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复习题
复合材料复习题
一、判断题1、MMC具有比其基体金属或合金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2、陶瓷纤维增强MMC的抗蠕变性能高于基体金属或合金。
(√)3、Kevlar纤维具有负的热膨胀系数。
(⨯)4、最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5、陶瓷复合材料中,连续纤维的增韧效果远远高于颗粒增韧的效果。
(√)6、聚乙烯纤维是所有合成纤维中密度最低的纤维。
(√)7、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8、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9、氧化铝纤维仅有δ-Al2O3晶体结构。
(⨯)10、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
(√)11、纤维表面处理是为了使纤维表面更光滑。
(⨯)11、所有的天然纤维是有机纤维,所有的合成纤维是无机纤维。
(⨯)12、石墨纤维的含碳量、强度和模量都比碳纤维高。
(√)13、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14、硼纤维是由三溴化硼沉积到加热的丝芯上形成的。
(√)15、玻璃钢问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6、单向增强和三维增强的Cf/C的力学与物理性能(热膨胀、导热)为各向同性。
(⨯)17、采用硼类添加剂,如B2O3、B4C等,Cf/C的抗氧化温度可提高到600℃左右。
(√)18、目前,高温抗氧化保护涂层已可使Cf/C安全使用温度达1650℃,在更高温度下只能起短时保护作用。
(√)19、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初失效往往是陶瓷基体的开裂。
(√)20、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21、层板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颗料增强的复合材料。
(⨯)22、分散相总是较基体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
(⨯)2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大多涉及高温,因此仅有可承受高温的增强材料才可被用于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
(√)24、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25、玻璃陶瓷是含有大量微晶体的陶瓷。
(⨯)26、Cf/C是目前唯一可用于温度高达2800℃的高温复合材料,但必须是在非氧化性气氛下。
复合材料试题库
一. 填空题:1.玻璃钢材料由〔基材〕与〔增强材料〕组成,其中〔各类树脂〕和〔凝胶材料〕为玻璃钢的常用基材。
2.常见可以拉制成纤维的玻璃种类主要分为〔无碱玻璃〕、〔中碱玻璃〕、〔高碱玻璃〕、〔高强玻璃〕,其中〔无碱玻璃纤维〕是应用最多的玻纤。
3.连续玻璃纤维纺织制品就起产品形态而言可分为〔纱线〕〔织物〕两大类别。
4. 预浸料的制备方式可分为〔湿法〕〔干法〕及〔粉末法〕。
5. 构造胶粘剂一般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以〔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为增韧剂,配以固化剂等组成。
6. 按照材料成分分类主要分为〔环氧树脂胶粘剂〕〔聚酰亚胺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硅酮树脂胶粘剂〕。
7. 玻璃钢制品的生产过程可大致分为〔定型〕〔浸渍〕〔固化〕三个要素。
8.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9. 按适用于玻璃钢手糊成型的模具构造形式分为:〔单模〕及〔敞口式对模〕。
10. 叶片制造常用的基体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树脂〕及〔环氧树脂〕三类。
二.名词解释:1.热固性树脂:这种树脂在催化剂及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响,是线性有机聚合物链相互交联后形成的三维构造体。
2.预浸料:将定向排列的纤维束或织物浸涂树脂基体,并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贮存备用的中间材料。
3.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二元醇〕与饱和的及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缩聚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4.单位面积质量:一定大小平板状材料的质量和它的面积之比。
5. 含水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原丝或制品的含水量。
即试样的湿态质量和干态质量的差数与湿态质量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6. 拉伸断裂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单位面积或线密度所承受的拉伸断裂强力。
单丝以Pa 为单位,纱线以N/te*为单位。
7. 弹性模量: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其应变的比例数。
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又称杨氏弹性模量〕、剪切和弯曲弹性模量等,以Pa〔帕斯卡〕为单位。
大学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考卷及答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一、选择题1. 纤维增强塑料一词缩写为( A )A.FRPB.CFRPC.GFRPD.GDP2.生产碳纤维的最主要原料是答:聚丙烯纤维、黏胶丝和沥青纤维( B )A. 沥青B. 聚丙烯腈C. 聚乙烯D. 人造丝3. 玻璃钢是答: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B )A. 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B.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C. 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D. 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4. FR-TP是指( D )A. 水泥基体复合材料B.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 玻璃钢复合材料D.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5. 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 D )A. 以重金属作基体B. 延性比金属差C. 弹性模量比金属低D. 较基体具有更高使用的温度6. 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主要有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C )A. 在制备复合材料时,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使应力来不及缓和造成的B.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不好造成的C.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性造成的D.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力学性能不同造成的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中的连续相,称为基体,其它的相分散于连续相中,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称为增强体。
2. 按用途分类,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3. E玻璃纤维是指无碱玻璃纤维,A玻璃纤维是指有碱玻璃纤维。
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常见的热塑性树脂基体有聚丙烯、聚氯、聚酰、聚碳酸酯。
5. 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常见的热固性树脂基体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呋喃树脂等。
6.比强度是指材料抗拉强度与材料比重之比。
7@比刚度指材料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8. 自生成法是指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增强材料在基体中生成和生长的方法,解决了复合材料中的相容性和界面反应两个常见问题。
9.制备铝基(金属基)复合材料常见的液态金属法有真空压力浸渍法、挤压铸造法、搅拌复合法、液态金属浸渍法、真空吸铸法、热喷涂法等。
复合材料题库
复合材料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钢筋混凝土B 铝合金C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D 玻璃钢2、复合材料的优点不包括()A 高强度B 高模量C 耐腐蚀D 加工难度小3、常见的增强体材料不包括()A 玻璃纤维B 碳纤维C 芳纶纤维D 聚乙烯纤维4、以下哪种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A 酚醛树脂B 聚乙烯树脂C 聚丙烯树脂D 聚苯乙烯树脂5、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对其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A 对增强体进行表面处理B 选择合适的树脂基体C 增加增强体的含量D 采用合适的成型工艺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_____复合材料。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钢_____(高/低)。
3、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
4、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手糊成型、_____成型、缠绕成型等。
5、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作用是_____和传递载荷。
三、简答题1、简述复合材料的定义及特点。
2、比较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性能差异。
3、说明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并列举改善界面性能的方法。
4、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5、阐述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优势。
四、论述题1、论述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2、从性能、成本、制造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题目。
选择题部分:第 1 题,铝合金是单一的金属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其他选项如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所以答案是 B。
第 2 题,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耐腐蚀等优点,但一般来说加工难度较大,而不是加工难度小,所以答案是 D。
第 3 题,聚乙烯纤维一般不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则是常见的增强体材料,答案是 D。
第 4 题,酚醛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而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答案是 A。
复合材料——复习题1(1)
一、判断题1、MMC具有比其基体金属或合金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2、原位复合MMC的增强材料/基体界面具有物理与化学稳定性。
(√)3、原位复合法制备MMC的基本思路是为了提高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的浸润性和减少界面反应。
(√)4、一般,颗粒及晶须增强MMC的疲劳强度及寿命比基体金属或合金高。
(√)5、陶瓷纤维增强MMC的抗蠕变性能高于基体金属或合金。
(√)6、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大多涉及温度,因此仅有可承受上述高温的增强材料才可被用于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
(√)7、Y2O3加入到ZTA(zirconia toughening alumina)中是为了促进相变形成单斜晶体。
(×)/C是目前唯一可用于温度高达2800℃的高温复合材料,但必须是在非氧化8、Cf性气氛下。
(√)9、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10、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11、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12、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13、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分离的现象。
(×)14、纤维长度l<lc时,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应力。
(√)二、选择题1、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BD)A、以重金属做基体B、延性比金属差C、弹性模量比基体低D、较基体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2、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A)A、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C、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D、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3、偶联剂是这样一种试剂(AC)A、它既能与纤维反应,又能与基体反应B、它能与纤维反应,但不能与基体反应,也不与基体相容C、它能与纤维反应,不与基体反应,但与基体相容D、它不与纤维反应,但与基体反应或相容4、通常MMC(metal matrix composite)(BC)A、采用高熔点、重金属作为基体B、要比基体金属或合金的塑性与韧性差C、要比基体金属或合金的工作温度高D、要比基体金属或合金的弹性模量低5、原位MMC(BD)A、可以通过压铸工艺制备B、可以通过定向凝固工艺制备C、可以通过扩散结合或粉末法制备D、可以通过直接金属氧化法(DIMOX TM)制备6、单向纤维增强MMC的纵向拉伸模量(AD)A、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B、与纤维体积含量无关,而与纤维和基体的模量有关C、与横向拉伸模量相同D、与基体的模量有关7、在体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SiC晶须与颗粒增强MMC(B)A、具有基本相同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B、具有基本相同的拉伸模量C、具有基本相同的断裂韧性D、具有基本相同的抗蠕变性能8、MMC制备工艺中,固态发和液态法相比(A)A、增强材料与基体浸润性要求可以降低B、增强材料在集体中分布更均匀C、增强材料仅局限于长纤维D、增强材料/基体界面反应更剧烈(如果存在界面反应时)9、为了改善增强材料与基体浸润性,制备MMC时,可以通过(ABD)A、基体合金化,以降低液态基体的表面张力B、基体合金化,以增加液态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界面能C、涂层,增加增强材料的表面能D、涂层,降低增强材料的表面能10、MMC中,目前典型的增强材料/基体界面包括有(ABC)/AlA、不发生溶解,也不发生界面反应,如BfB、不发生溶解,但发生界面反应,如B/Tif/AlC、极不容易互相浸润,但能发生强烈界面反应,如Cf/AlD、既容易互相浸润,又不发生界面反应,如SiCf11、相变增韧(BC)A、是由于陶瓷基体中加入的氧化锆由单斜相转变为四方相B、是由于陶瓷基体中加入的氧化锆由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C、其增韧机理是陶瓷基体由于氧化锆相变产生了微裂纹D、总是导致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度下降12、选择C/C高温抗氧化涂层材料的主要关键是(C)A、涂层材料的熔点高B、涂层材料高温抗氧化性和热膨胀系数C、涂层的氧扩散渗透率极低和与C/C的热膨胀系数匹配性D、涂层材料高温挥发性。
复合材料复习题
复合材料复习题●复合材料的概念: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三维结合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特点(树脂基,金属基,金属基设计,代号)(1)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元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组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2)复合材料中各组元不但保持各自的固有特性而且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材料组元的特性,并赋予单一材料组元所不具备的优良持殊性能。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的性能界面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成型技术基体的性能增强材料的性能树脂基(RMC):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2.良好的抗疲劳性能3.减振性能好4.过载安全性好5、具有多种功能性6、有很好的加工工艺性7.各向异性和性能可设计性8.材料与结构的统一性缺点:1、耐高温稳定性和老化性差;2、层间剪切强度低;3、材料强调的一致性不足;4、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价格较高,主要用于尖端领域或奢侈品。
金属基(MMC):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见教材图1-1(P5)2、良好的导热、导电性3、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高4、高温性能和耐磨性能优5、不吸潮、老化性能好缺点:成型加工困难,质量较重复合材料分类(基体,增强材料)增强按照纤维的类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①玻璃纤维复合材料;②碳纤维复合材料③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④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⑤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硼纤维等)复合材料。
①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主要是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受力构件;它基本上是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与能联接增强体成为整体承载同时又起分配与传递载荷作用的基体组元构成。
结构复合材料又可按基体材料类型和增强体材料类型来分类②功能复合材料按基体类型分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按增强体类型分类叠层式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片材增强复合材陶瓷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定义及发展:先进复合材料是比原有的通用复合材料有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成形部分-复习习题
复合材料成形部分-复习习题一、填空题:1)、复合材料主要组成部分有基体、增强体。
2)、金属粉末的常用制备方法:雾化法、机械粉碎法、还原法、气相沉积法。
3)、陶瓷粉体烧结影响因素有:粉体颗粒度、外加剂作用、烧结温度和时间、烧结气氛、成形压力。
4)、粉末材料成形工艺主要有:粉末冶金、压制成形、注射成形、复合成形。
5)、热塑性塑料制品注射成型过程可分为合模、注射、保压、冷却、脱模等几个工序。
6)、注射成型制品的主要缺陷是翘曲,过度充填是引起该缺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7)、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的选择原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金属基复合材料组成的特点、基体金属与增强体的相容性。
8)、金属基的液态制造技术有:真空压力浸渍法、挤压铸造法、搅拌铸造法、液态金属浸渍法、共喷沉积法、热喷涂法等。
二、选择题:1、以下介质一般不作为冷等静压的压力介质是( C ):A油B水C氩气 D 乳化液2、以下不属于热固性复合材料固化工艺特点的是( D ):A 树脂分子与固化剂分子形成活化中间体B 树脂分子与固化剂分子交联C 树脂分子与固化剂分子交联固化,形成三维网状结构D 一个可逆的动态过程3、以下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中,不属于液体制造技术的是(B ):A 压力浸渍B 沉积法C 挤压、搅拌铸造D 粉末冶金4、以下性质中不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特性是( D ):A 耐高温B 抗腐蚀C 高强度D 延展性5、以下不属于金属注射成形工艺技术优点的是(B ):A 产品性能各项同性B 采用少量粘结剂C 可制造粉末冶金无法制造的产品D产品尺寸精度高6、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大体过程不包括( D ):A 预浸渍制造B 制件的铺层C 固化及后加工处理D 干燥7、粉末材料主要模压成形工艺不包括( A ):A 注射成形B 温压成形C 热压成形D 模压成形三、判断1 、过程综合指工艺流程的缩短化。
(对)2 、相比于机械粉碎法,雾化法是一种简便且经济的粉末生产方法。
复合材料复习题答案
复合材料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其中一种材料通常具有()。
A. 良好的机械性能B. 高熔点C.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D. 良好的电绝缘性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复合材料的优点?A. 轻质B. 高强度C. 易加工D. 耐腐蚀答案:C3. 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A. 提供形状B. 提供韧性C. 提供强度D. 提供耐腐蚀性答案:C4.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通常具有以下哪个特性?A. 良好的粘合性B. 良好的导电性C. 良好的导热性D. 良好的透光性答案:A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C. 铝合金D. 陶瓷基复合材料答案:C二、填空题6.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增强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纤维增强材料、颗粒增强材料、层状增强材料7.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热压成型、树脂传递成型、拉挤成型8.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是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________,它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答案:过渡层9.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增强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类型、含量、排列方式10.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飞机结构、卫星结构、火箭结构三、简答题11. 简述复合材料的一般性能特点。
答案: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良好的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特点。
此外,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可以设计成具有特定性能的特定形状。
12. 描述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答案:界面相在复合材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粘合强度,还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复合材料复习题
1、什么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哪些特点,并结合复合材料的特点说明其应用领域广泛的原因。
定义:复合材料是指那些含有多个组分,且不同的组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新的材料性能的新材料。
既能保留原组分或材料的主要特色,并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新的优越性能。
特点:(1)在一个特定的基体中填充有一种或多种填充体。
(2)既能保留原组分或材料的主要特色,并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3)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新的优越性能。
(4)可按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
(5)可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复合材料的形成和形成制品形状同步,可避免多次加工工序。
应用领域:(1)热稳定性好,比强度、比刚度高,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特殊的振动阻尼特性,可减振和降低噪声、抗疲劳性能好,损伤后易修理,便于整体成型,可用于汽车领域。
(3)有良好耐腐蚀性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复合而成的才,可用于化工、纺织和机械制造领域。
(4)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不吸收X射线特性,可用于医学领域。
(5)生物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可用于关于生物医学材料。
此外,复合材料还用于制造体育运动器件和用作建筑材料等。
2、什么是行手糊成型?手糊成型工艺有些优缺点?该工艺可制备哪些复合材料制品?手糊成型常用的树脂体系有哪些?手糊成型是制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最早使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先将树脂、固化剂及各种配料制成树脂糊,在模具上面刷一层树脂糊,再铺贴上一层事先裁好的纤维织物,用刮刀压实,赶出气泡。
再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达到要求的厚度为止。
然后再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得到制品。
优点:不受尺寸、形状的限制;设备简单,投资少;工艺简单;可在任意部位增补增强材料,易,满足设计要求;产品树脂含量高,耐腐蚀性能好。
缺点: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产品性能稳定性差;产品力学性能较低。
复合材料复习题-西安理工大学
一、判断题:1、复合材料是由两个以上组元材料化合而成。
()2、层板复合是一种由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
()3、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5、竹子、贝壳是天然的复合材料。
()6、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问世于1940s。
()7、比强度和比模量分别是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与其密度的比值。
()8、基体与增强体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9、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充分条件。
()10、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1、界面结合强度过高,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12、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发生完全分离的现象。
()13、混合法则:P c = P m V m+ P r V r可用于各种复合材料的性能估计。
()14、纤维长度l < l c时,纤维上作用的应力永远达不到其抗拉强度。
()15、天然纤维都是有机的,而无机纤维均需人工合成。
()16、UHMWPE纤维是所有增强体纤维中密度最小的。
()17、玻纤是晶态玻璃制成的细丝,其晶粒尺寸约30 μm。
()18、单晶Al2O3f仅有一种晶态结构,即:α-Al2O3。
()19、多晶Al2O3f仅有一种晶体结构,即:γ -Al2O3。
()20、B f既可用CVD法制备,也可用溶液化学方法结合烧结制备。
()21、制备SiC f采用PAN 作为先驱体。
()22、纤维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使其表面光洁度提高。
()23、Kevlar 纤维平行于其轴向上其热膨胀系数小于零。
()24、乘积效应属于传递效应的一种。
()25、Ni3Al属于Berthollide 型金属间化合物。
()26、Cu3Au、Fe3Al、Ti3Al、Ni3Al 都是Kurnakov型金属间化合物。
()27、体积分数相同时,SiC w的增强效果优于SiC p。
()28、体积分数相同时,SiC w的增强效果不如SiC p。
复合材料复习题精选试题
复合材料复习题精选试题复合材料复习题一、判断题1.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2.混杂复合总是指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体×3.陶瓷复合材料中,连续纤维的增韧效果远高于颗粒的增韧效果√4.层板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5.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6.分散相总是较基体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7.原位复合MMC的增强材料/基体界面具有物理和化学稳定性√8.一般颗粒及晶须增强MMC的疲劳强度及寿命比基体金属/合金高√9.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10.复合材料是由两个组元以上的材料化合而成×11.界面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容易发生脆性断裂√12.混合法则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13.纤维长度l 14.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15.玻璃陶瓷是含有大量微晶体的陶瓷×16.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初失效往往是陶瓷基体的开裂√17.所有天然纤维是有机纤维,所有的合成纤维是无机纤维×18.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二、选择题1.短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C:短纤维复合材料总是各相同性)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温度范围为(B:350℃~1100℃)3.玻璃钢是(B:玻璃增强纤维塑料)4.功能复合材料(A:是指由功能体和基体的组成的复合材料)5.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越高(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6.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D:较基体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7.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B:将整体承受的载荷由基体传送到增强体)8.增强材料与基体的作用是(D:基体起粘结作用并起传递应力和增韧作用)9.混合定律(A: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线性关系)10.通常MMC(B:要比基体金属/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差)11.混杂复合材料(B:是具有混杂纤维或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12.浸润性(A:当yc+ys 13.偶联剂是怎样的一种试剂(A:既能与基体反应,又能与纤维反应)14.玻璃纤维(A:由二氧化硅玻璃制成)15.晶须(A:是含有缺陷很少的单晶纤维)三、简答题1.简述复合材料的分类形式。
复合材料期末试题及答案
复合材料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个问题的括号内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每个问题的答案只能选一个。
1. 复合材料的定义是指()。
A.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容的材料组成的材料B.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容的材料组成的材料C.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材料组成的材料D. 由复材料制成的材料2.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和基体相分别是指()。
A. 纤维和树脂B. 树脂和纤维C. 纤维和金属D. 金属和纤维3. 复合材料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
A. 基体相种类和增强相类型B. 增强相种类和基体相类型C. 基体相和增强相的比例D.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4. 碳纤维是一种()的增强相。
A. 无机材料B. 金属C. 有机材料D. 不锈钢5. 复合材料相较于金属材料具有的主要优势是()。
A. 导热性好B. 导电性好C. 高轻比和高强度D. 高密度6. 属于有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树脂常用的有()。
A. 元素有机聚合物和非元素有机聚合物树脂B. 金属C. 陶瓷D. 碳纤维7. 属于无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常用的基体有()。
A. 金属基体B. 聚合物基体C. 陶瓷基体D. 复合基体8. 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不包括()。
A. 预浸法B. 真空吸附法C. 压制法D. 喷涂法9. 最常用的增强相是()。
A. 纤维状增强相B. 颗粒状增强相C. 薄片状增强相D. 废料增强相10. 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
A. 增强相和基体相的设计B. 增强相和基体相的选择C. 增强相和基体相的配比D. 手工制备和自动化制备11.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飞机机身和发动机B. 航天器C. 卫星D. 无人飞行器12. 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车身结构B. 发动机零部件C. 汽车轮胎D. 座椅材料13. 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械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复合材料复习题
1. 常见的材料强化途径都有哪些?请分别进行简要的论述 答:金属材料的基本强化途径:1) 单晶强化:获得无位错和其它缺陷的单晶结构,达到理论强度,如晶须;2) 适当的引入缺陷以阻碍材料内部位错的运动,达到强化的效果。
具体的措施如①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通过增加位错密度,使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加剧,位错运动阻力增大,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
② 固溶强化:异类原子加入纯金属基体中构成固溶体后,1.增加位错运动的摩擦阻力外,在“稀”的固溶体中突出地表现在对位错的钉扎作用上。
2.弹性模量:弹性常数的变化使位错应力场也发生变化,从而会引起位错和溶质原子间更大的交互作用能;3.电子浓度因素:溶质原子与带电荷的位错区域之间就有电交互作用4.结构因素:有序区域或偏聚区域将遭到破坏,稳定状态破坏的塑性变形是要付出更多的能量作为代价。
③ 分散强化(包括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由于第二相分散质点造成的强化过程,分为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
合金组织中如果含有一定数量的分散的异相粒子,它的强度往往会有很大的提高;(依靠时效:分散相与基体是共格的。
共格析出相原子面与基体原子面是连续过渡的,基体晶格在很大区域中发生畸变。
当位错移动时,即使经过共格析出相的附近区域,也会大大受阻。
从而产生强化。
最后产生平衡相,仍有强化效果。
)沉淀强化的第二相通常是亚稳态物质,多与基体相呈共格关系,在适当的温度下其强化效果要高于弥散强化,但升高温度其第二相会发生溶解,从而失去强化效果。
弥散强化的第二相物质一般是难溶且稳定的化合物(通常为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在弥散强化合金中,弥散相和基体并没有共格关系,两相相互溶解的能力也很差,借助于弥散强化达到高强度的材料往往是热稳定的,在热强材料的研究中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手段。
④ 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由于晶界两边的晶粒取向不同,滑移一般难以从一个晶粒直接传播到取向有差异的另一个晶粒上。
但多晶体变形必须满足连续性条件(以保持各晶粒之间微观的连续性),为了使邻近的晶粒也发生滑移,就必须外加以更大的力,因此,晶界就是滑移的障碍。
复合材料-复习材料及答案
复合材料第一章1、材料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①发现新的物质,测试新物质的结构和性能;②由已知的物质,通过新的制备工艺,改善其微观结构,改善材料的性能;③由已知的物质进行复合,制备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定义(名词解释)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3、复合材料的分类(填空题)⑴按基体材料分类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②金属基复合材料;③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⑵按不同增强材料形式分类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②颗粒增强复合材料;③片材增强复合材料;④叠层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层次(简答题)⑴一次结构:是指由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单层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取决于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各相材料的形态、分布和含量及界面的性能;⑵二次结构:是指由单层材料层合而成的层合体,其力学性能取决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几何(各单层的厚度、铺设方向、铺层序列);⑶三次结构:是指工程结构或产品结构,其力学性能取决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几何。
5、复合材料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填空题)①单层材料设计;②铺层设计;③结构设计。
第二章1、复合材料界面对其性能起很大影响,界面的机能可归纳为哪几种效应?(简答题)①传递效应:基体可通过界面将外力传递给增强物,起到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桥梁作用。
②阻断效应: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的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③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
④散热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
⑤诱导效应:复合材料中的一种组元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变化。
2、对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界面的形成是在材料的成型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填空题)①基体与增强体的接触与浸润;②聚合物的固化。
3、界面作用机理界面作用机理是指界面发挥作用的微观机理。
复合材料期末考试复习题
1.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也很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此外,如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
混杂复合材料可以看对免戈趁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无规则地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粒状填料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纤维编织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按用途分类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2.举例说明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1>建筑工业中,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轻型结构房屋,建筑装饰、卫生洁具、冷却塔、储水箱、门窗及其门窗构件、落水系统和地面等。
<2>化学工业中,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防腐蚀管、罐、泵、阀等。
<3>交通运输方面,如汽车制造业中,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种车身结构件、引擎罩、仪表盘、车门、底板、座椅等;在铁路运输中用于客车车厢、车门窗、水箱、卫生间、冷藏车、储藏车、集装箱、逃生平台等。
<4>造船工业中,复合材料用于生产各种工作挺、渔船、摩托艇、扫雷艇、潜水艇、救生艇、游艇以及船上舾装件等。
大学复合材料复习题
大学复合材料复习题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这些材料在宏观上保持各自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但在微观上互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性能的新材料。
以下是大学复合材料课程的复习题,供学生参考:一、选择题1. 复合材料通常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A. 基体材料B. 增强材料C. 表面涂层D. 所有选项2.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A. 碳纤维B. 玻璃纤维C. 金属丝D. 橡胶3.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主要取决于什么?A. 增强材料的强度B. 基体材料的粘度C. 界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D. 复合材料的密度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增强材料的类型和含量B. 基体材料的类型C. 界面结合力D. 所有选项5.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哪些?A. 手糊成型B. 压缩成型C. 树脂传递模塑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6. 复合材料的______是指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力。
7. 复合材料的______是指复合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破坏的最大承载能力。
8. 复合材料的______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材料恢复原状的能力。
9. 复合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10. 复合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三、简答题11. 简述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应用领域。
12. 描述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解释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14. 讨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
15. 分析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四、论述题16.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材料相比的优势和挑战。
17. 探讨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18. 分析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运动员性能的影响。
19. 论述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面临的技术挑战。
复合材料期末复习题库
复合材料期末复习题库一、选择题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的新材料,其主要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高强度B. 轻质C. 易加工D. 导电性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主要作用是提供:A. 韧性B. 耐腐蚀性C. 强度D. 绝缘性3. 以下哪种不是常用的树脂基体材料?A. 环氧树脂B. 聚酯树脂C. 聚乙烯D. 酚醛树脂4. 复合材料的层合板结构中,每层材料的铺设角度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0°铺设主要提供:A. 抗拉强度B. 抗弯强度C. 抗剪强度D. 抗冲击强度5.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增强界面结合力?A. 增加基体材料的粘度B. 提高纤维的表面粗糙度C. 降低纤维与基体的相容性D. 减少纤维的表面处理二、填空题6. 复合材料通常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7. 复合材料的命名通常遵循“______+基体材料”的规则。
8.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______。
9.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复合材料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简答题11. 简述复合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
12. 解释什么是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力,并说明它们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描述复合材料的常见制备工艺,并简述每种工艺的特点。
14. 举例说明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5. 讨论复合材料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
四、计算题16. 假设有一块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体积分数为60%碳纤维和40%环氧树脂。
已知碳纤维的密度为1.75 g/cm³,环氧树脂的密度为1.15 g/cm³,试计算该复合材料的密度。
五、论述题17.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复习题1、简述增强材料(增强体、功能体)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填充:廉价、颗粒状填料,降低成本。
例:PVC中添加碳酸钙粉末。
增强:纤维状或片状增强体,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效果取决于增强体本身的力学性能、形态等。
例:TiC颗粒增强Si3N4复合材料、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切割工具;碳/碳复合材料,导弹、宇航工业的防热材料(抗烧蚀),端头帽、鼻锥、喷管的喉衬。
赋予功能:赋予复合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
作用取决于功能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例:1-3型PZT棒/环氧树脂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用于人体组织探测。
2、复合材料为何具有可设计性?简述复合材料设计的意义。
如何设计防腐蚀(碱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分的选择、各组分的含量及分布设计、复合方式和程度、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的控制等均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赋予了复合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
意义:①每种组分只贡献自己的优点,避开自己的缺点。
②由一组分的优点补偿另一组分的缺点,做到性能互补。
③使复合材料获得一种新的、优于各组分的性能(叠加效应)。
优胜劣汰、性能互补、推陈出新。
耐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设计:使用无碱玻璃纤维和耐碱性树脂(胺固化环氧树脂)。
在保证必要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玻璃纤维的体积比例,并使树脂基体尽量保护纤维不受介质的侵蚀。
3、简述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增强材料的损伤类型及产生原因。
力学损伤:属于机械损伤,与纤维的脆性有关。
脆性纤维(如陶瓷纤维)对表面划伤十分敏感,手工操作、工具操作,纤维间相互接触、摆放、缠绕过程都可能发生。
化学损伤:主要为热损伤,表现为高温制造过程中,增强体与基体之间化学反应过量,增强体中某些元素参与反应,增强体氧化。
化学损伤与复合工艺条件及复合方法有关。
热损伤伴随着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界面结构的改变,产生界面反应层,使界面脆性增大、界面传递载荷的能力下降。
4、简述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界面的条件。
在复合过程中,基体对增强体润湿;增强体与基体之间不产生过量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界面相能承担传递载荷的功能。
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取决于纤维或颗粒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基体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复合方式、复合工艺条件和环境条件。
5、什么是相乘效应?举例说明。
两种具有转换效应的材料复合在一起,产生了连锁反应,从而引出新的机能。
可以用通式表示:X/Y·Y/Z=X/Z (式中X、Y、Z分别表示各种物理性能)。
压磁效应⨯磁阻效应=压敏电阻效应;闪烁效应⨯光导效应=辐射诱导导电。
例:磁电效应(对材料施加磁场产生电流)——传感器,电子回路元件中应用。
压电体BaTiO3与磁滞伸缩铁氧体NiFe2O4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
对该材料施加磁场时会在铁氧体中产生压力,此压力传递到BaTiO3,就会在复合材料中产生电场。
最大输出已达103 V·A。
单一成分的Cr2O3也有磁电效应,但最大输出只有约170 V·A。
6、推导单向板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与纤维半径的关系(以正方形阵列为例)。
纤维体积:(4⨯1/4)πr2l=πr2l复合材料体积:(2R)2l=4R2l纤维体积分数:V f=πr2l/(4R2l)= πr2/(4R2)纤维间距与纤维体积分数的关系:s=2R-2r=2[πr2/(4V f)]1/2-2r=2[(π/4V f)1/2-1]r7、什么是材料复合的结构效果?试述其内涵。
结构效果是指在描述复合材料的性能时,必须考虑组分的几何形态、分布形态和尺度等可变因素。
这类效果往往可以用数学关系描述。
结构效果包括:1、几何形态效果(形状效果):决定因素是组成中的连续相。
对于1维分散质,当分散质的性质与基体有较大差异时,分散质的性能可能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支配作用。
2、分布形态效果(取向效果):又可分为几何形态分布(几何体的取向)和物理性能取向:导致复合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3、尺度效果:影响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能(比表面积、表面自由能)、表面应力分布和界面状态,导致复合材料性能的变化。
8、简述单向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分析模型的基本假设的要点。
单元体:宏观均匀、无缺陷、增强体与基体性能恒定、线弹性。
增强体:匀质、各向同性、线弹性、定向排列、连续。
基体:匀质、各向同性、线弹性。
界面:粘结完好(无孔隙、滑移、脱粘等)、变形协调。
9、比较弥散增强原理和颗粒增强原理的异同点。
1)、承担载荷的物质有异:弥散增强原理:基体承担载荷。
颗粒增强原理:基体承担主要的载荷,颗粒也承受载荷并约束基体的变形。
2)、颗粒大小及体积分数有异:弥散增强原理:V p =0.01-0.15,d p =0.001μm-0.1μm 。
颗粒增强原理:颗粒尺寸较大(>1μm )、颗粒坚硬。
颗粒直径为1-50μm ,颗粒间距为1-25μm ,颗粒的体积分数为0.05-0.5。
颗粒强化效果类似:颗粒阻止基体中位错运动的能力愈大,增强效果愈好。
微粒尺寸愈小,体积分数愈高,强化效果愈好。
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1/22213p y m p p d G b V V σ⎡⎤⎛⎫⎢⎥=- ⎪ ⎪⎢⎥⎝⎭⎣⎦(弥散增强原理) ()1/2321m p p y m p p p p G G bV G G b D c d V c σ==-(颗粒增强原理)10、试推导单向板的横向弹性模量E 2的表达式。
横向载荷垂直于纤维,等同地作用在纤维和基体上,适用串联模型:基体和纤维承受同样的外加应力(222f m σσσ==) 纤维、基体和复合材料的应变分别为:22222f f m m E E E εσεσεσ=== 在宽度W 上产生的形变增量:f m W W W ∆=∆+∆,或,()()2f f m m W V W V W εεε⋅=⋅⋅+⋅⋅ 可得到:21f m f mV V E E E =+,或,()21f m m f f f E E E E V E V ⋅=⋅+⋅- 11、讨论单向板复合材料的破坏顺序(εf u <εm u 时)。
复合材料的响应依赖于基体与纤维破坏应变的大小。
对于大多数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刚性纤维的破坏应变明显地小于基体的破坏应变,即εf u <εm u ,因此,纤维首先破坏,同时将全部载荷转移到基体上。
当V f 较小时,单向板中纤维断裂而附加到基体上的额外载荷不足以使基体开裂,基体可以全部承受,此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为:()u u 11u m m m f V V σσσ=⋅=⋅-当V f 较大时,纤维发生断裂时,转移到基体上的载荷很大,使基体无法承受全部载荷。
因此,当纤维断裂后,基体即刻断裂,复合材料的强度为:u '1u f f m m V V σσσ=⋅+⋅或()u '11u f f m f V V σσσ=⋅+⋅- εf u <εm u 时,两种破坏形式变化时的纤维体积含量V f '(单向板抗拉伸强度σ1u 随V f 的变化):()()'''u u u f m m f m m V σσσσσ=-+-12、垂直于纤维扩展的裂纹需要克服哪些断裂能?对于脆性纤维/脆性基体复合材料,需要克服的断裂功:纤维拔出和纤维断裂(吸收能量)、纤维与基体的脱胶(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较弱时:消耗贮存的应变能)、应力松弛(纤维断裂时:消耗贮存的应变能)、纤维桥连(消耗纤维上的应变能)。
对于脆性纤维/韧性基体复合材料,基体的塑性变形(粘接强度很高、纤维无法拔出时:吸收能量)也会增加断裂功。
13、什么是纤维的长度分布?如何表示?纤维的长度分布是指短切纤维的长度与纤维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决定性作用。
通常用纤维长度的平均值表示,有两种方法: 纤维长度的数均长度:i i N i N L L N ∑⋅=∑(N i :长度为L i 的纤维数量) 纤维长度的重均长度:i i W i W L L W ∑⋅=∑(W i :长度为L i 的纤维质量) 数均长度L N 低于重均长度L W ,在正态分布时,L N 与纤维长度的中值相同。
14、试写出取向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表达式,给出取向效率因子的计算方法。
取向分布的短纤维复合材料,弹性性能:()01l f f m f E E V E V ηη=⋅⋅⋅+⋅-(η0:取向效率因子) 取向效率因子η0:'40cos f f f fA A A A θη==∑∑∑∑'4cos f f A A θ=∑∑(A f :一组平行纤维的总的横截面积;θ:纤维与外载荷的夹角;A f ':平行于外载荷方向的一组等效纤维的总截面积)15、试讨论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
由于纤维长度和体积含量的不同,短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强度是不同的,纵向破坏有两种形式:l<l c /2时,纤维达不到极限强度,基体破坏后,复合材料即告破坏;l ≥l c /2时,分两种失效模式:①纤维体积含量较高时,纤维是主承载体,一旦纤维破坏,复合材料即告失效;②纤维体积含量较低时,纤维断裂后,基体仍能承担载荷,直至基体破坏后,复合材料才告失效,此时,复合材料的强度:σu =σm u ·V m对于纤维长度l 和直径d 都相同、单向平行排列的短纤维复合材料,当纤维受拉伸应力时:σc =σf ·V f +σm ·V m (拉应力在纤维端部为0,在纤维中部最大)纤维端部σf0为0,σf u 发生在(l-l c )的中间部位,因此纤维的平均应力σf :()/212u u f c f c u c f f l l l l l l σσσσ⋅+⋅-⎛⎫==⋅- ⎪⎝⎭ 因此,复合材料承受的最大应力(即复合材料的强度)((σm )f u :纤维所受拉伸力作用达到拉伸屈曲破坏应力时的基体应力):()12u u u c f f m m f l V V l σσσ⎛⎫=⋅-⋅+⋅ ⎪⎝⎭ 16、如何衡量聚合物基体的耐热性?如何提高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简述填料影响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原因。
表征聚合物基体耐热性的物理量是玻璃化温度T g ,对于结晶性聚合物则是熔点T m :玻璃化温度在宏观上是指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特征温度,在微观上是高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
实际应用中,使用热变形温度来表征材料的耐热性。
提高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方法:增加大分子链的刚性(提高主链的刚性——不饱和共价键、环烃、侧链引入极性基团、交联等);添加填料。
填料影响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原因:改变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①改变了界面层聚合物大分子的敛集密度(一般情况下是密度降低),使分子间作用力发生改变。
②在界面上,填料——聚合物分子之间发生作用力,使聚合物大分子链段的运动受到阻碍,从而使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升高。