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食物》教案

合集下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认识到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3. 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4.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自我防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加工的概念与分类2. 食品加工的危害:食品污染、添加剂滥用、营养成分流失等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卫生管理、添加剂合理使用、工艺改进等4. 食品安全与健康: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储存与烹饪、营养均衡等5. 学生实践活动: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品加工的概念、危害及安全措施;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

难点:食品加工危害的识别与防范,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加工的概念、危害和安全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食品安全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食品加工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参与食品安全调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食品加工危害与安全措施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食品安全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典型的食品安全案例。

3. 调查问卷:用于学生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

4. 笔记本、笔:学生记录学习内容与实践体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食品加工的概念与分类,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情况。

3. 分析食品加工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 讲解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避免食品加工带来的危害。

5. 讲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 布置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生:佝偻病。
师:如果是成年人呢?
生:骨软化症。
师:如果缺钙,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充钙呢?
生: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和豆类等。
师:除了钙,铁、磷、碘等也是无机盐,如果缺铁会患什么病呢?
生:缺铁性贫血。
师:对,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血红蛋白如果合成受到阻碍,就会导致贫血。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铁呢?
生:无机物。
师: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呢?
生:有机物。
师:回答得很好,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但是,大家想一下,不同的食物里营养成分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
师:是的,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大家要知道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师: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查看食品标签获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获知。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实验中,我们应用哪些方法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其他成分呢?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师:(展示图片)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人类的食物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地区差异的一种体现,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独特的口味,本文将从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两个方面,探究人们对于食物的偏好和文化习惯,以及这种偏好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一、人类的口味偏好人类的口味偏好是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从遗传角度来看,每个地区的人口的基因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于食物的口味偏好存在差异。

例如,南欧人和北欧人的基因具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和地区对于口味的养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中西方人口的差异就很大。

中西方人的区别在于,中西方人口味的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而在年轻人时期就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人的环境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食物的选择上,中西方人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式饭菜以清淡、咸淡相宜为主要特色,西方饭菜以浓重的调味料和多样化饭菜为主要特色。

二、文化习惯对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文化习惯对于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文化习惯不仅仅决定了人们口味的转变,而且还是食物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饮食在文化传承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中式文化的饮食传承就成为了历史传承的一种方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食物文化和口味偏好也明显不同,例如日本的寿司、意大利的披萨就是他们特色的食物文化的体现。

除此之外,文化习惯中还包含着一些食物的标示,例如,中国的年夜饭、意大利的比萨餐,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理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习惯还会影响人们的口味偏好。

例如,中国习惯以米饭为主,意大利人习惯以面食为主,这一差异从口味的偏好上就可以看出来。

三、口味偏好的影响人类的口味偏好并不仅仅是对于食物口感的兴趣和爱好,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2. 掌握一些主要的食物分类及其营养价值;3. 培养学生对均衡饮食的重视和辨别食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

2. 难点:学生对食物分类的辨别以及对营养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一些图表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各种食物,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兴趣。

【呈现】2. 教师介绍和讲解人类常见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并将其分门别类。

【探究】3.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比如水果富含维生素,肉类富含蛋白质等。

【归纳】4.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并将其进行分类汇总。

【拓展】5. 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食物标签的含义,教育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物的营养价值。

【练习】6. 学生分小组进行互动讨论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食物进行介绍,包括其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总结】7.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展望】8.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食物的选择和饮食的搭配,以保证人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的情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并能准确分类和描述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够理解和辨别不同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导入】在人类的生活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都要摄取各种食物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那么你们知道人类的食物有哪些种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的食物。

【呈现】在人类的食物中,主要有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

这些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首先,水果是人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它们多汁、口感酸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食物与人类文明1.1.2 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多样性1.2 课程目标1.2.1 了解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2.2 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魅力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小组讨论法第二章:亚洲美食2.1 中国美食2.1.1 川菜2.1.2 粤菜2.1.3 苏菜2.2 日本美食2.2.1 寿司2.2.2 天妇罗2.2.3 拉面2.3 韩国美食2.3.1 烤肉2.3.2 泡菜2.3.3 石锅拌饭2.4 东南亚美食2.4.1 泰国美食2.4.2 越南美食2.4.3 印度尼西亚美食第三章:欧洲美食3.1 法国美食3.1.1 的法式糕点3.1.2 法国葡萄酒3.1.3 法式牛排3.2 意大利美食3.2.1 意大利面3.2.2 披萨3.2.3 意大利冰淇淋3.3 西班牙美食3.3.1 西班牙海鲜炖饭3.3.2 西班牙小吃(Tapas)3.3.3 西班牙冷汤3.4 英国美食3.4.1 仰望星空派3.4.2 英国下午茶3.4.3 伦敦街头美食第四章:非洲美食4.1 埃及美食4.1.1 开罗的街头小吃4.1.2 埃及烤肉串4.1.3 埃及传统糕点4.2 尼日利亚美食4.2.1 尼日利亚饭食4.2.2 尼日利亚街头小吃4.2.3 尼日利亚海鲜4.3 摩洛哥美食4.3.1 摩洛哥炖菜4.3.2 摩洛哥薄荷茶4.3.3 摩洛哥烤肉第五章:美洲美食5.1 美国美食5.1.1 德州烤肉5.1.2 纽约披萨5.1.3 加利福尼亚有机食物5.2 墨西哥美食5.2.1 墨西哥卷饼5.2.2 墨西哥玉米片5.2.3 墨西哥辣椒5.3 巴西美食5.3.1 巴西烤肉5.3.2 巴西黑豆饭5.3.3 巴西水果《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六章:大洋洲美食6.1 澳大利亚美食6.1.1 澳式汉堡6.1.2 澳大利亚牛排6.1.3 澳洲特色甜点6.2 新西兰美食6.2.1 新西兰羊排6.2.2 新西兰海鲜6.2.3 新西兰甜品第七章:中东美食7.1 土耳其美食7.1.1 土耳其烤肉7.1.2 土耳其甜点7.1.3 土耳其茶文化7.2 以色列美食7.2.1 以色列沙拉7.2.2 以色列街头小吃7.2.3 以色列特色菜肴7.3 阿拉伯美食7.3.1 阿拉伯烤肉7.3.2 阿拉伯甜品7.3.3 阿拉伯咖啡第八章:拉丁美洲美食8.1 阿根廷美食8.1.1 阿根廷烤肉8.1.2 阿根廷探戈与食物8.1.3 阿根廷特色甜点8.2 哥伦比亚美食8.2.1 哥伦比亚咖啡8.2.2 哥伦比亚特色菜肴8.2.3 哥伦比亚街头小吃8.3 智利美食8.3.1 智利海鲜8.3.2 智利葡萄酒8.3.3 智利水果第九章:传统节日与美食9.1 春节与中华美食9.1.1 饺子9.1.2 年糕9.1.3 汤圆9.2 端午节与美食9.2.1 粽子9.2.2 艾叶9.2.3 雄黄酒9.3 圣诞节与美食9.3.1 圣诞烤火鸡9.3.2 圣诞蛋糕9.3.3 圣诞布丁第十章:未来美食趋势10.1 可持续发展与美食10.1.1 生态农业与美食10.1.2 海洋保护与海鲜产业10.1.3 减少食物浪费10.2 科技创新与美食10.2.1 3D打印美食10.2.2 与餐饮业10.2.3 太空食品10.3 美食文化的全球化10.3.1 美食旅游10.3.2 美食节与竞赛10.3.3 跨文化交流与美食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二章亚洲美食亚洲美食章节中,中国美食、日本美食、韩国美食以及东南亚美食都是重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公开课教案_11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公开课教案_11

《人类的食物》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并且在七年级上册做过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的实验中,已初步学会了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法。

这为本节课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首先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最后通过建议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懂得分析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能明确认识缺乏哪种维生素会患什么缺乏症•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教学重难点1、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2、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2、设置问题:食物能为我们提供哪些营养物质呢?缺乏这些营养物质能维持我们的生存吗?3、教师介绍各种营养成分相关的食物。

4、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言交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5.总结营养物质的种类,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功能物质和非功能物质的区别。

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巡视检查,学会找出重点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A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B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C 缺乏各种维生素会引起什么症状?四、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1.通过针对营养成分,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了解各种检测方法和效果。

2.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3.了解各种营养成分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作用。

4.知道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什么症状五.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2.完成练习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

《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初中生物教材(苏教版)初一下册中的一个小实验。

在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实验,并组织学生对实验的方案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综合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知道维生素C很不稳定,容易流失。

能力目标:1、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定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2、.形成在探究过程中能周密地考虑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创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3、通过拓展引伸,让学生建立科学膳食,营养均衡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定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2个量筒、3个滴管、实验记录纸、高锰酸钾溶液、至少3种水果汁及少量蔬菜。

实验器材:材料:菠萝、西红柿、菠菜、苹果、甜橙或葡萄、柑橘、梨、西瓜等水果。

用具:烧杯、试管、吸管、高锰酸钾溶液、纱布、小刀、研钵、玻璃棒、漏斗、滤纸、吸水纸等。

实验原理: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含量不同。

维生素C具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它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故事引入,提出问题(此略)船员患了什么病?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治愈坏血病呢?你怎么知道的?(说明: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坏血病。

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2、谈话与交流:是因为柑橘中有丰富的VC,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中也含有维生素C 呢?3、谈话:这些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维生素C,那么它们中的维生素C含量一样吗?(学生猜测)?师:回答的非常好。

《人类的食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专题CHUZHONGSHENGWUZHUANTI《人类的食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 孙 玲一、教学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人类的食物》的新授课,是七年级下册的开篇章节。

本版教材改变了以往从结构入手的编排方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最后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为第3节《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并且在七年级上学期做过的“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已初步学会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法,这为本节课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核心素养让学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并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最终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教学中可以结合上学期学习的“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迁移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

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种子中含有水、无机盐、淀粉和脂肪等物质,本节课要利用已知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继续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的实验中,我们用稀释到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代替教材安排的加碘的淀粉溶液(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效果明显)。

(二)重要概念及事实性知识梳理1.重要概念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并排出废物。

2.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1)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来源。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六大类。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公开课教案_18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公开课教案_18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3)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功能。

能力目标: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反射(如:眨眼反射、缩手反射),这些反应可以使你避开造成伤害性刺激的物体,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以及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三、教学难点: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功能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相结合五、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第74~79页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一时的内容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等。

(二)新课导入通过展示芒果、缩手反映和猴子骑车的图片,并提问学生:这些行为是先天就会的吗?(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展示“铃声-唾液分泌反射”实验的示意图,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3、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长期只给铃声,不喂食物,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四)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呢?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我们来看看他的实验过程。

(教师放映课件——条件反射的建立)问题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是条件反射。

观察图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非条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条件刺激;观察图2,狗只听到铃声不分泌唾液,铃声为无关刺激;观察图4,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条件刺激,那么这个铃声就是条件刺激;问题2:观察图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生: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食物这个非条件刺激与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就使本来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铃声,转变为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本次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美食文化,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风情,拓宽视野,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饮食观念。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感受食物对文化的影响。

2.认识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烹饪技艺,拓展饮食视野。

3.了解食物对健康的作用和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案将介绍以下内容:1.意大利的披萨和面条文化。

2.法国的芝士和红酒文化。

3.中国的粤菜和川菜文化。

4.墨西哥的玉米和辣椒文化。

三、教学过程1.意大利的披萨和面条文化意大利是拥有世界闻名的美食文化的国家之一。

学生们可以通过一些材料和图片来了解意大利披萨和面条的制作方法,以及它们在意大利文化中的重要性。

师生可以一起制作简单的披萨或面条,感受到意大利美食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意大利文化,如意大利歌剧、艺术、建筑等。

2.法国的芝士和红酒文化法国的美食文化以芝士和红酒文化为代表,这两者都是法国人餐桌上少不了的食品。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们如何辨别不同的芝士味道和质地,还可以介绍一些法国红酒的酿造工艺和酒庄的情况。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法国文化,如法国大革命、卢浮宫等。

3.中国的粤菜和川菜文化中国拥有千年悠久的饮食文化,粤菜和川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代表。

它们不仅口感鲜美,而且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品尝粤菜和川菜的酱汁和辣椒酱,领略它们的独特风味。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中国文化,如长城、故宫博物院等。

4.墨西哥的玉米和辣椒文化墨西哥的饮食文化以玉米和辣椒为主,这些食材都是美国洲文化的代表。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们如何用玉米制作墨西哥传统的食品,如玉米棒和饼干。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品尝辣椒的不同品种和辣度,领略到辣椒为墨西哥饮食文化带来的丰富风味。

四、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教案,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感受食物对文化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拓展饮食视野,认识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烹饪技艺。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人类作为生物链顶端的生物,我们的食物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也有着广泛的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食物的类型、制作方式、搭配等都是极为丰富而多样化的。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一起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通过丰富的视觉与口感体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I.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理解不同文化对食物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食物文化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口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II. 教学内容1.在墙上贴上世界地图,并介绍地图上标记的各大洲及各大洲的国家。

2.要求学生将他们所在的国家在地图上标记,了解国家所在的洲和周围的国家,了解本地区的食物文化。

3.分别介绍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澳洲的主食与特色菜肴,并让学生对每一种食物进行口感品尝和观察。

4.将每个地区的食物分为甜点、主食、菜肴三大类,分别进行介绍。

同时,介绍每个地区的饮食习惯、标志性烹饪器具等。

5.在介绍时,最好搭配着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在多个视角上对每种食物有全面的认识。

III. 教学方法1.多种教学方法的切换:包括信息获取、互动讨论和实践体验等,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2.合作学习:在一些实践体验环节,以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以加强学生的集体协作以及团队意识。

3.问题拓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不仅学到更多,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IV.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描述自己今天的早餐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反思早餐的重要性,引出今天的授课主题。

进而介绍本次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

2.进入正题:给学生展示标记有各大洲国家的地图,要求学生标出他们所在的国家。

引导学生思考异国食文化的特点,并展示水果、主食和特色菜肴三类食物,带领学生学习异国饮食文化。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 人类的食物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 人类的食物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人类的食物教案个性修改教学教程〖设计思路〗本课是全书的开篇,教材内容改变了以往从结构入手的编排方式,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出发,来探讨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因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通过大屏幕展示食物图片把学生引入情境,然后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得出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

接着通过演示实验和讨论引发学生找出检测食物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本节教学以学生探究为主,从讨论到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学会方法和培养能力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核心,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获得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特别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因此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长,将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弱不同的学生搭配开;并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课前对各组组长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组长们明确了本实验的目的和自己的职责。

各组长进行了组内同学的分工,并和组内同学共同准备了实验材料,预先设计了本组的实验方案。

在课前我和实验员亲自动手做了大量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我发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准备了用于粉碎食品的加工机和研钵;用于脱色的活性炭;用于过滤样品的纱布和滤纸;还准备了多种食物样品(比如豆浆、果汁饮料、牛奶、生猪肉、馒头、花生米、玉米面、玉米粒、海米、土豆、黄瓜、洋葱、茄子、葡萄、梨、菠菜、苹果、西红柿、鸡蛋、维生素C片、核桃、西瓜等等)。

我还配制了双缩脲试剂A液(0??1g/mL)和B液(0??01g/mL)各200mL;高锰酸钾溶液(0??001g/mL)200mL(注:教材中配制的是吲哚酚试剂,由于没有买到,所以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液200mL。

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期教案学情分析

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期教案学情分析

总第1课时课题: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人类的食物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课型:新课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生物学》上册的学习,对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年龄在十三、十四岁的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说出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表格,锻炼学生读表、查表的能力及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认同科研过程要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教学手段: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引入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三讲授新课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

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评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评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评课稿评课背景及意义《人类的食物》是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一篇重要教材内容。

本课通过介绍人类的食物,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与食物的关系,认识到食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人类是一个智慧的动物,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的食物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人类的食物》,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不同食物的认知。

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这一课程内容的评价与教学方式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评课内容分析内容概述《人类的食物》主要通过多样的食物图片和文字描述,向学生介绍不同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

1.第一部分:食物的种类与来源–分类介绍了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以及它们的来源。

2.第二部分:食物的营养价值–描述了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作用。

3.第三部分:饮食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如进食均衡、多样化的食物。

评课亮点1. 合理安排内容顺序本节课在学生理解食物的来源后,向学生介绍了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最后,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出了均衡饮食的理念。

通过这样的内容安排,学生可以逐步形成对食物的全面认知。

2. 生动形象的图文结合《人类的食物》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图文结合,通过图片和文字的配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食物的外貌和营养价值。

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并且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课程最后重点关注学生的饮食习惯,通过讲述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国家的健康教育要求,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评课不足1. 缺乏实践性环节本节课主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但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缺少实践性环节,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

《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食物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利用感官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食物。

3、愿意在观察生活中的食物来源过程中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4、懂得要珍惜动植物来源,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常吃的食物一般来源植物和动物。

难点:了解身边的食物是怎样来的,懂得要珍惜动植物来源,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准备:课件、记录单、牛奶、鸡蛋、芝麻糊、面包、玉米棍、桔子、瓜子、火腿、鱼罐头、烧鸡等。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师: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吃饭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平常而又重要的一件事呀。

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师:说起食物,看来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也有好多特别喜欢吃的食物,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食物》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1. 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1)提问: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记录自己昨天一天吃的食物你们都记录了吗?,老师真想知道你们都吃了些什么,下面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食物早餐午餐晚餐(2)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师:老师带来了一些食物,咱们来分析一下它们都来自于哪里?出示:实物投影牛奶、鸡蛋、芝麻糊、瓜子、面包、玉米棍、鱼罐头、火腿肠、桔子等。

教师小结:通过分析这些食物来自哪里,我们发现动物和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呢?(3)请你根据你记录的自己一天中的食物,来试着分析一下它们都来自于动物还是植物呢?实物投影来自于植物来自于动物4.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吗?看看谁知道的多?5.教师总结:是啊,咱们经常吃的食物来自动物和植物,看来大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指板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了解身边的食物是怎样来的?(1)动物性食物是怎样来的师:出示烧鸡,谁能来说说这只烧鸡端到我们餐桌上需要一个怎样的过程吗?学生回答。

师:出示几幅图片,你们能根据这几幅图片来完整的描述一下鸡从孵化到变成烧鸡的过程吗?生:老母鸡孵蛋,小鸡破壳而出,人类饲养小鸡,送到屠宰场杀了,人们烹饪鸡肉,就变成了食物。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主要食物及其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使学生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增强营养观念。

3. 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各地的主要食物:米、面、玉米、马铃薯、水稻等。

2. 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中国美食、日本料理、法国大菜、意大利面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各地的主要食物及其特点,食物的营养成分。

2. 难点: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领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各地的主要食物及其特点,食物的营养成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让学生感受美食的魅力。

3. 图片展示法:展示世界各地的美食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世界各地的主要食物及其特点:介绍米、面、玉米、马铃薯、水稻等食物的生产、分布和食用方式,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3. 分析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日本料理、法国大菜、意大利面食等美食的特点和魅力。

4. 展示世界各地的美食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各地美食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的世界各地美食文化。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地美食文化。

2.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他人推荐自己喜欢的美食。

七、互动环节1.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讨论环节:针对美食文化中的某个话题,展开小组讨论。

八、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提醒学生课后关注饮食健康,适量品尝美食。

九、课后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美食的调查报告,包括美食的名称、产地、特点等。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和特色菜肴,拓宽他们的视野。

2. 培养学生对各种食物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各地主食:亚洲的米饭、欧洲的面包、非洲的玉米粉、美洲的土豆等。

2. 各地特色菜肴:中国的红烧肉、法国的巴黎铁塔、日本的寿司、印度的咖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不同地区的主食和特色菜肴。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来源、特点等。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2. 讲解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讲解亚洲的米饭、欧洲的面包、非洲的玉米粉、美洲的土豆等主食,以及中国的红烧肉、法国的巴黎铁塔、日本的寿司、印度的咖喱等特色菜肴。

3. 展示图片:展示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食物的美味和特色。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特色,分享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见解分享。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烹饪书籍、饮食文化书籍等,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了解。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文章、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欣赏能力。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认识食品加工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掌握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内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1.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2.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食品加工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品加工?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加工?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二、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5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的理解。

三、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原因。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危害的理解。

四、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安全措施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食品加工的安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的认识程度。

六、案例分析:食品加工危害的实例(10分钟)1. 教师展示食品加工危害的实例,如瘦肉精、塑化剂等事件。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案例的背景和影响。

《人类的食物》教案: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人类的食物》教案: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人类的食物》教案: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很多人只关注食品的口感和价格,而很少关注它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实际上,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深入了解肉类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肉类食品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生长环境和饲养方式的不同,同样是肉类食品,其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质也大不相同。

因此,在购买和食用肉类食品时,学生需要了解它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要了解产地。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地和水质等条件各有不同,会影响到肉类食品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在沿海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水质优越,鱼类品质较好;而在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寒冷、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牛羊肉品质优异。

因此,学生在购买肉类食品时,应该关注它的产地,并选择合适的产地购买肉类食品。

要了解生产过程。

肉类食品的生产过程包括饲养、出栏、宰杀和加工等环节。

其中,饲养和出栏环节是关键,直接关系到肉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质。

大多数肉类食品生产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采用了较为便宜和不健康的饲养方式,比如集中饲养、免疫和激素等。

这些做法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对肉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学生在购买肉类食品时,应该选择采用比较健康和环保的饲养方式的肉类食品。

二、深入了解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除了肉类食品外,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也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蔬菜的产地和生产过程同样需要注意,它们对人类健康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了解产地。

蔬菜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肥料,因此,不同地区的土地、气候和水质等条件各不相同,会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投入大量肥料和农药的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学生要选择使用天然肥料和自然生长的蔬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说出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展示广为人知的维生素C的故事,使学生对食物对人
的作用产生好奇。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2.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人体有何作用?
观看维生素C的故
事,根据老师所提问
题进入本节课的学
习。

2.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
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
哪些营养物质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
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
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
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

在列举中要求
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

提问: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
哪些营养成分?
以小组为单位写出食
物名称及营养物质种
类,并对营养物质分
类,思考老师所提问
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演示实验内容,介绍双缩脲
试剂的配制方法,学生小组为单位参与蛋白质和维生
素C的检测探究实验,播放实验动画及课件提问:
1.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实验中甲乙试管中
容易的颜色不同?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内
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
分作出假设,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营养成
阅读课本预习实验,
小组为单位参与演示
探究实验,思考为什
么实验会产生这样的
结果。

分呢?制定活动计划,并对活动结果进行分析,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做完了实验你所假设的活动中你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2.尝试说出在检测的食品中含营养物质种类最多的是什么?阅读课本P4的探究活动,设定实验假设,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3. 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
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内容,播放视频及课件讲
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
成成分。

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
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
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能
物质。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
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

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
乏症见P6表。

阅读课本内容,观看
视频及课件,了解营
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
主要功能。

根据营养成分的分
类,分别学习各个营
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
作用。

4.小结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
白质和维生素(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
白质)。

2.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3.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
习,查漏补缺。

要成分。

4.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5.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
能物质。

6.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7.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教学反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进一步体验到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气象。

在教学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地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学习中感受欢乐,在欢乐中去探索学习,这是本节课学生的最大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确立新的师生关系,实行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方向,也是本节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本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着不如意的地方,如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时间明显紧张,如果把合作学习任务分散到小组中,如无机物一组,糖类、蛋白质、脂肪为一组,维生素为一组,全班同学共同合作去探索它们的作用、食物来源,效果会好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