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一:

简单人际关系:翻脸比翻书快?

【导读】

一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在临近考试时请求老师“漏题”,在遭到中国老师的委婉拒绝后,他翻脸后又请求给他95分以上,哭笑不得的老师又将如何应对?

【正文】

2012年六月下旬是上海财经大学留学生期末考试的阶段,我教授的是一个非学历短期班学生的听力课和阅读课。考试前一周是复习周,周一的时候这个班的班长在上课后走到讲台向我问考试题。我准备是要给他们划复习范围的,就让他回了座位开始划范围,刚划完他就不高兴了:“老师,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你要告诉我们考试的题,这些太多了,不可能都是卷子上的。”因为泄露考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委婉的拒绝他,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很激动的说:“你这个老师太奇怪了,为什么不可以,你这样的话就不要告诉我们了。”然后他就满不情愿的自己翻开书看。下课后他又若无其事的走到我面前请求我在打分的时候能给他95分以上,说是这对他回国后找工作很重要。这个学生在班里算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我在教课过程中他一直很配合,也很有礼貌,没想到今天他会这么跟我翻脸,而且能这么快的不计前嫌又来求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问题的提出

一、根据案例回答问题

1、吉尔吉斯斯坦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在留学生身上有哪些体现?

2、中国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在老师身上的表现?

3、表面的冲突是什么?根据“文化冰山”理论,背后隐含的又是什么冲突?

二、讨论与表达

1、你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含蓄?如何看待吉尔吉斯斯坦式的“翻脸”?

2、你认为本文中老师学生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类型?在平时,你与老师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种?

3、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人际关系网?

4、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你觉得作为老师应做好哪些准备?作为学生又该如何准备?

问题的解决

1、矛盾冲突

中国教室与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人际关系态度的不同。在中国教师解释泄露题目不可能之后,留学生不听并且直接表现出了自己的不满,而之后又若无其事的求老师给高分,中国老师会觉得留学生不顾师生情谊、冷血,而对于留学生而言,谈判不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顾及“人情”,再有事相求时再找老师这也是正常的。

2、原因分析

普遍认为人际关系分为情感型、混合型、工具型。情感型,交往双方表现出信任、亲和、重情重义的态度,特点是关系持久、牢固,也会产生亲情困境或情感危机。混合型,一种既有情感性又有工具性的混合式人际模式。一般而言,这类关系可能包括亲戚、邻居、熟人,或相处较融洽的同学、同行、客户,还可能是交往双方共同认识的第三者。这是最典型、最普遍,最有效的类型。工具型,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为达到某一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只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特点是非个人化、非情感化,理智而直率,表现出不牢固、不稳定特征。

中国主要是情感型、混合型。中国的人际关系像一张网,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从一个“结”出发可有许多条线与其他“结”相连。每个人在这张网络中大都处于相同的地位。他会给予别人恩惠,同时也从别人那里得到恩惠。在更深和更微妙的层次上“关系”指的是一种方法,即中国人长远的利用关系作为一种资源。因此,中国人在与他人尤其是熟人之间有分歧时,大家为了维护已经建立好的人际关系网,会在谈话语气或是言谈措辞上互相留面子,即不会很过激。

吉尔吉斯斯坦是工具型。这位留学生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在他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系统比较简单。与人交往所获利益都是相互的,如果意见不同或是谈判不成功他不会考虑

今后还会利用这种人际关系,当他与老师谈论泄露考题不成时当即就用不敬的言辞断绝了与老师的利益关系。当他三思厉害关系后又来讨好老师的行为也正体现了他们所在的文化圈简单的人际关系网。

真是这样的人际关系取向差异造成了这样的矛盾。

3、解决方法

对于中国教师来讲,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这位留学生给你的这种行为,要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学习有关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不能以中国人际交往的方法去严格的要求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比如老师应该理解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且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学习中国的交往方法。

对于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入乡随俗就很起码的一点,要了解并理解中国的这种情感为主导的人际交往方式,与中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多重视“情义”,比如中国重人情和面子,人际交往讲究“做人情”、“送人情”、“注重礼尚往来”、欠情还情”,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朋友两肋插刀”等,学习这些人际交往的方法能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的社会环境。而在跨文化交往中发生冲突的时候,也应该理性面对,不是一味的按自己国家的交往方法作为标准去衡量别的国家。

原文

(正文中仅改变学校名称)

2012年六月下旬是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期末考试的阶段,我教授的是一个非学历短期班学生的听力课和阅读课。考试前一周是复习周,周一的时候这个班的班长在上课后走到讲台向我问考试题。我准备是要给他们划复习范围的,就让他回了座位开始划范围,刚划完他就不高兴了:“老师,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你要告诉我们考试的题,这些太多了,不可能都是卷子上的。”因为泄露考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委婉的拒绝他,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很激动的说:“你这个老师太奇怪了,为什么不可以,你这样的话就不要告诉我们了。”然后他就满不情愿的自己翻开书看。下课后他又若无其事的走到我面前请求我在打分的时候能给他95分以上,说是这对他回国后找工作很重要。这个学生在班里算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我在教课过程中他一直很配合,也很有礼貌,没想到今天他会这么跟我翻脸,而且能这么快的不计前嫌又来求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案例二:

“偏袒亲属”在墨西哥

【导读】

一家美国公司在墨西哥设立分公司,尽管美国经理强调禁止聘任员工亲属,还是有很多墨西哥员工帮助亲属进入公司,总经理又该如何解决?

【正文】

一家美国公司在墨西哥设立分公司,管理层沿用本公司对亲属关系的管理标准,规定不许聘任员工的亲属。这似乎是一个符合商业道德的决策。可是,不久美国总经理发现一些墨西哥员工还是帮助自己的亲属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他把这些员工叫到办公室谈话,但似乎不起作用。不仅如此,他渐渐发现有许多墨西哥员工,包括一些部门经理,将他们的亲属招入公司,甚至就在同一个部门。

在一次经理例会上,他提出了这一问题,并要求对这一明显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的做法拿出合理的解释,起初所有墨西哥经理都低头保持沉默,所有的人都感觉很尴尬。最后一位墨西哥经理说:“也许这是不公平的,可是我们工作都很努力,并且业绩很好。”

之后,会议陷入了僵局。

问题的提出

一、根据案例回答问题

1、美国对裙带关系的规定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

2、在墨西哥,招聘时雇佣自己的亲属是普遍存在的吗?为什么?

3、分析解释墨西哥和美国对裙带关系不同的看法。

二、讨论与表达

1、招聘时不得雇佣自己的亲属,你赞同美国公司的这一规定吗?在中国,也有同样的规定吗?

2、雇佣亲属进公司在你看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公司招聘存在绝对的公平吗?

4、不允许亲属进入同家公司工作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对亲属的不公平呢?

5、当两种不同的商业道德相遇时,公司管理层应如何调整和适应?以一个美国管理层在墨西哥为例谈一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