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一、引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是研究地质现象与工程问题相互关系的重要学科。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深入了解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研究,探讨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研究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3.分析地质条件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实验采用了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实地考察: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山区、平原和沿海地区,以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和水文地质特点。
2.采集样本:在实地考察中采集了地质样本和水样,用于后续的实验室分析。
3.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地质样本进行地质力学性质测试,分析地下水的特性和含量,以及水质的相关指标。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震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需要更加谨慎和精确的设计。
2.地下水对地下工程有重要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地下结构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地质条件对水资源管理有重要影响:地下水的含量和水质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需要根据地质特点合理开发和管理水资源。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及其与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关系。
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都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实际工程和管理中加以考虑和应用。
六、致谢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帮助和支持。
特此致谢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七、参考文献本实验报告所涉及的理论和数据来源,均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以供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以上是本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的报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对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有了深入的了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一、简介水文地质调查: 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对地下水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水文地质填图、勘查、试验、水质分析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解决生产上某项与地下水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及土壤改良水文地质调查等。
工程地质调查: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天然应力状态、水文地质条件、各种自然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工程地质填图、工程地质勘查、现场实验、室内分析试验和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和专门性工程地质调查。
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工程地质调查是为解决生产上某项与工程地质条件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如岩溶工程地质调查、采空区工程地质调查、库区工程地质调查及路基工程地质调查等。
环境地质调查: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而对基本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价等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环境地质填图、环境地质勘查、现场实验、室内分析试验和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门性环境地质调查。
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环境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或用途,专门针对某一种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进行的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1.1地形及地貌保德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冲沟、宽谷等黄土地貌发育,有梁、峁、塔、小台坪等黄土沟间地貌,有陷穴、漏斗、黄土桥等黄土溶洞地貌,还有崩塌、滑坡、错落等黄土重力地貌。
地表千沟万壑,梁峁交错,支离破碎,属典型的黄土地貌景观。
4.1.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孔、探井揭露,堆场区地层从新到老依次为全新统卵砾石、新近堆积黄土、上更新统马兰黄土,中更新统砾石黄土,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岩、页岩。
考虑到地基土时代、堆积成因、类别、岩性及力学性质,将堆场场区出露地层从上至下划分为四层,现分述如下:第Ⅰ层根据岩性和力学性质分为两个亚层第Ⅰ1层卵砾石(Q42):灰、灰褐色,主要分布在大井沟沟谷底部,主要为冲洪积堆积物,散粒结构,分选较好,磨圆度较差,母岩以砂岩、泥质砂岩、灰岩等为主,卵石含量约30%,粒径一般5cm 左右,砾石含量约40%,粒径一般5mm左右,充填物主要为中粗砂。
从沟头至沟口厚度由薄逐渐变厚,在赤泥堆场坝址部位层厚1-2.5m。
第Ⅰ2层黄土状土(Q42):浅黄色,干,稍密,以粉土为主,砂粒含量较高,局部相变为粉砂,结构松散,具大孔隙,具湿陷,中压缩性,顶部含大量植物根系,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主要分布在沟谷坡顶处,厚度较小,一般0-3m。
第Ⅱ层马兰黄土(Q3):浅黄、土黄色,成分为粉土,堆积成因主要为风积,稍湿,稍密,具大孔隙,垂直节理较发育,砂粒含量稍高,局部相变为粉砂,具湿陷,中压缩性,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主要分布在沟谷坡顶处,多处直接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厚度不等,从坡顶到坡头厚度逐渐变薄。
第Ⅲ层砾石黄土(Q2):红黄、红褐色,成分为粉土,稍湿,中密,低压缩性,含大量钙质结核,无湿陷,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分布不均匀,只在局部出露,厚度不大,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1)HP2中间风井从上至下地层依次为:素填土、淤泥质砂、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
其中土方占62%,全风化花岗岩占3%,强风化花岗岩占4%,中风化花岗岩占16%,微风化花岗岩占15%。
1)人工填土层杂填土<1-1>呈杂色,主要成分为中粗砂及砖块、碎石、砼块等建筑垃圾,顶部0.10~0.30m多为砼,松散~欠压实,为近代人工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
层厚0.50~3.80m,平均厚度1.34m;耕植土<1-3>呈黄褐色,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为近代人工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
层厚0.30~4.00m,平均厚度1.16m。
2)淤泥<2-1A>深灰色,流塑,主要成分为黏粒、粉粒及有机质,土质黏滑,局部含砂粒,略有腥味,为高压缩性土,层厚0.80~6.60m,平均厚度2.2m。
3)淤泥质土<2-1B>深灰色,流塑~软塑,主要由黏粒、粉粒组成,土质均匀,黏滑,含有机质,局部含砂粒,为高压缩性土,层厚0.80~16.10m,平均厚度6.50m。
4)淤泥质粉细砂、粉细砂层<2-2>深灰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级配良好,成分为石英颗粒,含较多黏粒,局部夹薄层淤泥。
层厚0.6~10m,平均厚度5.31m。
5)可塑状粉质黏土<4N-2>黄褐色,可塑,黏性好,土质不均,含较多石英砂粒,韧性干强度高,压缩性中等。
该层在本场地局部分布,共12孔揭露,揭露到层厚0.80~10.90m,平均厚度3.62m。
6)残积土层(Qel/)残积土层由侵入花岗岩风化作用形成的砂质粘性土和粘性土,根据塑性状态,本层分为两个亚层:可塑状砂质黏性土层,硬塑状砂质黏性土层。
①可塑状砂质黏性土层<5H-1>红褐、棕褐、灰黄等色,可塑,土质较均匀,含较多石英,干强度韧性低,遇水易软化崩解,压缩性中等。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编录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心长度之和,单位m;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单位m;
注:小于10cm岩心为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则上、下对接,其长度大于10cm时应参与计算;当钻头内径小于54.1mm时,RQD值作适当降低,根据经验降20~50%。
工程地质应着重对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轻弱夹层、岩溶发育带、蚀变带的发育特征,矿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固性等进行描述。
岩石刀刻硬度的鉴定:
很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1mm至能用刀尖插入,用手指可弄碎,属软弱层。
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0.2-0.5mm。
用手指较费力才可弄碎,或仅能掰成小块;
硬级:用刀在岩石边缘可切成小片;
很硬级:刀可划出条痕,敲击时有清脆的声音。
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见下表:
含水岩组:是指含水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岩层,归为同一含水岩组,多属于含水岩层的集合体,反映了地下水赋存的空间条件。
富水性:是指含水层的出水能力,一般以规定统一口径井孔的最大涌水量表示,它是衡量地下水开采时,含水层出水量的标志。
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水文、工程地质编录一、地层岩性、节理裂隙的性质及发育程度情况,确定岩层的软硬及破碎程度,风化带及风化夹层的位置和深度。
进行RQD值的统计,按回次记录大于10厘米长的岩心长度,按地质分层计算RQD值(%)。
1、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厘米为长柱状;10—20厘米为短柱状;小于10厘米为扁柱状;大于5厘米为块状;2---5厘米为碎块状;小于2厘米为碎屑状、粉末状。
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楔块状、菱块状、团块状等。
2、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表1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成因,还应考虑岩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后的软化等情况。
在作定性划分时,应注意作综合评价,在相互检验中确定坚硬程并定名。
3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表24、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5、按节理裂隙间距发育程度分级表46、现场按以下顺序描述;1)、岩心形态,并说明主次,接回次统计大于10厘米总长,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
2)描述裂隙发育程度(表5)、充填胶结情况(结合程度表7)裂面有无风化氧化现象。
7、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表58、岩石硬度划分(表1)重点用击或吸水性区分硬质岩;浸水后用手捏、掰、刻细分软质岩。
9、当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的分类。
二、岩石的工程分类;地质名称+风化程度(表2)+岩块的坚硬程度(表1)+岩体的完整程度表(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表7)。
1、根据RQD值划分岩石质量表6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表7描述举例:234.45----236.72m灰色泥岩;岩芯主呈短柱状,次呈块状,少量碎块状;岩石易风化、破碎;岩块浸水后手可捏成团;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微具有膨胀性,为极软岩。
岩石质量优,岩体完整。
RQD(%)=1.01/1.1.=92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钻孔水文地质编录内容包括: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密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态、大小、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岩溶率。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一)工程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本车站范围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Ⅰ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3al)、第Ⅰ海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Q42m)、第Ⅱ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Q41h及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3al)、第Ⅲ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e al)、第Ⅱ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四组滨海~潮汐带相沉积Q3d mc)、第Ⅳ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三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c al)、第Ⅲ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二组浅海~滨海相沉积Q3b m)、第Ⅴ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一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a al)。
岩各层具体分布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地质柱状图,其岩性特征描述见表1。
表1 岩性特征表2、围岩分级、岩土施工分级及承载力基本值表2 岩性特征表3、场地类别、场地土类型及场地复杂程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类别为Ⅳ类;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土类型为软弱~中软土,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测规范》(GB50307-2012)3.0.8判定为复杂场地。
4、地震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1,本工程所在位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本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5、不良地质现象(1)地震液化本明挖区间范围内分布地震液化土层,主要为第Ⅰ海相层⑥3粉土,遍布于已勘探整个站区内,具体为线路右DK31+416~DK31+453范围埋深3.4~11.1m,具体分布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液化指数为0.32~0.98;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液化等级为轻微~中等,液化指数0.18~12.78。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属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世界上任何建(构)筑物,如房屋、厂房、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管道及水利水电工程,都是修建在地壳表层(地表或地表下定深度的地方) 的地质环境之中,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方面表现为地质环境以一定的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性和能否正常使用:另方面,建筑物的兴建又会以各种方式反馈作用于地质环境,使自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最终又影响到建筑物本身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研究的目的是促使两者之间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的。
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阑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评价存在的问题,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二是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三是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就是分析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过程、影响因素、边界条件,作出定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明确作用的强度或工程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预测出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这种作用会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和结论,提供设计和施工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便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工程地质的内涵。
首先从字面拆分,为工程和地质。
工程就是工程建设,土木工程诸如此类的人类行为,地质就是地球的性质特征等一系列的属性。
工程地质就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
水文地质的内涵。
水文地质的重点在于水文,它是研究地下水的。
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对本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这部分中,我们将对该实验的目的、作用以及研究对象进行说明,以使读者对本实验的重要性有所了解。
首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工程地质领域以及水文地质领域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工程地质实验主要涉及到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通过实验手段,分析、测试地层的力学、物理性质,探究地下潜藏的地质构造,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而水文地质实验则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和质量特征,为水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本次实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土体性质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为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而且,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因此,本次实验对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本文将分别对工程地质实验和水文地质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在工程地质实验部分,我们将介绍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呈现实验结果的数据和图表。
同样,在水文地质实验部分,我们也将详细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从而管窥地下水运动和水文地质特征。
通过本次实验的开展,我们将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综上所述,本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的概述部分主要对实验的背景、目的和作用进行了介绍。
通过本次实验的开展,我们旨在深入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为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工程地质实验和水文地质实验的方法和结果,以期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如何选择岩石力学样试验项目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的试验项目 露天边坡工程地质评价:除砂性土外,重点试验
项目是抗剪强度、真(相对)密度(真比重)、视(相 对)密度(视比重)、含水率。必要时粘性土应增测 塑性、膨胀性、湿化性等;砂性土应作粒度分析、 安息角、持水性等;坚硬和半坚硬岩石增测抗压 强度、软化系数。对边坡岩层中的软弱夹层,应 增作粘土矿物成分、塑性和膨胀性等。
岩芯采样
工程地质钻孔岩、土样采取技术要求
一、露天勘查强度探孔采样要求: 1、采样范围:
由第四系底板至最底部可采煤层底板之间的地层。 2、岩芯直径:
ø为大于70mm,样长一般为大于100mm,高径 比为1:1。 砂样每个样采3kg以上。
工程地质钻孔岩、土样采取技术要求
3、采样方法: 根据岩芯观察,刀刻试验,物性特征综合分层,
4m的采样要求一般按每层采取1个样,层厚大于 4m,每4m取1个样。
工程地质钻孔岩、土样采取技术要求
4、水理性质试验: 在泥岩和粘土层的弱层采取,做液限、塑限、
塑性指数、膨胀和崩解五个项目。
5、砂及砂砾石层:(胶结松散的砂岩、砂砾岩) 做粒度分析,安息角及物理性质试验。
6、凡软弱层均应取样做粘土矿物分析。
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评价:坚硬岩类以真(相 对)密度(真比重)、视(相对)密度(视比重)、抗压 强度为主,必要时配合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 性模量、泊松比。半坚硬岩类以抗压强度、塑性、 膨胀性为主。对于松散砂土(岩)类应分析颗粒成 分、透水性,必要时作持水性。粘土(岩)类应作 膨胀性、塑性、抗剪强度等。高温区的主要煤层 顶底板必要时应作密度、比热、热导率等。
力才可弄碎,或仅能掰成小块; 硬 级:用刀在岩石边缘可以切下小片; 很硬级:刀可划出条痕,敲击时有清脆的声响。
灌区可研报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灌区可研报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一、灌区工程地质勘察可研阶段勘察要求的工作内容1.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做出评价。
2.初步查明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做出评价。
3.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
二、灌区工程(一)勘察内容1、初步查明渠道沿线地形、地貌和岩溶塌陷区,古河道移动沙丘,地下采空区的分布与规模。
2、初步查明渠道沿线地层岩性,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和分布,重点是粉细砂湿陷黄土状土、膨胀土等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对渠道的影响。
3、初步查明渠道沿线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地下水补排条件、水位、水质、岩土的渗透性,土壤盐质化现状、类别、程度及分布特征,特别是透水层对渠道渗漏涌水、渗透稳定影响及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进行初步预测。
当采用地下水灌溉水源初步查明主要含水层水质、补给量,可开采量,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价。
4、初步查明渠道沿线崩坍体、滑坡体、洪积扇、残坡积的分布规模覆盖层厚度;基岩风化带、卸荷带深度,地质构造和主要结构面的组合,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
5、初步查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初选定物理力学参数。
6、进行渠道工程地质分段,对可能发生严重渗漏渠道冲刷浸没、地震液化、岩土膨胀、黄土湿陷、滑坍、冻胀与融沉等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提出开挖坡坡比建议值,对各类特殊土进行判定。
7、初步查明建筑物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对地基渗漏、渗透稳定及基坑开挖涌水、涌砂的可能性作出初步评价。
8、结合建筑物基础型式,初步查明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建筑物地基进行工程地质初步评价。
(二)勘察方法1、勘探布置1)沿渠道中心线布置坑孔,勘探点间距500~1000米,横剖间距1000~2000米,横剖面坑孔数不应少于3个。
(探坑是否需要取样试验)2)渠系建筑物沿建筑物轴线布置,剖面钻孔数不应少于3个,孔间距据建筑物规模以控制建筑物范围为宜。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自然环境地质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滑坡、坍塌、泥石流、风化、侵蚀、岩溶、地震等)和天然建筑材料。
2、工程地质问题:一是自然环境地质因素对工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而产生的问题。
二是由工程活动而引起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
从而形成的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新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作用)。
3、地球构造:固体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
4、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5、地质作用的类型:⑴内力地质作用。
①构造运动②岩浆作用③变质作用④地震;⑵外力地质作用。
①风化作用②剥蚀作用③搬运作用④沉积作用⑤固结成岩作用;⑶工程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
6、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天然单质元素或化合物。
7、造岩矿物: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但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仅30余种,这些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如石英、方解石及正长石等。
8、岩石: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9、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10、岩浆:位于地壳深部和地幔中,以硅酸盐为主和一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水蒸气及其他挥发性物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等)组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
11、侵入岩:岩浆通过地壳运动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冷凝,侵入到上部岩层中形成的岩浆岩称为侵入岩。
12、喷出岩:岩浆沿着一定通道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13、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接触关系及距地表的深度等。
14、岩浆岩依SiO2含量可划分为:⑴超基性岩(SiO2 <45%)⑵基性岩(SiO2 =45%~52%)⑶中性岩(SiO2 53 ~ 65%)⑷酸性岩(SiO2 > 65%)。
15、岩浆岩构造类型:⑴块状构造;⑵气孔构造;⑶杏仁构造;⑷流纹构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报告
一、引言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是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的学科。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一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评估,为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对其进行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水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实验方法
1. 实地调查:对待研究的地点进行实地勘察,记录地质地貌特征、岩石构造、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信息。
2. 取样分析:采集地质和水文地质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包括岩土力学性质测试、土壤颗粒分析、水质分析等。
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和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工程地质条件评估:根据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包括岩石稳定性、地层连通性、土壤承载力等。
2. 水文地质条件评估:根据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文
地质特征等。
3. 结论与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水资源利用的建议,包括地基处理、抗渗措施、水资源保护等。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这为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本实验还加深了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科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六、参考文献
[1] XXX. XXXX.
[2] XXX. XXXX.
注:本文仅为示例,实际内容需根据具体实验情况进行创作。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对于各种工程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相关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地质和水文信息,以及评估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各种自然地质和水文风险。
下面本文将介绍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一、工程地质资料1.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工程地质调查报告是工程地质资料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文件,它是从事土木工程建设所必要的、基础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编制和完善,通常包含区域国土情况、区域构造及其变形,区域岩性、岩层结构、地质构造类型、区域地质特征、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同时还包含针对特定工程项目所需的地质信息。
2. 地质工程报告地质工程报告指的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所编制的报告文件,通常包含工程规划、设计及各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识别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3. 工程地质调查图工程地质调查图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地质地形地貌图、地球物理探测图、核磁共振图、遥感图像等、进行综合分析,详细描述某个固定范围的地质条件,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识别各种工程地质风险。
4. 地质结构图地质结构图则是通过对各种区域构造、岩性、岩层结构等进行的大规模地质调查、采集、制图,详细描述某个固定范围内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变化情况,以便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更好的了解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地质信息和风险。
二、水文地质资料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水文地质问题所制定的报告文件,通常包含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文地质地层分布及其特征,以及水文地质预警等内容。
2. 湿陷土地调查报告湿陷土地调查报告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软土区的调查报告,包括湿陷土地、软土工程地质、地勘与建筑物安全、工程勘探、观测与测试等内容。
这样的报告对于软土区的工程建设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软土区工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3.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水文地质环境、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等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某一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调查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调查规范要求在地质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水文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规范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调查内容、方法、技术要求等方面,系统地探讨地质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
一、调查内容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基本资料、水文地质地层记录以及水文地质特征等。
其中,水文地质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地层分布、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地下水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资料;水文地质地层记录则是对于地层的详细描述,包括地层的厚度、性质以及相对顺序等;水文地质特征则包括水文地质现象、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全面收集、记录和总结这些内容,以便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的野外调查是保证调查准确性的基础。
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该根据调查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浅层试验井、地下水位观测井、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等。
同时,在野外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对调查数据的准确记录,确保后续分析和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室内分析室内分析是水文地质调查的补充,通过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补充野外调查的结果。
主要包括岩石与土壤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下水化学成分测试等。
在进行室内分析时,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三、技术要求1.仪器设备要求水文地质调查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如水位计、温度计、水质采样器等。
这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并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2.数据处理要求对于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获得的数据,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主要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归档、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绘图等步骤。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报告编写要求水文地质调查结束后,需要编写相关的报告。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资料简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资料简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
它们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岩土结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可以为各种建设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而在考试和复习过程中,了解一些经典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比较经典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针对工程地质学科的一本经典教材。
该书以地质科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阅读该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岩土结构及其变形、岩土介质的性质和特性、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内容。
2.《地质调查规范》《地质调查规范》是中国地质学会编制的一本规范,它是指导工程地质调查和研究的重要文件。
该规范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调查方法、工程地质资料的采集和处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该规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工程地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3.《岩土工程中的地质基础》《岩土工程中的地质基础》是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一本重要资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岩土结构、地质构造和岩土工程中的地质问题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阅读该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岩土工程中的地质基础,掌握岩土工程调查方法,了解地质因素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二、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学导论》《水文地质学导论》是水文地质领域中的一本重要资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水文地质学基本原理、地下水复杂性及其变化、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和掌握该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了解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水文地质勘查方法》《水文地质勘查方法》是水文地质勘查领域中的一本重要资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水文地质勘查过程、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水文地质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的技术与方法,熟悉水文地质数据的处理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
GC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科。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孔隙中的水。
基础是指底部与基础接触的承重构件,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地基是指建筑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能承受由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荷载的能力。
直接与基础接触的土层叫持力层,持力层下部的土层叫下卧层。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自然界的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物理特征:比重,重度,孔隙性,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特征,岩石的强度特征。
确定地质年代方法: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率,切割率,岩性对比法;相对年代: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绝对年代:地质事件发生至今的年龄(同位素年龄)。
相对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 2、生物层序律;3、切割律:岩层(岩石)被侵入岩侵入穿插,则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旧。
绝对年代的确定: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冰期:第四纪气候冷暖变化频繁,气候寒冷时期冰雪覆盖面积扩大,冰川作用强烈发生。
间冰期:气候温暖时期,冰川面积缩小。
第四纪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沉积物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的核部是岩层强烈变形的部位,岩石破裂.裂隙发育.直接影响到岩石强度和岩体的完整性。
2.褶皱的翼部不同于核部,以倾斜岩为主。
岩石破裂后,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者称为节理。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剪节理是剪应力作用而形成的。
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1.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影响。
2.裂隙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加速岩体的风化速度,增强岩体的透水性、软化性,因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设设计部分
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
1.1.1工程地质
南京地铁珠江路综合楼工程位于中山路吉兆营路路口东南角,占地面积南北长约70m,东西宽约50m。
综合楼主楼26层,高约100m,采用钢结构体系;裙楼高6层,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综合楼设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分为17.86m。
本工程地质条件与珠江路车站北段基本类似,地面实测标高在10.46m左右。
建址范围内自上向下土层构成分别为:
(1)①杂填土:褐黄色,松散~稍密,由碎砖、碎石及粉质粘土混填;
(2)①-2b2-3素填土:褐黄~褐灰色,软~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填积,夹少量碎砖;
(3)②-1b3粉质粘土:灰黄~褐灰色,软塑,局部夹粉土;
(4)②-2b3-4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淤泥质粘土;
(5)③-1-1b1-2粉质粘土:灰黄~绿灰色,可~硬塑;
(6)③-1-1b2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
(7)③-1-2b3-4粉质粘土:褐黄~褐灰,软~流塑;
(8)③-2-1b2-3粉质粘土:褐黄~褐灰,可~软塑;
(9)③-2-2b3-4粉质粘土:褐灰~灰色,软~流塑,夹薄层粉砂;
(10) ③-3-1b2粉质粘土:褐灰~灰色,可塑;
(11) ③-3-2b2粉质粘土:灰黄~绿灰色,可塑,夹少量粉细砂及卵砾石;
(12)③-3-3d2中粗砂:灰~灰黄色,中密,局部分布;
(13)③-4e粉质粘土混粗砂卵砾石:灰黄色~紫红色,可塑,卵砾石含量一般为5~30%,粒径1~8cm,局部含量达60%,粒径大于10cm。
1.1.2水文地质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浅层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
浅层孔隙潜水直接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位埋深约1.0~1.4米。
我们取地下水位为1米,高程为9.46米。
深层微承压水主要分布在第③-3-3d2层2.0m厚的粗砂混砾石土层中,地下水位埋深约32m左右。
该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条件较复杂。
场地内水的渗透性较差,在4.5m 厚的第 ③-1-2b3-4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状粉砂)中,水平渗透系数为12.1×10-7cm/s,垂直渗透系数为59×10-7c m/s,此层降水后可较大幅度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基坑位移。
1.2工程周围环境
根据《基坑工程手册》,在大中城市建筑物稠密地区进行基坑工程施工,宜对下述内容进行调查:
(1)周围建(构)筑物的分布,及其与基坑边线的距离,
(2)周围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型式、基础结构及埋深、有无桩基和对沉降差异的敏感程度,需要时要收集和参阅有关的设计图纸,
(3)周围建筑物是否属于历史文物或近代优秀建筑,或对使用有待殊严格的要求;
(4)如周围建(构)筑物在基坑开挖之前已经存在倾斜、裂缝、使用不正常等情况通过拍片、绘图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
必要时要请有资质的单位事先进行分析鉴定。
本工程建址为一块已拆迁的空地,南侧为同仁大厦的附属建筑,该建筑结构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地下室边墙距离车站东边墙约8m ,基础为30m 深的450×450静压预制桩。
东侧为同仁宾馆,该建筑为7层框架结构,片筏基础,柱下450×450静压预制桩,深度24m 。
在吉兆营路的北侧,有二幢省电力建设公司的砖混结构多层房屋,其中一幢为7层,1幢为4层,均为条形基础,结构较差。
两幢建筑距基坑北边线12.5m 。
中山路下有若干地下市政管线,与本工程关系密切的是下水1050、电力380V和电信排管,这些管线由于地铁施工的需要目前正在搬迁中。
吉兆营路目前正在拓宽,拟作为中山路翻交后的非机动车绕行道路。
因此,地面超载取为202/KN m 。
2 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2.1基坑工程设计依据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 J120-99)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202-83)
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