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湘教版必修32021090
合集下载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04b8458151e79b89680226e3.png)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
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1.掌握用区位理论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原因
的方法。 2.了解德国应对鲁尔区经济衰退,使鲁尔区走向可 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3.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德国鲁尔区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都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
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有丰富的水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
见下图: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问题导思】 1.鲁尔区是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的? 【提示】 应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尔区煤炭缺乏市场竞争力。
3.“钢铁危机” 钢材出现了世界性的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 工业生产 和 组织方式 求。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供过于求
的状况。
1.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与资源间有怎样的联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示】 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 机械、化工等。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 钢铁工业为主导,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 体如下图所示:
资源,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交通便利; (4) 拥有广 阔的市场。
2.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
资源型地区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往往形成
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 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会导致区域的衰 落。“矿竭城衰”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
●新课导入建议 通过展示德国鲁尔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 对比思考,导入新课——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
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1.掌握用区位理论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原因
的方法。 2.了解德国应对鲁尔区经济衰退,使鲁尔区走向可 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3.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德国鲁尔区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都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
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有丰富的水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
见下图: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问题导思】 1.鲁尔区是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的? 【提示】 应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尔区煤炭缺乏市场竞争力。
3.“钢铁危机” 钢材出现了世界性的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 工业生产 和 组织方式 求。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供过于求
的状况。
1.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与资源间有怎样的联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示】 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 机械、化工等。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 钢铁工业为主导,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 体如下图所示:
资源,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交通便利; (4) 拥有广 阔的市场。
2.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
资源型地区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往往形成
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 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会导致区域的衰 落。“矿竭城衰”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
●新课导入建议 通过展示德国鲁尔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 对比思考,导入新课——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1课时)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x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1课时)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ccb481689eb172dec63b7b6.png)
(3)钢产品替代产品的广泛使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 少;20 世纪 50 年代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民族工业发展, 世界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33
(4)①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使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 显下降;②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 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因用地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 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8
鲁尔区形成于 19 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 工业区。读图,回答 1~2 题。
1.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作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 是一种梦想”,该预言所描述的问题是( )。
9
A.失业率下降
B.环境污染
C.治安混乱
D.金融危机
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与其无.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
39
【解析】 读图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 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工业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由于煤炭的 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产业结构单一,环 境问题加剧等原因,导致其主导产业逐渐衰退。
5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资源优势:煤田①
,开采条件好;离法国东北部②
较近;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2.地理位置优越: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③
。
3.水陆交通便利:有四通八达的④
和公
路网;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⑤
。
4.⑥
广阔: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
33
(4)①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使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 显下降;②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 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因用地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 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8
鲁尔区形成于 19 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 工业区。读图,回答 1~2 题。
1.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作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 是一种梦想”,该预言所描述的问题是( )。
9
A.失业率下降
B.环境污染
C.治安混乱
D.金融危机
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与其无.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
39
【解析】 读图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 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工业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由于煤炭的 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产业结构单一,环 境问题加剧等原因,导致其主导产业逐渐衰退。
5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资源优势:煤田①
,开采条件好;离法国东北部②
较近;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2.地理位置优越: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③
。
3.水陆交通便利:有四通八达的④
和公
路网;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⑤
。
4.⑥
广阔: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f88692f43323968011c9298.png)
【思考交流】 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提示】
①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②煤炭资源丰富,
Hale Waihona Puke 临近铁矿区;③内河交织成网,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④莱茵河、 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⑤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消费市场广阔。
2.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 对鲁尔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公路 、铁路和________ 水运 构成交通网,是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由_______
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______ 环境 保护。
[自主诊断] 1.鲁尔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2.鲁尔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复杂。 3.鲁尔区煤炭危机主要原因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4.鲁尔区对传统工业进行了关闭和搬迁。 ( ( ( ( ) ) ) )
【提示】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 所占比重显著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萎缩,作为以煤炭为基础发展 起来的鲁尔工业区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冲击。
3. 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 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环境恶化的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
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世界 钢铁 市场竞争激烈 _______ (3)钢铁危机 替代产品 的广泛 经济危机及钢产品__________ 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___________ 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 新技术革命 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优势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分析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816137aa00b52acec7ca3a.png)
降
新技术革 命的冲击
环境 污染
三、鲁尔区之复兴
【材料一】
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
企业合并 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
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 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并且实 行了全盘机械化,现在煤炭生产集 中在7个大煤矿中。
此外,鲁尔工业区利用新技
技术改造 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通过调整
技术的发展还造成各种新材料的使用,如铝合金、塑料等,这是造成钢铁需求减少的原因之一。
欧洲境内大学最密集的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和平成为世界主流,军事用钢锐减
C.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高二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利珀河
饭锅 德国工业的 心脏
莱茵河
鲁尔河
一、鲁尔区之“兴”
【探究一】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及工业部门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 鲁尔区发展了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 资源
(1)
(3) (2)
(4)
丰富的水源
(5)
二、鲁尔区之“衰”
【材料三】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 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 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 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产业结构单一
二、鲁尔区之“衰”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二、鲁尔区之“衰”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鲁尔区的衰退
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
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新技术革 命的冲击
环境 污染
三、鲁尔区之复兴
【材料一】
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
企业合并 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
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 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并且实 行了全盘机械化,现在煤炭生产集 中在7个大煤矿中。
此外,鲁尔工业区利用新技
技术改造 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通过调整
技术的发展还造成各种新材料的使用,如铝合金、塑料等,这是造成钢铁需求减少的原因之一。
欧洲境内大学最密集的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和平成为世界主流,军事用钢锐减
C.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高二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利珀河
饭锅 德国工业的 心脏
莱茵河
鲁尔河
一、鲁尔区之“兴”
【探究一】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及工业部门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 鲁尔区发展了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 资源
(1)
(3) (2)
(4)
丰富的水源
(5)
二、鲁尔区之“衰”
【材料三】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 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 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 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产业结构单一
二、鲁尔区之“衰”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二、鲁尔区之“衰”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鲁尔区的衰退
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
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共23张PPT)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65931af8c75fbfc67db26b.png)
新技术炼钢的 耗煤量降低
鲁尔区煤炭 开采成本上 升,缺乏市 场竞争力
NO.2 煤炭危机
煤 炭 的 能 源 地 位 下 降
NO.3 钢铁危机
单击至下页
20世纪 50年代
以后
产钢国增多 钢出口国增多
世界钢 铁市场 竞争激
烈
世界性 钢铁过
剩
世界 钢材 消耗 量减 少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钢产品替代品广泛应用
①工业门类变化 50年代---煤炭、 钢铁、化学 (↓) 90年代—汽车、 电子、电力、石油 加工、机械等 (↑)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单击至下页
经济 持续发展
生态 持续发展
社会 持续发展
人数(万人) 140
120
第二产业
100
第三产业
80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60
40
20
第一产业
1970 1976 1980 1985 1990 1996 1999(年)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等(临海型工业)
3、发展历程 20世纪50(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 并且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活动二 认识鲁尔区 单击至下页
利珀河
莱茵河
鲁尔河
1、位置:位于德国西部,在莱茵河及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工厂林立,
人口稠密,不仅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丰富的水源
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开采顺序是 从南向北的趋势
临近法国铁矿 丰富的煤炭资源
劳动力丰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2:37:4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鲁尔区煤炭 开采成本上 升,缺乏市 场竞争力
NO.2 煤炭危机
煤 炭 的 能 源 地 位 下 降
NO.3 钢铁危机
单击至下页
20世纪 50年代
以后
产钢国增多 钢出口国增多
世界钢 铁市场 竞争激
烈
世界性 钢铁过
剩
世界 钢材 消耗 量减 少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钢产品替代品广泛应用
①工业门类变化 50年代---煤炭、 钢铁、化学 (↓) 90年代—汽车、 电子、电力、石油 加工、机械等 (↑)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单击至下页
经济 持续发展
生态 持续发展
社会 持续发展
人数(万人) 140
120
第二产业
100
第三产业
80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60
40
20
第一产业
1970 1976 1980 1985 1990 1996 1999(年)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等(临海型工业)
3、发展历程 20世纪50(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 并且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活动二 认识鲁尔区 单击至下页
利珀河
莱茵河
鲁尔河
1、位置:位于德国西部,在莱茵河及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工厂林立,
人口稠密,不仅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丰富的水源
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开采顺序是 从南向北的趋势
临近法国铁矿 丰富的煤炭资源
劳动力丰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2:37:4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探索》教学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探索》教学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fadac7f111f18582d05a31.png)
自然因素:原料、燃料、水源、 地理位置、形、环境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交通 、劳动力、科技
二、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兴” 结合教材图2-4-3,2-4-4确定鲁
尔区的地理位置。
【讨论话题1】:用工业的区位理论 ,结合材料1-4,分析19世纪中叶鲁 尔区工业辉煌的原因
材料1:鲁尔区的一些相关数据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材料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材料3: 课本P60图2-4-6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 (该图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材料4: 1937年, 和西欧的钢铁产量占全球3/4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20 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下降( 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替代品广泛应用) ,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总结: 1、产业结构单一(主要原因) 2、煤炭危机 3、钢铁危机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四、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兴” 【讨论话题3】:结合课本P60-P62,充分利用课 文提供的文字和图表来说明鲁尔区采取的振兴措 施,更要说明这些措施与经济衰退原因的联系。 材料4:
创立于1972年的埃森大学首家尝试把职业教育 、学术专门教育和科研一体化的大学,它的专业 设置广泛,既有面向实际的专科科目,也有侧重 学术化的大学科目。 2001年埃森大学(UniEssen)又与另一著名的杜伊斯堡大学合并,杜伊 斯堡大学是一间具有四个传统专业(法学、哲学 、医学和神学)的大学,两所大学合并后有30, 000余名注册大学生(包括2000多名国外留学生) ,其规模、专业更是居全州之首。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生态 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交通 、劳动力、科技
二、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兴” 结合教材图2-4-3,2-4-4确定鲁
尔区的地理位置。
【讨论话题1】:用工业的区位理论 ,结合材料1-4,分析19世纪中叶鲁 尔区工业辉煌的原因
材料1:鲁尔区的一些相关数据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材料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材料3: 课本P60图2-4-6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 (该图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材料4: 1937年, 和西欧的钢铁产量占全球3/4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20 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下降( 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替代品广泛应用) ,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总结: 1、产业结构单一(主要原因) 2、煤炭危机 3、钢铁危机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四、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兴” 【讨论话题3】:结合课本P60-P62,充分利用课 文提供的文字和图表来说明鲁尔区采取的振兴措 施,更要说明这些措施与经济衰退原因的联系。 材料4:
创立于1972年的埃森大学首家尝试把职业教育 、学术专门教育和科研一体化的大学,它的专业 设置广泛,既有面向实际的专科科目,也有侧重 学术化的大学科目。 2001年埃森大学(UniEssen)又与另一著名的杜伊斯堡大学合并,杜伊 斯堡大学是一间具有四个传统专业(法学、哲学 、医学和神学)的大学,两所大学合并后有30, 000余名注册大学生(包括2000多名国外留学生) ,其规模、专业更是居全州之首。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生态 持续发展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PPT教学课件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b3c6af3b3567ec112d8ae9.png)
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如实反映现 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文学风格和 表现形式。
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 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 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 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 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 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 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的相互关系”。
可以成为游泳池。畅想一下,面对工业化的符号— —管道、传送带、冷却塔畅游时是何种心情?
研究学习二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 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综 合
2.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整
治
3.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分析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辽中南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1)对传统产业进行替代与升级 (2)加强技术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 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4)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练案拓展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 B.鲁尔区内水源充足,铁矿丰富。 C.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埋藏较深,品种单一。 D.内河航运虽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2.下列工业部门中,不属于鲁尔区的是( ) A.钢铁工业 B.电力工业 C.机械工业 D.石油工业
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作为一种主要的文艺 思潮,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 代。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强调主观情感和 想像,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像和 夸张的手法表现理想世界的文学风格和表 现形式。
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 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 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 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 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 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 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的相互关系”。
可以成为游泳池。畅想一下,面对工业化的符号— —管道、传送带、冷却塔畅游时是何种心情?
研究学习二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 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综 合
2.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整
治
3.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分析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辽中南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1)对传统产业进行替代与升级 (2)加强技术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 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4)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练案拓展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 B.鲁尔区内水源充足,铁矿丰富。 C.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埋藏较深,品种单一。 D.内河航运虽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2.下列工业部门中,不属于鲁尔区的是( ) A.钢铁工业 B.电力工业 C.机械工业 D.石油工业
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作为一种主要的文艺 思潮,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 代。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强调主观情感和 想像,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像和 夸张的手法表现理想世界的文学风格和表 现形式。
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同步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同步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2cd052b52d380eb62946de5.png)
过剩
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练习巩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 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 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读下图回答 (1)~(2)题。
(1)导致图示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D )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能源 地位的提高 ④世界性钢铁过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教材的熟悉程 度,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回答该题。
思考 流经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为 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都可以通航,不但为 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条件,而 且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合作交流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 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 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读“鲁尔区优越的区位图”,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的序号旁,据图说明鲁尔区的 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产业结构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①煤炭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化学工业 产业结构的特点: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 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影响:突出的问题是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衰落, 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自主预习
1.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 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① 德国工业的心脏 ”。 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有② 煤炭 、③ 钢铁 、④ 电力 、 ⑤ 机械 、⑥ 化工 等。⑦ 煤炭工业 和⑧ 钢铁工业 是鲁 尔区经济的基础。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b33967abcd126fff6050b11.png)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
便捷的水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
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陆交通
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充 沛 的 水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化学
源
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工业的发展
广 阔 的 市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工业生产
市场
_德__国__及__西__欧___经济发达,为其提供广阔市场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2-4-2 1900年鲁尔区景观”,据图分析图示景观反
映的问题。 提示 图示厂房、烟囱林立,说明当时鲁尔区工业繁荣,处 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2.读教材“图2-4-4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据图分析鲁尔区优越 的区位条件。 提示 图示说明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东西和南北 交通要道的交会处,交通便利;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 天然河流及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 并通过莱茵河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 稠密的铁路网;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源,图中还显 示,虽然本区缺乏铁矿,但西南部临近法国的铁矿产地,便 于铁矿输入。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扩大大批
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
新产品 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条件、形成的工业 部门以及鲁尔区传统部门改造措施的理解。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 位条件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本区内铁矿资源贫乏,所需铁矿石 几乎全从邻国进口。鞍山、攀枝花的钢铁工业是在铁矿资源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宝山钢铁工业是依托于上海便捷的交通发展起来 的。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退,其中煤炭工业和钢 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 元化和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改造传统工业部门, 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 只有辽中南是重工业基地,和鲁尔区比较接近。我国国企大都是 传统工业,企业规模庞大,技术落后,结构单一,与德国鲁尔区 相似,改革措施主要是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加大科技投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 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 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专项提能6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答题模板5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 达标检测
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 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区煤炭、 钢铁工业的变化。
材料二 鲁尔区工业分布的变化。
材料三 鲁尔区各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鲁尔区的煤炭基地和煤炭就业人数有何变化?表明煤 炭工业有何变化? 答案 均大幅减少。开始走向衰落。 2.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工业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一方面鲁尔区煤炭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开采成本增加,失去竞争 力;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和核能大量使用,使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需求 量减少。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_市__场__广__阔__
[思考] 流经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 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都可以通航,不但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 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条件,而且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答案
二、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 单一 ,以重工业为主。
答案
3.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和数量 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建立了化工、汽车、电 子工业等大型企业。 4.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述其原因。 答案 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 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 2.依托科研机构和 高校 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
[ 判断 ] 1.建坑口电站有利于改善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大气环境。( × )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 ) 3.德国鲁尔区鼎盛时期的基础工业是机械工业。( × ) 4.鲁尔区经过调整之后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的。( × )
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主要的工业部门: 煤炭 、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分析
① 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资源 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①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 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
交通 ②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 ③天然河流和 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
答案
5.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 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 兴产业(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 答案
2.据图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煤炭资源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解析 鲁尔区形成初期为传统工业区,是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该区铁矿资源贫乏,需要从其他地区输入。
解析 答案
探究点二 鲁尔区的衰退及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探究导引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
交通
公路密布
联系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 为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得天独
煤炭
开采条件好
厚的优势
资
虽然本区缺乏,但离法国洛 为其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便利
铁矿
源
林铁矿较近
条件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 水源
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煤炭
需求量明显下降
2.煤炭危机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
区煤价缺乏 市场竞争力
3.钢铁危机:钢材出现了世界性的 供过于求 的状况。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 组织方式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
要求。
[思考]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曾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在向市场 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三省一再丧失机遇,患上了严重“市场不适应 症”,工业生产曾一度步履维艰,效益严重下滑,被称为“东北现象”。 根据鲁尔区的问题推测,“东北现象”可能指什么? 答案 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上升;环境恶化, 生态破坏等。
答案
核心归纳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鲁尔区的发展和辉煌,离不开这里优越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表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市场、资源等方面,具体
分析见下表:
因素
特点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与周边国
位置 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家、地区联系便利、密切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 为鲁尔区重化工业产品提供 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鲁尔区资源的开发和工 业的发展
(2)鲁尔区的产业发展
跟踪训练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国著名工业区。读图完成
1~2题。 1.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知识 归纳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探究导引
读“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哪些区位优势? 答案 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充沛的水源。 2.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答案 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有色冶金、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 重工业。特点:产业结构较单一,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3.鲁尔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 邻近资源产地,交通便利地区。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 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 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专项提能6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答题模板5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 达标检测
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 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区煤炭、 钢铁工业的变化。
材料二 鲁尔区工业分布的变化。
材料三 鲁尔区各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鲁尔区的煤炭基地和煤炭就业人数有何变化?表明煤 炭工业有何变化? 答案 均大幅减少。开始走向衰落。 2.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工业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一方面鲁尔区煤炭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开采成本增加,失去竞争 力;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和核能大量使用,使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需求 量减少。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_市__场__广__阔__
[思考] 流经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 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都可以通航,不但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 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条件,而且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答案
二、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 单一 ,以重工业为主。
答案
3.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和数量 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建立了化工、汽车、电 子工业等大型企业。 4.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述其原因。 答案 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 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 2.依托科研机构和 高校 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
[ 判断 ] 1.建坑口电站有利于改善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大气环境。( × )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 ) 3.德国鲁尔区鼎盛时期的基础工业是机械工业。( × ) 4.鲁尔区经过调整之后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的。( × )
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主要的工业部门: 煤炭 、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分析
① 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资源 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①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 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
交通 ②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 ③天然河流和 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
答案
5.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 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 兴产业(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 答案
2.据图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煤炭资源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解析 鲁尔区形成初期为传统工业区,是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该区铁矿资源贫乏,需要从其他地区输入。
解析 答案
探究点二 鲁尔区的衰退及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探究导引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
交通
公路密布
联系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 为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得天独
煤炭
开采条件好
厚的优势
资
虽然本区缺乏,但离法国洛 为其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便利
铁矿
源
林铁矿较近
条件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 水源
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煤炭
需求量明显下降
2.煤炭危机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
区煤价缺乏 市场竞争力
3.钢铁危机:钢材出现了世界性的 供过于求 的状况。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 组织方式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
要求。
[思考]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曾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在向市场 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三省一再丧失机遇,患上了严重“市场不适应 症”,工业生产曾一度步履维艰,效益严重下滑,被称为“东北现象”。 根据鲁尔区的问题推测,“东北现象”可能指什么? 答案 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上升;环境恶化, 生态破坏等。
答案
核心归纳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鲁尔区的发展和辉煌,离不开这里优越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表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市场、资源等方面,具体
分析见下表:
因素
特点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与周边国
位置 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家、地区联系便利、密切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 为鲁尔区重化工业产品提供 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鲁尔区资源的开发和工 业的发展
(2)鲁尔区的产业发展
跟踪训练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国著名工业区。读图完成
1~2题。 1.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知识 归纳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探究导引
读“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哪些区位优势? 答案 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充沛的水源。 2.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答案 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有色冶金、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 重工业。特点:产业结构较单一,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3.鲁尔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 邻近资源产地,交通便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