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bedc6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5.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是学生接触到的一本重要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故事和童话,寓教于乐。
例如《白蛇传》、《孙权与周瑜》等经典故事,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学生可以增加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还有许多篇章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写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教材特点分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教材中既有一些具有知识性的文章,如科普知识文章,又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童话,如《大猩猩母子》、《草地上的小女孩》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扩展与应用相结合。
教材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加入了一些拓展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同时,在文章的习题中,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五年级是小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材中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针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
2. 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材中的知识点。
3. 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阅读、课外阅读、朗读比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朗读或分享,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XXX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解读
![XXX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d2d62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6.png)
XXX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解读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研究、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结构特点(一)教材结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必,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
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220个,以供复、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动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研究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研究的联系。
三、教材的重点方面本册是在新人教版部编本前八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动多样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体式格局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动多样。
有的专题是从头脑内容的角度提出的,重视引导学生对故国大天然的关爱,如,激发对花鸟的热爱,热爱故国,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有的专题是从态度的角度提出的,如,我爱阅读,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热忱;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研究申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相识文章内容的同时,研究一些基本的申明的方法。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a7b7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9.png)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重要学习资源,它遵循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课文篇目与特点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篇目广泛,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文章。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体裁各异,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这些课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生字新词学习生字新词的学习是五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册教材在生字新词的选择上,既注重常用字词的掌握,也适当引入一些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新词汇。
通过系统的生字新词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知识要点梳理本册教材在知识要点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包括语法知识、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阅读理解与写作阅读理解和写作是五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本册教材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写作指导,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和思维逻辑。
教材还设置了相应的读写结合任务,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写中促读。
六、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本册教材设计了多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语文实践活动、主题探究等。
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拓展与延伸内容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了拓展与延伸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思考空间。
这些拓展内容既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是相关文学作品的推荐阅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八、教材结构与特色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结构上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彩。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be3ae6f12d2af90342e62c.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完整版)一、教学理念: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2、注重过程,终结评价与组成评价相联合,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扶植终身学习的愿景和科学探求的精神。
3、重视阅读指导,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进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2篇。
精读课文后安排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2篇。
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三、教材特点本册教材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了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全面分析: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点
![全面分析: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868a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d.png)
全面分析: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
点
本文将对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是学生研究语文的重要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课文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了多种文学体裁和文化知识。
通过研究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词语解析
在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中,有许多词语的解析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这些词语的理解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整个文章的意思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词语解析的研究。
三、古诗文鉴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古诗文的鉴赏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古诗文,提高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
四、写作技巧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还涉及到一些写作技巧的研究。
学生需要通过研究这些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五、阅读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课文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阅读理解。
通过研究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综上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分析、词语解析、古诗文鉴赏、写作技巧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学生应
该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研究,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定稿)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a06513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4.png)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定稿)一、引言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二、教材内容设计1. 教材结构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阅读、写作等模块。
课文部分主要包括课文内容、词语注释和语文知识点。
阅读部分包括生字表、课外阅读材料等,帮助学生扩展阅读广度和深度。
写作部分则通过写作指导、写作范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2. 课文内容课文内容涵盖了不同主题和文体,涉及到生活、自然、人物等多个领域,旨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3. 教材特色教材设计突出了“情感教育”和“思维拓展”两大特色,通过情感共鸣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词语、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
2. 能力目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教材配套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灵活运用,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五、评价体系教材设置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评价等,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辅导。
六、总结综合以上分析,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在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bc088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1.png)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亲情浓浓一、教材和丛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着“亲情浓浓”的人文主题进行编排。
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围绕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模块。
《慈母情深》通过“我”向在艰苦环境中忙碌工作的母亲要钱买书的场景,对母亲神态、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表达了母亲对孩子平凡而伟大的爱以及“我”的自责和愧疚;《父爱之舟》通过半夜喂蚕、卖茧子、住客栈、逛庙会、背“我”上学、筹集学费、摇船送“我”上学等生活中的多个平凡场景,对父亲的心理、外貌、动作等进行描写,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体谅和关心。
这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要求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慈母情深”;有“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
这些问题都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父亲和母亲对同一首诗发表不同评价的两个场景,以及对在场景中不同动作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父亲、母亲对孩子不同形式的爱和长大后“我”对父母的理解。
“交流平台”中“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总结。
本单元习作要求: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慈母情深》中对于“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的理解,《父爱之舟》中“心酸的哭”和其他情形下的哭的对比都是作者运用恰当语言表达感受的体现;“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习作”中“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都是对习作要求的落实。
与这一单元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五上5《亲情浓浓》。
本册丛书在文本的选择上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很好地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550f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1.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教材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展开,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单元内的课文和语文园地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进行,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单元主题的内容。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栏目,这些栏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文选编特点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多样性。
选文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
课文类型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科普文章等,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三、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本册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在课文中穿插了生字、词语、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同时,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语文能力培养目标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德育和人文教育本册教材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
通过课文的选取和单元主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注重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
通过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材重难点与解决办法本册教材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c63e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d.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单元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通常按照主题或知识点来编排各个单元。
教材整体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注重从基础知识到阅读能力的递进,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学、历史、文化等内容。
每个单元内部一般包括几篇课文、词语盘点、资料袋、综合性学习等模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二、课文数量与类型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数量通常适中,既有精读课文,也有略读课文,以及选读课文。
精读课文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略读课文则更加注重快速浏览和信息获取能力,而选读课文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三、课文内容与特点课文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历史文化故事、自然科学知识等,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文化素养。
课文特点鲜明,既有优美的散文、诗歌,也有生动的记叙文、说明文,还有富有哲理的寓言、童话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词语盘点与要求每个单元后通常会有词语盘点部分,列出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词语,要求学生掌握其读音、词义和用法。
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掌握的词汇量逐渐增加,难度也相应提升。
五、资料袋与阅读链接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是教材中非常实用的辅助栏目。
资料袋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拓展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阅读链接则推荐了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丰富其阅读体验。
六、选读课文与生字表选读课文是教材中可选读的篇目,这些课文往往与单元主题相关,但难度或风格上略有差异,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
生字表则列出了本册教材中的所有生字新词,要求学生掌握其读音、字形和基本用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独立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七、综合性学习内容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通常包含一些综合性学习内容,如口语交际、写作训练、语文实践活动等。
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5a96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0.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结构上采用单元主题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板块。
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同时,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巩固,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识字与写字:学生能够掌握250个左右的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其中200个左右的汉字。
同时,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2.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学生应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并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同时,学生应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4.口语交际:学生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同时,学生应学会倾听他人说话,尊重他人的观点。
5.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应积极参与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问题。
三、课文选取与编排本册教材的课文选取注重文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课文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选取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文章,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后练习与巩固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练习内容包括生字抄写、词语搭配、句子仿写、阅读理解、作文练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可以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语文知识与实践本册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语文知识练习和实践活动,如“日积月累”、“成语接龙”等。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03c2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d.png)
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渐进提升,涵盖了多个文学体裁的课文,如散文、诗歌、童话等。
全书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整合了阅读理解、语言积累、文学鉴赏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此外,还包括古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篇目,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二、课文主题分析本册教材中的课文主题丰富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生活场景的篇章,也有反映人性光辉、社会风貌的作品。
这些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等多个层面,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同时,通过不同主题的课文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文学风格探究本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既有优美细腻的描写,也有简洁明快的叙述。
在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文字风格,学会欣赏并模仿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
通过探究文学风格,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四、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本册教材在知识点的呈现上,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如生字新词的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
通过系统的知识点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五、练习与活动解析教材中的练习和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练习部分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训练、语言积累等多个方面,旨在巩固所学知识点并提高应用能力。
活动部分则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文学创作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建议与方法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议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8a8d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f.png)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教材,主要面向五年级学生。
下面是对该教材的分析与解读:一、教材内容《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包括了语文课本、阅读课本、练习册和作业本四个部分。
语文课本主要包括了一年共20个册子的内容,以诗词、古文、现代文等形式讲授语文知识。
阅读课本则是以各种题材的文章为主,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练习册和作业本则是用来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教材特点1. 知识结构合理:教材的内容按照诗词、古文、现代文等不同形式进行编排,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综合性强: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多个层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 注重趣味性:教材中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文学作品和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内外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不仅来自课本,还包括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材目标《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课内外活动以及练习册和作业本的辅助,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水平。
四、教学方法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师生互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形式。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易于理解,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以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读者和表达者。
五年级下册语文1—5单元教材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1—5单元教材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7d26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9.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1—5单元教材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语文1—5单元教材分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1—5单元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指导。
1.教材内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1—5单元包括《大自然的声音》、《书信》、《いくつ》、《石榴》和《雨巷》五个单元。
其中,每个单元均包括若干篇课文和配套的语文知识点。
2.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书信、数字词语、植物石榴和雨巷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识字和书写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流利朗读。
(2)掌握课文中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
(3)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语言表达和书写。
(4)能主动思考、对比和总结,提高学习和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识字和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声音》1)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并运用感官表达感受。
2)学习课文《嗒、嗒、嗒》和《飞机的声音》。
3)讨论不同声音的特点和来源。
4)学习词语:声音、大自然、声波等。
(2)第二单元《书信》1)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作要点。
2)学习课文《信》和《回信》。
3)了解书信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4)讨论书信与其他文字形式的区别。
(3)第三单元《いくつ》1)学习课文《说数字》和《数一数》。
2)学习数字词语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3)通过游戏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字识别和数数能力。
部编语文五年级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语文五年级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9d250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4c.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五年级教材为新的部编版教材,共有八个单元。
主要有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大部分组成。
各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时,要注重传授给学生多样的阅读方法,让课文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把握正确的读写姿态,养成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2〕继续培育主动发言,用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育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4〕培育仔细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育勤,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育自主预习复习,仔细完成作业的习惯。
2.识字写字〔1〕精确认读200个生字及词语〔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均匀。
3.汉语拼音〔1〕继续稳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关怀识字,学习一般话〔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4.口语交际〔1〕能仔细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洁的事,能转述基本的内容,能讲解并描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发言时要操纵时间,商量小姐要总结异同之处。
〔3〕讲清楚故事详情,讲故事时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4〕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敬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主动回应。
〔5〕分条讲解并描述,把推举一本书的理由讲清楚,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5.阅读〔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制造性地复述故事,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有肯定的速度,阅读时留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了解课文,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5〕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6〕留意体会描写的场景、详情中蕴含的感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e8b2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f.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该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代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正确书写汉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能够流畅地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情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写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的短文。
4.口语交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流畅的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内容结构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以及语文天地中的相关练习。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自然、历史、人物、科普等多个领域。
四、知识点分析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的结构与变换,修辞手法的运用,段落的组织与谋篇布局等。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
五、课文解析本册教材的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经典名篇,如《落花生》、《桂花雨》等,也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代文,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等。
这些课文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六、习题解析本册教材的练习题设计科学合理,旨在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其语文能力。
练习题包括字词句的练习、阅读理解的练习、写作能力的练习等多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七、教学建议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8b95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3.png)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科之一。
作为学生在五年级的语文学习阶段,本文将对五年级语文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包括了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着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发现,五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较高,喜欢进行课外阅读,对文学作品有较强的欣赏能力。
2. 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测试和考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掌握较好,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语解释和造句等。
但在一些语法知识和修辞手法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方式分析五年级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讨论、阅读和写作等,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五、教学资源分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使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教辅材料、互联网资源等。
这些资源丰富了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如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这些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问题与建议通过对五年级语文质量的分析, 发现以下问题: 1. 学生在语法知识和修辞手法掌握上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2. 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增加写作训练的机会。
3. 学生对阅读理解的能力有较好的掌握,但在文学欣赏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要加强相关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讲解,提供更多的练习题目和例文,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2. 增加写作训练的机会,组织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3. 增加文学作品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和文学欣赏活动。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2cef310740be1e650e9a64.png)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一、总体介绍第九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第九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二、总体把握教材学生是发展着的学生,五年级发展的基础是三四年级,又为六年级的学习打基础。
所以教师应当承前启后,前四年所有的学习要点应当继续滚动前进、螺旋上升,在五年级得到提高,获得新的发展。
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摘录,如何背诵(见四年级教材)。
升入五年级后,要继续练习运用这些方法独立、主动地做语言材料的积累。
教师要把积累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督促、检查、辅导学生,并做出评价。
凡是学过的字、词(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句(包括名言警句和古诗名句)、文(包括诗歌),都不等于学“会”了,更不等于完全可以当工具“用”了。
这种练习巩固,不应当脱离语文实践单独训练,而应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老师要把教学的重头转移到引发学习的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法、培养学习的好习惯等方面来,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
学法应当纳入评价的范围。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其次,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c20ee0700abb68a982fbd8.png)
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编排及内容(一)教材全貌本册教科书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单元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识字写字教材,包括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和“阅读链接”和“指南针”。
从本册教科书开始,以后各册只设置6个单元,为师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教与学,更好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尽可能留下弹性的时间和空间。
本册所设专题依次是:童话世界、神奇的大自然、难忘的岁月、真诚的心、中华文化、名著之旅。
这些专题有机地体现了语文教育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母语文化的主题,以及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要求。
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教科书要求认识167个字,会写201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后面的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精读课文后面的方格里。
每个“语文百花园”由三、四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三是个固定的栏目:“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大课堂”分别安排在第二、五两个单元。
1.本册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均采用难字注音,以利于学生阅读。
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2.词语中的字都需要注音的,采用词连写的形式标注在词语的后面,如,褴褛(lánlǚ)、磅礴(pángbó)等。
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课文中标注的是轻声,如“笸箩”的箩(本音是luó),“吆喝”的喝(本音是h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2778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f.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共设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此外,教材还配有八个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识字加油站”“趣味语文”等栏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课文选编与特点本册教材的课文选编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选文既注重经典性,又注重与时俱进,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选文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本册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在字词方面,要求学生掌握500个生字和200个词语,包括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
在语法方面,初步涉及了一些常见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则。
此外,教材还通过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巩固练习。
四、语文能力培养与提升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如阅读理解题、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场景模拟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承本册教材注重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承。
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通过学习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学习寓言、童话等作品,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
此外,教材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古诗词、传统节日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方法与建议本册教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建议。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总体概况: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单元。
依次是:我爱阅读,思念家乡,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单元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讲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文章共28篇,其中讲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还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一、识字、写字、句子部分《课标》对高年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我们再来看本册教材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读完以上两段话之后,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字词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具体目标如下:1、识字重在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基本字义、词义。
2、培养运用汉字、自主识字的能力,积累词语。
3、基本句式的教学也不能忽视。
从课后练习和拓展训练中,我们很少看到关于句子训练的要求,但作为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句子训练与字词训练一样,不能偏废,包括:缩句扩句根据要求改写句子(陈述————————反问)关联词语填空(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修改病句、段判断选择句子的正误,恰当使用标点符号。
认识常用的修辞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与阅读教学结合随堂进行训练,也可以进行专项训练。
二、阅读部分《课标》对本年段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共有11条,具体到本册教材,这11条均有涉及,重点来说有以下几点:要在两年内实现,本学期要达到:1、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大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2、对重点句子,运用多种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修辞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等)进行深入的理解。
3、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4、体会文章主旨,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特点)。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提取信息。
6、抄写、背诵,进行有效积累。
这些既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再次精炼,就是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鉴赏能力和自学能力。
中高年级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每一个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这一点在我们的教材中体现的非常清楚。
我们逐条来说:(一)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大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在中年级时,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进入到高年级之后,学生就要能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揣摩叙述的顺序。
但这中间一定要有过渡,要层层深入地进行训练,决不是一下子就到终点。
第一步:辅助总结辅助总结辅助总结辅助总结段意式段意式段意式段意式第六课第一题: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五件小事)第九课第一题: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看似是几个要点的回答问题,但实际将几个要点串联在一起,组织好语言,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实质上训练的就是段意串联法的第一步:分好大段,写好段意。
这就是在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提示,为归纳主要内容做着准备。
表格式表格式表格式表格式第十一课第一题: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小组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
表格的形式也是在辅助学生梳理、总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前面的段意式类似,在给学生一定的抓手,然后学生形成了这种思维的方式之后,这些辅助的东西全部就撤掉了。
第二步:辅助减少,是从文章内容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由扶到放的过渡阶段第十五课第一题: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这与前面相比,抓手明显减少了,只提式学生“落花生”三个字,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
再加上“内容”两个字,指向性也没有原来强,但有了前面的训练,这里不应该是问题,只是一个顺着扶手,拾级而上的过程。
第三步:标题式,它是由题目入手。
二十二课第二题: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这里的难度又加深了,体现在要求学生的概括能力更高,小标题的字数需要相等,并且要清楚叙述的顺序。
之前,教材都没有明确提“叙述顺序”,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前面归纳概括都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来的,这里就要告诉学生“叙述顺序”就是文章的“表达顺序”。
第四步第四步第四步第四步::::完全放手完全放手完全放手完全放手,,,,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第二十六课第一题: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已经是教材最后一篇讲读课了,一切支架、辅助手段到这里全部撤掉,由繁至简,开始训练学生独立完成,自己去找抓手了,自己找要点。
((((二二二二))))理解重点的段落理解重点的段落理解重点的段落理解重点的段落、、、、句子句子句子句子这个训练点可以依据方法分为三个部分:1、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第一课(2、4)、第十三课(3)、第十九课(4)如:第十三课第三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我们在中年级时的教学重点,这里要将方法迁移到句子上。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第五课(2)、第九课(3)、第二十一课(2)、第二十二课(3)、第二十五课(2)、第二十六课(3)例如:第二十六课第三题:读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就是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3、综合运用、自主选择方法:第十五课(3)、第二十六课(2)第十五课第三题: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没有限制学生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综合、灵活运用,考察一下是否掌握了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
(三)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够揣摩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我们就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第三题第一课第三题第一课第三题第一课第三题————————初步认识心理活动初步认识心理活动初步认识心理活动初步认识心理活动“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中年级时,即使接触到心理活动,我们也不提“心理活动”这四个字,进入到高年级这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心理活动,然后去找,体会作用。
第十三课第二题第十三课第二题第十三课第二题第十三课第二题————————给提示,提炼情感变化线索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是《钓鱼的启示》一文的特点,只有抓住这一特点,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才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题目要求给了一定的提示,难度下降很多,但这篇课文对心理活动的部分描写是隐形的,要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入境的体会才能够把握。
第十七课第一题————————无提示,感悟心理变化过程感悟心理变化过程感悟心理变化过程感悟心理变化过程在十三课给提示提炼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十七课去掉了提示,难度加大: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鉴十三课的学习经验,进行实践,提高把握人物心理的准确度。
第十九课第二题——————换位体会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前一问涉及到文中人物的心理,学生要换位把自己换到文中去体会,后一问则是学生自己的心理活动,学生还要把自己再换出来。
一进一出,一个当事人、一个旁观者,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解读了心理活动的意义,使学生对心理活动的认识有进一步。
这道题,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把这四篇课文关于心理活动的问题联系起来看,就是写心理活动的方法:第一,要写心里想的话;第二,心理活动是一个过程;第三,确定情感词语从而展开心理活动;第四,换位思考、组织语言。
学期结束时,我们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小结,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我们可以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四)体会文章主旨,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式,讲是要强调:既要重视,要求又不能高。
教材在这部分的编排上是侧重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希望学生能够关注这方面内容,能够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去体会文章的主旨。
体会文章主旨:解题法第六课“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这一个字中传出来的丰富情感是要顺着对课文的理解去品味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情和意的。
表达方法表达方法表达方法表达方法::::人物刻画人物刻画人物刻画人物刻画::::第六课(3)、第十七课(3)如: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