书应清楚、详细且受控,应放在操作现场,以便于操作人员按规定操作。

8. 3. 2 是否按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A 作业人员应能够解释他们的工作,理解书面的指导;B生产过程文件中规定的各个事项应得到遵守(按规定进行作业和检查)。

8. 3. 3 是否按要求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控制?应按控制计划要求对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

8. 3. 4 是否对关键重要物性的过程能力进行评价?A 应确定和实施适当的统计技术,以对过程变差进行监控,实现缺陷预防;B应对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能力进行定期分析(至少每半年一次);C应对过程能力不足的特性制定和实施适宜的反应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