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PPT精品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ppt课件全篇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ppt课件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3350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c.png)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罗卜、红薯、南瓜、玉 米、西红柿。
“绿”是指绿茶,绿茶含茶多酚最多,有较 强的抗氧自由基、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
“白”是指燕麦粉和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 管医疗研究中心证实每日50克燕麦片煮粥, 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脂下 降mg76%。
便秘 大便秘结排便时增加腹压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急性 发作,故平时应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 以保持大便通畅。
14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 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
话:第一句话是 1、2、3、4、5。第二句 话是红、黄、绿、百、黑。 (一)、1、2、3、4、5
– “1” 是指每日一袋牛奶,宜长期坚持饮用。 可补钙、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粥 样硬化。
项 目 建议控制水平
警惕水平
冠心病危险水平
总胆固醇 <5.18 mmol/L
5.18-6.21 mmol/L >=6.22 mmol/L
甘油三酯 男:0.45-1.81mmol/L 女:0.40-1.53mmol/L
高密度脂蛋 >0.25mmol/L
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 <3.37mmol/L
白胆固醇
心脑血管疾病 的预防保健
1
2
引言
• 中年以后的主要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 脑卒中。 •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死亡 率在人口总死亡中占40%。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 病者约200余万人。 •
3
•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 一、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头号原因。要知道自己的血 压,每年至少测量2次,如果有高血压务必咨询医师, 使其得到控制。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 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385acc19e8b8f67c1cb9e3.png)
三种重要的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病主要病因和病理
1.4、高血脂的概念
“高血脂”是“高脂血症”的俗称,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近年 来认识到,HDL-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此专家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 的名称更准确。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第一部分 心脑血管疾病介绍
(一)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和临床特点 (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和病理 (三)心脑血管疾病分类及治疗因素 (四)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及用药 (五)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三大难关
(一)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和临床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 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 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有两种:
(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和病理
2.2、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对人体危害严重,如果阻塞了心脏的血管就会出现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猝死;阻塞了脑血管就会出现中风。 除此之 外,如果阻塞眼部血管,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阻塞肾动脉会引起肾梗死、肾性 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阻塞下肢动脉,会引起间歇跛行、甚至下肢坏死、截肢等。
血脂主要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C)和甘油三酯(TG),还包括少量的磷脂和游离脂 肪酸。
适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用以构成生物膜,以及制造激素和维生素D等的重要原料。 甘油三酯在人体内产生和储存能量。
(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和病理
1.3、血脂的来源及种类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3732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9.png)
不稳定性心绞痛
休息时出现的心绞痛,程 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硝酸甘油治疗效果较差。
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而持久的胸痛,血清 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和心 电图进行性改变。
脑卒中临床表现与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突然发生的、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的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在24小时内 完全恢复。
脑出血
突然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 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可伴随血 压升高。
预防策略
未来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 略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综合 性和长期性,以降低疾病发 生率和复发率。
社区干预
社区干预在心脑血管疾病的 预防和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将有更多相关政 策和项目出台。
国际合作
全球范围内的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治疗和预防将进一步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
如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 复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适当运动等。
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
心肌梗死护理与自我管理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保持心理平衡等。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血管病变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02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总结词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流受阻 。
详细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肪、胆固醇、钙等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导致血 管壁变厚、血管狭窄。随着斑块的发展,血管的狭窄程度逐渐加重,影响正常 的血液循环,可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4ec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f.png)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脑梗死 、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液高凝 状态、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密切相关。
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总结词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龄化的特点。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而且一旦发病往往容易导致残疾或死亡 。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需要长期持续,需要患者长期控制血 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是逐年上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详细描述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而且总体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 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变得越来越重要。
02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血管疾病的病因
学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生。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健康检查
01
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可以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如心电图异常、血压升
高、血糖异常等。
02
专项检查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应定期进
学习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学习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如放松技巧、呼吸锻炼、饮食调节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 地应对心脑血管疾病。
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减轻压力、控制情绪等。同时,患 者应学会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积极参与治疗。
THANK YOU.
04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2bc2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2.png)
01
02
03
04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共同应
对疾病挑战。
沟通技巧
教授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 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提供情感支持。
照顾技巧
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患者的日常 生活,如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
动、提供营养饮食等。
应对紧急情况
告知家属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采 取措施,如心绞痛发作时的急
包括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 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6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与 教育指导建议
患者自我管理技巧培训内容介绍
情绪管理
教授患者如何调节情绪,减轻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持
社会支持政策
宣传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支持政策 ,如医疗保险、康复补贴等,减轻患 者的经济负担。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5
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临床表现
心血管并发症
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 现有心绞痛、呼吸困难、水肿等。
脑血管并发症
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 、偏瘫、失语等。
肾脏并发症
包括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临床表现有蛋白尿 、血尿、高血压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乐观的心态。
规律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 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控制 盐、糖、脂肪摄入,增加蔬菜 、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 。
定期检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相 关检查,如心电图、血压、血 脂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1dc31628ea81c759f57859.png)
间接辅助降低血压,干预研究表明补充14g膳食 纤维,SBP和DBP降低约1.6/2.0mmHg。
四 高血压病的防治
治疗高血压的目标不仅要降血压,更重要的是防治高血压导致的脑、 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两方面: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 2.控制体重 3.合理膳食
1.一般治疗
① 增加体力活动:有氧运动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②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2.控制体重
。 控制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策略 体重每增加12.5kg,P收可上升
1.3kPa(10mmHg),P舒升高0.9kPa(7mmHg); 积极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如偏食,狼吞虎咽等),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少吃肥
高血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90%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
二 临床表现
缓进型:常见,良性高血压 急进型:少见,仅占1~5%。
缓进型
①起病缓慢,血压升高常于体检时发现。 ②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轻度 而暂时的血压升高。 ③血压持续升高可有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 。 ④后期可对眼底、心脏、肾脏、脑血管和下肢动脉 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⑤精神情绪变化,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 中、失眠、胸闷、乏力、心悸,易怒,神经质。
24.7% 6.1%
18.6%,1.6 居民死因构成中上 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 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 要疾病。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居民 死因构成中的地位:第 一位
• 发达国家死亡中近 50 % 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 发展中国家死亡中 25 % 归因于心血管疾病
急进型
特点: 病程发展迅速,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常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0a5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9.png)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享与讨论目录01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发病率流行病学与发病率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胸痛、呼吸困难、瘫痪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对社会和经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疾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投入,同时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对社会经济产生间接影响。
危害与影响02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常见病因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肥胖糖尿病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健康饮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戒烟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饮酒过量会损害身体健康,应适量饮酒或不饮酒。
03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常见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目眩肢体无力或麻木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是否有家族史等。
1.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与其他类似4. 鉴别诊断2. 体格检查3. 辅助检查诊断流程辅助检查手段心电图(ECG)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梗死。
超声心动图(ECHO)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等。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分析、血糖、肾功能等,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部成像如CT、MRI等,用于检测脑部血管病变和脑卒中。
04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心脑血管疾病介绍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1937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通过理疗、按摩、运动等方法,改善患者 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 菜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 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危险因素与预防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之一,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
调节血脂
高血脂可以导致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 ,调节血脂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生。
控制血糖
糖尿病可以导致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 ,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病风险。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风险,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发病 概率。
冠心病的症状及诊断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心动图或心脏CT等,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脑卒中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 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
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
脑卒中的症状及诊断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
突然出现说话或理解语言困难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多 种类型。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 围内发病率较高,是导致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死亡率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较 高,每年有大量患者因此 病去世。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等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67f7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4.png)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等。它们的特点是病变部位不同, 但都会影响脑部的功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瘫痪或死亡。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 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明 显升高。
预防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 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措施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治疗,以降低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预防性药物
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 使用预防性药物,如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等,以降低心脑血管
热点问题
疾病预防
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 饮食习惯来预防心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
疾病诊断
如何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 室检查来早期诊断心脑血 管疾病。
疾病治疗
如何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 物治疗来有效治疗心脑血 管疾病。
研究展望
基因组学研究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基 因被发现,这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控制饮食、减
轻体重、戒烟限酒等。
脑卒中
诊断
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其 中,临床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瘫、肢体麻木、无力 、眩晕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部血管的病变。
定义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 或因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 伤的一组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讲座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80ccb6ccbff121dd3683bd.png)
.
9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 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 ,要十分注意保暖。
.
13
心脑血管疾病的用药原则
四、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遵循少糖、少盐和低脂三大原则,很多人对控 制糖和盐还可以,但对油的控制就较差了,猪油、 牛油、肥猪肉、煎炸食物等就千万要少吃。在食 用油的使用上要节制,每天的用油量最好不要超 过两汤匙。在菜品应当多吃大豆类食品,大豆里 面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磷脂。常吃豆腐、豆芽、 豆腐干等豆制品,在米面的选择上以选择高纤维 淀粉质食品如全麦面包、全麦饼干、糙米为主。
.
6
什么是心肌梗塞?
•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 ,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 如果冠状动脉堵塞或严重狭窄,即会引起严重心 肌缺血,一旦供应心脏的动脉堵塞或者狭窄,心 肌缺乏有效的血液灌注,心脏功能就会受到严重 的影响,这个时候可以发生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 最后导致猝死。
.
7
.
14
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家支招”
• 打好“保暖牌” 别让身体受凉
• 典型病例:73岁的王大妈平时就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太好 。有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她出门买菜时穿得比较单薄, 回来时感到发冷,不一会儿就因血压增高晕倒在地。
• 专家支招: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天 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因气温变化引起 的血压波动。如果需要出门,要注意保暖,减少血管受到 冷空气的刺激。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9790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e.png)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评估通 常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基础疾病、症状、影像学检 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估。
风险分层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 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风险 层次,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和随访计划。
定期随访
对于高危患者,需要定期进 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评 估预后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03 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与诊断
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
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 、头晕、晕厥等。
体征
心脏杂音、心音异常、脉搏异常、血 压异常等。
辅助检查手段
心电图
心脏超声
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用于检测心律失常和心 肌缺血。
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 能。
检测心肌酶、血脂等指 标。
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脏 MRI等。
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较高,医疗资源的需求量大,导致医 疗资源紧张。
预防控制策略与政策建议
强化健康教育
通过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 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
改善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降低心脑血 管疾病的风险。
实施早期筛查
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及时 发现并干预疾病,提高治愈率。
周围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周 围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栓塞等,影响肢体功能 。
心力衰竭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心脏 功能不全,导致心力衰竭,表现 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 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冠状动脉阻 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出现胸 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诊断流程与鉴别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f29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4.png)
等,以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降 低发病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 脂、低糖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 富含纤维的食物。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
病理变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心 肌缺血缺氧→心肌梗死。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机制
定义
脑梗塞是指因脑部血管阻塞引 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的脑
部疾病。
病因
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 化、血管炎等。
病理变化
血管阻塞→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组织坏死→中风瘫痪、失语
等神经功能障碍。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1 2
发病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之一, 发病率较高。
高危人群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是心脑血管疾 病的高危人群。
3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 率存在差异。
02
病理生理机制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定义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 管综合征。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病理生理机制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措施 • 预后及康复
01
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定义
概念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涉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 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分类
根据症状和体征,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脑卒中、脑栓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改变的
❖遗传因素 ❖性别:男性比女性较
易患冠心病
❖年龄:老年人易患
2021/3/1
12
调脂治疗 ——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
血清总胆固醇下降1%, 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
只要有冠心病,不论您血脂 高与不高,均应服用调脂药!!!
2021/3/1
13
冠心病发作时急救
❖ 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不要紧张,保持环境安静通风, 一般的患者在停止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症状就可消失;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中风:
脑梗死、脑出血
2021/3/1
9
冠心病, 头号杀手
心脏的特点
心脏具有重 要的功能
要求心肌
不能疲劳, 强壮有力
血液来源:
冠状动脉 及其分支
需要充足的 血液供应
2021/3/1
10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021/3/1
11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 ❖ 吸烟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肥胖 ❖ 紧张 ❖ 缺乏锻炼
综上,对心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治疗不及 时、不科学等综合因素,导致治疗效果差,只能一时缓解 症状,不治本,从而导致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2021/3/1
8
二、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1、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是心脏和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心脏和脑的缺血或出血性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 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 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 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 种老年疾病。
20
动脉粥样硬化
2021/3/1
21
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
本病为多病因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 量异常,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等。
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2021/3/1
22
五、高血脂
血脂是什么?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 主要包括:
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TG)
❖ 较重的发作,需要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必 要时可吸氧;
❖ 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 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由家属 陪同及早到医院就诊。
2021/3/1
14
血管成形术 (心脏支架)
适用于:大动 脉一两处狭窄 的患者
同时应服用调脂 药物以预防再狭 窄的发生
2021/3/1
15
动脉搭桥术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警惕无声的杀手
2021/3/1
1
目录
2021/3/1
2
心脑血管疾病 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 病率高、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和知晓率低、服药率 低、治疗率低、治愈 率低“四高四低”的 特点。
2021/3/1
3
发病率高
卫生部统计,我国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血脂的来源
内源性、外源性
甘油三酯 大部分由食物摄取,少部分由机体合成
胆固醇 绝大部分(60-80%)由机体合成,食物来源仅占少数
2021/3/1
23
血脂不溶于水 血脂以脂蛋白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脂质 + 蛋白质 =水溶性脂蛋白
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 脂蛋白。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对二。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 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当 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2021/3/1
17
后遗症, 患者与家人痛苦的深渊
脑细胞死亡后不可修复,易发生严重的后遗症;
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达40%
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行动不便、语言不灵、老年 痴呆等
2021/3/1
18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是最积极的治疗!
根本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 产生和发展
2021/3/1
2021/3/1
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冠心病患者。
4
致残率高
90%的脑中风患者会留下半身不遂、痴呆等后遗症。
复发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 复发率高达95%。
2021/3/1
5
死亡率高
WHO的统计:2001年,全世界心脑血管 疾病的死亡人数为1550万人,占整个死亡 人数的1/4。
国家卫生部统计:因高血压、冠心病而死
19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硬化
1、什么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 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 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 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 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 时期加重、发病。
2021/3/1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浆中LDL、VLDL、 同型半胱氨酸等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动脉内 膜损伤,继而出现内膜增生,内膜下胆固醇 沉积,逐渐使动脉管壁变厚、变硬、变脆, 管腔变窄,从而血流量和速度下降,使远端 的脏器出现氧气、养料供应不足,代谢下降, 功能失调,最后引发一系列病症表现。
适用于:病情 严重的患者, 对缓解心绞痛 非常有效。
同时应服用调脂 药物以预防再狭 窄的发生
2021/3/1
16
脑中风,
每年新发生的脑
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 中风约有150万例
脑卒中成为致残和引起医疗费用不 断升高的首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脑中风发生率最高的 国家之一;
我国现有脑中风患者2000万人, 脑中风已跃居城市人口死因首位。
服药率低
知道自己患病,并且按医生要求服药的不到25%,缺乏防 治意识。
治疗率低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血液等多个脏器都受到损伤 的疾病,是气和血两个方面都发生生理性病变的疾病。传 统方法只活血化瘀,而没有从气血两个方面综合治疗。不 从气、血两方面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差。
2021/3/1
7
治愈率低
高血脂:现有病人2亿,年增500万; 高血粘:现有病人1.5亿,年增400万; 高血压:现有病人1.5亿,年增400万;
冠心病:现有病人1亿,年增360万; 脑中风:现有病人2000万,年增200万; 高血糖、糖尿病人9000万,年增350万;
全国每11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高血脂患者;
亡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1%,比肿 瘤高出25个百分点。在北京等大城市,因
患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死亡的人数占 北京总死亡人数的53%。
据调查: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
为20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
2021/3/1
6
知晓率低
在卫生部的全国普查中,5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 血压和冠心病、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